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陕西康复医学模拟题2021年(97)_真题-无答案

2022-01-28 来源:华佗小知识


陕西康复医学模拟题2021年(97) (总分79.15,考试时间120分钟)

A1/A2题型

1. 当刺激强度低于阈强度时,刺激可兴奋组织将 A. 不引起任何反应

B. 引起电紧张性扩布的局部兴奋 C. 引起呈衰减传导的动作电位 D. 引起可传导的局部电位 E. 引起可传导的动作电位

2. 单一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 A. 不随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

B. 不随细胞外离子含量的变化而改变 C. 不随细胞的种类而改变 D. 随传导距离变化而改变

E. 不随细胞所处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3. 具有局部兴奋特征的电信号有 A. 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 B. 神经干的动作电位 C. 锋电位 D. 终板电位 E. 后电位

4. 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 A. 相对不应期 B. 绝对不应期 C. 低常期 D. 超常期

E. 绝对不应期加相对不应期 5. 关于突触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递质的释放是以胞裂外排的形式进行的 B. 化学性突触的突触前成分由轴突末梢形成 C. 化学性突触中以轴-树突触和轴-体突触最常见 D. 化学性突触使相邻的许多神经成分的活动同步化

E. 化学性突触的突触后成分是由神经元胞体或其树突分支形成的 6. 下列有关局部电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细胞受阈下刺激时产生 B. 有不应期

C. 电位的幅度随刺激强度而变化 D. 电紧张性扩布 E. 可以总和

7. 以下哪种刺激参数不能使细胞膜局部去极化达到阈电位 A. 阈值 B. 基强度 C. 时值

D. 阈下刺激 E. 阈上刺激

8.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指在突触后膜上发生的电位变化,被称作 A. 极化 B. 超极化 C. 后电位 D. 复极化 E. 去极化

9. 沿单根神经纤维传导的动作电位的幅度 A. 不变 B. 不断减小 C. 不断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 E. 不规则变化

10. 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征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双向性传递 B. 总和

C.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D. 突触延搁 E. 易疲劳性

11. 下列哪项不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临床表现 A. 偏瘫

B. 肌张力增强 C. 无病理反射 D. 肌萎缩不明显 E. 腱反射亢进

12. 组织兴奋后处于相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 A. 零 B. 无限大 C. 等于正常 D. 小于正常 E. 大于正常 13. 阈电位是

A. 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B. 引起超极化时为临界膜电位 C. 引起局部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D. 引起动作电位复极的临界膜电位

E. 衡量兴奋性高低的指标 14. 传导电流的定义是

A. 电荷在导体中流动传导所产生的电流 B. 偶极子内束缚电荷位置移动所产生的电流 C. 位置移动的电流

D. 大小与方向不变的电流 E. 大小与方向变化的电流

B1题型

1. 化学性突触传递特征中,\"据计算,必奋性突触小体所能贮存的兴奋性递质只能供10万次正常的突触传递之用,而这个数量仅在几秒或几分钟内即可被耗竭\"属于 A. 突触延搁 B. 单向传递原则 C. 空间和时间的总和 D. 突触传递的易疲劳性 E. 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

2. 可兴奋细胞受刺激后,首先可出现 A. 锋电位 B. 阈电位 C. 负后电位 D. 局部电位 E. 正后电位

3.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中,\"如果膜内电位向负值减少的方向变化\"称为 A. 复极化 B. 膜的极化 C. 静息电位 D. 膜的超级化 E. 去极化或除极

4.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中,\"后电位中,再出现一段延续更长的缓慢波动\"是指 A. 锋电位 B. 后电位 C. 动作电位 D. 负后电位 E. 正后电位

5. 主要见于鱼类与两栖类 A. 电突触 B. 化学性突触 C. 曲张体

D. 非突触信息传递 E. 混合性突触

6. 化学性突触传递特征中,\"同一突触前末梢连续传来一系列冲动,它们单个刺激间隔不大于EPSP的衰弱过程,就可以发生时间上的总和\"属于 A. 突触延搁

B. 单向传递原则 C. 空间和时间的总和 D. 突触传递的易疲劳性 E. 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

7.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中,\"细胞先发生去极化,然后再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称为

A. 复极化 B. 膜的极化 C. 静息电位 D. 膜的超级化 E. 去极化或除极

8.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中,\"相当于低常期\"是指 A. 锋电位 B. 后电位 C. 动作电位 D. 负后电位 E. 正后电位

9. 兴奋的突触传递中,\"脊髓α-运动神经元与来自它所支配的肌肉的初级传入纤维形成兴奋性突触联系,与来自拮抗肌的初级传入纤维形成抑制性突触联系\"属于 A. 突触易化 B. 突触强化 C. 突触可塑性 D. 突触后电位 E. 长时程强化

10. 哺乳动物大多数的突触均为 A. 电突触 B. 化学性突触 C. 曲张体

D. 非突触信息传递 E. 混合性突触

11. 化学性突触传递特征中,\"如果由许多突触前末梢同时传来一排冲动,使EP-SP加大,从而达到突触后神经元发放冲动的水平,这就是空间上的总和\"属于 A. 突触延搁 B. 单向传递原则 C. 空间和时间的总和 D. 突触传递的易疲劳性 E. 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

12. 刺激引起兴奋的基本条件是使跨膜电位达到 A. 锋电位 B. 阈电位 C. 负后电位 D. 局部电位 E. 正后电位

13.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中,\"实际上是膜受刺激后在原有的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膜两

