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保险行业如何盈利范文

2024-09-28 来源:华佗小知识

篇1

。。太保公司在得到并确认用户的投保要求后,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将保单送到用户指定的地点,并支持用户通过网上银行进行付款。。。。。。

汤大生:我们很有信心,电子商务一定会给保险行业带来价值。目前保险行业存在严重的低效益,电子商务是一个好的结合点,能大大降低交易成本。保险电子商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电子交易,即通过网络实现投保、核保、理赔、给付等。我们可以毫无犹豫地说,达到这个最终目标肯定还有许多路要走,并要付出许多艰辛的努力。但仅就太保公司已经迈出的这一步而言,必将给太保和保险业带来新的变化。

记者:如果投保者将个人资料数据传到太保电子商务系统,太保将保证这些个人数据的安全性?

汤大生:我们在安全上下了很大功夫,反复地在网上做了许多模拟性的破坏手段。我们可以说,太保现在的平台非常安全。

记者:请问太保电子商务系统在市场推广上有何种想法,会针对哪些人群做宣传?如何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太保网的内容?打算用哪些手段来吸引用户上太保网?

汤大生:我们会采用很有针对性的宣传方法,用最有效的方法,但立足点是不影响太保公司其余各类产品的销售。

记者:网络能够在哪几个方面提高国内保险行业的竞争力?

汤大生:总的来说网络的作用会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网络的最大作用可能在于渠道和服务方面。保险业务销售网和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清算网络的联网,将使长期延续的上门收缴保费或保户到保险公司缴纳保费的资金清算方式逐渐消失。。“太平洋保险保太平”的含金量就是服务体系的完善,太保卖出去的不仅仅是保单,更是信誉和服务。

篇2

【关键词】 概率统计;实际生活;应用;保险行业;抽奖活动

一、引言

二、研究概率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意义

三、概率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领域

1.在保险行业的应用.例如,某保险公司承担汽车保险业务,在保险额上限为20万元的第三者责任险中,车主缴纳1200元保险费用,如果有1000辆汽车投保,计算此保险公司盈利40万元的概率,保险公司亏本的概率是多大?假设每次交通事故保险公司理赔平均额为5万元,盈利40万元意味被保险车辆出现事故的车次不超过16次,正常情况下车辆出现事故的概率为0.005,如果盈利40万元为事件C,计算可以得知p(C)=0.99998,由此可以得知,保险公司盈利40万元的概率是相当高的.如果保险公司亏本事件为D,计算可得p(D)=0.00000000068,因此,保险公司出现亏本的概率相当低,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事情.

2.在抽奖活动的应用.假设100张奖券中有3张是中奖券,现在有10人去抽奖,第一位抽奖者中奖的概率是否比第二位、第三位更大?通过计算可以得知,p(A)与p(B)、p(C)一样大,因此10位抽奖者中奖的概率是一样的,说明是否中奖与抽奖顺序无关,因此抽奖是公平的.

3.在质量判断的应用.例如,张老师在批发市场买苹果,当询问苹果质量如何的时候,卖主说一箱苹果100个,里面至多有四五个是坏的.张老师随机打开一箱抽取了10个,心想如果有不多于2个坏的就买了算了.结果这10个中有3个是坏的.于是对卖主说你这箱苹果中不止有5个是坏的.问张老师的指责有道理吗?通过分析可以得知,一箱苹果100个,其中5个是坏的,抽取的10个中坏苹果为3的概率为p(X=3)=0.00625,同理,p(X=4)=0.00038,p(X=5)=0.000003,根据古典概率的定义,10个苹果中坏苹果大于2的概率p(X>2)=p(X=3)+p(X=4)+p(X=5)=0.006633,这个概率是很小的,几乎不可能发生,因而张老师的指责是有道理的.

4.在生活游戏的应用.常见的游戏为欢乐圈圈乐游戏,假定规则为:5元钱10个竹子做的小圈,向2米外的场地内的玩具掷出,玩具在一个正方形框内,并且正方形底座与圆的内接正方形大小差不多,套中可以取走,除此之外则没有任何奖品.分析可以得知,只有正方形中心和圈心在圆圈落地瞬间相互重合才能套中,此概率近似值几乎接近0,相当小,这也是商家赚钱的秘密.

四、教学策略

为了更好地指导日常行为规范,增强自己行动的理性,在进行概率统计教学中,一方面,任课老师需要教会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全面掌握概率统计的基础知识内容,为学生应用概率统计的相关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束语

【参考文献】

[1]郭林涛.概率统计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3(9).

篇3

关键词:财产保险;盈利模式;可持续盈利

中图分类号:F84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3-78 -02

一、我国财产保险行业现状分析

财产保险是保险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财产保险业取得了显著发展,保费收入快速增长,财产保险密度和深度明显提高。据中国保监会的数据显示:2014年财产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7544.4亿元,同比增长16.4%,2015年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8423.26亿元,同比增长11.64%,2016年1-8月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6030.48亿元,同比增长8.73%。从长期来看,财产保险行业仍会保持高速的增长。;二是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规范,产权制度日益明晰,这为我国财产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环境;三是个人资产的持续增长为财产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购买力保障。然而在当前,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由于诸多原因,正面临经营利润空间变窄的不利处境。因此,加强对其盈利模式的分析探讨显得尤为必要。

二、我国财产保险业可持续盈利所面临的困境

(一)承保业务盈利水平低

首先,保费充足率普遍不高。激烈的市场竞争,致使财险公司间进行价格战,随意打折销售,使保险精算出的产品定价失去了原有的盈利能力。其次,高“返还”加大了公司成本。由于市场恶性竞争,财险公司出于规模扩张的压力,在业务拓展过程当中将手续费等费用“返还”作为承保业务的交易筹码,最终加大了公司的成本。再者,保险营销手段单一,从目前财险市场来看,简单粗犷的营销模式对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盈利模式的发展形成了瓶颈。最后,对于赔付风险掌控不严,内部存在成本黑洞,也阻碍了我国财险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投资活动收益率不高

财险公司投资活动的方式有很多,包括投资证券、房地产、固定资产租赁、参资入股获得收益等等方式,但由于资金规模有限,所以财险公司投资活动相对较为谨慎。也正因投资项目风险相对较小,投资收益率普遍不高,故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盈利水平的提升。

(三)行业基础设施不健全严重地制约着可持续盈利能力

行业基础设施状况不仅影响保险公司对价值链的关键环节的控制力,也影响整个市场运行成本。。其次,后援运营的专业化分工不发达导致经营主体尤其中小保险公司运行成本过高。最后,市场退出和淘汰机制缺失,导致过度竞争,助推了整个行业经营成本的加大。

三、我国财产保险业可持续盈利的影响因素

影响财产保险公司可持续盈利的主要因素,可从专业技术层面、自然环境层面、社会经济层面加于分析。

1.专业技术层面

第一,可持续盈利取决于正确的增长策略。只有增长可持续,且与自身资源保障、风险控制能力相适应,才可长期盈利。不顾质量、成本的盲目增长会带来巨大潜亏风险,损害可持续盈利能力。2015年产险业务赔款4194.17亿元,同比增长10.72%,赔付成本还是相对居高不下,财产险业内的“一年发家、二年发财、三年亏损”“三年怪圈”现象就是最好例证,可见在增长的决策上应慎重。

第二,可持续盈利须具有一定的成本控制能力。其他企业是先确定成本,后通过出售产品或服务实现收入。而产险公司与其正好相反,保险业是先实现收入,后确定经营成本。因此在收入既定前提下,产险公司实现承保盈利的关键因素是成本控制能力。成本控制能力越强,公司承保盈利能力就越高。例如,平安产险坚持内涵式、精细化的发展道路,在为客户提升优质服务的同时,不断优化内部管理制度,提升风险识别能力,改善经营品质,有效降低经营成本。2016年前三季度,平安产险实现净利润105.07亿,综合成本率94.9%,在风险筛选和成本控制有保证的前提下,实现了规模和品质的均衡发展。

