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一项建设之前,我们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对于我们的工作实施十分必要,什么样的实施方案会更好地帮助大家呢?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优秀方案:旅游市场服务质量综合提升工作方案大全”,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为进一步规范文化和旅游市场秩序,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优化营商环境,构建“规范有序、和谐稳定”的文化和旅游市场秩序,促进我镇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现制定街镇旅游市场服务质量综合提升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街镇按照全县一盘棋的工作原则,坚持日常监管与指导提升相结合,以打造放心、舒心的旅游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目的,以建设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旅游业为目标,通过开展旅游市场整治提升行动,规范市场秩序,改善旅游环境,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巩固“扫黑除恶”“放心消费创建”“平安建设”等工作成效,切实保障旺季旅游市场秩序平稳有序,为建党100周年营造良好的旅游市场环境。
二、提升重点及任务分工
--街镇宣传组
1.对旅游市场服务质量综合提升行动中各站所、各成员单位开展提升行动措施、进展和效果进行宣传报道。大力宣传守法诚信经营的旅游单位和从业人员,对涉旅的典型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曝光,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
2.配合文旅部门及时通过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有关街镇旅游资讯,引导游客有序游览。
--文旅工作人员
1.指导A级旅游景区、旅行社、星级饭店完善旅游安全制度,重点加强对景区、导游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落实安全责任,增强对突发事件的认知和处置能力。
2.联合公安等部门查处无证经营旅行社业务的“黑门店”、无证招徕游客的“黑导游”、无讲解资质的“黑讲解员”。
3.加强星级饭店、星级农家乐申报评定工作,督促完善硬件设施和提升软件服务水平。
4.指导A级旅游景区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隐患档案、旅游高峰期疏散预案等,及时通过官方媒体向外发送景区客流量现状,全面向社会公布景区预约方式和预约电话,确保不出现超过景区最大承载量的现象发生。
5.积极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引导游客文明有序参观。
--镇派出所
1.按照发展全域旅游要求,完善街镇旅游警察机制,净化各景点周边旅游治安环境。
2.旅游旺季对重点旅游景区加强治安巡逻,打击各类涉旅违法犯罪行为;积极协助指导景点做好旅游高峰期人流、车流的安全疏导,防止大规模交通堵塞,预防人流踩踏等事故发生。
3.积极参与旅游市场秩序整顿,配合文旅、市场监管、交通等部门查处“黑社”、“黑导”、“黑车”、“黑店”“黑网站”等各种涉旅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4.加强游客聚集区域(酒店、娱乐场所、夜市、旅游购物场所等)治安巡逻、排查,严厉打击针对游客的盗窃、勒索、诈骗、打架斗殴、酗酒滋事、暴力宰客等违法犯罪行为;整治小旅馆经营者争抢、拉客叫客现象,切实保障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镇市场监督管理所
1.对景区内部及酒店、饭店、饮食摊点、旅游团队接待餐厅的食品卫生、就餐环境和后厨卫生规范管理,杜绝食品安全隐患。
2.查处旅游购物店和沿街土特产经销店所售商品以次充好、过期、超前标注、不明码标价、短斤少两、计量器具不规范行为。
3.对景区区间车、特种游乐设施等加强监管,对旅游酒店、餐饮等游客聚集场所电梯进行严格排查,消除安全隐患。
4.加强餐饮从业人员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
5.加强旅游商品、纪念品的质量管理,对旅游商品、纪念品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旅游商品行为。
--镇卫生院
1.指导协助各景点建立医疗、紧急救援、紧急救护、救护运送等服务体系,负责联系并指定救援运送医院,协调景区与指定医院签订救援运送协议。
2.对酒店住宿业进行排查,确保客房布草、洗漱用品消毒消杀到位,从业人员健康状况良好。
--镇交警队
1.在旅游旺季加强安排部署,拟定疏导路线,在通往重点旅游景区道路增加警力,在不影响正常交通秩序的情况下增设临时停车位,引导游客车辆就近停靠。
2.对轻微违章的外地游客车辆采取只纠不罚的人性化管理办法,体现街镇交警的人文关怀。
--各A级旅游景区
1.继续开展创建文明旅游景区和平安旅游景区活动,从制度建设、人员、措施、设施维护、预案制定和教育培训等方面抓好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开展安全排查,增强旅游安全事件处置能力;及时全面向社会公布景区预约方式和预约电话,确保不出现超过景区最大承载量的现象发生。
2.提升窗口服务质量。(1)进一步完善管理规章和服务标准,全面推行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服务;(2)加强职工队伍的业务能力、职业道德和素质教育,坚持开展从业人员文明礼仪、技能技巧培训;(3)讲解人员、后勤服务人员、商业经营人员统一着装,全体职工统一佩戴编号工牌;(4)加强讲解员队伍建设和管理,规范着装配饰,配备语音讲解器材,整洁仪容仪表;强化党史知识、革命史知识、县情知识等培训;强化讲解技巧训练、普通话训练;严格规范讲解员的讲解和接待服务行为,使每个讲解员都成为的窗口和形象大使;(5)组织专家对讲解词内容进行全面修改、挖掘、提升,重新高质量地编写景区讲解词;(6)组织专家对革命旧址展示的照片和文物的介绍进行精准核对并修改,确保历史知识准备无误;(7)建立快速有效的投诉处理机制。
3.提升景区环境秩序。(1)提高景区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水平,消除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现象,定期对环境卫生进行大扫除,及时清理景区周边、房前屋后等卫生死角,做好日常保洁;加强花草树木的管理,及时清理枯树、枯枝、落叶等垃圾;(2)规范景区内部的经营摊点,经营证件张贴在醒目位置,出售的商品要摆放整齐、明码标价,不占道经营,要坚决取缔“三无”商品;(3)规范宗教场所经营行为,严肃查处各种欺客、宰客及诱导、胁迫游客消费等违法违规行为;(4)规范管理旅游景区停车场,做到环境整洁、标志清晰、收费公开、规范经营、停放有序;(5)保持厕所的干净卫生,落实专人管理,做到清洁无异味;(6)严格景区内施工企业的管理,对所有在建工程要按照文明工地的标准规范施工,外围要搭设整齐的护栏或护网,与参观区隔离,并悬挂警示牌匾,确保游客通行安全;(7)杜绝“黑导”、“黑车”进入景区。
4.加强价格管理。旅游景区的商品价格、旅游服务收费价格、门票价格及其减免优惠政策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并做到明码标价。杜绝各种欺行霸市和不明码标价、不在显著位置标价、虚抬价格、以高额回扣揽客等行为。
5.完善旅游服务设施。规范游览线路,完善导引标识牌;规范游客须知制作标准,具体包括须知内容、悬挂位置、尺寸、高度、字体、颜色、质地、英文释义、参观时间等,必须做到内容合理、标准统一、醒目美观;设立游客服务咨询窗口或桌台,公示服务标准、服务承诺,公示岗位监督照片,设立意见箱,公布投诉电话,并保持24小时畅通;常态化开展文明旅游志愿者服务活动。
6.规范景区内部安全,安保人员、监控设备、消防设施设备到位,加强安保人员培训,有应急疏散预案,区间车、特种游乐设备和高风险旅游项目检测、操作人员培训到位。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村及各站所要正确认识旅游市场服务质量综合提升行动,正视目前旅游市场现状,克服松懈思想和厌战情绪,增强旅游市场服务质量提升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属地监管原则,根据辖区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方案,制定具体的工作安排。
(二)落实责任,密切协作。各村及各站所要按照县、镇统一工作部署,突出重点,认真落实提升工作的各项任务和要求。要与各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密切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三)积极引导,注重实效。要引导各旅游企业强化员工教育培训,完善企业管理制度,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并在自查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诚信制度建设,督导从业人员规范经营,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正确引导舆论,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行动氛围,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曝光,净化旅游环境,对工作中好的做法、事例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报道,发挥正面典型的引导作用。
03kkk.cOm精选阅读
【精选】餐饮质量安全提升实施方案优秀篇
一、工作目标
以“智慧管理”为突破,“分类监管”为先导,坚持问题导向、科学监管、务实管用,完善长效制度机制,着力破解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重点、难点问题,顺应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消费者餐饮消费安全、健康的需求,防风险、保安全、建机制、强效能,以规范助发展、以发展促转型,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重点任务
(一)以人员培训为重点,强化检查和抽考,着力解决从业人员规范操作、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能力提升问题。
(二)以餐饮后厨为重点,突出加工操作、就餐等重点区域整治,着力解决餐饮环境脏乱差问题。
(三)以进货查验为重点,督促餐饮单位履行进货查验记录义务,着力解决食品安全责任追溯问题。
(四)以餐饮具清洗消毒为重点,强化监督检查、检测和执法办案,着力解决食品安全制度执行问题。
(五)以推动“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鼓励举报为重点,强化社会共治,落实奖励措施,提高举报投诉处理效率,着力解决主体责任不落实问题。
(六)以散装白酒、泡酒为重点,强化散装食品、食品添加剂等高风险品种安全监管,严禁散装食盐、防范醇基燃料、亚硝酸盐等进入餐饮服务环节,造成误食误伤。
(七)以冷链食品和从业人员为重点,强化疫情防控,建立冷链食品追溯体系,落实从业人员晨检、监测等制度,严防餐饮服务领域出现聚集性疫情。
(八)以线上线下融合治理为重点,开展网络餐饮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以网治网”,强化线上监测,线下核查;提升、拓展监测信息核查处置平台功能,提高治理效率。
三、主要措施
(一)全面落实餐饮服务提供者主体责任
1.督促餐饮服务提供者落实餐饮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
