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农机安全监管工作报告(精选多篇)

2024-09-27 来源:华佗小知识

今年以来,市农机局在市委、市政府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农机技术推广为先导、农机安全监理为保障、农机技术培训为基础、农机管理服务为手段,着力打造“改革、转型、平和”农机,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一、目标完成情况

(一)农机装备和作业水平持续增长。预计至2014年6月底,全市农机总动力76.58万千瓦,各类拖拉机27173台(新增拖拉机443台),收割机798台(新增86台),插秧机577台(新增8台),烘干机12台(全部为新增)。上半年全市机收小麦面积17万亩,机收油菜18万亩,机收水平77.78%;机械耕整96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2.1万亩,占年计划的75%;完成机插水稻12万亩,同比增1.8万亩,占年计划的100%。

(二)农机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升。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检验拖拉机2659台,核发号牌524副,考发驾驶证(操作证)255本,未发生重特大农机安全事故。

(三)农机技术培训及推广能力不断提高。今年上半年,共培训各类学员3504人次,完成年计划的70.08%,其中:拖拉机及其他农机手培训1035人;汽车驾驶培训1955人;从业资格培训284人;阳光工程培训230人。推广普及农机新技术3项(水稻育秧机械化技术、油菜机收技术、桔杆粉碎还田技术),极大提高了农机科技贡献率。

二、主要措施

(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稳步实施。

今年我市第一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910万元,市政府办公室出台全市2014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方案。市农机局严格执行补贴程序,实行阳光操作。

1、按“先到先补”方式公平办理农机购置补贴手续。今年是全省首次实行“全价购机、定额补贴、县级结算、直补到卡”的补贴方式,根据全市摸底情况,市农机局决定首次在全市采取“先到先补”程序办理补贴手续,保障购机农民利益。

2、强化培训,保障补贴机械安全生产。对补贴对象进行免费培训,保障补贴对象安全操作补贴机械。5月15日-5月28日,市农机局集中市农机学校、市农机安全监理站、市邮政储蓄银行工作人员在农机学校流水线办理补贴手续,并集中免费培训农机手1100多人。

3、实行“一站式”服务。从6月9日开始,市农机局在局院内集中给补贴对象发放补贴机械,组织全体专班人员实行补贴、登记、发机一站式服务,对部分难以移动的补贴机械市农机局将在7月份开始到农民家中现场发机、核机。

(二)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扎实有效。

上半年,市农机局成功组织了鄂西片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培训班和全市早稻机插现场会。

3月28日,全省鄂西片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培训班在市开班,省、农机局局长、相关处室负责人及市委、市政府分管农业副书记、副市长到现场指导。来自全省鄂西片70余名县(市、区)农业、农机局领导、技术人员及合作社社员参加培训,深受与会领导及学员好评。

4月28日,由市农机局主办、安福寺镇农业服务中心、市农机技术推广站、市腾农农机专业合作社承办的全市早稻机插现场会在安福寺镇成功召开,全市水稻主产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农机岗位责任人、农机、水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机手及安福寺镇农民130多人参加培训并现场观摩。

(三)农机跨区作业成效显著。

1、做好跨区机收内引工作。一是将收割机、烘干机作为特殊补贴机械提前操作,补贴收割机45台、烘干机12台,保障本地收割机械需求和粮食烘干需要。二是召开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经销企业及相关加油站负责人会议,组织本地农机专业合作社及农机大户的收割机600余台进行抢收,切实做好收割机械用油、维修等后勤保障。三是成立马东、马西两个片区跨区作业办公室,组织农业服务中心农机岗位责任人、公安民警加强值班,引导外来跨区作业队作业,保障跨区作业秩序。四是引进江苏、浙江等地跨区作业队12个300多台收割机参与本地小麦、油菜抢收。截止5月底,全市共投入收割机1017台,全力奋战10多天,全市17万亩可机收小麦全部抢收结束,收割油菜18万亩。

2、做好跨区作业外联工作。。另外,市农机推广站首次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插秧机80台开展水稻机插跨区作业,机插面积5000余亩。

