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跨度后浇带早拆模增设临时构造柱施工方法[发明专利]

2022-10-04 来源:华佗小知识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0535071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6.02.24

(21)申请号 201510626749.1(22)申请日 2015.09.28

(71)申请人黄坤坤

地址226300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杏园路5

号阳光府邸63号楼201室(72)发明人黄坤坤(51)Int.Cl.

E04C 3/34(2006.01)E04G 13/02(2006.01)E04G 21/00(2006.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54)发明名称

大跨度后浇带早拆模增设临时构造柱施工方法(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度后浇带早拆模增设临时构造柱施工方法,在后浇带悬挑端部增设临时构造柱来支撑后浇带两侧梁板,使之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均不再出现悬臂状态,代替钢管排架及模板支撑来承受后浇带两侧梁板的自重,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跨度后浇带早拆模增设临时构造柱施工方法,采用增设临时构造柱来承受后浇带处悬臂梁板的自重,避免后浇带处悬臂梁板出现开裂、变形的现象,达到提早拆除钢管脚手架的目的,提高了施工周转材料的使用率,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C N 1 0 5 3 5 0 7 1 9 A CN 105350719 A

权 利 要 求 书

1/2页

1.一种大跨度后浇带早拆模增设临时构造柱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一)在大跨度后浇带两侧设置临时构造柱,代替钢管排架及模板支撑来承受后浇带两侧梁板的自重。

(二)确定临时构造柱留设部位1)根据施工蓝图的后浇带布置,划分好临时构造柱留设部位。2)应力集中的部位应优先考虑留设。3)可按柱网跨度来留设临时构造柱。4)后浇带转角处受力比较复杂,应留设一个临时构造柱。(三)测量放线

1)根据建筑物的控制线引测出临时构造柱的边线。2)用墨线弹出临时构造柱模板的边线,还应弹出外侧控制线,以便于模板安装和校正。(四)模板安装就位

1)将一侧墙体模板按柱边线安装就位,使其稳定座落于基准面上,并进行临时固定。2)安装邻侧模板,并将相邻模板连接;安装第三、四侧模板,并进行固定。3)采用18mm木夹板,根据下料尺寸,据好柱侧模板。4)模板与竖向龙骨做成企口接缝,确保不漏浆。(五)安装柱子抱箍

1)采用钢管作为柱子抱箍,抱箍间距500mm。2)钢管抱箍采用对拉螺杆连接。(六)调直纠偏

1)根据300mm控制线调整模板的位置和垂直度。2)设置剪刀撑,紧固剪刀撑,紧固全部抱箍螺栓的螺母。3)模板垂直度允许误差(层高大于5m允许误差8mm,层高不大于5m允许误差6mm)。4)每个柱子均设置剪刀撑,确保混凝土浇筑时,不发生偏位,跑模现象。(七)浇筑混凝土并养护

1)待整个墙柱顶板梁通过验收满足浇筑混凝土时,一起浇筑混凝土。2)临时构造柱混凝土标高可同该楼层混凝土标高,不得高于C40。3)混凝土浇筑时应分层浇筑,第一层厚度不得大于500mm,仔细振捣,以确保混凝土浇捣密实。每个施工段内的混凝土浇捣应连续进行、不留施工缝。

4)浇筑中严格按要求振捣,做到不漏振、不超振,确保混凝土密实,杜绝蜂窝、麻面、露筋、夹渣等质量缺陷。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保湿养护。

(八)拆除所有模板及钢管排架1)拆模应遵守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除非承重模板,后拆除承重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

2)拆除模板采用扳手卸下螺帽,拆除抱箍,采用长撬杆,撬下竖楞及侧模。3)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要求。

4)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九)拆除临时构造柱1)先封闭后浇带,后拆除临时构造柱。

2

CN 105350719 A

权 利 要 求 书

2/2页

2)构造柱采用风镐等机械进行拆除。

3)后浇带封闭时间需满足设计要求,后浇带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4)提前浇水湿润,控制扬尘污染。拆除下来的碎混凝土渣应集中归堆后统一处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后浇带早拆模增设临时构造柱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二中,临时构造柱留设间距不得大于9米,截面尺寸为200×20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后浇带早拆模增设临时构造柱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三中,临时构造柱位置线允许误差为5mm,控制线离模板边线为30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后浇带早拆模增设临时构造柱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四中,模板下料尺寸允许误差为3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后浇带早拆模增设临时构造柱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五中,钢管直径为48mm,壁厚不小于3.0mm,螺帽拧紧力控制在40~60N.M。

