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看阿q正传有感

2024-08-27 来源:华佗小知识

看阿q正传有感(篇1)

鲁迅先生虽然和我们生活在同一世界,但他对人的理解却有自己独有的一方面。当然,这也与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那个时局有很大的关系。

今天决定写的是读《阿Q正传》的报告。为什么选这篇文章呢?主要原因有两个:

①文章长,可以有更多的素材去寻找、发挥

②好理解。对于我来说,这篇文章是除了那些被选入教科书的文章以外,理解的最好的一篇文章了,至少我看完了。其实也还有其它的原因,不过我想有这两条,应该就足够了。

文章主要讲述了,在一个思想闭塞的农村小镇未庄里,有一个身心受到严重残害的落后的典型农民——阿Q。他既无家无地位,也无固定劳动职业,只能以出场劳力为生,备受残酷的压迫与剥削。但他不能正视自己的悲惨的地位,却从“精神胜利法”自我陶醉。阿Q从盲目的自尊自大到可悲的自轻自贱,是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里人们的典型性格,处在当时社会,革命是一定的,而阿Q的阶级地位决定了他欢迎革命但他不了解革命,认识糊涂,精神麻木,结果被封建地主枪毙示众,结束了他的一生。

这篇文章是在二十世纪辛亥革命的时候写的,鲁迅先生用他自己的方法对这个社会的腐朽、人们思想的落后、精神的迷茫,进行了严厉的抨击。而对于阿Q的一生,却是感到悲哀和惋惜。鲁迅先生用他的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那时中国底层人民的生活。阿Q一文共有九章,而第一章的序则是对阿Q性格的一个大体概括,以及《阿Q正传》的来源,为什么要写《阿Q正传》。只是对于后面的内容,终究理解的还是不够透彻,大概是因为我并没有身处那样的环境,那样的心情吧。当然也没有鲁迅先生那样深厚的文学功底。那么,下面就简单描述一下我的理解。

在读过序之后,我对后面的内容倒产生了一些兴趣,阿Q是一个过分自尊的人,他头上的癞疮疤,不准别人提,甚至近于“赖”的音都不行,从这里是可以看出的,而每次人们都爱与阿Q打趣,然后便是一场恶战,不管是口角还是直接动手,最后总是会有阿Q被拽住辫子往墙上撞的一幕,看到这里,我突然冒出一个奇怪的想法,阿Q头上会不会是这样来的?真是一个可悲的人。阿Q每次被碰头后,便会使用他的“精神胜利法”重复着“儿子打老子,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读到这里,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我是应该嘲笑他呢,还是同情他呢?心里五味杂陈,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阿Q的优胜心理,倒是让他省下不少心思,可是“精神胜利法”也不是万能的。比如遇到了王胡,和他打了起来。虽然结果还是一样的被撞墙,但阿Q着实感觉到了屈辱,在他的心里,王胡不配和自己动手,这也说明精神胜利法的失败。

下面提到了关于当时最重要的一个话题了,那说是剪辫子。鲁迅先生在前面早就写过一篇文章“头发的故事”,具体说明了在当时社会有辫子不行,没辫子也不行的尴尬情境。阿Q因进过几次城,所以感觉自己见了世面,但是在他眼里,辫子是中国人的标志,没有辫子那便是“假洋鬼子”,于是乎,因为这个他遇到了第二件屈辱的事,他又被打了,还是被他最看不上眼的假洋鬼子打了。他的精神胜利法又起了作用,到了酒店门口,他已然忘却了。在酒店门口遇到小尼姑的事儿,让阿Q觉得自己应该找个女人了。可是,因为这个他又开始了一段悲惨的故事,到了赵家做工,他看上了吴妈,结果让人打得落花流水,还把自己的破布衫丢了。鲁迅先生用他的文笔,描写了阿Q对女性态度上不干净的思想,以及他封建思想的毒素。

小D,一个不具体的名字,抢了阿Q的饭碗。他没了谋生的能力,只能到菜园里偷东西,还被黑狗追。最后进了城。进城后的阿Q有了短暂的中兴,也短时的满足了他的虚荣心。然后好景不长,随着阿Q的底细被披露出来后,人们又由对他的“敬而远之”到“斯亦不足畏也矣”,更说明了世态的炎凉,人们的愚昧无知。