(四)农机系统安全生产再上新水平。

今年来,市农机局突出“六抓”,保障全系统安全生产。一抓领导。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市农机安全监理站、市农机学校、市农机推广站负责人及安全监管科科长为成员的市农机系统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二抓宣传。与市电视台《乡村行》栏目合办有关农机安全生产节目3次。三抓培训。抓好每月8日农机驾驶员培训考试和全市农机购置补贴对象集中培训,上半年培训农机手1400多人。四抓检查。共开展农机安全执法检查130人次,查处无牌行驶、无证驾驶96台人次,纠正违法载人21起,排查农机事故隐患39起,检查农机销售网点和维修网点17户,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状983份。五抓制度。编印了《安全手册》,完善了《安全制度》、《安全工作例会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值班制度》、《安全报告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以及门卫、教室、宿舍、集会、学生活动等各项安全规定。六抓防范。建立信息预警机制,依靠安全员、教练员加强信息收集工作,及时发现苗头性、敏感性信息,完善各级各类矛盾纠纷调解体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营造气顺、心齐、和谐、向上的氛围。

今年以来,市农机局各项安全工作扎实有效,全市没有发生一起农机重特大安全事故及汽车驾驶员培训安全事故。

(五)农机手操作水平不断提高。

今年上半年,市农机学校一是抓好培训场地、教具机械更新改选工作,投资40多万元维修培训道路300m2400㎡,新增洋马收割机教练车1台。二是抓好两个方面的培训。一方面开展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主要围绕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油菜机械收获等实用技术来开展,培训农民、农机手600余人。另一方面开展好机动车驾驶技术培训。主要包括拖拉机、汽车驾驶技术和汽车从业资格培训三部分,培训驾驶操作人员3000余人。

(六)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上半年来,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已达24家,全市农机服务总收入已实现1500万元。市农机局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扶持工作:一是在政策上给予支持。所有合作社成员均享受送检、送证上门服务。二是在资金方面给予扶持。市农机局安排农机购置补贴指标、资金时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安排60万元用于合作社育秧硬软盘补贴,安排130多万元用于合作社烘干机补贴,安排30多万元用于柑桔打蜡机械补贴,用于合作社的拖拉机、收割机及水产畜牧养殖机械补贴资金150多万元。占全市补贴资金的40.66%。三是在技术上给予免费培训。把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成员的技术培训纳入“阳光工程”服务内容,免费培训机手300余人。四是在业务上给予优先安排。。

(七)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有声有色。

1、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全面完成。。第四轮“三万”活动以“万名干部进万村惠万民”为主题,组建工作专班,积极参与“关爱留守儿童笑脸行动”。5月25日上午,市农机局“笑脸活动”小组全体成员与驻村的33名留守儿童及监护人面对面交谈,仔细询问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爱心“爸爸妈妈”为孩子们送上“六一儿童节”礼物,让留守儿童得到社会的关爱。

2、教育活动有声有色。一是教育活动突出六抓:抓领导带头、抓督导检查、抓送学上门、抓交流互动、抓专家辅导、抓书记上党课。通过“六抓”,促进全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规定动作”全面完成,“自选动作”全部到位。二是听取群众广泛深入。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采取“三进五访”、“结亲拜年”等方法,聚焦反对“四风”,倾听服务对象、基层同志、老同志、老党员和“两代表一委员”的意见,开诚布公地接受他们的批评和建议。。收集问题意见建议数77条,其中领导班子查找“四风”问题数28个,班子成员个人查找“四风”问题数49个。三是对照职责边整边改。。对照习总书记画出的20字“好干部”标准像,制定了《市农机局“好干部”标准》。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农机购置补贴标准降低导致农民购买力下降。今年国家对插秧机、手扶拖拉机、微耕机补贴标准同往年相比降幅达到近50%,导致农民购置插秧机实际价格比去年上升300%以上,去年农民除去补贴后实际购机价格约2014元,今年达到6000元以上。

(二)农机结构不优化,装备不合理。主要表现:一是大型动力机械设备优良,其配套作业机械一般或较差;二是动力与配套作业机械匹配不合理;三是部分重点农时环节的农业机械设计落后,甚至没有机械代替。

(三)农机技术推广及服务经费缺乏。按照市财政预算口径,市农机推广站实行财政定补,工作人员工资得不到保障,因此许多新机具、新技术不能得到很好推广运用。

(四)农机监理站安全监理经费严重不足。我市农机保有量大,点多、面广、线长,监管难度大,农机事故发生存在上升隐患;由于经费不足,导致农机监理工作不能全面顺利进行。

(五)农机技术人才青黄不接,农机队伍断层现象突出,已严重影响今后我市农机化事业的发展。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继续抓好第一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核查结算及后续资金的争取工作。目前,全市第一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已录入730万元,预计到7月底可以录入结束,后期将陆续进入发机、核查及补贴资金兑付工作。同时,市农机局将进一步加大后续补贴资金的争取力度,着力保障全市农民购机补贴需要。

