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思想史复习思考题
概念:
重商主义是封建主义解体之后的16至17世纪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反映资本原始积
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
重农主义重农学派是十八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重农学派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
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纯产品“纯产品”是产品的价值超过该产品生产费用的余额。
看不见的手 自由竞争的市场中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
时差利息 人对未来物品的边际效用的评价低于人对现在物品的边际效用的评价,两者之间的差额便形成时差利息。
屠能圈在中心城市的周围发展起来一系列的同心圆圈,每个圆圈都被用于某一特定类型的农业用途。圆圈离城市越远,
生产越不密集,产品越不容易腐烂,产品承受运输成本的能力也就越强。
边际革命 19世纪70年代边际效用学派的出现被认为是经济学中爆发了一场全面革命的标志。这场革命使经济学从古
典经济学强调的生产、供给和成本,转向现代经济学关注的消费、需求和效用。边际革命包含着两项重要内容,即边
际效用价值论和边际分析方法的广泛运用。
心理学派 即奥地利学派,近代边际效用学派中最主要的一个学派。
数理学派 数理经济学派,是边际效用学派的一个分支,特点是以边际效用学说为理论基础,运用数学方法研究、论
证和表述经济现象的规律,是边际效用学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而产生的一个经济学流派。
帕累托最优状态 “任何改变都不能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同时又不使别人情况变坏的状态。”生产和交换同时达到均
衡时实现。
纯粹经济学 在完全自由竞争制度假设下确定价格的理论。研究的对象是财富的交换。
萨伊法则 交换经济的基本定理又是称为萨伊法则,就是说,某项商品的供给就是另一项对商品的需求,反之亦然。
同理,总和供给和总和需求必然相等,在此概念下,货币只是交易的媒介。
主观效用价值论以物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人对物品效用的主观心理评价解释价值及其形成过程的经济理论。
问答:
1重商主义两个阶段在政策主张上有何异同?
相同:两个阶段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都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都把货币看成 是财富的惟一形态。
不同:在如何增加货币财富的问题上是不同的。①早期重商主义极力提倡不断吸收国外货币到国内,禁止货币输 出国外。国家力图通过行政手段,调节货币的流动,达到使国家贮藏尽量多的货币,积累起充足的货币财富的目 的。②晚期重商主义认为只要保持贸易顺差,就必然有更多的货币流回本国。主张国家政策应扶持工商业,扩大 商品出口,鼓励原料进口,限制制成品,特别是奢侈品进口。
2配第的经济分析在哪些方面超出了一个典型的重商主义者的观点?
配第对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在方法论上的贡献:他把新的定量的方法引入讨论社会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政治科学。(运用数学的方式)
(1)价值论
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自然价格实际上就是指商品的价值,政治价格则是指商品的市场价格。劳动是价值的源泉: 配第在价值理论上一个最重要的历史功绩就在于,他第一次有意识地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奠定了科学的 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商品价值量:在考察地租问题时阐述了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还进一步讨论了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之间 的关系,指出了商品价值量与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工资论
工资是维持工人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日平均工资的价值是由劳动者“为了生活、劳动和延续后代”所必需的东西决定的;
把工人的劳动日分为必要时间和剩余时间。
(3)地租论
地租就是产品价值减去生产资料的价值(即种子)和劳动力的价值(即工资)之后的余额;生产资料的价值是既 定的,地租多少就取决于工资多少。所以他所说的地租,实际上就是全部剩余价值。
提出了级差地租的最初概念。分析了由于土地位置距离市场远近、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第一形
态,也考察了同一块土地由于连续投入的劳动和资本的生产率不同而引起的级差地租第二形态。
(4)利息和土地价格
利息是由地租派生的,他称利息为“货币租金”。
土地价格问题:配第认为土地价格就是预买一定年限的地租。
(5)货币理论
