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模块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元谋人、北京人的文化遗存(识记) 1、元谋人
时间:距今约170万年。 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生产:会制造生产工具(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生活:使用天然火。
意义: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2、北京人
时间: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 地点:北京周口店。
体质特征:还保留猿的一些体质特征,但能直立行走,上肢基本具备了现代人的特点
(北京人的进化过程,说明了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生产:打造不同用途的石制工具。
生活:使用并保存天然火(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体
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社会组织:过着群居生活——人类社会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共同劳动、分享,但
不一定有血缘关系。
二、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的特征(识记) 1、河姆渡氏族聚落
时间:距今约7000年。
地点:今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生产:1、使用磨制石器、骨器。(新石器时代)
2、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3、饲养猪、狗、牛等家禽。 4、制造黑陶。
生活:挖掘和使用水井,住干栏式房子,过定居生活(干栏式建筑是几千年来江南地
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定居生活说明了人类进一步摆脱了对大自然的依赖,改善了生存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 文化:制作简单的玉器、原始乐器
意义:河姆渡遗址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
2、半坡氏族聚落
时间:距今约6000多年。 地点:今陕西西安半坡村。 生产:1、使用磨制石器。
2、用耒耜耕地,种植粟(我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3、饲养猪、狗等家禽,打猎捕鱼。 4、制造彩陶(鱼纹彩陶盆)。 生活:住半地穴式房子,过定居生活。
文化:陶器上刻有符号,被认为这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意义: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氏族聚落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
三、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识记) 1、炎帝
炎帝是传说中的“神农氏”,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发明陶器,开辟集市,
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2、黄帝
相传黄帝造出了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还让下属发明了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3、华夏族的形成
4000多年前,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打败了蚩尤部落,后来炎黄双方在中原“阪泉
之野”展开大战,黄帝取胜,最后双方部落走向联合,形成了后来的“华夏族”的主体。时至今日,海外华侨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因此,黄帝和炎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4、尧、舜、禹传说
禅让制:在黄帝之后很久,尧、舜、禹先后成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之间通
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禅让制”(采用相对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
大禹治水:禹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治理了洪
水,化水害为水利,还领导人民开沟挖渠、引水灌溉,发展农民生产,被称为“大禹”,是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说明实践出真知、众人拾柴火焰高、以身作则)。
考点模块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一、夏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识记)
时间:公元前2070年。
建立者:大禹在阳城(今河南登封)建立夏朝。 划区:禹把全国划分为“九州”,并铸造象征最高权力的“九鼎”。 建制:筑城堡,建军队,制刑法,设监狱,实行“王位世袭制”(禹死后,启继承父位,
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这种转变是原始社会后期贫富分化出现和私有制产生的必然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评价: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二、西周的分封制(识记)
古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目的:拱卫周王室,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 方法:“授民授疆土”(周王把土地和臣民授予亲戚、功臣等)。 权利:诸侯平时镇守疆土,管理受封当地的事务。
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交纳供品,战时随天子出征。
推广:封地内的分封(诸侯在封地内也进行分封,这样,周朝最终形成了天子、诸侯、
卿大夫、士、平民、奴隶等级)。
作用:通过分封制,西周把政权和族权结合起来,依据血缘的亲疏来确定权位和财产的
继承权,建立起严格的等级从属关系。同时加强了与各诸侯国、周边各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经济的开发和文化的发展。
三、商鞅变法的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理解)
背景:1、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进步(变法的根本原因): ①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开始出现、推广。
②战国时期,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进行耕作。 ③各国重视兴修水利(如秦国的都江堰)。
2、生产关系的变化:“个体农耕”代替了“千耦其耘”,个体小农成为社会的基
本单位,出现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奴隶主转化为地主,奴隶变成了农民。
3、竞相改革的时代浪潮:各国为富国强兵,竞相变法。 时间: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内容:1、富国:奖励生产;承认土地私有。
2、强兵: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
3、集权:编制户口,加强刑罚,设立县制,统一度量衡。
影响: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
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考点模块三 统一国家的建立
一、秦兼并六国,探讨秦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运用)
背景:1、时代潮流: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2、物资基础:商鞅变法后,秦国成为实力最强的国家。 3、实力失衡:长平之战后,六国无力抗秦。 4、伟人努力:秦王赢政雄才大略和正确决策。
