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doc

2022-11-05 来源:华佗小知识
(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

山东省单县一中初凤平

一、字音练习:给划线字注音。

缪()贤赦()免袒()露倨()傲睨()柱

佯()为汤镬()靡()乱不怿()避匿()

二、文学常识:填空。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体史,又名《太史公书》。它记载了从传说中

到汉武帝时共约年历史,鲁迅先生评之为“”。全书体例包括、、、

、五部分,共篇。作者,字,是朝伟大

家、家。

三、通假字:解释句中通假字。

1、可予不?()2、臣愿奉璧往使。()

3、拜送书于庭()4、召有司案图()

5、秦自缪公以来()6、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四、古今异义:解释划线词古今义。

1、请指示王古义今义

2、廉颇宣言曰古义今义

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义今义

4、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美人:古义今义

左右:古义今义

五、实词虚词:解释划线词意义。

1、舍人()2、使人遗()赵王书()

3、徒见欺()4、窃计()5、即患秦兵之来()

6、不可不许()7、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8、宁许以负秦曲()8、秦贪,负其强()9、固请()

10、以一璧之固逆()强秦之欢11、严大国之威()

12、召有司案图()13、间至赵矣()14、特()以诈佯为予赵

15、引赵使者蔺相如()16、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17、拔石城()

18、左右欲引()相如去()19、不如因而厚遇之()

20、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21、为赵王寿()

22、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2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24、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25、臣等不肖()

26、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

六、词类活用:解释划线词词类活用。

1、宁许以负秦曲()2、怒发上冲冠()

3、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4、大王必欲急臣()

5、舍相如广成传舍()6、乃使从者衣褐()

7、间至赵矣()8、卒廷见相如()

9、相如前进缶()10、左右欲刃相如()

11、且庸人尚羞之()12、请以咸阳为赵王寿()

13、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4、臣请完璧归赵()15、欲与王为好()

七、句式:判断下列句式。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求人可使报秦者()

3、而君幸于赵王()4、徒见欺()

5、君何以知燕王()6、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7、故燕王欲结于君()8、乃设九宾礼于廷()

9、传以示美人及左右()9、赵王以为贤大夫()

八、省略句:填上所省略内容。

1、大王见臣()列观2、不如因()而厚遇之3、()卒廷见相如

九、一词多义:解释词义。

1、顾A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2、引A引赵使者蔺相如()

B顾野有麦场()B左右欲引相如去()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C相如引车避匿()

D顾吾念之()D引而不发()

2、幸A而君幸于赵王()4、以A以勇气闻于诸侯()

B则幸得脱矣()B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C大王亦幸赦臣()C以绝秦望()

D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D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5、而A夫秦强而赵弱()6、因A相如因持璧却立()

B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B不如因而厚遇之()

C不如因而厚遇之()C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

D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

十、翻译。

1、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2、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4、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004年8月4日)

《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周卫鸽

六国论 教学目: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爱国之情; 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3、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3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疏通字词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过、一统寰宇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胜利(六国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剖析:在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双方,是辨证;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历史年轮又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年,北宋策论大师苏洵注目这个历史课题了,于是有《六国论》出。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文学性。“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 作者简介

(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对联: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 阅读课文

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 疏通字词

学生自译。补充(板书):

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

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 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 通假字:厌、当

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 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 五、 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课文 教学过程:

一、 检查作业 完成练习二——四 二、 分析课文 1、 齐读课文 2、 思考练习一。 3、 提名思考回答:

文章中心论点是哪一句?两个分论点是?分别是就哪些国家而言?文章论证段落有哪些?哪一句是对历史教训.总结?哪一句点明了.写作意图?