对于后面的革命部分,确实没有看的太懂。阿Q的革命要求是模糊而幼稚的,最后,阿Q被枪毙示众这样的悲剧结束。在当时的社会,人们的思想扭曲,精神麻木。鲁迅先生看到中国人的病因不在于医人,而在于医心,所以他决定弃医从文,用他那无形的笔去唤醒中国大众的心,来共同抵抗外来侵越者,让中国大众醒过来。

看阿q正传有感(篇2)

《阿Q正传》已被译成多种文字,被世界各地的读者所欣赏。

阿Q是未庄一个贫苦的小人物,他很穷,连名字都没有,人们都叫他阿Q。阿Q没有家,住在土谷祠里,平时靠给人家打短工挣钱养活自己。他又穷又瘦小,常常遭到别人欺辱,当人家嘲笑他连家都没有时,他却自吹“我的儿子比你们阔得多啦!你算什么东西!”。每次和王胡打架,被人揪住辫子往墙上撞时,他总是用“这是儿子打老子”的话来安慰自己。挣来的钱被别人抢了,阿Q很生气很愤怒,会狠狠地打自己一个耳光,然后把它想象成打了别人一样,从而莫名其妙地又高兴起来。这就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他总能用精神胜利法让自己“反败为胜,反辱为荣”。

读完《阿Q正传》,阿Q的形象便在脑中挥之不去,阿Q是一个被时代所抛弃的人。他的精神胜利法可谓天下第一,他常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欺欺人,麻木自己,以求得心里上的安慰与平衡。虽然我们已远离阿Q那个时代,但他的精神胜利法却阻挡不了现代版阿Q的产生。看看我们身边有多少同学,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受到父母责怪时,便会自然而然地说,班上还有谁谁谁,比我还少呢!如果他考80分,会说还有人只考70几分,如果他考70分,那就会找出60分,甚至不及格的同学来,以此证明自己不是最弱的。

不光考试如此,平时的作业,上课回答问题同样如此,自己做得不好,不去从自身找原因,总是拿别人的短处来和自己的长处比,从不拿自己和成绩好的同学作比较,这和啊Q的精神胜利法不是如出一辙吗?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如果我们每个人总是向下看,和不如自己的人作比较,那么你会进步吗?这个社会会进步吗?我们的祖国会进步吗?

所以,读完《啊Q正传》后,我想:啊Q生长在那个特殊的,人性扭曲的年代,他才有了那样悲惨的命运。而我们生长在阳光下,在这个和平幸福的年代里,各方面条件都很优越,我们不能再像啊Q那样麻木自己,而要不断地给自己制定更高的目标,不断地进步。

许多的个体阿Q病态存在于周围人群中,一些风气又如何不阿Q?于是也就有了开头的例子。遗传病也好,亚文化也罢,至少我们目前不能否认他的存在。我们远离了那个时代,但阿Q似乎离我们并不远。我想,应该到了下点猛药的时候了吧!

看阿q正传有感(篇3)

Www.547118.cOM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人,一种是追求快乐的人。存在是永久的奇迹,这就是生活。每一个生命都是上帝创造的奇迹,无论你承认与否。

生活就像打开和关闭手电筒,有时明亮耀眼,有时黑暗沉闷。在光影的时代留下纯真。

阿甘从一个纯粹的角度解释了我们生活的世界。往往我们误读了世界,却说世界欺骗了我们。这是人类的悲哀。

我们总是习惯用思想去思考这个世界。我们总是认为生活是反复无常的。然而,正是这些苦难和磨难铸就了人生的辉煌。苦难与荣耀并存不是悖论。

永远在最深的绝望中遇见最美的人生。上帝给了我们希望,也给了我们苦难,但通常我们只看到苦难,却看不到希望。其实希望藏在内心最深处,不管你承认与否。史铁生说,我的孩子,这是你的悲哀,也是你的幸福。黑夜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但又有多少人能用它来寻找光明呢?

