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计划体系范文1
[关键词] 评估;北美;借鉴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2(a)-100-02
在国家科技体系中科技项目评估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涉及的领域比较全面,如科技水平、持续发展、军事、国防等,遵循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和诚信的原则,应建立一套符合上述要求的评审体系。
1 各国的科技计划评估体系分析
1.1 美国的科技计划评估分析
美国是世界各国科技计划评估历史最长、评估内容最全面的国家之一。科技计划评估在美国已经是通过立法保障、制度化的,它的评估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政策体系和管理办法也相对成熟和完善。它的科技评估组织机构的设置也相当健全,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评估机构同时并存,大体上分为国会、联邦政府科技评估机构、州政府科技评估机构、大的院校和研究所的评估机构三类。
在美国的科技评估工作中,事前评估、事中评估、事后评估都很受重视,但不同评估机构的职能不同,评估的对象不同,侧重点也不同。如美国审计总署注重项目、政策的事中和事后评估;国会技术评价办公室则注重项目、技术的事前、事中评估;国会研究服务部侧重政策的事前、事中和事后评估;国会预算局侧重计划、政策的全过程评估。
美国对科技计划评估的做法,是把开题时的成果预测和课题论证、研究过程的计划执行、进展及阶段成果的检验,甚至对最终成果的验收或评审等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评估。评估大多根据阐述基础理论的情况及被同行引用的情况进行评议;应用性成果则通过专利审查、合同验收或根据在实践中的使用情况给出客观的评价。虽然不同的评估机构在对不同的科技项目进行评估时会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但总体来说还是有一些共同的方法,例如:同行评议为主;科学咨询的方法;通信评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
美国的科技评估内容包括:对技术或科技计划当前和未来的影响进行评估;分析各类影响的因果关系;对于正在实施的科技计划,考察是否有更好的替代方案,预测及比较不同方案的影响;提醒国会应注意哪些新出现的问题并收集相应的数据。
美国的科技评估程序是:首先由技术专家和相关的风险分析专家组成一个综合的评估小组每一个重要的评估项目都指定一个经验丰富的专人负责认真分析要评估的内容,明确可行性,选择主要的评估方法评估小组做出工作计划和调研提纲与外部技术专家和风险分析家广泛接触,尽可能多地获得当前的信息起草、修改评估报告,提交国会,举行听证会,通过[1]。
经过多年的发展,科技评估工作在美国已成为制度化、经常性的工作,并且建立了科技评估系统,其完善的评估机制以及丰富的评估形式和内容,最终影响了许多国家并纷纷借鉴他们的方法。
1.2 加拿大的科技计划评估分析
加拿大的科技评估历史悠久,其科技评估体系相当健全,政策明朗,公开透明,管理专业化,评估方法也多样灵活。主要的评估组织包括议会议、总审计署、国库委员会,以及70多个联邦政府部门和机构。。加拿大联邦政府科技部门主要采取同行评议、用户调查、利益成本分析、案例分析、局部指标、综合局部指标及业绩框架等评估方法对其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进行评估。业绩框架方法主要用于评估政府部门和机构的运作及管理效率。
加拿大的科技评估工作由联邦部门和机构根据国库委员会制定的政策进行实施,各项计划在建立之初要建立一套评估框架(该框架一般包括评估议题、执行方法、数据采集、分析报告及评估方法等),确定业绩目标、监控要求,以及未来计划的评估要求。评估研究则采纳系统的研究方法,主要检查三个方面的情况:计划相关性、成功率和成本效益比[2]。科技评估工作在加拿大主要集中在计划和项目评估,在不同时期也进行一些科技政策评估,并据此出台一些新的政策。
2 对我国科技计划评估体系的借鉴
2.1 建立完善的科技计划评估体系
国外许多国家都有比较完善的国家评估组织体系,比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评估的结果直接关联到项目经费的分配。我们国家应借鉴这些先进国家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完善科技计划评估体系,提高科技评估的质量,使科技评估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完善的评估体系保证了科技计划评估的合理分工和合法性。
2.2 加强监督与信息公开
加强监督与信息公开是保证科技计划公正和公平的最重要手段。制度化的监督检查机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评审的公正性,信息的公开保证了评审的透明性。对科技计划评估评审的检查工作可以采取过程监督方式进行,也可以对某个项目某个环节进行单独监督检查。我国的科技评估因为制度不够完善,所以在评估过程中的监督与信息公开力度不强。
2.3 加快建立评审专家信用制度
专家评审评议的质量,事关计划立项等工作的公正性。原有的评审专家机制存在的专家评议制和信誉制度不够完善,在一些评价活动中存在重人情拉关系、本位主义等现象。加快建立评审专家信用制度,落实专家评审评议责任制,逐步完善专家评审机制,进一步增强项目参与专家、评审的责任意识。以建立健全科技计划评估的各项制度和基础条件,使科技项计划和科技成果评审更加公开、公平、公正。
2.4 采取多样化的评估形式
从美国和加拿大的科技评估体系分析,他们的科技体制是多元化、分散型的,他们的评估方法有同行评议、科学咨询、通信评估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等,所以他们的科技评估方式也较为灵活并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鉴于目前的评估体制,我们须借鉴学习国外先进的科研管理经验,按照我国的社会制度、管理模式采取多样化的评估形式。
[参考文献]
[1]顾海兵,齐心.美国科技评估制度的研究与借鉴[J].科学中国人,2004,(6):40-43.