(二)进一步抓好水稻及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一是加强水稻机械化生产管理。通过全市24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加强全市水稻机插秧稻田管理,保障机插秧田稳产高产。二是加大油菜机械直播技术推广力度。通过引进先进的油菜直播机械开展广泛的现场作业演示,提高农民对油菜机械直播技术的认识;出台优惠补贴政策,下半年准备推广油菜直播机30台以上。

(三)不断加大农机技术推广力度。一是引进先进的新机械、新技术来我市进行试验、示范、推广,在试验成熟的基础上召开各类新机具、新技术现场演示会。。三是找准适合生产的新机具在市内推广,明确推广任务,力争在三项技术机具选型定型上有突破,在推广机具数量上有突破。

(四)加大对新型农民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一是着力培育农机大户(包括农机作业、农机维修、农机经销大户等),鼓励农机大户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2014年下半年全市再增一个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示范社。二是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增加本地农机手作业收入30%以上,通过引进机械作业,完成本地农业生产机械作业量20%以上。

(五)全市农机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常抓不懈。认真贯彻安全生产以“防”为主的思想,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抓宣传教育,将安全时刻挂在嘴上,放在心上,拿在手上,做在行动上。二抓督促检查,定时或不定时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认真做好检查记载,将不安全因素扼杀于萌芽状态。三抓事故查处,对已发生的事故认真查找原因,强化措施,忘羊补牢。同时,严格按照制度规定严肃查处,追究责任。

(六)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再创新特色。一是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董市镇征地拆迁工作任务。二是全面完成第四轮“三万”活动工作任务。三是继续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全系统工作效能。

第二篇:农机安全监管工作报告

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农机化事业的投入,农机化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农机装备水平逐年提高,农机安全隐患也日益突出。市农机办在市委、市政府及安委会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履行农机安全监管职能,扎实开展田检路查,确保了农机安全生产。根据市安委会意见,现将一年来农机安全监管工作报告如下:

一、农机安全监管基本情况

2014年,全市农机装备动力为76.22万千瓦;各类拖拉机保有量达到19540台(其中大型拖拉机1836台),收割机577台,插秧机524台,油菜直播机113台。全年检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3531台,注册登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1003台,出动农机安全执法车300余车次,排查安全隐患400余起,处理农机事故5起,死亡1人,农机安全事故率和死亡率控制在农业部规定的范围之内。

二、主要措施

(一)加大安全宣传力度,强化宣传教育工作

制定了2014年农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方案,成立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小组。一是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与农业机械年度检审验相结合。出动宣传车27台次,发放宣传资料1200份;二是与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相结合。分乡镇、分农业机械类型开展为期18天的培训考证工作;三是与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相结合。印制发放了给机手朋友的一封信3000份,借助新闻媒体在“乡村行”栏目制作12期宣传农机安全生产的节目;四是与农机通工作相结合。利用农机通短信平台发送安全生产、天气预报、购机补贴等信息24条。

(二)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开展安全执法工作

1、落实安全责任,抓好目标管控。全面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三项责任”,即各级政府的领导责任、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农机业主的主体责任,建立了三位一体的责任体系。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农机主管部门依法监管、农机经营者全面负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农机安全生产格局。

2、扎实开展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活动。按照“排查要认真、整治要坚决、成果要巩固、杜绝新隐患”的总体要求,组织力量对影响农机安全生产的隐患和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治理,排查治理多管齐下,不走过场,把做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作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政治任务,切实负起农机安全生产的管理责任,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突出重点,坚决遏制重特大农机事故的发生。在排查中做好“三个结合”:一是把事故隐患排查与“平安农机”创建相结合。结合创建“平安农机”示范乡镇、示范村(合作社)活动,为机手办好事、办实事,使“平安农机”创建活动深入人心。二是把事故隐患排查与清理整顿相结合。通过实行优质服务,促进拖拉机牌证管理工作向纵深发展,拖拉机持牌持证率和年检率进一步提高。充分利用集中检审验时机进一步搞好了未检拖拉机的清理整顿和隐患治理工作。三是把事故隐患排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针对专业合作社、集镇中心、重点时段开展排查治理工作,以大中型拖拉机驾驶人、联合收割机操作手为隐患排查治理的重点。与公安、安监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重点检查上道路拖拉机的违章情况,做到农机安全检查和宣传教育不留死角,重大隐患及时根治。

(三)扎实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执法行动

1、加强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年初市农机办专门成立了农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和安全月督查专项行动工作组,完善了《市一般农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制定了《2014年市农机安全生产执法行动工作方案》。明确以治理拖拉机违法载人、无牌无证、超速超载、长期未检验拖拉机为重点,进一步推进安全执法行动的落实,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成效。

