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字教学体会 (2)
——马山县城南小学教师黄丽花
摘要:铅笔字教学体会:一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二是充分利用田字格;三是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对所学的字获得更牢固的印象;四是抓准时机,突破难字;五是让写字练习充分地挤进课堂;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七是捡拾信心 关键词:铅笔字教学 榜样 田字格 抓时机 课堂 兴趣 信心
从学生刚入学时写汉语拼音像可爱的豆芽(绝大部分是这样),到今天能写一手正确、规范、整洁的铅笔字。我有如下点滴体会。
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列宁)。
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所有的榜样中,:教师的榜样是无法比的。”不夸张地说:对于刚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老师是他们心目中的神。老师的言行举止对他们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孩子们看到老师正确、规范的粉笔字,就很自豪地开小会。“我们老师写的字那么好!”“嗯!就是了!”“我们也要写得那样好哦。”„„话语中先是自豪,继而是崇拜的情感,这些随即变成学习的动力。不少家长反映,小孩回家常常很骄傲地告诉家人,我们老师写的字那么那么的好,(看,还“那么那么”呢。)我也想写得像我们老师写的那样漂亮。话语间是多么的幸福、期盼和向往。这些让我更注意:拿笔就是练字。二十多年了,我坚持手写每一份教案,而且力求每一次都要有进步、都要有新的收获;教学中,实物投影所用到的字,我坚持自己手写,照书里的楷书去写;备课时,对于课堂上可能要板书到的字、要教的字,我都要好好地练写。在练写的过程中,对于每个字书写的难点、以及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心里就更加清楚,就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更有效的教学方案。
例如:“辶”的书写教学,是我们书写教学的难中之难。根据调查了解:在我们的周围,能写对走之儿的人少之又少。我回忆了一下,有以下几种现象:1.“点”和第二笔的起笔“横”粘在一起;2.第二笔写成个“3”字;3.第二笔的撇尾和捺的起笔写成个小圆圈;4.第二笔和第三笔成“廴”。但是我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于是我反复、细致地研究田字格中的走之儿。终于,我找到写得不对的原因:先是“点”的起笔不够高,然后是第二笔的起笔过高,其次是没看清第二笔的收笔而拉得老长,最后是没看清第三笔的起笔和运笔中的变化。好啦!找出原因了,就可以对症下药了。首先,第一笔“点”是在左上格的中点往右下方点下
。然后第二笔的起笔是从左边的横中线中间起笔,
它的高度大概是左下格的三分之一,收尾的撇是收起的。最后是捺,从撇的收笔处前方一厘米处平起,拉到和撇交叉时,笔锋马上往下压,笔劲逐渐变重,过竖中线一厘
1
米处,顿笔紧接向前平踢一脚。果然,在教学后,学生看到自己写得那么像老师的,像书里的,在深切感受汉字形体美的同时,更热爱汉字,心里更是充满写好字的信心。“成功是成功之母”。之后学生更加努力,争取学得更好。正如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马申斯基说的:“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二、充分利用田字格
多年的写字教学让我深深地体会到:田字格是孩子们写好字的最好的拐棍。而会看清范字在田字格中的每一笔所在的位置很关键。要让这群咿咿呀呀的小孩子能看懂田字格、利用田字格,这,很不容易。但我相信:滴水穿石;也坚信:循序渐进。于是,从最初的“一”、“二”、“三”开始,我着力引导孩子们看好田字格,记住每一笔从哪起笔,到哪收笔,并临写两个,然后在生字簿上再写三到五个。在巡视观察中,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不但记住了字形,更能记住了该字在田字格的写法。在随后的作业练习中,脱离田字格后,绝大多数孩子们就能正确、规范地写出了该字。以上走之儿的教学更是很好地说明。一些同行们担心,孩子们能记得住吗?事实告诉我们:能!请相信我们的孩子们吧。
