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范文1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大学生 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3. 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思维活跃,观念超前,个性鲜明,多才多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环境给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缺乏人文素养不仅影响个人的全面发展,更不利于社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迫在眉睫。高职教育虽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目标,但同时也应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高职院校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分析
人文素养不仅表现为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更表现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优雅的气质等。但当今的一部分大学生,虽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但社会适应能力不强,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往往茫然失措;不认真学习,反而花钱大手大脚,追求享乐,丧志;过分张扬个性和自我,道德意识淡薄;不遵守公共秩序,不考虑自己的不良行为对社会和他人产生的不良影响;更有一部分大学生考试弄虚作假,忽视诚信。这些问题的出现,无不反映出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严重缺失。
2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
2.1来自家庭的影响
如今大部分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生活质量越来越好,很多父母只注重给孩子物质条件的满足,但却忽视了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造成很多独生子女自私自利、心胸狭~、唯我独尊、目中无人。这严重阻碍了大学生今后在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
2.2复杂的社会环境
在我国实行全面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社会进入了转型时期。多元的文化和价值观冲击着人们的传统观念,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向钱看”等拜金主义观点成为很多人为人处事的衡量标准,不良的社会环境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2.3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重教育、轻德育的现象。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重,学生选课时不得不更多地考虑就业的需要,除了专业课和英语、政治等必修课外,多数学生都会选技能性、应用性的课。他们注重的不再是个人整体素质的提升,而是专业技能、职业能力的培养。一些人文性的基础学科几乎无人问津。
3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迫在眉睫
。高职院校必须要通过多种有效的方法,来丰富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此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职业人才。
3.1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一个长期积累、进步的过程,而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里学习,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校园氛围包括学校的硬件设施、学校的整体环境、学校规章制度、教师的精神面貌、校园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高职院校在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之外,也要将人文素养的培养运用到校园氛围中,可以将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等内容用文化设施的形式投入到校园建设中;也可以将师德建设、学生活动等方面的工作,运用到校园设施的建设。
3.2以学生为中心
。要让学生实现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进步的学生组织,如学生会、社团、活动小组等;让学生积极组织相关活动,如运动会、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
3.3完善课程设置
由于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是以培养社会需要的职业型人才为主,课程设置以专业课为主,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人文素养课和综合课开设的较少,导致学生对人文素养课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高职院校应多开设相关的人文素养课,如文学类、艺术类、历史类和实践类等课程,多开设选修课,让学生能够学习到多种课程,同时也能够参加形式多样的课文活动,从多方面来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3.4加强实践和
。高职院校应通过改革课程设置,为学生增加实践类课程和实习机会,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投入到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切实体会到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以此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综合素质。。
通过高职院校多方面的努力,以及学生自身的进步,必定会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提升道德素质、综合素质和感悟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陶冶审美情操,帮助学生发展成综合型人才,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追寻自己人生的价值。这既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个人发展,同时也能够完善我国当前高职教育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范文2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生;人格培养
贵州大学校长郑强教授说过:“学术可以悄悄做,教育一定要大张旗鼓。”他呼吁教育的本质不是谋生,而是唤起兴趣。郑教授在央视中国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上发表演讲说道:“只有触动心灵情感的教育,才是让孩子们能够记住的情感。”郑教授提到,每一所大学都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而正是这些文化建设熏陶和鼓动学生去学习、去进步。
当代大学生,他们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及年龄、心理特征,都使他们向往高尚的文化生活,寻求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形成高雅的文化生活氛围。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一文中写到:“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在其思想的指引下,清华大学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强隐性文化建设当作“养成高尚人格的最好方法”。一所大学,若能把学生的学业与校园文化活动妥善地结合起来,便会有力地推动校园内的精神文明建设。
