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工程(14条) 一防水基层
1. 防水基层找坡不准,排水不畅。
1.1现象: 找平层施工后,在屋面上容易发生局部积水现象,尤其在天沟、檐沟和水落口周围,下雨后积水不能及时排出。 1.2原因分析
(1) 屋面出现积水主要是排水坡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2) 天沟、檐沟的纵向坡度在施工操作时控制不严,造成排水不畅。 (3) 水落管内径过小,屋面垃圾、落叶等杂物未及时清扫。 1.3预防措施:
(1)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在设计中应正确处理分水、排水和防水之间的关系。
平屋面宜由结构找坡,其坡度宜为3%;当采用材料找坡时,宜为2%。 (2) 天沟、檐沟的纵向坡度不应小于1%;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mm;水落管直
径不应小于75mm;天沟、檐沟排水不得流经变形缝和防火墙。
(3) 屋面找平层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设计坡度拉线,并在相应位置上设基准点(冲
筋)。
(4) 屋面找平层施工完成后,对屋面坡度、平整度应及时组织验收。必要时可在
雨后检查屋面是否积水。
(5) 防水层施工前,将屋面垃圾、落叶等杂物清净。
1.4治理方法:参考《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对局部找补细部处理,达到相关设计规范要求. 检测手段 监控要点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2、找平层起砂、起皮
2.1现象: 找平层施工后,屋面表面出现不同颜色的分部不均的砂粒,用手一搓,砂子就会分层浮起;用手击拍,表面水泥胶浆会成片脱落或有起皮、起鼓现象;用木锤敲击,有时还会听到空鼓的哑声。找平层起砂、起皮是两种不同的现象,但有时会在一个工程中同时出现。 2.2原因分析:
(1) 结构层或保温层高低不平,导致找平层施工厚度不均。 (2) 配合比不准,使用过期和受潮结块的水泥;砂子含泥量过大。 (3) 屋面基层清扫不干净,找平层施工前基层未刷水泥净浆。
(4) 水泥砂浆搅拌不均,摊铺压实不当,特别是水泥砂浆在收水后未能及时进行
二次压实和收光。
(5) 水泥砂浆养护不充分,特别是保温材料的基层,更易出现水泥水化不完全的
问题。 2.3预防措施:
(1) 严格控制结构或保温层的标高,确保找平层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2) 在松散材料保温层上做找平层时,宜选用细石混凝土材料,其厚度一般为
30~35mm,混凝土强度等级应大于C20。必要时,可在混凝土内配置双向 φb4@200mm的钢丝网片。
(3) 水泥砂浆找平层宜采用1:2.5~1:3(水泥:砂)体积配合比,水泥强度
等级不低于32.5级;不得使用过期和受潮结块的水泥,砂子含泥量不大于5%。当采用细砂骨料时,水泥砂浆配合比宜改为1:2(水泥:砂)。 (4) 水泥砂浆摊铺前,屋面基层应清扫干净,并充分湿润,但不得有积水现象。
摊铺前应用水泥净浆薄薄涂刷一层,确保水泥砂浆与基层粘结良好。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5) 水泥净浆宜用机械搅拌,并要严格控制水灰比(一般为0.6~0.65),砂浆
稠度为70~80mm,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5min。搅拌后的水泥砂浆宜达到“手捏成团、落地开花”的操作要求,并应做到随拌随用。