材料。
2.规范连锁餐饮企业食品安全管理。
3.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推动食品安全管理和服务升级。
4.落实餐饮服务提供者疫情防控主体责任。
(二)持续深入开展网络餐饮综合治理
1.加强审查登记管理。
2.加强线上信息公示监管。
3.加强配送过程管理。
4.加强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备案管理。
5.强化线上监测线下核查。
6.开展网络餐饮政企共治。
(三)加大规范指导和监督检查力度
1.从严执法检查。
2.实施分级分类监管。
3.规范“小餐饮”经营行为。
4.加强高风险食品安全监管。
5.逐步实施智慧监管。
6.强化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监管。
7.加强餐饮服务许可、备案监管。
(四)强化社会共治
1.开展“随机查餐厅”活动。
2.指导行业协会开展量化分级评定。
3.畅通投诉举报渠道。
(五)规范应急处置
1.规范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严格落实《省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要求,建立健全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运行机制,强化应急准备,规范信息报送,有效预防、主动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高效组织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影响和危害,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四、时间安排
(一)20xx年作为“餐饮从业人员培训年”
(二)20xx年作为“餐饮服务规范年”
(三)20xx年作为“餐饮环境卫生提升年”
五、有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
(二)加强组织实施
(三)及时报送工作信息
优秀方案:2021年旅游营销工作方案实用
为切实做好20xx年旅游市场营销工作,激活旅游转型升级,特制订以下市场营销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旅游转型升级战略部署,大力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整合各种宣传力量,创新宣传促销方式,加快促进旅游市场复苏,进一步提高旅游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
二、目标市场
根据旅游客源实际情况,对目标市场进行三级划分。、等作为一级核心市场,在稳定旅行社渠道收客基础上,抓住双休假日、小长假、黄金周等重要旅游出行旺季,着力挖掘亲子游、休闲游、家庭游等自助游群体及中小学研学旅游团队,“三明实践”考察团队。浙江、上海、广东、湖北、湖南等作为二级重点市场,鼓励县内旅行社加快恢复与当地组团社合作,设立驻外分支机构,着力招徕文旅康养、森林康养、工会疗休养等游客团队。北京、江苏、重庆、山西等地区为三级发展市场,实施区域经销商包量合作,招徕文旅康养团队。
三、主要措施
(一)放大旅游形象宣传
1.争取中央和地方媒体宣传。认真做好“三明实践”后半篇文章,积极对接国务院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举发展政策,争取央视(央视影音、央视新闻移动网)、东南卫视、电视台综合频道等国家、省以上电视台栏目组,《人民日报》、《中国旅游报》、《日报》等国家、省以上主流平面媒体及其新媒体、自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公益广告、专题栏目宣传推广旅游形象。
2.持续高铁媒体宣传。设立专项经费,继续开行深圳北山海旅游专线动车,投放福州铁路客运所辖动车“亮角落”广告,投放西-宁波、福州-郑州、福州-上海的动车冠名(头帎片、到站广播)广告。
3.加强重要区域广告宣传。加大景区等广告互换宣传,在三明机场航站楼安检厅、候机厅、出站通道投放旅游美陈、景区广告。在重点城市人流汇聚区投放“亮角落”广告。在福银高速公路常年投放“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户外广告。在动车站投放出站过道灯箱广告。
4.加大新媒体网络宣传。强化字节跳动公司合作,继续做好“旅游”抖音短视频宣传,“旅游”微信公众号,世界自然遗产微博图文推广。发动全县领导干部、旅游企业开展移动手机“彩铃”短视频、抖音短视频宣传、微信自媒体宣传。
(二)加大营销活动推广
1.20xx年丹霞汉服旅游节。计划于5月份举办。以亲近丹霞、体验汉服、学习传统文化为主题,在古城、大金湖展示汉民族传统服饰,吸引市民游客互动打卡拍照,加快预热复苏旅游市场。
2.20xx年第六届淘气节。计划于7月初暑假期间,在大金湖举办。以大金湖玩水、亲水为主要活动内容,将的淘气活动融入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山水,激发暑期周边亲子、家庭游出游热情。
3.20xx年第六届帐篷节。计划于七夕期间,在长兴服务区举办。面向闽浙赣粤四省户外运动爱好者,以七夕户外露营为活动内容,结合福旅房车营地,着力办成充满美丽、浪漫、醉人的大型户外盛宴。
(三)深化全民旅游营销
1.全面实施部门单位大营销活动。继续开展县直单位、乡(镇)全民大营销活动,每个干部招徕40人次会议团队。参照写生团队政策,出台中小学研学团队门票优惠政策,大力招徕研学(含大学生写生)团队。
2.积极开展线上电商营销。一是积极对接互联网企业,争取在发展互联网运营中心,加快完善微信小程序“一部手机游”项目,全面开展线上线下推广活动,全面铺开宾馆民宿等企业“一部手机游”分销景区门票,逐步实现电子商务旅游营销。二是加强与同程网、携程网、去哪儿、美团等在线旅游商合作,实施单张返佣和销售额阶梯返佣奖励,提高网络销售量。
3.鼓励旅游企业市场营销。一是活动营销奖。对县内旅行社举办主题收客活动,游客规模达300人以上,游览线路含“金湖+”(九龙潭、明清园、上清溪、寨下大峡谷、尚书第)四联点及以上的,按每人100元的标准给予宣传补助。单场补助不超过10万元,全年单家旅行社申报主题活动不超过3场,补助金额不超过20万元。二是市场推介奖。鼓励县内旅行社到省外举办旅游专场销售会,参加人员达150人以上的,由旅行社申报,经审核确认后,给予5000元/场的补助。对旅行社到省外召开旅游同业推介会的,50人以上规模给予1万元/场的补助。三是实施旅游企业短视频宣传奖励政策。县内宾馆、饭店等旅游企业积极开展抖音微信宣传,并与全民营销支持政策挂勾,对开展抖音等景区短视频旅游宣传,并投稿“旅游”抖音号,单条累计点赞量达1000以上的,按一个点赞量0.1元标准进行奖励,每条宣传短视频的奖励封顶1万元。四是主攻非假日出游主流老年人群体。继续实行30人以上老年团队(50周岁及以上)金湖“免门票”(门票30元、船票45元/人)、寨下门票10元/人的优惠政策。五是实行大型团队奖励政策。对单团队“金湖+”(省内以设区市,省外以省为区域单位)四联点200人以上的团队,按普通团队50元/人、老年团20元/人的给予奖励。六是税收贡献奖。对20xx年缴纳税收超过20xx年度的旅行社,按缴纳税收等额标准给予奖励。20xx年缴纳税收未达到20xx年度额度的,不予奖励。
4.组织旅游企业参加县市旅游部门组织的旅游博览会、旅游交易会、招商推介会。
(四)丰富完善旅游宣传品
制作推出各类旅游宣传品,投放目标市场招商推介会、旅游推介会,旅行商门店,以及县内重大会议,媒体采风等活动。
1.印制《旅游指南》画册1万份、旅游折页5万份,
2.制作1万份形式新颖、制作精美,易收藏、便于携带的新型购物袋。
3.制作优游白书、手机扣等旅游纪念品。
4.制作旅游展架1000个。
五、营销经费安排
县财政安排旅游专项经费400万元。
(一)三明绿色旅游推广联盟、品牌景区营销中心统筹经费:110万元。
(二)网络新媒体宣传:60万元(含20xx年字节跳动公司合作经费50万元)。
(三)旅游节事活动:80万元(含旅行社活动营销奖)。
(四)省市文旅部门要求参加的重点城市旅游推介会、旅游博览会、旅游交易会参展费用,三明机场等重点区域宣传:30万元。
(五)旅游宣传品:10万元。
(六)旅游企业市场营销和景区网红产品奖励:110万元。
【精选】旅游示范区创建公共服务方案优秀篇
为全面推进我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确保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紧紧围绕“一州两区三家园”战略目标,高标准贯彻落实县委加快构建“一地三极、全域生态”,全力建设“五个”的各项工作要求,提升城市管理服务保障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推动城市转型升级,塑造城市新形象,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对市政基础设施的巡查和维护。一是掌握好区域内路灯具体位置及情况,建立健全日常巡查管理台帐制度,认真做好台帐的整理和归档工作,对范围内的所有路灯进行日常的巡查,日常检测、调校与维修更换,确保明亮率不低于98%。二是深化养护管理机制,提升设施养护精细化。完善巡查机制,做好市政设施的日常巡查工作。三是提高管理水平。充分调动各方力量,不断提升市政管理水平。积极推广精细化养护技术。推进“行政效能”建设,优化市政管理作风。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员作用,化被动为主动,加强沟通交流,及时掌握信息,将监督员意见建议与设施日常检查考核、工程质量验收等管理工作相结合,及时整改日常管理薄弱点。
(二)加强城市排水防涝管理,确保城市排水畅通。一是强化排水系统管理,提升排水设施治理。对我县城市市政排水管网进行常态化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解决,保证排水管网通畅。二是对县城重点区域排水管网进行全面排查,定期对全城区的检查井、排水管网、暗涵、明沟、集水井、雨水篦子等进行全面的清理淤泥和杂物。提升城市排水防洪水平,做好汛前排水防痨准备工作。
(三)加强垃圾填埋场的日常管理水平。一是不断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安排驾驶员每日两次(每早上11点-13点、下午6点-8点)将垃圾分区分层推放到位,保证堆体边坡不大于1:3,终场边坡能够作业时覆盖消毒。2名消毒员每日进行全覆盖消毒(每日两次:早上9点30-10点30分、下午3点-5点),填埋场采购了先进无二次污染的生物制剂来对整场实施消杀蚊蝇病虫措施。全程按照先消杀、消杀后辗压,辗压后再消杀,消杀后覆盖黑土,尔后再覆盖黄土密封的流程,保证场地无蚊虫害。二是制定专门的考勤奖惩和各种登统计制度,做到工作有痕迹、在岗有考勤、用车登记、操作有记载、用油有监控、用药有数量,消杀有登记、填埋有过程。同时配置一名门卫专职负责场区车辆器材安全和卫生问题,每日按时对场区进行监管和卫生保洁,严格杜绝无关车辆及个人进入场区和其他垃圾进入填埋场的现象发生。三是不断建立健全运行作业、设备维护、消杀等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在场区配备了监控设备,监测场区安全和渗滤液密封情况,做到发现问题即时处理。同时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对渗滤池、地下水检查井等项目进行检查,使场内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并且为了更好地检测场地周围环保。
(四)加强道路清扫保洁、精细擦拭城市家具,不断提升市容环境卫生服务质量。一是加强道路清扫保洁,进一步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督促各个路段环卫保洁人员严格按照道路清扫保洁作业标准进行作业,严格实行每周“一大扫、六普扫、全天候保洁”的作业模式,督促落实全天候精细化保洁作业。对主次干道采取地毯式清扫、人机结合清洗、洒水降尘、机械化清扫、精细化保洁的作业措施,利用洗扫车、洒水车,每天对县城主次干道实施循环不间断作业,督促清扫保洁人员,加大对人行道的清扫保洁力度,有效防止人行道扬尘污染等问题。同时,加强对主干道、人流量大的路段以及雨水篦子的油污冲洗力度,做到每2天全城冲洗,不留死角,确保地面清扫保洁达到标准的作业质量。二是加强背街小巷清扫保洁,及时清除各类废弃物。结合打造精致街巷和全域无垃圾工作的开展情况,督促各路段环卫工人对各自保洁路段的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河洪道沿线、公路沿线、城乡结合部、居民小区、市区绿化带等重点区域进行了整治,重点清理了积水、落叶,废塑料等废弃物。三是精细擦拭城市家具,提升城区立面卫生质量。督促各路段环卫工人对辖区路段重点对路灯杆、垃圾房、果皮箱等“城市家俱”进行全面的擦洗和清理,环卫工人发挥主力军作用,对污染严重的城市家俱,先用高压冲洗车冲洗,再用抹布一点一点擦干净,在日常保洁中,每天人工擦洗1次。同时,扩大“城市家具”的擦拭范围,将沿街所有路灯杆、垃圾房、果皮箱等全部纳入擦拭范围,要求保洁人员每天擦拭1次,全面保障城区立面干净、整洁。