一、大学物质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
每一个大学生都在为今后进入社会的竞争和发展做准备。校园物质文化有助于技能的培养,是理论与实践结合过程中的催化剂。物质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的用不可估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未来的学校应当把大自然所赋予人所能做到的一切都尽可能充分地用于人的和谐发展,做到使大自然为人服务”,“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这说明,建设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隐性教育效果。大学的文化建设绝对不只是“四书五经”,校园具有象征意义的雕塑、建筑就是最好的无形教育内容。而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中的内容,也是极好的文化教育项目。甚至连日常服饰、家具、食品、烹饪、茶、酒、刺绣及各种装饰品等,都可造成一种文化氛围,造就高雅的文化气氛。
二、大学制度文化的习惯培养功能
大学的文化建设绝对不是单纯的娱乐,或是毫无规章制度的自由发展。大学校园的文化活动是高层次的,是极为复杂的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深层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人的灵魂重建工程。因此在大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制度文化成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从现代课程理论视角来看,学校的制度文化总体应列入隐性课程的范畴。据现象诠释学者的观点,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或班级的“生活世界”中不断与教师或同辈团体产生存在经验的对话而使其对教育环境主动产生价值或意义上的解析,并进而扩展其存在经验的非限定和创造性的无意学习。学校的制度文化正是通过隐性课程所具有的认识导向、情感陶冶、行为规范作用,创设一种能唤起学生高尚情感、激发他们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教育环境、精神氛围来感化和陶冶学生,以达成深层次育人功能。
三、大学行为文化的道德养成功能
现在的社会需求,就是要通过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道德感。社会中所传播的道德意识流也需要加入新鲜的“血液”。而正在为进入社会做准备的大学生就是最好的人选。大学生的道德养成也是大学教育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学生在行为实践活动中,依据不同的行为情景,对行为知识进行修正、充实、完善、提高。正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如果过的是少爷生活,虽天天读劳动教育的书,不算是受着劳动教育;过的是迷信生活,虽天天讲听科学讲座,不算是受着科学教育……过的是开倒车的生活,虽天天谈革命运动,不算是受着革命的教育。”鉴于此,大学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政治品质与行为品质。
四、大学精神文化的人格熏陶功能
所谓人格,就是在人慢慢成长过程中所累积和养成的精神面貌和品格。“三岁定终生”,幼儿时期的精神文化教育是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的。然而,大学时代作为学生从家庭保护的对象到真正的社会人的转折点,其对人格熏陶的功能是不可磨灭的。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它蕴涵在大学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之中。它体现在学风、教风和校风中,凝炼在校训、校歌、校徽、校牌、校服、校史等之内。它通过校园精神面貌体现的点点滴滴,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年轻一代学生的人格发展。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就是教书育人的工作,教师是责无旁贷的,只有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目的。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构筑全员共建的校园文化体系。
参考文献:
[1]廖小平.论大学文化的三种关系[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 军训 三个功能
军事训练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依法对大学生进行军事训练,也是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战略性工程。因此,在开展大学生军训时应把握好大学生军训的“三个功能”。
一、国防教育功能
由于长期的和平发展环境,当代大学生没有经过战争洗礼,他们很难认识到当今世界战略格局和安全形势复杂多变、国际竞争日益加剧带来的危险,迫切需要对其进行国防教育,提高其国防意识,而军训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当然,在军训期间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时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突出重点。既要着眼于思想观念、精神方面的内容,也要着眼于知识、智力和技能方面的学习;既要突出理论性,也要增强实效性。要找到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的结合点,把军训的国防教育功能和高校其他各项教育功能紧密结合,形成有机整体。例如,可结合国际形势,讲国防教育的重要性;结合军队建设,讲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结合战争史与军事斗争,讲和平发展的来之不易;结合军事训练,讲人才成长与育人环境的关系等等。
二、育人功能
大学生军训工作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扬人民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重视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工作,持续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人民军队光荣传统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光荣感、责任感,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一名大学生进入高等院校之后,接受品德教育最早是从军训开始的。如果能够利用好这个开端,发扬好这个开端,就能借着军训工作的“东风”,扬起德育工作的“风帆”。例如,深入挖掘军训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对高校开展的思想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具有促进意义;深入挖掘军训中集体主义教育和纪律教育的成果,对加强班集体建设、创建优良学风班风、强化宿舍管理具有基础意义;深入挖掘军训中心理教育和意志教育的成果,对加强心理素质工作、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和能力等具有现实意义;深入挖掘军训中身体素质教育和劳动教育的成果,对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等具有典范意义。实践证明,结合大学生军训育人功能,对现有的学生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更能从制度上保障德育工作的落实。
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范文4
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与法制教育素来被认为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重要方面。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法治教育与德育教育融为一体的重要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社会发展的趋势对德育与法制教育实行一体化提出了要求;其次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呈现出一体性,两者内容交叉、功能互补;最后有效实行德育与法制教育一体化的方法包括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约束监督机制和提高德育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质量等等。
