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中三分钟的演讲稿

2020-09-11 来源:华佗小知识

  倘若有人问我:“幸福是什么?”我一定会不假思索的回答道:“追逐理想,追逐成功后的喜悦……”其实幸福摆在眼前,我也未必发现吧|细想自己生20xx年生涯所追逐过什么?又得到过什么?幸福吗?

  常常思索着:“幸福到底是什么?怎样得到?”我不是什么哲学家,也不是什么科学家,只不过是众人之中的无名小卒罢了,无法参透其幸福的真正含义。幸福,我的理解是------同生活在地球和大自然一夕相处的人类,这就是不付辛劳,与之俱存的幸福。人本身已是可以创造幸福的,与其说创造幸福可以理解为为他人奉献,乐于助人之类的说法吧|创造出来的幸福和与之俱存的幸福截然不同的,不能相提并论。

  就拿我个人来说吧,更向往用双手及知识去创幸福,但,不知这不是哲学家家所说的幸福。柏拉图认为,幸福除了身体上的满足以外,必须包括积极性、责任感、成就感以及爱。这些东西也许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了心灵的满足,但是往往会造成身体上的痛苦。为了达到满足,人们有时不惜追逐痛苦,在痛苦和折磨中感受到高尚的幸福。尼采把幸福理解为一种愉悦和满足的状态,并顺便表达了对英国功利主义传统的不满。尼采认为,功利主义者所追求的幸福目标,并不是非常远大的目标,而在追求远大目标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为崇高目的而承受痛苦、持续进行奋斗并且愿意为这目的而承担风险。亚里士多德认为,关于幸福的几个特征有可能达成基本的一致,它有五个要求必须满足:1、它必须是决定性的,即包含所有的固有价值;2、它必须是自我满足的,即不依赖于其他价值;3、它必须是积极的,即我们必须能主动地意识到这些价值;4、它必须是广泛可得的,而不是只能少数人拥有;5、它必须是相对稳定的,不是那种能被任何偶然所带走的东西。各个领域的科学家的观点: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幸福来源于压抑的解除,回归本原的状态;行为认知学派认为幸福是对积极思维的现实奖励;人本主义则认为幸福是伴随自我实现而产生的一种满足的体验。

  我不久前阅读过日本着名童话作家宫泽贤治的童话《银河铁道之夜》讲述了一个生活在贫困家庭里的孩子焦班尼,父亲离家出走,母亲卧病在床,焦班尼靠打零工挣钱承担起家庭的重担。由于身体瘦弱生性羞怯,经常受到同伴的讥讽嘲笑,只有善良的柯内贝拉对他非常友好,给他忧伤的内心带来一丝安慰。在一次梦中,他和好友柯内贝拉一同坐上了开往银河的火车,铁道沿着广袤夜空中川流不息的银河毫无止境地铺陈,铁道两旁是美得让人心醉神迷目不暇接的仙境般景致。原来好友是在救助同学溺水死亡之后,正乘坐该列火车前往天国的路上,其他旅客也是如此。面前的一切,时而像梦境,时而又像真实生活,令少年焦班尼感到困惑忧伤,不久,在他终于下了“要为所有的人谋求真正的幸福”这样的决心之后,与梦告别……。读了之后对幸福理解是:与人分享就是一种幸福,让他人也获得幸福,即使创造的幸福并不能带来或者说影响多少人,也许会使得那些些身处不幸之中的人因此快乐,但也不仅此而已……

  追逐的同时也是幸福的,虽然其中曲折困苦不计其数,但他更能磨练我们的意志。往往大多数人只在乎追逐成功后情不自禁地喜悦心情,忽视了,历经辛劳和汗水带来的含义。追逐过程也是幸福的,它会影响你甚至改变一生。

  不管追逐的是物质还是精神,其真正追逐正是幸福。即使追逐没有达到目标或目的,但也要因此感到幸福,因为你比常人付出了辛劳的汗水,享受了追逐的过程不是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