过程: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通过“连横”的外交
策略,“远交近攻”,先后兼并了韩、赵、魏、楚、燕、齐,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今西安),秦王赢政自称始皇帝。
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
生活的安定,有利于民族融合和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评价秦始皇(运用)
政治方面:1、确立皇权: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地位至高无上。 2、中央设三公:丞相(协助处理全国政事)、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
(负责监察百官)。
3、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各级官员由朝廷直接任免,管理人民、
征收赋税)。
经济方面:1、“车同轨”:统一车辆形制,修驰道。
2、统一货币:以秦国圆形方孔铜钱为标准样式(以后历朝铸币都沿用这一
样式)。
3、统一度量衡。 文化方面:“书同文”:统一把小篆作为全国标准的文字,后来又推行一种新的字体——
“隶书”。
思想方面:1、注重法家思想。
2、“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军事方面:1、北击匈奴,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2、南征百越,开凿灵渠(加强了中原与岭南的联系)。
评价:1、功绩: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诸侯国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顺潮流、合民
心。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实行一系列统一措施,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过失: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
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3、定论:秦始皇的功劳大于过错,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被誉为“千
古一帝”。
三、陈胜吴广起义(识记)
原因:根本原因是秦朝实行残暴的统治。
直接原因是陈胜吴广等人在大泽乡遇雨误期。
经过: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杀死押送官,高呼“王
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建立“张楚”政权,最后失败。
意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秦
朝的残暴统治。
3、文景之治(理解)
(1)文景之治
1)西汉建立: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2)汉初休养生息政策 ☆文景之治
A原因:①经济萧条,国家贫困②吸取秦灭亡的教训
B内容: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汉文帝和汉景帝奖励耕作,劝戒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
C作用:促使经济迅速恢复,社会稳定下来。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汉朝出现过第一个盛世局面
四、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运用)
思想文化方面:1、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排斥、抑
制其他学说,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从此,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延续了2000多年)。
2、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太学,教授儒家经典。太学是我国
古代的最高学府。
政治方面:1、接受主父眼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从而削弱诸侯国实力,加强中央
集权。
2、重视人才。汉武帝鼓励推荐人才,建立了地方每年向中央举荐人才的制
度。
民族关系:击败匈奴,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同西域之间的联系,打通了中
西交通要道——丝绸之路。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汉武帝时,西汉经济繁荣,国力雄厚,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评价:1、功绩:汉武帝在位期间能顺应历史潮流,开拓创新,在政治、思想文化、民族
关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西汉王朝实现了大一统,步入鼎盛时期。
2、过失:晚年好大喜功,连年用兵,国力耗损。
3、定论:是中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封建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常以“秦皇汉武”
并称。
五、张骞通西域的史实(识记)
第一次:公元前138年,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汉武帝命令
张骞出使西域。虽然他没有达到联合大月氏的目的,但使汉朝对西域诸国的情况有了初步了解。
第二次:公元前119年,为了加强汉朝同西域各国的联系,汉武帝再次命令张骞出使西
域。最终他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从此,汉朝与西域各国互派使节,互通商旅。
评价:1、在汉朝与西域交往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成为亚
欧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丰富了沿线各族人民的生活。
2、同时,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
西域事务。新疆地区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六、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理解) (1)两汉时期,人们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
方,称为西域。
西汉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西域
的葡萄、核桃和良马、地毯等传入内地,丰富了汉族的经济生活。汉族的铸铁、凿井、开渠等技术和丝织品、金属工具等传到西域,促进了西域的发展。公元
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了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事务,保护往来商旅。这是西域各国(即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开始。
从此,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166年,大秦安敦王朝(罗马帝国)的使臣来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 形成:张骞通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丝绸之路”。 路线:从长安(今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
西亚,直到欧洲——当时横穿欧亚大陆的陆上通道。
作用:“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1、沿着这条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 2、西方的毛皮、汗血宝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5、造纸术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九章算术》和地动仪、华佗、(识记)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应用)