关键词:
大学生;法制教育;德育教育;一体化
。
一、社会发展趋势要求实行一体化的德育与法制教育
大学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关键,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未来市场体系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以及法制化依赖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1]。大学生整体法律素养及道德水平的提高对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我国自古以来都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德育,在长期的实践和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巧,形成了整体上正面积极的社会风气。然而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外一些文化及风气的负面影响也给新一代的大学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造成部分大学生对社会有抵触心理,价值观不正确,过分追求功利目标,道德水平整体下滑。传统的说教式的德育教育在一些年轻人眼中过于古板守旧,需要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突出意识形态的宣传,进行新时代的德育教育。。比如在课堂上可以借助社会热点案列,首先上学生小组讨论,各抒己见,教师加以引导,这样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德育和法制教育能够产生最佳的效果。。
二、法制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内容呈现出一体性
(一)大学生德育和法制教育的内容交叉学校德育是一门系统的科学,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学生施加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的活动[2]。高校德育不仅体现在德育课堂上,它渗透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其他教育如美育、体育和智育密切相关,具有相互促进的积极作用。。大学生法制教育是实现依法治国战略目标的基础,对构建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法制教育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治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的教育,学习相关法规政策,教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理解法的内涵及作用;对学生进行民主教育,让学生懂得民主的真正含义,学会正当行使民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教育学生懂得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辨证关系,更加积极、主动和富于创造性的促进社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对学生进行国家根本大法宪法的教育,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宪法最为武器行使权利及保护自己,同违法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在内容上有一定的交叉和重合,具有一体化的内容基础[3]。
(二)大学生德育和法制教育的功能互补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进行德育和法制教育的课程主要是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这种课程设置方式体现了法制教育与德育的功能互补性。首先大学生德育教育是进行法制教育的基础。人都能思考有感情,特别是大学生情感意识非常强烈,对于生活中和社会上的事物易形成主观性的认知和看法,从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入手,法制教育才能更容易被接受和学习。其次大学生法制教育是德育教育成果的检验和保障。虽然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都具有一定的约束效力,德育教育的约束范围也比较宽泛,但是法制教育才能体现出现实意义上的强制性,为学生践行德育提供了标准和支撑。
三、法治教育与德育教育一体化的途径方法
(一)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进行法制与德育的一体化整合以人为本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在对大学生进行德育与法制教育一体化整合时一定要注意人本理念的运用[4]。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公正平等自主的原则,激发大学生自我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未来社会主人翁意识。这样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日后的社会工作中才能更清晰有效地进行规划和执行,并对一些社会中的不良现象和风气自觉抵制,从而促进社会的健康和谐有序发展。
(二)建立长期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机制首先高校要制定关于大学生德育与法制教育一体实行的章程和治理细则。高校按照章程严格执行和治理,促进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全面性,确保教育程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高校要制定符合本校情况的特色章程,也可以适当引进外校的治理模式,帮助高校更好地开展德育与法制教育工作。其次,高校要建立相应的激励和监督机制。现代高校的发展呈现出“去行政化转市场化”的趋势,我国可以借鉴欧美部分高校的经验,与现代企业管理机制相结合,建立德育与法制教育一体实行的约束监督机制,对相关的权利运行机构设置进行分权和制衡,防止教育决策中的个人过度自由裁量,从而保证高效德育与法制教育工作的有序实施[5]。
(三)提高德育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质量效果从内容上说,高校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规划。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的有机整合需要进行系统的规划,结合高校所在地区、不同类型院校以及各个年级层次特点来进行。从形式上说,大学生德育和法制教育要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师资上说,高校要建设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不仅要求教师所学专业与法制教育和德育教育对口,还应加强其在职期间的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培训,促进整个教师队伍的不断学习和成长[6]。综上所述,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实行法制与德育的一体化整合,是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为社会培养出真正意义上法德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骆小婷,何秋霞.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一体化研究[J].科教导刊,2013(4):96-97.
[2]李杨.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一体化研究[J].才智,2013(8):46.
[3]黄滢.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基于德育与法育融合互动的角度[J].大学教育,2014(3):4-6,21.
[4]李丽娜.德法兼济情理交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法制教育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8):121,145.