3

CN 105350719 A

说 明 书

大跨度后浇带早拆模增设临时构造柱施工方法

1/4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与民用建筑后浇带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大跨度后浇带早拆模增设临时构造柱施工方法。

[0001]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后浇带的施工做法中,基本均是先拆除后浇带处的钢管排架及模板支撑,

再搭设钢管排架来回顶后浇带两侧的梁板构件。但就在这拆除和回顶过程的这段时间内,大跨度的后浇带两侧梁板处于悬臂状态,而后浇带处的梁板配筋一般都不是按悬挑结构进行设计,故极易导致梁板出现裂缝;同时回顶处理很难控制回顶力度,最终导致后浇带两侧梁板出现较多质量问题。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发明提出了一种大跨度后浇带早拆模增设临时构造柱施工方法。

[0002]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大跨度后浇带早拆模

增设临时构造柱施工方法,其中,

[0004] (一)在大跨度后浇带两侧设置临时构造柱,代替钢管排架及模板支撑来承受后浇带两侧梁板的自重。

[0005] (二)确定临时构造柱留设部位[0006] 1)根据施工蓝图的后浇带布置,划分好临时构造柱留设部位。[0007] 2)应力集中的部位应优先考虑留设。[0008] 3)可按柱网跨度来留设临时构造柱。[0009] 4)后浇带转角处受力比较复杂,应留设一个临时构造柱。[0010] (三)测量放线

[0011] 1)根据建筑物的控制线引测出临时构造柱的边线。[0012] 2)用墨线弹出临时构造柱模板的边线,还应弹出外侧控制线,以便于模板安装和校正。

[0013] (四)模板安装就位

[0014] 1)将一侧墙体模板按柱边线安装就位,使其稳定座落于基准面上,并进行临时固定。

[0015] 2)安装邻侧模板,并将相邻模板连接;安装第三、四侧模板,并进行固定。[0016] 3)采用18mm木夹板,根据下料尺寸,据好柱侧模板。[0017] 4)模板与竖向龙骨做成企口接缝,确保不漏浆。[0018] (五)安装柱子抱箍

[0003]

1)采用钢管作为柱子抱箍,抱箍间距500mm。

[0020] 2)钢管抱箍采用对拉螺杆连接。[0021] (六)调直纠偏

[0019]

4

CN 105350719 A[0022]

说 明 书

2/4页

1)根据300mm控制线调整模板的位置和垂直度。[0023] 2)设置剪刀撑,紧固剪刀撑,紧固全部抱箍螺栓的螺母。[0024] 3)模板垂直度允许误差(层高大于5m允许误差8mm,层高不大于5m允许误差6mm)。

[0025] 4)每个柱子均设置剪刀撑,确保混凝土浇筑时,不发生偏位,跑模现象。[0026] (七)浇筑混凝土并养护

[0027] 1)待整个墙柱顶板梁通过验收满足浇筑混凝土时,一起浇筑混凝土。[0028] 2)临时构造柱混凝土标高可同该楼层混凝土标高,不得高于C40。[0029] 3)混凝土浇筑时应分层浇筑,第一层厚度不得大于500mm,仔细振捣,以确保混凝土浇捣密实。每个施工段内的混凝土浇捣应连续进行、不留施工缝。[0030] 4)浇筑中严格按要求振捣,做到不漏振、不超振,确保混凝土密实,杜绝蜂窝、麻面、露筋、夹渣等质量缺陷。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保湿养护。[0031] (八)拆除所有模板及钢管排架[0032] 1)拆模应遵守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除非承重模板,后拆除承重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0033] 2)拆除模板采用扳手卸下螺帽,拆除抱箍,采用长撬杆,撬下竖楞及侧模。[0034] 3)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要求。

[0035] 4)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0036] (九)拆除临时构造柱[0037] 1)先封闭后浇带,后拆除临时构造柱。[0038] 2)构造柱采用风镐等机械进行拆除。[0039] 3)后浇带封闭时间需满足设计要求,后浇带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0040] 4)提前浇水湿润,控制扬尘污染。拆除下来的碎混凝土渣应集中归堆后统一处理。[0041] 上述的大跨度后浇带早拆模增设临时构造柱施工方法,其中,临时构造柱留设间距不得大于9米,截面尺寸为200×200mm。