侧电位的快速而可逆的倒转和复原\"是指 A. 锋电位 B. 后电位 C. 动作电位 D. 负后电位 E. 正后电位

14. 细胞兴奋时膜内电位负值减小称为 A. 极化 B. 去极化 C. 超极化 D. 反极化 E. 复极化

15. 何种电位是锋电位之后一段时间的超极化状态 A. 阈电位 B. 锋电位 C. 正后电位 D. 负后电位 E. 静息电位

16. 兴奋的突触传递中,\"化学性突触传递的传递能力可受其已进行的传递活动的影响\"属于 A. 突触易化 B. 突触强化 C. 突触可塑性 D. 突触后电位 E. 长时程强化

17. 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的特点 A. 存在一对一的支配关系 B. 对内环境的变化不敏感 C. 对药物作用不敏感

D. 神经活性物质释放部位与效应细胞间的距离至少在20nm以上

E. 递质弥散到效应细胞时,能否发生传递效应不取决于效应细胞上有无相应的受体 18. 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则称作 A. 去极化 B. 极化 C. 复极化

D. 电紧张性扩布 E. \"全或无\"现象

19.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中,\"构成动作电位主要部分的脉冲样变化\"是指 A. 锋电位 B. 后电位 C. 动作电位 D. 负后电位 E. 正后电位

20. 安静时细胞膜两侧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 A. 极化

B. 去极化 C. 超极化 D. 反极化 E. 复极化

21. 何种电位的时间过程大致与绝对不应期相当 A. 阈电位 B. 锋电位 C. 正后电位 D. 负后电位 E. 静息电位

22. 兴奋的突触传递中,\"当突触前末梢接受一短串刺激时,虽然每次刺激都引发递质释放产生突触后电位,但后来的刺激引发的突触后电位要比前面的刺激引发的为大,引发的递质释放量也多,此效应消失得很快\"属于 A. 突触易化 B. 突触强化 C. 突触可塑性 D. 突触后电位 E. 长时程强化

23. 突触性化学传递的特点 A. 存在一对一的支配关系 B. 对内环境的变化不敏感 C. 对药物作用不敏感

D. 神经活性物质释放部位与效应细胞间的距离至少在20nm以上

E. 递质弥散到效应细胞时,能否发生传递效应不取决于效应细胞上有无相应的受体 24.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 A. 动作电位 B. 阈电位 C. 局部电位 D. 静息电位 E. 后电位

25. 在同一细胞上动作电位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的现象,称作 A. 去极化 B. 极化 C. 复极化

D. 电紧张性扩布 E. \"全或无\"现象

26.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中,\"相当于绝对不应期,这时细胞对新的刺激不能产生新的兴奋\"是指

A. 锋电位 B. 后电位 C. 动作电位 D. 负后电位 E. 正后电位

27. 膜内电位数值向负值增大方向变化称为

A. 极化 B. 去极化 C. 超极化 D. 反极化 E. 复极化

28. 化学性突触传递特征中,\"突触间的传递,只允许兴奋冲动从突触前的神经末梢传向突触后成分,不允许逆向传递\"属于 A. 突触延搁 B. 单向传递原则 C. 空间和时间的总和 D. 突触传递的易疲劳性 E. 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

29. 可兴奋细胞安静时,其膜内外的电位差称为 A. 动作电位 B. 阈电位 C. 局部电位 D. 静息电位 E. 后电位

30.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中,\"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内外两侧的电位差\"是指 A. 复极化 B. 膜的极化 C. 静息电位 D. 膜的超级化 E. 去极化或除极

31.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中,\"在锋电位下降支最后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以前,膜两侧电位还要经历一些微小而较缓慢的波动\"是指 A. 锋电位 B. 后电位 C. 动作电位 D. 负后电位 E. 正后电位

32. 安静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是 A. 锋电位 B. 阈电位 C. 局部电位 D. 动作电位 E. 静息电位

33. 兴奋的突触传递中,\"当突触前末梢接受连续强直刺激后,突触后电位可延续数秒或更长时间,在此期间来到的突触前末梢的刺激将引起较大突触后反应\"属于 A. 突触易化 B. 突触强化 C. 突触可塑性 D. 突触后电位 E. 长时程强化

34. 化学性突触传递特征中,\"神经冲动由突触前末梢传至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需要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作用于受体而引起的局部电位变化等一系列过程,所以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属于 A. 突触延搁 B. 单向传递原则 C. 空间和时间的总和 D. 突触传递的易疲劳性 E. 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

35. 刺激神经纤维时,可产生一次扩布性的膜电位变化,称为 A. 动作电位 B. 阈电位 C. 局部电位 D. 静息电位 E. 后电位

36.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中,\"人们常把静息电位存在时膜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状态\"称为 A. 复极化 B. 膜的极化 C. 静息电位 D. 膜的超级化 E. 去极化或除极

37.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中,\"后电位中,一般是先有一段持续5~30ms的缓慢波动\"是指 A. 锋电位 B. 后电位 C. 动作电位 D. 负后电位 E. 正后电位

38. 引起动作电位去极化的临界膜电位是 A. 锋电位 B. 阈电位 C. 局部电位 D. 动作电位 E. 静息电位

39. 化学性突触传递特征中,\"当神经系统的某些部位发生连续兴奋时,不久即出现兴奋性减弱,这就是疲劳\"属于 A. 突触延搁 B. 单向传递原则 C. 空间和时间的总和 D. 突触传递的易疲劳性 E. 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

40.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是 A. 锋电位 B. 阈电位 C. 负后电位 D. 局部电位

E. 正后电位

41.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中,\"当静息电位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为 A. 复极化 B. 膜的极化 C. 静息电位 D. 膜的超级化 E. 去极化或除极

42.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中,\"细胞大约正处于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是指 A. 锋电位 B. 后电位 C. 动作电位 D. 负后电位 E. 正后电位

43. 细胞受刺激时发生的扩布性电位变化是 A. 锋电位 B. 阈电位 C. 局部电位 D. 动作电位 E. 静息电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