(五)强化环卫公厕精细化保洁,维修保养设施设备,不断提升环卫公厕服务质量。一是对环卫公厕做好精细化卫生保洁工作。严格按照公厕管理制度要求,对全县6座环卫公厕进一步加强管理,确保公厕实行24小时开放,做到随脏随清理,纸篓不外溢,每日对环卫公厕及其周边3—5米范围内做好清扫保洁、对公厕外立面进行冲洗外,加大内部保洁力度及频次,细化保洁项目,并按规定定期除臭消毒,及时消除异味,以保持空气清新,为每座公厕配备免费纸巾以方便市民使用,不断提高市民如厕的满意度。二是对环卫公共厕所和环卫设施设备清洁维护,保持设备整洁完好。进一步加大对公共厕所等环卫设施设备的清洁和维护维修,及时更换和维修出现故障的公厕和环卫设施,推进人性化服务,大力展现现代化公厕的新面貌,全面改善出行市民及游客如厕环境。另外,定期检查公厕各种便利设施及第三卫生间(残疾人厕间),对消耗品、免费纸巾及时进行补充,对损坏设备立即更换维修,以进一步方便外来游客及出游市民。
(六)全面落实垃圾收运转运模式,不断提升垃圾收运转运服务质量。全面落实垃圾清运工作。做到城区垃圾日产日清。督促各个垃圾清运车辆对沿街门店垃圾定时巡回收集清运,每日至少5次,垃圾清运按定时定点收集、上门服务收集、入小区收集、垃圾房收集、小型清运车巡回收集6种垃圾收集清运形式。同时及时清运市民的废旧家具及大件物,确保县城内各类垃圾日产日清。其它区域严格落实垃圾不落地收集,采取垃圾不出院、垃圾定时定点收集等收运方式,坚决杜绝垃圾裸露堆放现象。
(七)加强绿化工作,按照“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工作要求,全面加强推进绿化工作。一是完善重要节点绿化,提升城市品位。为完善城市重要节点绿化,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特色,优化人居环境。今年全年,预计投资50万元对城市重要节点位置进行绿化改造。二是提升绿化养护水平,景观效果日趋完美。以行道树无缺株、歪斜、绿篱无断档、地被无裸露、绿化设施无缺损、园林植物无病害、绿化树木无尘垢的“六无”为目标,多管齐下,切实抓好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狠抓公共绿地精细养护。广场、街心花坛等路段结合各自实际,以巩固创园为抓手,认真做好园林植物的浇水、施肥、补植、修剪、病虫害防治和广场设施维护管理及园容保洁。今年以来,一直加强植物日常管护力度,组织人力,物力浇灌,修剪整形,除虫打药,浇水除杂草等养护管理,有效提高管护作业质量,确保植物呈现良好的生长状态和优美的造型,使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工作要求
(一)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狠抓落实,在工作中狠抓重点,切实落实执法整治工作任务,确保整体工作取得成效。
(二)充分利用现有宣传手段,宣传报道工作的目的、意义、要求和有关政策,向广大市民讲清非法占道、非法经营、破坏城市环境卫生、损坏市政公共设施等行为的危害,引导市民自觉遵守城市管理和交通管理有关规定,维护城市良好形象。
(三)各股室要加强协调和配合,增强全局观念,合理调配力量,保证人员相对稳定并按时到岗到位有效开展工作。
优秀方案:家庭农场培育工程工作方案大全
一、基本情况
县位于自治州东北部,全县幅员面积5286平方公里,耕地8万余亩,辖12个乡(镇)、100个村10个社区,常住人口8.13万人,农业人口5.5万人。
二、家庭农场发展基本情况
(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农民主体、合力推进,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按照发展与规范、规模与质量、示范与创新、指导与管理并重的要求,以培育家庭农场为抓手,努力创新农业经营机制,着力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实现现代农业更好更快发展。
(二)发展家庭农场基本情况:工商注册登记27户,已实现12乡镇、23行政村中有家庭农场,组织申报州级示范家庭农场3户。
三、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根据我县现代农户家庭农场(以下简称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把长期稳定务农、初具经营规模、具有较高种养能力的小农户培育成为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示范性强的家庭农场。全县每年培育家庭农场12户以上(每个乡镇每年至少培育一家家庭农场)。
(二)20xx年工作目标
20xx年,全县拟新增家庭农场12户,累计达到家庭农场30户,5个乡镇有示范场(其中县级示范场5户、市级示范场2户、省级示范场1户)。
达到“三个一批”。先培育一批,对目前已经具备家庭农场申报条件的,要积极鼓励其进行工商登记注册,实现法人式生产经营管理;再辅导一批,对已经从事规模种养殖的经营主体、有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意愿和经过培养能够发展成为家庭农场,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安排专人全程跟踪服务,使其在短期内达到家庭农场的生产要求,每个行政村要辅导完成一个以上;储备一批,对那些具备种养大户雏形的新型职业农民、生产经营农户,要加强跟踪服务,引导其向规模化、集约化和商业化生产经营方向发展。
(三)项目支持对象
20xx年,实施培育工程(二类)11个。
四、支持路径
要积极鼓励引导村组干部、大学生村官、个体工商户、农业专业大户和农民家庭等主体投资创办家庭农场,鼓励家庭农场通过土地流转从事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开发,鼓励家庭农场进行工商登记注册,成为法人型经营主体,为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法律保障。紧密结合我县农业产业发展格局,针对农、林、牧、渔等不同类型的家庭农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应建设标准,积极开展规范化示范型家庭农场的创建。指导家庭农场开展标准建设,即生产标准化、管理科学化、营销网络化、经营市场化、产品品牌化,不断提升家庭农场发展势态,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
(一)大户、老板创办一批。鼓励现有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大户、企业老板向家庭农场方向发展,因势利导推进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引导农民向家庭农场流转土地,鼓励专业农户流转其他农户土地,引导专业大户发展家庭农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使其成为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这类家庭农场要成为当前发展家庭农场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村组干部领办一批。鼓励村组干部、大学生村官利用对本地农业发展资源情况、生产环境熟悉等优势,积极创办各类符合本地发展实际的家庭农场,这一类是当前发展家庭农场的补充,能起到示范带动性作用。
五、时间进度
项目资金到位,省州备案批复后在一个年度内完成项目建设和资金拨付。
六、资金管理
项目资金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资金拨付实行先建后补,经所在乡村两级、县级主管部门验收后,项目资金根据项目完成情况,由项目实施单位填制《财政资金报帐拨款审核单》,并附有效原始凭据,经所在乡镇、县级主管部门审查,财政部门审核后拨付。对擅自挤占、截留、挪用、套取、虚报、冒领财政资金的,除追回全部资金外,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七、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各乡镇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发展家庭农场列入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突出位置,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确定专人负责,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家庭农场发展工作扎实推进。成立项目监督管理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申报、实施、资金使用监督管理,编制各种报表,掌握项目实施进度,项目完成后及时进行验收。
(二)营造氛围。广泛宣传申办家庭农场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积极引导农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成立家庭农场;积极树立家庭农场的先进典型,及时总结家庭农场发展的工作经验,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服务。工商部门要尽可能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家庭农场登记注册提供“绿色通道”;农业部门要开展跟踪服务,对已办理证照的家庭农场实行定期或不定期回访,积极主动帮助其解决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对家庭农场主的培训,提高农场经营水平,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
(四)加强考核。将家庭农场发展纳入乡镇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家庭农场的政策落实,建立工作完成情况通报制度,将不定期督查通报相关情况。
优秀方案:燃气安全专项整治提升行动工作方案实用
为深刻吸取“6.13”湖北省十堰市燃气泄漏爆炸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压实责任,全面加强燃气安全管理,防范和遏制燃气安全事故发生,区政府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整治提升行动,工作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按照燃气安全管理有关规定,全面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彻底整治全区燃气建设、经营、使用、管理等环节存在的问题,从严加强燃气安全管理,全面落实燃气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全区燃气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为建党百年营造良好氛围。
二、整治重点
