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体育备课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新课程的实施,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其实质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新课程中教师不再是教学中主宰一切的权威,而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是平等的,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田园。在新理念下,我们很有必要重新审视传统的备课方式。我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创出一条新路。
1转变备课观念,制定全新的学习目标
传统的教案是以传授运动技术为主,必然从如何教来设计教案。教师对学生运动次数都有严格的控制,学生只是教师手上的一枚棋子,学生的一切活动都由教师来掌控。教师长期被束缚在照抄照搬参考书,把每个过程,甚至每句话都要写在备课本上,缰化了师生的教学思想和行为,何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实施?从而导致了教学效率低,学生很难获得体育课上真正的乐趣。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这一切具有不可预定性,这些都需要备课不断调整,不能让学生围绕教案转,要在调整中获求新的发展,新的创新。因此,备课不能是定案,而只能是预案,在制定和把握学习目标上,转变备课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当务之急。
2备课形式多样,呈现多样化的教案
教师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既要备教法又要备学法。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做到教法选择有利于学法的指导,学法的选择有利于教法的实现,把二者融为一体的备课形式,多样化的教案才能有可能使课堂教学更完善、更实效。
2.1以学生为中心,分层次教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是动态性的,一些教学目标是可以预设的,一些教学目标是设法预设的。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备课要跳出传统备课仅仅关注教材的怪圈,备课自始至终要以学生为中心。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做到尊重差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地备课,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过程,突出教学重难点,设计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活动,“分层指导”、“因材施教”。教师还要关注学困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和发展。
2.2挖掘教材,创造性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新课程的备课,要认真挖掘教材资源,创造性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明确教学重难点,分析学情等,以利于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方式,整合优化课程资源,确定教学方略。教师在备课时应将理论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手段,备教学用具等,教师设计教学要提出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有意义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地去讨论,去探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利于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2.3构建弹性的教学方案,有预见但不惟预见。新课程教学中,教与学双方都是
动态的,有许多不确定性,如果按教师事先设定的内容进行教学,可能会出现“差之毫米谬之千里”的结果。当今学生的学习渠道拓宽了知识面,一些教师在备课时照抄照搬别人的经验,广泛地收集教案内容,设计出具体的教案运用于教学中,岂不知学情不一样,实不可取。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遵循学生的思维去设计教学过程,不能完全按事先预设好的环节进行,要有弹性,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师备课时要知道,哪些是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哪些是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哪些是没掌握或部分掌握了的?哪些需要教师引导和点拨?针对不同的教材不同的课型,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学生的课堂表现,互动灵活地作出相应的调整。备课时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可采用情境式教案,讲稿式教案,主题式教案,表格式教案等多种备课方式,在省时、高效的前提下,做到体育备课呈现多样化的形式。
3进行教后反思,注重教案的二次设计
教案不但是一堂课,教学目标重难点等各个环节的记录本,而且是反思自己教学得失的日记本,教案只是教师上课的一个粗线条预案,教后反思才是备课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教学反思也称后备课,它是对教学目标实现情况,学生主体地位是否得到足够的尊重,器材配置是否到位,问题设置是否难易适中。如是情境教学,看情境创设是否到位等进行再思考再认识。二次设计教案时,不能让教师“闭门造车”,而应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只有这样才能将教学内容变成知情合一的统一体。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探究、交流,使课堂呈现出生命的活力,唤醒学生的体验,让课上得精彩生动。
总之,我们应该养成不断积累和总结教学经验,写教后记的好习惯。从传统的备课方式中解放出来,备课要做到“实用、灵活、个性”。要改变那种整齐划一的备课模式,为教师留下自由发挥、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空间。为学生留下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和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锻炼身心,享受运动快乐的天地。优化备课的过程以及教案的呈现形式,以满足新时期体育课堂教学的需求,真正做到教案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为体育课堂教学服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