4、 教师简析(参教师用书)

5、 简介.写作背景,进一步了解作者爱国之情

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其时,宋王朝虽然尚未疲弱不堪,但北有契丹(大辽),西有西夏,它们不断骚扰,国家不得安宁。1004年,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

相寇准力主抗辽,宋辽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形势如此有利,真踪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只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应答。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一代又一代“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是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以为这和战国六国以地赂秦相比,有国之而无不及,下场更加不堪设想,于是写下了这偏醒世文章。所以,结合背景,我们能够更加体察到作者一片爱国之情。

三、 小结

本文立论鲜明,论证严密,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语言上,长短相间、整散交错。确如王安石云:“苏明允有战国纵横之学”。 文章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这样感情强烈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文字中,也洋溢着作者情感,如对以地赂秦憎恶,对“义不赂秦”赞赏,对“用武而不终”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

四、 齐读课文 五、 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比较阅读《过秦论》; 学习苏辙《六国论》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比较阅读 教学过程:

一、 检查背诵

背诵中心论点句、.写作意图句;背诵全文 二、 比较《过秦论》

1、 都是史HTTPS:///论文

2、 都借古讽今,以史致用,都得源于作者忧国情怀

《过》讽谏汉武帝施行仁政,防止重蹈秦朝施行暴政而迅速灭亡覆辙;《六》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奋起抵御外侮。

3、 论证方法:都云对比论证方法。 4、 中心论点提出:《过》卒章显志,《六》开门见山。

5、 语言:同:多排偶句,句式整齐;长短相间,错落有致。 不同:《过》词采华丽,《六》浅显易懂。 三、 学习另二篇《六国论》

一是苏辙,见教材。一是李桢(节选) 四、 布置作业

写一篇作文,题目是“从历史看天下兴亡” 附:从历史看天下兴亡

1、 各家关于天下兴亡观点(高一年级) 《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记身 《谏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出师表》:广开言路、亲贤远佞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阿房宫赋》:戒奢以俭 《邹忌讽齐王纳谏》:广开言路 《勾践灭吴》:励精图治,心忧天下,尊贤重士,法纪严明 《我们对于香港问题基本立场》:针锋相对,寸利必争,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决不搞屈辱外交

《触龙说赵太后》:磨炼国君意志,培养能君主 《季氏将划颛臾》:君贤臣能且上下精诚团结 《寡人之于国也》:使百姓不饥不寒且得庠序之教,明孝悌之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方面都得到发展

《六国论》(苏辙):六国相互背盟败约而失韩魏之天下要冲 2、学生习作选读

悠悠中华经历了五千多年风雨洗礼。中国大地上风起云涌,经历着无数次“江山不改人已换”历史变迁。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种变化呢?或许我们可以从历史长河流动中看出一点天下兴亡端倪。

自古以来,一个朝代和一个国家兴亡,首先在于为人君者自身素质高低和行为好坏。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一个国君无德无能,行为不正,他臣子又能好到哪儿去呢?如此一批人去治理国家,他们国家还能强盛吗?反之,一个国君德才兼备,则其国家之强盛就指日可待了。大家都知道,刘备之子阿斗,不仅平庸无能,而且整天不务正业,一会儿吃喝玩乐,一会儿又斗蟋蟀去了,真是枉费了他父亲白帝城托孤一片苦心,也枉费了孔明尽力辅佐几番汗水。后来蜀灭,阿斗难道不应该负有主要责任吗?后人称之为“扶不上墙烂泥”,此言得之。

太宗李世民聪慧过人,一世英明,“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又得魏征等贤臣辅佐,如鱼得水,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正因为如此,才有后人盛赞“贞观之治”。这一些都说明当神器之重者对于一个国家兴亡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说统治者是一扇窗,那么,他德才就是窗架,品行就是玻璃了,玻璃是否脏了,百姓一目了然,要是窗架烂了,怎么擦玻璃也是不济事,那么,人们就要换窗户了。