[5]李丽娜.德法兼济情理交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法制教育的思考[J].理论界,2008(z2):96-97.
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范文5
关键词 :宁波;大学生;文明素质;路径
追求和崇尚文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文明素养不仅是个人高尚品格的体现,它促进了社会的协调和稳定。高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应当成为全社会创建精神文明的传播源、辐射源。2010年,中央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文明素质教育正是实现这个战略主题的重要一环。因此,新时期仍要以加强文明素质教育作为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实现全省人民物质富裕精神富有”,“既要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表率作用和先进模范人物示范作用,又要着力提高全体人民科学文化素养、民主法治素养、思想道德素养、生态文明素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不断丰富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弘扬真善美,反对假恶丑,教育、引导和带领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最终实现精神上共同富有”。其中“精神富有”的内涵就是要求提高人民的文明素质。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的宁波,当前和今后时期,文明素质始终会是城市综合竞争力中不可或缺的“软实力”。宁波高校承担着宁波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责任,应当成为全宁波创建精神文明的传播源和辐射源。宁波市大学生文明素质不仅是宁波高校培养学生的重要内容,也是宁波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大学生文明素质存在的问题
2013年8月—2014年2月,课题组遴选了宁波大学、宁波工程学院、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天一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六所高校,遴选8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有效问卷调查并对100名老师、市民采访调研。。
1.自身文明素质意识较高,但对不文明行为的容忍度较大
根据调研发现,94%的大学生认为当前宁波市大学生文明素质整体较好,但个别人素质较低。87.8%的大学生认为传统美德应该继承和发扬。。75%的大学生在公交车上见到老弱病残时会主动让座。82.5%的大学生遇到小偷行窃的违法行为会主动去制止或报警。81.5%的大学生会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从这些数据中可以发现,宁波市大学生在基本行为和礼仪上都能保持高度的文明意识。
但是,在调研中笔者发现大学生对自己和身边的不文明行为比较宽容。例如,调查发现41.5%的大学生对身边同学旷课、迟到、早退现象都持无所谓的态度。虽然有52.9%的大学生认为考试作弊是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体现,应该严惩,但仍有42.5%的大学生看到身边的同学在考试中作弊,觉得无所谓。76.5%的大学生认为在公共场所排队时别人不排我也不排。81.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寝室卫生状况一般或比较差,但平时很少打理。这些数据反应了大学生内心对文明素质的认识普遍较高,但在行为上比较“放松”。
2.文明素质内涵偏低
文明素质不仅表现在言谈举止等方面,还反应在一个人的文化内涵、审美趣味、欣赏能力等方面。在调查中发现,宁波市大学生文明素质内涵偏低。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传统文化热情不高,对传统文化中的部分经典了解不多,大学生们对社会上明星的追逐明显胜过对学术、经典的热爱,这点从宁波各高校举办讲座中学生参与的冷热程度上可见一斑。调查发现,同时举办不同类型的讲座,84.1%的大学生会选择当前知名度较高的明星,话题人物,一些具有深厚学识的学者的专业讲座则受到冷落。二是审美情趣不够,美学意味不高。据调查,62.1%的宁波市大学生平时所读书目大都是“成功之道”,考证之类的“功利性”比较强的书籍,对于一些具有浓厚美学意味的音乐剧、宁波地方戏剧、高雅文学作品并不感兴趣。
3.其它不文明现象的表现
笔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仅有12.9%的学生从不逃课,而逃课的理由中有46.2%的大学生选择“睡觉”。一些教师反应,有少数大学生不仅不懂得正式场合的礼仪知识,而且连一般场合的接人待物的礼貌也没有,有些大学生连基本的尊重他人,尊重老师的意识都没有。
二、大学生文明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
针对“你认为当今大学生文明素质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这一问题(多项选择)进行调查时发现,91.2%的大学生选择“社会风气”选项,90.2%的大学生选择“家庭和教育原因”选项,65.2%的大学生选择“生活和个人习惯”。
1.时代和环境的影响
我国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完善,发展还不平衡,这就决定了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伦理观念、思想意识必然要经历一场革命。宁波地处东部沿海,商品经济发达,社会不断发生巨大变革。宁波的开放程度很高也使一些西方负面思潮很容易进入大学生的眼界,影响他们的思想。一些市场经济的某些运行规律比如“价值规律”遵循等价交换原则,“竞争规律”倡导优胜劣汰,鼓励强者,有部分学生将此等价于精神生活。另外,“极端个人主义”,“以我为中心”,“金钱至上”等思想也影响了青年学子,他们在走向人格独立过程中,由于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局限性,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其行为的盲目性,导致了大学生一些不文明现象的存在。
2.学校教育的缺失
目前,我国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应试教育,大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直围绕“分数”这个指挥棒转。教育界曾多次强调加强德育,把德育放在首位,但教育的过程颠倒了,分数以外的教育,如心理健康教育、德育美育劳动教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等摆到了次要位置上,只要分数好就一好百好。这必然对大学生的文明素质有影响。长期以来,社会上还存在着很深的“重理轻文”的偏见,基础教育生态环境失衡,对大学生文明素质的培养不利。部分宁波高校在专业建设上也常常忽视基础学科建设,而着力“服务地方”能创造产值的专业学科建设,这些带有一定“功利性”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宁波大学生文明素质的培养产生了负面影响。