三、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孩子们对所学的字获得更牢固的印象。
伊拉克中学的校训就写道:发展个性,提高自我 。让我看,我记不住;让我听,我会忘记;让我参与,我就会理解、记住。
这话,我也深有体会。如果只是让孩子们听或看,能记住的孩子很少。所以,在教给孩子们一定的观察方法之后,我就尽量放手、并给时间给他们去观察田字格中的每一笔的特点。然后把观察到的笔画的特点和同桌交流。最后在全班交流。这时老师才在孩子们的指导下进行范写。能为人师,能作为发现者的身份出现,孩子们兴致可高了。乘兴追击,接下来是孩子们描红、临写。其中老师巡视发现正确、规范的,或典型错例的,心里留个底,以便展示。待孩子们写完后,先展示好的,再展示典型错例,让他们当场点评。接着同位互相评改,再写3—5个。这样,孩子们的眼到、手到、口到、心到,自主学习的同时又互相合作探究,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同时又培养孩子们合作、责任、宽容、分享、欣赏等健康的意识和心态。
四、抓准时机,突破难字。
一般来说,一二年级的课文中,每课可能有那么一两个较容易写错的字。我常这样处理:刚开课时,在学生充满期待的时候,就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引出我要突破的字,在第一时间里在学生脑子相对较清醒的状态下,先拿下,印在学生脑海中。
2
比如:教学“旗”字,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书写这个字时常漏掉右边的卧人头。于是我这样教:
师(很高兴):刚才我从陆玺妃同学的《采蜜本》里学到一句话,可美可有趣了!请听:柳条上吐出的嫩芽就像春姑娘漂亮的发卡。
说完,师随手在黑板上画出简笔画,特别把“发卡”画好。
师(话锋一转):哦,今天,有位新朋友吵着要来见你们。我把它请到黑板上。谁认识它,就跟它打一声招呼。
师用白粉笔写个没有卧人头的“旗”字。 很多学生想读又马上不出声了。 师(激将):叫呀!为什么不叫? 生(齐说):我们没有这样的朋友。 师(追问):那,怎样才对啊?
生:右边在“其”上应该还有个人字头。
师故作恍然大悟状:哦!原来如此!拿起红笔给加上卧人头。
师假装突然发现问题似地说:“这红色的部分像„„像什么?”老师边拉长“像”字,边用手指在女同学中找,突然,老师的手指在周虹孜小朋友红色的发卡上停下了。
孩子们脱口而出:像发卡! 师:什么色的? 生(齐喊):红色的!
学生为自己的发现而兴致盎然。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成功的喜悦让孩子们很快地突破难字。在后来的书写中,孩子们都记得给“旗”字带上“发卡”,而且写得很工整、规范。其实,这个字部件笔画相对较多,不容易写好。但是我的孩子们做到了。
五、让写字练习充分地挤进课堂。
崔老说:识字、写字的训练要始终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刚入学的一年级的孩子们如一张张白纸。他们的坐姿、握笔等书写习惯需要坚持训练,需要老师充满爱的提醒、肯定和鼓励。学前曾经获得的一些不良书写的习惯,更需要改正。这些都需要老师和孩子们一起长时间地坚持不懈地努力。一次在写字课上,我重点范写指导后,巡视发现郭瑛瑛写的“青”字不对,我给她指正后,对她说:“瑛瑛,写得和前面第一个一样好,行
3
吗?”她稍稍犹豫了一小会,笑着看着我说:“行!”果然她写好了“青”字。我给她竖起大拇指。后来,别的字也和第一个范字差不多。我给她打了100分,并送给她个智慧星。接下来的写字作业中,她又争取了不少的智慧星和笑脸。班里的潘立燚同学很聪明,但太贪玩。写字时,为了争取更多的玩的时间,常常匆匆应付了事。今天又是写字课了,我最先站在他身边。他知道了,开始写的字较工整、规范,我不由赞叹:“哇!潘立燚,你的字原来这么好!嗨!小气了吧?以前怎么没给我欣赏这样的字呢?”他有点儿不好意思,但更多的是被肯定的幸福感。我接着说:“立燚,我告诉你,如果继续这样努力,你的字肯定会赶上并有希望超过韦凯和运镭的字。”他笑着,有点不相信地看着我问:“真的吗?”“我像是骗人的样儿吗?”接着我又向韦凯、运镭说:“你们俩人要加油呀!有人要超过你们哟!”(韦凯、运镭是我们年级公认的写字最好的同学。他们仨还是很要好的哥们。)后来,堂上巡视时,我常告诉他哪些字写得最漂亮,哪一笔需要改改。果然到现在他的字不仅工整、规范,而且结构紧凑,整个字乖巧,给人以美的感受。
在写字课上,我备好很多高帽子,随时给孩子们戴上: 1.哟!我真佩服你的手!
2.这个要超过第一个字了(第一个字是范字)。
3.哇!不得了,我感觉到危机了,我也要认真练字了。又有××要超过我了。 4.我要悄悄地把他的好字学过来,再超过他。等我哦!