第三,可持续盈利还要具有较高的现金流管理能力和投资管理能力。要想可持续经营,提高投资盈利,就必须保持现金流稳定。在投资收益率既定前提下,可投资现金流越多,投资收益就越高。为此,必须强化应收保费管理,强化资金管理,加快资金收付效率,这样才能提升盈利能力。此外,产险公司投资不同于寿险投资,在资金期限相对短,现金流稳定性相对差的基础上,要获取好的投资收益,关键在于强大的投资管理能力。投资管理能力是决定投资收益率高低的核心因素,同样的投资环境和可投资的现金规模,投资管理能力高,投资盈利能力就强。

2.自然环境层面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国家,如2010年五省罕见的旱灾、玉树地震,2008年百年难遇的雪灾、汶川特大地震,这些灾害一旦发生,造成损失是巨大、惨重的。2008年,受巨灾影响,财产险赔付上升较快,全年赔付支出1418.3亿元,同比增长39%。可见,巨灾风险对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稳定性的影响最大。突如其来,造成巨额的损失,这会造成财产保险公司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取不足,使保险公司出现亏损,有时是巨额亏损。而财产保险的原理是基于大数法则,即通过大量数据样本可以精算出来的一个概率。因此,考虑保险公司的盈亏,有时要从稳定经营的角度对准备金进行调整,这样才能有备无患,达到可持续盈利。

3.经济社会层面

可持续盈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保险业经济补偿、资金融通、社会管理的功能越来越强。随着现代保险业的发展,保险公司被放到了一个全方位的金融平台上。例如,保险业的竞争和巨灾的增加,使得保险的承保利润越来越薄,投资收益成了保险公司盈利的主要支柱。但投资收益,是由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决定的。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投资的空间就大,投资的机会就多,保险公司投资盈利的可能性就大,投资回报就高。同时,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社会财富和个人财富的增加又创造了新的保险需求,促进保险业的发展,增加保险业的收入。例如,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下,截至2015年底,保险业总资产达到12.4万亿元,同比增长21.7%,全行业净资产1.6万亿元,同比增长21.4,净利润2823.6亿元,同比增长38%,可见可持续盈利离不开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四、我国财保公司盈利模式的政策建议

(一)找准公司定位,形成核心竞争力,实现公司可持续盈利

。产险公司定位不同,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就不同,持续盈利能力的优势所在也就不同。具体而言,大型产险公司未来将向集团化、综合化发展,中小型公司要么通过兼并收购整合做大,要么走专业化经营道路,所以只有明确清晰的市场定位,为公司寻找自身竞争力优势,才能实现公司可持续盈利。

(二)规划盈利性业务的发展路径,做好盈利性业务发展的制度安排

公司要设计好盈利性业务的销售模式,建设好盈利性业务的销售渠道,组建好盈利性业务的销售团队。公司政策要体现对盈利性业务的培育,体现对盈利性业务的扶持,体现对盈利性业务的激励。

(三)强化现金流管理,建立成本管控的长效机制

“生存l展,开源节流” 。节流是合理降低费用开支的绝对额。两者是成本管控的两个方面。财险市场的激烈竞争、财险费率的市场化、财险行业的高税率已经极度压缩了承保业务的利润空间。要建立财险公司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就有必要合理降低成本。所以有效的现金流管理有助于增大公司的盈利空间。

(四)重视、加强保险资金的运用,有效利用自有资金,合理进行投资活动

随着财产保险业务的发展,我国财产保险的可运用保险资金也随之逐年加大。利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活动,不管是从资金使用效率还是从提高和改进盈利模式的角度,都是保险公司必须从事的。但投资活动的风险需要谨慎对待,切不可盲从。投资应坚持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者的有效结合,用稳定持续的收益来对自身主营业务的盈利形成有效的补充。可见加强自有资金的高效运用,无论对社会还是对自身都是十分有益的。

(五)加强行业平台设施建设,完善市场进退机制,改善公司盈利的外部环境

好的行业环境有助于公司可持续盈利能力的培养,稳定有序的行业大环境有助于先进的经营理念的形成和高超的经营管理水平的发挥。我国财险市场数十年来野蛮经营和粗放管理已使市场交易成本高不可攀。而财险市场的容量是有限的,在此前提下,建立通畅的市场进退机制是维持市场合理竞争秩序的必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整体行业盈利能力。

(六)挖掘自身潜力,加大产品开发力度,不断扩大保险服务领域

加大个性化产品和个性化服务的研发有效地将客户群体细化,将个人客户、企业客户的诉求进行重新的审视,开发出差异化的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特别针对大型跨国公司、高精新产业的企业,因地制宜的设计出个性化的产品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进而提高盈利水平,是国内保险公司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

(七)加强风险管理,不断完善风险控制体系

保险公司卖出的是保单,经营的是风险,实行精细管理,加强风险控制,稳健经营,是争取好的经济效益的必然要求。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是财险公司可持续盈利的基石。因此,需认真开展全面业务内控管理,加强再保险工作,重视开展防灾防损措施,加强承保业务的风险动态管理,不断优化险种结构,从而完善风险控制体系。

五、结论和建议

我国当前市场的结构性转型从总体上提高了整个行业的长期盈利能力,面对保险企业实现盈利的良好外部环境正在形成的局面,各财产保险公司应强抓当前机遇,找准市场定位,整合自身经营的价值链,寻找和挖掘核心竞争力,建立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逐步培养应对各类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能力,打造和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稳定的长期可持续盈利能力。财产保险公司的盈利模式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可能依靠单一模式来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应该以“保险业务模式”为基础和核心,依托于自身的保险业务,深入挖掘盈利潜力,不断运用科技、培训等创新手段,持续改进现有盈利模式,切不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我们应当努力去寻求高效率的富有竞争力的盈利模式,从而实现行业整体盈利的长足发展。

篇4

商业保险医管会是加强自身管理、加强与医院合作的自发性行业组织。。

一、医管会成立的背景和职能

(一)背景

1.商业保险公司方面(1)商业保险公司健康险业务赔付率高,亏损严重,多家寿险公司对这块业务采取了限制措施,有的甚至全面取消。(2)在理赔时保险公司一般都会到医院调查住院的原始记录,有的还要到多个科室调记录。医院为此耗费人力接待,加上各家保险公司采取的标准不一,导致医院在实际操作中缺乏统一的准则,往往感觉千头万绪,在合作中产生抵触情绪。(3)医管会可以为商业保险行业建立医务管理数据库,包括客户信息库、疾病信息库、医疗机构信息库甚至是医疗专家信息库等,这些数据库对各家公司经营健康险、交强险、商业车险都有好处。

2.医院方面“看病难、看病贵”使医院形象受损,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和服务压力,希望能够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红包、回扣、商业贿赂使医院被广泛指责,出现社会对医院的信任危机。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医院盈利水平的下降。。短期目的是减少成本支出,扭转保险公司经营亏损,提高理赔质量,提升行业形象;中期目标是给医院提供更多病源,给客户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监督保险主体诚实守信地理赔,协助医院及医院管理部门加强对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的管理;从长远看,顺应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是实现保险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途径。

(二)职能

。同时,医管会对医保双方合作情况定期进行评估,每年调整商业保险定点医院名单。

2.制定和维护商业医疗保险合作医院考评标准,公布合作医院考核情况,指导会员单位选择合作医疗机构;研究和协调会员单位与医疗合作机构协作事宜;交流和传递保险业医务管理信息。

