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The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conditions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town and country as well as the power force of development of realizing it in China by analyzing the concept and objective of the integration of town and country.
世界各国,无论发达国家,还是落后国家,普遍都有城市和乡村的区域存在,以及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区分。不是一蹴而就的,城市中心与外围乡村的空间一体化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 城乡一体的
在人类发展历史的长河中,城市与乡村要经历三个辨证发展的阶段:第一阶段,城市诞生于乡村,乡村是城市的摇篮,这是城乡依存的时代;第二阶段,工业革命作为催化剂加速了城市化进程,造成城乡分离、对立,这是城市统治乡村的时代(社会主义的城乡是平等的关系,但是仍然存在城乡差别);第三阶段: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将会逐步地进入“城市和乡村的融合”,换句话说,也就是逐步地消灭城乡差别,城乡一体化发展。因此,可以说,城乡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总的说城乡一体化是指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
2 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不是消灭城乡差别,而是实现持续协调发展。是把城市与乡村建设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
3 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条件
城乡一体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城市中心与外围乡村的空间一体化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31 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意味着农业生产的日益工业化,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各种工业投入,以代替劳动力,这将极大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劳动力急剧减少,农业剩余劳力逐步向城乡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转移,而这一变化将改变城乡就业结构状况。
农业现代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条件,是全部城乡一体能实现的可靠保证,只有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乡村工业化,城乡经济基础才有可能趋于平衡,城乡差别才有可能达到最小限度,最终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同步发展。
32 基础设施的更新
城乡一体化既不是单纯指城市乡村化,也不是单纯指乡村城市化,而是指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市与乡村的交融发展。这种交融发展,首先必须依靠日益高水平的交通条件和通讯手段才能得以实现。。。通过基础设施的更新,不断缩短城乡之间的“空间距离”,使城市空间走向区域化。
33 城乡生活水平质量提高
乡村居民生活状况不断改善,达到与城市居民生活状态相同且共同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程度提高的一种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①乡村居民在收入水平与就业机会方面达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程度;②通过卫星电视教育的普及与教育质量的提高,使乡村居民接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教育;③合理分布医疗网点,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与技术,并且通过普及流动医疗保健方式,使乡村居民获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医疗保障及同等的安全感,并且使乡村的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等等达到城市水平;④提高乡村地区居民的居住水平,提高住宅成套率;⑤普及电视机及有线电视(如卫星电视、加密电影频道等),提高乡村居民文化娱乐水平等。
34 实现城乡生态环境融合
为实现城乡生态环境融合,有必要从人口容量、环境容量、经济承载力等角度出发,研究农业用地与小城镇生态环境的规划,以减缓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压力。从生态学的角度,依据城市性质、规模、原有绿地基础、气候、土壤、地形等因素,综合考虑生态绿地布局,建立协调的城市、乡镇与农田的生态环境体系。
4 我国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
41 内动动力
(1)乡村城市化。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经济改革、特别是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功,使我国城乡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乡村地区,人多地少、劳动力大量剩余的基本国情是乡村城市中来自乡村内部的推力;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的差别则是中国乡村城市化中来自乡村外部———城市的拉力。在这两种“力”的“合力”作用下,乡村经济迅速呈现多功能综合发展的局面;乡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大量乡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提高了乡村地区的收入水平,而且也大大改善了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状况与生活质量,加速了乡村城市化进程,而乡村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又使城乡差距日益缩短。因此,乡村城市化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在乡村地域发展的主要动力。
(2)城市现代化。随着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巨大成功,城市改革随之铺开。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功能,改革条条块块的计划管理体制,大力发展各种横向经济联合,提高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力、吸引力和综合服务能力,成为我国城市改革的目标导向之一。中心城市功能日益加强,吸引、辐射能力以及服务范围的加大,对区域内乡村的发展也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42 外部动力
(1)改革开放政策。不可否认,城乡一体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城市中心与外围乡村的空间一体化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20世纪80年代,我国盲目推行城乡一体化,奉行农民进厂不离村、务工不弃农的城镇化模式,并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推广,此为小城镇建设指导策略上的一大失误。目前我国仍在实行城乡封闭、画地为牢的户口政策,离土不离乡、以工补农政策,城乡生产要素融为一体仍有流通壁垒,但是,随着中国第二轮改革的日益展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这些问题终将得到解决。
