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语》第一课时课堂实录及点评
执教:范水镇中心小学 杨红莲
点评:马式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的读音及书写。
2、理解本课词语的意思,并练习说话。
3、正确地朗读课文,了解本文的大意。
二、设计思路及意图
《鸟语》是苏教版第八册15课的讲读课文,本文篇幅较长,其中有十个生字。本课作为第一课时,旨在让学生学会生字新词,了解本文大意,为下一课的精读扫清障碍。为此,教学时,我从积累入手,让学生说说对“鸟”的了解,积累“鸟”的有关知识,同时,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调动获取知识的热情;再以自学为主,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明确自学的步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最后以说话为手段,以课文内容为背景,让学生选择生字新词一个或多个练习说话,或再现课文内容,一方面检测词意的理解,另一方面熟悉课文内容,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实录及点评
(一)、激趣设疑,导入新课。
(师板书:鸟)
师:(指着黑板)对它了解多少?
生:鸟是人类的朋友。
生: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
生:导蜜鸟是蜜獾的帮凶,牙千鸟是鳄鱼的帮凶。
生:飞机是受鸟的启发发明的。
生:成语“鸟语花香”中有鸟。
生:古时候有许多大诗人写过鸟,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生:有的鸟会飞,有的不会飞。
师:(奇怪)什么鸟不会飞?
生:鸵鸟不会飞,但它的腿很长,跑得很快。
生:啄木鸟是树的恩人。
生:斑头雁是飞得最高的鸟。
生:信鸽是通过地球的磁场和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的。
生:鸡和企鹅以前也是鸟,由于贪吃,变胖了,飞不起来了。
生:鸟是翼龙的近亲,后来经过进化,变成现在的样子,最原始的鸟吃肉。
生:杜鹃是世界上最懒的鸟,它把蛋下在别人的窝里。
生:画眉鸟的眉毛很漂亮,像画过了一样,所以叫它画眉鸟。
生:始祖鸟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鸟。
生:寒号鸟的屎是一味好中药,叫“五灵脂”。
……
(生举手仍众多)
师:对鸟这么了解,懂鸟类语吗?
(师边说边把课题补充完整,板书:语)
师:听过鸟叫吧!谁来模仿?
生:布谷鸟:“布谷,布谷……”
生:鸽子:“咕——,咕——”
生:乌鸦:“哇啊,哇啊……”
生:麻雀:“叽叽喳喳……”
生:燕子:“唧……”
生:啄木鸟:“嘟——,嘟——”
……
师:知道这叫声是什么意思吗?
(生不说话)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鸟语》一文,相信学后,你们就懂鸟语了
(点评:“文似看山不喜平”,课堂教学的设计也是这样。这里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聊天,看似随意,但一下子激发了学习的内驱力,点燃了求知的火花,凸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功底。倾听学生的发言,知识面很宽,视野很开阔,所谈及的鸟的种类就有10多种,模仿的鸟叫声惟妙惟肖,富有情趣,堪称是“鸟之最”探究性学习的一个专题汇报。教者的语言不多,但句句充满智慧,将对话不断引向深入,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二)、教给方法,形成常规。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老规矩,先请同学们自学,谁来说一说我们自学的步骤。
生:读生字,读词语,描红,读课文。
师:提醒一下,最后一步干什么?
生:先读生字,读词语,再读课文,力求读正确,最后描红,记字形。
师:好,现在同学们就按这样的步骤自学吧!
(生自学,师巡视。)
(8分钟)
(点评: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课程改革的要求。教者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自悟学习、自得学习的过程体验,强调自学能力的培养并落到实处,是本课教学的一个亮点。)
(三)、检测词语,训练语言。
师:自学完了吗?下面,我们来检查自学。谁先来说说书后的生字中,哪几个是我们以前学过的。
生:冶、催、拘、疏、鹊、预、猜、顽都是学过的。
(师根据学生说的板书。)
师:既然都是学过的,谁来读一读?
(一生读)
师:读的很正确,那就分别组组词吧!
生:冶——陶冶。
生;冶炼。
生:冶金。
……
生:催——催促。
生:催化剂。
生:催生婆。
生:催眠。
生:崔九堂前几度闻。
师:(插话)崔九,表示姓,有“亻”旁吗?
生:没有。
生:(继续)催醒。
……
生:拘——拘留。
生:无拘无束。
生:拘禁。
生:不拘一格降人才。
师:很好,诗句积累挺多吗!
……
生:疏——稀疏、疏密。
师:(插话)组了两个,了不起。啊,知道疏的反义词是什么吗!
生:密。
师:近义词呢?
生:稀。
生:(继续)生疏、疏疏朗朗。
生:疏忽。
生:疏忽大意。
……
生:预——预习、预备。
生:预测。
生:天气预报。
生:预防、预防针。
……
生:猜——猜测。
生:猜谜。
生:连估带猜。
师:(插话)是《读书莫放拦路虎》一课的,记忆不错。
生:估猜。
生:猜想。
……
生:顽——顽皮。
生:顽强。
生:老顽固。
生:顽固不化。
生:老玩童。
……
师:这几个字同学们是会了,剩下还有两个生字。
dai lu
(老师板书,怠、碌)
师:谁来读,可看看拼音。
(生读)
师:大家一齐读。
(生齐读)
师:看谁的记性好,刚才读了课文,还记得这两个字在文中组的是什么词吗?