科技计划体系范文2
关键词 工学一体 体系 典型工作任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echnical Schools Integration Curriculum System Research
XIE Yuanhui[1], ZHANG Lixin[2]
([1]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Gan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anzhou, Jiangxi 341000;
[2] Modern Service Department, Gan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anzhou, Jiangxi 341000)
Abstract This paper pointed out many problems in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leads to "double school-enterprise system, integration of work and study" teaching philosophy. Describe the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build process: industry business research, practice interviews with experts, to determine the typical tasks,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standards, design learning tasks, teaching staff, working-page write, learn workstation construction. Make details of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system construction.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work and study; system; typical task
0 引言
技工院校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说,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①这种教学方式存在诸多弊端:知识点分散,前后连贯性不强,导致学生难以灵活运用;教学案例多数情况下为虚拟案例,实际问题复杂的多,学生面对实际问题往往不知所措。理论教学与实践内容既有重复的现象,又有脱节的问题,学生难以将二者有效结合等。②这些问题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各技工院校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各种教学改革,力图改变颓废的困境。“项目驱动”教学模式通过项目将知识点进行串联,让学生在具体的项目中学到知识与锻炼能力,李玮、刘华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公路工程造价课程进行了改革,使教学效果得到了提升。③“教、学、做、评”四位一体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做中学,学中悟,学中做”,更好地促进了教学。④杨柏梁将机构与零件、钳工工艺和机床维护与故障排除三门课合并为一门课,实现了局部内容的一体化。⑤谢文明探索了校企合作机制下“四位一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⑥其他教学改革大致也是项目驱动法、理实一体化、行为导向法等,与上述情况类似。
1 “校企双制,工学一体”一体化课程概念
这些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效地改变了学生不学习、学不懂的局面。但其本质还是对培养方式的局部改变,并未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特别是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⑦校企双制为办学模式,指的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学生;工学一体为培养模式,学习的工作页是真实的工作内容,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⑧
“校企双制,工学一体”一体化课程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这种课程体系按照人的认知规律安排学习任务,强调与实际工作的对接,要求学习者通过行动、体验实现学习。
2 “校企双制,工学一体”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
。
2.1 确立课程框架
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第一阶段为确立课程框架,包括行业企业调研、实践专家访谈、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这三个方面。
“工学一体”强调工作与学习一体,所学内容即为公司企业实际应用知识,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构。因此,课程体系构建的第一步是行业企业调研,目的是分析岗位工作内容和职责等。对照国家职业标准,分析各等级技能人才综合职业能力要求,撰写调研报告,以此定位本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与层次。调研内容主要包括:行业企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企业用人层次与数量需求、职业内涵、职业岗位群和工作职责、各级技能人才主要工作任务与工作过程、同类院校办学情况、毕业生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情况、技能人才层次分类与数量需求。调研方法主要有会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典型调查法、资料调查法等。调研的最终目的概括为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寻找合适的实践专家,为下个环节做准备。
实践专家访谈、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主要目的是让企业实践专家回顾自己的成才发展历程,将自己从入行以来所从事的工作任务进行罗列与整理,再一起汇总,从而提取该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是指一个职业的具体工作领域,是具有完整工作过程的一类工作。一个职业一般由10~20个典型工作任务构成。典型工作任务是一体化课程框架确立的基础,要通过实践专家访谈会来提炼。如照明线路的安装与检修、办公软件应用、Web标准化布局等均属于典型工作任务,这些任务都是实际代表性工作任务的提炼。。
2.2 制定课程方案
在经过行业企业调研、提取典型工作任务之后,课程体系构建的下一阶段是制定课程方案。这一阶段主要包括制定课程标准和设计学习任务两个方面。
一体化课程方案要依据一体化课程框架制定,该环节主要描述专业基本信息、各等级培养目标,规定每门一体化课程及参考学习任务的目标、内容及教学建议,设置课程进度及学时分配,设计各等级综合职业能力评价方案。一体化课程方案将原有的学科体系彻底打乱,根据国家职业标准,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对专业进行了体系重构。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学制年限、培养目标、综合职业能力、就业方向及对应职业资格、一体化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表。综合职业能力主要指学生的工作态度、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这也是一体化教学的培养目标。课程标准要注意区分中级、高级和技师不同教学层次。学习任务设计根据人的成长规律划分为生手、熟手、能手和高手依次递增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能力特征、任务特征、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均不相同。学习任务设计主要流程为描述学习任务情境、制定学习任务目标、利用学习任务分析工具鱼骨图分析各工作环节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完善学习任务内容并且填写学习任务内容序化表。方案实施建议主要指教学组织形式、学材选用和学习场地等方面的一些教学实施建议。而考核与评价方案指的是对学习者的综合职业能力进行考核,考核要与培养目标相适应,评价主体应该包括企业、教师和学生。要特别注意:每门课程所有学习任务的目标和内容总和应涵盖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在所有课程方案编制完成之后进行汇编并提交主管部门和行业专家等审核。
2.3 建设课程资源
第三阶段为课程资源建设。这一阶段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页编写和学习工作站建设三个方面。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邀请企业行业有经验的师傅到学校来担任兼职教师,并且与本校专业教师结成团队,以此来带动本校教师的成长;二是派请本校专业教师到企业一线脱产学习一段时间,把自己相关教学的典型工作任务熟练掌握。
工作页是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工具,不提供全部具体的专业知识、现成的结论或者完整的工作计划。因此工作页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工作和生活经验,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能体验工作世界,形成职业认同感。工作页不同于传统的教材和习题册,工作页编制应由引导问题贯穿始终,围绕各环节学习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进行设计,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工作页有合适的体例,但无固定的体例,工作页一般包括学习任务、学习任务描述、学习目标、主要环节及学时分配、教学环节、总结和评价。
学习工作站建设主要指的是教学硬件的配置与教学场地的安排,同时要考虑企业文化,使工作站与真实的工作环境基本保持一致。学习工作站一般可划分为资料查询区、学习讨论区、实训区、展示区和工具区。教学区、工作区、展示区有时是彼此融合的。
上述过程为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流程,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并及时反馈修订相关内容。
3 结语
“校企双制,工学一体”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包括三个阶段八个方面:行业企业调研、实践专家访谈、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制定课程标准、设计学习任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页编写、学习工作站建设。执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
注释
① 刘智玉.《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理实一体化教学初探[J].中学理科园地,2014(2):26-28.
② 姜艳芬,康新英.《PHP程序设计》课程项目驱动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高职教育,2014(2):59-60.
③ 李玮,刘华.“公路工程造价”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初探[J].交通职业教育,2014(2):18-19,55.
④ 任利峰,王静.“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机制研究与实践[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4.23(1):76-77,116.
⑤ 杨柏梁.机修钳工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5.26(29):41-42.
⑥ 谢文明.校企合作机制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17):34-36.