(一)燃气经营企业安全。一是深入排查企业是否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特别是在生产经营、安全管理、设施运行、安全责任制落实、规章制度建立、安全投入、硬件设施运行维护、设备检测、安全教育宣传、人员持证上岗、承包商和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制定及应急演练等方面的运行情况。二是深入排查企业是否对发现的各类安全隐患进行了彻底整改,对于存在重大隐患但无法立即整改的问题,是否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整改方案,并明确责任人员、整改措施、完成时限。三是重点检查各液化气站使用非自有气瓶、超期未检、检验不合格或者报废的钢瓶充装燃气等情况,以及是否严格执行持证上岗等情况。(牵头单位:区综合执法局、区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各镇、街道,区商贸园管理服务中心)
(二)工商企业用气安全。一是检查工商企业供用气合同签订情况、日常自检是否到位,检查记录是否详实、燃气泄漏报警器和自动切断装置运转是否正常、阀门开关记录是否建立等情况。二是检查燃气设施建设的合法性、规范性及燃气设施运行维护、检测检修情况,检查警示标识、安全监控、消防设备、防雷防静电、应急物资等设施设备的配备情况。(牵头单位: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应急局、区工信局、区综合执法局、区消防救援大队;责任单位:各镇、街道,区商贸园管理服务中心,各管道燃气企业、各液化气站)
(三)学校食堂用气安全。一是检查学校食堂供用气合同签订情况、日常自检是否到位,检查记录是否详实、燃气泄漏报警器和自动切断装置运转是否正常、阀门开关记录是否建立等情况。二是检查警示标识、安全监控、消防设备、防雷防静电、应急物资等设施设备的配备情况。(牵头单位:区教育局、区综合执法局、区消防救援大队;责任单位:各镇、街道,区商贸园管理服务中心,各管道燃气企业、各液化气站)
(四)农村用气安全。一是检查是否严格落实农村燃气“双安全员”制度,实现了农村天然气管理全覆盖。二是检查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应急抢修服务机制,确保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反应、迅速处置,是否按要求定期组织了燃气安全应急演练。三是检查村居用户用气场所是否符合规范,并保证安全条件相对稳定。四是检查是否存在擅自安装、改装、迁移或拆除燃气设施的行为。五是检查是否存在燃气表后操作阀设置不合理、操作不方便、设施不关闭,燃气管道、计量器具被装修箱柜包裹密闭等现象。六是检查供气企业是否留存检查记录,并建立“一户一档”台账,加强对用户用气安全的宣传。(牵头单位:区综合执法局;责任单位:镇、镇、镇、镇、街道,各管道燃气企业)
(五)城镇用气安全。一是检查城中村及城区平房用户是否存在不安装报警器、管线锈蚀严重、超期服役、私拉乱接和冬季采用燃气炉直接燃烧取暖等情况。二是检查是否存在物业代管供气行为的小区,对物业代管小区供气移交推进情况,特别是对城区老旧小区和“三供一业”移交小区供气情况进行检查。三是检查超期服役燃气设施更新改造情况。检查燃气企业是否对超期服役燃气设施进行了集中摸排,是否制定了分批次改造计划。检查20xx年我区3000户改造任务推进落实情况,在改造过程中,是否严格落实安全巡查、专家检查、入户排查、检测检修和管线周边施工动火作业安全管控等规定。7月10日前,各街道、各管道燃气企业将物业代管小区移交和超期服役小区有关情况及移交改造计划报区综合执法局。(牵头单位:区综合执法局;责任单位:街道、街道、街道、街道、区住建局,各管道燃气企业)
(六)地下燃气管网安全。一是检查是否对存在超期服役管网、占压管网等安全隐患进行了及时的排查整改。二是检查是否存在地下燃气泄漏到下水道、泄漏到密闭空间等形成大范围爆炸的安全隐患。三是检查是否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和安全生产管理的规定,设置燃气设施防腐、绝缘、防雷、降压、隔离等保护装置和安全警示标志,是否定期进行巡查、检测、维修和维护,是否对缺损或破坏的警示标志进行及时维修。四是检查是否根据目前对地下管线普查的要求开展了相应的活动,并登记造册。五是检查是否按照要求对地下管网进行定期检验检测。7月10日前,各管道燃气企业将地下燃气管网图及管道占压自查统计情况报区综合执法局。(牵头单位:区综合执法局、区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各镇、街道,区商贸园管理服务中心,各管道燃气企业)
(七)智慧燃气系统运行效能。一是检查各管道燃气企业是否建立了智慧燃气系统并运行,特别是检查地下管线泄漏报警检测系统运行情况。二是检查是否在天然气管网和下水管道交叉地段安装了报警系统。三是检查是否实现了对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智能化安全监管,实现了及时报警、实时监测、自动控制。(牵头单位:区综合执法局;责任单位:各镇、街道,区商贸园管理服务中心,各管道燃气企业)
(八)检查开展“打非治违”行动效果。一是检查已开展的打击无证经营、打击超许可范围经营等活动效果。二是检查是否依法取缔无证经营的燃气汽车加气站和液化气储配站、瓶装供应站、瓶组气化站。三是检查是否存在未经审批、擅自在工业企业内部设立CNG、LNG供气设施的行为,是否存在非法运输CNG、LNG等行为。四是检查是否按规定对擅自设点、倒罐、无证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五是检查是否存在向未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个人提供用于经营性气源等行为。(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应急局、区工信局、区交通运输局、区综合执法局、公安分局;责任单位:各镇、街道,区商贸园管理服务中心)
(九)供气服务。一是检查各燃气企业是否配备了充足的工作人员,按照每年两次的标准到住户家中开展燃气检查、指导和安全知识宣传。二是检查各燃气企业是否按照标准建立了相应的服务设施和场所,配备了完善的设施,并提供到位的咨询、报修、充值、抢修、检测等服务。三是检查各燃气企业是否按照市级部门气价文件售气,是否存在随意提高供气价格问题。四是检查各燃气企业是否存在对用户更换燃气表、燃气报警器、更换不锈钢波纹管收费较高情况。(牵头单位:区综合执法局、区发改局、区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各镇、街道,区商贸园管理服务中心,各管道燃气企业)
三、任务分工
(一)区综合执法局负责牵头开展本次燃气安全整治专项督查,对各燃气经营企业进行安全检查,督导、调度各镇街、各有关单位开展工作。
(二)区交通运输局负责对违反规定运输燃气的企业、车辆进行查处。
(三)区商务局负责组织餐饮场所开展燃气使用安全自查工作,主动消除隐患;督促其与合法燃气经营者签订安全供(用)气合同。
(四)区教育局负责组织学校、幼儿园、教育培训机构开展燃气使用安全自查工作,主动消除隐患;督促其与合法燃气经营者签订安全供(用)气合同。
(五)区住建局负责督导小区物业公司配合燃气企业对代管供气小区移交,负责组织建筑施工单位开展工地食堂燃气使用安全自查工作,主动消除隐患;督促其与合法燃气经营者签订安全供(用)气合同。
(六)区应急局会同区工信局负责对工业企业内部违规违法使用CNG、LNG行为进行查处。
(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对无营业执照经营燃气、销售不合格燃气燃烧器具以及充装企业超范围充装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负责对特种设备未经定期检验进行查处,负责对供气价格超出政府定价行为进行监管。
(八)公安分局负责对非法存储、销售、运输、盗用燃气以及破坏燃气设施等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查处。
(九)区消防救援大队负责对燃气经营、使用、储存场所进行安全检查,督促落实消防安全制度。
(十)各镇、街道,区商贸园管理服务中心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全面负责做好辖区内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十一)各燃气企业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抓好安全教育培训,完善双重预防体系,强化应急管理,持续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不断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四、工作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清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整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制定整治计划,周密安排部署,认真组织实施。区燃气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负责牵头组织实施全区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省、市、区部署要求,主要领导带队,抽调精干力量,迅速组织开展,确保专项整治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取得实效。区政府成立专项督导组,对各镇街、各部门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整治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二)强化责任落实,加强督导调度。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责任制,严肃检查并做好隐患整改记录,按照“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检查情况要及时向被检查单位、个人反馈,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负责人要在检查结果上签字。要严格落实“五个一批”要求,从严从实从细开展排查检查。区综合执法局要牵头建立专项整治工作督导调度机制,实行“每月一调度、两月一通报”。各镇街、区商贸园管理服务中心要强化工作措施,加快推进整治,每月25日前将工作进展情况报区综合执法局。
(三)强化宣传引导。创新宣传教育模式,提高用气单位和群众安全用气技能,提高防范意识。充分借助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类新闻媒体,加大对燃气安全专项整治的宣传报道,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建立举报奖励机制,引导企业职工和群众积极参与隐患排查整治,举报各类事故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倒逼企业强化安全管理,推动燃气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四)强化预案管理。进一步修订完善燃气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演练,并做好政府和企业应急预案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完善部门间联合会商、信息共享、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和事故信息报告制度,确保人员到岗到位、信息畅通无阻。全区各燃气应急救援队伍要加强值班备勤,做好应急物资、装备和信息保障等准备,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第一时间出动,及时有效处置。