生:怠——怠慢,碌——忙碌。
(师补充板书,慢,忙。)
师:“忙碌”的意思懂吗?
生:就是忙。
师:比较难的是怠,下课查一下字典,看看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生:(插)怠还可以组个词。
师:什么词?
生:懈怠。
师:了不起,看来,你们平时看的书挺多嘛。
师:噢,忘了,还有两个二类词。
(板书,犒,愣)
师:认识吗?
生:认识,早就认识。
师:那么这个“犒”与“搞”有什么地方不同?
生:读音不同,写法不同,多一撇。
师:好,齐读。
(生齐读)
师:生字认识了,会写了吗?我们马上开始默写,要不要再看看书。
生齐:(胸有成竹)不用。
师:那么,谁去擦黑板?
(一生慢慢地擦黑板)
师:陈新语挺狡猾的嘛,边擦边记字形呢!
师指名默词。二十多个学生一人默写一个,其余同学都在书上画词。
黑板上出现:矫健、通晓鸟语、公冶长、摔死、犒赏、试探、啼叫、催促、勤劳刻苦、无拘无束、呆愣愣、疏忽怠慢、喜鹊、预报喜讯、嗓音、安慰、增添、猜想、忙碌、纪律、搏击风雨、顽强。
师:看一看,有没有错的。
生:预报喜讯的“讯”写错了,应该“讠”旁,他写成了“之”。
师:走之耳的是什么“迅”?
生:“迅速”的“迅”,表示快。
师:“喜讯”的“讯”为什么是“讠”旁?
生:因为“喜讯”是用语言来表达的。
师:谁来读一读黑板上的词?
(一生读,全对)
师:都会读了那么我们开始造句,选择黑板上的词,一个也可,两个、三个……都行。准备1分钟。
生:公冶长是个通晓鸟语的专家。
生:喜鹊的嗓音并不好听,但它可以给人以安慰。
生:通晓鸟语的公冶长摔死了。
师:太残忍了吧!
生:通晓鸟语的公冶长爱和勤劳刻苦的布谷鸟聊天。
生:公冶长从燕子的呢喃软语中,知道了南山顶上有只摔死的大肥羊。
生:捕击风雨的苍鹰有着勇敢、顽强的精神。
生:布谷鸟常常催促人们勤劳刻苦。
生:我一直想有公冶长的本领,做一个通晓鸟语的专家。
生:今天,我做错了一件事,回到家,我试探着跟妈妈说清楚。
生:百灵鸟那矫健的身姿和它那亲切的啼叫声使我陶醉了。
生:革命烈士那顽强的精神永垂不朽。
生:通晓鸟语的专家——公冶长,背回了一只摔死的大肥羊,可他不守诺言,最后被鸟害死了。
师:看来,你读过公冶长的故事。本文中公冶长的故事只选了一部分。课后,同学们可以问问张波,在哪儿看的,把这故事读完整,挺有趣的。
生:我和布谷鸟那无拘无束的一问一答有趣极了。
生:画眉鸟的歌声和软语,古时候有个公冶长的专家就懂。
生:身姿矫健的海鸥,多么像在大海上捕击风雨的海军呀!
生:如果人们做事疏忽大意,那么什么事也做不好。
生:因为我爱鸟儿矫健的身姿,所以我试探着和鸟儿接近。
生:一到秋天,农民伯伯便忙碌起来了。
生:好朋友走远了,可我仍呆愣愣地望着。
生:喜鹊的嗓音并不出众,但它的叫声总能给人以希望和安慰,因为它是预报喜讯的鸟。
……
(点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语文实践。教者十分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在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的同时,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另外,教者充分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巧用造句训练,使语文课内课程资源得以增殖,使课外学习资源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二者互补共效,相得益彰。)
(四)、初读课文,感悟文本。
师:字、词语,同学们都学得挺好,会读,也会用了,下面,我们该读书了。
师:本文一共用几个自然段。
生:12个。
生:那么请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生:我读11自然段。
生:我读第8自然段。
生:我读1自然段。
生:我也读11自然段。
……
(一生读,大家低声读)
师:同学们读的真好,不但正确,而且还挺有感情的嘛!那么,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鸟儿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生:我知道布谷鸟啼叫是叫我们“勤劳刻苦”。
生:我知道了公冶长是通晓鸟语的专家。
生:我知道了文中的“我”爱鸟儿的歌声和软语。
生:我知道了鸟儿的“语言”丰富极了。
生:我知道了文中的“我”喜欢跟鸟儿谈谈心,聊聊天……
生:我知道了喜鹊是报喜之鸟,它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生:我知道大雁很守纪律,队伍排得很整齐;苍鹰很勇敢、顽强;燕子很勤劳。
……
师:初读了课文,同学们懂了不少,相信下节课细读课文后,定能与鸟儿谈心了。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评注: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者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无论是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评价方法的选择,都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原有层面上得到提高。)
【教者自评】本课教学模式在本班学生身上已施行一年多了,学生对这样的学习方式,也已“滚瓜烂熟”。在反复实践中,我也深深体会到这样教学第一课时的好处:
1、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尤其是字词,由于当场过关,克服了以往课堂平均用力,反复阅读,耗时、耗力,不能突出重点、难点之不足;改变了以往课后机械抄写,有手无心的学习方式,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牢固。同时,也为学生课后大量阅读提供了时间保证。
2、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新课程改革强调教育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课堂上,积累展示,写字默词,说话释词,都是以学生为主,教师是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把学生推上主人翁的位置,他们的学习责任心自然增强,自己的事总不能马虎吧。因而,别人默写,我记词;别人说话,我倾听;别人读书,我随读……个个全神贯注。