科技计划体系范文3
〔关键词〕 文化科技产业园区;集群生态;创新网络;绩效评估
〔中图分类号〕G124;F2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4)01-0035-07
①2013年3月,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国家广电总局和新闻出版总署合并,成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0312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860039);上海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项目“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优化策略研究”
200092。
一、 问题的提出
。所谓文化科技产业园区,是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地理空间内汇聚数量众多的文化科技企业与机构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模式。
2004年以来,文化科技类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数量从6家增至2012年的18家,地区性的园区截至2012年6月则超过2500家;<sup>〔1〕</sup>特别是2012年以来,网络游戏、动漫、数字出版、移动互联网等行业的文化科技产业园区顺势崛起。总体来看,虽然文化科技产业园区数量多、增速快,但园区内文化科技企业“集而不聚”、“产值大而利润低”、同质化与企业生命周期短等现象突出。追根溯源,文化科技产业园区的发展生态尚有待优化:适合文化科技融合的体制机制环境尚不完善;园区孵化功能未能充分释放,“重孵化基金与孵化企业数量、轻孵化质量”;“重招商、轻服务”,为文化科技企业提供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服务、创新创业服务的能力弱,等等。鉴于此,作为文化与科技融合战略载体的文化科技产业园区,如何在把脉园区企业集群内在机理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园区整体生态环境、提升园区管理绩效,完善文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与配套政策,不断提高文化科技企业集聚度与园区综合竞争力成为重要而迫切的现实命题。
二、文化科技产业园区企业集群生态化:
四大动力要素的交融
文化科技企业集聚生态化的形成,不仅要有相似的文化科技要素条件、相似的文化市场需求状况与相似组织结构的企业个体在空间上汇聚,以此降低交易成本、强化专业分工与协作;还需要通过良好的集群生态环境的形成,延展文化科技产品价值链、提高文化领域技术创新频率与技术扩散速度、缩短技术升级周期,提升整个文化科技产业园区技术创新水平与文化产业整体竞争力。具体来看,自组织、地域根植性、创新网络以及发挥助推器作用的创新驱动构成了园区内文化科技企业集群生态化的核心动力因素。
1.自组织演化
所谓自组织,是指不通过外界指令能够自行组织、自行创生、自行演化与自主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序走向高序、从一种有序到另一种有序,形成有结构系统的演化过程。<sup>〔2〕</sup>从演化的自组织特点来看(见表1),诸要素的优化组合与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衍生融于整个发展演化过程之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演化动力具有差异性,自组织与他组织发挥作用的阶段也呈现不同,但从整个演化历程来看,自组织动力与他组织力量是有机融合的。
文化科技企业集群的演化过程反映了文化科技企业在依赖内部诸要素优化组合稳步发展的同时,与外界科技机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相关组织进行信息沟通、交换、技术资源共享的流程里不断进行自我创新的过程,是文化科技企业自行创生、自行演化、有序发展与政策扶持、制度优化、管理、市场体系建设等他组织的有机耦合。随着新技术的层出不穷与文化市场环境的纷繁复杂,一个企业很难独立完成所有新技术与新产品的研发,必须依赖企业之间合作网络的形成。
表1 文化科技企业集群演化的自组织特点<sup>〔3〕</sup>
演化要素演化动力演化趋势
演化活动文化生产要素不断优化、组合,衍生出新的业态,形成创新的共识和创新性的产业文化。
技术要素致力于自主创新,在新技术基础上形成新的竞争力。
产品要素根据文化市场变化开发新的文化产品或新服务。
产业关联相关企业之间、文化科技企业与产、学、研之间相互作用,沟通、交易频繁,产生协同效应。自组织动力稳步提升,与他组织力量有机融合
此外,在集群化过程中,自组织与文化科技企业自繁育相互关联。文化科技企业集群演化呈现出自繁育的特征――在集群演化的生态大系统里,集聚带来文化科技企业在空间上的汇聚与专业化分工协作,各文化科技企业的创新活动与成果的共享、信息的流通与观念更新的加速及互相协调,形成了彼此间基于信任与承诺的非正式关联,并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建立供应链、开拓行销市场等,降低了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这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推动着集群内企业的创新,形成了发展的自我衍生与自我强化机制。此外,文化科技企业集群的持久生命力在于能够不断吸引园区外部企业的融入并衍生出大量新企业的自我繁育能力――集群内创新文化的开放性、融会性与弹性生产系统,促使文化科技企业创新细胞的扩散,在集群内寻求各自最佳的创新生态位,而那些具有专业化创新能力的企业可以获取最优的创新生态位,并且在集群演化生态系统里不断自我衍生、自我繁育,分化、重组技术创新资源、促进相关科技企业进行专业化的分工与协作,或者弥补原有文化企业的技术空白与产品空白点,或是搭建起完整的文化技术创新链,从而促使新企业层出不穷。
2.地域根植性
文化科技企业集群适应的文化生态土壤往往具有一定的特定性,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社会风俗、价值理念、文化政策法规环境、社会网络等相协调、相依赖,形成了共性的文化氛围、认同的制度生态与社会资本,这是园区内文化科技企业形成长期协作共生关系的纽带,是文化科技企业集群化的地域根植性驱动力量。所谓根植性,特指经济行为深嵌于社会关系网络结构之中,这是经济活动对信任、交际、诚信的内在要求的反映,也是对经济活动与交易市场少些欺诈、多些诚信的必然要求。地域根植性与社会资本关联在一起,良好的社会资本建筑于人和人之间的高度信赖、互惠性规范与社会网络,反映在文化科技企业集群地域根植性层面,则需要集群企业之间打造一个高度信任、达成共识的关系网络,促进文化信息资源与文化科技资源的快速传递、互通与合作,降低不确定性与耗损,提高创新效率、创新整合与创新扩散效益。<sup>〔4〕</sup>
地域根植性之所以成为集群化的驱动力量,还在于文化科技企业对本土区位文化资源的依赖,即利用集群所处地理位置的便利交通、丰富的文化资源、宽松的制度环境与文化产业政策优惠等形成弹性文化生产能力、提高文化企业竞争力。此外,地域根植性还反映在文化科技企业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基于共同利益产生高度依附性、相互信任这一形成集群的基础条件上,并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生产、工艺流程设计等技术方面实现共享与传递。
3.创新网络
迈克尔・波特将产业集群界定为“某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邻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与相关法人机构,形成彼此共通与互补的现象”。<sup>〔5〕</sup>对于文化科技企业而言,其集群意味着不同规模、致力于技术创新的企业、机构遵循一定的组织规则形成密不可分的创新网络。
文化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孕育在企业整个日常运作流程与频繁的文化信息交流过程中。。
