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心理学论文范文1
社会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所获得的规律可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也可以丰富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传统上着重于研究个体、个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则着重于研究群体中的个体、群体、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复杂。美国心理学会迄今仍把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放在一个分支里。一般说来个性心理学是研究个性特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关系、涉及较稳定的心理特质,而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直接社会情境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这个情境的解释的作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表明,直接社会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虽然用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问题,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但真正开创、推广这个方向的是奥尔波特和默德。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20世纪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勒温的影响下,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
50年代,阿施等人开展顺从的研究。以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说服的研究。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成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奠定了基础的归因理论成了研究重点。80年代以来,认知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社会心理学在50年代以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过。早在清末民初,已有人介绍过作为心理学重要分支学科的社会心理学。20年代出版了勒邦的《群众心理学》、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以及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等重要著作的译本,中国学者自己也编写了一些社会心理学著作。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大型群体和群众的心理现象,如拉察鲁斯、斯坦塔尔、冯特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塔尔德、西格尔和勒邦关于群众心理的研究。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还有影响,如塔尔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体极端化和个性消失的思想等。20世纪初态度的研究成为中心。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出现以后,社会促进的研究成为中心。以后,群体过程、说服、顺从、认知失调、归因等分别成为某一时期的研究中心。
美国是研究社会心理学最多且最有影响的国家,它的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往往影响到其他国家。1980年,美国心理学家斯密斯等人对1979年美国主要社会心理学刊物发表的文章作过一项调查。这项调查表明,研究最多的是归因及态度和态度改变,论文达50篇以上;其次是社会和人格发展以及认知过程,达40篇以上。
爱情心理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 情感体验 高校学生 影响因素
1引言
国外对于爱情体验的研究是很广泛的,然而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匮乏,而且有不少研究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调查和总结阶段。本文以基于“爱情三元理论”的爱情三元量表为依据,对高校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考察和讨论。
2 具体研究过程
2.1研究方法
(1)被试的选择
本研究选取正在进行恋爱的在读大学的本科学生与硕士学生共139人,男40人、女99人,平均年龄23.45岁。
(2)测量工具的选择
a.STLS,即爱情三元量表。在预测量阶段已经检验了其信度与效度,总体为0.984,激情0.934,亲密0.965,承诺0.943,三因子可解释方差58.242%。
b.自编个人信息。自编个人信息由人口学变量被测者年级、被测者年龄、被测者学科以及恋爱变量被测者恋爱次数、被测者初恋年龄、被测者恋爱持续时间共同组成。
(3)测试过程
通过自由的方式招募被试者,在实验室请被试者回答问卷,供测试被试者139人,被试者单独在一个不受干扰的环境中回答问卷,问卷的回收率100%。
2.2研究结果及分析
(1)情感体验的3种成分分析
被试者的情感体验量表均值和标准差如下表:
根据表中亲密、激情、承诺三者的均值,可知其间差别并不大。可见大学生的爱情“完美程度”还是比较高的,这与社会上对高校爱情的刻板印象并不一致。
(2)3种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亲密、激情、承诺三者相关系数如下表:
由此可知,3种成分的相关性均很高,且在0.01上呈现显著水平,这同时也可说明爱情三元量表中的亲密、激情、承诺三者并非彼此独立。
(3)差异检验
本研究进一步检验了情感体验的三成分的差异性,对其进行了两两相关样本t检验,下表为结果:
由数据可知,承诺成分与亲密成分的t检验差异没有显著差异,激情成分与亲密成分和承诺成分的差异0.01水平显著,这可以说明高校学生对于激情方面的体验要明显比承诺与亲密方面的体验低。
3 讨论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在高校学生情感因素的三种组成成分之中,激情成分明显小于承诺和亲密,可以解释为这三种成分各自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尤其是亲密成分与激情成分,前者是单调上升趋势,而后者则比较短暂,呈下降趋势。
4 结束语
本文针对高校学生情感体验中的年龄差异、性别差异、学历及其学科差异进行了测量研究,数据及分析可以为高校学生的情感发展和引导,以及高校的学生工作进行借鉴,具备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D. M.巴斯,著.熊哲宏,张勇,晏倩,译.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43-144.
