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法律意识淡薄范文1
【关键词】学校教育;法制教育;班级管理;作用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思想道德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人好与坏的主要价值标准。当今社会,“有能无得”已成为社会所淘汰的“低级”人才。所以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尊重学生的情感,制定相应的规章,以其他学科教育教学为途径,来不断增强学生的,进而约束学生的行为,让他们养成遵规守纪的良好习惯。
二、当前法制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实施的现状
1.看重学习成绩,忽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
很多学生依然以学习成绩为终极目的,各学科的教师都以学科成绩论英雄,谁的班级在年级组成绩排上名次,才算是最好的班级。而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重视的比较少。在班会上谈的最多的是学习成绩,对学生很少渗透和贯彻如何对安全、法制知识的学习。学生法制观念、生命意识比较。
2.学校法制教育活动开展甚少
。
3.教师法律意识淡薄
当代教师,不但能够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有一定的法律意识,掌握基本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积极引导学生要做一个守法知法的社会公民和建设祖国的未来花朵。但是,很多教师自己对法律知识都孤陋寡闻或者不感兴趣,觉得“教好书”就是履行教师职责的全部,缺乏时代感,缺少对当前学生所思所想的真正了解,又如何能够面对他们。
三、如何发挥班级管理对法制教育的作用
1.利用班会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初中学习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和定型的重要阶段。因此,每位班主任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都要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然后借助学习德育工作思路,利用每周的班会,要求学生从严律己,强化法制意识,有效防止事故、事件的发生,激发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民主法制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做守法的公民。
2.凭借思想品德课增加学生的法律知识
对学生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不能单单只靠班主任的教育和影响,还要依靠其他各科的任课教师通过德育教育的途径,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比如,法制教育可以与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普及基本法律常识的内容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教材与光盘,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学校可以规定每个班级的第几周为法制教育周,组织学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初中生地法律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培养他们养成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行为习惯。
3.通过教师来引导学生认识法律
立法律意识是班级法制教育的根本保证。因此作为班级的直接管理者——教师,首先要有明确的法律意识,能够知道基本的法律常识和法律法规,比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等 ,将学到的基本法律知识通过班会和其他方式,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教育当中,不断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4.开展班级活动来丰富法制教育的手段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可以依据《中小学生守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八荣八耻”等为法制教育的核心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比如利用主体班会、唱爱国主义歌曲、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做一次交警”、 “法制知识竞赛”、“法制演讲”、“学雷锋,树新风”读书演讲等班级活动,在活动中,展现学生的个性,充分激发学生自主教育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法律知识,增强了学生的道德意识,把一些枯燥的法制教育通过具体的班级活动达到寓于感化的目的。
四、小结
班级管理在初中生法制教育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同时也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班主任及其各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鼓励他们珍惜今天,把握好明天,做一个让家长放心,让学校放心,力争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且通过班级法制教育,启发学生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也使得班级管理工作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纪律法律意识淡薄范文2
一、灵活运用教材,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要遵循政治学科教学的规律,根据其特点,灵活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法制因素,对学生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进行法制教育渗透,使政治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相融统一。新课改后,在我们的政治课教材中,涉及到了很多与青少年生活密切相连的法律知识,如教材中有关未成年人的教育权、隐私权、财产等权利的法律保护,依法进行网络交往,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等法律内容。因此,要想搞好自己的教学效果,要想使学生真正理解法律知识,增强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意识,仅有空洞的理论说教是不行的,必须系统地驾奴教材,通过大量的案例来讲解。在教学中,多了解和搜集一些典型的案例,尤其是那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案例和材料。我们可以把这些案例、材料制成多媒体课件,使教学由平面走向立体、由静态变为动态,使抽象化为具体,营造了动态、直观的教学情景,起到了引人入胜、丰富教材内容的良好效果,也遵循了教学中的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维发展规律,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法律意识,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创设课堂情景,加强法制教育
将法制教育融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丰富学生们的法律知识,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是政治教师的一个主要任务。但是,单纯地讲解法律条文,空洞的理论说教,不能真正落实法制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思考,交流,体验的过程来理解法律知识,提升法律意识,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比如在学习《依法保护人身权》这节课时,可以举一个案例:小张和小林是同班同学。有一天,小林在自习课吵闹,被小张记下后受到老师的批评,小林怀恨在心,但碍于面子他既不敢和小张正面吵,又怕打架受处分,终于想了一个操作简单的万全之策:在网上指名道姓的臭骂小张,造出了许多难堪的事情诬陷小张。小林在网上骂得很解气,越骂越过瘾。被臭骂的小张很难过,很长一段时间里,同学们对他指指点点,他是有口难辩,心灵受到很大的伤害,最终请病假在家休息。小林得意地说:我君子动口不动手,骂死了也不犯法。
请同学们想一想:小林的做法和说法违法吗?为什么?