文化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融合于创新网络和创新系统之中,在整个创新网络中发挥着驱动作用。而创新的各个主体被协同整合在一起结网而行――文化科技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研究中心以及文化科技中介、文化管理部门等,都在创新网络中发挥着应有的创新积极性,并形成了相互协作、互相信赖的密切关联,推动着文化科技企业集群向更高阶段的演化。
4.创新驱动
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扩散是文化科技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提高竞争力的生命线,也是推动文化科技企业集群演化的关键力量。文化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是对文化科技资源进行加工、创造新知识、新技术的过程,涉及创新文化产品性能、构建技术路线等。拥有技术先发优势与竞争优势的文化科技企业,为了保持竞争优势会整合人力、财力、物力资源以致力于创新活动,特别是在面对文化市场的动态复杂性与出现新竞争对手时,其创新力度会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文化科技企业之间也会掀起以创新驱动为路径的创新模仿、创新扩散,从而将创新思维扩散至整个园区,进而提升整个文化科技产业园区的创新水平,推动文化企业集群演化到更高层次。
实质上,实现创新驱动需要建筑于两个前提,一是具备文化要素资源,包括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信息、文化市场需求、资本、科技资源、智力资源、硬件基础设施、软件环境等。二是创新协同,技术创新活动需要微、小、中、大型等不同规模的文化企业组成协同创新的联合体,实现各种要素资源的高效、快速流动,例如资金与新技术的融合,文化产业链上端与中端、下端的快速融合。只有满足这两个创新驱动的基础条件,文化科技企业的集群化才会真正走上依赖创新高速发展、演化之路。
综上,文化科技企业是园区的核心与主体,其集群生态化的过程是园区打造良好生态环境,企业基于内源动力与外源力量融合推动的结果,两大主体不是相互独立的因子,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互状态,其相互作用、相互交融推动了文化科技企业集群的深度生态化。在文化科技企业集群生态化初期,自组织、自繁育与地域根植性等内源要素往往发挥基础作用,对文化产业集群演化产生核心的驱动效应;当集群生态化发展日益成熟时,创新网络、创新驱动等外源因素则日渐成为推动其发展演化的主导力量。
鉴于此,文化科技产业园区要更好地为园区企业服务,需要在深谙文化科技企业集群生态化的内源力量与外源动力基础上,建立一个系统化的绩效管理体系,不断改善文化科技产业园区的生态环境,提高服务文化科技企业的效能。
三、文化科技产业园区企业集群
绩效评估体系构建
1.文化科技产业园区企业集群绩效评估相关研究回顾
总体上,目前国内关于文化科技产业园区企业集群绩效评估的研究文献很少,占绍文、辛武超(2013)在对文化产业园区的界定、特征与功能进行剖析的基础上,从外部环境、发展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可持续发展等五大层面设计了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sup>〔6〕</sup>张凤娟、陈书龙(2013)认为,文化产业园区的评估应该包括经济类指标与社会类指标两类,其中经济类指标包括文化产业园的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权益净利率、资产利润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社会类指标包括文化产业园的GDP、员工收入增长率和文化产业园的社会贡献率。<sup>〔7〕</sup>范玉刚(2011)认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文化产业发展的组织、运行、结构及效应等各个方面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评估体系,但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客观数据统计,可尝试从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及政策创新等维度开展定性的、导向性的价值评估。。<sup>〔9〕</sup>此外,廉锋(2012)从园区硬体设施功能、软体服务功能、创新驱动功能、投资驱动功能与综合效益功能等五大维度,19 个基本要素与71 个子指标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标准化评价体系。<sup>〔10〕</sup>
。
当前我国文化科技产业园区的总体发展形势是好的,同时也存在大量问题,这些问题能够通过绩效评估与绩效管理体系的完善实现改进。然而目前国内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践层面,关于文化科技产业园区基地绩效评估的研究成果还太少,尚未建构起园区绩效评估与绩效管理的关联体系,也没有成型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长此以往将非常不利于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文化科技产业园区的有效管理。
2.文化科技产业园区企业集群绩效评估体系构建
指标体系作为绩效管理机制的核心,是对实现绩效管理全面、客观与准确的探索。<sup>〔11〕</sup>根据文化科技产业园区的特点与文化科技企业集群生态化状况,本文鉴于统计数据的可得性与文化科技企业集群生态化的四大动力,立足科学地反映园区发展实际状况,建构了一个文化科技产业园区企业集群绩效评估体系,该体系包括自组织、地域根植性、创新网络与创新驱动四大维度、11项评估内容与33项评估指标(见表2)。
实际上,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大背景下,构建一个全面系统的文化科技产业园区企业集聚绩效评估体系仅是基础,如何提高文化科技产业园区企业集群绩效管理水平则更为重要。一方面,通过绩效管理可以综合而直观及时地了解园区企业集群动态,提高文化科技产业园企业集群效能的辐射力;另一方面,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可以帮助园区管理者与相关政府部门提高决策的时效性、合理性与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四、文化科技产业园区企业集群绩效
管理体系优化路径
1.园区:建立四位一体的动态绩效管理机制
在绩效评估基础上完善文化科技产业园区企业集群绩效管理体系是评估目的所在。园区应立足提升整体效益的目标,建构四位一体的文化科技企业集群动态绩效管理机制:一是建立文化科技企业集群绩效承诺机制。按照集群绩效指标体系,科学编制年度绩效计划,向政府和社会作出集群绩效公开承诺。二是建立过程绩效管理机制。所谓过程绩效管理是指绩效管理主体以绩效计划中确定的管理节点、阶段目标为依据对绩效管理对象的日常和阶段性绩效表现进行监督与管理的机制。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不是考评,而是发现绩效计划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正,适时协调资源,提供培训辅导,从而确保年度绩效目标的顺利达成。三是建立综合绩效评估机制。综合绩效评估是对绩效管理对象各项绩效指标和绩效计划完成情况的多维度、全方位衡量。在园区文化科技企业集群绩效的评估中,应着力构建“内容全面化、主体多元化、程序规范化、结果公开化”的综合评估体系;在评估组织上,应建立由园区主管部门为主体的绩效评估工作组,负责开展综合绩效评估工作;在评估类型上包含客观评估和主观评估,主观评估应注重引入外部公众评价,以有效避免内部考评的“人情因素”与“操纵控制”<sup>〔12〕</sup>,但要注重园区文化科技企业评价调查问卷的科学设计。<sup>〔13〕</sup>最后,建立绩效评估结果动态应用机制。绩效评估结果应用是绩效管理机制效能发挥最为关键的环节,是绩效管理机制长久生命力的保证,也是绩效管理的真正内涵所在。<sup>〔14〕</sup>通过结果的应用,实现文化科技企业集群绩效的持续改进,完善与优化相关科技文化政策和园区奖惩激励的科学化与合理化。
文化科技企业集群绩效考核的重要目的是强化孵化器功能,推动园区内的文化科技企业致力于创新使命,将创新贯穿于整个文化创新链与文化产业链的全过程。。
2.企业:深化集聚机理实现文化科技资源共享与文化产业链延展
