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课标要求】
1.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3.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设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4.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5.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6.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单元概述】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开始了建国后党和国家历史发展的伟大转折,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到国有企业改革攻坚,从沿海经济特区建立,到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以及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逐步推进,党和人民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邓小平理论,这一切构成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知识结构】
【单元知识网络】
【典例分析】
1.(XX年河南省中考试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陆续设置了一些“特区”。从最初设置这些“特区”的示意图来看,下面的四个选项中与其三项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和理解能力。考察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区别,通过右下角图标所示a是特别行政区澳门,bcd分别是经济特区深圳、汕头、厦门。
参考答案:a
2.(XX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试题)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所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 )
a.毛泽东、邓小平 b.毛泽东、
c.邓小平、 d.毛泽东、周恩来
解析:此题以学生熟悉的歌词引入,从“站起来”可以知道是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建立了新中国;中国“富起来”是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的结果。“站起来”和“富起来”把两位伟人联系在一起。贴近学生的生活,问题引出的自然贴切,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参考答案:a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选出正确答案填在题后括号内。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成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最根本的一点是( )
a.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加强民主与法制的建设,使我国逐步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其重要的事件是( )
a.平反冤假错案 b.加紧全面立法工作
c.展开法制宣传推广工作 d.恢复律师辩护制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第三学习小组同学要通过“历史展板”,从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科技、教育、文体等方面来展示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下图是该组同学在经济板块展示的一幅图,想一想,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4)活动感悟:通过本次活动,围绕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伟大成就,谈谈你的感想作为本次展览的结束语。(2分)
14.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我国开始了历史发展的伟大转折,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请回答:
(1)我国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进入新时期后,我国政府在农村进行了怎样的改革?
(3)我国的国有企业是如何进行改革的?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就业观
念?
(4)我国现有五个经济特区和两个特别行政区,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是什么?请具体
说明。
(5)综上所述,我国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建设道路?
15.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目前,党和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
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土改中农民埋界桩②农业社农民在分粮③人民群众高举标语牌④全国第一份包干
(1)图①中农民是根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开展土地改革的。土地改革后,制度被消灭。
(2)据图②,到1956年底,国家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在我国初步建立。
(3)图③中,人民群众高举“人民公社好”的牌子。据当时报道,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全国农村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你认为这种做法正确吗?请简单说明理由。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图④是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请写出该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选择题
1.c 2.b 3.b 4.d 5.c 6.b 7.c 8. a 9.c 10.d 11.b 12.b
二、非选择题
13.(1)①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符合题意的其它理由也可)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③开创包产到户(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④深圳或珠海等。
(2)①社会调查、家庭采访、网上查询等方式。②衣、食、住、行、用等方面。
(3)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指导;科学技术的推动;改革开放战略的实施;全国人民的努力等。
(4)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等。
14.(1)邓小平理论(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股份制、公司制改革。逐步告别“铁饭碗”和“大锅饭”,通过公平竞争获得工作岗位
(4)社会制度不同:经济特区是社会主义制度,而特别行政区仍是资本主义制度。
(5)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5.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封建剥削或封建土地。
(2)农业;社会主义制度。
(3)不正确;人民公社制度大大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性;违背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符合题意亦可)
(4)包产到户;包干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