(1)造纸术:我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已经出现用于书写和绘图的纸。纸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了
西汉前期的纸,上面绘有地图。
东汉时,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作造纸
原料。为了纪念蔡伦的功绩,人们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造纸术逐渐传到朝鲜、日本和中亚各国,又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对世界文化传播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知识联系:造纸术、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
(2)《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的一部数学著作。
(3)张衡(东汉)地动仪:世界上最早的测定地震的议器
(4)华佗:“麻沸散”--世界最早的麻醉药剂,“五禽戏”
(5)“ 医圣”张仲景(东汉)著有《伤寒杂病论》,在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
※秦汉时期领先于世界的科学技术成就:
①西汉前期,我国已出现了用于书写的纸,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
②《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的一部数学著作,有许多数学成就居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基础;
③东汉科学家张衡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测定地震的议器----地动仪;
④东汉名医华佗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的医生,他发明了“麻沸散”--世界最早的麻醉药剂。以上是我国秦汉时期领先于世界的科学技术成就
6、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兴起、司马迁和《史记》(识记)秦始皇兵马俑(理解)
(1)佛教的传入:
(1)佛教的传入: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张骞通西域以后,佛教沿丝绸之路逐渐传到中国。按照佛教的说法,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人的今生如果能忍受一切苦难,虔诚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因此,佛教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持。东汉明帝派人到天竺求佛法,并在洛阳建成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白马寺。佛教的传播,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道教的出现:道教是产生于我国本土的宗教,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道教的思想来源于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说和神仙方术。它对人生采取消极态度,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得道成仙。封建统治者利用道教统治人民,道教也迎合了他们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道教对我国后世文化也有深远影响。
道教尊奉老子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君”。职业的道教徒称为道士。道士修道、祀神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称为道宫或道观。张陵是道教的创始人之一,道教徒尊他为张天师。 (3)《史记》:秦汉时期,史学有很大发展,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写的《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历史巨著。司马迁是汉武帝时的史官。《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的全貌。《史记》创立了纪传体的体例,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编写史书的典范。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知识联系:《史记》和《资治通鉴》对比
(4)秦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考点模块四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一、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识记)
官渡之战:200年,在官渡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为曹操统一黄河中下游地区奠定了
基础。
赤壁之战:208年,在赤壁,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
基础。
三国鼎立:赤壁之战后,曹操无力南下;刘备夺取四川,占据关中;孙权进一步巩固江
东,并向岭南发展。220年曹操病死,儿子曹丕废除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定都成都,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至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影响: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
阶段。为了战胜对方,他们都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为日后的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
二、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的开发(识记) 1、人口南迁
原因:东汉末年以来,北方社会动荡不安,南方比较安定。
简况:南迁之前——秦汉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西汉时,我国绝大部分人口分布
在黄河流域。东汉末年,为了躲避战乱,北方人口开始南迁。西晋后期,匈奴等族乘汉族统治集团内乱之机起兵反晋,西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推进,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浪潮。
迁居地: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移民到岭南一带。
影响:人口南迁为南方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资金。为南方经济的发
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江南经济的开发
原因:1、人口南迁——不但为南方补充了大量劳动力,而且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
产工具和经验。
2、社会稳定——南方战乱较少,有利于经济发展。 3、人民勤劳——南北人民的辛勤劳动,共同开发江南。
4、政策推动——南方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兴修水利,促进了南
方经济的发展。
5、自然条件——江南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农业。 表现:1、农业
①兴修水利:南方各地陆续新建了许多水利设施。
②围湖造田:在太湖、鄱阳湖、洞庭湖一带开辟大量湖田。福建、岭南也得到
一定程度的开发。
③耕作技术:把北方农作物的栽培、施肥、牛耕等先进技术与南方水田种植经
验相结合。
④水稻种植:在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则种双季稻。
2、手工业:
①纺织业:三国时期,蜀锦最为有名;东晋后期,长安的织锦工匠大批来到建
康(今南京),官府还建立专门机构管理丝织业;长江中下游织锦也发展迅速。
②冶铸业:灌钢法的发明,提高了钢的质量,降低了成本。并且所铸兵器和农
具十分坚固耐用。
③制瓷业: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具。