同学们纷纷回答,不对,因为公民的自由是有限度的,在网络上一样要遵守基本的法律法规,否则一样要承担法律责任。公民有享受网络带来方便的权利,但是同时也有维护网络环境良好和不侵犯他人权利的义务,所以小林的说法和做法都是不对的。同学们还列举出了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这时我因势利导,结合心理健康、法制教育、合作竞争的相关知识,分析这些案例造成的危害以及应承担的责任。另外教育学生要遵守网络礼仪,要自觉养成文明的网络言行习惯,自觉遵守并践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从我做起,文明上网,共同倡导和建设网络文明新风。
三、从小事做起,树立法制观念
某职校一年级三位学生下午放学时,在楼梯前嬉戏,甲失手推了乙一下,致使乙摔伤 结果,乙身体受到了很大的伤痛,甲经济上受到了一定的损失导致这样的后果,主要是因为这些同学粗心大意,不注意细节问题,纪律散漫,甚至法律意识淡薄。学校多次强调:禁止学生在校园内打闹、禁止学生在上下楼梯时玩手机等等,目的是教育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纪律法律意识淡薄范文3
关键词:审计缺陷 法律意识 时效性
审计监督在高校的日常工作中起到最后的结果审定作用,也是对高校工作的监督。但是在现实的实际工作中高校审计监督工作做得很不好,一幕幕惊人的高校腐败案件说明了审计监督的不力和失职。本文将立足于高等院校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基础之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争取更好的审计监督效果。
1 目前阶段高校审计监督落实不到位的原因
1.1 有关高校审计监督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不明确
现阶段在我国审计法规领域主要有《审计法》、《高等教育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这些法律法规大多较为宽泛,缺乏针对高校的特殊性,实用性也比较差。没有较为切合实际的相关操作指引,一些细则不够明确。
1.2 高校内部审计制度体系结构不合理,不科学
高校在审计制度体系方面不合理,不科学,不能够适应高校审计工作的发展。多数审计机构职位体系设置不尽合理,审计工作开展不规范,缺乏专业性。而且在现阶段,审计工作容易受到行政部门的干预,独立性比较差。
1.3 监督主体弱化
1.3.1 国家审计机关的缺陷
国家审计机关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主要表现在审计人员力量严重不足方面。在审计人员力量严重不足方面,审计工作一般需要跨地域作业,国家审计单位派出审计工作人员去不同的地区审计学校工作,派驻的人员有限而高校则比较多,审计工作纷繁复杂,数量较少的审计人员应付不过来。在开展工作时由于审计工作人员是从外地或上级派下的,对于当地的被审计高校不了解,开展工作前期面临很大的阻力。。
1.3.2 高校内部自身审计的弊端
①不自主,不能够完全独立,审计工作内容和范围往往不能够自己掌握,容易受到上级领导的限制和制约,在一些敏感性问题上,高校往往出于对自身利益的保护而采取自保的原则,用行政的力量干预内部审计。②高校审计技术手段落后,审计技术方法缺陷较多,由于高校审计是在高校自我内部审计,是内部约束规范管理的一种,所以在审计时的一些方法和手段上不能够充分运用最先进的审计方法,这导致审计效果比较差。
1.4 当前大多数高校的法制观念和法律风险意识淡薄
1.4.1 法制观念淡薄
高校一直是国家教育和科研基地的重要资源,但在教育发展的同时法制建设的步伐一直落后于其他制度的建设,比如好多学校在管理中人事管理替代法制管理,严重忽略法律制度的规范,这种根本性的对法制的忽视导致高校审计工作开展缺乏制度保障。审计工作人员法制观念薄弱,自己本身都没有很好的法律意识,在工作工程中也往往不负责任,容易敷衍了事。
1.4.2 法律风险意识淡薄
在现阶段的审计行业,负责我国高校主要审计工作的一般是会计专业的会计师,甚至在实际审计工作中临时抽调别的部门的工作人员参与审计工作,这些非科班出身的工作人员审计缺乏实际审计工作经验,没有足够的法律风险意识。
2 提高高校审计监督实效性的策略
2.1 尽快修订和制定健全高校审计监督法律法规,使审计工作有法可依
法律层面的规章制度一定要规范建立起来。审计法律法规要不断深化和细化,补充实际可操作的细则。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进一步提高审计法律法规的实际应用效果,结合审计工作当中的棘手难点问题,针对性的完善相关操作细则,使得审计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2 完善高校内部审计监督体系
高校设计必须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规范高校主要领导干部职责权限,科学配置高校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和职能。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推行高校各级管理层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高校内部权力运行流程。健全高校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各项领域办事公开制度,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加强高校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落实高校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措施,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和完善各级审计单位。
2.3 优化高校内部审计监督主体
明确审计监督主体和被监督主体之间的关系,全面落实上级纪委向高校派驻纪检机构,实行统一名称、统一管理。派驻机构对派出机关负责,履行监督职责。改进巡视制度,做到对区县、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健全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机制,运用和规范互联网监督。
2.4 加强法制观念,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
在高校全方位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法制观念的宣传力度,健全司法权力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机制,加强和规范对司法活动的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
3 结论
审计监督工作曾经并正在为高校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新形势下,快速发展中的高校对审计监督提出了许多新任务和新要求,我们要有意借鉴国外高校先进的审计监督理念,不断完善我国审计监督法律制度,更好地促进高校审计监督工作做到依法审计、客观公正审计、科学审计和高效审计。
参考文献:
[1]彭艺.高校财务管理与审计监督机制创新研究[J].成功(教育),2009.
