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想要考托福的同学来说,要提前了解托福考试各个部分的考试内容,关于托福口语考试有很多题型,下面就由出国留学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常见的题型。
一、托福口语题型介绍
第一题:为非限制性问题,但一定和学校or日常生活有关,要答 the reason & detail,注意一定要有具体的细节支持。
第二题:为二选一问题,一般会问你A和B那个好? Why?
第1&2题:题目在一开始就会出现在屏幕上,所以不要理会电脑中读什么,用最快的速度将题目扫一眼(中间可以挤出30秒的时间准备) 答题时间均为45'。
第三题:为校园事件话题,语言不学术,一般为两个人的对话,有习语,听完后会让你重复其中一个人的观点。
第四题:学术类。Reading & Listening的关系要么是承接要么是驳斥。听完后70% 让你说出一个Lecture中的例子来解释…,即细节解释 (In this lecture, the professor gives two examples to illustrate the principle of…中间用However, in the reading passage…)
第3&4题:都有阅读,3题较短,4题较长,都要求45’读完,长度一般为75-120个词 (5-7行)。其中4题的内容较重要,而3题则不重要,答题时间均为1分钟。
第五题:为学校生活类问题,有人会提出解决方案,让后让你重复他们的问题和观点,最后说Your Opinion & Why? (一两句就OK)
这也是唯一一个问Your Opinion的题,而3,4,6题都只是让你重复。但有些题目仅要求描述,而不解释或不需要给出Your Opinion,要听清20’准备 。(In the listening passage, the man and the woman discuss a problem. The man was…If I were the man, I would choose the second opinion.)
第六题:为学术话题,讲一个Lecture,让你重复professor的观点or解释一下理论。(开头句:In the listening passage, the professor introduces…)
第5&6题:都没有阅读,Listening部分都较长,笔记要充分,答题时间均为1分钟。
Rules:2、3、5题一般与学校生活有关,而4、6题则涉及社会、人文、百科,只有3、4题需要阅读,3、4、5、6题均用一般现在时答题。
二、托福口语如何有效提升叙述内容吸引力
装三类词汇
如果背单词的目的不仅仅是识别阅读,听力中的要点,还包括口语,作文中有效表达的话。那么我们要明白句子中主要有三种词汇。
1)实词:名词动词数字形容词副词
其中名词,动词和数字使答题内容具体细化,形容词和副词的包装作用可以是答题变得更加华丽。
2)虚词:助词感叹词
助动词:完成句型的时态,语态,语气。平时要注意语法曲折变位的能力。
感叹词:使答题充满人性,不沉闷,很动态,帮助你展现感性的成分。
3)连词:答题的理性的成分,制造内容的起承转合,展现口才的逻辑质量。
有目的的积累,善用各种词性的好词,可以对口语表达进行精彩的包装。
用充实的论据提升内容含量
不管考试时间如何要求答题长度,考生需要意识到,我们不仅要完成填充题目要求时间,还要保证填充信息的技术含量和精彩程度。下列论据大家要学会积累,这样才能或具体话题点对点使用或放之四海皆真的广泛应用于各种话题中。
1)fact 摆事实。
2)statistics 列数字。
3)witness/testimony 亲身经验/别人经验。
4)comparison/analogy比较/类比。
5)example 贴切的例子。
6)anecdote黑色幽默的奇闻趣事。
7)quotation名人名言引用。
三、托福口语复议优势与风险
优势:
1、当考生其它分数很高,某单项成绩很低,比自己预想的成绩低很多时,通过托福口语复议考生可以拿到自己“应得”的成绩,不用再受车轮战考试之苦。
2、申请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可以用剩余的精力去准备其它考试(比如SAT)。
3、避免再次考试时已经考到不错成绩的其它单项成绩反而下滑的情况。
风险:
1、如果托福口语复议成功了,也不一定都是好事情,因为口语和作文的复议会在原始成绩上加分,也有可能减分。
2、复议过程中成绩会被冻住,不能申请送正在复议的分数。如果在复议前已经帮你送出了很多这次的成绩,复议成ETS会免费帮你重新送一次复议后的新成绩到所有你以前申请送过分的学校。学校以新的成绩为准。
3、复议持续的时间流程长短不一,根据处理效率从几周到两月,不是所有人都等得起的!
4、复议后分数没变化(多数情况):那么这个成绩也不能进行再次复议了,这是一个最终成绩,你的选择就是重新考,对很多人来讲这是时间的浪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