(2)外资的引进。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薄弱,城乡经济发展的起点较低,单靠本国内牺牲农业实现“滚雪球”式的资本原始积累等方式来保证城乡一体化的顺利进行是不可能的,而象资本主义发展时期依靠掠夺海外殖民地来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更是不可能的,也是极其不人道的。自然地引进外资则成为解决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问题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 “一体化”的城乡 城乡一体化环境卫生治理市场化运作的思考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城乡物流体系构建 城乡一体化在城乡总体规划中的应用初探 统筹城乡一体化中的博弈问题 城乡一体化中的土地流转问题 城乡一体化中的小城镇规划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政府责任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信息服务问题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经济组织创新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金融共生路径选择 城乡一体化中的乡村债务问题研究 浅谈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村庄住宅规划建设 城乡一体化中的农村金融与农地制度创新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消防规划编制 城乡交通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道路问题及对策 浅析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困境及对策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循环经济 城乡一体化中的财政政策探析 浅谈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民居环境的变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李强.特色小镇是浙江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J〕.今日浙江,2015(24).
〔4〕李强.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N〕.浙江日报,2015-01-27.
〔5〕〔6〕〔7〕陈文文,刘刚.特色小镇“特”在哪――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您全面解读〔N〕.浙江日报,2015-06-17.
〔9〕云栖小镇介绍〔EB/OL〕.(2015-07-18)〔2016-08-04〕..
〔10〕宁波市政协.科学规范建设特色小镇〔EB/OL〕.(2016-02-25)〔2016-08-04〕..
〔11〕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2016年特色小镇推荐工作的通知〔EB/OL〕.(2016-08-03)〔2016-08-04〕..
〔12〕邱h,徐琛.我国将培育1000个特色小镇〔EB/OL〕.(2016-07-19)〔2016-08-04〕..
〔14〕班有识,吴悠.学习“五水共治”和特色小镇经验〔EB/OL〕.(2016-07-20)〔2016-08-04〕.http:///2016-07/20/c_1119248969.htm.
〔15〕〔英〕埃蒙・坎尼夫.城市伦理――当代城市设计〔M〕.秦红岭,赵文通,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17.
〔16〕〔美〕马克・格特迪纳,〔英〕莱斯利・巴德.城市研究核心概念〔M〕.邵文实,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6.
〔17〕〔21〕〔美〕戴维・哈维.叛逆的城市〔M〕.叶齐茂,倪晓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20,69.
〔18〕王小章.特色小镇的“特色”与“一般”〔J〕.浙江社会科学,2016(3).
〔19〕〔美〕迈克尔・斯彭斯,帕特里夏・克拉克・安妮兹,罗伯特・M.巴克利.城镇化与增长〔M〕.陈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144.
〔20〕〔美〕_伯特・L.西蒙.社会政治哲学〔M〕.陈喜贵,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4.
(宿州学院 管理工程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摘 要: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是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向标,是扩大内需的长期动力之源泉,是我国全面促进建成小康社会和转变成为经济大国、政治强国必不可少的条件.城乡一体化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宿州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化理论研究,并重点对城镇一体化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从而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宿州市
中图分类号:F29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186-03
基金项目:2014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4A396)
1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及发展过程
1.1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要理解“城乡一体化”的内涵,有必要弄清“城镇化”和“城市化”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少数情况下,这两个概念容易被混淆和误读.“城镇化”是城市化必然要经历的一个发展过程,是当前我国城市化的总体发展道路上的一个特殊阶段,它主要侧重于建制市与建制镇,相比较而言,“城市化”的侧重点在于建制市,包括大、中、小城市.城乡一体化与城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城镇化阶段是城乡一体化发展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而城乡一体化又是城镇化的最高阶段.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城乡一体化概念含义,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城乡一样化”,同时也不代表“转乡为城”.它是针对我国城乡之间的地域差异、交通条件、资源分布、人口结构、劳动力状况、社会经济、医疗保障、教育模式以及土地使用制度等方面而提出的.其目的主要在于改变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模式,完善城乡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配比融合机制.从现阶段看,城乡一体化需要进一步把农民从制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目前需要在更高的层次上面进行剖析与实施,它不是在农业和农村的层面上解决农民问题,而是在城乡一体化的范围内实现系统规划和完善,统筹农业、农村、农民与城乡一体化之间的矛盾与不相适应的地方.