文化科技企业是最具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最具活力与潜力、最具成长性的创新群体,其创新活动与文化产业创新、升级密切关联,且对于创新扩散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创新模仿机制在文化科技企业集群中的表现尤为突出,不管是文化科技企业内部、文化科技企业之间,还是整个创新网络中,创新、模仿与扩散共生共存。鉴于此,应充分利用园区内文化科技企业之间关联性与互补性所产生的共生效应(大都能够得到比集群外企业更多的效益),吸引大批文化科技企业向园区集中、实现1+1大于2的整体效益;同时,利用园区内文化资源共性优势――从空间维度来看,具有产业关联性的文化企业之间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包括为中小文化科技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风险投资机构、提供技术交易与创新产品交易的商业机构等)在特定空间区域内的合作式与竞争性并存的集聚生存方式,不仅促使文化产品交易成本降低,还推动了专业化知识、信息与技术人才的集聚并反哺文化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在时间维度上,利用文化科技企业间的互动性关联实现互动式模仿创新与技术扩散,加速文化产品与技术的创新流程,提高文化科技资源集群化的运用效率,促使文化科技企业形成强劲、持续的核心竞争优势,创造高于单纯个体资本成本的收益。此外,需培育文化科技企业集群的内源创新动力,推动创新行为与创新文化在文化科技企业间的模仿与扩散,提升文化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能力,积极吸引具有产业特色的国内外高新技术与高增值文化企业,鼓励文化科技企业走出“外包”与模仿生产的老路,积极进行自主创新,推出新产品、提高文化产品附加值,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品牌,走中高端发展道路。
推动文化产业链的拓展是园区集群效应提升的重要方式。。二是纵向维度,在文化科技产品研发与创作阶段,要实现数字传输和影像处理技术、3D技术、网络引擎技术、全息投影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等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应用与突破;在文化科技产品传播阶段,充分利用多元化的新媒体突破时空限阈的优势以提高传播范围与推广效率;在文化科技产品流通阶段,则需要积极研究数字化存储、编码、加密、授权、保护等共性技术的应用,加快文化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增值。<sup>〔15〕</sup>
此外,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快速变化的文化市场环境,还应积极发挥龙头文化科技企业在新技术扩散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引导文化科技企业积极对接高新技术。
3.政府:完善文化科技政策支撑体系与优化角色定位
政府需根据文化科技企业发展动向不断做出新的制度安排。一方面,为文化科技企业提供“金融土壤”,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引导与鼓励商业银行、风险投资机构等积极为文化科技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建立风险资本退出机制,为文化科技企业提供资本扶持,为其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由于高风险的存在,资金匮乏是文化科技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为适应文化市场的快速变化趋势,文化科技企业的创新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信息、科技、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用于新技术研发与应用,创新过程风险大,如果没有金融服务的支持,其技术创新与创意活动都将无法顺利实现。另一方面,完善文化科技企业发展的制度安排,可以学习美国硅谷的制度创新经验,优化无形资产参与分配股票期权制度、稳定产权制度、放宽创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建立中介服务机构、开放劳动力市场制度与法制环境等,充分调动文化科技企业的创新积极性。此外,文化科技企业应积极利用“营改增”改革试点的税收优惠政策,实现文化科技产品与服务的出口退税政策;加大对文化科技企业的财政投入,提高文化专项发展资金,鼓励更多的文化科技企业致力于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sup>〔18〕</sup>
在文化科技企业集群的不同阶段,政府的角色定位是差异化的。在园区文化科技企业集群化初期,政府应强化政策扶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的生态环境――为文化科技企业成长提供完善的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基础设施,高配置的通讯、网络设备和金融、培训、市场配套以及稳定的政策扶持、健全的法律法规等生态环境;在文化科技企业集群化成长期,政府需致力于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构建技术服务平台、打造开放、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以及高效的制度供给,推动园区创新网络的形成;在文化科技企业集群化成熟期,针对集群化稳态形成的路径依赖与刚性,政府应在遵循集群发展机理与企业特性的基础上,推动文化产业领域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的革新、产品研发与文化品牌打造以及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sup>〔19〕</sup>以上三个阶段,都应加强支持、鼓励文化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力度,培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一是构建产学研知识产权平台,促进知识外溢,围绕集群化发展模式,推动不同规模的文化科技企业资源共享;二是完善包括新产品开发、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激励、知识产权在内的多层级的政策支撑体系,如在财税政策方面,落实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小微企业税收优惠以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给予文化科技企业与投资人充分的知识产权保护,以此鼓励创新、激励永续创新。深圳正是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培育了腾讯、华强文化科技集团、A8 音乐、华视传媒与环球数码等龙头文化科技企业。
五、结语
我国文化科技产业园区的发展还存在“集”、“群”分离的窘状。要尽早建构一个科学、动态的柔性绩效管理系统,在拥有灵敏的技术、知识信息网络以及掌握国内外市场信息和高端技术专业人才的创新网络生态环境中,积极引导园区文化科技企业围绕核心资源进行源头创新,实现文化科技企业规模集聚与创新性内源要素的扩张,提升园区整个文化科技产业的综合竞争力。特别是伴随新一轮高端高新技术浪潮的到来,应充分尊重与利用市场机制,突出园区的文化科技产业特色,发挥政府的引导优势,利用有效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倾斜――鼓励创新的扶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优化文化空间布局与搭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进行文化资源支持与文化市场对接等,降低园区内文化科技企业的创新成本与运营成本,为文化科技企业持续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土壤。
〔参考文献〕
〔1〕乔申颖.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拉动大 收入年均增幅超40%〔N〕.经济日报,2012-05-31.