精彩方案:区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区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为大力实施质量强区战略,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我区经济社会转向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并发〔20xx〕22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按照高质量转型发展的要求,坚持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深化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结合起来,全面实施质量强区战略,持续提高我区产品、工程、服务等领域的质量水平、质量层次和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我区的经济发展品质。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全区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有效提升,环境质量明显好转,质量基础设施效能充分发挥,产业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区域质量水平整体跃升,供给质量明显改善,建设质量强区取得显著成效。
——产品质量。《中国制造2025》中期目标基本实现,产品质量标准化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产品质量安全指标全面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质量创新能力和品牌竞争力明显提高,品种、质量、效益显著改善。
——工程质量。建设工程质量水平全面提升,国家重点工程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市级重点工程质量达到全市先进水平,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监督覆盖率达到100%,人民群众对工程质量满意度显著提高。
——服务质量。服务质量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显著提升,建成一批省级综合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顾客满意度达到我市领先水平,培育二家服务名牌企业。
——区域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就业、教育、文化、体育、社保、医疗卫生、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进一步优化,经济、人口布局均衡,现代农业发展走到全国前列,地区产业整体迈向中高端水平,地区总体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二、重点任务
(一)开展装备制造业质量提升行动
积极推进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行动,实施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质量提升工程。现代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现代高载能等产业产品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形成一些由我区参与制定(修订)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5%以上。建设“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
在新能源汽车、高档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化工装备、大型成套技术装备、通信设备、农业机械、电力装备、智能终端,以及核心基础零部件(电子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产品等重点产品领域推广应用先进制造工艺优化和关键共性质量技术攻关,主要产品质量达到或接近国内领先水平,高新技术产品质量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名优产品高新技术含量显著提高。在工具、量具、模具、基础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等基础类装备,以及重点通用类装备等领域,试点建立产品质量分级制度。加强计量传感技术、远程测试技术、仪器仪表核心零部件、核心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重点推广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可制造性设计等质量工程技术,提高产品可靠性、安全性等关键质量特性水平。(责任单位:区工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科技局)
(二)开展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
推动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满足民众消费升级需求。建立政府主导制定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消费品标准体系。促进产品供给向“产品+服务”转变。
服务业増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以上。围绕日用瓷、日用玻璃、绿色造纸、洗涤产品完善轻工日用品标准体系,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鼓励新型家具设计和开发,防止有毒有害物质超标,支持企业延伸服务链条,提供家居装饰装修整体解决方案。鼓励和引导服装服饰家纺产品生产企业发展特色高端纺织品。加快推进文体用品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强化妇幼、老年人和残疾人用品功能设计和安全标准化,全面提升产品品质。加强对中华老字号、地理标志产品等传统文化产品的品牌培育,推动传统文化产品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提高儿童用品安全性、趣味性,加大“银发经济”群体和失能群体产品供给。大力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产品,推动文教体育休闲用品多样化发展。名牌产品达到5-10个,地理标志产品达到1个。(责任单位:区工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局、区文旅局)
(三)开展农产品、食品药品质量提升行动
农产品、食品实现优质、生态、安全,主导产业和主要产品总体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民群众对农产品、食品药品质量满意度显著提高。
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超过30%,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出口食品、农产品检验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三品一标”获证产品数量年增幅保持在6%以上。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和良好农业规范,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耕地质量保护和土壤修复力度。推行种养殖清洁生产,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严格规范农药、抗生素、激素类药物和化肥使用。围绕蔬菜、干鲜果、杂粮、食用菌、畜产品等特色产业,引进优质农产品和种质资源,大力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提高绿色有机产品供给比重。
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推动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接,加快提升营养健康标准水平。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分级覆盖率达到100%,食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7%以上。振兴发展传统食品、特色食品、现代食品三大食品产业。指导帮扶乳制品、食醋、肉制品等重点食品生产企业,推行建立以二维码为追溯标识的信息化追溯体系。加强餐饮品牌建设,促进餐饮集约化经营。实施药品、医疗器械标准提高行动计划,全面提升药物质量水平,提高中药质量稳定性和可控性,基本药物抽验合格率达到98%。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局、区自然资源局、区商务局)
(四)开展建设工程质量提升行动
大力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和运行管理质量,塑造工程品牌形象。确保重大工程建设质量和运行管理质量,建设百年工程。新增省建筑工程汾水杯3项。对取得施工许可证的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达到100%,竣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施工图纸审查备案率达到100%。全区乡道优良路率达到80%,农村公路一次交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公路建设项目监督覆盖率达到100%。区级以上水利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监督覆盖率达到100%。提高城乡道路交通设施、供热供水设施、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质量水平。加快城市基础建设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严格执行重大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坚持科学论证决策,保证工程项目投资效益。严格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全面落实工程参建各方主体责任、质量责任和建设单位首要责任。扎实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建立从规划设计、建材及部品生产加工、建筑工程施工安装到运营管理的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加快推动管理体系升级。健全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工程质量监督队伍建设。开展建筑部品、绿色产品、绿色建筑认证和相应检验检测,完善绿色建材标准,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推进绿色生态小区建设。推广工程建设新技术,不断提高建筑能效。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发改局、区水务局、区交通运输局)
(五)开展服务业质量提升行动
开展服务业质量提升行动,提升标准化水平和服务质量。健全以诚信评价、行政监管、风险监测、认证认可等制度为核心的服务质量治理体系。实施服务标杆引领计划,培育2-3家服务品牌,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优秀服务模式和先进质量管理经验,扩大服务质量升级试点企业覆盖范围,引领服务业质量稳步提升。