2、强化措施,整改落实。组织全市农机监理人员深入到乡、村组、农户、田间、场院等拖拉机作业场所开展安全检查,及时查处违章行为,检查发现的“无牌、无证、无年检”的“三无”现象督促机主自觉接受管理。出动监理人员346人次,共查处无牌照无证81起,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105份。

3、开展平安农机进乡村、进校园。通过科技下乡活动,进行社会宣传,同时走进校园为中小学生讲安全知识,法规常识,促使农机安全知识家喻户晓,老幼皆知。

三、存在的问题

(一)农机监管执法手段薄弱,对上道路的拖拉机农机执法缺少法律依据,农机监管法规层面存在缺失和不足。

(二)社会认识不到位。部分农机手对农机安全监管存在认识上的偏差,甚至产生抵制情绪。有些部门对农机监理执法认识不够,认为农机监理对拖拉机实施管理是对农业生产的束缚,妨碍了农业生产,特别是农忙季节应停止检查工作。

(三)农机监管装备落后。装备建设是强化行政执法工作的基础,由于缺乏专项资金投入,我市农机执法缺少相应的配套设备、技术,制约着农机监理工作开展。在检验检测设备的配置上,检验人员还只能用“眼看、耳听、手摸、锤子敲”的传统做法工作。

(四)监管专项经费缺失。2014年农机监理规费收入全额上缴国库,财政对农机监理站经费预算也紧紧是基本人员工资和基本支出数,没有专项执法检查经费,连费支出预算都没有。

四、加强和改进农机监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切实加强对农机安全监管工作的领导。农机安全生产是国家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各级政府应当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切实加强对农机安全生产的领导,将其列入议事日程,将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列入对政府的考核范围。

(二)建立与公安交警部门联合执法的长效机制并真正落到实处。联合执法能有效解决交警警力不足的问题,又可补充农机监理执法手段的不足,最大限度保障农村道路交通安全。

(三)加大政府投入,发挥惠农政策的引导作用,推进农机监理零收费管理。

第三篇:齐河县农机安全监管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齐河县农机安全监管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农机安全监理作为整个农机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农业机械牌证的发放、审验;农机驾驶人员的考核、安全教育;农业机械的事故处理等工作,肩负着为农机化发展保驾护航、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安全生产环境的重要责任,始终处在农机化工作的最前沿,是农机化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政府均高度重视农机化工作,也充分显现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国家先后出台了《道交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了农机监理执法的主体地位,农机安全监理法制化、规范化建设不断得到加强。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农机事业的快速发展、农机具数量的急剧膨胀,使农机安全生产的形式依然严峻,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制约因素显得尤为突出:

一、当前齐河县农机安全管理现状

目前,齐河县农机安全监理站现有人员28名,均为专职监理人员。全县拥有拖拉机4.4万台,联合收割机3300台,是典型的农机大县。“三夏”“三秋”农业生产期间农机从业人员约5万名。农业机械作业地点分布于田间、场院、乡村道路等广大农村地区,量大面广,即使发生事故也多在邻里乡亲之间,受农民认知度的影响,大都不向农机监理部门报告,而是自行处理,加之信息不畅,农机监理部门很难掌握事故具体情况。另一方面,农机事故发生季节性强。农业机械事故多发生于“三夏”, “三秋”的大忙季节。这时期农民为了抢收抢种,各种农业机械投入使用,满负荷作业,驾驶操作人员疲

劳驾驶操作,机具的维修保养也无暇顾及,导致事故多发。驾驶操作人员整体文化水平、技术水平偏低,各种机具的技术状况较差,形成农机事故隐患,造成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二、当前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制约因素

(一)农机安全监理基础设施和装备落后

按照农业部《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建设规范》要求,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应具有适应农机安全监理工作需要的办公场所,配备安全检查、事故救援车辆和宣传教育、信息化管理及办公自动化等仪器设备,并按照农机安全监理行业标识规范设置相关标识标志。目前,齐河县农机监理装备不足和落后,安全检查、事故应急救援车辆少,不能适应农机安全检查的需要。检测设备还处于耳听手摸的老式做法,缺乏先进的流动检测仪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和农机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农机安全监理力量的制约

一方面,随着各级政府购机补贴等惠农政策的普及,农机化发展势头空前迅猛,大型、优质农机具急剧增加,农机作业范围不断扩大,农机安全不但在农田作业,同时也存在于交通运输、机具转移过程中,农机事故隐患大量存在,另一方面是乡镇农机安全监管人员配备不到位。