3、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首先,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上得到了有的放矢的锻炼;其次,为了积累展示,为了交流的成就感,课前学生会作大量的准备,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另外,为了正确默写,说话流畅,自学时,学生自觉快速收集信息,快速识记,自学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点评】以前,听惯了语文阅读教学的第一教时,无非是整体感知课文,扫除阅读障碍,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最后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生字描红。这仿佛已经成了定式,因为特级教师也是如此这般,更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呢?第一课时的教学,应该是感悟解读课文的铺垫,是理解、积累、运用语言的重要环节,是进入文本对话过程的蓄势。但在更多教师的眼中,则是一块可有可无的鸡肋。最近听了范水镇中心小学杨红莲老师的一节四年级语文阅读课《鸟语》,真实、朴实、扎实,令人耳目一新。虽然是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但师生真情投入,课堂高潮迭起,彰显了学生的个性魅力,折射着新课程的希望曙光。
现代教学要求教师树立特色意识,向教学模式个性化发展,形成个性化教学。“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杨老师的可贵之处,便是在疑难处引导探究,在常规处制造神奇,在平淡处寻求突破,使我们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迷惘之中,进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为了做到个性化教学,她吃透教材,在了解班级学生心理、知识、能力等特点的基础上,遵循教学规律,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形成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其次,教者没有墨守成规,而是勇于创新、积累、总结和提高。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落实这一理念,教者极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尊重这些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独特个体,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允许并鼓励他们创造性地理解文本、表达思想和情感,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并支持鼓励他们探究性地学习。真正做到了如下几点:一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二是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提倡自主、自觉、自悟、自得;三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追求学生发展的个性化,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四是改进评价方式,强调通过评价促进课程与教学的改进,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强调对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体验的评价,强调学生的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综合性评价。让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了教师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自身教学的创造性。课堂真正成了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的舞台,教师不再是“一言堂”的堂主,成了情境的创设者、信息的提供者、探究的引导者、活动的组织者。
由于教者注重语文教学实效性的探索,课堂教学的效益较高,因而课外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很大。“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课内的高效带来了课外学生自主读书活动的开展,课外大量的阅读为课堂教学引进时代的源头活水,进一步促进了课堂教学师生的互动,让语文课堂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使母语教学魅力四射。据杨老师介绍,她班上学生的读书热情很高。平时,她一有空闲就读书,且在学生面前读,美文、小说、杂志都读,有时还把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读给学生听。她们还一起讨论对书的看法,学生见教师参与,积极性也高,争着去看这些书。有时,一本好书,一个月就在班上传阅遍了。查阅资料、摘录优美词句是学生每天都有的作业。这些作业第二天在全班作交流,评比谁的资料准备得最好,最有价值。这样,每个学生每天都要读书。 每周挤出一课时间,每人准备一本书,或自阅,或换阅,专门给时间让学生阅读,教师也坐在一边看书。为了使学生保持对诗文的阅读兴趣,杨老师也开展了不少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阅读成果,享受收获的喜悦。据初步统计:一学期,三分之一学生读二十多本书,读的少的也有近十本了。如果一本以一万字计算,6年也就有150万字了。她还结合本班学生爱写小诗的特点,一篇文章学完后,或将文章提炼,或写感受,自拟题目,写成小诗.如学了《三顾茅庐》后,不少同学写了《诸葛颂》,赵耀同学这样写:“才华横溢天下独,未出山前隆中度,玄德视君如己师,助刘立业子西蜀。”戴晓蓉这样写:“才华横溢诸葛亮,博学多才传四方,明君刘备请出山,忠心为国意志强。”学了《九寨沟》,张云写《游九寨沟后书》:“雪峰捅云银光闪,湖泊好似玉石般,白练腾起银花溅,异兽珍禽把家安。”学《槐乡五月》后,李力写《槐花颂》: “远眺槐林疑白云,又似西部雪山岭,过路来人立刻停,醉卧树下不离林。”学《庐山的云雾》后,苗慧作《望庐山云雾》:“庐山最美数云雾,遮挡山峰似瀑布,蝴蝶其间翩翩舞,飘飘欲仙神仙屋。”.....长期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怎能不提高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