(6) 做好水泥砂浆的摊铺和压实工作。推荐采用木靠尺刮平,木抹子初压,并在
初凝收水前再用铁抹子二次压实和收光的操作工艺。
(7) 屋面找平层施工后应及时覆盖浇水养护(宜用薄膜塑料布或草袋),使其表
面保持湿润,养护时间宜为7~10d。也可使用喷养护剂、涂刷冷底子油等方法进行养护,保证砂浆中的水泥能充分水化。 2.4处理方法:
(1) 对于面积不大的轻度起砂,在清扫表面浮砂后,可用水泥净浆进行修补;
对于大面积起砂的屋面,则应将水泥砂浆找平层凿至一定深度,再用1:2(体积比)水泥砂浆进行修补,修补厚度不宜小于15mm,修补范围宜适当扩大。
(2) 对于局部起皮或起鼓部位,在挖开后可用1:2(体积比)水泥砂浆进行修
补。修补时应做好基层及新旧部位的接缝处理。
(3) 对于成片或大面积的起皮或起鼓屋面,则应产出后返工重做。为保证返修后的工程质量,此时可采用“滚压法”抹压工艺。先以Φ200mm、长为700mm的钢管(内灌混凝土)制成压辊,在水泥砂浆找平层摊铺、刮平后,随即用压辊来回滚压,要求压实、压平,直到表面泛浆为止,最后用铁抹子赶光、压平。采用“滚压法”抹压工艺,必须使用半干硬性的水泥砂浆,且在滚压后适时地进行养护。 3、找平层开裂,空鼓
3.1现象: 部分空鼓,找平层出现无规则的裂缝比较普遍,主要发生在有保温层的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水泥砂浆找平层上。这些裂缝一般分为断续状和树状两种,裂缝宽度一般在0.2~0.3mm以下,个别可达0.5mm以上,出现时间主要发生在水泥砂浆施工初期至20d左右龄期内。找平层中较大的裂缝还易引发防水卷材开裂(包括延伸性较好的改性沥青或合成高分子的防水卷材在内),且两者的位置、大小互为对应。
另一种在找平层上出现横向有规则裂缝,这种裂缝往往是通长和笔直的,裂缝间距在4~6m左右。 3.2原因分析:
(1) 在保温屋面中,如采用水泥砂浆找平层,其刚度和抗裂性明显不足; (2) 在保温层上采用水泥砂浆找平,两种材料的线膨胀系数相差较大,且保
温材料容易吸水;
(3) 找平层的开裂还与施工工艺有关,如抹压不实、养护不良等。 找平层上出现横向有规则裂缝,主要是因屋面温差变化较大所致。 3.3预防措施:
(1)对于屋面防水等级为Ⅰ、Ⅱ级的工程,可采取以下措施:
a) 对于整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基层,一般应取消水泥砂浆找平层。这样可省去找平层的工料费,也可保持有利于防水效果的施工基面。 b) 对于保温屋面,在保温材料上必须设置35~40mm厚的C20细石混凝土找平层,内配φb4@200mm×200mm钢丝网片。
(2)找平层应设分格缝,分格缝宜设在板端处,其纵横的最大间距: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层不宜大于6m(根据实际观察最好控制在5m以下);沥青砂浆找平层不宜大于4m。水泥砂浆找平层分格缝的缝宽宜小于10mm,如分格缝兼作排气屋面的排气道时,可适当加宽为20mm,并应与保温层相连通。 (3)对于抗裂要求较高的屋面防水工程,水泥砂浆找平层中,宜掺微膨胀剂。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3.4治理方法:
(1)对于裂缝宽度在0.3mm以下的无规则裂缝,可用稀释后的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多次涂刷,予以封闭。
(2)对于裂缝宽度在0.3mm以上的无规则裂缝,除了对裂缝进行封闭外,还宜在裂缝两边加贴“一布二涂”有胎体材料的涂膜防水层,贴缝宽度一般为70~100mm。
(3)对于横向有规则的裂缝,则应在裂缝处将砂浆找平层凿开,形成温度分格缝。 4 细部构造不当