(三)农机安全认识上的制约

一是对农机安全生产缺乏足够认识,存在重农机推广、轻农机安全的倾向,忽视农机安全发展,农机安全生产未能纳入农机化发展战

略。农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没有落到实处或者停留在讲话中、文件上,农机安全生产还没有成为自觉行动。二是农机安全生产基础总体比较薄弱,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投入不足。三是农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对农机安全生产意识不强。四是农机安全生产监管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农机安全生产监管缺乏权威性和有效性,对农机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查处力度不够。

(四)宣传教育培训及农民群众安全意识薄弱的制约

宣传教育工作相对滞后,培训方式和手段落后。大量未经过培训的农民涌入农机生产领域,广大农民要千方百计减少生产成本,追求经济效益,自愿接受培训需要一定的财力和较多的时间投入,同时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方法和手段落后,不愿进行必需的安全投入,致使安全隐患严重。导致一些农机从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忽视安全操作,处险境而不自知,遇险情而难自救,常常因小小疏忽或操作失当,酿成重特大事故,付出惨痛代价,“十年辛劳奔小康,一场事故全泡汤”。

三、做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应采取的对策

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要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大安全生产的治本力度。

(一)加强监理执法队伍建设

全面推进农机安全监理事业的发展,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监理执法队伍。加强队伍建设,打牢农机监理工作的基础。一是保障农机监

。二是夯实监理队伍基础。采用平中选优、人尽其才、量才使用的用人机制,选配熟悉机械、法律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工作中实行岗位竞争制,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专长。三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通过各种有效形式,抓好监理员的法律法规、农机专业技术、职业道德等教育。使监理员熟练使用计算机和各类检测设备,成为业务精通、办事高效的业务能手。四是建立岗位责任制。将岗位职责进行细化分解,将责任落实到人、到岗。强化考核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五是完善外部监督。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实行政务公开,利用聘请监督员、印发征求意见函、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规范各项业务行为。六是是推行岗位绩效考核制度。年初根据全年的整体工作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确到人,层层签订岗位责任状,年底根据奖惩措施对监理员考核,奖罚分明。

(二)加强农机监理装备建设

当前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现有的检测方法及装备设施还不能适应农机监理工作向开放型、服务型发展的新要求,不能适应农业机械的新产品、新机具层出不穷的发展形势。要加大农机安全监理设施的投入力度,多渠道多途径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配备添置一些先进的监理设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管理,用现代化的装备为机手提供服务,进一步拓展农机安全监理事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流动式检测线实行科学检验。二是农机监理巡查工作机动化。要根据农机拥有量配备一定数量的交通工具,以提高农机监理工作机动性。三是监理通讯设备电子化,以便作出快速反应。四是办公自动化。配备必要的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扫描仪。

(三)切实提高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在农机化事业发展中的地位积极向政府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领导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想方设法争取政府和主管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努力将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争取纳入社会大安全生产工作范畴之列,纳入政府达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形成由政府牵头、部门配合的良好体系。由政府组织召开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将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切实落实到镇、到村、到户。

(四)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充分利用“3.15”消费者日、安全生产月、“三夏”“三秋”等农机安全重点时节,进行广泛宣传;;形式上可通过新闻媒体、发放宣传材料对农民机手进行教育;还可以利用各级部门组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进行广泛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形成人人懂农机安全、个个讲农机安全的良好局面。

(五) 推进“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加强三级管理网络

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生产制度,县、镇、村层层签订《农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把农机安全

生产工作纳入政府考核机制,加强乡镇农机监理机构建设。加大宣传力度,认真落实“六个一”的要求。即在每个镇街组织一次“平安农机”宣传教育活动,给每个农机手送一封创建“平安农机”倡议信,为广大农机手和群众放映一部“平安农机”教育警示片,向每个村送一套“平安农机”安全宣传挂图,给每个农机手送一本“平安农机”知识手册,在每个村及中小学校上一次“平安农机”知识课。探索出一条既适应现阶段农机安全状况,又符合今后一个时期农机管理需要的长效机制,实现农机安全监理组织网络化、社会化。

第四篇:关于加强农机安全监管工作的分析

**市位于**南岸,**平原东面,东临东海,经济发达,市内交通四通八达,内有329国道贯穿全境,沈海高速分别连接**和**,辖区内现有各类农业机械2.3万余台(套),其中登记在册的上道路拖拉机3534台,分布在全市所有的镇、街道,是全市农业农村的一支重要的运输力量。近几年来,随着**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交通运输业务成倍增长,促使