1.2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过程
;这种轨迹或许有章可循,但必须要始终注重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避免照搬照抄异域的发展模式.就当前看来,城乡一体化是城乡关系的最理想的发展目标.
2 城乡一体化发展动力机制
2.1 地域角度
我国对于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研究主要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其中以定性分析为主,当然也有一些学者专家是结合特定的城、镇进行定量分析.在定量分析中,有学者采取因子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对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进行探讨,其主要观点是:经济水平发展程度、工业化水平和社会人口动力状况是城乡一体化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模式下的主要驱动力,其中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城乡融合程度的主要力量[1].
不同学者一致认为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化这些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动力机制,在某种程度上模糊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地域特征与阶段特性,使得各地域之间的发展现状及发展程度没有较为明显的差异.这也就反映了各地域之间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在相关联的前提下带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性.但毫无争议的是: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各城市的城乡一体化进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2.2 主体角度
2.3 动力角度
2.3.1 内外部动力因素
2.3.2 外部动力因素
外部动力因素是指相对于内部动力因素的来自区域外部能够推动、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影响因素.例如:外资的引进、资本的流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政府部门的强制干预与指导、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等等,它们能够相互作用而产生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外部推动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成果能够提高地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可以拉动地域外部的资源,对区域内的乡村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外资的引进与资本的流动是解决城乡一体化资金不足的有效途径,全国闻名的安徽凤阳小岗村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成功典范,它利用自身的优势结合政府的指导与财政帮助,使得美国GLG产业成功入驻,为小岗村的后期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3 宿州市城乡发展一体化实例分析
宿州市位于安徽省最北部,素有安徽“北大门”之称,与苏、鲁、豫三省十一个县接壤,北邻江苏徐州市和山东菏泽市,西接河南永城市,东连江苏淮阴市.区位优势明显,交通通讯发达.宿州地近沿海,北倚中原,是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过渡地带,为东进西出、南下北上的交汇点,具有比较优越的区位条件.宿州市目前已形成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多种方式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铁路有京沪、陇海两大干线纵横全境,符夹线在市内腹地迂回,沟通京沪、陇海、京九铁路,并拥有数条煤炭铁路专用线;高速公路纵横贯穿我市.
3.1 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及目标
总体战略:利用宿州市原有的区位优势,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基础设施,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依据科学发展观,紧跟时代潮流,又好有快发展.
总体目标:全市国内GDP由2002年的196亿元到2020年700亿元;2007常住人口617万,预计在2020把人口稳定在690万以内,其中城镇人口将达到300万.
3.2 城乡发展一体化体系
城镇一体化水平预测:据相关资料统计2005年22%,2010年28-30%,预计在202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40-45%.
3.3 城乡发展一体化空间结构
依据城乡动力机制中的地域角度的分析原理,宿州市城乡一体化进程正逐步由集聚-扩散过渡,已基本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一体化格局.以宿州市为中心,砀山、萧县、灵璧、泗县县城为次中心,扩散至各县城周围的乡镇,充分运用各乡镇之间的发展优势来促进宿州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从而实现“以城带乡,协调发展”,形成“南部老城区-中部新城区-北部符离集区”的空间结构形态.
3.4 城镇发展的新动力
3.5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突破
(1)政府的政策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和制约着城乡一体化发展,这就要求宿州市政府决策者和相关部门根据宿州市的发展状况制定出城乡发展战略,实事求是,根据自身的条件制定出合理的发展规划.
(2)随着城镇一体化进程加快,在这个阶段当中农村人口较以往会稍大规模的涌向城镇,而这必将导致住房、治安、环境破坏等问题的出现,对此政府应当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引导、协调各方,统筹发展.