4.1现象: 找平层的阴阳角没有抹圆弧和钝角,水落口处不密实,无组织排水檐口,没有留凹槽,伸出屋面管道周边没有嵌填密封材料。 4.2原因分析:
施工管理不善,操作工无上岗证,没有编制防水施工方案,施工前没有技术交底,没有按图纸和规范施工,没有按每道工序检查。 4.3预防措施:
(1)阴角都要抹圆弧,阳角要抹钝角,圆弧半径为100mm左右。 (2)直式和横式水落口周围嵌填要密实,要略低于找平层。 (3)无组织排水,檐口要做好防水卷材收头的槽口。 4.4治理方法:按照规范要求重新施工。 5、卷材屋面开裂
5.1现象:无规则裂缝,其位置、形状、长度各不相同,出现的时间也无规律,一般贴补后不再裂开。 5.2原因分析: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卷材搭接太小,卷材收缩后接头开裂、翘起,卷材老化龟裂、鼓泡破裂或外伤等。此外,找平层的分割缝设置不当或处理不好,以及水泥砂浆不规则开裂等,也会引起卷材的无规则裂缝。 5.3预防措施:
(1) 找平层应设分割缝,防水卷材采用满粘法施工时,在分格缝处宜做空铺,宽
为100mm。
(2) 选用合格的卷材,腐朽、变质者应剔除不用。 (3) 卷材铺贴后,不得有粘结不牢或翘边等缺陷。
(4) 卷材防水层上有重物覆盖或基层变形较大时,应优先采用空铺法、点粘法、
条粘法或机械固定法(此法仅适用于PVC卷材)。但距屋面周边800mm内应满粘,卷材与卷材之间也应满粘。 5.4治理方法:
无规则裂缝的位置、形状、长度各不相同,沿裂缝铺贴宽度不小于250mm的卷材,或涂刷带有脂体增强材料的涂膜防水层,其厚度宜为1.5mm。治理前应先将裂缝处杂物及面层浮灰清除干净,待干燥后再按上述方法满粘或满涂,贴实封严。 6、天沟、檐沟漏水
6.1现象: 沿沟底或预制檐沟的接头处,屋面与天沟交接处裂缝,沟底渗漏水。6.2原因分析: 天沟、檐沟的结构变形,温差变形导致裂缝,防水构造层不符合要求,水落口杯直径太小或堵塞造成溢水、漏水。
6.3预防措施: 沟内防水层施工前,先检查预制天沟的接头和屋面基层结合处的灌缝是否严密和平整,水落口杯要安装好,排水坡度不宜小于 1%,沟底阴角要抹成圆弧,转角处阳角要抹成钝角,用与卷材同性质的涂膜做防水增强层,沟与屋面交接处空铺宽为200mm的卷材条,防水卷材必须铺到天沟外帮顶面。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6.4治理方法: 天沟、檐沟出现裂缝,要将裂缝处的防水层割开,将基层裂缝处凿成“V”形槽,上口宽20mm,并扫刷干净,再嵌填柔性密封膏,在缝上空铺宽200mm的卷材条作缓冲层,然后满粘贴宽350mm的卷材防水层。
7水落口漏水
7.1现象: 沿水落口周围漏水,有的水落口面高于防水层而积水,或因水落口小,堵塞而溢水。
7.2原因分析: 水落口杯安装的高度高于基层,水落口杯与结构层接触处没有堵嵌密实,横式穿墙水落口与墙体之间的空隙,没有用砂浆填嵌严实,没有做防水附加层,防水层没有伸入水落口杯内的一定距离,造成雨水沿水落口外侧与水泥砂浆的接缝处渗漏水。
7.3预防措施: 现浇天沟的直式水落口杯,要先安装在模板上,方可浇筑混凝土,沿杯边捣固密实。预制天沟,水落口杯安装好后要托好杯管周的底模板。用
配合比为1:2:2的水泥、砂、细石子混凝土灌筑捣实,沿杯壁与天沟结合处上面留20mm×20mm的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水落口杯顶面不应高于天沟找平层。
水落口的附加卷材粘贴方法:裁一条宽大于或等于250mm,长为水落口内径加100mm的卷材卷成圆筒,伸入水落口内100mm粘贴牢固,露出水落口外的卷材剪成
30mm宽的小条外翻,粘贴在水落口外周围的平面上,再剪一块直径比水落口杯内径大200mm的卷材,居中按水落口杯内径剪成米字形,涂胶贴牢,将米字条向口内下插贴牢,然后再铺贴大面防水层。横式穿墙水落口做法:用1:3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嵌好水落口与墙体之间的空隙,沿水落口周围留20mm×20mm的槽,嵌填密封膏,水落口底边不得高于基层,底面和侧面加贴附加层防水卷材,铺贴方法同上。
