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作者:姜丽飞
来源:《科教导刊》2014年第28期
摘 要 本文以社会上出现的“两旺两难”的怪现象(一面是企业对人才需求旺、学校毕业生供给旺,一面是企业招聘难、毕业生就业难)为切入点,阐述高等教育的发展及现状,分析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两旺两难”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据《燕赵都市报》2013年7月14日“北京视点”最新报导,今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一方面,今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计划招聘岗位数量减少,据2月初对近500家用人单位的统计,2013年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为15% ,于是,“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今年的一个重要词汇,许多大学生抱怨“毕业即失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7月9日,在住建部举办的“大学生就业难不难?”城市化主题活动中,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迪华称,“我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是个伪命题。在规划设计行业里面,今天是两难,一是企业找不到合格的人才,第二难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这个现象折射出我们今天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没有用,而社会需要的人又找不到。”这种现象不只出现在规划设计行业,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发现,现在招聘会场场人满为患,可最终成功签约的人却寥寥无几。大学生埋怨企业的用人条件太苛刻,动辄要求有工作经验,而企业则发出用人成本逐年增高,却得不到可用之才的无奈。社会上出现的“两旺两难”的怪现象(一面是企业对人才需求旺、学校毕业生供给旺,一面是企业招聘难、毕业生就业难),折射出目前高等教育的尴尬地位和其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高等教育的发展及现状
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育工作会议以后,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深化改革和快速发展的时期。高等教育取得巨大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规模急剧扩大。从第三次全教会召开到1999年高等教育大扩招、再到 2006年,是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和发展的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过渡,不断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2)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决定性的进展。从单一政府举办高等学校到民办高校;基本形成“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的新体制;从单一学科办学到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从过去的计划分配到目前的自主择业。这一系列的改革,提高了办学效率,引导学校以市场为导向,培养社会需求人才,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3)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自1999年扩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以来,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便引起了全社会与高教界的广泛关注。教育部过去把评估分为3类,即合格评估、优秀评估和随机性水平评估。2002年6月决定将3种评估合而为一,使用同一评估方案,在全国统一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视程度。(4)自2006年至今是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升和办学的特色凝练阶段,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 2 高等教育的问题分析
尽管高等教育的发展举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社会上出现的“两旺两难”的怪现象,反映了高等教育在改革发展中也存着许多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高等教育资源不足。首先相对于发达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我国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还比较低。特别是对于一些地方院校,经费不足的问题尤为严重。比如新上一个专业,特别是工科专业,需要较大的经费投入,由于资金问题,只好错失良机。其次,扩招后生师比过高,教师难以抽出时间进行研究,教师的质量和数量难以满足高等教育的需求。(2)高等教育的类型和模式的多样化发展不足。由于历史和现实种种因素的影响,家长们不得不千方百计要求学生进入“正规”、名牌学校就学,对职业性、社区性和民办等学校反应冷淡,因此制约了高等教育类型和模式的多样化的健康发展。(3)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特色有待进一步提升。从社会上出现的“两旺两难”的怪现象折射出我们高等教育的人才并不完全符合社会需求,弱化了高等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职能。
3 高等教育发展的建议
(1)增强忧患意识、科学合理定位。自2008、2009年的1.25亿适龄人口,到2020年将下滑大概0.83亿适龄人口,减少将近1/3的数字。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将有一批高职院校甚至本科院校要在这个竞争中垮下来。因此各高等院校要科学定位,增强办学特色,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可用之才,在竞争中谋发展。(2)转变人才评价标准。我国办学特色建设收效甚微的原因还在于对畸形社会需求的迎合。除了社会、家长、学生、用人单位等因素外,造成这种状况也与政府的人才评价标准不当密切相关。由于人为地规定了毕业生的社会地位、工资待遇等,“校历本位”还没有向“能力本位”转变,弱化了职业性院校、办学层次较低院校的社会地位,驱使之间相互攀比、模仿,导致办学模式的简单划一,造成办学特色严重缺乏的局面。(3)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一所学校现在的发展,应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为其未来的进步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可能,精心建构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高校运行体制。必须从办学理念、管理机制、投资体制、师资聘任机制、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运行机制、招生就业机制、评估体系及其运行机制等等方面进行研究,寻找对策,展开工作。每所学校都应当煅造属于自己的“大学精神”,努力创造“钻研学术、培育能力、自由探索、独立思考”的良好教育氛围、不拘泥于传统,勇于探索新的途径,能够提出新的观念,努力营造适宜这种品格养成的宽松的教育环境,要挑战世界,而又包容世界,立足本国,而又面向全球。(4)产学合作教育的意识。社会上出现的“两旺两难”的怪现象,折射出目前高等教育的产品并不完全符合社会需求。为此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除建立自己的实训基地外,将更多的实训基地建到企业,邀请企业家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校讲学,鼓励并支持校企合作开发、攻关技术难题,保证高等教育能够跟上技术发展的潮流。 参考文献
[1] 贾莉莉,徐光寿.质量与特色: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两大主题[J].理工高教研究,2009.6(28):3.
[2] 张晋峰.中国高等教育现状与改革发展趋势——兼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思考[J].民办教育研究,2007(6):1 .
[3] 金延.关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34(4).
[4] 刘思安.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与高校引智形式创新[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2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