(3)以宿州市五大中心城市为中心的扩散效应、乡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小城镇发展是目前宿州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动力源泉,在扩散中会产生相应问题,必须对症下药,及时解决.
(4)空间地域的合理规划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和要求,宿州市要根据各行各业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对用地规划做科学的分析,进而进行决策,以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宿州市经济又好有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果,任平,周介铭,等.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06):35-37.
〔2〕胡金林.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动力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2009(12):30-33.
〔3〕李同升,厍向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演变分析——以宝鸡市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256-260.
〔4〕李长坡,李青雨.半城市化地区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以许昌市城乡一体化推进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067-9069+9323.
〔5〕王彩红.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分析与路径选择[J].吉林农业,2011(7):280-281.
综合各地在实际中的探索,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就是通过城乡道路客运诸元素的合理配置,将场站建设、经营结构、车辆运行、网络延伸、管理体制等有机结合成为一体,实现旅客的有序流动和市场的有序运行,最终达到方便旅客出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通过对各种客运组织形式的分类,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也可以理解为,根据旅客运输发展的客观要求,适应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的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使中心城市内的城市公交、城间客运、出租客运、城市与农村之间以及城市周边农村的各种客运整体协调发展的过程,通过对各种运力的合理调控,更好地进行旅客运输工作组织,实现统一、有序、高效、协调发展的客运系统模式。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是公路客运与城市公交实行统一管理、合理分工、衔接有序、资源共享、有利发展的一种客运组织模式。
一、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特点
1、系统性
对城乡道路客运的理解不能按照字面意思教条地以为只是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的结合,它实际上指的是发生在以区域内某一运输枢纽为中心的公共道路上的所有客运组织方式的有机结合,是建立在完善道路网基础上的各种运输资源要素的有效整合。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人、车、路、站等系统要素共同作用,使运输系统更好地发挥出社会经济结构中血脉的作用。
2、动态发展性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具体内容以及涉及的领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各种要素在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也会与已往有所不同。例如,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出行次数增加,农村客运服务的范围会越来越广,对运输组织方式、车型结构都会提出新的要求。
3、协调性
从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外部环境看,城乡道路客运要与铁路、航空、水运等方式更好地协调,这样既有利于道路客运本身的发展,也有利于发挥综合运输体系的作用。从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内部要素看,各种运输组织形式必须服从系统发展的整体要求,否则就有可能产生木桶效应,造成道路运输市场混乱的局面。
4、开放性
城乡道路客运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只要符合经营资质,满足进入这个行业的各种资金技术等条件,就可以进入运输市场。另一方面,为了确定运输服务的稳定性,保持运输市场结构的合理性,对于原来分散经营的公路客运业户,要推行灵活的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在允许新的运输业户进入市场的同时,对于服务水平差、不符合经营资质的经营业户要限令其退出城乡客运系统。这种开放性能够很好地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避免产生过度竞争及垄断。
5、地域性
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是在一定区域内的道路客运网络系统化。区域是按一定标准划分的有限空间范围。。没有连续性或连续性间断,区域就会出现“飞地”,原有的某种区域划分就要改变。
。。区域代表的范围可大可小。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涉及的区域是根据中心城市道路客运辐射的范围确定的。
二、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基本内容
1、基础设施一体化