[2]王娟.中国人爱情的心理结构及其影响因素[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爱情心理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人本主义
一、案例介绍
李某(化名)平时喜欢自言自语,很少跟同学交流,跟陌生人交流时略微口吃。他总喜欢跟在漂亮女同学的后面,甚至有时为了能遇到漂亮的女孩子,他下课后一直逗留在教学楼门口,东张西望。他的异常举动有时会吓到一些女同学,很多认识他的女生都非常讨厌他。最近一段时间,他痴迷于英语课程的学习,原因是他很喜欢该门课程的老师,该老师长相漂亮,说话温柔,年龄在45岁左右。前几天的一个课间,他抱着一束玫瑰花送给该老师,并当着其他同学的面说自己喜欢她。
此外,他还有半夜起床的习惯,他会在凌晨2、3点钟突然起来,然后把舍友都叫醒,逐一问他们:他是不是很丑?直到得到他想要的结果,他才继续睡觉。诸如此类的事件发生过不止一次。
李某基本情况:男,大三学生,身材高大,体态偏胖,略显腼腆和紧张。家庭经济中上等,市区人,从小跟姥姥姥爷一起生活,依赖性强,父母离异,均再婚。
二、案例分析
为了帮助李某走出心理误区,使其健康成长,辅导员跟他进行了多次谈话,了解到:在李某两岁的时候父母离异,不久父母均再婚,李某自两岁至今一直跟随姥姥、姥爷生活,生活条件优越,姥姥、姥爷因担心李某缺乏家庭温暖,对其疼爱有加,百依百顺。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李某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成长的关键期父母的疏远,以及隔代教育造成的,李某长期跟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老人安静的生活习惯,导致其视野狭小,缺乏应有的活力。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他,为人心胸狭小,不善与人交际,还容易表现出固执、偏激、怪异的想法与言行。姥姥、姥爷对李某的过分的溺爱和迁就,使得李某利己主义严重。李某2岁的时候,正好是依恋建立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他会对母亲产生特殊的情感依恋,把母亲作为安全的基地,如果这时缺少母亲的关爱,在以后的发展中容易出现恋母情节。本案例中,李某对英语老师的情感表达就是恋母情结的一种表现。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已无法挽回,辅导员们能做的是正确分析学生问题出现的原因,对症下药,使他们顺利度过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理性、健康地成长。
三、解决方案
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归纳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较低层次的需要又叫缺失性需要,高层次的需要又叫生长需要。
案例中李某正处在一个“心理断奶期”,希望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渴望得到异性的认同和接纳。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当人的低层次需要满足了,会提出更高层次的需要。恋爱这种亲密关系就给了大学生以爱与归属的高级需要。案例中李某渴望恋爱,渴望被对方接纳、关心、信赖、理解,但由于家庭成长环境和思维模式的影响,他对爱情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同时由于依恋期安全的缺失,李某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恋母情结。案例中李某的性格介于内向和外向之间,情绪不稳定型,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他觉得自己缺乏异性吸引力。
针对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实际工作中辅导员们应该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引导。对于大一新生,首先要对他们的生活、学习给予关心和帮助,使他们能够尽早地融入新的集体生活,并逐渐锻炼其独立生活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进入大学二、三年级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并慢慢定型,在学习目标和态度上开始出现分化并日益明显,并且爱情心理开始萌动。临近毕业的高年级学生即将告别学生时代,走上社会,面对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他们会产生强烈的紧迫感,并且面对就业或升本这些他们人生道路上的重大选择,又会产生焦虑情绪。针对毕业生的心理特点,辅导员们要付出更多的关心和耐心,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
四、经验与反思
