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特色学校“校本研修”的思考
随着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及教师继续教育的深入发展,为校本研修在各学校的兴起准备了条件。2003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正式提出的“学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重视不同学科教师的交流与研讨,建立有利于引导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的环境,使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为学校开展校本研修提供了保障。校本研修立足学校,着重解决本校的教育教学实践问题,注重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其本质是校本,目标是研修,主体是教师,关键是过程,目的是为了学校的特色发展,是新型的自组织学习共同体,被教师认可。
1 校本研修现状剖析
我校作为一所艺体类特色高中,校方积极利用假期教师休息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本研修活动。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校本研修管理组,制定了一套校本培训课程,进行特色管理和创建,同时邀请兄弟学校前来观摩、研讨。校方在组织实施校本研修的过程中模糊了“校本培训”和“校本研修”。
1.1 目标不同。校本培训关注教师的学习任务,注重研究任务由上而下,研究形式上传下达,教研活动按部就班,研修人员被动参与,学校领导制定一个学期的教研活动计划,通过定期定时的常规检查等行政手段确定教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忽视了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短期教学效益,忽视教师长期专业发展。而校本研修即注重学习任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又关注短期教学效益和教师长期专业发展,同时提出关注教师生活质量。
1.2 主体不同。校本培训的主体是演讲人,决定培训的内容及形式,受训者被动参与。校本研修的主体是教师,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培训者则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和服务者。
1.3 内容不同。校本培训注重培训的知识体系,关注受训者观念的转变,理论提升的程度。校本研修关注本校、本年级学科备课组共同的教育教学实践问题,提高各专业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4 方式不同。校本培训是单向信息传递,校本研修是本教研组本年级学科备课组教师共同参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分享经验,是自组织方式。
2 校本研修遵循的原则
校本研修以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主要目标,以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以教师成为教学研修的主人为主旨,最终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生命质量得到共同的提高。这种教师间的自组织学习共同体是校本研修的根本追求,也是促进教师成长最终促进学生发展的根基。为此遵循以下原则:
2.1 全员性和主体性。校本研修的主体是教师,核心是促进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发展,以学校的特色发展为根本,教师的岗位自身发展为出发点,激发教师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学校的自主决策、自主管理、自主开发、自主发展与全体教师的自我设计、自主选择、自主实施、自我提升相融合,积淀为各具特色的学校风格、学校传统和学校文化。
2.2 指导性。校本研修是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教师培训机构指导下的自组织学校共同体专业领导总体策划、全面组织、全程管理,提供指导性的要求。专业引领人员组织领导本学科的教研,促使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围绕实际教学问题搜集相关资料,搭建教师交流平台,在校本研修中发挥引领作用。
2.3 针对性。校本研修以本校本年级学科备课组教师的实践需求为主题,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确定不同的研修目标和内容,针对不同学科教师设计不同的专业标准,针对不同研修主题确定不同的研修方式,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分类指导,分层实施,制定不同的研修策略,形成不同的研修特色。
2.4 实效性。校本研修分析和解决教师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起点是问题。特色学校着力解决和研究制约新课程实施,制约有效课堂教学,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诸多问题,使研修成果有数据,见实效,并使之尽快转化为教育教学效益,提高研修的有效性。
2.5 专业性。校本研修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己任,利用休息日融工作、学习、研修、生活为一体,必须遵循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在制定校本研修的目标,开发校本研修的内容上促进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科研、课程开发与资源整合、自我发展等诸方面能力和谐发展。
3 校本研修策略的制定
校本研修的主要目标解决的是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困惑,是为了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学校特色的全面发展。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学校要尽力搭建教师交流学习平台,并努力形成具备学校特色的风格、传统、和文化。
3.1 加强理论学习。学校明确各教研组、各年级学科备课组:校本培训是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教育主管行政部门领导下,教育培训机构支持下,由各校组织实施的继续教育,认真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明确校本研修的必要性。
3.2 明确研修目的。校本研修确定教师成为教学研究和进修的主人,提升课堂教学效能,聚焦教师实施课程改革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
3.3 确定研修主体。针对各自专业的不同确定各自的研修主题,引导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制定以校为本以年级学科为主的研修计划。
3.4 规范研修模式。教师在研修中走问题——研究——行动——反思——再行动的途径,带着问题参与研修,搜集各种相关资源,发表观点,同伴互助,分享经验,表达成果。
3.5 搭建交流平台,提升研修效果。利用网络资源,协调各教研组年级学科备课组间的交流协助,组织同质、异质学校间的交流,聘请专家引领校本研修,提升研修成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