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读激荡三十年读后感

2024-09-27 来源:华佗小知识

读激荡三十年读后感1

书中记载了接近百位的企业家的成长经历。他们当中,如今也许有人成为了福布斯富豪,有人成为了振兴民族企业的功臣,有人成为了阶下囚,或又有人成为了人海中的一个普通人。。。。。。在1978年-2008年的中国,在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里,在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大环境下,正是这样的一群“小人物”,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他们当中的有些做法也许在现在看来可笑,甚至愚蠢,但是,他们却是他们所在的年代的缔造者之一,他们推动整个中国社会在众目睽睽之下,以不可逆转之势的姿态向商业社会转轨,他们从默默无闻的“小人物”逐步成长为了时代的弄潮儿。

这是一本以写人为核心的历史书。1978-2008年的中国社会,出没着这样一个群人:他们出身草莽,不无野蛮,性情漂移,坚忍而勇于博取;他们勤劳、聪慧、他们具有对于摆脱贫穷的渴望以及与生俱来的赌徒意识;他们的浅薄使得他们处理任何商业问题都能够用最简洁的办法直指核心,他们的冷酷使得他们能够拨去一切道德的含情脉脉而回到利益关系的基本面,他们不畏天命使得他们能够百无禁忌地去冲破一切的规则与准绳,他们的贪婪使得他们敢于采用一切的手法和编造最美丽的谎言。

《激荡三十年》给了年轻人一个梦,梦里述说着:当年身无分文的王石在深圳街头倒卖玉米时的迷茫和毫无方向;34岁的工程技术员柳传志还在每天日复一日地以看报纸来打发上班的时间;还有那三个刚刚考进华南理工无线电专业的20岁出头的小伙子李东生、陈伟荣、黄宏生;又或那个刚从四川监狱中服刑出狱的还带着很重地方口音的牟其中。。。。。。就是这样一个个小人物,他们凭着“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敏锐,他们感觉到了时代的变迁所带来的机遇,同时凭借着他们的勤劳、聪慧、以及对于摆脱贫穷的渴望和与生俱来的赌徒意识,造就了一个个又一个或成功或失败的中国企业传奇!

无论成功与否,我都更愿以一种仰望的神态来崇敬我们这些曾经中国企业历史的缔造者们,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复杂的体制政策和商业环境给了他们更多的挑战和阻扰,他们百折不饶、坚韧顽强、睿智创新、敢于冲破陈规等等这些品质,都值得我们这一代人学习和传颂。

读激荡三十年读后感2

假期读完《激荡三十年》这本书,试想一下,以本书三十年而言,三十年前谁会想到人们会在电脑上下载并且浏览读物呢。何况,今天已是此书纪录元年的三十五年以后了。时代变迁的,用范伟的一句话说:防不胜防啊!

激荡三十年,确实让人激动。国家在发展,大到世界巨变,归根结底是人的改变。几个人制定了中国的游戏规则,有些人敏捷快,敢为人先,向着目标快马加鞭,享受到政策的蜂蜜。也有些人,盘旋在游戏规则边缘,或是发达了或是论为了阶下囚。有些人的人生改变了世界,大部分人的人生被世界改变。

读完这本书我始终在一个想法中挣脱不出来,小时候父母教育好好做人做平常人,万不做出头鸟之类的人,此类观点是否正确。如今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有创新有改变的,不是按部就班混日子的。似乎大家都有这么一种思想,回头看初小的同学,暂不提品学兼优,学习好的大部分做了公务员,学习差且越是胡乱捣蛋的那群人反而做了小老板,企业家。只留下中间一部分人不痛不痒的生活着。同激荡三十年中的众多企业家一样。这说明一种现象,一种不安平凡的现象。毕竟这个社会不是依照大部分人的愿望所建照的社会。大部分人求不变,小部分人求改变,社会也就在求改变的这些人愿望努力中改变着。

所以要做一个在平凡中求改变的人,在游戏规则内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去求创新。坚持自己面对工作的处理方式。