3.建立商业保险医疗数据库模型,为会员单位提供相关数据,提供医务管理咨询和相关知识培训;研究和探索商业保险公司与医疗卫生部门的合作模式,促进健康险业务健康发展。医管会的成立,搭建了保险行业与医院沟通平台,定期与定点医院针对医保合作当中取得的成绩和问题进行交流,避免因缺乏沟通而对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各家保险公司虽是竞争对手,在专业上却是共同成长的伙伴,利用定期沟通的契机,不但提高了专业技能,而且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被保险人的应得利益,提升了服务水平,提高了保险公司信誉。另外,医管会统一了与医院的合作协议,经过与医院大量的接触、沟通和谈判,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医院认可这些标准,并按这些要求申请加入医管会,共同促进商业保险事业的发展。

二、医管会组织架构及模式

(一)组织架构

医管会由行业协会牵头,各家保险公司各派一名代表组成,设主任委员一名,常务委员五名,委员若干名。常务委员及委员由各家公司核保核赔部门经理担任,主任委员由民主选举产生。委员会下设秘书处,负责处理医管会日常事务。医管会制作专员工作证,在协调医务工作时出示。各家保险公司医务专员协调解决不了的,由医管会出面解决。

(二)运作方式

1.以定期会议和重大事项专题会议制度运作日常事务。定期召开的内部会议有年初的全年工作计划会、年中工作小结、年底工作总结及每季度一次的联席会议;外部会议有年初的医保合作情况评估、表彰会,年中的工作交流会。

2.协调各家保险公司共同签署《保险行业关于处理与定点医院关系的自律公约》,编写《商业保险与商保合作》的培训辅导教材,便于医院了解商保医务工作[2]。

4.设立“医保医疗费用评议小组”,检查保险住院患者有无违规行为,如伪造病历、虚开证明、挂床治疗、小病大养、搭车开药、不合理用药、违规收费、超标准收费等。

5.利用司法鉴定帮助解决保险业无法解决的专业技术问题,为理赔提供科学依据。

三、医管会工作成效

医管会最早在湖北省实行,现已向地市延伸,解决了省医管会远程管理的困难。湖北省医管会对各家定点医院实行“医疗市场寿险部主任”驻院检查医方的治疗及开具处方行为是否合理;组建了“医疗医保费用评议小组”对合作医院费用进行评估,同时建立了“医务管理数据库”,为各家保险公司的健康险管理提供数据支撑。随后,福建、江西、河北、郑州、西安等地的保险行业协会也逐渐开始组建医管会;天津、山东等地的医管会已初具规模;青岛的医管会选出了合作定点医院,各个寿险公司同合作医院之间签署了《定点医院合作合同》及《医保合作自律公约》。医管会的有效运作,促进了医疗观念和医疗行为的转变,改善了投保人员的就医环境,缩短了平均住院时间,提高了理赔客户服务满意度,同时降低了成员单位的经营成本,在与医疗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中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1.医管会的建立提升了当地保险行业的形象,为保险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

2.成员单位的健康险经营风险得到控制,参保客户得到了更好的医疗服务。

3.通过对定点医院实行百分制考核,要求定点医院从各个方面规范医疗行为,医护人员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有所减少。

4.吸引了一批产险公司加入医管会,业务范围几乎涵盖产险、寿险的所有医务工作。

5.提高了保险公司对医院的管控能力,病人一入院就介入专线管理,医疗过程得到全程监控,由此解决了健康险风险难控的问题,探索出一套控制医疗服务供方风险的管理模式。

四、存在问题和发展建议

1.由于产险与寿险经营特点不同,随着产险公司逐步加入,如何更好地为产险公司服务,是医管会面临的重要课题。对此,可以成立各家保险公司班子成员组成的领导小组,加大对医管会的投入,加强各项工作的执行力度;建立随访客户名单库,实现行业资源共享,预防核保核赔风险;研究产险工作的特点,为产险公司提供更好的服务。#p#分页标题#e#

篇5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的保险行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有数据统计,保险市场的发展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了30%,但是我国的保险行业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和完善的空间仍然很大,特别是在人们的保险意识逐步提高、保险需求逐渐加强的社会大环境下,保险行业快速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在保险行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有了其新时代的意义和作用,已经不局限于仅是办公工具的作用,而是上升到影响保险公司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的作用。信息技术成为保险公司收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甚至传输数据的关键工具,同时为公司管理提供了流程和方式,为保险公司开展业务工作和公司内部管理提供必要条件,已经成为保险公司行业竞争的重要标志,也最终促进整个保险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二、信息技术在保险业应用范围

从软件开发方面:首先,有专门的业务人员办公系统,这样就能实现业务开展办公的信息化,拓展业务开展范围,扩大业务规模,也能实现信息及时通知业务人员,还能节省业务人员回公司报到的时间,这样更加有利于公司业务的拓展;其次,还有保险公司内部的管理系统,内部管理系统包括了对核保部门、承保部门、财务部门、行政部门、合规部门、保全部门、理赔部门等部门的管理和协调。因为保险业务开展的特殊性,要求部门分工要细,专业度高,所以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重复性工作也就多,现在通过软件系统进行管理,不仅能节省相关人员的时间,同时也能提高工作的准确度,方便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监控和获取一手的信息数据,这对业务的发展和公司的经营决策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还有,就是客户的查询系统,这对于方便客户了解自己的保单状态、保障范围、现金价值和盈利情况都提供了方便,同时也节省了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重复解释时间,对于客户满意度和节省公司的人工成本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从网络应用方面:首先,提供了公司内部的网络运行环境,可以实现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进行网络办公,这样节省了工作人员路途中的时间消耗,让他们将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中去,这有利于公司资源的充分利用;。视屏会议能帮助工作人员节省路上消耗的时间,让他们各自在自己应有的岗位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不是将大部分时间花在赶在某个地点去开会上;;。

三、信息技术在保险业务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首先,信息系统僵化问题的应对措施不到位。由于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层级的问题,导致有些工作人员过于依赖于系统的解决方式,系统程序出现问题,就不知道如何办公,也不知道寻求解决的办法,严重影响保险公司的效益。所以,作为保险公司的管理者,一定要想到应对系统出现的特殊问题和突发状况对业务开展可能带来的影响,做好预警机制和应对策略,不要出现没有系统就不能工作的情况。其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的要求做的还不到位。这关系到系统数据的分析是否具有指导意义。应对这样的问题,应该从源头把关,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如实准确及时的录入,并进行核对检查,并安排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对于数据不正确的情况要防微杜渐;同时约定客户的如实反映基本数据的义务。再次,就是数据的保护措施还有有些不到位,安全措施不够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数据的存储是关键,切不可以掉以轻心,否则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首先在系统开发的时候就要考虑其安全防护,同时在运行的过程中要有专门的人员和部门进行系统的维护和备份,一定要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并将其作为工作要求落实下去,同时对于数据的保存还要兼顾传统的方式,要确保即使信息系统遭到破坏,还有原始数据可以依赖,对正常的工作进程影响不大。

四、结语

篇6

保险公司正在养老产业跑马圈地。近年来,不断有保险公司通过建设养老社区的方式,对接养老保险,以期进一步扩大公司的养老业务。

截至2015年二季度末,保险业共有9家保险公司已投资或计划投资25个保险养老社区项目,计划投资金额612亿元。如果截止到最新日期,投入的金额已达到上千亿元。

泰康人寿、合众人寿两家保险公司均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养老社区的布局,泰康人寿选择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进行开发,而合众人寿则偏好沈阳、南宁等二三线城市。

中国人寿、新华保险等保险公司也纷纷涉足这一领域,与养老社区挂钩的新型养老保险产品正处于申报过程中。

与其他社会机构相比,保险公司投资建设养老社区优势十分明显,首先是在客户导入上有所优势,保险公司可以根据保单来锁定客户;其次由于在客户管理方面有数据优势,因此在定位定价方面也较为准确,利于良性发展。

不过,值得记者注意的是,养老社区属于重资产,回报时间较长,对于一家以盈利为导向的公司来说,盈利压力一直悬在头顶。投入数百亿元何时能盈利?如何盈利?这些都成为保险公司发展养老社区的障碍。