[0042] 上述的大跨度后浇带早拆模增设临时构造柱施工方法,其中,临时构造柱位置线允许误差为5mm,控制线离模板边线为300mm。

[0043] 上述的大跨度后浇带早拆模增设临时构造柱施工方法,其中,模板下料尺寸允许误差为3mm。

[0044] 上述的大跨度后浇带早拆模增设临时构造柱施工方法,其中,钢管直径为48mm,壁厚不小于3.0mm,螺帽拧紧力控制在40~60N.M。[0045]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0046] 针对这一现象,在后浇带悬挑端部增设临时构造柱来支撑后浇带两侧梁板,使之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均不再出现悬臂状态。解决了采用“回顶法”存在的质量问题,同时提早拆除钢管排架及模板支撑,提高了施工周转材料的使用率,大大节约了施工成本。具体实施方式

(一)确定临时构造柱留设部位[0048] ①施工方法

[0047]

5

CN 105350719 A[0049] [0050] [0051] [0052] [0053] [0054] [0055] [0056] [0057]

说 明 书

3/4页

1)根据施工蓝图的后浇带布置,划分好临时构造柱留设部位。

2)应力集中的部位应优先考虑留设。②技术要求

1)可按柱网跨度来留设临时构造柱,临时构造柱留设间距不得大于9米。2)后浇带转角处受力比较复杂,应留设一个临时构造柱。(二)测量放线①施工方法

1)根据建筑物的控制线引测出临时构造柱的边线。2)用墨线弹出临时构造柱模板的边线,还应弹出外侧控制线,以便于模板安装和②技术要求

1)临时构造柱位置线允许误差为5mm。2)控制线离模板边线为300mm。(三)模板安装就位①施工方法

1)将一侧墙体模板按柱边线安装就位,使其稳定座落于基准面上,并进行临时固

校正。

[0058] [0059] [0060] [0061] [0062] [0063]

定。

2)安装邻侧模板,并将相邻模板连接;安装第三、四侧模板,并进行固定。

[0065] ②技术要求:

[0066] 1)采用18mm木夹板,根据下料尺寸,据好柱侧模板。模板下料尺寸允许误差为3mm。

[0067] 2)模板与竖向龙骨做成企口接缝,确保不漏浆。[0068] (四)安装柱子抱箍[0069] ①施工方法

[0070] 1)采用钢管作为柱子抱箍,抱箍间距500mm。[0071] 2)钢管抱箍采用对拉螺杆连接。[0072] ②技术要求

[0073] 1)钢管直径为48mm,壁厚不小于3.0mm。[0074] 2)螺帽拧紧力控制在40~60N.M。[0075] (五)调直纠偏[0076] ①施工方法

[0077] 1)根据300mm控制线调整模板的位置和垂直度。[0078] 2)设置剪刀撑,紧固剪刀撑,紧固全部抱箍螺栓的螺母。[0079] ②技术要求

[0080] 1)模板垂直度允许误差(层高大于5m允许误差8mm,层高不大于5m允许误差6mm)。

[0064]

2)每个柱子均设置剪刀撑,确保混凝土浇筑时,不发生偏位,跑模现象。

[0082] (六)浇筑混凝土并养护[0083] ①施工方法

[0081]

6

CN 105350719 A[0084]

说 明 书

4/4页

1)待整个墙柱顶板梁通过验收满足浇筑混凝土时,一起浇筑混凝土。[0085] 2)临时构造柱混凝土标高可同该楼层混凝土标高,不得高于C40。[0086] ②技术要求

[0087] 1)混凝土浇筑时应分层浇筑,第一层厚度不得大于500mm,仔细振捣,以确保混凝土浇捣密实。每个施工段内的混凝土浇捣应连续进行、不留施工缝。[0088] 2)浇筑中严格按要求振捣,做到不漏振、不超振,确保混凝土密实,杜绝蜂窝、麻面、露筋、夹渣等质量缺陷。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保湿养护。[0089] (七)拆除所有模板及钢管排架[0090] ①施工方法

[0091] 1)拆模应遵守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除非承重模板,后拆除承重模板; 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0092] 2)拆除模板采用扳手卸下螺帽,拆除抱箍,采用长撬杆,撬下竖楞及侧模。[0093] ②技术要求

[0094] 1)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要求。

[0095] 2)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0096] (八)拆除临时构造柱[0097] ①施工方法

[0098] 1)先封闭后浇带,后拆除临时构造柱。[0099] 2)构造柱采用风镐等机械进行拆除。[0100] ②技术要求

[0101] 1)后浇带封闭时间需满足设计要求,后浇带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0102] 2)提前浇水湿润,控制扬尘污染。拆除下来的碎混凝土渣应集中归堆后统一处理。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