总喜欢去思考人性最深处。人性是美好的,无论你承认与否。只是通常我们习惯于刻意忽略。这可能是悲剧的根源。虽然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只要我们相信人性的美好,即使在地狱里,我相信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天堂的温暖。

看阿q正传有感(篇4)

其实阿Q没有死,不用等十八年后一条好汉,隔天就冒出一个来。天下的好汉多得是,是死不完的。

其实阿Q很久以前就有了,只是人们知其不道,而偏让鲁迅一不小心就道了出来。人们才顿悟,哦,原来我们中间有一群这么弱智的人啊?咦?我怎么没有发现呢。

其实阿Q就是我们自己,当局者迷,骑牛找牛。

你敢说你没有跟邻居邋遢的同伴撒尿斗远?你敢说你没有掀了女同学的裙还跟同伴吹嘘几天?你敢说你没有遇见仇家大胖子的时候乖乖地由他鱼肉?总之,你也是很阿q的,当局者迷,骑牛找牛,罢了。

很多人看了《阿Q正传》之后都无动于衷,还偷偷的笑隔壁的弱智,咦,真像他。

我告诉你,其实隔壁的弱智同样在笑你弱智。

其实这也是鲁迅的阴谋,你看文章的同时你也正扮演着男主角一号。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哦!原来我们都是阿q!都是一群盲目自大,奴性十足,争强好胜,忍辱屈从的阿Q。而且看完了《阿Q正传》之后与自己对比完之后还大安旨意,说,哈哈!好彩!不是我。

我们拥有中华传统美德,谦让,诚信,勤劳,淳朴,互助,友爱,团结,我们不是阿Q。

看阿q正传有感(篇5)

也许对于《阿Q正传》我们并不陌生,也常常听到所谓的“阿Q精神”,说实话,读了这本《阿Q》我就觉得阿Q不是指个人,是指一个现象,病态的现象。

全文读下,觉得阿Q是个可怜人,可似乎又不值得我们同情。我们社会中有许多人很“阿Q”,他们说得好听叫知足,知足那是怎样的精神境界?阿Q打架打不过,就在嘴上赢过他人,可是得到的仅仅是一种精神上的胜利,心中平衡些――所谓的知足。

阿Q欺辱小尼姑,典型欺软怕硬,以获取心里的满足。阿Q胜的是小尼姑,他似乎觉得自己好光荣。

在作者笔下,“看的人们”“闲人们”“大家”“取笑的人”同是病态,病态有下面4种――自私,虚荣,不管他人,势力。阿Q以为革命是为了自己谋利益的手段,等于造反。像现在,多少人忙忙碌碌,无非是为了寻求更过的个人利益。这不就是自私心的体现吗?在人际交往中,同事互相吹嘘,朋友互相攀比,这便是虚荣心的体现。

生活中真的动起手来,打架时,阿Q那样讨饶的人并不多,但是在公共场合起哄、爱看热闹的恐怕不少,这便是不管他人。

社会大流中个体阿Q病态存在于人群当中,我们将如何将这种阿Q病态改正呢?这就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看阿q正传有感(篇6)

前几天语文阅读课上,我们了解了鲁迅,并看了其作品,其中就有我最喜欢的《狂人日记》。今天爸爸又给我介绍了鲁迅先生的两个优秀作品,分别是《孔乙已》和《阿Q正传》,如果让我挑,我还是略微喜欢《阿Q正传》,因为阿Q这个名字很吸引我,而且这个人物塑造的非常逼真。

文中主人公阿Q,是一名普通的农民,他通过给别人打短工赚钱,有什么他就干什么。他最致命的缺点就是陕隘,所以他经常受人欺负,其实也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受人打不多长时间,他就又回到了平常的模样,好像若无其事,那是因为他有一套精神胜利法。其大概其内容是这样: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世界真不像样,儿子竟然打起老子来了。就这样,他一次一次的转败为胜,但是当他遇见比自己弱的人的时候,则会死战到底,这是一个典型的欺软怕硬的人物;在革命爆发的消息传遍城里时,他又想投靠革命党,希望改他的命运,但最终被赵家的主人当挡箭牌,坐入大牢,一天被革命党在一座庙前所杀害。

文中阿Q的优点就是能干,缺点是主观、保守、侠隘、愚蠢,这篇作品在鲁迅所有作品中可算是数一数二的,《阿Q正传》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中国人的真面貌。这篇文章的发表,有着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讽刺了一些心灵丑恶的中国人。