;二是拖拉机动态监管手段缺乏,监管存在弱点;三是拖拉机报废缺乏配套措施,黑车大量增加,监管存在难点。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监管,确保农机安全生产,维护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一方平安。

一、要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监管组织网络建设。农机安全监管网络是农机安全的重要基础,是关系到农机安全各项工作的立足点,所以网络建设的完善程度直接决定安全监管的水平。首先,要强化县(市)级。县(市)级是农机安全监管网络中最重要的一环,农机安全中牌证发放、拖拉机及驾驶员的年检和年审、拖拉机强制报废、农机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平安农机创建活动等一系列关系全县(市)农机安全最重要的工作都由县(市)级来组织和实施,切实加强县(市)级农机安全监管部门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其次,要巩固镇级。镇级农机安全监管部门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农机手与县(市)级农机安全监管部门之间的桥梁,要保证有人、有钱、有精力来开展农机安全监管工作;其三,要发展村级。村级是农机安全监管最靠前的一环,对农机安全监管对象了解最清楚、最全面,什么时候村中农机增加了,什么时候村里来了外籍拖拉机手,他们都第一时间掌握,要充分发挥村级农机协管员的作用,真正起到农机安全监管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要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监管的源头管理。农机安全的源头管理是法律、法规赋予我们农机部门的法定职责,是一切农机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和根本。首先,要严把拖拉机上牌关。;其次,要严把拖拉机检验关。拖拉机年检是掌握和提高拖拉机技术状况的一项重要工作,年检的标准和尺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拖拉机整体的技术水平,要严格要求,决不走过场,要对上牌、过户的拖拉机按要求开展检验,另外要制定相关规定加强对事故高发、违章多次、接近报废年限、技术状况较差的拖拉机进行临时检验;其三,要严把拖拉机驾驶员培训关。拖拉机新驾驶员的学习所掌握的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他今后驾驶安全程度,要加强拖拉机新驾驶员的培训管理,提高教师和教练员的水平,提高培训质量,从严掌握考试尺度,不让不合格的驾驶员流到社会。农机安全源头管理任重道远,我们只有真正从思想上给予充分的重视,才能把好农机安全源头关。

三、要切实加强农机安全宣传和教育工作。虽然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但是农机从业人员,特别是拖拉机驾驶员的文化素质、年龄等因素决定他们接受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接受法律、法规教育的机会更少,各级农机监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起农机安全宣传和教育这项工作,要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农机安全宣传和教育,可以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农机法律、法规的宣传,也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农民信箱等进行宣传和教育;可以通过农机法律、法规现场咨询活动发放相关资料进行宣传,也可以利用“五进”活动进行宣传;可以用镇(街道)或农机安全片组为单位进行集中农机安全轮训,也可以对违章、违法等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农机安全宣传和教育要注重实效,要运用广大农机手易于接受的形式开展宣传和教育,要运用小册子、挂图、音像等资料进行宣传和教育,要寓教于理和寓教于身边的事开展宣传和教育,切实达到最好的宣传和教育的效果。

四、要加强投入,创新农机安全监管机制。农机安全监管是一项社会责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农机安全监管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抓好农机安全监管工作。首先,要积极做好领导参谋,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进一步增加财政投入力度,帮助解决因事业收费不断减少造成事业经费不足的困难,增加农机安全监管硬件投入,提高农机安全监管科技含量,加强对农机安全监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监管人员的技术水平;其次,加强部门合作,形成监管合力。;其三,不断摸索农机安全

**市位于**南岸,**平原东面,东临东海,经济发达,市内交通四通八达,内有329国道贯穿全境,沈海高速分别连接**和**,辖区内现有各类农业机械2.3万余台(套),其中登记在册的上道路拖拉机3534台,分布在全市所有的镇、街道,是全市农业农村的一支重要的运输力量。;二是拖拉机动态监管手段缺乏,监管存在弱点;三是拖拉机报废缺乏配套措施,黑车大量增加,监管存在难点。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监管,确保农机安全生产,维护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一方平安。

