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记叙文结尾1

来源:华佗小知识
记叙文,你不妨这样打造“豹尾”

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曾经说过:“一件艺术品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最后的工作是否恰当。”因此,他认为对于写作而言“结尾比开头重要得多”。结尾是记叙文的最后一道“工序”,在记叙文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记叙文所刻画的人物形象能否一直树立在读者面前,所叙述的事情能否一直扣动读者的心弦,所表达的感情能否直掀读者感情的波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章的结尾是否出色。好的结尾应该自然、简洁、有力,画龙点睛、余味无穷,这样读者也就愿意驻足回头品味你的作文。 具体说来,以下方法可以帮助同学们打造出“豹尾”:

一、哲理式结尾:妙在主旨鲜明

文章所叙之事蕴含着怎样的道理?你对此有着怎样的哲思?善于写作的同学,一定会在动笔之前做到了心中有数。结尾处不妨用精警的语句亮出你的哲思,这样可以收到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

例1 在别人犯下了不可原谅的错误时,如果可以,请敞开你的胸怀,那么于人于己或许都是一种幸福! ——《无法送出去的热牛奶》

例2 后来,我的脚在物理疗法下恢复了知觉。但是,伤口愈合后形成的疤,却一直伴随着我成长。每缝看到它,儿时那难忘的一幕就会又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我知道,伤疤也是成长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伤疤代表我的心》

例1记叙了父亲因为儿子犯下盗窃罪后不愿原谅儿子,最后痛失儿子之后的经历,结尾警句能给读者有益的启迪;例2记叙小时候因为无知导致留下伤疤,最后作者点出“伤疤也是成长中一笔宝贵的财富”一句,点出了心中感悟,增加了主题含量。

二、抒情式结尾:妙在动情感人

记人叙事时,感情大都渗透其中,表现为“暗流”。一次次的暗流蓄势和汇集到一定程度、一定时候,可以变成滔天的大浪——很多记叙文的作者,写到结尾处忍不住地发出呼唤,或高声赞美,或进行质问,都会以情叩击读者的心扉,以情来启迪读者的思索。

例3 小雨依旧下着,映山红依旧开着,我也依旧站着,哥,你可知道“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滋味?哥,回来吧!南方是迷人的可这儿有你的家,还有非常想念你的妹。个,回来吧!回来吧! ——《那一丛淡淡的映山红》

例4 酸涩的泪水,在我脸上流着,也在我的心里躺着:爸爸、妈妈,你们这样对待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给你们做几十年长工的老人、你们的爸爸,你们良心何在? ——《泪,躺在我心里》

例3大胆而直白的声声呼唤,表达了对到南方打工的哥哥的深切思念,令人动容;例4含泪反问,是非分明,情动心中。读过这样的结尾,读者邪恶心中一定很震动。

三、叙述式结尾:妙在结构严谨

很多记叙文在结尾处把笔墨用在交代事情上,但是不忘照应标题或者开头,因此形成一种首尾圆和、浑然一体的结构美。

例5 三年的初中生活,许多美好的回忆,最难以忘怀的是边老师的身影。打开如水的时光之间,三年,边老师身影依旧清晰如初„„ 《他的身影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开头)

现在,他的身影还在奔波着吧,在考场外,他正殷切的等着我们吧。然后,他凝望着我们的身影,把自己的身影交给下一届,交给滔滔不绝的课堂,交给谆谆教导的家访,交给感人肺腑的班会„„

可是,我依然要说,他的身影,我永远不能忘怀。 ——《他的身影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结尾)

上述例子,首尾都着力表现边老师的背影“我不能忘怀”,不仅首尾呼应,而且切题。文章的结构显得完整、严密。

四、写景式结尾:妙在意蕴深远

一些同学喜欢在记叙文的结尾处运用比喻、拟人、双关等手法描写景物,将感情寄托在景物之中,从而使得文章的结尾具有诗情画意,变得意味深长。

例6 天色已经暗下来了,蜷缩在货架后的猫已经走了。我走出了小卖部,一轮明月在莲花般的云朵里散步,月色如水般微凉润滑,湿漉漉地滑过脸庞,我的心也逐渐温暖。 ——《考试以后》

例7 “好!”笑着挽起爸爸妈妈的手,一蹦一跳地走向家的方向。

路的转折处,幽黄的灯光下投下三个长长的身影„„ ——《忘不了孤独的甜蜜》 例6通过景物描写烘托心情的好转,例7衬托了“我”领悟父母之爱的理解与和谐,景物描写使得全文浸润在诗情之中,引发读者无限的联想。

五、拓展式结尾:妙在升华主题

立足于记人叙事,结尾处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生发议论,文章的主题可以因此得到深化升华,文章的思想性也更强。

例8 蝴蝶诡异地频频扇动着翅膀,仿佛失衡般地飞走了,飞向更高更远的天空。 是的,断翅的蝴蝶飞走了。健全的我,又有什么理由因为一时的失意,止步不前呢? ——《断翅的蝴蝶》

例9 客车奔驰在黄土高原上,窗外的景色依旧是那样单调——忘不到边的黄色,我在想,在这黄土高原上,还有多少与我年龄相仿的女孩,对于她们,我们能再做些什么„„ ——《在那黄土高原上》

例8一文基本上都是在写断翅的蝴蝶奋飞的经过,结尾却联想到“健全的我”,文章的境界由此大为提升;例9记叙了“我”带动落后地区一个女孩改变观念的经过,结尾处把目光投向了更多的类似女孩儿,显然寄托了更多的期盼,彰显了作者的广阔胸怀。

记叙文的结尾方法还有很多,以上只是一些常用的方法,这些都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写作运用中多加留意,勤加练习,相信如此一来,同学们的记叙文写作水平一定能得到提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