〔2〕段存广,高国武.科技园区企业集群演化动力与模式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7).
〔3〕王辑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朱建荣.高新技术园区的创新网络效应与企业集群化相关性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0).
〔5〕 Michael E. 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98.148.
〔6〕占绍文,辛武超.文化产业园区的界定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天府新论,2013,(1).
〔7〕张凤娟,陈书龙.关于文化产业园绩效评估体系的探讨〔J〕.中国商贸,2013,(2).
〔8〕范玉刚.对文化产业园发展的战略思考〔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6).
〔9〕文化部公布2011年度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影响力评价结果,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领文化产业发展〔N〕.中国文化报,2011-11-25.
〔10〕廉锋.标准化使文创产业园有了方向: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标准化评价体系研讨会纪实〔J〕.创意世界,2012,(8).
〔11〕卓越,孟蕾,林敏娟.构建整体性绩效管理框架:西方政府绩效管理的新视点〔J〕.中国行政管理,2011,(4).
〔12〕Gao,J.,Governing by Goals and Numbers: A Case Study in the Use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to Build State Capacity in China.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Development,2009,29(1):21-31.
〔13〕Yang, K.& Callahan, K.,Citizen Involvement Efforts and Bureaucratic Responsiveness: Participatory Values, Stakeholder Pressure, and Administrative Practicality.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7,67(2):249-264.
〔14〕刘旭涛,邱霈恩.关于改进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制度的建议〔J〕.行政管理改革,2009,(2).
〔15〕章迪思.文化业,突破关键技术势在必行〔N〕.解放日报,2012-08-23.
〔16〕吕玉辉.基于企业集群的科技工业园区创新优势〔J〕.科技管理研究,2009,(9).
〔17〕张伟.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2-03-05.
科技计划体系范文4
[关键词]实践教学 课程体系 工作过程系统化
),男,吉林长春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机电技术与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吉林 长春 13003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9-0149-02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更为突出,尤其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更成为高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院校应加强对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与教学方法的研究,按照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原则,积极探索并构建适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的实践教学体系,科学、客观地设置实践课程。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以机电技术专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坚持行业主导、企业参与的建设方针,从转变职业教育理念入手,通过校企合作,应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开展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课程建设与改革,积极探索并构建了适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的“一主线二融合三环节四阶段”“工作过程系统化”实践课程体系,为培养具有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能力、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一、以职业岗位需要为依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形成专业课程体系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应用领域广泛的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在依据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基础上进行的。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实施单元,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体系的要求,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要能完整地覆盖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职责,并包含工作任务中所有具体工作步骤,使学生在一种完整的、综合的行动中进行思考和学习,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使学生熟练掌握职业岗位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就必须以职业岗位所必需的能力为主线设置课程。为此,按照工作过程导向的思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从学生应具备的职业岗位能力入手,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广泛深入的企业调研,与吉林长春电器设备厂、长春轨道客车有限公司、长春数控机床有限公司等企业实践专家共同分析岗位职业能力与工作过程,将机电技术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归属到对应课程,形成了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基本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能力课程与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课程、专业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课程。
基本素质课程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能促进学生良好职业习惯的形成。专业基础能力课程大多是要求学生必须牢牢掌握的、最基础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专业基础能力形成和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也是使学生初步形成职业规范、养成良好职业习惯的重要环节。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课程的内容一般是相对独立的应用技术,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际专业岗位所需要的专项能力,突出应用、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是实现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专业技术综合应用能力课程通常是以实际生产过程或项目为载体,将相对独立的专业技术加以综合应用,可以设计多个不同类别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教学对象(自主学习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加大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力度,强化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建设“校企融合”的实践教学基地,实现“工学融合”的教学模式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应当系统地设计、实施实践教学,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首先,依托校企合作,使实训、实习、生产等环节循序渐进。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校企联合实施实践教学,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为实践教学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将“教学实训室+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教学场所相融合,实现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环节和办法,将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减少学生课程学习和职业岗位实际环境的差异。其次,制定项目化课程标准,使之与行业标准、职业标准有效对接,课程教学以真实工作项目为载体,将教学过程与具体的工作项目融为一体,围绕具体的项目构建教学内容,按照实际工作过程实施教学,实现课堂、实训、工作任务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专业基础技能、职业综合能力有机融合,形成 “教、学、做”一体化的“工学融合”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收获实际工作经验,拥有自信心和成就感,培养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切实做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设计实验、实训、实习环节,构建科学适用的实践课程体系
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体系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决定毕业生就业情况及其所反映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突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实践课程体系应分实验、实训、实习三个环节。第一步,精心设计课内实验。如“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等课程,主要以验证性、简单应用性实验为主,通过教师讲解、指导,学生分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初步动手实践能力,形成基本专业能力,为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打下基础。第二步,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安排了“电子技能实训”“机械技能实训”等单开实践课和“自动生产线安装”“维修电工实训”“毕业设计”等综合实训项目,通过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手段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以上实验、实训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由浅入深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但这些实训项目多数是学习性的工作任务,最后应安排顶岗实习,让学生到企业去工作,通过完成企业真实的生产任务,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四、实施实践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实施实践教学过程主要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通过专业教育和认识实习,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在新生入学时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使学生明确本专业的职业方向、就业岗位及专业发展方向,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热爱本专业,培养专业兴趣,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第二学期学习专业课之前,安排认识实习即到相关企业参观见习,使学生感受企业文化,了解毕业后从事岗位的真实生产过程,增强感性认识,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通过课外培养体系对其进行职业素质培养。第二阶段:通过单项实践训练,培养学生专业技能。通过课内实验、单开实训、培养学生专业基础能力、单项专业能力。同时,结合应用技术研究介入计划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激发学生的创意灵感、拓展专业技能、强化创新意识。第三阶段:通过综合实训,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结合各专业课内容,开展综合实训,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组织各种竞赛提高学生专业综合技能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自主学习。第四阶段:结合社会实践活动,通过顶岗实习,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在考取相应必备职业资格证书维修电工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针对在本专业维修电工、安装电工、值班电工、电气设备操作工等主要就业岗位到相应企业中进行顶岗实习,熟悉真实工作岗位和实际工作内容及过程,了解行业企业发展现状及新技术的应用,缩短从学生到准员工的过渡时间,提高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实现人才培养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参考文献]
[1]范丽英.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8).
