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读诗,却不曾了解诗人。
无论诗人是怎样的人,都不影响我喜欢他的诗。
悼念顾城,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和舒婷,北岛,海子等人同为朦胧诗派的诗人。
那个年代的作家或诗人成长经历是很类似的。1956年生于诗人之家,遭遇文革,中途辍学,“文革”中开始写诗,1973年开始学画,中途成为工人,1977年重新开始写作,并成为中国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诗人。此后数年,应邀出访欧美等国进行文化交流。1988年辞职后隐居新西兰激流岛。1993年10月辞世,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一代人》
顾城早期的诗歌具有孩童般的纯真风格,因此被称为“童话诗人”。
大家最熟知的应该就是这两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表达了经历过“文革”黑暗岁月的一代人觉醒后对眼前现实而忧伤,同时又对光明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短短两句就是完整的一首诗。不知为何,我是非常喜欢短小精悍的诗,特别崇拜作者不用赘述,十几个字就能完全表达出他想表达的思想。
这就是诗的魅力。作为诗人,顾城无疑是杰出的,称为“天才”也不为过。但他这个天才却是畸形的,使得他的人生充满了遗憾。
顾城自小就是孤独内向的人,不爱交际,唯爱读书。婚后妻子谢烨完全照顾他的起居和生活,他自己对生活毫无概念,如同他的诗里所写:“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他身上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对世俗充满了不屑。夫妻两人隐居之后,他抛弃了多年的生活方式,企图在岛上享受与世无争的生活。甚至接来了自己的情人,三人同住。
他追求完美,又自私自我,一旦有冲突,便陷入绝望,多次有过自杀倾向。自私到什么地步?嫌弃自己的亲生孩子夺走了妻子的爱,认为孩子的到来打破了他理想的生活,无奈的妻子只能把孩子交给别人抚养。
他自私的认为他的爱是帮助她们远离世俗的世界,丝毫不考虑生活的拮据,不愿妻子和情人出去工作赚钱。渐渐,捉襟见肘的窘迫生活让顾城的“世外桃源”之梦几乎破灭,他出现精神失常,情绪倾向极端,使两位爱人常常处于精神高度紧张中,先后选择离开他。
1993年10月8日在一次争吵中,失去理智的他杀害了妻子谢烨,然后选择自杀。彼时情人已离开,和妻子也已离婚,但悲剧还是发生了。
这位天才的诗人就这样落幕了。天才和疯子,往往一念之间。事过境迁,他的功过是非已不再重要。
高晓松作为顾城的忠实拥趸,在顾城去世的当天,为他写下了“顾城三组曲”:《回声》、《月亮》和《白衣飘飘的年代》。如今的激流岛仍留有他居住的公寓,仍有人不远万里去悼念他和妻子。
《门前》我第一次读到顾城的诗是《门前》,那时焦头烂额地刚忙完一天的工作,在拥挤的公车上看到这首诗,诗中的场景和那时那刻的我天差地别,当时太想远离现实,向往这样简单安逸的日子。转念一想,其实在客观上很好实现啊,哪里都有这样的门前,关键是自己的选择。
选择,意味着舍弃和责任。时间充裕,静心思考,才会找到内心深处一直想做而从未开始的爱好。毕竟我们都是世俗中人,在为生计打拼的同时,难免兼顾不了内心的文艺范儿和小任性。
年轻,就有无限可能,坚持一件事做下去,终会开出幸福的花。
去年冬天,我见过最静的海;
今年夏天,我见过最狂的风;
顾城的另两首短诗:《世界和我·第八个早晨》,《远和近》;
送给最远的你,和最近的我。
顾城短诗两首------End------
除了诗,图文均原创,转载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