7.4治理方法: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当水落口杯平面高于基层防水层时,要拆除纠正,水落口周围与结构层之间的空隙没有嵌填密实时,要将酥松处凿除,重新补嵌密实,并留20mm×20mm的凹槽,嵌填防水密封膏,做好防水附加层,再补贴好防水层。 8、卷材施工后破损
8.1现象: 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卷材有不规则的机械性损伤;或在高温时,卷材防水层出现有规则的外伤。 8.2原因分析:
(1)基层清扫不干净,在防水层内残留砂粒或小石子。 (2)施工人员穿带钉的鞋子操作。
(3)卷材防水层上做刚性材料保护层时,运输小车(如手推车)直接将砂浆或混凝土材料倾倒在防水卷材上。 8.3预防措施:
(1)卷材防水层施工前应进行多次清扫,铺贴卷材前还应检查是否有残存的砂石粒屑;遇五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施工,防止脚手架上或上一层建筑物上刮下灰砂。 (2)施工人员必须穿软底鞋操作,无关人员不准在铺好的防水层上随意行走或踩踏。
(3)在卷材防水层上做保护层时,运输材料的手推车必须包裹柔软的橡胶或麻布;在倾倒砂浆或混凝土材料时,其他运输通道上必须铺设木垫板,以防损坏卷材防水层。 8.4治理方法:
(1)、去除破损部位卷材,按照相关标准规范局部补强施工。
(2)、补强施工完毕后做该部位的24小时蓄水试验,并做好试验记录。 9、SBS 卷材起鼓
9.1现象: 热熔法铺贴卷材时,因操作不当造成卷材起鼓。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9.2原因分析:
(1)因加热温度不均匀,致使卷材与基层之间不能完全密贴,形成部分卷材脱落与起鼓。
(2)卷材铺贴时压实不紧,残留的空气未全部赶出。 9.3预防措施:
(1)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时,火焰加热要均匀、充分、适度。在操作时,
首先持枪人不能让火焰停留在一个地方的时间过长,而应沿着卷材宽度方向缓缓移动,使卷材横向受热均匀。其次要求加热充分,温度适中。第三要掌握加热程度,以热熔后的沥青胶出现黑色光泽(此时沥青温度在200~230℃之间)、发亮并有微泡现象为度。
(2)趁热推滚,排尽空气。卷材被热熔粘贴后,要在卷材尚处于较柔软时,就及时进行滚压。滚压时间可根据施工环境、气候条件调节掌握。气温高冷却慢,滚压时间宜稍迟;气温低冷却快,滚压宜提早。另外,加热与滚压的操作要配合默契,使卷材与基层面紧密接触,排尽空气,而在铺压时用力又不宜过大,确保粘结牢固。 9.4治理方法:
(一) 直径100mm以下的中、小鼓泡可用抽气灌油法治理。此时先在鼓泡的两端用铁钻子钻眼,然后在孔眼中各插入一支兽医用的针管,其中一支抽出鼓泡内的气体,另一支灌入纯10号建筑石油沥青稀液,边抽边灌。灌满后拔出针管,用力把卷材压平贴牢,用热沥青封闭针眼,并压上几块砖,几天后再将砖移去即成。
(二) 直径100~300mm的鼓泡可用“开西瓜”法治理。铲除鼓泡处的绿豆砂,用刀将鼓泡按斜十字形割开,放出鼓泡内气体,擦干水分,清除旧玛珶脂,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再用喷灯把卷材内部烘干,把旧卷材分片重新粘贴好,再新帖一块方形卷材压入卷材下,最后粘贴覆盖好卷材,四边搭接处用铁熨斗加热抹压平整后,重做绿豆砂保护层。上述分片铺贴顺序是按屋面流水方向先下再左右后上。 (三) 直径更大的鼓泡用割补法治理。先用刀把鼓泡卷材割除,进行基层清理,再用喷灯烘烤旧卷材槎口,并分层剥开,除去旧玛珶脂后,依此粘贴好旧卷材,上铺一层新卷材(四周与旧卷材搭接不小于50mm),然后贴上旧卷材。再依次粘贴旧卷材,上面覆盖第二层新卷材,最后粘贴卷材,周边熨平压实,重做绿豆砂保护层。 10平瓦屋面渗漏