辅导员应把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培养高尚人文精神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提高大学生对恋爱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学校也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摆脱乏味的样板生活,使学生有机会参加到各种有益身心的活动中来。正确对待大学生的异往,引导大学生形成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平衡。父母要以身作则,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家长必须认真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避免盲目教育,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人本主义确信人都具有向善发展的潜能,它可能不会立即表现出来,而是需要经过长期坚持不懈来实现。这就要求辅导员们在实际工作中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在学习、行为上出现的问题,以积极的态度分析与处理,不因一时的挫折和困难而放弃对问题自我转变的信心。同时,对于问题学生的学习与行为问题的转变,要求辅导员们有积极、耐心的态度,并运用所掌握的心理学知识来不懈的努力,力争使问题生克服自身的缺陷成为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朱艳新,张日.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与人格理论[J].社会科学论坛,2003(05)
[2]郑国铎.对马斯洛学生主体性思想及其活动论的评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
爱情心理学论文范文4
论文摘 要:自叙事研究开始应用于教育教学中以来,在国内的大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师教学中产生了较好的作用以及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讨论叙事研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成果,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师叙事研究两个方面阐释叙事研究,对于教育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1979年,萨宾在美国心理学会的年会上首次提出了经验与叙事结构等相关观点,阐述了叙事对于人格的形成、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同时,其还将叙事作为人格心理学之中的核心组成部分而得到人们的广泛接受。1986年,萨宾主编的《叙事心理学:人类行为的故事性》问世,该书之中对于萨宾的观点进行了阐述。萨宾认为“故事是修整经验和指引判断和行动的基础”。以此为标志,叙事心理学才真正作为一个正式的研究领域从心理学之中逐渐显现出来。简而言之,叙事即为讲故事,或者与讲故事相关的事件与行为,其主要用来描述先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而叙事研究是一种质的研究方法,作为一种讲故事的方法可以研究人类复杂的情感,例如,爱情、依恋、人格特征等方面得到较好的外部效度。通常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发展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中应用广泛。
从探索叙事心理学的目的来看,其主要在于发现行为的规律并对其进行预测以及相应的行为控制,而非对于传统心理学同样或者还未达到的目标的追寻。叙事心理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在于理解,对于个体生命行为与个体生命故事的理解。。他们经过缜密的研究后发现,对于人的研究,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对于人类经验依故事性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与归纳、记录与撰写。。。
一、叙事研究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层面的运用
叙事研究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主要就是学校心理健康课程以及叙事心理治疗。从叙事心理治病来看,其创始人与代表者为澳大利亚的心理学家麦克·怀特以及新西兰的大卫·爱普斯顿。所谓“叙事心理治疗”通常是指咨询者通过对于适当方法的选择,进而针对具体的当事人找出遗漏片段,进而对于当事人内在内力的唤起过程。。叙事资料对于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数据资源是具有很好的补充作用,同时,其也是对于具体的个案进行深入研究与剖析的重要依据。同时,叙事往往与反思密切相关。当我们对于自己生活故事进行叙说时,其实即是对于自己的审视。
其次叙事疗法把人与事分开,以人性的眼光看人,而不以道德教育人。从叙事疗法当事人与咨询师之间的关系来看,叙事疗法能够让当事人相信自己是自己的专家,自己要对自己充满信息,进而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在整个过程之中咨询师扮演着陪伴的角色。例如,罗杰斯所提出的求助者中心疗法。叙事疗法对多数适合心理咨询的人都有较好的作用,是当今重要的心理咨询方法之一。
叙事心理治疗即是让当事人自己讲出个人境遇、个人经历等等生命故事,指导者在倾听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理论方法与语言进行技巧指导,在积极的沟通与交流过程之中使当事人能够在其故事之中找到遗漏片段以及认知误区,进而将整个故事纠错、补充或重写,进而积极促进当事者加强其生命动机,增加内在力量,进而促成其形成积极认知和重建良好行为方式。
当前,诸多教育者将叙事心理治疗法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大学生心理疏导等工作。实践证明,其效果较为明显。在《同辈叙事教学:加速大学新生灰色心理白色化》一文中就为我们介绍了如何用同辈叙事教学使得学生的心理更加健康的。同辈叙事教学的原理在于人是个体生活故事意义的建构者,可以通过自我多声音的对话,解构旧故事建构新故事。新的故事又继续塑造着生活,塑造着人的心理世界。基于这一原理认为,通过探索、实验,完全可以发现一种行之有效的同辈叙事教学模式,以大范围、高效率地缓解或消除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它在实际应用时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对于故事的陈述,进而将使学生把问题作为外在的东西加以体验。这样就能够更为理性地查找到生活故事之中的“美”,进而摆脱对于消极角色的认同。