3、商业:
①商品经济的初步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②建康城人口达百万,是当时最活跃的一个都市。
影响: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经济重心由北方逐渐向南方移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
基础。
三、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理解)
背景:1、根本原因——民族融合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2、直接原因——进一步巩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措施:1、迁都洛阳——494年,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2、汉化政策——要求鲜卑族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
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
意义: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进程,进一步促进
了民族融合: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而中原文化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胡食、胡服、胡床和胡歌、胡乐胡舞等,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
评价: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他的汉化政策,进一
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进程,对历史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也使鲜卑族最终融进了汉族大家庭,为中华民族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贡献。
考点模块五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一、“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运用)
原因: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施德于民。
②唐太宗从谏如流,选贤任能,励精图治。
内容:①政治上,知人善任,虚心纳谏,革新制度。沿袭、完善“三省六部制”,合并
州县,加强了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
②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 ③法律上,修改法令,编纂《唐律疏议》 ④文化上,完善和发展科举制度,重视教育。
评价: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称为“贞
观之治”。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封建皇帝。
启示:应当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伟力;应当重视制度创新,当今必须依法治国;应当尊
重知识,尊重人才。
二、武则天的基本史实(识记)
成绩:①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借
此打破大族垄断高官、控制政局的局面。
②发展科举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 ③改修《姓氏录》,提高新兴地主的政治地位。 ④采取各种措施,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 ⑤巩固和开拓边疆。 过失:重用酷吏,滥杀无辜。
评价:武则天统治期间,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
奠定了基础,被称为“贞观遗风”。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有作为的女政治家。
三、“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识记)
在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贤能,大力整治吏治,对军事、财政、漕运等制度进行一系列
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使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可见他是个很有才能的政治家。
四、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识记)
背景:魏晋以来,大部分官员按照“门第高低”被荐举到政府中任职,而出身低微的人
很难进入仕途。随着隋朝统一全国,需要进一步笼络人才,加强中央集权。 内容:从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采取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
选官标准的原则,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科主要考策问、经史、杂文,后来杂文专考诗赋,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治理政事的能力。人们普遍推重进士科,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演变:①诞生: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②发展:隋炀帝开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③完善:唐太宗扩充国子学,严格进士科考试;武则天形成殿试制度,开设武举。
④没落: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钳制了人们思想。 ⑤废除: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
评价:①实行科举制度,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
②士子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也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了自信和热情。
③进入统治集团后,他们又推动了一系列改革,开创出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的崭新局面,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新精神。 ④19世纪的英国文官制度也受到中国科举制度的启示,科举制度具有国际影响。
五、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识记)
吐蕃: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
松赞干布:吐蕃赞普,杰出的政治家。统一青藏高原,仰慕中原文化,迎娶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带去工艺品、谷物、菜耔、药材、
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等方面书籍作为陪嫁品。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金城公主入藏:唐中宗时期,把金城公主嫁给暂普尺带珠丹。唐玄宗时还自称“外甥”,
称唐朝皇帝为“舅”,与唐朝“和同为一家”。
甥舅会盟碑:唐穆宗时,,唐蕃两个政权相约盟誓,互不侵犯,并在拉萨大昭寺门前立
“甥舅会盟碑”为证。
六、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理
解)
遣唐使: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遣唐使把唐朝
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以及生活习俗等带回日本,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起日本“大化改新”。
玄奘西行:唐太宗时,玄奘从长安出发西行,经新疆、中亚,到达天竺(印度),研习