10.1现象: 屋面遇雨水侵入发生渗漏。 10.2原因分析: (1)屋面坡度不够。
(2)基层材料刚度不足,铺设不平。 (3)木基层上的油毡残缺破裂,铺钉不牢。
(4)瓦片材质差,缺角,砂眼多,裂缝大,易透水,以及有翘曲、张口、欠火等缺陷。
(5)瓦缝没有避开当地下雨时的主导风向。 (6)挂瓦时坐浆不满,盖缝不严。
(7)檐头的挂瓦条钉设偏低,檐瓦和木基层上的卷材未盖过封檐板,致使雨水流入檐口内部,俗称“尿檐”。
(8)天沟、檐沟、通风道根泛水等处理不当。 10.3预防措施:
(1) 屋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平瓦屋面的排水坡度宜为20%~50%。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2) 平瓦可铺设在钢筋混凝土(适用于防水等级为Ⅱ级的屋面)或木基层(适用于防水等级为Ⅲ级、Ⅳ级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屋面)上。基层应牢固、平整,避免铺瓦后挠曲变形。
(3) 当采用木基层时,檩条、顺水条、望板和封檐板等尺寸与铺钉方法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材质不好的应及时剔去不用。
(4) 平瓦屋面采用木基层时,应在基层上铺设一层卷材,起搭接宽度不宜小于100㎜,并用顺水条将卷材压钉在木基层上;顺水条的间距宜为500㎜,再在顺水条上铺钉挂瓦条。此外,平瓦的瓦头挑出封檐板的长度宜为50~70㎜。
(5) 卷材铺贴应自下而上平行屋脊方向进行,搭接应顺流水方向。卷材铺设时应压实铺平,上部工序施工时不得损坏已铺设好的卷材。
(6) 挂瓦条间距应根据瓦的规格和屋面坡度确定。挂瓦条应铺钉平整、牢固,上棱应成一直线。
(7) 平瓦屋面采用钢筋混凝土基层时,宜在表面涂刷2.5㎜以上沥青基防水涂料或1.5㎜以上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涂层应厚薄均匀、表面平整,不得有流淌、堆积现象。为确保涂膜与基层粘结牢固,应在涂膜施工前先涂刷一层基层处理剂,要求涂刷均匀,覆盖完全,干燥后方可进行涂膜施工。
(8) 选用合格的瓦片。平瓦及脊瓦应边缘整齐,表面光洁,颜色均匀一致,不得有分层、裂纹和露砂等缺陷。平瓦的瓦爪与瓦槽的尺寸应配合适当。要着重检查平瓦的抗弯强度和不透水性。
1) 抗弯强度的简易检查方法:可将1块平瓦搁置于两个同高度的支座上,每边搁置宽度为20~30㎜,中间悬空。试验时,人可轻轻地站立于瓦上(瓦的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抗弯强度可达600~700kN),如瓦不断即认为抗弯强度合格。
2) 不透水性试验的简易检查方法:利用1根Φ25㎜、长度为200㎜左右两头开口的玻璃管,将其直立于瓦的正表面上,玻璃管与瓦表面的接触处用腻子或石蜡封好。试验时,向玻璃管内注入高度为150㎜的水,隔1h以后,再检查瓦的背面,如没有发现有潮湿的斑点,即认为瓦的不透水性合格。
(9) 平瓦应铺成整齐的行列,彼此紧密搭接,并应瓦榫落槽,瓦脚挂牢,瓦头排齐,檐口应成一直线;靠近屋脊处的第一排瓦应用砂浆窝牢。另外,在铺瓦时宜选用干瓦,受雨水浸湿的瓦应晾干后再挂,因为潮湿的瓦容易折断。