3.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的缺点
宁波市大学生整体构成逐渐从80后过渡到90后。这一代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缺少与他人相处的机会,加上有些家长过分溺爱,无形中让他们产生“以我为中心”的思想,缺少社会公德心,不愿为公共事业牺牲个人利益。宁波高校大学生大部分来自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相比全国其他地区的学生,他们自小受教育的条件更优越,但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很多家长又陷入了学外语、学绘画、学拉琴的误区,过于注重技能学习而忽视道德培养。总之,这一代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有文明素质培养上的“缺位”。
三、大学生文明素质教育对策
1.创新文明素质教育理念
⑴学生为本。。坚持“学生为本”理念,就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尊重学生文明素质的发展需要,为学生文明素质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早在2002年,宁波大学就提出了这一理念,2005年又提出“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深化了这一理念。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建设中提出了“学生的示范才是真正的示范”的学生观。这些均体现了在甬高校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文明素质的新理念。
⑵德育为先。大学生的文明素质教育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这就必须着力培养造就一支业务精湛、思想过硬的学生管理队伍,这是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保证,也是尽快提升学生文明素质的重要保证。对在甬高校来说,坚持“德育为先”,也体现了大力弘扬“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精神和“思进思变思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的新时代精神。
⑶实践为重。由于社会对大学生的文明素质提出了复合性要求,也由于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需要。当前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应该“知行合一”。在甬大学生对文明素质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思想与道德的层面,还应该落实到职业生涯规划和社会生活中。
2.创新文明素质教育的内容
⑴对浙东文化、学术经典的挖掘。在甬高校大学生应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学习传统经典,《论语》讲“不学礼,无以立”这说明传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此外,在甬高校在培养大学生文明素质中应该注重弘扬区域文化精神。宁波拥有浓厚的浙东学术传统,要注重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这对在甬大学生培养高尚的文明素养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⑵“宁波帮”精神的教育意义。对在甬大学生而言,宁波区域特有的“宁波帮”文化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文明素质财富。应该深入挖掘“宁波帮”创新创业的精神,加强对在甬大学生自信自强、艰苦创业的教育;挖掘“宁波帮”爱国爱乡精神,加强对在甬大学生感恩文化的教育;挖掘“宁波帮”中“诚信”精髓,加强对在甬大学生诚信、责任意识的培养。
⑶美学教育与实践教育。要注重对在甬大学生的美学教育,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模式让具有高度美学价值的艺术走进校园,培育富有美学内涵的校园文化。另外,要结合宁波本地创业实践传统,在实践中融入文明素质教育的内容,让学生知行合一,在实践中“无意识”地接受文明素质教育。要特别注意的是实践与学业的结合和促进,不能因为实践而影响学生学习的本业。
3.创新文明素质教育的平台
⑴体制机制的载体平台。对在甬大学生文明素质教育应该构建一个良好的体制机制平台,理顺责任机制,形成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同时,在甬高校大学生文明素质的教育不应该忽视社会的协同参与。通过宁波市开展的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应该统筹社会各方面教育资源,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合力,形成各方共同支持大学生文明素质建设的良好局面。
⑵实践教育平台。2012年初,教育部等部委联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宁波地处东部沿海发达城市,为大学生的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浙东文化学术传统中的“知行合一”观念也蕴含丰富的实践教育意义。在甬高校大学生普遍具有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能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自我。在甬高校应该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为大学生创造实习实训的条件,建立实践基地,在实践中融入文明素质教育。
⑶网络教育平台。。对在甬大学生文明素质的教育不能忽视这个平台,而是应该把它作为文明素质教育的一个大平台。。目前在甬高校大都开通了官方微博,党委书记、校长等校领导以及辅导员大多开通了微博。这些做法发挥了信息沟通和舆论引导的作用,也使网络成为了具有无限潜力的文明素质教育平台。
⑷社团、多校联动等校园平台。在甬高校大学生社团数量不少,一些高校还建立了社团联合会,每年开展社团巡礼活动,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培育大学生文明素质,这些社团同样可以成为文明素质教育的一个基地。在甬高校不少社团富于文化内涵,以戏曲类社团为例,就有宁波大学戏曲社、宁波工程学院吟风戏剧社、浙江万里学院小百花戏剧社等。各类社团丰富了大学生课余活动,同时也对大学生审美情趣、合作精神等文明素质的养成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甬各高校还可以在文体艺术、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活动方面,通过联合举办,促进交流,共同提高,推动活动朝品牌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何顺果.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书系:人类文明的历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谭秀森.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M].济南:泰山出版社,2010.
