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工作计划格式

2023-03-17 来源:华佗小知识

  201x年根据中国残联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全市残疾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任务是: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全国残联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首都残疾人事业发展全局,坚持“平等、融合、共享、阳光”的工作理念,强化首善意识,坚持首善标准,突出残疾人服务体系构建、融合教育和融合就业的工作主线,全面深化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首都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创新发展、科学发展,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做出新的贡献。

  (一)努力抓好关系全局的三件大事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残疾人为本,着眼解决残疾人最直接、最迫切、最现实的困难,切实转变作风,真抓实干,积极推进残疾人工作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努力缩小残疾人和健全人、城市和农村残疾人生活水平的差距,让残疾人过上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

  二是召开第七次残疾人代表大会。全面总结过去五年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基本经验,规划残疾人事业未来五年发展蓝图,为残疾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结合换届,探索主席团成员构成与残工委成员构成相对独立制度,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完善组织领导体制,增强专门协会的民主性、代表性。结合换届,加大宣传,全面展示首都残疾人事业发展成果。

  (二)努力为残疾人提供更加可靠的社会保障

  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进一步与“大社保”接轨,力求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保障人群实现全覆盖,为残疾人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抓好各项保障政策的宣传和落实,查漏补缺,巩固完善残疾人“应保尽保、应补尽补”成果。按照重点保障和特殊扶助的要求,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缴费补贴标准,实现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有新的提高。加强困难残疾人社会救助,研究建立财政基金与社会募捐相结合的困难残疾人临时救助体系。有序推进养护照料服务,逐步完善以社区为基础、专业机构为骨干、家庭邻里为依托的残疾人养护照料服务体系,残疾人机构托养人数达到6000人。研究制定我市残疾人居家养护和日间照料补贴办法,努力使生活不能自理残疾人享有护理服务,实现政策全覆盖。

  (三)努力增进残疾人福祉

  加强顶层设计,创造“北京模式”,着力加快推进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为残疾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水平。

  一是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水平。加强残疾儿童、精神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康复服务,制定出台残疾儿童免费康复、成年残疾人康复补贴等政策,进一步提高残疾人康复保障水平。整合康复服务资源,加快北京市康复医院改扩建进程,将社区康复服务工作纳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平台,构建以社区康复为基础、专业康复机构为骨干、残疾人家庭为依托的康复服务网络,加强“一园一校一中心”建设,完善康复服务体系。组织开展康复管理、技术人员培训,培养康复工作队伍。修改完善辅助器具服务办法,加强基层辅具站规范化建设,开展达标站创建活动,强化评估适配职能,提高辅具服务水平。强化残疾预防,实施《北京市残疾预防行动计划》,推进残疾预防和儿童早期干预工作。

  二是加大教育培训工作力度。坚持“特教无校”与“普教有特”理念,按照“进得去”、“学得好”、“出得来”要求,全面推进融合教育,力争让每个残疾孩子都享受平等教育。举办融合教育论坛,发布《北京融合教育行动倡议书》,推进《北京市中小学融合教育行动计划》和《关于进一步推动随班就读管理意见》落实。启动融合教育示范校和示范区的创建活动,大力推进融合教育的支持体系建设,将校园无障碍改造计划纳入全市中小学《三年行动计划》,提升学校整体无障碍环境水平,同时配备资源教室和专业康复教师,为残疾学生在普通学校就读创造便利。出台送教上门服务管理办法,实行双学籍管理,努力实现残疾孩子义务教育零拒绝的目标。加强残疾人中高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快残疾人技能型人才培养。强化供需衔接,着眼市场需求,开发新的培训项目,开展培训效果评估,增强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推进残疾人就业扶贫工作。促进就业融合,依法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岗位预留、定向招录制度的落实。通过就业援助月,联合市国资委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推动国有企业在安置残疾人就业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修改完善残疾人自主创业个体就业和灵活就业扶持办法。积极推进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审核征缴方式转变,做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监督检查、规范使用工作。进一步推进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承担残疾人就业服务职能,努力探索残疾人就业精细化服务模式。加大职康产品的开发、策划和营销力度,充分利用文博会、换届代表大会等平台,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打造“爱立方”品牌,完善职康产品商品化、品牌化、集约化经营发展机制,努力促进更多残疾人产品成为“北京礼物”,走向社会,走出国门。启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盲人按摩品牌建设年活动,筹备成立北京市盲人按摩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努力探索盲人按摩企业连锁经营、品牌化发展模式。加大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力度,修订完善扶贫助残基地扶持管理暂行办法,研究制定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补贴政策和残疾人农业保险补助办法,提升残疾人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搭建平台,采取组建专业协会、农民合作社等形式,促进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深入发展。

