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反思性教学与教师自我发展

2020-07-09 来源:华佗小知识


浅析反思性教学与教师自我发展

[摘要]反思性教学是现代教育改革中迅速兴起的一种教学理论。它以不断反思教学过程为手段,探究教与学过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反思包括具体经验、观察分析、重新概括和验证四个环节。进行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反思性教学的程序,掌握反思性教学的方法,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学术素养,树立研究意识,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 教师 自我发展 反思(reflective practice或reflection),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反思性教学是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欧美教育界兴起的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培养理论。它主要探讨教师如何在各种教学活动中通过不断反思来促进专业的发展。所谓反思教学是指教师基于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通过收集教学数据,检查自己的教学态度、观点、信念、假想和教学实践,利用收集到的信息作为对教学进行批评性反思的基础,以便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思考、计划、实践和评价,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达到改进时间和自我发展的目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知识是教学实践的反思核心和理论基础,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动力。

一、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的必要性

在当前的外语教学中,尽管教学理念已从教师如何教转到学生如何学来开展教学,但大部分教师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教学活动随着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学生考试成绩的合格而结束。一方面,教师很少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投入、思维的发展、个性的发挥和自主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师成了游离于研究过程之外的被动的旁观者,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要求的机械执行者,成了各种教育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成了教研部门提供的一些模式的盲目模仿者。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满足于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少思考应该如何去学,对老师所讲的东西基本毫无保留地接受,从而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为数不少的学生坚持认为学习外语只是应付考试。可见,这种外语学习状况并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外语需求,大学英语“费时低效”的现状迟迟得不到改进。想要扭转这种现状,提高外语教学水平,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必须发生根本的变化,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素质——专业知识和经验知识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反思教学。在外语课堂中,教师应充当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鼓励和启发者,了解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外语思维和踊跃参与外语活动的勇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

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反思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把自己如何有效地教和学生如何有效地学的理念结合起来,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科学性。

二、反思性教学的基本类型

1.教学技能的合理性反思(technical rationality)。这种类型的反思主要检查教师个人基本技能知识在教学行为中的有效应用,它也集中在教学的认知方面。许多新教师从这一角度在受控的情况下通过得到指导老师的直接反馈意见来检查自己的教学技能。

2.课堂教学中的行为反思(reflective-in-action)。该类型的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具备一种对自己课堂教学行为的综合感知能力(knowing-in-action),是一种可以观察到、但说不清的能力。Schon认为有时可以对心照不宣的事进行描述,但这种描述是一种象征性的建构。事实是静态的,但对教学活动的认识是动态的。他认为课堂教学中的行为反思就是要求老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问问自己在课堂要干什么。这种思考可以改变老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现场试验(on-the-spot-experimentation),探索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他称这种反思是一种和情景材料进行的反思性交流。

3.课堂教学后的反思(reflective-for-action)。该类型的反思是一种教师在课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行为过程的回忆,思考课堂中的行为反思是如何产生出乎预料的教学行为,它包括思考课堂中的行为反思(reflective-in-action)、反思思考的方式,但这种反思不同于课堂教学中的行为反思,是一次综合性的反思过程,包括反思性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和行为。

4.超前教学行为思考(reflective-for-action)。该类型的反思是指在前几种反思的基础上,超前思考教学行为中的问题,从而更有效地指导未来的教学活动,但这种反思与其说是不要重复过去或需要了解教师体验的元认知过程,不如说是指导未来的行为实践(更实际的目的)。

三、反思性教学的一般程序

根据国外有关的教学理论,反思性教学的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1.选择、发现问题。这是反思的起点,反思的问题通常就是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教师通过对实际教学的回忆,选择特定问题加以关注,并从可能

的领域,包括课程方面、学生方面等,收集有关这一问题的相关资料。

2.思考、分析问题。教师在收集自己的教学活动信息的同时,广泛收集和分析有关的教学经验,以批判的目光反观自己的思想行为、态度和情感,力求对问题予以界定,诊断其原因,确定问题的范围以期对问题的本质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3.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会在已有的知识中搜寻与当前问题相似或相关的信息,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凭借自己或其他教师的教育经验,通过对比分析,搞清问题存在的原因,总结经验,批判性地审视自己教学中所依据的思想、概念和方法,寻找新思想和新策略,设计出可能解决这一问题的教学方案。