[3]张岂之.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与教育理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2).
[4]胡显章,李曼丽.文化素质教育与创造性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0(1).
[5]王义道,金顶兵.文化素质教育问题再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6]韩廷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王晓勇.当代大学生文明素质现状与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9(7).
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范文6
新学期班级工作计划 2017
一、班风建设
1、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服从班主任及班委的管理,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起。
2、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有礼貌、讲文明、守纪律、讲卫生。在校内要尊重老师,主动打招呼;在参加公众场合注意班级面貌,保持安静,遵守纪律。
3、注重仪表和着装。不穿奇装异服不穿不符合自己身份的服装,特别要注意在什么场合穿符合这个场合的衣服。
4、班委会要明确分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每位班干部都认真写好工作计划,带动全班同学认真学好每一门功课,搞好各项活动。
5、积极参加体育、音乐等活动活动。如:学院组织的篮球比赛、羽毛球比赛,拔河比赛等等。
二、学风建设
1、要敢于大胆创新,勇于表现自己,多参加系、学校活动,如演讲比赛、辩论赛等。
2、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要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同时要敢于多问、多做、多看,多向各方面的优秀生学习。
3、学会互帮互助。在学习和生活各个方面都要学会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4、严格遵守本班级内部制定的规定,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课。
2017年大学班级工作计划四
一、总目标
1、要在全班形成求实务实,勤学好问的学习风气;
2、要尽量使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要尽量提高全班整体的学习成绩。
二、活动安排
1、建立学科兴趣小组
a、建立各个学科兴趣小组;
b、设学科兴趣小组总负责人一名。每一学科兴趣小组设组长一名,并加入该科成绩优异的同学1-2名,其余组员自由加入;
c、各学科兴趣小组组长在新学期初需制定一份小组学习工作计划;
d、各学科兴趣小组每周集体学习交流时间不得低于3小时,每周一各学科兴趣小组组长需提交一周学习交流总结;
e、各学科兴趣小组可自主举办学科知识竞赛,费用由班费支出;
f、新学期初班委将对上一学期各学科兴趣小组进行综合测评,选出优秀组织奖1名,个人进步奖若干名,个人单科奖若干名;
g、优秀组织奖根据各学科兴趣小组日常组织活动的情况和组员所获个人进步奖两方面进行测评;
h、奖金、奖品等费用由班费支出。
2、成立学习辅导中心
a、学习辅导中心旨在加强同学们之间的学习交流,尽可能帮助后进的同学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
b、学习辅导中心设负责人一名,其余成员由各科学习优异的同学组成;
c、同学们若有不懂的问题,可以与学习辅导中心成员一同探讨;
d、在必要的情况下,学习辅导中心实行“一帮一”的措施;
e、学习辅导中心的负责人根据同学们具体的学习情况,不定期组织集体自习,集中讨论和答疑。
3、开展学习情况评比活动
a、在全班不定期开展学习情况评比活动;
b、评比内容包括学习时间的安排情况、日常学习纪律的遵守情况和学习习惯等;
c、评委由各寝室寝室长组成。
4、建立学习自我评价制度
a、在全班不定期进行学习自我评价活动;
b、在活动期间,每位同学需对上一阶段学习情况以书面形式进行学习自我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
c、学习自我评价的内容可以包括时间安排、注意力、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
5、学习交流活动
a、学习经验交流活动;
b、学习自我改进心得交流活动。
6、设立“意见箱”
a、积极倡导同学们对学习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使同学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的讨论中,不断完善活动。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一旦被采纳,便给予一定的奖励,费用由班费支出。
b、及时向老师反馈同学们对学习上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三、活动要求
1、各活动负责人须以集体为重,认真、负责、优质地完成各项活动,努力完成三个总目标。
