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白鲜皮30克、百部30克、苦参30克、地肤子30克、蛇床子30克、防风15克、茵陈15克、刺蒺藜15克、马齿苋20克、野菊花15克、黄芩15克、黄柏15克,一天1剂,先用冷水浸泡半小时,然后煮沸半小时,倒出药汁兑冷水用于洗澡即可。
【药膳食疗】 1,牛肉南瓜条:
[原料]牛肉300 g,南瓜500 g。
[制法]牛肉炖七成熟,捞出切条,南瓜去皮、瓤,洗净切条,与牛肉同炒即可。 [功效]固卫御风。适宜属风寒证。 [服法]1剂/d,早晚分食。 2,玉米须酒酿:
[原料]玉米须30 g,甜酒酿100 g,白糖少许。
[制法]将玉米须放在铝锅中,加水适量,煮20分钟后捞去玉米须,再加入甜酒酿,煮沸后放入白糖调味。
[功效]解热透疹。适宜偏风热证。 [服法]2次/d,1剂/次。 3,荸荠清凉散:
[原料]荸荠200 g,鲜薄荷叶10 g,白糖10 g。
[制法]荸荠洗净去皮切碎绞汁,鲜薄荷叶加白糖捣烂,放荸荠汁中加水至200 mL。 [功效]凉血祛风止痒。适宜属血热者。 [服法]频饮。 4,乌梢蛇羹:
[原料]乌梢蛇1条,姜、料酒、盐、湿淀粉各少许。
[制法]乌梢蛇杀好洗净,整条放入沙锅中,加清水适量,放入姜、料酒各少许。先用旺火烧开,撇去浮沫后用小火将蛇煮熟,降温后将蛇捞出。用手将蛇肉一丝一丝撕碎,将撕碎的蛇肉放回原锅汤中,加盐调昧后,用大火烧开,调入湿淀粉。
[功效]祛风通络定惊。适宜气血亏虚证。 [服法]佐膳食,隔日1次,连食3~5次。 5,马齿苋地龙饮:
[原料]马齿苋30 g,乌梅、绿豆衣、地骨皮各15 g,干地龙9 g。
[制法]将马齿苋洗净切碎。与乌梅、绿豆衣、地骨皮、地龙一起入沙锅内,加水适量,共煎30分钟,弃渣取汁。
[功效]清热熄风。适宜胃肠湿热型。 [服法]2次/d,1剂/次。 6,韭菜甘草饮:
[原料]韭菜150 g,甘草10 g。
[制法]韭菜洗净切断与甘草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弃渣取汁。 [功效]行气理血。适宜风寒型。 [服法]2次/d,1剂/次。 7,香蕉桃仁泥:
[原料]香蕉2支,桃仁15 g。 [制法]上 2味同捣烂调匀服食。
[功效]疏风散瘀,润肠通便。适宜荨麻疹。症见大便干结难下。 [服法] 1次/d。 8,醋姜汤:
[原料]姜50 g,醋半碗,红糖100 g。 [制法]上3味同烧汤。
[功效]活血消肿,散寒止痒。适宜因食鱼蟹等引起的荨麻疹瘙痒难忍者。 [服法]温饮。1小杯/次,2~3次/d。 9,红枣山药汤:
[原料]大枣(红枣)10枚,山药250 g。
[制法]上2昧同烧汤。
[功效]健脾利湿,养血祛风。适宜荨麻疹,症见气血不足,面色不华,周身乏力,纳少便溏者。
[服法]服食,1剂/d,连服1~2周。 10,冬瓜皮汤: [原料]冬瓜皮50 g。 [制法]冬瓜皮加水煎汤代茶。
[功效]利湿消肿。适宜荨麻疹风团肿胀明显者。 [服法]时时饮之。 11,黄花菜汤:
[原料]黄柏15 g,蝉蜕10 g,生地黄30 g,黄花菜60 g,芡实30 g。 [制法]上诸味加水煎汤。
[功效]疏风清热、利湿。适宜皮疹色赤、遇热则发、尿黄者。 [服法]2剂/d。 12,冬瓜芥菜汤:
[原料]冬瓜200 g,芥菜30 g,白菜根、白茅根各50 g。 [制法]上诸味加水煎汤。
[功效]疏风清热、利湿。适宜皮疹色赤、遇热则发、尿黄者。 [服法]2剂/d。 13,芋头茎炖猪排骨:
[原料]芋头茎60 g,猪排骨100 g。 [制法]把芋头洗净,加猪排骨炖熟即可。
[功效]疏风清热、利湿。适宜皮疹色赤、遇热则发、尿黄者。 [服法]2剂/d。 14,香菜汤:
[原料]香菜500 g。 [制法]香菜加水煎汤。
[功效]祛风解表、通经泄热。适宜皮肤瘙痒、便秘、腹痛、神疲纳呆者。 [服法]分3次吃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