[2]张永华.高职《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J].科技资讯,2013(5).
科技计划体系范文5
【关键词】竞技体育 科技成果转化 影响因素
1 前言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提高,作为社会文化一部分的体育特别是竞技体育同样受到科技的强大冲击,特别是在国际竞技体育竞争日益激烈,各个运动项目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的情况下,要想在激烈的国际体育竞争中保持优势,就必须依靠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把最新的科技成果应用到竞技体育中,加强体育科技成果的转化。
2 影响竞技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
体育科技成果的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它涉及到科技人员、教练员、运动员、体育管理部门等多方的关系,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2.1体育科技体制
;技术要得到高效和广泛的利用,必须做出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调整。”因此,要想实现体育科技成果的转化,以科技促进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就必须有合理的体育科技体制作为保障。科技体制是有关科技事务的组织原则,组织方式和制度,组织机构系统及其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总和。我国目前的体育科技体制依然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体育科技介入体育实践的过程,要经过若干职能部门和中间环节,行政命令成为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手段,科技成果转化运行的主导力量是职能部门的官员,这种体制严重影响了我国体育科技成果的转化。
2.2科研人员
体育科研人员包括体育科学研究所的科研队伍和体育院校的体育教师队伍。体育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队伍是我国体育科研队伍的重要方面军,与高校体育院系教师所组成的科研队伍不同的是,他们是一支专门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队伍,是我国体育科研队伍中的专职队伍。他们是体育科技研究、开发、创新的主体,是体育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在转化过程的首要环节就是体育科技的创造发明,只有体育科技的创造和发明,才能为以后体育科技成果向竞技体育运动实践转化提供一个前提条件,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同时他们创造的体育科技成果的学术价值直接决定了体育科技成果在向竞技体育运动实践转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要想加强体育科技成果转化,必须培养一批知识面广、基础知识扎实、精通与运动训练密切相关的多种运动专项技术的基本训练规律的高素质人才。目前,我国体育科研人员素质偏低,缺乏高水平复合型的一流人才,这影响了我国竞技体育科技成果的转化。
2.3教练员
教练员是运动训练的实践者,是整个训练过程的设计师和工程师,各种科技成果大都只有通过教练员才能直接作用于训练过程,产生效益;否则,即使科技成果再多再先进,如果教练员不认可也无济于事。在现代运动训练体系中,任何一个教练员只有经过科学技术的武装,才能成为运动训练系统中的健康要素。因此,教练员的创新力、教练员的科技观念、教练员的文化水平、教练员采用竞技体育科技成果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运动队吸收、消化和应用体育科技成果的状况。我国的教练员由于大多来自运动员,他们具有丰富的运动经验,但文化素质偏低,不利于他们吸收现代的科学技术。 转贴于
2.4运动员
运动员文化素养的高低对领悟教练员意图及训练思维的创造力和正确的应用科研成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运动员文化素质普遍不高,这种状况不利于现代的科学技术向运动训练活动的渗透。运动员文化素质差主观上是由于他们缺乏对文化学习的主动性,缺乏正确的文化学习动机,缺乏掌握与现代教育相匹配的文化学习的意识;客观上是由于对运动员的学习管理制制度尚不健全,特别是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选择即教学方法等方面还没建起一套符合运动员实际的教学体系。同时,主管训练工作的领导以及教练员重体育轻文化,过分强调运动训练,使本该学习的时间被占用,造成学训矛盾突出,也是造成运动员文化素质差的重要原因。
2.5体育管理部门
目前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特殊性,决定了竞技体育科技成果转化不仅是运动队与体育科研所之间的活动,还必须有起到宏观调控作用的体育管理部门的参与。体育管理部门是体育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领导者和引导者。首先,体育管理部门是体育科技发展的各项政策法规的制定者和调控者,其中包括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体育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各种政策法规来调控参与此项工作有关的各方,而只有管理部门才有制定体育科技相关政策法规的权威。其次,体育管理部门是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动者和执行者。体育管理部门应及时了解运动队的科技需求和体育科研所的科研动向,促进运动队和体科所的结合,从而加强体育科技成果向运动实践的转化。另外,体育管理部门还应根据体育科技和竞技体育发展在不同阶段的要求,提出各种研究计划和课题指南,资助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项目。所以体育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领导水平的高低是体育事业发展快慢、甚至是事业成败的关键之一,在应用科技成果的发展渠道中发挥着桥梁作用。因此,任何时候、任何历史阶段,提高体育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提高他们制定正确的政策和策略的能力是一个首要任务。
2.6经费投入因素
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文化、体育等一切活动的基础。研究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研究开发、技术创新创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科技资源投入的发展规模。竞技体育科技成果转化在竞技体育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将体育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样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可以说科技财力是体育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也是实施科教兴国、科技兴体战略的基本保障。正是鉴于这种情况,国家体育总局在1996年7月4日曾经发表了《关于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加速体育科技进步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各业务主管部门及有关事业单位,要保证拨出不少于其事业费的2%以及各种社会赞助费的5%-10%用于解决相应的社会问题”。目前,科技财力投入的不足,仍是我国竞技体育面临的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由于经费投入不足,造成了我国科技基础设备比较落后,一些有价值的科研课题难以开展,一些有价值的体育科技成果难以得到推广,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了我国竞技体育科技成果的转化。
总之,为了实现我国竞技体育的腾飞,实现奥运争光计划,就必须紧紧依靠科技的力量,加强体育科技成果的转化。为此,必须完善体育科技成果系统的各个要素,为体育科技成果的转化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李连生.关于我国体育科技体制改革与发展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4,(4).