2、各位同学应以当代大学生的行为准则严格要求自己,积极配合各项活动的开展,努力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在此基础上,帮助其他同学,与其他同学共同进步。
四、活动的督察和小结
1、各活动的开展由班委进行督察。
2、各活动结束后,由学习委员或各活动负责人进行活动小结。
新学期班级工作计划 2017
思考良久,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特点和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的条件,我初步制定出本班的学期工作计划:
一、班级概况:
本班共有学生51名,女22名,来自周边十几个村庄,学生精神面貌良好,学生的学习卫生等各方面都很好,在学校中各项活动中都能取地良好的成绩,总之本班在各方面都能均衡的发展。有较大的潜力,然而对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学生多班额大,总有几个顽皮的学生,在其中组织纪律方面,尚待提高,个人卫生和集体卫生也是也是一个难题,学生自制力差,认真完成作业情况也不乐观,面对多方面的问题,特制定本计划:
二、`学期目标:
由本班概况,从而可知学生状况,参差不齐,针对本班的不足与长处,制度预期的目标:
1、学生思想品质方面,思想进步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情操。
2、学生文化素质方面,在思想基础上加强学生的智力开发,挖掘学生智能潜力,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达到最佳发展状态。
3、体育方面,由教师具体指导,定期了解学生体育发展的情况,使之认真锻炼身体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或者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4、劳动教育,具有一定的劳动知识掌握一些劳动技术,培养学生的思想观,人生观。
三、工作的重点、难点:
结合本班实际,我认为思想教育是达到预期目标的重大通道的是工作之重,只有学生从思想上有正确的态度去学习去认识,才能保证全面的工作的有序进行。
四、努力做到
为实际的预期目标,保证全班工作的顺利进行作为班主任将努力做好如下工作:
1、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是搞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针对学生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加之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方法,抓根治本的对症下药,与学生家长密切配合方1案8范.文库4欢迎您采,集,运用说服,榜样淘治等方法,搞好班级工作。
2、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由于学生基础的差异,学生成绩不均衡,且有较大差异,本学期努力转化差生,在全班掀起一个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优生帮差生,努力奔成功的学习风气,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地到全面的提高。
3、开展个各方面有益的活动,全面提高班级工作。
五、 组织实施
记得苏联的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的教育原则的第一条就是“尊重和信任”。他认为“尽量多的要求每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的尊重每一个人。在德育工作中要尊重儿童的人格,相信他们的力量,善于发挥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并以深厚的感情来对待和教育他们,要相信学生都有积极的一面。我们也明白,你如果不负责任的去埋怨或者是批评或者是惩罚一个学生,就是对他人格的极度不尊重和不信任,那样的结果是换来学生对你的不尊重和不理解,结果是班主任工作的极难开展。我们也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
所谓“共情”是指要和学生的感觉保持相通,即样经常换位思考,著名的教育家朱永新就讲过教育要成功重要的有两条:一尊重二换位。只有我们经常的换位思考,我们才能明白学生在想什么,他想的对不对,他的做法是否符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特征。我们很多老师总是喜欢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行为,来判断是对还是错,其实这样的出发点一开始就是不公平的。对孩子不公平,对老师也不公平:这样违背了人类发展的正常顺序。我记得前几天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个小男孩躺在妈妈怀里撒娇,就问他妈妈这个孩子多大了,结果得知他已经8岁了!我很惊讶,自己记得自己8岁的时候已经上幼儿园了,而且蒙老师的信任还做了班长,负责班级的门上的钥匙的保管!自己当时觉得自己已经是个“大人”了!但是现在再看小孩子,他说自己已经8岁了,在我的眼里还是那么的小,那么的可爱!我怎么也不会想到可能他的内心已经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了!所以我们班主任用情要深,还要准!