泰康人寿专注高端社区

在众多保险公司中,泰康在养老社区的投入已经有10年的时间,泰康之家的养老社区主要采取医养结合的模式,为社区居民及周边社区提供医疗服务,形成预防―治疗―康复―护理的一站式闭环式。

《投资者报》记者近日通过泰康之家的客服中心了解到,要想入住泰康之家,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购买泰康人寿幸福有约系列的保险产品,同一投保人的投保金额必须超过200万元,才能获得入住泰康之家的资格。另一种方法则是花费20万元押金再加上购买65万元~200万元的乐泰卡即可入住。入住后每位老人每个月还需要缴纳5000元~15000元不等的月费,此外,一些医疗服务也需要额外收费。

合众、新华多家加紧布局

与泰康之家有所不同,合众人寿开发的合众优年生活养老社区价位稍低,购买50万元到75万元的保险就享有入住资格。定位于中高端人群。合众人寿相关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目前武汉、南宁、沈阳三个地区的养老社区已投入运营。

近年来,合众人寿不断扩大养老社区的版图,甚至延伸到国外,据合众人寿方面介绍,2015年至今,公司已花费1.5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的15家养老社区。

据合众人寿提供给《投资者报》记者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合众养老社区对接产品的保费收入达36.7亿,占总保费收入的22%,可谓十分可观。

除泰康人寿、合众人寿外,新华保险也在加紧养老社区的布局,在2015年年报业绩会上,新华保险董事长万峰表示,“目前新华投资的养老项目有三个,分别为海南博鳌休闲度假养老社区、北京丰台莲花池介户型的养老公寓,以及北京延庆城区的活跃型的养老社区。其中,海南博鳌一期工程在2016年春节期间已经部分投入运营。”此外,国寿、太保等养老社区项目也正在积极推进中。

盈利周期过长

。但各险企的养老社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差异化,首先在客户入住门槛上,泰康、国寿、合众等均优先采取对接保单方式引入,新华及太保则采取直接交费的方式。其次,在价格定位上,泰康、新华等均定位于高端群体,而合众的价格则相对平民化。

毫无疑问,人口老龄化为养老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一些成熟的养老社区入住率高达100%,甚至出现排长队的现象。据《投资者报》记者了解,目前大中型险企投资建设的养老社区首年入住率均超过30%,一年后甚至可达80%~90%。

市场状况良好,使得保险公司愿意投入数百亿元砸入养老社区这片蓝海,泰康之家上海养老社区一个项目就投入了40余亿元,全国7个项目投资总额约为203亿元,合众武汉优年生活社区投资也近百亿。但何时能收回成本,获取利润呢?

近年来,不仅是保险行业,甚至很多房地产大亨也开始涉足养老社区产业,但至今为止业界并没有成功的盈利案例。由此看来,养老社区前景诱人,但要从中获利并非易事。

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曾对媒体坦言称,一个成熟的养老社区要做到收支平衡需要6-8年,真正实现盈利要8-10年的时间。

合众人寿方面则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我们认为,养老社区盈利的基础是优质服务。”合众人寿下阶段将兼顾发展中高端服务及中端养老社区服务。

篇7

关键词:互联网保险;大数据;策略

一、互联网保险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利用互联网,开展网络营销已在国外保险业发展了相当长的时间。截止2010年,美国部分险种网上交易额已经占到30-50%。英国2010年车险和家财险的网络销售保费占到47%和32%,韩国网上车险销售额已经占到总体市场20%以上,日本车险业务电子商务渠道的占比41%,互联网这个销售渠道已经成为个人保险快速销售的一个重要渠道。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月25日的《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至2013年的三年间,我国国内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公司从28家上升到60家,家数年均增长达46%;规模保费从32亿元增长到29115亿元,三年间增幅总体达到810%,年均增长率达202%;投保客户数从816万人增长到543666万人,增幅达566%,三年间增长了5倍多。但是互联网保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互联网保险同国外的差距。目前我国互联网保险在整个保险市场中的占比还不到3%,与发达国家比相差甚远,而且我国互联网保险产品的客户黏度较低、产品价值也相对较差,产品结构相对单一。

二、互联网金融对保险行业的冲击

1互联网公司对保险业务的虎视眈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会与传统金融碰撞出越来越多如余额宝、第三方支付、p2p网贷等火花。如若保险公司的牌照审批进一步放开,那么当互联网公司技术或者思维发展到一定程度,他们也可能会选择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来进行保险的精算。基于大数据的支撑,互联网公司通过对未来风险的分析、评估可以厘定出更加精确的保费,开发更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其次,互联网公司利用自有的电商平台进行标准化保险产品的销售,在海量客户基础和已有平台的支持上,其销售保险产品的边际成本将呈下降态势,所以在成本控制上,部分互联网公司将比传统保险公司更具有竞争力。此外传统保险公司通常采用保险人、保险经纪人、银保等间接营销渠道,通过间接和客户接触会使得其不能准确及时地收集客户信息、现时需求以及对产品的反馈等等。而一旦监管部门放开牌照限制,传统保险公司的牌照优势将荡然无存,同时,由于技术和互联网人才的缺乏也会使得不思进取的传统保险公司失去互联网保险这片蓝海。 2、面对爆发式增长的大数据手足无措

目前保险公司的精算假设通常是建立在全社会或者行业公开信息以及自身积累的数据基础之上,其预测的准确性往往差强人意。在当下数据爆发式增长的时代下,掌握有动态数据资源的企业将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

在数据应用方面,互联网公司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在数据处理方面具有先天性的优势,他们更懂得如何去分析、评估、使用这些数据。假如某互联网公司建立一个“网上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将我国大部分的医疗机构都归入此平台,由此其获得大量的医疗数据,根据此大数据,优化测算算法,构筑寿险模型,将能够显著提升其对个人预期寿命评估的精度。在拥有了精算优势之后,可以高价出售给保险公司或者自己做保险的业务,开出较低的费率吸引能为其提供死差益的客户,同时将带来死差损的客户流向其他竞争对手。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为王的时代,谁拥有了大量客户数据,谁就有掌握市场的资本,如果能够利用好这些数据,建立模型分析,将能大大降低成本,构筑核心竞争优势。但是显然,不少传统保险公司面对爆发式增长的大数据不够敏感,还因为缺乏经验和分析手段,而难以引入有用的大数据,用于保险精算和提高客户黏性。

3保险行业的营销团队将备受冲击

根据保监会在2013年7月5日的2012年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报告显示,2012年全国财险公司通过营销人员实现保费同比下降达39个百分点。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深化,保险营销人员数量将呈下降趋势。号称有300万保险人的销售大军可能因互联网将销售渠道的拓宽而逐渐减少。

未来有可能会造成这样一种现象:营销人员向客户传达保险带来的保障、分红、规避风险、理财等等功能,客户也接受保险的观念而且有购买保险的需求,但是最后却没有立马投保,反而是打开电脑或者直接用手机APP到网络保险商城去下单。虽然客户的需求被引导出来了,但是网上卖的同款保险产品很有可能比营销人员卖的便宜。这就好比现在的实体店、商城,逐渐沦为天猫、淘宝的“试衣间”,因为人们都知道在实体店买衣服的价格还包含了店铺租金、销售人员工资、提成、奖金等等,相同的产品网销渠道更具有实惠性。

惯以用“人海战术”营销的保险公司,当其拥有较为成熟的网销渠道时,保险人队伍可能会遭遇大面积的裁员。对于数量如此庞大的营销团队,保险公司是准备培训再上岗,还是就此取消合作关系,都是其需要面对的问题。那么保险行业的保险人、保险经纪人将面临两个选择,一不愿意或不能继续学习新的保险知识的人、经纪人将失业;二能力相对较强,想要继续在保险行业工作的人员,会面临在很长一段时间投入较大的物力,精力继续学习,深造。