5.哦,不,不,这不是你的字,快把你那漂亮的字找回来。加油! 6.嗯,××组或××同学坐得最端正、最自信。 7.老师好幸福,因为我能欣赏到那么美的字。 8.今天他姿势端正了,字也好了。 9.无声的大拇指。 ……
这一顶顶的高帽子就是孩子们的一个个信心加油站。孩子们那认真的情景是世界上最美的风景。
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国语言文字家倪海曙说:“对于孩子来说,学习的最大动力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而兴趣从哪来的呢?美国学者鲁德说:“兴趣不是学习的先决条件,而是学习的产物,是良好的教学的必然产物。它来自于取得成就的满足。”
在一次写字课上,我巡视发现韦淞元写的字大大地伸到周围的格子里。我问他:“淞
4
元,在你家,你能把你的手和脚伸到隔壁的家里去吗?”淞元不明白为什么,但老实说:“不能。”“你隔壁家的人能把手脚伸到你家里来了吗?”淞元微笑着说:“没有。”“那你看,你的字伸到别人家里去了,不礼貌吧。”他赶紧用橡皮把张牙舞爪的字擦掉,重新认认真真地写上。哟嚯,这就不超格了。我还真有点不大相信。“哎,多乖巧可爱的字宝宝呀!好样的。就这样有礼貌地友好相处吧!”过一会儿,我再巡回看他。他已写一半了。字较工整地写在格子里。我肯定、鼓励说:“好样的!坚持到底啊!”结果,评改作业时发现,他终于坚持写好一次作业了。而且是每个字都写得好。从那以后每到写字课,我都会多关注他。他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信任,不仅写字课认真,别的作业也认真。成功的满足感让这孩子对写字产生了兴趣,使他能自主地去学习。这对他的影响是很深远的。
还有前面说到的“旗”字的教学,先抓住孩子们好为人师的特点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接着让他们在有趣的发现中,产生更强烈的求知欲,也激起学生的情趣,吊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在最好状态中记好这个字。因为印象深刻,所以写的时候也会特注意。
又如“叔”字的教学:
师:爸爸的弟弟叫什么?(叔叔)。 师:也就是——叔叔比爸爸(小)。
师板书:小 (在田字格左下格靠中些,第一点是长点,第二点是小斜点) (据以往经验:一些学生常给“小”字多点,所以先出现“小”。 师:也就是叔叔的上面还有——哥哥?。(是的) 师板书:在小字上面加“上”字(横压在横中线上)
师:也就是——这奶奶有一个儿子之后,又有一个儿子。(师说到“又”字时,就在右边写上“又”字。 )
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什么字?(“叔叔”的“叔”)
接下来学生书空并在生字练习本写5次。
学生互检,一个孩子都没有写错。我巡视中也没发现有错,而且都写得很规范,一直到现在。
七、捡拾信心
一年级上册起,我就帮助引领孩子们收拾自己的每一本课本和作业,放在属于自己的一个箱子或柜子里。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让孩子们翻翻看,回学校后交流感受。孩子们说得眉飞色舞。每一张小脸上都洋溢着进步的喜悦。这喜悦让孩子们更有信心去赢取更
5
大的进步。
通过努力,到二年级上册时,全班学生都爱上了汉字,爱上了写字,百分之八十八的孩子已经能够在田字格中写出端正、规范、整洁的铅笔字,而且书写姿势百分之九十以上正确,个别孩子还需要经常提醒。更有可喜的表现:孩子们都爱上了阅读,而且性情也很好。这样的结果不知道是不是算好,但这过程似乎让我摸索到了些教好铅笔字、写好铅笔字的方法。同时,更增强了我们师生的信心,使我们更加努力探索争取更大的进步,为三年级的钢笔起步练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相关资讯
热门话题
热门图文
-
怀疑对方AI换脸可以让对方摁鼻子 真人摁下去鼻子会变形
怀疑对方AI换脸可以让对方摁鼻子 真人摁下去鼻子会变形
-
女子野生动物园下车狼悄悄靠近 后车司机按喇叭提醒
女子野生动物园下车狼悄悄靠近 后车司机按喇叭提醒
-
睡前玩8分钟手机身体兴奋1小时 还可能让你“变丑”
睡前玩8分钟手机身体兴奋1小时 还可能让你“变丑”
-
惊蛰为啥吃梨?倒春寒来不来就看惊蛰
惊蛰为啥吃梨?倒春寒来不来就看惊蛰
-
男子高速犯困开智能驾驶出事故 60万刚买的奔驰严重损毁
男子高速犯困开智能驾驶出事故 60万刚买的奔驰严重损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