民乃国之本,臣则国之柱。正所谓“得民心者昌, 教案示例之三

反对党八股

教学目

1.领会本文纲举目张、边破边立论证力量,学习运用这些论证方法。

2.领会本文引例设喻表达力量和生动活泼语言风格,理解议论文语言特点。 3.理解反对党八股重大意义,树立良好文风。 教学设想

学生阅读本文,相对来说,比读《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容易一些。关键在于理清文中批判党八股每条罪状层次,理清层次是领会论证力量前提。引导学生在理清层次基础上,分析引例设喻、生动活泼语言表达力量,领会论证力量,达到教学目。

教学重点

文章结构。对党八股前三条罪状批判。 教学过程

一、由刚学过《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引到教学本课(板书课题)。 二、指出本文写作背景。

本文是1942年整风运动中一篇重要文章,原是一篇讲演,反对党八股文风。 三、教师范读课文。

四、引导学生划分本文结构。

本文共10段,依据论述内容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本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本文中心论题——分析党八股八大罪状。第二部分,2至9段,具体分析党八股八大罪状。第三部分,末段,表明反对党八股重大意义。

五、引导学生分析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怎样提出了文章中心论题?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首句“现在来分析一下党八股坏处在什么地方”,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文章中心论题,统领后文论证,后句说要“以毒攻毒”,把党八股坏处“叫做八大罪状”,体现着憎恶党八股感情,表明了文章论证架构。

六、引导学生分析第二部分。

说明第二部分是文章主体部分,包含2至9段,遂次进行分析。 1.指定学生朗读第2段,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 ①第2段首括出党八股第一条罪状:“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是分几层论述这条罪状?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第2段是分三层论述这条罪状。首括句后至“又长又臭”,为第一层。“为什么一定要写得那么长……可是怎么敢看呢”,为第二层。后文至段末,为第三层。

②第一层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第一层运用“懒婆娘裹脚,又长又臭”这尽人皆知、人人厌恶事物作比,摆出了党八股“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现象。

③第二层怎样写出了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第二层设问作答,指出写“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文章人缺乏群众观点,那种文章使群众见了“就摇头”,让幼稚人受到“坏影响”,揭露出它危害。接着引斯大林演说之例和那种文章进行对比,联系当时战争环境,进一步强调了它危害。

④第三层写出了什么内容?怎样写出了这个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第三层提出杜绝“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文章办法,在表明长而空、短而空文章都不好,强调要把“那些又长又臭懒婆娘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以后,用设问句引出《资本论》之例,就此展开议论。“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这些通俗比喻,表明了写文章既要依据现实环境需要,又要内容决定形式,提出了杜绝“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党八股文章办法。

2.指定学生朗读第3段,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 ①第3段首括出党八股第二条罪状:“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是分几层论述这条罪状?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第3段是分四层论述这条罪状,首括句后至“简直是无赖了”,为第一层。“鲁迅曾批评过这种人……可以‘得胜回朝'了”,为第二层。“这种装腔作势东西……对同志只

有损害”,为第三层。后文至段末,为第四层。

②第一层怎样写出了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第一层照应党八股第一条罪状,比较两条罪状,摆出了党八股文章“不但是幼稚,简直是无赖”“装腔作势,借以吓人”现象。“无赖”一词,体现了对这种文章强烈憎恶。

③第二层怎样写出了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第二层由引出鲁迅“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文题,引入分析“装腔作势,借以吓人”党八股文章产生原因。“生怕人家驳,非常胆怯”,“以为这一吓,人家就会闭口,自己就可以‘得胜回朝'了”,深刻地揭示了这种文章作者色厉内荏心理状态。“得胜回朝”,深具讽刺意味。

④第三层表明了什么内容?怎样表明了这个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第三层表明“装腔作势,借以吓人”党八股文章危害。先指出当时许多同志文章中常有“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用来对付敌人和敌对思想完全必要,用来对付自己同志则是完全错误;再引用《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两条结束语,强调上述观点;然后指出“这种吓人战术,对敌人是毫无用处,对同志只有损害”,表明了这种党八股文章危害。