互联网保险在迫使保险营销人员提升自己的能力,提供客户在网络不能享受到的服务,增加其外延价值。为什么国外的保险人市场在互联网金融兴起的时候没有造成如此大的恐慌,就是因为他们在销售保险的同时还能给客户带来全方位的财富管理规划,即使没有销售成功,客户也会支付一定的咨询费。所以保险行业亟需整改目前“拼价格、人情保单、诚信缺失”等乱象,进一步提升保险营销人员的专业素质,开发更具个性化的保险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保险需求。

三、互联网金融对保险行业带来的机遇

1享受大数据带来的饕殄盛宴

巴拉巴西在《爆发:大数据时代预见未来的新思维》一书中指出,如果能够掌握一个人过去的全部社会数据,那么能够对其未来行为的93%进行预测。数据的爆发式增长让我们的时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是由量变到质变的飞升。以往保险公司进行生命周期表的测算通常是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模拟总量,因为随机抽样可以有效降低人力和财力的投入,并且得到较为准确的答案。在大数据时代采集总量数据也成为一种可能,使其预测精度大大提高。甚至如果随着技术的发展,存在一项技术使得保险公司能够得到投保人或者潜在客户的作息时间,饮食习惯等非结构化数据,那么保险公司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将会得到其生病的概率,从而更加准确的决定投保人或者潜在客户的保费。或者借鉴美国在车险中采用保险远程信息处理技术,实现远程数据的收集,对驾驶人员的驾驶行为进行风险监测、评估,并算出相对准确的保费。这也是将是保险公司的一大核心竞争力。

在大数据时代,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保险公司不再仅仅是作为一个被动的赔付方,在出了事故之后查勘、审核、赔付,而是能够更加主动的去帮助客户规避风险。预测是作为大数据的核心。通过一定的运算法则将海量的数据用于预测未来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比如我国沿海将在24小时后遭受台风袭击,当保险公司收到此信息,它可以通知该区域买了财产险、车险的客户,将车移走,保护好自己的财产等等。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应用,保险公司不再仅仅是作为被动的一方,而是可以主动向客户提供服务,预测客户的风险在哪里,主动为其规避风险,这才是保险的“真正含义”。

2交互式体验带来动态保险

保险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保险公司需要尝试不同的模式在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不能再以利润减去成本的简单模型来运营。就如人保财险副总裁王和提出,社会平台化将体现信息民主和经济平等的重要特征,保险公司的经营模式需要从“差价模式”走向“服务模式”,金融保险企业的盈利模式从通过差价实现,过渡到通过提供服务收取费用来实现。保险公司可以尝试保单条款和费用随着客户需求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而变化。比如一位健康险客户在投保后坚持身体锻炼,体质比以前更好了,根据保险公司收集的数据,或者医院提供的证明,可以减少其保费的支出。或者该客户突然喜欢攀岩这种极限运动,可以给他的保单添加额外的条款,同时上浮保费。对每位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毕竟产品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的。

当以后社会保险体系成熟到一定程度,客户可在网络的支持下直接向保险公司提出和反馈意见,同时,随着客户的主动性不断增强和个性化需求被逐渐引导开发,一旦客户在网上找不到其需要的产品,或者保险产品的某一方面不符合自身的需求时,客户都可以直接与保险公司进行沟通,直接参与保险产品的开发,再由保险公司制定出客户所期望的保险产品。通过互动沟通的方式,进一步拉近了保险公司与客户的距离,客户不在是被动的选择产品,而是能够自主提议开发适合自己的产品。。

3网销渠道带来的低成本运营

。通过网销平台,可大大减少类似情况的发生,同时可大幅缩减人费用;网销渠道同时会逐渐改变客户以往被动接受保险推销,到今后主动去网上寻找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这有利于减少保险公司的人员营销宣传费用;互联网的高效性和便捷性尤其是7*24小时的在线运营模式,可降低保险公司与客户双方的时间成本,相比传统渠道,在互联网上进行投保更加便捷,手续相对简单,而且价格也一目了然,生成的电子保单与平常保险公司出具的纸质保单享有同样的法律效力与理赔待遇,可减少纸质保单的印刷成本;网上投保还可以避免营销人员和客户来回的奔波,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

以往一个营销人员一天通常只能面对几个客户,所以每一笔保单都要求提取足够的佣金,但是现在通过互联网,保险公司可以直接面对数以万记的客户,其范围可覆盖全国,对于互联网保险,“薄利多销”才是符合此时的盈利模式。降低人员的销售成本即会提高公司利润,又会直接体现在保费上,节约的部分人力成本将让利于投保人,低价对于现在的客户来说更具有吸引力。往后,低价加个性化才是王道!

四、保险公司的应对策略

1与互联网企业联合打造网销平台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决定竞争胜负的核心因素在于客户的信息。首先,无疑网销平台是一种低成本、大规模和高效率获取客户信息的渠道。同时通过网络销售减少交易的中间环节,网销平台可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其次,互联网7*24小时在线的运营方式可以满足不同作息习惯客户的需求,使保险公司的服务更具有连续性。通过互动的方式,使客户与保险公司进行沟通交流,有利于增加客户的粘性。

。。对于其他中小保险公司,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自建网销平台,相比之下最优的策略是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利用互联网企业在技术、流量、平台以及数据处理的优势,分析客户的需求,优化精算方法,结合客户需求,开发出优质的保险产品,再通过互联网的渠道进行推广,实现两个行业的双赢模式。目前,由马云、马化腾、马明哲,“三马”联手打造的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就是这种模式。通过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数据流量导入,以及腾讯的网络社交数据流量导入,可细分客户的保险需求,平安能够以此为基础来进行产品开发。

2与第三方平台保持竞合关系

。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对保险的影响更多的是在销售渠道上。第三方平台的确可以帮助保险公司树立品牌,培育保险网络销售的理念,使人们改变对保险的固有看法,从而主动在互联网上购买保险产品。但是第三方平台在帮助拓宽销售渠道的同时保险公司也担心渠道被夺去,事实上,这些年来大量的客户资源仍然掌握在中介机构的手里。

保险公司一方面与第三方机构保持合作关系,同时应该加强研发网销的专属保险产品,多样化的产品创造新的需求,给客户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保险产品。。使客户更多的依赖于保险公司的产品和其提供的服务,而不是销售渠道。

3培养高素质的营销队伍

保险产品的复杂性注定了它不可能全部都能在互联网上进行销售。一些较为复杂的保险产品如果将其单纯的陈列在互联网上进行销售效果并不明显,而如果相关的平台又同时配备了大量的销售人员,则又相当于回到了传统模式上,成本优势荡然无存。互联网金融的优势是当市场需求已经明确,而且设计比较简单的保险产品,可通过互联网技术进步用低廉的成本进行推广和应用,比如家庭财产险、个人旅游意外险、机动车交强险等。而对于那些市场需求还处于有待开发和引导的金融产品,最好的销售渠道仍然是“人”。

目前保险营销队伍良莠不齐,销售误导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再加上互联网金融来势汹汹,这些都要求保险公司需要加大对保险营销队伍的培训。未来的保险营销人员需要走高端路线,给客户提供一整套全方位财务规划、风险解决方案,以及当客户发生理赔时,站在客户的角度,为其争取到更多的利益,建立管家式的服务模式。这也与目前银行面对互联网金融挑战,增加私人银行战略地位的想法不谋而合。

五、总结

篇8

关键词:资产负债管理;资金运用;投资匹配

一、财产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的特点

由于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只允许经营财产保险业务、短期意外险和短期健康险业务,业务范围和保险的特性,决定了财产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具有如下特点:

。。保险资金不仅来自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而且大量的保险资金来自于个人;从产业来说,财产保险资金来自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从构成来看,保险资金主要由资本金、责任准备金(包括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等)、总准备金、保险储金以及未分配盈余等构成。