一、要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监管组织网络建设。农机安全监管网络是农机安全的重要基础,是关系到农机安全各项工作的立足点,所以网络建设的完善程度直接决定安全监管的水平。首先,要强化县(市)级。县(市)级是农机安全监管网络中最重要的一环,农机安全中牌证发放、拖拉机及驾驶员的年检和年审、拖拉机强制报废、农机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平安农机创建活动等一系列关系全县(市)农机安全最重要的工作都由县(市)级来组织和实施,切实加强县(市)级农机安全监管部门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其次,要巩固镇级。镇级农机安全监管部门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农机手与县(市)级农机安全监管部门之间的桥梁,要保证有人、有钱、有精力来开展农机安全监管工作;其三,要发展村级。村级是农机安全监管最靠前的一环,对农机安全监管对象了解最清楚、最全面,什么时候村中农机增加了,什么时候村里来了外籍拖拉机手,他们都第一时间掌握,要充分发挥村级农机协管员的作用,真正起到农机安全监管事半功倍的作用。县(市)、镇、村三级网络是农机安全监管网络最主要组成部分,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其他各种组织的作用,切实加强和完善农机安全监管组织网络建设。

二、要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监管的源头管理。农机安全的源头管理是法律、法规赋予我们农机部门的法定职责,是一切农机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和根本。首先,要严把拖拉机上牌关。;其次,要严把拖拉机检验关。拖拉机年检是掌握和提高拖拉机技术状况的一项重要工作,年检的标准和尺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拖拉机整体的技术水平,要严格要求,决不走过场,要对上牌、过户的拖拉机按要求开展检验,另外要制定相关规定加强对事故高发、违章多次、接近报废年限、技术状况较差的拖拉机进行临时检验;其三,要严把拖拉机驾驶员培训关。拖拉机新驾驶员的学习所掌握的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他今后驾驶安全程度,要加强拖拉机新驾驶员的培训管理,提高教师和教练员的教学水平,提高培训质量,从严掌握考试尺度,不让不合格的驾驶员流到社会。农机安全源头管理任重道远,我们只有真正从思想上给予充分的重视,才能把好农机安全源头关。

三、要切实加强农机安全宣传和教育工作。虽然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但是农机从业人员,特别是拖拉机驾驶员的文化素质、年龄等因素决定他们接受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接受法律、法规教育的机会更少,各级农机监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起农机安全宣传和教育这项工作,要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农机安全宣传和教育,可以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农机法律、法规的宣传,也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农民信箱等进行宣传和教育;可以通过农机法律、法规现场咨询活动发放相关资料进行宣传,也可以利用“五进”活动进行宣传;可以用镇(街道)或农机安全片组为单位进行集中农机安全轮训,也可以对违章、违法等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农机安全宣传和教育要注重实效,要运用广大农机手易于接受的形式开展宣传和教育,要运用小册子、挂图、音像等资料进行宣传和教育,要寓教于理和寓教于身边的事开展宣传和教育,切实达到最好的宣传和教育的效果。

四、要加强投入,创新农机安全监管机制。农机安全监管是一项社会责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农机安全监管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抓好农机安全监管工作。首先,要积极做好领导参谋,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进一步增加财政投入力度,帮助解决因事业收费不断减少造成事业经费不足的困难,增加农机安全监管硬件投入,提高农机安全监管科技含量,加强对农机安全监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监管人员的技术水平;其次,加强部门合作,形成监管合力。;其三,不断摸索农机安全[page_break]监管的好办法、好机制。充分发挥公安驻农机警务室作用,切实加强上道路拖拉机路面动态管理,继续探索外籍拖拉机及驾驶员的管理办法,有效提高外籍拖拉机及驾驶员的管理水平,建立平安农机示范点的长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各级示范点的作用,不断摸索和创新农机安全监管办法和手段,确保进一步加强农机安全监管水平。

第五篇:农机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机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机安全监管工作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保驾护航作用。近几年,各级农机部门认真履行监管职责,不断加大农机安全监管力度,有效地促进了农机安全生产,实现了连续六年道路外农机“零事故”。但随着农业机械保有量不断增长,截止08年底,东营市拖拉机保有量已达5.1万台,农机分布涉及千家万户,给农机监管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为进一步降低农机事故,最大限度地保证农机安全生产,更好地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就要立足改革,分析新情况,理顺新思路,寻找新对策,解决新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一)农机监管执法手段薄弱。农机执法缺少法律依据,农机监管法规层面存在缺失和不足。《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的颁布实施,为农机监管提供了法律依据,也带来了很多问题,《道路交通安全法》只规定了拖拉机该谁管,却没有如何管,怎样管的实施细则;只赋予了农机部门对拖拉机实施牌证管理行政许可权,却没有赋予对该许可事项的监督检查职权,监管手段严重缺位,路查权、扣车权、处罚权以及事故处理权的规定严重不到位。调查中发现,基层农机监管人员对《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给农机监管工作造成的困境的认识相当一致,普遍感到无所适从,不干是不作为,干就可能又是乱执法。