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建立健全文化旅游、餐饮住宿体育演艺、休闲娱乐等生活性服务领域质量标准体系,服务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建成一些国家级服务标准化示范店和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店,培育1-2个左右在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服务品牌。生活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80%以上。完善养老服务、健康服务、居民和家庭服务体系。引导智能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家政服务标准规范,创建家政企业服务品牌。发展大众化餐饮,引导餐饮企业建立集中采购、统一配送、规范化生产、连锁化经营的生产模式。推广实施优质服务标识和管理制度。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建立健全金融、物流、高技术、商务、交通运输、信息咨询等重点生产性服务领域标准体系。全面实施服务质量国家标准,重点提升外包服务、检验检测、售后服务、信用评价、认证认可等专业服务质量,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高技术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形成一批品牌影响力大、质量竞争力强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生产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80%以上。
推进现代物流业智慧发展,培育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加快构建立体式现代物流产业格局。规范发展集交易、电子认证在线支付、物流服务、信用评估等服务于一体的第三方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推进会展业提速发展,加快完善会展设施,培育会展市场主体,延伸会展产业链。推进金融服务业创新发展,构建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加强科技服务业体系建设,支持工业设计、计量测试、标准试验验证、检验检测认证等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综合效益。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努力为群众提供普惠性、公益性、可选择的公共法律。(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商务局、区卫健体局、区民政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司法局、区交通运输局)
(六)开展文化旅游质量提升行动
开展文化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对接文化旅游板块产业集聚、品牌塑造,办好重大旅游节庆活动,重点打造一批文化旅游特色产品和智慧旅游示范工程,规划建设一批具备休闲、度假、运动、养生、娱乐、生态等功能的旅游综合体。全面提升景区品质,加快景区改造、提升、完善。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按照全城旅游理念和“旅游+”“+旅游”的思路,建设国际一流、富有特色的体育旅游、娱乐休闲、康养度假设施,拉动旅游全产业链发展,优化旅游供给结构,带动深度旅游,促进全城旅游。加强旅游教育、管理、服务人才培育基地建设,开展“旅游教育名师”“旅游工匠”“金牌导游”“旅游服务明星”评选推广,全面提升旅游的综合竞争力和持续影响力。在景区、饭店和旅行社等领域打造一批服务质量标杆单位,建设一批旅游服务质量升级试点单位,推动旅游景区参与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建设。鼓励开发优秀文化旅游服务产品,推动文化旅游服务产品数字化、网络化。念好“安、顺、诚、特、需、愉”六字要诀,强化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加快旅游诚信体系建设,打造优质旅游服务环境。(责任单位:区文旅局、区市场监管局)
(七)开展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质量提升行动
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8%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3%左右。推动创业创新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左右。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创新城市治理方式,提高智慧化、数字化、精细化程度,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高质量的普惠性学前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发展,建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民办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健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对象广泛、管理运作规范、保障措施健全的职业培训机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实现比较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提升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保障水平。建立健全医疗纠纷预防调解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聚焦房地产服务、医疗卫生、公共文化、供电、供气、供热、供水等公共服务领域,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推动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改善供给结构,提升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安全保障水平。构建覆盖全市的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网,开展公共服务质量监测。(责任单位:区行政审批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民政局、区工信局、区司法局、区教育局、区住建局、区人社局、区文旅局)
(八)开展对外贸易质量提升行动
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扩大先进装备、新材料、小杂粮、干鲜果等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鼓励现有出口产品打造国际品牌。支持企业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和质量检验、开展国际标准认证,加快建设出口商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加大对国外重大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跟踪、研判、预警、评议和应对,提升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积极融入中部城市群区域合作,主动加强与京津冀、“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质量区域合作。(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工信局)
(九)开展生态质量提升行动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提高生态质量为目标,开展环境质量提升行动。推进清洁供热全覆盖,严控大气污染。实施水源保护工程,加大水污染防治。健全污染土地动态清单和联动监管机制,加强土壤污染治理。做好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加快循环经济环卫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快造林绿化提档升级和市区园林绿化、生态体建设。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全面提升,物种资源丰富度和综合植被覆盖度增加,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形成健全的城镇水污染防治体系,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流域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xx年下降30%以上,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比20xx年下降25%以上。(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区住建局)
(十)开展信息技术质量提升行动
加快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与应用创新,深化大数据场景下的网络数据对传统产业的改造能力。全面强化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成像、裸眼三维图形显示(裸眼3D)、交互娱乐引擎开发等新技术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能力的提升与促进,全面提升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重点领域服务牵引、垂直整合与融合发展能力。重点开发党政电子政务系统、网络监测预警、工业控制安全、加密类信息、信息安全终端及服务器等核心产品。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的新架构、新应用和新模式,结合IISS(信息技术服务标准)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建成需求引领、企业主体、政产学研用共同推进的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体系。建设覆盖服务质量评价、数据(信息)保护、运行维护、云计算服务等重点领域标准应用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信息技术服务产品测评认定。(责任单位:区工信局、区科技局、区市场监管局)
三、主要措施
(一)推动质量创新攻关
围绕重点产品、重点行业开展质量状况调查,组织质量比对和会商会诊,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战略发展,加强与国际优质产品的质量比对,找准比较优势、行业通病和质量短板,研究提供解决质量问题的方案。建立健全技术、专利、标准协同机制,开展对标达标活动,鼓励、引领企业瞄准先进标杆实施技术改造。开展重点行业工艺优化行动,组织质量提升关键技术攻关,推动企业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广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以及可制造性设计等先进质量工程技术。依托省级、市级、区级科技计划,支持引导行业领军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质量技术创新体系,努力攻克一批影响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质量技术。积极优化“军转民”“民参军”体制机制,形成集科研教学、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军品生产于一体的国防工业集群和军民融合板块,努力建设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立质量分级制度,倡导优质优价。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和优势产品,开展新产业、新动能标准领航工程,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建立创新攻关与国际同步、产品质量与国际接轨的先进产业体系。完善第三方质量评价体系,开展高端品质认证。鼓励质量提升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发明等方面的技术成果申报省科学技术奖。(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工信局)