纪律法律意识淡薄范文4
[关键词]会计 职业道德 道德建设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直接关系到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也关系到各种会计行为的规范。因此,会计人员应拥有高水准的职业道德。加入WTO以后,会计行业迎来新的挑战。近年来,我国“银光厦”事件,美国“安然”事件等为代表的会计诚信危机,已成为会计界必须正视和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全面提高会计人员职业素养,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
1.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意识淡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人员处于利益的中心,难免受到诱惑。少数会计人员抵挡不住诱惑,不能坚持原则,以至贪赃枉法。
2.违背职业道德,“做假账”
少数会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没有严格要求自己,在明知有假账的情况下,而做假报假,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近几年来,这类由虚假审计报告引发的事件越来越多,造成的影响很坏,危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给国家和社会公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会计职业道德滑坡的原因
1.社会不正风气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以及改革的深入,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多变化。拜金主义,实用主义流行,社会公信力下降,欺诈赖帐,偷税漏税等屡见不鲜。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直接影响了一些会计人员的道德天平,滋生了腐败的土壤,产生了不良的行为。有的会计认为大家都在造假,我不做假,企不吃亏?甚至对做假行为感到“心安理得”。所以引发了社会对会计的诚信危机,降低了公众的信任度。
2.缺乏合理的职业道德制度。目前,我国尚没有一个完整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期待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出台。只注重业务能力、忽视道德素质的培养,这样的局面亟待改变。
3.“不当利益”的诱惑。部分单位领导为了追求政绩,有向上爬的资本,不惜牺牲公众利益,暗示或逼迫会计人员造假帐,甚至私设“小金库”,利于自己的活动。而许多会计人员为了保住饭碗,不敢和领导顶,屈服于压力,违心造假。有的会计人员甚至认为这是“合法”行为,是为单位“谋福利”,心安理得。
4.法律意识淡薄。目前,大多会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对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没有清醒的认识,当违法被判刑时,后悔莫及。因此,有必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现实意义
1.能有效地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会计人员必须遵守《会计法》所规定的各项制度,同时必须自觉履行会计职业道德原则。会计人员不仅需要努力学习专业技能,提高操作水平,同时要经常自我反省,作心灵上的反省。这样坚持下去,才能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2.培养高素质会计队伍的重要手段
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德、能、勤、公、廉、俭六个方面的素质。一要及时熟悉国家制定的各项财务法规、方针、政策,提高自身修养;二要掌握有关财政税务、企业管理等相关知识。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当实事求是、办事细腻、讲求实效、雷厉风行,生活严谨、艰苦朴素、以诚待人。
3.有利于反腐倡廉,形成清正廉洁的好风尚
若会计人员坚持办事原则,坚持职业道德,一身正气,就能很大程度上减少行贿受贿、大吃大喝等行为,逐渐形成会计职业道德责任心和荣誉感,正确使用权力,忠实地履行义务。
四、提高会计职业道德的具体措施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会计人员要有一颗平静的心态去看待金钱,要有虚怀若谷的胸襟。任何一个行业都有职业道德,而会计职业道德是靠广大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营造出来的工作氛围,是一种公开、公正执法的光辉形象,是为社会公众认可的一种风尚。只有真正热爱会计事业,才能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会计事业,才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2.建立一套完整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开放的系统工程。主要由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会计职业道德修养、会计职业道德评价和惩戒规范构成。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会计职业活动中的一种行为准则和标准,是会计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主要包括爱岗敬业、廉洁自律、诚实守信、坚持原则、客观公正、提高技能和奉献社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3.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化法制监管
要对现有法律法规中一些责任和处罚不明确的条款加以修改,并增加对那些在现实中出现而法律法规中没有涉及的情况的规定。在相关法律法规里面增加民事赔偿制度的规定,明确和加大单位负责人的赔偿比例,要加大监管力度。
4.加大惩处力度,严格财经纪律
一是加大对造假者的处罚力度,使其造假得不偿失;二是执法部门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肃查处,杜绝讲人情。
综上所述,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提高素质的内在要求。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会计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广大会计人员应与时俱进,按照新时期会计工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完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M].法律出版社,2001,9.