(二)资金性质的负债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将保险定义为:“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保险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从保险的定义可以看出,保险公司的资金主要是来自保费收入,收取保费在前,承担保险责任在后。即保险公司在保险合同生效后,根据未来保险事故发生与否,决定了是否承担赔付责任。由此可以看出,保费资金具有明显的负债性特点。从保险资金的构成来看,除资本金和总准备金外,其他都属于负债。

(三)对外负债的短期性

从经营范围可以看出,财产保险公司除工程险等少数险种有可能保险期限较长之外,其他险种的保险期限都不超过一年;与此同时,财产保险公司可能的支出将在保险期限内完全明确。由于财产保险公司的险种的责任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这就决定了财产保险公司的负债大部分在一年内,具有明显的短期性特征。

(四)保险资产的流动性

财产保险公司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成本支出时间的滞后性和金额的不确定性,及负债的短期性,决定了财产保险公司负债支出的时间的不确定性。为保证保险责任的及时承担,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利益,财产保险公司必须保持资产的高流动性,以防止债务产生的财务“黑洞”导致公司无法继续经营或破产。

二、财产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性

从以上财产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的特点可以看出,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的风险不仅来自于经营的保险业务本身,同时与保险公司的自身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在当前财产保险行业发展迅速,竞争程度较高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内部管理水平将直接决定公司经营的成败与否。因此,保险公司应该加强自身资产负债管理,提高资产的盈利能力和流动性,保证各项债务按时支付。

(一)资产负债管理的概念

资产负债管理,从狭义的角度理解,为针对某类负债产品的特点形成的资产结构,实行业务条块上的匹配;从广义的角度理解,资产负债管理属于风险管理的范畴,它从整个企业的目标和战略出发,考虑偿付能力、流动性和法律约束等外部条件为前提,以一整套完善的组织体系和技术,动态地解决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匹配问题以及企业层面的财务控制,以保证企业运行的安全性、盈利性及流动性的实现。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资产负债管理是通过了解保险公司的业务特点为出发点,进而合理分析其资产、负债,并合理安排资产负债的匹配关系,以保证企业运行的安全、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资金的流动性,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二)财产保险公司实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意义

财产保险风险发生的时点的不确定性和赔付金额的不确定性,导致了财产保险公司负债发生的时间的不确定性和支付金额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财产保险公司利用资产负债管理,加强自身资产负债的管理,以合理化解这些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从资产负债管理的角度来看,财产险公司经营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公司业务发展的好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资产负债管理的好坏。只有资产负债管理做好了,财产保险公司才能保护股东及广大投保人的利益,才能保证国家金融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因此,财产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对公司、行业、社会均具有深远的意义。

1.资产负债管理是财产保险公司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利益的需要

保险,是一种风险预防和转移的工具,它将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一旦发生保险合同约定的意外损失或约定事件,保险人按约定补偿被保险人的损失或给付相应的保险金额。保险公司财务状况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投保人(被保险人)保险风险转移的成功与否。目前,财产保险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承保利润不断下降,有的险种甚至出现了全行业的亏损,在这种情况下,财产保险公司要想充分发挥保险风险转嫁的作用,就必须通过做好资产负债管理,提高资产的盈利能力,以满足广大投保人利益的需要。

2.资产负债管理是财产保险公司主动适应保险监管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保险监管由市场行为监管逐步向偿付能力监管和市场行为监管并重的方向发展,并将最终转变为偿付能力监管。偿付能力的监管,就是要求保险公司有足够的偿还债务的能力,其外在表现为保险公司的实际偿付能力高于保险监管机构要求的最低偿付能力,而实际偿付能力等于认可净资产,认可净资产等于认可资产减认可负债。根据目前保监会的偿付能力监管的规定,公司负债全部为认可负债,而资产则根据资产的风险状况和变现能力按比例认可,保险公司要想提高认可净资产的比例,就必须在实际经营中提高资产的认可率。因此,财产保险公司可以利用资产负债管理,通过将资产配置到认可率高的资产上,提高公司的实际偿付能力,满足监管机构对偿付能力的要求。

3.资产负债管理是财产保险公司降低财务风险的需要

。责任准备金是保险公司为保证被保险人的利益,保证未来能够及时偿付,而从保费收入中提取的准备金。由于保险公司作为经营风险的公司,风险存在具有普遍性,同时风险发生具有不确定性,这决定了保险公司赔付时间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为保险公司资产和负债的安排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提高了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为此,财产保险公司有必要通过改造管理流程,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合理提高保险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保证公司的健康运行。

4.资产负债管理是财产保险公司改善保险企业经营成果的需要

随着保险经营主体的不断增加,保险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财产保险公司的承保利润在不断下降,甚至有的险种出现了全行业的亏损。如何合理提高公司盈利水平,已经成为财产保险公司面临的最大难题。这就要求财产保险公司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合理使用和安排资产,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和资产收益率,最大限度发挥资产运用的作用,改善公司的经营结果,提高公司竞争实力和企业价值。

三、财产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模式及原则

(一)财产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模式的选择

资产负债管理包括以负债为主导和以资产为主导两种模式。以负债为主导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强调的是从负债的观点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即根据负债的特点安排资产的期限、结构比例等,针对不同保险产品的负债要求,包括期限、风险、出险频率、流动性等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资产投资组合。以资产为主导的资产负债模式,强调的是从资产的观点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根据资金运用的情况调整负债结构,也就是针对不同的资产组合,调整产品销售的品种、规模等。

由于目前我国财产保险行业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每家保险公司业务增长速度较快,保险的特性决定了保险公司成本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成本的滞后意味着资金的滞留,为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提供了可能。。因此,在目前阶段,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应采取负债为主的资产管理模式,根据保险产品或保险业务的整体风险状况来决定资产配置情况。

(二)财产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原则

根据保险公司资产的特点,充分考虑财产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的实际情况,财产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不仅要遵循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则,而且要充分考虑财产保险行业的特点。

1.财产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则

(1)总量平衡的原则。。

(2)结构对称原则。结构对称是一种动态的资产结构与负债结构的相互对称与统一平衡,即根据资产负债的期限差异进行布局,长期负债用于长期资产的投资,短期负债用于短期资产的投资,而短期负债中的长期稳定部分也可以用于长期资产的投资,并根据外部经济条件和内部经营情况的变化进行动态的资产结构调整。

(3)偿还期对称的原则。。

(4)目标替代,总体效用平衡的原则。资产负债管理要求资产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目标,但这三个目标之间是相互矛盾的,安全性越高往往伴随着盈利能力的下降,流动性较高往往盈利能力较弱,但安全性较高。目标替代原则是指在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个经营目标或方针上进行合理选择和组合,相互替代,尽可能实现三者的均衡,而使总效用最优。这里的总效用是由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方面效用综合构成的。

2.财产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需要考虑的特殊因素

由于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范围为财产保险及意外健康险业务,保险期限较短,保险事故发生较为频繁,使财产保险公司在资产负债管理方面需要考虑如下特殊因素:

(1)财产保险公司负债的特点。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范围决定了财产保险公司的负债以短期负债为主,为保证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利益,财产保险公司的资产必须具备较高的流动性。

(2)险种结构及不同业务的现金净流量。目前,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经营范围为财产保险业务、短期意外险和短期健康险业务。在具体险种上包括财产保险、车辆保险、责任险、建工险等,不同险种由于保险标的和责任范围不同,其风险状况、出险频率及损失可能产生的金额大小也不一样,对赔付资金的需求也不同。如车辆险业务对赔付资金的要求相对其他财产险业务高,因为车辆属于移动的标的,事故发生较为频繁,出险的频率较高,导致赔付的频率也高,对资金的流动性要求高。而普通的财产保险业务的出险频率低,但由于保险金额大,一旦发生保险事故,要求的赔偿金额大。因此,财产保险公司在资产负债管理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公司的业务结构、险种类别,以保证偿付责任的及时兑现。