(二)深化全面质量管理
发挥质量标杆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质量管理。推动企业建立覆盖产品设计、原料采购、进货验收、生产控制、出厂检验、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广泛开展质量改进、质量风险分析、质量成本控制、质量管理体系升级等活动,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组织质量培训和会商会诊,广泛开展质量提升小组活动,推广应用精益生产、六西格玛、卓越绩效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鼓励中小企业围绕单个产品做精做细,打造一些质量生命力强的“隐形冠军”和“小巨人”企业。以优势企业为纽带,组建质量提升联盟,提高原材料、初级加工及配套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能力,促进协同制造和协同创新,实现质量水平整体提升。(责任单位:区工信局、区市场监管局)
(三)加快标准提档升级
对接创建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省,深度融合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格局。改革标准供给体系,鼓励各类组织参与各级标准制修订工作,力争实现国际标准零的突破,推动消费品标准由生产型向消费型、服务型转变。进一步完善地方标准体系,培育发展团体标准,加快转化先进适用的国际标准,提升国内外标准一致性程度。开展标准分析、标准比对、标准升级,引领企业主动制定和实施先进标准。全面推行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大力推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逐步消除国内外市场产品质量差距。加快构建与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相适应的农业标准体系,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健全民生标准体系,切实提升民生质量。完善服务标准体系,提高现代服务业质量水平。完善工程标准体系,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建立与现代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相适应的治理标准体系,提升政府服务质量。积极开展工业、农业、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宜居城市、美丽乡村、网络安全、行政审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标准化试点建设。(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工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住建局、区文旅局、区商务局、区科技局、区行政审批局)
(四)推进品牌创新建设
以产业集聚地为龙头,开展品牌创新工程,着力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区域品牌。通过自主创新、品牌经营、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手段,培育一批市场影响力较强的知名品牌和知名企业。建立和完善品牌建设评价体系,加强对地方老字号、地理标志、生态原产地、省名牌产品等品牌的推选和培育保护,开展“中国品牌日”、品牌价值评价活动,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和服务附加值,打造影响力大、生命力强的产品、工程、服务知名品牌,不断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完善各级政府质量奖推荐机制,引导我区优秀的组织和人才积极申报各级政府质量奖。建立获奖组织和个人先进质量管理经验的长效宣传推广机制,加大对获奖组织在金融、信贷、项目投资专项资金扶持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发改局、区工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科技局、区商务局)
(五)夯实质量基础设施
加强质量基础设施的协同建设、统筹管理,保持中央、省、市、县四级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系统完整。广泛开展中小企业质量技术服务活动,助推中小企业和产业集聚区全面加强质量提升。构建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加快建设具有高精确度高稳定性、与国际一致性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不断提高量值传递和计量溯源体系的覆盖率,推进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升级换代。推进计量检测资源军民共享,开展军民融合计量科技协同创新。打造计量科技创新体系和共享服务平台。依托国家级和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形成全溯源链、全寿命周期、全产业链的计量检测服务能力。加强标准化基础能力建设,依托省市标准云平台、标准孵化基地、标准化人才专家库等省级标准化创新服务平台,推动优秀企事业单位创建国家、省级技术标准创新企业。
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打造一批国内领先的具有品牌效应的检验检测龙头企业,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国家质检中心。完善认证认可体系,加强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建设。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检验检测认证支撑能力。(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发改局、区工信局、区科技局)
(六)加强质量人才培养
将质量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实施全员质量素质提升工程,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加速培育一批质量学科带头人和质量科技领军人才。与高等院校加强质量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共同建设,推进高素质质量管理人才培养。加强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推广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推动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同参与的质量研究与教育联盟。组织一支质量培训和管理咨询的专家队伍,强化质量管理培训,提升企业内部质量规划、管理和监督水平,提高企业全员质量意识和质量技能。加强对一线工人的工艺规程和操作技能培训,建立首席技师制度。实施青年职业能力提升计划,组织匠心传递,加强人才梯队建设。(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人社局、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市场监管局)
(七)强化质量安全监管
加强对各个领域、各个环节质量的全方位监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民生安全。开展质量问题产品专项整治和区域集中整治。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探索并建立执法协作机制,完善综合执法体系,进一步明确市县两级的监管职责和执法重点,提高执法合力和行政执法效能。落实执法责任,建立重大质量违法案件快速反应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共享,健全质量违法行为记录及公布制度,加大行政处罚等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强化跨区域执法协作,促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严厉查处质量违法行为。加强进口商品质量安全监管,严守国门质量安全底线。探索建立产品伤害监测体系、第三方质量担保争议处理机制,健全缺陷产品召回行政监管和技术支撑体系。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确保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工程建设等重点行业、领域的质量安全。建立电商产品质量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重要进出口商品质量信息追溯体系,加快构建网购商品质量监管机制,加强对进出境邮快件、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的质量监管。(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公安分局、区商务局、区住建局)
(八)开展质量统计分析
积极探索建立反映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开展全要素生产率、质量竞争力指数、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等指标研究,积极推动将质量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健全完善质量综合统计分析制度,围绕区域经济、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开展质量状况分析,通过信息汇集和大数据技术手段应用,定期形成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及质量发展建议。推动我区开展质量状况分析工作,反映区域质量发展水平,为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实现质量数据信息开放共享,强化数据信息分析运用,建立集信息、在线调查、资源共享、沟通交互于一体的质量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立科学完善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体系、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强制报告制度、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及风险调查制度动态掌握产品质量状况。实施服务质量检测基础建设工程,推广实行服务质量通告制度,定期向社会行业服务监管、服务质量及用户申诉处理情况。(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统计局)