[2]朱秀华.对做假账问题的剖析[J].财会月刊,2003,11.
[3]会计基础工作考核与管理手册[M].中国工商出版社,2003,6.
[4]项怀诚.会计职业道德[M].人民出版社,2003,3.
纪律法律意识淡薄范文5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增强法律意识,做一名遵纪守法的中学生。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个规矩,否则就什么也做不成。对国家,社会来说,这个规矩就是法律。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知法、学法、懂法、守法。但根据国家有关数据表明: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呈增长趋势,可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制观念,对我们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也一定有人说:违法犯罪的事情离我太远了,纯粹杞人忧天,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看看发生在北京的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17岁的少年竟将自己的奶奶致死,爷爷致成重伤。是什么让这位少年对疼爱自己的亲人痛下如此残忍的手段呢?沉迷于网络的他因为家里不再提供网费,于是想到了偷,不料将熟睡中的奶奶惊醒,惊慌之下他举起菜刀将奶奶砍死,响声惊动了爷爷,他又再一次将刀砍向了爷爷。这样,一个本该拥有美好前途的少年因为禁受不住网络的诱惑,只能在铁窗中忏悔,接受法律的制裁和道德的谴责。这样的结局如何不让人惋惜。类似一桩桩一件件的事都让人痛心不已。居于铁窗之中的这些花季少年们回忆起来,往往失声痛哭:“如果当初我听了父母老师的劝告,也不会到今天。”有很多时候,理智和道德的边缘是那么脆弱,一旦被冲动的魔鬼巨手一推,它就会轰然倒塌。越过了法律的边界,你也就掩埋了自己的前途。
那么,到底是什么将这些学生推向了罪恶的深渊呢?我认为青少年违法犯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法律意识淡薄,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与社会不良青少年交往,带来不良的行为习惯。比如,在社会上,不讲社会公德、惹是生非、打架斗殴、偷窃敲诈,在学校里,不遵守中学生守则、违反校纪校规。这些青少年学生虽然也知道自己所作所为是违纪违法的,但他们根本没有真正地体会到事态的严重性。因此校园中违纪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同学认为违纪和违法是两码事,违反校规大不了扣几分罢了,扣几分无所谓,反正离违法还远。可是习惯成自然,小大事,违纪就会逐步变成违法,这绝不是危言耸听。须知千里之堤,匮于蚁穴。
作为普通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到遵纪守法,远离犯罪呢?我认为:
第一:从我做起,遵守校纪校规,因为遵守纪律是遵守法律的最基础的环节。
第二:加强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意识。
第三: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第四: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不该做的事情不去做,杜绝一切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我们青春的生命充满活力,我们精彩的未来遍布光明,为什么要让那些罪恶阻断我们追求梦想的道路,折断我们飞翔的翅膀?让我们举起法律的盾牌,去抵制一切不良现象,让我们一起学法、懂法,一起守法、护法,让丑恶远离,让文明长驻。用美好的心灵净化身边的丑恶,用灵巧的双手共同创建一个美丽文明的校园!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法制教育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知法懂法,争做守法小公民。
学生时代是人生中一个最重要的时期,做一名知法守法的学生是对我们的基本要求。
一个人在小时候就不遵守法律法规,没有知法守法的意识与习惯,犯了错又不及时纠正的话,那么这个人长大了就很难说他会成为一个守法的公民。
现代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小学生更应该学法、懂法、守法。但是,校园中违纪的现象却屡见不鲜。有的同学认为违纪与违法是两码事。违反校规校纪,大不了扣几分罢了。其实这种想法对自己十分不好。
因为习惯成自然,就怕以后到社会上,干些违法的事,违纪就成了违法,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相信这句话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它的意思大概就是,“如果你小的时候就开始偷针,天长日久,只要你养成了“偷”的习惯,长大了就很有可能偷金。”
也有同学认为如今追求个性化,认为讲纪律就没有自由,讲自由就不能受纪律的约束。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由是有条件的。鸟在空中飞翔,它们是自由的;鱼在水中嬉游,它们是自由的。但如果把鸟放入水中,让鱼离开了水,那么它们不仅得不到自由,而且很快就会死掉。人走在马路上是自由的,但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乱窜马路,被车辆撞倒,那就失去了行走的自由。学校如果没有校纪校规,那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又该如何保障?如当你走进阅览室,里面静悄悄的,只能听到偶尔翻书的沙沙声。对于想看书的人来说,这一片宁静多么宝贵!因为人人都遵守阅览室规则,大家可以享受这静心阅读不受干扰的自由。若有人不守纪律,高声谈笑,这自由就消失了。所以,知法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
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小公民,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校园里,看见地上的果皮纸屑,伸手去捡;看见小朋友摔倒了,扶他(她)起来;看见同学在打架,勇敢地上前阻止;看见没关紧的水龙头,伸手关上。上课时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不做小动作,及时做课堂笔记;见到老师热情地打招呼;在同学无助时,给予他们一些帮助;尊敬长辈,尊重同学,热情待人,彬彬有礼。给身边的人一份关爱,自己也会多一份快乐!