学校心理健康课也是叙事研究应用的另一个重要平台,在《对心理健康课“体验教学”的叙事研究》一文中表明心理健康课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其实用性,因此,在课程整体改革的思想指导下,主要运用体验教学法,以体验活动为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体验教学”围绕课堂体验活动展开,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主题与体验活动,在做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绪,活动后要求学生写下“感言”,将这种情绪体验记录下来,并进行自我分析。这种上课方式让学生在做活动的过程中就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能了解到他所体验过的困扰也是其他同龄人所体验过的,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焦虑情绪。
学校心理学辅导的叙事方式多种多样,一般主要包括写作叙事辅导、阅读治疗、叙事辅导、博客叙事输导、群体叙事辅导等等。其他方式的辅导,大家耳熟能详。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博客叙事辅导开始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心理辅导当中。博客,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是一种在互联网上开展的群体倾听与表达活动。它把阅读、写作的叙事辅导功能与电脑书写、交流互动的功能密切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现代化的叙事辅导方式。网络写作具有隐秘性、参与的便利性、互动的跨时空性,博客叙事辅导不仅使人们能够更开放地袒露心扉,而且能够更容易地获得相识或不相识人们的精神帮助与支持。
二、叙事研究在日常教育教学层面的运用
一直以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离的弊病已受到众人的指责。教师的叙事研究将成为沟通理论与实践、教育理论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日益加剧的鸿沟的一种有效途径。“教育叙事”通常是指以第一人称的方式,用叙述故事的形式讲述教育中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事件。教育叙事研究指的是运用或分析教育叙事材料的研究。它的基本特征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而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叙述的故事是已经过去或正在发生的教育事件。包含有与事件密切相关的具体人物,具有一定的情节。
对于教师的叙事研究主要可以包括三个大的方面。第一,对于教师教育思想的研究方面。例如,对于教师日常行为背后的思想研究、教师在生活故事之中的思想研究,进而可以对教师行为的发生与发展提供理论与现实的支持,进而更好地为教师的生活构建起思想的框架。第二,对于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研究。教师职业的价值在于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展现自己,并能够得到自己与学生知识的进一步的发展。叙事研究立足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有利于教师对于自身的把握,进而促成教育领域的整体发展。第三,对于学习者——教育对象的研究。对于学习者的多维度研究(例如,对于学生认知特点、人格特持、个性差异等方面)有利于对于学习者兴趣、爱好等等更好地了解。
三、叙事研究在校本培训层面的运用
“校本培训”是指在教育专家指导下,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来培训全校教师的一种全员性继续教育形式。。
教育叙事拥有着诸多优势,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之中,例如在教育科研领域之中的运用过程之中,显现科学性的缺失。“教育叙事”与“教育叙事研究”之间还不能简单地画等号。。。普适性的缺失也是一种局限,教育叙事从教师叙述的特定故事情境中发现教育的意义,这就使得所得出的解释性结论也是情境性的,这种情境是不可重复的,无法回答普遍性问题,也就无法据此建立起普遍一般的理论。因此,无法从教育叙事中获得普适性的经验也使得教育叙事似乎难登大雅之堂。再者由于教育叙事最后呈现的成果——教育故事的真实性、客观性无法检验,所以有的学者并不认同它是一种教育科研方法。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学的叙事研究在教育教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教育工作,首先要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加强方法指导唤起教师对教育科研的热情。当一个教师如果能够对于自己的教育生活进行认真的审查,笔者认为写出高质量的教育叙事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如果仅仅是出于名利或者以完成任务为目的,则很难写出较高水平的教育叙事的。
参考文献:
[1]董俊.叙事研究的方法论意义[J].社会心理科学,2010,(1).