(3)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中国保监会通过认可净资产与要求的最低偿付能力的比较结果,来判断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是否充足。由于保险公司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偿付能力水平高低不同,对资产的认可率的要求也不同,公司对资产的选择也是不一样的。因此,财产保险公司在资产负债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偿付能力的要求,以保证公司的偿付能力能够满足监管的需要。四、财产保险公司资产的组成及投资的重要性

从产业性质来看,财产保险公司属于金融服务企业,也就是说保险公司属于第三产业,同时属于金融企业。第三产业从资产结构上看,具有固定资产占比相对小的特点,财产保险公司也一样,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也不高。同时,财产保险公司又属于金融企业,金融业的特点决定了财产保险公司积聚了大量的保费收入,对资金运用的要求较高。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财产保险公司投资性资产(银行存款 投资)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人保60.49%,太平洋 77.32%,大地74.34%,太平65.78%。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可用于投资的资产所占的比重高,资金运用的需求旺盛。。

五、财产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与资产负债管理

目前,我国财产保险公司保费规模增长快,但由于保险主体的增加,竞争特别激烈,承保利润率在不断下降,有的险种甚至出现了全行业的亏损;同时,保险公司是经营风险的公司,本身对公司实力的要求高。财产保险公司实力的提高,取决于保险业务经营和资金运用两方面,且两者是相互促进的,这也是符合国际财产保险行业发展规律的。在国外,财产保险公司承保业务的赔付率均接近100%,利润主要来自保费资金运用产生的投资收益。因此,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应加强资金运用方面的研究,合理、有效地提高资金运用的效率和效益,充分发挥保险资金对公司的贡献,提高经济实力。。

(一)根据负债的特点配置投资的久期

财产保险公司是典型的负债经营的公司,且其保费资金大部分属于短期负债资金。因此,财产保险公司在安排投资前,应根据保费资金在公司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合理安排投资的期限。在考虑负债资金占比的同时,财产保险公司应预测公司盈利能力,并根据盈利能力的不同及发展的不同阶段,安排不同的投资组合和投资期限。当预测财产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经营具有盈利能力时,意味着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基本不会动用资本金,公司应将资本金配置到期限较长,收益较高的投资上去;同时根据预测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现金净流量,将盈利积累的资金也配置到期限较长的投资中去,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而将日常经营过程中需要使用的资金,配置在期限短、流动性强的资金上,以保证公司履行保险责任的及时性。

(二)充分分析公司的业务结构,根据不同产品的风险状况、出险频率配置投资

如前所述,由于财产保险公司的产品种类多,且不同种类的保险产品具有不同的风险特点、出险频率及对赔付金额的要求等特点,因此,同一收入规模的公司对投资组合的要求差异较大。如以车险经营为主的公司,要求投资的流动性高;以财产险业务为主的公司,对资金的流动性要求相对较低,但对金额的要求可能较大,一旦保险事故发生,对资金总量要求较大,要求投资的整体变现能力强。因此,财产保险公司应根据产品的特点配置投资,合理确定投资组合及投资期限。

财产保险公司应根据大数法则的要求,充分考虑不同险种的出险概率和平均偿付金额,合理分析单一险种债务平均偿还期,进而计算出公司险种所要求的整体保险业务负债的偿还期,并根据偿还期对称的原则的要求,配置投资资产的偿还期限。可以通过计算平均流动率来判断投资配置是否合理,平均流动率等于资产的平均到期日和负债的平均到期日的比值,如果平均流动率大于1,则表示资产的运用过度,应根据负债的具体类别,缩短投资的期限;反之,则说明资产运用不足,应适当提高长期资产的比重,以保证平均流动率维持在1的水平。但在使用平均流动率时,最好对时间进行分段处理,如将期限分为3个月、6个月、1年等,分段越多,计算结果的运用越合理,资产期限与负债期限越匹配。

(三)根据公司不同发展阶段对偿付能力的要求,选择不同认可率的投资组合

根据中国保监会对财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要求,不同资产的认可比率是不一样的,认可比率的不同,对公司实际偿付能力的影响较大。。如在公司业务的起步阶段,由于公司资本金充足,基本不需要考虑公司资产的认可率,可以只考虑流动性、盈利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去配置投资。但当公司业务规模较大,资本金处于不十分充足的时候,就必须将投资配置在认可率高的资产上。因此,财产保险公司的投资配置需要充分考虑公司的发展阶段,及不同阶段对偿付能力的要求。

篇9

关键词:财产保险;成本管控;路径分析;可持续性发展

财产保险公司如何盈利,除了保费收入之外,就是公司成本的支出,如何做好保险公司的成本管控工作,是决定公司盈利与否的关键。本文通过对保险公司的综合成本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加强公司的成本管控,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一、成本管控的环境分析

(一)经济发展环境面临调整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出现很多的问题,经济发展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的显现,使得经济的发展方式面临强烈的转型。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需要调整经济的发展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适应宏观经济的调控工作,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经济发展速度会适当地放缓,从追求数量、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地向追求质量、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二)保监会的大力重视

保险业近几年一直深受国家的重视,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执行,国家允许央行破产等,都是对第三产业的大力扶持。保险行业市场化发展速度加快,市场的主体性在进一步的加强,市场化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保监会也是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相继出台很多的改革方案,如在农业保险、商业保险、养老保险等方面都有出台一些改革方案,积极推进市场化的管理改革制度,同时也在加强资金运用的风险管理改革,推进市场化、规范化的市场行为规范,努力保护消费者的切身权益。

二、成本管控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市场竞争因素分析

我国有很多的保险公司,这些公司在面临市场改革的不确定性,纷纷出现不公平竞争的趋势。为了争夺市场化份额,一些保险公司存在比较激烈的竞争策略,引发保险市场的非理性竞争。非理性的降低保险费率,会直接导致保险赔付率的上升。保险赔付率是保险赔付额与保费收入的比率,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保险费率降低的越低,那么保费收入就会越小,相应地就会使得赔付率增大,最终加剧综合成本率的提升,影响公司的成本管理,增大公司的成本。

(二)公司自身经营因素分析

(1)销售渠道经营成本增加。车险在保险公司越来越占据主要的地位,而且车险的销售渠道在逐渐地增加,电商销售如今也成为主流,电商销售渠道和车商渠道这两块就占车险销售的重要比重,网络营销自然要投入高成本运行机制,所以它们的满期赔付指标也在维持着高位的运行,渠道间的业务转换成本也是十分的高。如果一直维持高投入的运行机制,就会增加保险公司的综合成本率,违背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理赔一直是保险公司面临的挑战。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意识在逐渐地增强,客户的维权意识也在逐渐地提高,保险公司在理赔方面确实存在很多的问题。有很多居心不良的人会有骗保的嫌疑,保险公司自然也加大了理赔的审查力度,还要面临一些不具有专业素质的媒体的恶意抨击,加上零配件的价格也是每年都在持续的上涨,所以很多的汽车厂商的经营策略是“前端价格下降,后端维修成本提升”,逐渐使得维修成本费用在不断地提高。车辆的增加,使得人身损伤案件也在逐渐地增加,自然也就加大了公司的赔付力度,使得公司的赔付成本在逐年的增加。

三、成本管控的路径分析

财产保险公司的成本管控,首先就是要控制综合成本率,加强公司的管理运行机制。充分把握公司经营发展的规律,找到问题的突破口,采用相应的管理策略,实现保险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一)积极推进公司的战略转型

财产保险公司要想获得较好的发展,就需要转变经济发展策略,由以往的以经营产品为主转变为以经营客户为主的商业模式,将公司的成本管控工作和公司的战略转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加强资源的配套投入,促使公司的体制建设更加的完善,结构布局更加的完整,成本管控得到很好的控制,从而加强公司的盈利水平,进一步推动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进行。