可想而知,当时的旧中国中上层人的剥削和压迫。一个人的生活可以毫无希望,不仅自己没有生活的希望,连自己的子孙也没有希望,旧中国的本质就是剥削和压迫,也只有鲁迅先生才敢用如此惊人的笔触,将旧中国令人心酸的一幕,真实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时隔百年,我们国家愈发强盛,不能再做那些麻木的国人了。

看阿q正传有感(篇7)

六年级语文书第五单元的主题是——走近鲁迅,这一单元几篇文章都是介绍鲁迅及其作品的。这几天我们陶醉在鲁迅的“百草园”里,听着卜老师绘声绘色地描叙。于是,一个经常穿中式长衫,留着刷子似的短发,以及长着隶书“一”字型胡须的鲁迅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对于鲁迅的作品,我最感兴趣的是《阿Q正传》,它已被译成多种文字,被世界各地的读者所欣赏。

阿Q是未庄一个贫苦的小人物,他很穷,连名字都没有,人们都叫他阿Q。阿Q没有家,住在土谷祠里,平时靠给人家打短工挣钱养活自己。他又穷又瘦小,常常遭到别人欺辱,当人家嘲笑他连家都没有时,他却自吹“我的儿子比你们阔得多啦!你算什么东西!”。每次和王胡打架,被人揪住辫子往墙上撞时,他总是用“这是儿子打老子”的话来安慰自己。挣来的钱被别人抢了,阿Q很生气很愤怒,会狠狠地打自己一个耳光,然后把它想象成打了别人一样,从而莫名其妙地又高兴起来。这就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他总能用精神胜利法让自己“反败为胜,反辱为荣”。

读完《阿Q正传》,阿Q的形象便在脑中挥之不去,阿Q是一个被时代所抛弃的人。他的精神胜利法可谓天下第一,他常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欺欺人,麻木自己,以求得心里上的安慰与平衡。虽然我们已远离阿Q那个时代,但他的精神胜利法却阻挡不了现代版阿Q的产生。看看我们身边有多少同学,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受到父母责怪时,便会自然而然地说,班上还有谁谁谁,比我还少呢!如果他考80分,会说还有人只考70几分,如果他考70分,那就会找出60分,甚至不及格的同学来,以此证明自己不是最弱的。

不光考试如此,平时的作业,上课回答问题同样如此,自己做得不好,不去从自身找原因,总是拿别人的短处来和自己的长处比,从不拿自己和成绩好的同学作比较,这和啊Q的精神胜利法不是如出一辙吗?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如果我们每个人总是向下看,和不如自己的人作比较,那么你会进步吗?这个社会会进步吗?我们的祖国会进步吗?

所以,读完《啊Q正传》后,我想:啊Q生长在那个特殊的,人性扭曲的年代,他才有了那样悲惨的命运。而我们生长在阳光下,在这个和平幸福的年代里,各方面条件都很优越,我们不能再像啊Q那样麻木自己,而要不断地给自己制定更高的目标,不断地进步。

看阿q正传有感(篇8)

观看《阿Q正传》后有感--可悲的人生(教师随笔)

谷和好

人生是条看不清远方的路,你不会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些什么,更不知这人生的尽头是何风景,你只能这样盲目的走,在多个岔路口选择一条你认为适合的路。在猜测中,迷茫中,抉择中,走完这条路,连头也不能回,因为你踏上的无论哪条路都是条不归路。无论你在路上受了多大委屈,即使摔倒但还是要义无反顾的向前,即使泪流了许多,即使那么辛苦,即使已痛的无言,却依旧要前行,好可悲!这个路人好可悲……

--题记

人生本就是场可笑又可悲的戏,阿Q的人生亦是如此,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我一直未能拜读过,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一直没有机会,再比如,我知道这个故事,去书店也就不会刻意去找了,不过还是有幸看了场电影版的《阿Q正传》,电影很不错,我的感触很多。

我看完《阿Q正传后》,我深深的叹了口气,很久没那么感伤过了,我想可能是因为这个电影完整深刻的刻画出了这个小人物的生活,将人生的可悲,社会的可悲,无一漏缺的体现了出来,或许如此,我因觉得可悲,才会这样伤感的吧!其实我很同情阿Q,很同情他的人生,但我也只能是同情,因为毕竟自己的人生道路,终究是他自己一个人走,一个人去承受,你在一旁无论怎样指手画脚都没用,因为选择的主动权一直都是在他自己手中,你能做到的便只有管好你自己,走完你该走的人生路。