爱情心理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音乐美学;舒曼;感情论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人对现实生活的心理感受,尤其是情感态度的艺术。19世纪音乐艺术在浪漫注意思潮的影响下进入了“情感美学”,这个时代由崇尚理性转向崇尚情感。舒曼以一句格言概括了这个时代的普遍心理:“理智有时会错误——感情却不会错误”。
一、音乐美的特殊规律—音乐美学
“科学意义上的美学和音乐学,是随着近代人文及社会科学的发展,在18世纪下半叶才开始出现的,而作为它们下属分支的音乐美学这门学科的建立当然是在此之后。”音乐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是美学与音乐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具有哲学性质的音乐基础理论学科。1750年,德国的哲学家亚历山大·鲍姆加敦出版了以“美学”为名的美学专着第一卷,这是他首次以“美学”为名出版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1784年,德国音乐学者丹尼儿·舒巴尔特首次将“音乐”和“美学”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自此产生了“音乐美学”这个术语。
自从音乐美学这个学科被独立起来,由于人们对此的认识角度和研究角度不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观点。虽然人们各执一端,但是这些研究成果都从各个角度丰富了关于音乐美学的理论,为我们能够更好的认识音乐美学提供了重要的基石。。另一方面,当人们把音乐学按体系和历史进行划分时,则又可以将音乐美学看做是按体系划分的音乐学中的美学部门。”虽然上述的对音乐美学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对属性的认识却是一致的,强调了它作为音乐艺术的特殊性。
音乐美学涉及的内容也相当的广泛,主要有三大体系:音乐美的本体、音乐的审美经验和音乐美的价值,音乐美学与哲学、音乐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哲学的思辩方法是音乐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而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形态分析学的研究方法对于音乐美学研究则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音乐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又是音乐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从美学的角度来研究音乐的本质、音乐的构成、音乐的创造、音乐的鉴赏、音乐的价值的一般规律的。”
二、音乐美学中的“感情论”
爱情心理学论文范文6
这样的心理对话,几乎每天都发生在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间、亲子间、师生间。面对青春期少男少女懵懂的情愫,我校结合学生的情感需求,对青春期情感教育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结合学生的兴趣与需求,与学生面对面,采用平等交流的方式,采用心理疏导法来进行青春期情感教育。其优势在于采用中立的态度――“既不提倡与鼓励,也不反对或打压”,重在“疏”而不在于“堵”,真正把做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其在活动体验中明白并自愿选择正确的情感观,让自己能够理智对待青春期的情感。
方案设计
本活动设计在高中一年级上学期后半段,此时高中生已经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建立起新的人际关系,随着对环境的熟悉以及人际互动的展开,情感问题也慢慢升温,这个时候正好是介入情感教育的关键时机。而高中阶段也是青少年价值观逐步形成的阶段,理性地探讨情感问题,有利于学生吸收多元的价值内容,帮助他们思考和探索内心世界,对于今后形成科学、理性的情感价值观有积极的影响。。
1.结合学生兴趣,降低心理防御
看电影和心理活动是学生喜欢的方式,设计从欣赏高中生情感有关的影视入手,在多种心理活动中开展“润物细无声”的平等交流,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降低了学生的心理防御。
如,我校青春期情感教育的名称是“我和青春有个约定”,既有诗意又切主题,避免“青春期情感教育”这类直白的名称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与心理防御。第一次情感教育活动是影视欣赏《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这部影片是网络知名作家九把刀的同名自传体小说拍成的电影,讲述了柯景腾和沈佳宜在高中时期相互有情感但不表白,最终没能在一起但却相互祝福的情感经历。我校设有影视欣赏选修课,而高一又是我校最高的年级,因此带领学生赏析同龄人故事的电影就显得很自然而不突兀。当学生看到屏幕上那个大红苹果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字样时,有些学生表现得很兴奋,有些学生装作不在乎,有些学生又有点害羞,但能看出来他们内心还是很渴望看这部影片的。放映影片结束后老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悉心交流,学生们从影片中认识到“不表白的情感才是最美好的”,达到了预期的活动目的,同时也渗透了正确的爱情感,体现了重在“疏”而不在“堵”的活动理念。