佛法,还把《老子》翻译成梵文,介绍到天竺。17年后,学成回到长安,根据旅途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
鉴真东渡: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弘扬佛法。还把中国的医药、建筑、雕塑、
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介绍到日本,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死后,被安葬在日本“唐招提寺”内。
认识:唐朝时期,由于对外实行开放政策,逐渐形成“盛唐气象”,中外文化交流具有
双向性:一方面,唐朝的经济文化对日本、天竺等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唐朝也在频繁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考点模块六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一、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识记)
辽国:916年,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定都上京,建立契丹政权,后改国号为“辽”。
1125年,被金所灭。
北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定都卞京(今开封),史称“北宋”。1127
年靖康之变中,金灭北宋。
西夏:1038年,元昊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建立了党项族政权,史称“西夏”。1227
年被蒙古政权所灭。
金国:1115年,完颜阿骨打定都会宁,建立了女真政权,国号“金”。1234年被蒙古所
灭。
南宋:1127年,北宋灭亡后,赵构定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1276年被元朝
所灭。
蒙古: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定都和林,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政权。
后来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定都大都(北京),建立元朝,1279年统一全国。1368年被朱元璋所灭。 战和关系: 辽与北宋 战 1004年辽军大举进犯北宋,进逼澶渊城下,在寇准指挥下,北宋打退辽军。 和 1005年签订《澶渊之盟》:辽撤兵,北宋送辽岁币。 和战中相互融合 统治者奖励垦荒,迁移大批汉族人口北上,促进了经济交流和民族融合。仿效中原王朝建立政治制度。辽进行赋役改革,使辽境的汉人“忘西南顾之心”。西夏模仿汉夏西夏屡犯宋境,西夏向宋称臣,字结构,创造西夏文字,与双方两败俱伤。 北宋给夏岁币。 翻印中原典籍和佛经,北并用汉文铸造钱币。 宋 南宋与金对峙。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兵主力,收复了许多失地,后被秦桧所杀。岳飞抗金符合人民利益。 1114年签订《绍兴和议》:南宋对金称臣,送金岁币,双方以淮水和大散关一带划界,形成南北对峙。 金朝变革:迁都燕京(北京),改名中都;仿照南宋官制,建立中央机构;将女真人大规模南迁至中原地区,经济恢复发展生产;互相通婚,学习汉人生活习俗。 金与南宋 二、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识记) 1、原因
北民南迁——不但为南方补充了大量劳动力,而且带来了中原地
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
社会稳定——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有利于经济发展。
政策推动——南方统治者实行劝课农桑、发展生产、兴修水利等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
的发展。
自然条件——南方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农作物生长,发展农业。 引进良种——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在江南地区推广。 政治中心——南宋政治中心的南移,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
2、宋代经济的发展
农 业:1、宋朝初年,南方人口是北方的两倍,宋代人口数量
突破了一亿,劳动力大量增加。
2、推广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水稻居粮食产量首位。 3、“苏湖熟,天下足”: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粮仓。
手工业:1、宋代的煤(石炭)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位。
2、铁、铜等冶炼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宋代铁的产量大致相当于18世纪欧
洲各国产量的总和。
3、宋代瓷器畅销世界市场,中国被誉为“瓷之国”。
商 业:1、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世界最早的纸币。南宋时通行“会
子”“关子”等纸币。
2、集市:城乡出现了大量的集市,逐渐形成大小城镇。 3、城市:城镇大量涌现,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
海外贸易:1、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门供
外商居住的“蕃坊”,并设有“蕃市”、“蕃学”。 2、广州、杭州等地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 3、南宋时,泉州港成为全国第一大港。
4、贸易范围广,中国商船远达阿拉伯和非洲东海岸。
3、经济重心南移
过程特征:1、秦汉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黄河流域。
2、魏晋南北朝:三国孙权开发江南,江南地区经济开始得到发展。南朝时,
南方兴修水利,推广牛耕,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
3、唐朝中后期:南方的农业生产水平逐渐超过北方,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4、南宋时期:南方生产水平超过北方,全国经济重心从
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南移最终完成。
南移影响:中国经济的重心完成了北方向南方的转移,这一变化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的
空间格局。经济重心的南移也还带来了人口分布、交通贸易、环境资源、文化重心南移等一些列深刻的影响。
三、宋代的社会生活(识记)
社会阶层:由于宋朝实行“重文轻武”国策:
1、士——读书人:受到社会普遍尊重。
2、农——农民:自耕农、半自耕农、无地佃农。 3、工——工匠:受雇佣,身份相对自由。
4、商——商人:随着经济的发展,地位开始提高。 乡村生活:1、大部分人口居住乡村,多数农民维持温饱生活。
2、雕版印刷的普及,文化用品在农村流行,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丰富
和改善了农民的文化生活。
3、出现了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其中,春节、寒食、
冬至三大节日最受重视。
城市风貌:1、城镇大量涌现,城市人口增加,临安人口超百万。 2、城市居民主体,非农户称为“坊郭户”,列为十等。 3、城市娱乐场所“瓦舍”的出现,增添了城市气息。
四、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了解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识
记)
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定都和林,尊称为“成吉思汗”,
建立了蒙古政权。
2、忽必烈建立元朝: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定都大都,建立元朝,称“元世祖”,
1279年统一全国。
3、忽必烈改制
行省制度:1、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 2、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管地方事务。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
立是从元朝开始的。
3、边疆管辖:将西藏、云南、辽阳、岭北等边陲地区都置于中央政府管辖
之下。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今台湾),设宣政院辖地管理西藏——成为中央政府正式的行政区。