(10) 天沟、檐沟的防水层宜采用1.2mm厚的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或3mm厚的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三毡四油的沥青防水卷材铺设;也可用镀锌薄钢板铺设。瓦伸入天沟、檐沟的长度为50~70mm,而天沟、檐沟的防水层伸入瓦内宽度不小于50mm。此外,突出屋面的墙或通风道的侧面瓦伸入泛水宽度不小于50mm。
(11) 平瓦屋面上的泛水,宜采用水泥石灰砂浆分次抹成,其配合比宜为1:1:4,并应加1.5%的麻刀。通风道与屋面的交接处在迎水面中部应抹出分水线,并应高出两侧各30mm。沿山墙封檐的一行瓦的收头处理,宜用1:2.5水泥砂浆做出披水线,将瓦封固,有利于防水和美观。
(12) 脊瓦搭盖间距应均匀;脊瓦下端距坡面瓦的高度不宜大于80mm,其缝隙需用掺有麻刀的混合砂浆填实抹平;脊瓦与两坡面瓦的搭盖宽度,每边不应小于40mm;屋脊与斜脊应平直,无起伏现象。 (13) 挂瓦时,瓦的搭接缝宜与当地雨季的主导风向一顺。 10.4治理方法: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严格按照上述措施施工。 11瓦片脱落
11.1现象: 平瓦屋面施工中及施工后发生瓦片脱落。 11.2原因分析:
(1)脊瓦底部与瓦楞的空隙处,麻刀灰浆堵塞不严密。 (2)屋面瓦瓦楞的边缘咬接不紧,坐灰(或草泥)不满、不实。
(3)平屋面挂瓦时,瓦的后爪未能挂牢在挂瓦条上,前爪与瓦槽未紧密吻合;脊瓦搭盖尺寸不够,脊瓦间的接头和脊瓦下面,未按规定坐浆和嵌缝。 (4)平瓦未按规定由两坡从下向上同时对称铺设。 (5)屋面完成后未注意成品保护。
(6)坡度较大的屋面,以及大风或地震地区,瓦片未能与挂瓦条系挂牢固。 11.3预防措施:
(1)屋脊要求平直。施工时宜拉通长麻线,脊瓦底部要垫塞平稳,坐浆饱满,使屋脊不沉陷变形。
(2)平瓦屋面的脊瓦与平瓦的搭盖宽度每边不应小于40㎜,平脊的接口要顺主导风向,斜脊的接头口要向下,即由下向上铺设,平脊与斜脊的交接处要用掺麻刀的混合砂浆封严。
(3)铺设平瓦时,瓦片应均匀分散堆放在两坡的屋面上,不得集中堆放。铺设时应由两坡从下向上同时对称铺设,以免不对称的施工荷载,使屋盖结构受力不均,导致结构破坏或坍毁。
(4)在基层上采用泥背铺瓦时,前后坡应自下而上同时对称施工;此时应分两层铺抹,待第一层干燥后埋再铺抹第二层,并随铺平瓦。
(5)当屋面坡度大于50%,以及在大风或地震地区,应采取措施,使瓦片与屋面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结构基层固定牢固。每隔一排瓦需用20号镀锌铁丝穿过瓦鼻小孔,绑在下一排挖瓦条上。
(6)瓦屋面完工后,应避免屋面受物体冲击。严禁上人或堆放构件。 11.4治理方法:
按照上述要求返工重做,整改完毕后达到规范标准要求。 12 油毡瓦片脱落
12.1现象: 油毡瓦屋面施工后遇风力或受振动瓦片脱落。 12.2原因分析:
主要是瓦片与基层粘结固定不牢和铺设脊瓦时施工方法不当造成的。 12.3预防措施:
(1)油毡瓦的基层及垫毡必须铺贴平整,且在铺设油毡瓦,应将瓦片与基层紧贴,并保持平整,每片油毡瓦与基层的固定不应少于4个油毡钉或水泥钉。当屋面坡度大于150%时,应增加油毡钉或水泥钉固定。
(2)铺设脊瓦时,应将油毡瓦沿切槽剪开,分成4块作为脊瓦,并用两个油毡钉或水泥钉固定。此时,脊瓦应顺年最大频率风向搭接,并应搭盖住两坡面油毡瓦接缝的1/3。脊瓦与脊瓦的压盖面不应小于脊瓦面积的1/2。
(3)脊瓦铺设时,应在脊瓦两边各钉一个钉子,固定在两侧坡屋面上,钉位应距离侧边25mm,且紧挨自粘胶的部位,并被第二张脊瓦所覆盖。被覆盖的脊瓦,外漏长度不应超过142mm。
(4)在大风或地震地区,应将檐口处第一层油毡瓦及屋脊处的脊瓦,先用沥青胶结材料粘贴牢固,然后再按上述方法用油毡钉或水泥钉固定,以防大风掀起或地震时瓦片脱落。