4.实际验证。通过实际教学,检验上阶段所形成的假设和教学方案,确定教学的某些方面是否可以改变,并形成改变的策略,进而在教学实践中检验实施这些策略的效果。从检验中发现新的问题,再进入新阶段,开始新的循环。

四、反思性教学的主要方法

根据对反思性教学的研究,学者认为反思性教学可有许多形式和手段来实现,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条件,采取不同的方法。

1.写反思日记,即写教学后记。这是教师课堂教学自我反馈的一种好形式,要求教师对每节课的教学经历作书面的记录与反馈,有条理地对课程主要特征、富有意义的教学环节进行记录,如教学中成功的做法、失败之处、教学机智、学生的问题、学生的见解、自己的体会等,对照教案分析学情,找出最有效与效果最差的部分。

2.参与式观察。它要求教师相互观察课堂教学,通过观察课堂教学的计划性、课堂组织、时间安排、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课后进行交流,直接获取本人无法靠自己感受获得的信息。教师应交流捕捉彼此教学思想的亮点,作为经验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教学理论的形成。

3.教例分析。可以教师通过观看教学录像、光盘,阅读优秀教师的教案等,进行教例分析,取其精华,充实和改进教学,在反思他人的教学中,促进自身教学的发展。这是一个反思、分析、综合和实践的循环过程,其目的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有利于将来的发展。Fantini在对教师的评价方面综合了六个内容: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文化知识和跨文化知识(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 knowledge)、语言与语言学知识(language and linguistic knowledge)、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learning)、语言教学(language

teaching)、职业意识(professionalism)。

4.行动研究。由于教学实践过程是教师个体独立地、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过程,那么教师教学活动的发生就建立在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前提之上。所谓教学行为研究,就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的各种行为作为意识对象,不断积极主动地进行计划、评价、反馈、检查、调控和改进的行为过程。这是教师的反思和“自强”在其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这一研究包括:课前的计划与准备,即教师的备课应明确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需要,确定教学目标;课堂反馈与评价,即教师对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如何解释和分析问题,如何驾驭课堂等进行有效地反馈和评价;课堂调节与监控,即教学监控能力要求教师不断地去获取教学活动中个要素变化情况的信息,审视和检查教学效果,并能自觉地调节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使之达到最佳效果;课后的反思,即教学活动结束,教师应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回顾和评价,对课前计划(what I planed)和教学过程(what I did)进行反思,认真分析和总结自己教学成功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通过对其研究,提高教师自我发展的自觉性。

5.微型教学。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这个时间内有侧重地进行尝试教学,拍成录像,课后观看和分析,教师在其中既是演员也是评论员,微型教学使教师能重新听到和看到自己在教学中的行为具有哪些明显的特点,还可以与其他人一起对话交流,共同探讨。这种方法有助于教师发展自我评估能力和观察能力,改变自己在教学中的行为,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反思性教学突出了教学的开放性、情境性、过程性、评价性和反馈矫正性,它开辟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是教师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反思、调整,优化其教学行为来组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思维,最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则通过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而获得较多的实际体验,更明确地意识到自己学习活动的全过程,进而自觉地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调节学习行为,以及对学习效果的反思,最终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这些策略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构建了一种协作形式,从而使教学能顺利进行,达到师生的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共同发展。可以说,反思性教学把教学与研究有机的融为一体,它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基础,是教师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当然,教师反思模式也受到一定的批评。Gilliss提出,教师不必自己去发现所有的东西,而且很多教师也没有这种时间,Selman认为,传统模式对一些结构良好的、固定的问题情境具有合理性,教师培训不应单以某一种思想为基础。反思模式为教师培训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但它不应完全排斥传统培训的诸多内容和具体形式,正像Shulman等的观点,传统的技术原理模式和反思模式不应截然对立,而应该相互结合。培训不等于知识传授,但也不能没有知识传授,只是要与教师的实际教学问题相结合。

总之,反思性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无疑会有力地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师自我发展。“教师的发展意味着变革,而卓有成效的变革没有反思是相

当困难的。”因此,反思能力是教师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也是当前外语教师教育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说,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形成职业能力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冯金友.对反思性教学的反思[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0).

[2]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张颖,王蔷.师资培养模式与教师素质[J].国外外语教学,2000(3).

[4]武继红.英语教师反思型教学实践初探[J].外语界,200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