纪律法律意识淡薄范文6
一、工商执法风险的主要表现
(一)内部风险
1、执法能力不足导致的风险。目前,部分工商执法人员执法水平不高,缺乏正确的执法理念、过硬的执法素质和应有的执法敏感度和预见力,对当前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认识不足,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官本位”思想和传统管理方式等,造成执法随意性大,不严谨,容易引发一些问题。具体体现为在执法办案过程中,简化执法程序,超越执法权限,乱用自由裁量权,适用法律法规依据错误,行政不作为,举报处理不当等,给当事人或社会带来危害,甚至引讼纠纷,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等。
2、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的风险。实际执法办案中,特别在基层,一个案件从立案到处罚往往由一个单位办到底,法制机构也只是从法律依据、书面呈报的程序、事实材料上把关,而对执法过程中的显失公正以及结案后的各项工作缺乏后续监督机制。
3.执法目的不正确导致的风险。有的单位执法不是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不是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利益,而是从小集体利益出发,以罚款创收为目的,执法随意性较大。
4.执法装备不全导致的风险。虽然工商部门近年来执法装备有了较大改善,但许多基层仍然缺乏执法车辆、音像取证、商品检测、实时网络信息稽查等设备,给收集违法证据,及时查处案件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外部风险
1.良性的外部风险。主要表现在政府职能部门和行政相对人对工商执法的依法监督,如行风评议、案件回访等,促使工商执法行为合理、合规、合法,如果工商部门及人员不具备相应素质,就会陷入被动。
2.恶性的外部风险。;二是干扰行政执法,它来自于地方政府,方式是行政命令,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的行政执法环境和市场经济秩序;。还有来自各方面各种形式的说情,影响执法公正,导致执法“放水”、“缩水”。
二、工商执法风险存在的原因
(一)没有依法行政。由于少数工商执法人员执法思想不端正、执法素质不高、执法方式简单、执法态度粗暴等从而导致不依法行政的现象时有发生,具体体现为简化执法程序、超越执法权限或行政不作为、乱用自由裁量权、适用法律法规不当等。
(二)行政相对人法制观念淡薄。当前法制建设与人们思想观念之间存在着一定差距,少数行政相对人法制观念淡薄,导致行政相对人为追逐个人私利,而置法律法规于不顾,甚至与工商部门进行对抗。
(三)地方保护主义。少数地方政府或部门出于地方利益的需要,而对工商部门某些执法行为加以限制或强制,命令工商机关越权执法或不作为。
(四)部门利益主义。。
三、规避工商执法风险的对策
(一)坚持依法行政。端正执法观念,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来,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执法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越权、越位,合理、正确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坚持依法依规行政。
(二)加强业务培训。加大队伍建设力度,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水平、业务知识能力以及自我保护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以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的需要,努力降低由于自身因素导致的执法风险。
(三)讲究执法策略。重大业务活动和重要案件查处,坚持事先请示汇报,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和上级领导的重视、支持。当地方党委、政府的行政命令与工商职能相冲突时,应做好解释、沟通、宣传、协调工作。应通过报纸、电视、广播以及其他多种形式,努力普及法律知识,增强社会各界的法律意识,提高行政相对人的法律意识。。比如,与司法部门搞好协调配合,形成执法合力;与执法监督部门加强信息互通,形成执法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