4、作用: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
加强对全国各地的管辖,中央与地方、中 原与边疆的联系加强,促进了大民族融合。
重农政策:1、颁布诏令:“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把许多牧
场恢复为农田,禁止掠夺人口为奴。
2、设立机构: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司农司”,刊行《农桑辑要》,指
导全国农业生产。
3、考核官吏:规定以“户口增”“田野辟”“赋役平”作为衡量官吏政绩好
坏的标准。
4、狠抓落实:治理黄河,兴修水利,推广棉花种植。
4、民族融合的发展:
原因:元朝的统一为中外交流及国内各民族的联系和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促进了民族
关系的发展。
表现:1、各族人民长期杂居,互通婚姻,民族差异逐渐缩小。 2、进入中原的契丹人、女真人等与汉族逐渐融合。
3、当时有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等族互相融合,最后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评价:有利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促进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
和发展,呈现以中原传统为主的文化认同趋向。
考点模块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一、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识记) 1、明朝
废丞相设六部:中国1500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朱元璋)
设立厂卫制度: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设立特务机构东厂。东厂和锦衣卫合称“厂
卫”,目的是监察百官和京城百姓,侦缉官民的言行。厂卫制度成为专制皇权的可靠支柱。
实行廷杖制度:为树立皇帝的绝对权威,任意杖责不合己意的大臣,使君臣关系完全成
为主仆关系。(朱元璋)
2、清朝:
军机处——雍正时中央设立军机处,成为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3、明清
采用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命题,重点考察学生对儒家经典
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应考者不能随便自由发挥,答题时必须按照八个
连续的部分进行,称为“八股文”。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这样,把科举制度演变成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大兴“文字狱”:对违背统治思想与触犯皇帝威严的言行残酷打击,制造“文字狱”,造
成了社会恐惧,摧残了人才,使知识分子不敢有独立的见解,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
二、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识记) 1、戚继光抗倭
背景: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中国奸商,经
常骚扰中国沿海地区,当地居民深受其害,称之为倭寇。
性质:是一场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
经过:明朝政府派戚继光到浙江抗倭,1561年戚家军在台州九
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倭寇。又开赴福建、广东与俞大猷 共同抗倭,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意义: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的胜利,保卫了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捍卫了国家主权,他的业绩永载史册。
2、郑成功收复台湾
背景: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台湾地区,残酷地压榨和屠
杀台湾人民,还以台湾为据点经常骚扰大陆沿海地区。
性质:是一场反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战争。
经过:1661年,郑成功率舰队从金门出发,在当地高山族的帮
助下登陆台湾。1662年荷兰被迫投降,台湾顺利收复。
意义:郑成功收复台湾,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给荷兰殖
民者以沉重打击,对亚洲其他国家也间接起到保护作用。 在台湾实行开放政策,发展海外贸易,促进了台湾发展。
3、雅克萨之战
背景:沙俄趁清兵入关之机,大举入侵我国东北地区,强占了雅
克萨和尼布楚一带,大肆烧杀掳掠,严重威胁着清朝统治 和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性质:是一场反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正义战争。
经过:1685年和1686年,康熙皇帝两次组织雅克萨之战,打败了沙俄侵略军,沙俄被
迫同意谈判解决两国东段边界问题。1689年双方签订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中国对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的主权;还规定两国商旅凡持有护照者,可过境进行贸易。
意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此后,中俄东段边境地区相
对稳定,两国人民和平往来,贸易得到了很大发展。
三、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史实(识记) 1、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清朝时,天山以南广大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被称为回部。18世纪中期,大
小和卓发动叛乱,乾隆皇帝在维吾尔族人民的拥护下平定了叛乱,设立伊犁将军,重新统一了新疆,促进了维吾尔族同中原地区的交流,对巩固西北边疆起到重要作用。
2、设置驻藏大臣
1727年雍正皇帝时开始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
理西藏。后来驻藏大臣的地位和职权进一步加强,凡西藏的官吏任免,包括主持监督“金瓶掣签”制度选出转世活佛,行政、财政、军事及涉及外交事务等权力均归驻藏大臣。从而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理,密切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
四、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祖国统一的措施(识记)
新疆:坚决镇压准葛尔部贵族(康熙)和回部大小和卓兄弟(乾隆)的叛乱,设置伊犁
将军,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西藏:1、顺治帝:接见五世达赖,赐予“达赖喇嘛”封号。 2、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封号,规
定历代达赖、班禅都归中央政府册封的制度。
3、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4、乾隆帝:制定“金瓶掣签”制度选出转世活佛。 东北:设置将军管理吉林、黑龙江、盛京、乌里雅苏台等地。
西北:设立参赞大臣等官职,兼管军务和民政,大大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
的管辖。
其它:清朝前期在民族政策方面恩威并重、刚柔相济,并通过会盟、联姻等方式加强联
系,还修建了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联络各少数民族上层贵族的感情,外八庙和避暑山庄实际上起到了清朝第二政治中心的作用,对于加强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的联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郑和下西洋(理解)
目的: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
