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与经营风险防范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失效是导致经营风险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企业防范经营风险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加强内部控制的基本对策有:构建健全、有效的经营风险控制机制;按照相互制约原理,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强化相关人员思想认识,把内部控制工作落到实处;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制度,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果;强化内控制度的检查考核,推行有效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
风险是企业自始自终面临的一种客观事实,大多数企业最主要的风险是经营风险。近年来,一些案例表明,失效的内部控制是造成企业经营风险发生的重要原因。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完善的企业,经营运行平稳,风险不容易发生,相反则会导致经营风险的发生。因此,企业管理只有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以适应新形势的内控体系,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经营风险,才能确保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拟从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失效而导致经营风险发生八手,说明加强内部控制是防范经营风险的有效途径,以此出发提出加强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的基本对策。
一、内部控制失效是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发生的重要原因
中国有两句俗话:“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分析企业生产经营风险发生的原因,一例资产损失或者一起案件的背后,往往都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内部控制体系与内部控制失效有关。表现为没有实施积极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企业内部控制措施零散,不系统,监督检查的环节不到位,内部控制不稳定,长期预防和控制机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创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理解不准确,执行不力
许多企业的财务人员不完全了解内部控制,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不准确,不完整,有几种倾向:一是认为内部控制的建立是整章建制,是各项规章制度的归集,忽略了内控是一种业务运行过程中环环相扣、监督制约的动态控制机制;二是认为内部控制是稽核、审计或管理层的事。与会计无关或关系不重要,对会计的职能和作用没有充分认识;三是认为内部控制就是相互制约,对内部控制手段与方式方法没有整体认知。上述认识的不准确,不完整,使内部控制制度成为配合有关部门检查、审计工具,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控制措施难以落实,失去了其应有的刚性与严肃性。
(二)费用支出增加,亏损加大
一些企业为了搞活经济。对业务招待费、汽车运输费等没有加以约束控制,使原本利润不高的企业出现了亏损,而亏损企业则亏损加大。还有一些企业财产
物资管理薄弱,材料采购和营销体系松散,存货采购、检验、储存、运输、付款等职责未严格分离,存货的发出没有进行限额审批,也未及时与会计记录相核对,多年来的积压、滞销、报废、毁损等和物资不做处理,致使库存中隐匿了一部分潜亏,造成企业盈亏不实,连年亏损。
(三)对外投资失控,损失巨大
在许多企业,对外投资失去控制,虽有部分投资失败是出于对新入领域不熟悉所致,但有相当大一部分投资失败完全是由于个别领导决策失当,投资失去控制;同时坑蒙拐骗等现象也大量存在,造成了巨额亏损和诉讼纠纷。出现问题时,这些领导避重就轻,企业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四)权力制约失衡,资产流失严重
表现在业务人员、管理人员的业务行为、决策行为缺乏责任感,制度约束性差,出现少数不法人员损公肥私。尤其是一些企业的财务负责人、业务经办人、财务人员利用内部控制的漏洞受贿、贪污、挪用公款,或与企业外部不法商人勾结,使用假发票,非法侵吞企业资金及其收益,牟取不正当利益;自发的或非正式的私有化,在承包名义下实施控制权的转移;在企业组织转型或公司制改造过程中侵吞国有资产。
(五)控制环节失缺。漏洞明显
有这样一个案例:上海某研究所采用了银行提供的新型服务——“代理转账”方式发放工资,由银行直接将工资款项划入职工的个人帐户。其工资核算员王某利用工资发放中款项支付无需收款人签字的漏洞,采用虚设人员、多发工资的办法,篡改工资数据,将企业资产据为已有。在两年时间里,王某先后多次利用该方法,将225万元公款据为已有。“代理转帐发放工资”这种新型的代理业务虽然方便了职工,提高了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但是却存在很多隐患,给犯罪分子作案提供了客观上的便利。
二、加强内部控制是有效防范经营风险的重要途径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措施及程序。健全的内部控制包括科学有效的决策管理机制、规范严肃的人事管理机制、相互独立的职责分离机制、严格有序的授权和审批制约机制、独立权威的内部审计机制。企业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可以完善会计管理体系,强化人员素质和行为准则,健全风险测量和监管系统,防止和及时发现来自内部或外部的违规、欺诈行为,查错防弊,堵塞漏洞,使整个业务过程和操作环节得以全面控制和相互制约,也将各种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对防范经营风险是有效的。
基于此,不少企业将内部控制视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部分,加强内部控制有利于计划、组织、领导、决策等管理职能的实现。企业要改善经营管理,防范经
营风险,必须借助于加强内部控制。这有国际经验可以借鉴,美国、加拿大、英国的会计职业界不惜花费巨资重新探讨了内部控制的内容。在他们已颁布的新的内部控制的报告中,拓宽了控制的定义,将风险评估作为内部控制中的主要内容等。这些报告均着意于增加组织的权力和责任的分散(授权),当企业面临外部风险增大时,通过内部控制这一传导机制将风险分散于组织的各个水平上,能增加组织的稳定性。内部控制已成为服务企业管理,防范和化解风险的一个重要工具。我国新修订的《会计法》第27条中明确规定了企业内部监督(即企业内部控制中会计控制职能)的基本要求,从法律的角度肯定了其重要性、有效性,并阐明了建立的必要性。
三、企业加强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的基本对策
(一)构建起健全、有效的经营风险控制机制
构建完善的经营控制机制是防范经营风险的关键。1建立起经营风险的全过程控制机制。一是事前控制,即在对某一方案进行决策之前,既需考虑获得的收益,又要兼顾风险。通过对经营风险的存在及其原因的客观分析,制定出灵活可行的管理措施,以便保证意外风险发生时能有效地应付。二是事中控制,即对经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控制。通过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利用各种凭证、票据来防范生产经营活动中风险发生,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法,及时性调整财务活动,控制偏差并制定出新措施。三是事后控制。首先企业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