基础设施一体化是指要在实现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过程中,将原来分处不同部门管理的各种客运站、停车场、经营线路等基础设施按照统一布局、合理规划的原则,重新加以利用。对于线路,要改变线路经营权终身制的做法,通过服务质量招投标实行期限制管理,到期后由行业管理部门收回,如原经营者服务质量良好,可以继续授予经营权,或采用服务质量招投标重新确定经营者。在客运站、停车场的规划建设中,要充分考虑班线客运、出租客运以及公交客运的衔接。基础设施一体化最主要的就是可以改变原来一个运输统一体被肢解后导致的资源浪费,使运输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
2、管理主体一体化
管理主体一体化是指道路客运应该归属一家管理。公路运输和公交本来就处在一个行业,具有同样的性质,应该由按照运输发展运行规律设立的交通部门主管。交通部门是我们国家公路运输与水运的主管机构,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建立了符合交通行业特点的一整套组织机构,拥有一批熟悉交通法规、懂得运输专业知识的交通科技人才,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不论是从运输管理的历史渊源,还是从交通部门特点看,交通部门都应该成为整个道路运输的主管部门。
①强化行业管理。实行一家管理的新体制后,可以杜绝相互扯皮、推诿等现象,强化交通行业管理及其政策法规研究、监督检查等方面的工作,使行业管理力度加大。②机构精简,效能提高。变过去两家管理为一家管理,可以使机构得到压缩,人员得到精简,同时新的管理部门通过推行录用考试、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等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考试、考评、晋升、培训、激励、监督等内部管理新体制,使效率得到提高。通过弱化微观管理、强化宏观管理,从而真正实现从部门管理到行业管理的重大变革。③由一个部门对城乡客运的发展进行统一规划,统筹管理和协调衔接,有利于建立畅通、安全、便捷的现代化城乡道路客运体系。
3、经营主体一体化
从公司经营的角度来讲,有一个主导产品问题,但是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经营产品选择不应该由政府加以限制。经营主体一体化是指只要具有符合法律规定的资金技术等要求,满足开业条件,具有进入道路客运的经营资质,就可以由企业自己选择其经营范围,经过法律以及政策规定的各种许可,进入道路客运经营市场。原来的公交和班车运输不应该因为政策原因使得其经营范围截然分开,公交公司和班车客运公司可根据情况采用互相参股等方式参与线路运营。每一个企业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竞争优势,与别的企业进行协作与竞争,这是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中的策略选择。;采用参股经营,实行公司制改造,把原来车辆的所有权、经营权纳入公司所有;同时公司要配置安全、调度、财务等相应机构,健全规章制度。
三、实现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基本原则
1、统一管理,合理分工。由交通主管部门对本地的道路客运交通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依照有关法规合理划分公路客运和城市公交客运及其他客运组织方式的经营范围。
2、方便乘客,有机衔接。要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通过科学的网络布局,实现一体化区域内与区域外的各种客运方式的有机衔接,实现区域内公交线网与公路客运网有机衔接,实现各客运站之间、客运站与火车站、航空港、商品集散地之间的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机衔接,方便转乘,缩短乘客的平均出行时间。
3、站运分离,有偿共用。对客运站应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场站和车辆管理分离,做到合理分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四、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所要达到的目标
1、建立起“安全可靠、方便高效、经济舒适、沟通城乡”的道路客运运营网络体系
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表现之一就是营运线路的系统化。经营线路辐射农村,停靠站点覆盖各乡(镇)、村。以中心城市为集散点往外辐射,线路是长短线路的有机结合。市、郊区、中心镇(乡)、村等逐级辐射,覆盖领域广泛,成为网络化、系统化的体系。
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要求从事农村客运的车辆档次要合理,运行班次和时间要稳定,经营秩序要规范,服务质量要优良,经营主体要集中。所有这些单靠松散的公司和个体经营是远远不够的,为适应新形势,必须实行公司化经营。
2、建立起“分工明确、有机衔接、竞争有序、行为规范、城乡一体”的道路客运市场体系
在城市区域内,要实行公交优先发展的战略,要合理布局公交网络,设置公交站点。。要合理分配运力,加强线路经营权管理,避免热线线路过度竞争、冷线旅客出行不能满足的情况。城市出租客运是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一个环节。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出租客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城乡客运与中长途客运之间旅客中转的重要环节。旅游客运与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有机结合是开展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建设的一个新思路。根据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在发展旅游客运中融入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思路是可行的。我国的旅游资源丰富,各地对旅游资源这种无污染的第三产业开发都比较重视。旅游客运既要服务于外出到外地旅游的游客,又要满足本地区内在地区周边旅游的人群。
建立现代综合客运体系,要求各种客运组织方式既有序衔接又合理分工。一体化道路客运系统与外部运输方式以及内部运营方式的协调性会促进区域交通的畅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3、建立起“统一管理机构、统一政策法规、统一站场规划、统一经营证照、统一服务标准”的道路客运管理体系