科技计划体系范文6
关键词:电气工程;课程体系;构建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3.128
0 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电子行业的发展成为了其发展的基础,因此,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然而,在很多高等院校中都设有与其相关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但是很多时候专业的课程设置较乱,缺乏实务性,并且在整体的专业学科方面的练习不足,不能够形成完整的、科学的、动态的课程体系,在学生步入工作岗位之后慢慢或表现出一种职业能力不足的现象。正对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身所具备的特点,以服务社会实际需求和就业为主要的目标,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合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行业服务、管理兼并,有理想、有目标、有较强知识基础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这仅仅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更是我国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要求。
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很多高等院校中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创新,并且引进了很多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等,但是由于应用的不是很合理,导致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存在一定的混乱。一般情况下,课程设置都是按照学科类别进行设置的,基本上与本专业的观点和理论相一致,而其他类别的学科或者是相关专业的学科都没有涉及到。这种课程体系被称作是静态的课程设置,不利于学生在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发展,不能够达到高等教育的课程要求和标准,不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扩展视野[1]。因此,为能够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顺应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建设的需要,对我国高等院校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和创新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2.1 综合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评价和构建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问题,在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体现了多样性的学生个性发展、多元化的社会发展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目标,对此,在实际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上、教材内容的更新、授课方法、学生学习以及考核方面都应该充分的认识和理解一些多元化的问题,构建出适合大学生发展的综合性评价体系。
2.2 系统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值得不仅仅是单纯的教学方法、手段等,还包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思想、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模式、课程结构、课程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课程教学实施的计划和教学条件、课程的管理以及课程的反馈和评价,在构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创新性,还要重视动态的反馈理念等[2]。另外,应该重视每个环节之间的协调关系,应该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当成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长期的系统教育教学工程来逐步的实现。
2.3 实际性
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该重视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职能部门宏观上的目标,还要充分考虑其自身实际上的条件,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当中,应该形成一种能够显示粗自身特征的方法和特色。
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特性及发展因素
3.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特性
根据高等院校以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所要求的知识素养和基本技术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才所掌握的技能和所具备的素养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代企业在选择人才时都倾向于具备知识、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素质等方面的人才,这样就导致在人才的需求上显示出非常矛盾的结构。这就是我国当前高等院校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特性。
3.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发展因素
3.2.1 快速发展的变化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设计方法和分析方法上的与日俱进,这样就需要高等院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应该每相隔一段固定的时间就需要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案进行重新的审查和全面思考,这对我国高等院校创新教学方法、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有莫大的帮助,能够有效的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3.2.2 与物理科学之间的相互交叉
由于我国在大规模的集成电路相关制造技术以及晶体管发明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对定期工程的良好发展奠定了巨大的、扎实的基础,具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3.2.3 信息技术的决定性影响
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信息技术的定义被规定为世界范围高速带的计算机网络系统、通信系统,或者是用来处理、显示、传感以及储存各种信息等现相关的技术综合。因此,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我国高等院校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构建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4.1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学生的认知结构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结构相关理论进行课程设置,其中,认知结构理论包括知识块和知识的组织形式。因此,应该在国家规定的课程框架之下,结合认知科学对学生认知结构的认识和理解,正确了解学生的真正需要,构建有利于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基于此,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充分考虑知识块之间的统一和结合,构建相应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专业化现象的发生[4]。
4.2 倡导精品建设,突出专业特色教育
根据当前教育部对高等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相关理念的要求,通过这样的方式和途径来有效的提升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转变高校育人的环境,充分激发教师和学生在工作和学习方面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相对比较统一的过程,其中包括了学生、教师、教学制度、教学技术手段以及教材等方面的要素等。在进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具有全局的、整体的视野和观念等,根据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作为课程设置的先导,构建具有较强层次性、针对性、实用性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制定科学的教学管理体制,突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色教育。
4.3 创新实践教学理念,强化实践教学的方法和内容
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之中,教师要从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知识整体情况有着明确把握,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逻辑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全面培养。科学、有效、合理的教学情境,是能够有效实现生活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融会贯通的桥梁,同样也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出发,创建各种课堂教学情境,强化实践教学的方法和内容。
4.4 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构建教学反馈机制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当中,专业教师应该多位学生创造一些能够亲自动手实践学习的机会,在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的过程中,主要就是学生在自主探究能力方面的发展和提升。通过相关的工作岗位典型项目进行实际教学,并且能够在实际工作任务完成过程中增加交流和互动,能够充分的尊重和显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实现教学实践的目的。这样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兴趣,将教材当中的理论知识在实践当中充分的利用出来。此外,教师还可以进行开放式教学模式反馈机制,当前很多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探索。针对这样的情况应该构建统一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反馈机制,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4.5 开展多元化教学模式
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高阶能力的发展,有效的丰富学习的资源、时间空间方法、经验和评价等,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例如:模拟通信领域参观、体验学习、研究活动、群体交流学习等形式,使用教学方式和研究型的教学方式等方法来进行实践和安排,以此来提升和完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构建的实践型和研究型的教学类型,例如: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过程控制、控制系统仿真等,自动控制理论等课程的形成嫩巩固有效的进行优化和整合,删减教材中不断重复的内容。同时,高等院校还可以创建一个新的实验实习基地,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构建的支撑和保障,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让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更加的多元化。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学生在理论知识以及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得到了稳步的提高,并且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构建的效果也是越来越明显了。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同时还能够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需要,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倡导精品建设,突出专业特色教育,创新实践教学理念,强化实践教学的方法和内容,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构建教学反馈机制,开展多元化教学模式,更好的为我国高等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志刚,瞿祝殷科生,冯婉.大工程观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08):44-46+49.
[2]张爱玲,韩富春,卜庆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