说实话,鲁迅先生的确厉害,从影片中就能够看得出来。

阿Q真是个苦命的人,他的人生怎么说好呢?只是可悲!或许阿Q的死是对他最好的结局,当然这只是在我看来,因为我实在不想再看到阿Q那浑浑噩噩的生活了,我也不想再看到阿Q过那种没有目标,没有斗志的日子,因为我生平是最讨厌这样的人,毕竟人活着没有追求,像圈里的猪,笼中的鸡鸭一般等待着屠杀,这样的人留在世间也是没用。

阿Q死了,我想他最后的遗憾便是那个未画圆的圆了吧!我一直觉得人死前留下了未完成的遗憾是很可惜的,但后来一想,以阿Q的性格,应该很快就会释怀了吧!其实无知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聪明的人其实很痛苦。因为他们会为了某些利益或为了避免一些麻烦,便选择将黑的硬说是白的,将所有悲伤或愤怒等情绪抑制住,然后带上面具,带上虚伪的笑,去恭维着自己心中本很不屑的人,而无知的人本就分辨不出黑和白,也不会因斤斤计较而产生一些愤怒或悲伤的情绪,所有那么简单,所有那么幸福。可是无知,也不全是好处,看阿Q,他的无知便是间接的注定了他的结局。因为无知的人虽然简单,虽然幸福,虽然容易满足,但也因此社会只会给予他们极少的东西,他们不会又地位,不会又金钱,不会有一切一切,只能被被人踩在脚下,只能舔着别人的皮鞋,并且还能够露出满足的`笑容,不是那种虚伪,如此可悲。

无知的人,社会对他总是残酷的,在那时是,在现在这个社会也是,这阿Q无处不在,这悲剧也依旧。

再说回阿Q,阿Q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他很勤劳也很能干,但阿Q的智慧是真的不高,在为人处事,说话的分寸上也还有待提高,想必还记得在他与吴妈“告白”是所说的话吧!我当时脑海闪过很多感慨,比如:阿Q还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还有“原来阿Q这么开放啊!”等等,而后来我摒弃了这些想法后我发现其实阿Q是个很单纯的人,因为单纯的人才会将心中所想的口无遮拦的说出来,没有做作,也没有城府,不过其实单纯和无知的意思是比较相近的,只是单纯说起来不像无知那样伤人罢了。

阿Q是个单纯的人,因为单纯才会那么容易就将自己催眠,轻易的就被精神胜利法安慰,也因为单纯才会起歹心,想依靠偷盗等一些非法手段来获取低微,更是因为单纯,他的人生才会那么可悲。因为这些单纯,因为他的无知,才会拥有如此可悲的人生。

阿Q人生的可悲已经说了这么多了。现在要提的便是他最著名的安慰方式,学名--精神胜利法。精神胜利法类似于一种自我催眠的方式。阿Q便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安慰他的自尊。精神胜利法其实给阿Q带来了很多东西,有益处也有害处。益处很显然便是阿Q的自尊受到践踏时,还能保持正常的心态,不会因自卑而步步沦陷,从此一蹶不振,产生轻生或更激烈的方式来发泄,但另一方面阿Q也会使他的另一条路从根本被扼杀在摇篮里。当然每个都会在选择完一条路后便与其他的路失之交臂了,但我还是很希望阿Q能和接下来的假设一样。我想如果阿Q能正确面对自己的短处,并在别人一遍遍的欺压下,释放出斗志,从而取长补短,利用自己的勤劳和能干来获得一份地位,让自己不再被别人踩在脚下,不再连姓赵的权利都被剥夺,但可惜,一个精神胜利法造就了他,然而也毁了他。因为他还是由于智慧的问题,无法能取个赵姓,让自己的人生不变得如此。

阿Q是个可悲的戏子,当然人生这条路上多的是痴人,人生这出大舞台剧上多的是悲剧戏子。人生多的是这样的可怜,因为就算人生不似阿Q的人生,那又如何呢?无论哪条路,相似的都是可悲,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只不过是个可悲的人生罢了。

谷和好

看阿q正传有感(篇9)