配第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到货币的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3法国重农学派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重农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主要内容:⑴自然秩序:人类社会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⑵纯产品学说: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
⑶资本的流通和再生产
⑷自由放任的政府主张
基本特征:重农学派的理论有着资产阶级实质和封建主义的外观
4试述魁奈的经济学说。
1、“纯产品”学说:“纯产品”是产品的价值超过该产品生产费用的余额。在农业中生产费用是由生产资料和工人的工资构成的。一般说生产资料的价值是既定的,所以“纯产品”多少决定于工资的多少。“纯产品”就是工人剩余劳动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
2、社会阶级结构。
以能否创造纯产品来区分生产阶级和不生产阶级:
生产阶级:从事农业的阶级,包括租地农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
土地所有者阶级:包括地主及其从属人员,国王、官吏和教会。
不生产阶级:包括工商业资本家和工人。
3、资本理论。
生产性资本与非生产性资本:投在农业上的资本才是生产的资本,而投在工业和商业上的资本是不生产的资本。4、《经济表》:魁奈的《经济表》试图通过图解,分析说明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
5、魁奈的经济政策和主张
⑴.发展大农业经济。小农业经营想获得很大利益是不可能的,只有把土地集中形成大农业经营,才有可能添置较大设备,节约人力,用较少的支出进行生产,从而获得较大的生产量,获得较多的利润。
⑵.整顿税收。主张废除其他赋税,实行只向土地所有者阶级征收一种单一的地租税,即向土地所有者阶级得到的那部分“纯产品”征税。
⑶.改革贸易政策。提出了与之相对的发展农业和自由贸易的措施及主张,要求在国内取消各州之间和各州的地区之间商品流通的限制。
5斯密的分工学说。
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增进国民财富具有促进作用。
分工使劳动专业化,提高了单个工人的敏捷性和技巧 节省从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专门从事某项作业的工人比较容易改良工具和发明机械。
6斯密看不见的手原理
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
正常情况下,市场会以它内在的机制维持其健康的运行。其中主要依据的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以及由经济人理性原则支配下的理性选择。这些选择逐步形成了市场经济中的、和。这些市场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冥冥之中支配着每个人,自觉地按照市场规律运行。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消费者依据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做购买的决策,生产者依据的原则做。市场就在供给和需求之间,根据价格的自然变动,引导资源向着最有效率的方面配置。
7简述萨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萨伊认为,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教导国家、政府和臣民去熟悉国家繁荣所依据的原则,使一个国家能得到良好经济制度的利益,以防止人民铤而走险。他还认为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其研究方法同物理等科学的一样,以发生着的事实为基础,并且从一个环节到另一个环节来说明事物的因果联系,也就是研究和说明财富生产、分配和消费各环节之间的连续关系。萨伊的分析方法是“三分法”,即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它构成了萨伊理论的总体结构。 他建立了经济学的三分法,把经济学划分为财富的生产、财富的分配和财富的消费三部分。
8约翰﹒穆勒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认识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财富的性质及其生产与分配的法则。
生产规律和分配规律:一种是生产的规律,是自然的、永恒的不变的;另一种是分配的规律,它是受人类意志支配 的,因而是可以改变的。
9斯图亚特•穆勒关于资本的四个命题。
穆勒认为资本不是货币,资本是先前劳动生产出来的、由蓄积而保存下来的用于维持生产性劳动的物质产品。他提出了关于资本的四个命题:①一国的生产性劳动的多少受到该国资本数量(消费品和投资品)的限制;②资本是节蓄的结果,是生产者自身消费少于其生产的产品的结果;③一切资本均被使用,即便不被资本所有者自己使用,也要被别人使用,并且在使用中为资本所有者创造更多产品;④就业水平、产品数量取决于资本数量,与商品需求的大小无关,对商品的需求只决定就业方向和产品种类。
10述评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
人口原理,即马尔萨斯主义的三个命题:
(1)人口增加,必然地为生活资料所限制。