(二)专业化的费用管理

保险公司要想获得更高的受益,就应该在同样的产出过程中投入更少的资源,所以需要对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在产品投放到市场时,应该实施差异化的资源配置模式,确保投入市场的产品具备竞争力。公司要想获得精细化的费用支出比率,就应该进行专业化的管理。做好资源费用的预算管控,严格地控制费用的增幅上涨,加快资源预算配套管理措施,做好预算过程的完善工作。锁定高端客户的直投工作,加强对电商销售渠道的直投工作。

(三)严格化的理赔管理

保险公司最大的支出是赔付的支出,所以在发生案件的事故方面应该加大监管力度,集中审核,确保案件的核损质量。对于人事案件的赔付工作应该及时地去介入调查,准确地进行过程跟踪,从而提高案件的核损质量。案件的理赔一直是客户反应最多的问题,对于小型案件的理赔一定要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对于大型的案件损伤应该提升其专业化的理赔质量,保证理赔的合理到位,提升理赔的效果。加快智能核保系统,做到不偏不漏,降低保险公司的赔付成本,以及预防骗保的行为。保险公司对于赔付出现错误的行为应该进行责任追究制,以此来为提升赔付质量建立全面的监管体制。

四、结束语

保险公司正在逐步地不断完善自身的服务与管理质量,公司的承保、理赔、客户服务等,每一个环节都要服务到位,进行精细化的管理水平,同时也要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让客户真正地满意公司的服务,提升公司的形象。对于在成本管控的监管方面,公司应该加强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满足公司降低成本、提升运营效率方面的需求,大力推广信息技术系统,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从而保证公司的可持续性发展。保险公司也应该理性地参与市场竞争,灵活应对各种策略的产生,为公司价值的可持续性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宋鹏.太平人寿济南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D].北京交通大学,2009.

[2] 宋冰.上海社保每年亏空百亿 国企收益填补面临路径选择[N].第一财经日报,2011.

篇10

2012年,我国保险行业跨过前一阶段的高速增长期,面临更为复杂的市场挑战。保险与互联网的跨界整合成为产业热门话题,保险业与电子商务的相互渗透推进,险种和渠道的开拓创新,给消费者带来了更便捷、更新颖的体验。

面对下一轮发展,保险行业“十二五”规划对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着力强调“信息化建设要积极深入推进经营管理由‘保单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移,提高数据资产价值,推动企业进行差异化竞争;要适应业务创新的要求,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改善和提高服务的及时性和便利化,强化对保险标的风险的事前管理,建立稳定、持续和可控的销售渠道。”

商业保险的快速增长期

与社会保险不同,商业保险又被称为金融保险。众所周知,社保主要为个人提供生活基础保障,而商业保险的根本出发点是令被保险人享受最大程度的经济保障。

我国商业保险经历了“入世”十年黄金发展期后,开始被经济高速增长、社会及人口老龄化等各方面因素所裹挟,其承担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重。

从交强险制度实施到房地产投资解禁、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到参与医疗纠纷调解、从养老社区投资到新农合建设、从大病医保靠政府到惠及10亿人的大病保险再报50%由商业保险承保……走向民众的商业保险,其庞大的市场前景和国民的刚性需求,足以撑起保险业的下一个黄金十年。对此,第三方保险平台大家保网CEO方玉书表示:“一个新增的、有消费能力的市场,居民消费习惯,都在悄然改变环境,为商业保险的后30年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根据即有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及以上时期,商业保险需求会进入转折期,即“后黄金发展期”。

我国保险行积累第一个1万亿资产耗时24年,积累第二个1万亿资产却仅用了3年。2012年1月至4月,我国保险业共实现保费收入5922.07亿元,保险业总资产已达6.33万亿元之巨。而援引国家统计局2012年8月公布的数据:2011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5083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1135美元上升至2011年的5432美元。

这意味着我国的消费结构仍处于一个可升级的区间,加之作为消费主体的25~49周岁人口比重由90年代初的32%上升到近期的45%,以青年为主体的年龄结构决定了我国将进入商业保险消费快速增长期。

黄金十年培育“黄金”卖场

过去的10多年中,中国保险业飞速发展,并未受到过多的外界干扰,即使在全球经济普遍低迷的2011年,仍实现了1.43万亿的保费收入。但细心的产业人士分析发现,10.4%的年保费增长率较之2010年高达30%的大幅增长,仍可谓大幅回落。故有专家指出:走到今天的保险业,不得不迎接逆周期成长的挑战。

统计数据显示,当前中国每天有近20万保险用户,超过90万次的保险需求检索正在网络上实时发生。。

面对这样一个蕴藏巨大需求的互联网“蓝海”,保险机构却仍保留着已被沿用了数十年的传统保险销售模式,而无法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网销模式。在忍痛看着成千上万的网民投保无门之时,保险公司不得不把大量时间、精力、金钱花在“网下找客户”上。

对于这种需求与供给倒挂现象,不少保险客户苦笑:“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你在网下卖,而我在网上找。”

事实上,网销渠道的突破,对于今天的保险行业而言,并非一个难以承受之重的愿望,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以一种合理的互联网模式来搭建、满足各方所需?

当前,日益扩大的保险需求、传统的保险体制及诸多行业偏见诟病,把很多潜在的保险消费群体阻挡在了门外。。。

O2O催生保险网络2.0版本

目前,网销保险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保险公司自行开发的网络平台,只销售自己公司的产品,第二种是类似淘宝的综合网购类平台,第三种则是第三方保险资讯类网络平台。

这三种网销方式或因险种单一无法满足用户对保险多样性选择的需求,或忽略了人在保险销售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无法涉足一些复杂的险种。。

各方的需求究竟在哪里?简而言之,保险公司(人)和投保人需要的无非是一个网络“大卖场”,区别仅在于:投保人需要的是一个可以把保险像商品一样摆在货架上供自己挑选并比较的大卖场;而保险公司或人则需要一个有庞大客流及超人气的大卖场。

如何把双方所需的“大卖场”通过互联网模式进行合理搭建? 0版本”,通过O2O模式满足了产品的多样性需求。

其次,用户的自主选择和精确匹配大为提高。借助互联网技术,网络平台可以把一个复杂的保险产品按险种类别、保费和保额、适用人群、险种所属公司、需要服务的人所在区域、年龄、性别等进行细分,让消费者看得明白,并能根据需求更客观、更快速地搜索到产品与人。。

O2O模式的双赢效应

O2O模式带来了双赢效应。首先,O2O模式为企业降低了销售成本。。

据美国学者Booz-Allen和Hamilton测算,通过互联网向客户出售保单或提供服务要比传统营销方式节省58%~71%的费用。因此,通过互联网提供的服务越多、保险公司节省的费用也就越多。

其次,长期以来的保险过度推销,令很多消费者对“被动消费”产生了严重的抵触情绪。而O2O模式则是基于投保人的自身意愿,把被动需求变为主动需求。让投保人自主搜索、比较、挑选的网络平台,能更精确地匹配投保人需求,成交率自然更高。

此外,由于网络平台所提供的保险产品具有多样性,且服务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所以能够帮助保险公司及保险人将业务拓展到以前未曾涉足的区域,获得增量客户。

对于消费者而言,O2O模式优势同样明显。。其次,随着保险公司及人的销售成本降低,企业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和成本来更好地服务客户,这对消费者而言,都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好处。

本地化服务的纵横格局

对于保险行业的电子商务而言,其未来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由保险消费引导的技术,二是对保险服务及周边服务的整合能力。

随着保险网销渠道的发展,更多的保险生产商、产品、服务加入进来,第三方平台的优势会逐渐凸显。。

。以上海市场为例,按照当地的行政区域划分,用户和保险人在注册个人资料时即登入了自身所属的区域信息,并保存在平台数据库中。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