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升初择校 我这样看

2024-09-27 来源:华佗小知识

  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教育资源不均衡,师资力量不均匀,教学水平相对有一定的差别,择校这种现象由来已久。

  作为家长,就这么一个孩子,总想让他受最好的教育,天下父母皆如此,都想尽其所能,倾其所有,让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于是想尽一切办法做到最好,不让自己有任何遗憾,尤其是在孩子的学习方面,更是呕心沥血,尽善尽美,我周围的亲朋好友统统是这样做的。

  但是,到底要不要择校?怎样做才好?这是一个让家长最头疼、最迷茫、最纠结的问题。

  有关择校,我是这样看的。

  一、 首先要考虑家庭综合经济实力。

  早前在报纸上看到过一篇“有关中国学生教育现状”的报道,以一个中等家庭为例,从孩子出生到大学毕业需花费人民币35-40万元左右。现在物价贵了,水涨船高,我想家长心中都有一本明白帐!

  我分了三种情况:

  ① 有经济实力的会量力而行,让孩子上硬件和软件较好的学校;

  ②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不管是双职工还是一方有能力供养全家的,在今后的日子里全家可能要同舟共济了!

  ③ 不管经济收入怎样,家长会放弃择校,选择就近入学,这种情况可能占绝大多数。

  二、要根据孩子的个人心理素质、学习成绩、性格气质等方面来考虑。

  我也分为三种情况:

  ① 若孩子学习成绩优异,性格外向,易与人沟通交往,通过学校的层层选拔,是真才实料的,就会脱颖而出!那再好不过,家长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不遗余力,全力支持;

  ② 常言说得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强中自有强有手。有的孩子学习不错,但在其他方面有所欠缺,一到新环境,适应力较差,又不善与人交际,自尊心强,一看强手如林,心理落差较大。承受力和心劲儿特别强的,会顶住一切压力奋起直追,誓死保卫自己不掉队!但是对于孩子来讲,这种压力是很大的!

  反之,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和交际的,可能会碍于面子,不好意思向别的同学请教,慢慢地成绩下滑,就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越发显得力不从心,也有可能一蹶不振。这是家长最不愿意看到的一种情况!

  ③ 孩子刚入校时,按入学测评成绩可能排在较后边,但是心理承受能力特强,基础知识牢固,再加上勤学好问,又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既会学又会玩,还交了好多知心朋友,反而后来者居上,这是让家长最感到欣喜的一种情况!

  以上说的还是在父母身边原地上学的,那要是送到外地呢?……

  家长朋友们不要忘了,进入初中阶段是孩子一生当中最关键的一步,对他今后的人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身体上的变化、心理上的“断乳期”、与异性的交往、与社会的衔接、知识架构的建立、价值观的形成、辨别事物的能力……那么第一个提点他的人应该是谁呢?是社会?是学校?是家长?还是……?

  现在的孩子们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多元化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而目前我们国家学校的生命教育、心理教育可以说是个空白,我们该怎么办呢?

  说到这里,也许有家长会说,孩子总有一天要离开我们出去闯荡,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你这样做,就等于把孩子拴在自己身边,他永远也不会长大喽!

  话不能这么说,那就要看家长怎么做了!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辩证地分析,具体情况,具体解决!我想,大多数家长也是这样的想法,不知对否?

  三、当前择校现状,据我多年观察有以下类型:

  1、“孟母三迁式”。

  从孩子上小学、上初中、上高中三易其所,还有的从幼儿园就开始折腾了,为的是让孩子受最好的教育,其结果是为了越来越昂贵的学费,不惜透支体力,身兼数职,每天是心力交瘁,精疲力尽!

  2、“背井离乡式”。

  从乡到县,从县到市,从二线城市到一线城市,让孩子“飘洋过海”,孤身一人“闯荡江湖”。其结果是思念如影随形,终日茶不思,饭不想,郁郁寡欢,连干工作都提不起劲儿!因为现在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不像我们这一代姊妹好几个,这就没办法了!

  3、“全职陪读式”。

  有的家长怕孩子(尤其是女孩子)在外吃不好,睡不好,再加上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干脆妈妈做出牺牲辞职伴读。其结果是家庭开销与收入成反比,思想压力不断加大,生活质量不断下降,出现或多或少的家庭危机!

  以上三种情况,如果孩子品学兼优,体谅家长,是主动学习型的,家长会甚感宽慰,心想:“所有的一切都值了!”但同时孩子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心想:“爸爸和妈妈为我付出了这么多,我一定要好好学,不能让他们失望!”要知道这种压力像两座大山,压在家长和孩子的心上,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一旦崩溃,那将是怎样一种后果?

  前段时间,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心理教研员刘历红老师对692名中小学生做了一项有关“你最大的烦恼是什么”的调查。

  结果显示,有三个方面。一是交往问题,包括亲子交往、师生交往、同学交往;二是学习焦虑问题,主要集中在考前心理影响方面;三是学生对自我的关注,即青春期问题,比如开始关注异性,注重自己的外表。其中,有关交往问题烦恼的学生占了30%以上,学习焦虑问题占了近30%。

  难怪有人说:“我们的教育生病了,现在的教育太功利了,完全就是为考试服务的。忽略了要把孩子们当人看,要让孩子们体会到幸福快乐!”

  面对这些调查和王老师的呼吁,相对现在的教育体制来说显得势单力薄,杯水车薪,微乎其微!作为老师和家长可能目前无力改变些什么,但起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成才先成人”!

  面对择校,我套用心理学上的一句名言:择校不是问题,如何诠释择校才是问题!希望这句话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