⑤第四层怎样写出了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第四层在揭露这种吓人战术是“剥削阶级以及流氓无产者所惯用手段”以后,强调指出共产党人“靠马克斯列宁主义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表明了写文章要依靠马列主义真理,要实事求是,提出了杜绝“装腔作势,借以吓人”党八股文章办法。

3.指定学生朗读第4段,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 ①第4段首括出党八股第三条罪状:“无放矢,不看对象”。是分几层论述这条罪状?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第4段是分三层论述这条罪状,首括句后至“写成了卅字”,为第一层。“这位同志……就很难得到解释”,为第二层。后文至段末,为第三层。

②第一层怎样写成了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第一层先引出当时延安城墙上一条标语,然后分析其中“工”、“人”二字特殊写法,作为实例,摆出了党八股文章“无放矢,不看对象”现象。

③第二层怎样写出了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第二层先说写标语同志是“古代文人学士学生”,把那样“工”、“人”二字写在当时延安城墙上,让人“莫名其妙”;再指出他是“发誓不要老百姓看”,缺乏群众观点,在幽默批评当中揭示了产生“无放矢,不看对象”党八股文章原因。

④第三层写出了什么内容?怎样写出了这个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第三层提出杜绝“无放矢,不看对象”党八股文章办法。先说明写文章要“看对象”,党八股文章“人家哪里会懂”,揭露出它危害;再引用“对牛弹琴”这个成语,翻出新意,讽刺写文章不看对象人,用“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类比写文章要“看读者”,强调写文章要看对象;然后指出“做宣传工作人,对于自己宣传对象没有调查,没有研究,没有分析,乱讲一顿,是万万不行”,进一步强调要调查、研究、分析对象。

从而破立结合地提出了杜绝“无放矢,不看对象”党八股文章办法。

布置作业:

预习后文,划分5、6、7段层次,准备下节课进行分析。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对党八股后三条罪状批判,反对党八股重大意义。 教学过程

一、由上节课分析党八股前三条罪状,引到对它后几条罪状分析。 二、指定学生朗读第5段,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 1.第5段首括出党八股第四条罪状:“语言无味,像个瘪三”。是分几层论述这条罪状?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第5段是分四层论述这条罪状。首括句后至“像个瘪三么”,为第一层。“一个人七岁入小学……也没有多少人欢喜听”,为第二层。“为什么要学语言……还是应该继承”,为第三层。后文至段末,为第四层。

2.第一层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第一层运用“瘪三”这个比喻,以瘪三干瘪难看形象喻写出党八股文章”面目可憎”,摆出了党八股文章“语言无味,像个瘪三”现象。

3.第二层怎样写出了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第二层先用学校出身,未接触过群众人“语言不丰富”“难怪”,衬托革命党人“不学群众语言”“办不好”事;接着指出“许多做宣传工作同志,也不学语言,他们宣传,乏味得很,他们文章,就没有多少人欢喜看”。揭示了党八股文章“语言乏味,像个瘪三”这种现象产生原因和危害。

4.第三层怎样阐明了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第三层在指出学习语言“非下苦功不可”以后,阐明了要从三个方面学习语言,提出了杜绝“语言无味,像个瘪三”党八股文章办法。“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从外国语言中吸收我们所需要成分”,“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东西”,用语准确,各有分寸、其中特别强调人民群众语言“丰富”、“生动活泼”、“表现实际生活”,表明很多人没有学好人民群众语言,所以写文章“只有死板板几条筋”,并且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感知《再别康桥》诗意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体会本诗章法整齐、韵律优美艺术特点并学习这种写法。

2.思想教育目标: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体验在其诗歌中融合。

3.能力培养目标:学会新诗欣赏方法,通过教师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音乐美。 通过教师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4.当堂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新诗鉴赏(从诗歌意象和形式入手赏析)。