六.奋斗目标:
对于本班的奋斗目标,我还是很认同我以前的观念,就是要达到一个标准的小学生的形象,需要做到“八有”:“有人格,有胸怀,有教养,有能力;有计划,有规律,有效率,有成绩”。前面的“四有”是教育学生怎样做人,后面的“四有”是教给他们如何学习。
1、“有人格”是做人的最起码的标准;
2、“有胸怀”会使我们的班级集体变得融洽,同学们之间会亲如一家;
3、“有教养”,注意,“教养”并不是一个特别贬义的词,我们经常看到有人在红灯的时候照样横穿马路,如果你问他为什么?他会回答:因为没有警察!好像他遵守交通规则是为警察遵守的。我们的学生也是如此,经常看到学生在“检查”中写到:我对不起老师的教育之情,对不起家长的抚育之恩------好像他们整天的学习是在为老师学,为家长学,可惜的是我们有许多教师看到学生以上的“检查”,可能就以为学生真的已经悔改了!像这样的学生和老师都属于没有“教养”的范围!
4、那么什么是“有能力”呢?有的学生每次考试分数很高,但是到宿舍里面衣服不会整理,袜子洗不干净,被子不会叠,不会唱歌,不会吟诗,不会书法,不会组织,不会演讲,不懂幽默┉┉这样的学生我觉得就是没有能力,无怪乎很多高考的高分者到大学里是那么的失落,因为他们的高分低能被暴露的一览无余;
5、“有计划”:很多学生是得过且过型,他们整天忙忙碌碌,或者无所事事,这些都是没有计划的表现,有的学生不服气,说我有计划,比如明年我要考上大学,我说那是理想,愿望,或者是你的计划太空洞,可操作性不强。所以我规定,每月的1号是全班同学制定计划日,每个人都要制定出操作可行的计划,班长和学习委员以及班主任检查。另外,每周甚至每天都要制定一个计划;一旦有了计划,那么慢慢的就会“有规律”起来。
6、“有规律”:生活有规律有利于人的健康长寿,学习有规律有利于成绩的稳步提高,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晾网”,有那么多的学生不是不聪明,是由于做事没有规律而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从而学习成绩总也上不去;
7、“有效率”:经常看到有的学生整天忙碌,埋头苦读,就是不出成绩,原因就在于没有提高“效率”。
七.具体措施:
(一)思想行为教育方面:
1、制定班规,班训以及班级制度,建立岗位责任制:全班设置大约30个岗位,包括班干部在内共需要大约40名学生的参与,这样就作到了人人有事做,真正把班级当成了自己的家庭一样来看待,让有些调皮的
学生有事可做,也可以分散他们的一些其他方面的注意力,同时又可以使学生逐步走向自主管理,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可谓“一箭三雕”。
2、实施班级常规:
为了对一些学生起到约束作用,也为了给自主管理设置一个良好的后盾,我特意制定了非常详细的班级一日、一周及一月常规,使事情具体化、详细化,操作起来更加容易,班干部容易管理,学生的情况容易量化,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打下基础。
新学期班级工作计划 2017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时间过的很快。在这近半年多的时间里,经过我们班的同学一起努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班级同学彼此间的感情也不断加深。作为班长,我决心尽我的力量为同学们服务。
在一个班级中,如果全班同学都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那么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办到的。同时,在这样的氛围中,也将更容易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以及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
1、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凝聚力。
2、学生以学为本,力求班级整体成绩更上一层楼;同时丰富课余文化生活。
3、在上一届班委工作基础之上,树立班级形象、争创校级先进班级.
4、每个月进行一次小的座位调整,加强同学们的相互交流与沟通。
5、做好系里面的各项迎评工作,特别是今学期比较多活动,借此机会来给同学来展示自己的才能,提高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
具体工作计划:
1、 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在本学期开展一至二次文体活动,以此达到增强同学间感情及锻炼身体的目的。
2、 发挥班级集体的温暖,向每一位需要帮助的班级成员伸出最无私的援助之手。
3、 实行班务公开。设立班务公开日(一月一次),使班级事务更加公开化、透明化,使班级里的同学人人都可以参与到集体事务中来。同时,广泛采纳同学们对班级事务的意见,集思广益,争取使班级工作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