条件:明初国力强盛,社会安定,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物质基础。唐宋以来,我国的造
船技术不断提高,罗盘针的运用,气象测量的进步,航路的勘探,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技术支撑。郑和从小吃苦耐劳,培养了英勇无畏的气概。郑和船队组织严密,协同合作,形成了强大的合力。
简况:1405—1433年(明成祖时期)郑和曾七次率船队下西洋,最大一次的规模是二
万七千多人,二百多艘海船。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共有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评价:1、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
洋航行早半个世纪,他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 航海家,我们应该学习他勇敢无畏的探索精神。
2、此后,亚非许多国家先后派使节与明朝建立邦交,许多国家的商人来到中国,促进了中国人民同亚非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增强了彼此之间的友谊。我们应学习他和平合作精神。
3、郑和下西洋,推动华人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传播了中华文明。
4、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不计较经济效益,并没有为国内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给明朝造成巨大负担,随着明朝国力衰退,远洋航海的壮举也最终被当成“弊政”而遭到废止。
六、“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运用)
原因:1、根本原因: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
2、传统观念:中国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
念,严重地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3、外部环境:由于当时西方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
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略,同时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交往,会危机
自己的统治。
表现: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
限制。如限定通商口岸;对进出口货物的限制,提高关税, 抑制进口;实行行商制度,垄断对外贸易等。
影响:1、闭关锁国政策实施了近二百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的抵制作
用。
2、但是,它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
主动权,阻碍了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科技文化的交流,不利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壮大。不能扭转中外力量的对比,反而导致了中国的闭塞、停滞、倒退,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最终导致近代中国落后挨打。
考点模块八 科学技术
一、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识记)
司母戊鼎出土于殷墟,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所
谓青铜器是指铜、锡、铅的合金。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的产量和质量折射出国力的盛衰。技艺精湛、气势浑厚的司母戊鼎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
二、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李时珍和《本草纲目》(识记) 1、华佗
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擅长针炙和外科手术,研制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
医学史上的创举。他医术高明,具有救死扶伤的精神,被誉为“神医”。
2、张仲景
东汉杰出的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3、李时珍
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著有《本草纲目》:收入1897种药物,药方11000多则,插图1160幅,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三、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理解) 1、都江堰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筑的大型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
变为“水旱从人,不知饥谨”的“天府之国”。它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可灌溉土地上千万亩,成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代表着我国两千多年前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000年它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长城
秦长城:为了防御匈奴的进攻,秦始皇把原来燕、赵、秦三国的北边城墙连成一体,它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全长一万余里,号称“万里长城”。
明长城:为了防御蒙古骑兵南下侵扰,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
先后花了两百多年修筑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6000多公里,规模和质量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评价:1、军事上:长城大大地提高了整体的防御功能。
2、经济上:长城是促进北疆经济开发的生命线。 3、政治上:长城是联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
4、精神上: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
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
3、大运河
原因: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与交流,巩固隋朝统治。
概况:隋炀帝花了六年时间,征调了大量民工开凿了一条贯通南
北的大运河。它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公里。
评价:1、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2、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成为连接南北的大动脉。促进了沿岸城镇和工
商业的发展。
3、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4、也造成了百姓沉重的徭役负担,加剧了社会矛盾,引发了隋末农民战争。
4、赵州桥
隋朝著名工匠李春设计建造。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单拱大石桥,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开创了世界平拱建筑的先河,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5、故宫
明成祖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大规模扩建,营造了新的北京城,它
是典型的大一统王朝都城。宫城又叫紫禁城,现称故宫,是当时的政治中枢。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市建筑和宫殿建筑的典型风格,是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1987年被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四、“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识记) 1、造纸术