(2)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也会增长,除非受到某种非常有力且显著的抑制的阻止。
(3)占优势的人口增加力,为贫困和罪恶所抑制,使人口和生活资料保持均衡。(“这些抑制,和那些遏止人口的优势力量并使其结果与生活资料保持同一水平的抑制,全部可以归纳为道德的抑制,罪恶和贫困”)
马尔萨斯提出了通过道德抑制,即降低人口出生率来保持人口和生活资料之间的均衡比例。
(1)积极性抑制,如饥荒、灾害、疾病、战争等;2)预防性抑制,如禁欲、晚婚、不结婚等。
11李嘉图比较优势原理
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12“萨伊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萨伊定律的核心思想是“创造其自身的需求”。这一结论隐含的假定是,循环流程可以自动地处于的均衡状态。它包含三个要点:
(1)产品生产本身能创造自己的需求;
(2)由于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作用,不可能产生遍及所有部门的普遍性,而只能在国民经济的个别部门出现供求失衡的现象,而且即使这样也是暂时的;
(3)货币仅仅是流通的媒介,商品的买和卖不会脱节。
根据萨伊定律,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由于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所以总供给总是等于总需求。
13“戈森定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戈森第一定律”(享乐递减规律):在对同一种物品的一次性持续消费中,享乐的量会逐渐减低直到饱和为止。 “戈森第二定律”:在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基础上,在多种物品的消费进行选择时,达到最大享受总量的途径和 方式。认为,一个人的欲望无穷,但其财力有限,而且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消费一定量的物品,如果他要取得最大 享乐,就必须把物品在不同用途间进行分配,而分配的方式必须使每一种用途上的物品的边际效用相等。这就是 著名的个人消费者均衡原则,后人称为之“戈森第二定律”。
14奥地利学派的理论特点。
奥地利学派的理论核心是主观价值论,即边际效用价值论。
认为:①价值是主观的,是物对人的欲望满足的重要性。②价值的成因是效用加稀少性;价值量的大小也只取决于边际效用的大小,与社会必要劳动无关。③价值产生于消费领域,不是生产资料将其价值转移予其产品,相反是产品价值赋予其生产资料以价值。④资本和土地的收入,或是各自提供效用的报酬,或是产生于现在财货与将来财货的不同估价,与剥削劳动毫不相干。
特征:第一,奥地利学派认为社会是个人的集合,个人的经济活动是国民经济的缩影,社会是个人的算数总和,通过对个人经济活动的演绎、推理就足以说明错综复杂的现实经济现象,找到个人经济的规律也就找到了社会经济的规律。
第二,奥地利学派把对个人的心理分析作为经济研究的起点。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
系改变为研究人与物的关系,研究消费者对消费品的主观评价。
第三,抛开生产强调个人消费,把社会现实关系中的“经济人”,抽象还原为追求消费欲望满足的孤立个人。
15庞巴维克时差利息产生的原因。
第一,人们具有重视当前的倾向。庞巴维克认为,人们对当前的商品比对未来的商品评价的更高。认为“人们总 是会低估未来的需要和用来满足这些需要的商品”。在庞巴维克看来,人们低估未来的需要或是因为他们的想象力 有缺陷;或是因为他们的意志力不足,在他们意识到未来的需求时,不能抵抗当前奢侈的诱惑;还因为他们知道 生命短暂、人生无常,并由此而感到及时行乐比起为了将来享受而牺牲要好。
第二,利息是人们放弃现在消费的价格。既然人们具有重视当前的倾向。对当前的商品比对未来的商品评价的更
高。因此,要某人放弃现在的消费就必须获得一定的好处或收益才行,这个好处或收益就是利息。
第三,迂回生产的性质。人们减少当前消费,增加积累,当越来越多的资本品被生产出来时,生产过程就被延长 了,或说越来越迂回了。
16斯图亚特•穆勒对国家干预的基本态度如何,他是怎样阐述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二者关系的?
穆勒认为,经济增长的一般办法和基本原则,就是自由放任,人生的事务,最好是由利害关系最切的人自由去经营,使不受法律规定的统治,亦不受政府人员的干涉。穆勒反对把政府的职能仅仅限制在保护人民。他提出了政府干涉的一般原则:于公众便利极有关系的事项,才应准许政府干涉。他既警惕政府干预过多,也认识到仅仅依靠市场和竞争不可能实现理想状态,既主张自由放任,又主张政府干预。
17西尼尔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四个基本命题。
西尼尔在萨伊之后主张把政治经济学改造为“纯经济学”,西尼尔为纯经济学建立并提出了四个基本命题:
(1)每个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牺牲取得尽可能多的财富。这是从人的经济本性引出的功利主义原则;
(2)人口原则。他认为,限制世界上人数的,只是精神上或物质上的缺陷,或是各阶级中各个人对于在既有习惯下担心财富会不能满足需要的顾虑;
(3)工业生产力不断地无限扩大的倾向。劳动的力量和生产财富的其他手段的力量,借助于将由此所生产的产品作为继 |
续生产的工具,可以无限制地增加;
(4)农业报酬递减倾向。假定农业技术不变,在某一地区内的土地上不断增加劳动,所得到的报酬会按比例递减.
18西方主流经济学演进的基本框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