除了采用影视赏析的办法,我校还采用了学生喜欢的心理活动来进行情感教育。 “我眼中的男生女生”这个心理活动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也非常贴近当代高中生的视野,因此极大调动起学生兴趣,有利于学生通过异性效应来不断完善自己。活动中,男女生分组讨论自己心目中值得欣赏的异性是什么样的,特邀的年轻老师也按性别加入到男女生组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派男女生代表汇报讨论成果――男生心目中的好女生:长头发,外貌好,身材好,萌,聪明,性格稳重,开朗活泼,乐观;女生心目中的好男生:有责任感,有上进心,能保护自己,有才华,性格随和,高富帅,牙齿白,肌肉均匀,理解人,专一,个人技能好,生活习惯好(如不抽烟,会做饭)等。。从活动中看出此阶段女生的心理成熟度要高于男生。女生比较看重男生的内在品质与良好的习惯等,而男生主要看重的是女生的外貌体型。心理学家荣格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理论认为,男性的阿尼玛发展经历了下列四个阶段:1.肉体的阿尼玛阶段;2.浪漫的阿尼玛阶段;3.精神上的阿尼玛阶段;4.智慧的阿尼玛阶段。女性的阿尼姆发展经历了下列四个阶段:1.力量的阿尼姆斯阶段;2.行为的阿尼姆斯阶段;3.语言的阿尼姆斯阶段;4.意义的阿尼姆斯阶段。目前,我校女生心目中欣赏的异性的标准水平已经超越了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阿尼姆斯的初级阶段水平,而男生心目中的阿尼玛的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
2.尊重人性,不贴标签
在活动设计时用“青春期情感”来代替“早恋”一词。 “早恋”在传统教育中往往被赋予道德不良的色彩,容易给学生“贴标签”;而“青春期情感”更为客观且尊重人性,小小一词的改动却反映出学校尊重学生的新理念。因此,在情感教育实施的整个过程中没有出现过一次“早恋”的字眼,而用更为客观的词语“青春期情感”取而代之。
3.开放性设置问题,避免社会称许
开放性的问题才容易让学生畅所欲言。借助影视人物与情节设置开放式的问题,避免设置有社会称许性的问题。。
如,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影视欣赏中,教师通过开放式的问题来引领学生畅所欲言。主要问题有:1.这部片子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为什么?2.为什么柯景腾不表白?3.为什么两人最后没有在一起?这些问题最大的特点就是避免了社会称许性,问题回答的现场生成性很强,不存在预设的规劝与回避,有利于学生真实表达想法。
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不仅提到了教师预设的一些重点画面,还提到了很多细节画面,比如女孩去看男孩搏击比赛时穿的是男孩送给女孩的文化衫,以及看到了女孩最终嫁给的人比她年龄大好多等。对于后两个问题,学生的回答有:有情感未必就要表白、恋爱,可能表达了就连朋友都做不成了;朦胧的暧昧的感情才是最美好的,说出来就破坏了这种美好;因为喜欢,所以不表白,怕女孩拒绝;也因为喜欢,所以不打扰她。还有学生说:女孩喜欢成熟点的男生,因为柯景腾幼稚,所以女孩最后找了比自己大很多的男人嫁了;柯景腾让自己更优秀,更成熟,才有追女孩的资本。
正是由于这些开放性的问题不具社会称许性,学生才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有利于教师把握学生真实的思想状况。
4.呈现案例,探讨解决办法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青春期中的情感困惑,我们在方案设计中加入了“出谋划策”的活动环节,呈现了学生情感发展中典型的案例,比如收到求爱的短信但又想拒绝时该怎么办?暗恋别人既想进一步发展但又怕影响学习时该怎么办?双方互有好感而一方想约对方单独出去玩时该怎么办?学生针对这些典型案例出谋划策,这为学生解决实际的情感困惑和情感问题提供了实践依据。
在呈现案例的时候,避免采用第一人称的口吻进行叙述,而要采用第三人称或采用化名,这样便于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要求学生先动用自己的智慧去分析思考如何处理,在学生出谋划策的基础上由教师给予点拨和指导,让学生在遇到情感问题时有章可循。
活动总结与反思
通过活动我们有几点发现:
学生比教师想象中成熟。。在青春期情感方面,大多数学生有比较正确的恋爱观,能够理性的对待青春期的情感。
青春期情感问题中女生是关键。女生比同龄的男生要成熟,很多女生在情感把握上是比较理智的。可以推断,在高中生情感问题上女生是关键,只要女生把握的分寸比较好,令学校和老师们头疼的“早恋”问题就可能会迎刃而解。
年轻又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有利于贴近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平等交流、倾听学生,既能站到学生的角度与之共鸣,又可以给学生一些有益的建议。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正处于青春期的高中学子们,异性间彼此产生欣赏和爱慕的情感属于正常现象,能够帮助他们理解情感,体验成长的过程。如果能够引导学生科学理解这样的变化,让他们在面对情感时不退缩也不过分紧张和夸大感受,自然地去面对这种情感,反而更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如果想通过“堵”或者忽视的方式来处理,势必对青少年的正常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
把疏导教育应用到青春期情感教育中,最大的好处就是放弃了预设的说教和悉心的规劝,而是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需求,采取平等、开放的态度和学生坦诚交流,潜移默化地去传达教育思想,让学生有正确的恋爱观。站在学生的角度,与学生一起去探索情感世界,提供平台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价值态度给学生,帮助他们自我探索和澄清价值,从而更好地认识自我和他人,引导他们建立更加多元和科学的两性观和情感价值观,可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参考文献:
[1]范红霞,高岚,申荷永: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人”及其发展[J].教育研究,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