背景:最早的书写材料是刻写在陶器、龟甲、青铜器上的,春
秋以后,通常用竹木简或帛,这些都不利于文化的传播。
发明:西汉前期发明了麻纤维纸——目前世界已知最早的纸。 改进:东汉蔡伦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等作原料造纸,改
进了造纸术,人称“蔡侯纸”。成本低、质量高、产量多。
意义:中国造纸术外传后,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
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启示:这是一项典型的“化腐朽为神奇”的科技创新,变废为宝。
2、印刷术
雕版印刷:隋唐时期,人们受印章和拓印刻石的启发而发明的。唐朝印制的《金刚经》,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当时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用做交易凭据的印刷品——“印纸”。著名的印刷中心有成都、洛阳等地。
活字印刷:北宋毕昇发明了用陶字制成的活字印刷,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能
节省雕版费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促进了文化传播,并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比中国晚了400多年。
3、火药
发明:古代炼丹家在炼丹时无意中发明的。
发展:1、唐初,孙思邈在《丹经》中第一次记载了火药的配方。
2、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最初的火药武器叫“火箭”。 3、宋元,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炮。 传播:13~14世纪,火药、火药武器开始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意义:火药传入欧洲,对欧洲社会产生巨大震动。
4、指南针
战国:利用磁石的特性制成“司南”——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北宋:制成指南针(罗盘针),并开始用于航海。
南宋:海外贸易发达,它广泛用于航海,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意义:为后来欧洲航海家实现环球航行和发现新大陆,为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进行
殖民扩张活动提供了重要条件。
5、认识
四大发明是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象征,它表明了中国曾走在世界文明的先进行列,
中国文明曾推动着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华民族为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就象马克思所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工具,总的说来,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考点模块九 思想文化
一、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了解汉字的演变(识记)
甲骨文: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渊 源关系。可见,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金文: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也叫“铭文”。
它是研究商周历史的重要资料,对研究汉字的发展和书 法艺术也有重要价值。
大篆:西周晚期,文字被统一整理为一种样式,称为“大篆”。 小篆:秦朝统一后,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规范的标准字体。 隶书:秦始皇后来又推行更为简便的字体。
楷书、草书、行书:两汉时期,先后形成了楷书、草书、行书,
东晋王羲之被称为“书圣”。
二、孔子(识记)
大思想家:思想主要是“仁”和“礼”两个部分,提倡“仁者,
爱人”、“为政以德”和以“礼”治国。要求体贴民情、 爱惜民力、加强修养、教化人民。创立了儒家学派, 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学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大教育家: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广收门徒。注意“因
材施教”,要求学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 故而知新”。他的言论后来被弟子整理成《论语》。
评价:孔子是春秋末期鲁国人,是个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儒家
学派的创始人。 影响:孔子的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思想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2000
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三、“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识记)
原因:1、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大变革。
2、竞相改革的时代浪潮,加速了奴隶制度的崩溃。 3、各家各派到处游说、讲学,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4、私人办学盛行,为各派学说的传播提供了阵地。
作用:各学派互相辩驳,又互相影响,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
发展。我们应该学习他们勇于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 百家争鸣: 学派 代表 时期 儒家 主 要 观 点 孔子 春秋 提出“仁”的学说。 儒家创始人 孟子 战国 主张“仁政”“民贵君轻”,自然资源持续使用 老子 春秋 事物的对立面可以互相转化。 道家创始人 庄子 战国 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和谐发展 墨家 墨子 战国 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 道家 法家 韩非 战国 提倡法治,主张变革,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兵家 孙武 春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兵家鼻祖 四、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识记) 1、佛教
概况:1、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
2、西汉末年沿着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3、东汉初年,汉明帝派使臣到天竺求佛法,修建白马寺。 4、东汉末年,佛教在民间流传开来。
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中国化,并得到广为传播,佛教寺院遍布大江南北。同时
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文学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道教
概况:东汉后期,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道家思想相结合,形成了道教,它是我国土生
土长的宗教。
影响:道教对古代民俗的影响无处不在,如玉皇大帝、太上老君、
八仙过海都来自道教虚构的神仙世界。
五、《史记》、《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识记) 书 名 作 者 朝代 体 例 时 间 跨 度 黄帝~汉武帝 战国~北宋前 《史记》 司马迁 西汉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北宋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