  四是促进残疾人文化体育融合。紧紧围绕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重大活动的主题,以慈善为媒、文化搭台,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助残活动,引导广大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主流社会。实施文化精品战略,推动残疾人特殊艺术走向社会大舞台,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承办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继续办好“残疾人文化周”品牌活动,不断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加大文化惠民力度,引领残疾人走进高雅艺术殿堂,享受高品质文化生活。继续推广完善“残疾人文化进社区”项目试点工作,积极参与全国残疾人文化建设示范区创建活动。继续深化“三级一体”文化发展格局,推进抓基层、打基础、建基地“三基”建设,不断探索残疾人文化发展模式。深入开展残疾人群众体育工作,继续推进“残疾人体育进家庭”、“残疾人体育健身示范点”等项目,组织残疾人广泛参与社会群众体育展示和交流活动,努力推进残疾人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融合发展,残疾人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扎实推进“特奥进基层”活动,促进残疾人体育工作在基层活跃开展。努力探索体育与就业相结合的新路子,解决残疾人运动员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为残疾人体育长远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五是加强残疾人维权工作。推动落实市人大常委会《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执法检查建议和措施,继续抓好《实施办法》的贯彻落实工作。确保相关配套政策如期出台。建立192个残疾人温馨家园法律服务工作站,为残疾人提供就近就便服务。成立残疾人法律知识宣讲团,深入社区、农村巡回宣讲,提升残疾人及亲友的法制意识和维权工作者的服务能力。做好信访接待、排查调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发放等各项日常工作,完善领导干部定期接访等制度,畅通诉求渠道,提高从源头化解矛盾的能力,维护残疾人群体的稳定。

  (四)努力优化残疾人平等参与的社会环境

  一是加大残疾人事业宣传力度。树立“大宣传”理念,整合社会资源,加强与媒体沟通合作,加强重大活动的整体策划和设计,突出宣传重点,推进新媒体方式运用,努力在新闻宣传的深度、广度上下功夫。展现首都残疾人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效与亮点。紧紧把握重大节日、重大活动的节点,精心策划,展现亮点特色,上下联动,形成立体式、全方位的宣传态势,努力营造扶残助残的浓厚社会氛围。重视网络舆情动态,加强热点问题微博舆论引导。继续办好《挚友》杂志。进一步加强信息工作,努力提升网站信息和向上报送信息的质量水平。

  二是推进无障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无障碍建设条例》。推广“一刻钟无障碍社区服务圈”,继续推进老旧小区无障碍改造工作,完善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城市交通、信息交流无障碍建设,着力推动完善地铁无障碍设施、无障碍出租车队建设管理和政府部门网站无障碍建设。以无障碍推动日为抓手,加大无障碍条例宣传贯彻力度,提升全社会无障碍意识。进一步完善残联牵头,老龄、妇联等多部门共同推动,专家、媒体参与的无障碍社会监督机制,加强无障碍监督员队伍建设,建立全过程、动态化的无障碍监督体系。

  三是发展助残慈善事业。进一步研究探索首都残疾人社会公益事业的特点和规律,支持福利基金会发展,鼓励社会募捐,促进慈善公益事业健康发展。全年募集款物20xx万元,惠及10000名残疾人。继续组织实施好传统公益助残项目,开发微公益项目,建立残疾儿童大病救助基金。举办第二届手语大赛,着力打造“隐形的翅膀”北京公益品牌,努力提高助残慈善事业的社会影响力。

  (五)努力夯实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基础

  一是进一步夯实基层残疾人组织基础。继续下大力气抓好55号文件精神的落实,在残联机构设置、人员工资规范、专职委员待遇上,努力取得新突破。结合大部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街道乡镇残联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工作基础。实施区县残疾人工作分类考评,建立完善长效激励机制。完善残疾人温馨家园常态化管理机制,总结推广“百合之家”经验,整合社会资源,建立综合服务平台,进一步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研究制定残疾人证管理办法,规范残疾人证管理工作。开展以“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为品牌、形式多样的助残志愿服务,培育发展社会助残志愿组织,建立健全志愿助残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促进志愿助残服务专业化、常态化和制度化。

  二是充分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探索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残联“枢纽型”社会组织体制,不断完善配套政策,逐步形成一套集评比、规范、支持、扶助为一体的社会组织管理服务政策体系。加强对区县工作的指导,打造品牌残疾人社会组织和品牌残疾人社会组织服务项目。继续加大政府购买残疾人社会组织服务力度,开展“残健互融,共享和谐”残疾人社会组织社区融合项目,引导残疾人社会组织走进社区。继续扩大残疾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覆盖面,力争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覆盖率达到90%以上,对残疾人社会组织党支部书记培训率达到100%。加强对狮子会工作指导,完善制度,加强培训,规范管理。搭平台,聚力量,努力使狮友服务融于残疾人事业发展大局。做好专门协会工作,推动建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协会。

  三是抓好各级残联班子和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各级残联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和能力建设,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能力。实施“强基育人”工程,启动全员培训,全面提高四级残疾人组织干部骨干队伍的素质能力。贯彻中组部、中国残联有关文件精神,出台《关于加强残疾人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干部选拔培养和配备工作。加强市残联自身建设,统筹安排干部轮岗、挂职锻炼、交流任职,继续实施“培青工程”,着力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四是加强基础工作。着力推进残疾人服务“一卡通”项目,实现残疾人乘坐公交、游览公园、免费上网服务等智能化管理,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强化以“北京残联”网站为核心的残疾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拓展服务领域,整合信息资源,加强政府部门间数据共享与业务联动。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实效和透明度。努力做好残疾人状况监测和事业统计工作。以抓规范化管理和制度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机关建设水平,确保机关工作有序、高效运转。强化内部审计和招投标管理,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点强化对各项惠民政策落实、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检查,完善具有残联特色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长效机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