12.4治理方法: 按照上述要求返工重做,整改完毕后达到规范标准要求。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13.屋面保温层起鼓、开裂 13.1现象: 保温层起鼓、开裂 13.2原因分析:
主要是保温材料中窝有过多水分,在温差作用下形成巨大的蒸汽分压力,导致保温层乃至找平层、防水层起鼓、开裂。由于结冻产生体积膨胀,还可能推裂屋面女儿墙。 13.3预防措施:
(1) 为确保屋面保温效果,应优先采用质轻、导热系数小且含水率较低的保温材
料,如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现喷硬质发泡聚氨酯保温层。严禁采用现浇泥膨胀蛭石及水泥膨胀珍珠岩材料。
(2) 控制原材料含水率。封闭式保温层的含水率应相当于该材料在当地自然风干
状态下的平均含水率。
(3) 保温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找平层和防水层的施工。在雨季施工时保温
层应采取遮盖措施。
(4) 从材料堆放、运输、施工以及成品保护等环节,都应采取措施,防止受潮和
雨淋。
(5) 屋面保温层干燥有困难时,应采用排汽措施。排汽道应纵横贯通,并应于大
气连通的排汽孔相通,排汽孔宜每25㎡设置1个,并做好防水处理。 (6) 为减少保温屋面的起鼓和开裂,找平层宜选用细石混凝土或配筋细石混凝土
材料。 13.4治理方法:
(1) 屋面保温层的主要质量通病虽然表现为起鼓、开裂,但其根源在于施工后
保温层中有大量的积水。解决办法之一,就是排除保温层内多余的水分。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2) 保温层内积水的排除可在保温层上或在防水层完工后进行。具体做法是:先在屋面上凿一个略大于混凝土真空吸水机吸头的孔洞,将吸头直接埋入保温层内。吸头用普通棉布包裹严实,以防松散的保温材料吸入真空吸水机内。然后在孔洞的周围,用半干硬性水泥砂浆和素水泥浆封严,不得有漏气现象,每个吸水点连续作业45min左右,即可将保温层内达到饱和状态的积水抽尽。
(3) 保温层干燥程度建议测试法。用冲击钻在保温层最厚的地方钻1个Φ16㎜
以上的圆孔,孔深至保温层2/3处,用一块大于圆孔的白色塑料布该在圆孔上塑料布四周用胶带等压紧密封,然后取一冰块放置于塑料布上。此时圆洞内的潮湿气体遇冷便在塑料布底面结露,2min左右取下冰块,观察塑料布底面结露情况。如有明显露珠,说明保温层不干;如果仅有一层不明显的白色小雾,说明保温层基本干燥,可以进行防水层施工。测试时间宜选择在下午14~15时,此时保温成内温度高,相对温差大,测试结果明显、准确。对于大面积屋面,应多测几点,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14板块材料保温层含水率过大
14.1现象: 板状材料保温层中含水率过大,超过了规范规定,致使导热系数增高,保温性能下降。 14.2原因分析:
(1)保温材料吸水率大,制品成型时拌合水量过大,水分不易蒸发。
(2)在铺贴好的块状制品上抹找平层砂浆前浇水过多,抹找平层砂浆后水分不易蒸发掉。 14.3预防措施:
(1)制品进场时应有标明表观密度、含水率、导热系数、强度、尺寸偏差的质量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证明文件,必要时应作抽样检查。制品进场后应堆码在室内,如条件不允许而堆码在室外时,下面应垫板,上面设置防雨水设施。
(2)在铺设好的保温层上抹找平层砂浆时,应用喷壶洒水,不得使用胶管浇水。 (3)找平层水泥砂浆,可掺加减水剂活微沫剂,以增大流动性,减少用水量。 (4)待保温层干燥至允许含水率之后再做防水层。 14.4治理方法:
对屋面工程,可在干燥季节返修防水层,待保温层干燥后再做新的防水层,也可将防水层局部剖开,设排气孔。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