读激荡三十年读后感3

花了不少时间,终于看完了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掩卷之余,一种忧虑参杂着几丝激愤久久地挥之不去。对于中国来说,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以来的三十年,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三十年间中国企业的发展也经历了无数次波峰浪谷的考验,才走到今天。看完全书,就像对刚刚过去的三十年做了一次全盘梳理,国家的命运,企业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是那么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经历了这三十年的发展,今天的中国越来越被世界认可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我们国民也越发感受到正在成为大国子民的自信与自豪。然而,在高速发展的背后,隐藏在表面繁荣底下的,却还有那么多值得我们忧虑和警惕的东西,这些东西如果今天还不能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改进,也许在不久的某一天,我们终将会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首先,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令人困惑。从改革开放之初到现在,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很多时候是游离在国资或外资背景的企业之外,艰难生存,他们事实上在很多领域充当了改革的试验者,但往往当条件成熟了之后,有资格摘取果实的却并不是他们。而当执政者发生犹豫或妥协时,被推出来示众的却是他们。他们似乎也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存环境,并不做过多的无用抗争,而继续寻找被忽略的夹缝以求得生存。纵观三十年,不可否认,正是有了这些始终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民营企业的参与,才渐渐形成了更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市场模式,而市场的出现才催生了竞争机制,有了竞争才有可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到今天,民营企业已成为最大的就业基地,它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也越来越举足轻重。但是当更多的外资借着全球化的脚步进入这个国家各种重要行业的时候,民营企业依然被很多领域阻挡在家门口。这样的一种不公平和不平衡,不免使人困惑和唏嘘。

其次,现阶段国内的大部分企业依然是在没有核心技术的低水平的层次上靠打价格战为生,这和当前低素质的劳动力条件分不开,也和中小企业缺乏技术投入的实力有关。我们曾自豪于我们是世界工厂,但是现在终于明白,其实我们只是装配车间,很少技术含量,况且就是这种低技术含量的工作我们也做得并不好,中国产品往往是价廉质次的代名词。我们的优势仅仅是劳动力成本低。这也正是这三十年间,大多数的企业都只昙花一现的原因。像鲁冠球,张瑞敏,柳传志等依然还活跃在开创初期的行业里的,实属凤毛麟角。即使这样的企业,他们也并不是因为技术领先或质量上乘而得以不败,想要坐稳坐强,对他们来说依旧任重道远.更让人忧心的是,这样的一种模式在近期内还看不到有明显变革的可能。

第三,我国目前的国企绝大多数是垄断行业,这种靠国家背景和资源立足的企业究竟能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他们能不能作为支撑起我们这个国家的栋梁之柱,他们又是不是能提供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从而让更多的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正确道路?他们能代表中国企业的发展方向吗?

第四,执政者究竟选择国退民进还是国进民退的策略,他们眼里的“民”究竟代表了谁?

如果说改革初期因为朱镕基实行了抓大放小的战略,而使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的话,那这一战略在客观上也起到了国退民进的效果。由于大量中小企业的转制,使一大批原来的经营者成了企业的所有者,他们无疑是最大的得益者。这其中的很多企业,正是因了所有制的改变而重新焕发出生机,再度走上了发展的道路。企业的员工,也有了和企业共同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由于国家释放了更多的自主权,当面对自己并不很确定的新生事物时又能采取更为宽容的态度,使生产力和积极性都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也带动了市场消费的活跃繁荣,这是一段良性循环的美好时光。然而,由于初期政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特别是贫富分化日趋严重,社会矛盾爆发频繁,使政策的走向发生了偏移,政府更倾向于回到加强中央控制的局面,试图通过中央的协调而使过激的矛盾得以缓和。也许矫枉过正了,再度的中央集权之下,国有资本的不断壮大和民间资本的相对萎缩,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贫富分化的矛盾,大量国有资本的积累最终又有限地用到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当中,原来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而更多没有国资背景的企业的发展却障碍重重。国进民退的格局不免让人想到“与民争利”,而争来的利究竟肥了谁的腰包?

第五.如何更理性地处理政治和经济的关系?可口可乐对汇源果汁的并购事件曾被炒得沸沸扬扬,最终以商务部的否决而暂时告终。如果这种民间的纯竞争性行业的并购也需要举起民族主义大旗的话,令人惊讶的却是,为什么我们的石油、银行等事关国家安全保障的领域的股改,却可以以向外资定向融资的方式一路畅行?回想起改革开放之初,因为怕被资本主义企业渗透或消灭,有一股很顽强的势力坚决反对与国外合资或被外企收购,朱镕基为此曾感慨,就那么几个胶卷,难道还能让社会主义变了颜色。当政治思维试图主导商业行为时,企业和企业家也许就离末日不远了。而在一个传统的以政治为纲的历史背景之下,要跳出这种思维模式又有着怎样强大的阻力

最后,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道德的底线不断被刷新,我们却仍未找到有效的制约手段来遏止它,相反这条底线还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踩踏和蔑视。

三十年过去了,今天的我们究竟应该以怎样的姿态总结过去,指导现在并给未来以启示?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