(九)完善质量诚信体系
打通部门“信息孤岛”,整合各级各部门和企业、个人信用信息,推进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完善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和产品质量信用信息记录,健全质量信用评价体系,推进质量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加快在行政许可、政府采购、招投标、劳动就业评先评优等行政管理和服务中广泛应用质量信用记录和信用产品的步伐。推动企业实施产品质量信息自我披露,公开产品质量承诺,质量信用报告。制定质量失信“黑名单”制度,对食品、药品、生态环境、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强制性产品认证等重点领域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严重失信行为实施联合惩戒机制,大幅提高质量违法和失信成本。加强技术机构诚信建设,增强检验检测数据的可信度和可靠性。发展第三方信用中介服务,支持鼓励信用产品社会化应用,促进公众信用消费习惯养成。(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发改局)
(十)构建质量共治格局
强化对质量创新的鼓励、引导、保护。积极开展质量知识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活动,推进国家和省级、市级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培养和提升全民质量意识,弘扬诚实守信、持续改进、创新发展、追求卓越的质量精神。建立完善质量信号传递反馈机制,増强行业协(商)会、第三方机构、消费者组织在质量建设中的组织、协调、服务和自律功能,更多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积极构建以消费者权益保护为核心的社会质量监督体系,强化质量社会监督和與论监督,开展质量首负责任制承诺试点,完善消费者投诉、举报和处理机制,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进一步创新质量治理模式,注重社会各方参与,推进以法治为基础的社会多元治理,构建市场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质量共治格局。(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教育局、区司法局)
四、组织保障
(一)实施质量强区战略
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质量强区。把增强竞争优势的重点放在以质取胜上来,加快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统筹各方资源,推动我区经济发展走出“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之路,引领我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进入质量时代。(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二)加强党对质量工作的领导
健全质量工作体制机制,加强质量发展统筹,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强化区质量强区工作领导小组质量提升职能,统筹协调重大问题,安排部署重要工作,督促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各成员单位加强配合,齐抓共管,形成质量提升合力。各乡(街办)党委、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质量工作负总责,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推动建立质量提升情况报告制度,区乡两级政府每年要向同级党委、人大常委会和区质量强区领导小组报告上一年度质量工作情况。(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三)狠抓督察考核
建立完善质量督察工作体系和质量提升工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强化政府质量工作考核,推动把重点工作任务、重大改革事项等纳入督办平台。(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四)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
健全质量发展经费多元筹集和保障机制,区乡两级政府设立质量提升专项资金,纳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主要用于质量创新攻关、全面质量管理、品牌培育、标准提档升级、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安全监管等领域。构建质量增信融资体系,探索以质量综合竞争力为核心的质量增信融资制度,将质量水平、标准水平、品牌价值、市场竞争力等纳入企业信用评价指标和贷款发放参考因素。加大产品质量保险推广力度,支持企业运用保险手段促进产品质量提升和新产品推广应用。推动形成优质优价的政府采购机制。将质量、服务、安全等要求贯彻到采购文件制定、评审活动、采购合同签订的全过程,依法限制严重质量违法失信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活动。鼓励政府部门向社会力量购买优质服务,优先采购各级质量奖获得企业和名牌企业的相关产品。(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发改局、区工信局)
(五)加强宣传动员
大力宣传党和国家质量工作方针政策及省、市关于质量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报道我区质量提升的丰富实践、重大成就、先进典型,利用全国“质量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主题活动开展质量宣传,依托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加强质量公益宣传,讲好质量故事,推介质量品牌,塑造质量形象。把质量理论纳入专题学习培训计划,让质量第一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根本理念,成为领导干部的工作责任。将质量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提高全社会质量、诚信、责任意识,丰富质量文化内涵,促进质量文化传承发展。(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优秀方案:非法侵占林地清理排查工作方案大全
为依法整治非法侵占林地及其他涉林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森林资源生态保护管理,按照市林业局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做好省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的通知》文件的指示精神。市林业局决定在辖区内开展打击非法侵占林地清理排查专项整治行动。为将专项行动顺利完成,特制定本方案。
一、清理排查整治目标
(一)毁林开矿、探矿、越界采石采矿的行为;
(二)滥砍盗伐林木违法犯罪行为;
(三)毁林开垦违法犯罪行为;
(四)毁林种参违法犯罪行为;
(五)其他涉林的违法犯罪行为。
二、组织机构
为将打击非法侵占林地清理排查专项整治行动顺利进行,林业局特成立打击非法侵占林地清理排查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打击非法侵占林地清理排查专项行整治动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执法大队。
联系人:
三、具体实施方法
各单位要将重点公益林管护人员调动起来,对本辖区毁林开矿、毁林开垦、滥砍盗伐、毁林种参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全面清理排查,查清各类案件的面积、位置,违法时间,查清违法责任人。清理排查后,形成问题清单,并填报各类毁林破坏生态问题排查情况明细表(附件1)、违法违规种参地块整改情况登记表(附件3),并与3月20日上报到非法侵占林地清理排查专项整治行动办公室。
各单位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梳理归类,分析原因,明确责任,并查找监管和制度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和问题。将本辖区划分出责任区,落实到分管责任区领导、分管责任人。
各单位要在清理排查的基础上,集中开展打击整治行动,对所有涉林案件进行集中清查上报,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涉嫌犯罪的案件要移交森林公安机关查处。同时,要依法收回并及时恢复被损和非法侵占的林地,
此次非法侵占林地清理排查专项整治行动实行月汇报制度,各单位要在每月12日前,将各类毁林破坏生态问题整改进展情况明细表、违法违规种参地块整改情况登记表,上报非法侵占林地清理排查专项整治行动办公室,直至行动结束。
各单位要在清理排查和依法查处后,对专项整治行动进行总结,认真总结非法侵占林地清理排查、依法查处和整治情况,对存在和查处的问题进行分析梳理,制定加强,林地保护管理的措施和办法,健全和完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长效机制,切实保护好林地资源。各单位的总结报告,在全部问题整改结束后3个工作日报非法侵占林地清理排查专项整治行动办公室。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切实担负起组织实施责任,成立由一把手任组长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层层分解落实责任,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动员会议,做好安排部署。
(二)加强宣传工作。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宣传媒体,广泛宣传林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大力宣传破坏林地的危害以及保护林地、保护生态的重大意义。要及时宣传清理整治专项行动的典型案例以及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
(三)严肃责任追究。各单位要按照林业局的部署认真开展清理排查整治工作,要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不按规定清理排查、依法查处,致使林地遭受到非法侵占和破坏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人员责任。
(四)强化重点打击。各单位要了解掌握破坏林地情况,实行边排查边处理,要抓住重点,快速打击,对涉嫌犯罪的要依法移交森林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严禁以罚代刑,保证这次清理整治工作取得成效。
(五)加强监督检查。打击非法侵占林地清理排查专项整治行动办公室要对各单位开展清理排查整治工作监督检查,各单位发现重大问题要及时上报非法侵占林地清理排查专项整治行动办公室,并层层上报。林业局将成立督察组,对各单位清理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和验收。
(六)及时上报材料。各单位要指定专人及时、准确的上报材料及统计表到非法侵占林地清理排查专项整治行动办公室。严禁出现瞒报、漏报、谎报现象,出现瞒报、漏报、谎报现象的单位,要追究主管领导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