《阿甘正传》讲述了主人公福尔斯特甘在孩童期间,越战中以及回国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阿甘由一个普通甚至说是弱智的问题儿童,成长为一个众人崇敬的百万富翁,一位了不起的成功人士。一个人们眼中的蠢材到一个人人称赞的人才,联系人才学所讲,似乎我们也能从阿甘身上找到一些理由。

提起阿甘,电影的名气,在我看来,要远大过小说。不过看过了电影之后,既然知道还有部原著小说,那倒便也有意兴拜读一番。

关于电影,自己一直很想写点文字,但一直没有动笔,大抵越是喜欢的东西,越想好好地探讨一番便越是困难。

回到这部小说。其实主要想说说小说与电影的异同。最大的不同,在我看来如下:

首先是阿甘的形象。在电影中,阿甘是一个完美的人,从道德层面上来讲。他没有做过任何道德上的错事,他的形象一直是正直、憨厚而纯洁的;如果有什么不足,便是他的智商,不过到最后这是博得观众好感的一点,所以也不能算做缺陷了。在小说中,阿甘并不完美他是一个傻子,但是又并不真的如此,很多时候他颇有头脑,并且经常嘲讽别人的蠢事;但是相对应的,他做过一些错事,比如因女色而惹得珍妮离去,又比如因为贪财而施计谋财。可以说在小说中,阿甘更像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有着各种的欲望。电影所做的处理,正如我前面所说,是把他完美化了。

其次说说珍妮。在电影中,珍妮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美国堕落一代的青年形象,她始终在反叛,却一次次地迷失自己。最终她虽然找到了生活宁静的港湾阿甘但是还是过早地离逝。一个悲剧人物;这样的情节有一些教育和反思的意味在里面。在小说中,珍妮的景况很不同。她很早便爱上并接受了阿甘,但是阿甘一次次地有心无心地伤害了她。两个人在一起幸福的时光很短暂。她最后一次离阿甘而去的时候,已经怀有小阿甘了,她遇到并嫁了一个善良温和的人,并且找到了幸福。同样的,电影在人物形象上是做了类型化、典型化的处理,而小说中珍妮虽然也经历了反叛与迷茫的年代,但是最终安定了下来,真正的成熟起来;可惜没有能够和阿甘长久下去,不过这不是她的错,而是阿甘的缺陷。

再说说其他主要人物。阿甘的母亲在电影中的形象非常高大,在小说中要次要一些,只是一个凡人(她曾经一度跟一个男的跑了);丹上校在电影中是可与珍妮相提并论的一个典型形象,有大量的关于他内心挣扎的情节,在小说中则也要普通和低调一些;布巴从小说中阿甘的白人大学同学及越战战友成为了电影中的黑人越战战友,电影从而引入了种族的主题。可以看到,电影几乎对所有的人物都进行了类型化的处理以使其形象鲜明,而小说中则都描写成了普普通通但有着各自经历的人,这是本质的一个不同。当然了,小说中还有大量电影中没有涉及到的情节和人物,由于电影中没有使用也就不必探讨了。

在各种不同的逆境中,阿甘并没有抱怨任何人,只是自己默默的努力,最终,危机成为转机。阿甘的成功是先天素质(即天赋)、后天环境以及自己的主观努力的综合结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像是一个阿甘,我们各自有着或多或少的毛病,但是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以及自己都还没发现的潜能,只要能够将天赋合理运用,同时借助外力,那么我们也能够成功,能够成才!

最后说一说情节。小说的情节明显要更荒诞一些,而电影则走了比较正统的剧本路线,只带有一定的喜剧成分。电影提取了小说中阿甘的一些经历,但几乎都进行了改编处理譬如说小说中阿甘没有大学毕业,只打了一年球就因为体育不及格(搞笑吧)被开除了;此外添加了跑步这一段,这是一段反映人生理想、精神境界的戏;当然还有对人物命运的改编了。

总的说来,小说与电影的不同就在于,小说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模范形象,没有人是完美的,我们只能通过阅读阿甘的这些离奇经历来提炼自己的感悟;电影则是树立了几个典型的形象,以可爱可敬、几尽完美的阿甘为核心。哪种更好,见仁见智,不过小说给大脑的发挥空间还是要大一些。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