教学难点:诗欣赏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欣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使用: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 导入新课(2')课前两分钟播放音乐《回家》营造气氛教师通过对古代作品中 “离别”诗句讲述,导入现代人笔下别离之情: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苦涩,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呢?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徐志摩《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别离之情! “轻轻我走了,正如我轻轻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学生逐渐沉浸于音乐声中,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学生明确:“轻轻我走了,正如我轻轻来” 是诗人徐志摩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离别诗。诗题是《再别康桥》学生质疑: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和老师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讲授新课(一)、徐志摩及.写作背景(投影)。(5')教学环节通过投影,引导学生了解徐志摩及.写作背景。教师板书:康桥: 即“剑桥”1928年11月6日,《再别康桥》。教师活动 学生明确:1、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离情别绪。2.康桥: 即“剑桥”(CAMBRIDGE),英国著名学术、文化中心,风景胜地。 学生活动

(二)、朗读全诗(8')抽查学生,教师正音;再播放黄磊朗读《再别康桥》,老师指导朗读。注意诗歌节奏及饱含深情。学生朗读。读准字音、节奏读出诗中饱含深情。

(三)、整体鉴赏《再别康桥》。(从诗歌意象和形式入手赏析这首诗歌)(22') 从诗歌意象入手赏析诗歌。从诗歌形式入手赏析诗歌教学环节提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启发: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这首诗一下,在送别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提问: 1、 本文在意象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意象分别是哪些? 2、学生讨论这些意象选择有什么作用? 【板书:离别对象特别】继续启发:大家读过柳永《雨霖铃》这首词吗?“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种离别气氛带给我们是一种什么样感觉?自古以来,离别总是免不了一种沉重愁绪,但徐志摩这首诗呢?大家读了有没有这种沉重之感? (板书:营造气氛轻松) 再启发:设想一下,如果是你们要远行,面对父母亲友,你们眼中所看到会是什么样情景呢?这些物象给我们一种什么样感觉?(板书:意象选择新颖) 讲授:《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提示:1、形式:四行一节 错落排列 字数相近 回环呼应——建筑美 2、语言:节奏感 旋律美 弹跳性——音乐美 3、意境:金柳 新娘 招摇 彩虹似梦——绘画美 教师活动明确:王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是人,这首诗离别却是“西天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物象即是诗歌意象。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感情,是重点赏析部分。 明

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明确: 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人,周围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如果把河畔金柳喻成夕阳中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景物化作有生命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感情。夕阳照射下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金黄色。那金色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新娘。这波光里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选择也如此。绿油油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快乐通过恰当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独具特色之处。 明确:沉重(就是词中所说“多情自古伤离别”)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沉重感,增加了飘逸成分。明确: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人,诗人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物象是“云彩”是“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物。就好像作者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神仙,营造出是一种清新之感。明确: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分析明确:建筑美,是节匀称和句整齐。首句连用三个\”轻轻\”,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云彩。\”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 明确:是对诗歌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表现。如诗歌第一节,便三次用了“轻轻”,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带着细微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声音;诗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欢乐曲子;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学子寻梦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诗美主张。明确:绘画美,是指诗语言多选用有色彩词语。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画面,给人视觉上美享受。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意境,披着夕 照金柳,软泥上青荇,树荫下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 \”夕阳中新娘\”, \”彩虹似梦\”。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学生活动

三、归纳.总结(3') 教师小结:明确: 1.感知《再别康桥》诗意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体会本诗章法整齐、韵律优美艺术特点并学习这种写法。 2.了解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体验在其诗歌中融合。 3.学会新诗欣赏方法,学会欣赏诗歌音乐美,学会从诗歌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四、布置作业。(其中课堂作业5')板书设计:1、诵课文(继续播放音乐,学生边听边背)。(5') 2、 试和徐志摩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比较赏析。写一篇赏析文,不少于五百字。 &NB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