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欧美市场外需减弱、国际竞争加剧等挑战,外贸企业积极应对,想办法稳住订单,同时拓展新市场,中国外贸韧性正在不断增强。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前来采购中国商品的外国客商随处可见。3月以来,义乌国际商贸城日均客流量超20万人次,其中,日均进场的外商超过1600人,同比增长30.2%。
前两个月,针对外部市场出现的变化,各地政府积极引导企业调整出口方向。这个玩具企业组成的商会正在推进行业标准制定,由过去适应欧美市场变为更精准匹配东盟、阿拉伯国家等市场需求。
拓展多元化市场有效增强了外贸出口的稳定性,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对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都增长了15%以上。与此同时,针对国际分工调整带来的订单转移,许多外贸企业更是主动求变,开始打造自有品牌,摆脱对于代工订单的路径依赖。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突破6万亿元人民币,为历史同期的第二高值。在周边国家出口普遍下降的背景下,中国出口总额3.5万亿元人民币,继续保持了正增长。
中国出口贸易占GDP的18.5%,其中三分之一出口至美国和欧洲,打击中国的外贸可以造成中国的经济大幅下滑。但从另一方面看,美国对中国的进口贸易占其全部进口贸易的18.6%,欧洲对中国进口的贸易占其全部进口贸易的22.4%,其中有大量制成品和关键产品,比如制药需要的化学品和医药产品。一旦从中国进口的货物发生短缺,美国和欧洲的消费者和生产商一定面临涨价和短缺,美国民众在这方面的容忍度远低于中国,全面经济战对美国社会比对中国的冲击更为严重。此外,欧洲经济和社会受到的打击又会比美国更加严重,因为欧洲出口贸易占其GDP的17.6%,而美国出口贸易占其GDP的11.7%。虽然中国和西方的地缘政治竞争关系和冲突将向所有领域蔓延,但双方最好不要发展到经济战争和武力战争。“没收”中国海外资产已经进入美欧的政策工具箱,剩下的是它们想怎么用的问题,而不是用不用的问题。
海关总署13日发布数据:202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顶住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进出口规模、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全年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0万亿元关口,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国地位。
海关统计显示,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2.07万亿元,比2021年增长7.7%。其中,出口23.97万亿元,增长10.5%;进口18.1万亿元,增长4.3%。分季度看,一、二季度进出口总值分别超过9万亿元和10万亿元,三季度进出口总值增长至11.3万亿元,四季度进出口总值继续保持11万亿元的水平。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增长快、比重升。2022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26.81万亿元,增长11.5%,占进出口总值的63.7%,较上年提升2.2个百分点。
外贸进出口展现强劲韧性
202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在上年高基数基础上实现了稳定增长,展现了较强韧性。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介绍,外贸保持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出口有市场,主要产品竞争优势足——
从市场看,2022年对东盟、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都保持较快增长;新兴市场加速开拓,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拉动整体出口增长6.1个百分点,对非洲、拉丁美洲出口分别增长14.8%、14.1%。
从产品看,2022年工业制品出口增长9.9%,拉动整体出口增长9.4个百分点。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电动载人汽车等绿色低碳产品出口增速均超过60%,出口新动能快速成长。
根据最新数据测算,当前我国出口国际市场份额为14.7%,连续14年居全球首位。
进口有支撑,国内需求潜力大——
2022年,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经济稳健发展,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增长,为进口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中间产品进口增长7.5%,拉动整体进口增长5.9个百分点。
政策有支持,外贸发展的内生动力强——
2022年,我国出台了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在外贸领域涉及保通保畅、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鼓励外贸新业态发展、支持外贸企业保订单拓市场、不断提升贸易安全和便利化水平等。随着政策措施效能持续释放,外贸主体活力有效激发。
1月13日召开的全国海关工作会议强调,着力落实一揽子促稳提质措施,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外贸稳增长保份额,促进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发展。大力“稳链”、精准“补链”、促进“强链”,创新优化监管查验机制,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