(二)农机手认识不到位。部分农机手对农机安全监管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拖拉机特别是小型拖拉机是自己的农具,主要用于农田作业和生活服务,很少上公路,操作比较简单,技术容易掌握,一般的技术维护和维修问题自己就能解决,不存在安全问题,也就没有必要到农机部门进行知识培训,没有必要花钱费工夫办理牌证和年度检验,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出现一些法律意识淡薄的农机手以众抗法的现象。

(三)农机结构及作业形式发生变化,农机手感到负担沉重,削弱了农机手主动参与农机管理的积极性。近年来,由于三轮汽车、低速汽车发展迅猛,拖拉机尤其是小型拖拉机自身固有的缺陷等,造成在短途运输市场所占的份额大幅削减,正逐步退出运输市场,经营拖拉机的收入迅速降低,而燃油费价格偏高和农机、交通、保险等有关部门向农机收取各项费用,使农机手感到负担过重,不愿去农机部门办理牌证手续。其次,农机部门又没有拖拉机强制报废的有关规定,使用年限过长,技术状态达不到安全要求,应予强制的拖拉机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事故隐患。

(四)农机监管队伍的不适应,对农机监管起到了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基层农机监管力量不足,县区农机监管机构直接肩负着农机安全培训、考核发证、技术检验、监督检查的重要职责,但有的县区农机监管人员偏少,个别县区只有几个人,乡镇农机站撤并,更使得监管力量薄弱。

(五)农机监管装备落后,困扰着农机监管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装备建设是强化行政执法工作的基础,按照国家《农机监理技术装备标准》要求,农机监管部门应配备必要的交通、通讯、检测、事故勘察及办公自动化设备,但个别农机监管部门配备不全,且没有配置上线检测设备之规定,检验人员还没有摆脱传统的靠眼看、凭经验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机监管规范化建设和农机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对策及建议

(一)依法行政,改善农机监管执法环境。要认真贯彻执行《道路交通安全法》,行使法律赋予农机部门的职责,需要进一步规范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农机安全检查、农机事故处理等一系列的配套规范性文件,争取尽快推动配套法规的完善,强化农机执法手段,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对于执法环境的改善,应树立“事在人为”的观念,紧紧依靠当地政府和安全监督主管部门,协调好与有关部门,特别是公安交警的关系,形成合力,扭转农机执法检查的被动局面,改善农机监管执法环境。

(二)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机手的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要把农机监管宣传工作纳入重要议程,列入农机目标管理范畴,建立规章制度,实现宣传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对农机手的宣传,可采用农机协会、合作组织、集中培训、现场说教、送教下乡等方法,不断提高农机手法制观念和安全生产观念,使农机手达到“要我安全”成为“我要安全”。

(三)把农机手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做好服务工作。一是拖拉机驾驶员绝大多数是农民,他们的服务对象也是农民,从事的职业赚钱不多,农机等有关部门要严格按规定收取牌证核发等相关费用,严禁搭车收费,增加农民负担。二是认真落实各项便民措施,深入基层办理业务,减少办事环节、简化手续、方便群众。三是向上级部门呼吁尽快制定拖拉机强制报废制度,减少安全生产隐患。对于农机手缺少更新报废资金的实际,应制定拖拉机更新报废补助办法。

(四)以提高农机执法人员素质为突破口,抓好各级农机监管机构建设。连续三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提出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这足以说明中央把农机安全列为国家整个大安全框架之中,对我们的工作极为有利。为此,农机部门必须按照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的总体部署,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机监管队伍,重点落实“五个教育”和“一个机制”,即法律法规教育、专业技术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化管理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和建立健全监督管理约束机制。加强农机监管机构建设,重点放在县区一级。《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县区担负着拖拉机挂牌、驾驶员发证、年度检验等任务,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把农机安全工作列入社会总体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级政绩考核岗位目标责任制,绩效挂钩。

(五)改善监管手段,加强装备建设。建议加大投资,争取当地政府财政支持,在农机监管收费返还的基础上,追加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同时,千方百计地节约经费,有计划的配

备安全技术检测,农机事故勘察处理、在线考试等必备的技术装备,逐步形成“基地健全、设施齐备、手段科学、执法规范、保障有力”的农机安全监管体系。

总之,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时期,农机部门要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安全生产这个中心,认真履行监管责任,强化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一定能够开创农机安全监管工作新局面,实现农机监管工作的健康发展。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