关键词:规划,内涵,外延,途径,弊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规划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把握发展的规律,完善和补充规划系统的体系,抓住关键环节,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将城乡一体化建设做到城乡均衡、缩小城乡差距、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步骤。规划体系既要宏观掌控,又要微观布局;既要专业细致,又要综合全面。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让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和扩展,城市功能向农村及周边地区辐射,利用科技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切实提高农民生活的质量,同时也要保障农民向城市的迁移,适应城市节奏,两者相互依托。城乡一体化规划工作要双向考虑,既考虑到城市规划如何延伸至农村,也要考虑到农村如何跟进和融入城市的步伐,城乡一体化是互利共赢、共谋发展、携手共进的一个过程。
一、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涵与外延
内涵与外延是刻画概念的两个方面。内涵是本质,外延是范围。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乡结合部,即城乡交融或城乡连接的地带。。因而它的外延也必然是不确定的,确定的是内部关联度较强的分野。因此,城乡结合部,既不同于城市总体规划的郊区规划范畴,因为郊区规划是被动式的辅规划;也不同于乡村规划,因为乡村规划面对的对象是乡村内部地域。按照区域规划的某些理论,也很难明确地解决城乡结合部的具体问题。如人口布局,劳动力布局,流动人口管理,产业布局,交通设施,仓储设施等方面。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因各种流动的不断加强,承担这些流动的载体建设客观上要求科学预测与规划。
二、过去处理城乡结合部问题的途径与弊端的总结
一般而言,区域规划是对一定地区范围内进行科技、经济、资源、社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对城乡结合部地区进行专题研究。如果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纳入进去就会对区域规划的内容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
对各级城镇体系规划而言,如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以及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是依照行政区划的体制而划定地域范围,也未针对城乡结合部地区作以明确性的展开研究。
既然过去的规划序列层次缺乏这一现实及长远来看都非常重要的规划类型。那么给予城乡一体化规划明确的地位便是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时候了。如果不将城乡一体化规划成为独立的研究课题,则不利于规划的完整与系统性的建立。造成实践中的规划空白点产生及矛盾的解决滞后等问题会更加突出。
可以预见,城乡结合部的区域类型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必以其强大的活力而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及时的并有效地给以足够的重视,并及早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三、城乡一体化规划在规划序列中地位的认识
城乡一体化规划由于其规划的对象与一般的规划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因此,它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项规划是明确的。但共性的存在又使其必须在规划序列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首先,它的规划对象是一种区域。这就决定了它属于一种区域规划的类型。在界定规划对象时,需要引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做前导性工作。它不同于行政意义上的省域、市域、县域、镇域、乡域等区域规划,也不等同于因自然因素所制定的某些江河流域专题规划。因此,也决定了该项规划的先决条件是划定城乡结合部的范围要与传统规划程序有别。
其次,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各种物质与精神因素与广义上的区域规划总体上一致,但由于该区域的要素流动性较强,是一个各项要素均活跃的区域,因此,它应该在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指导方面有自身的需求。这可以进一步地探索与研究。
再次,基于上述两方面的认识,可以设想,城乡一体化规划应该说是一种区域规划的变种。因此,它便应属于区域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四、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容的初步探讨
规划范围的界定、规划的依据、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的期限、规划所采用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简介、城乡结合部的现状调查及研究、城乡结合的宏观区域环境分析、城乡结合部的总体发展战略、城乡一体化规划。经济发展规划、社会发展规划、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基础设施综合规划、居民点体系规划(等级规模结构规划、职能分工结构规划、空间地域结构规划)、措施的操作建议、可行性的分析与研究。
城乡结合部的宏观区位分析图、城乡结合部的规划范围界定图、城乡结合部区域现状评价图、城乡结合部发展方向方案图、城乡一体化规划总图、城乡一体化规划专项规划图、经济发展与布局图、人口和劳动力发展与布局图、环境评价及控制图、资源可持续利用意向图、居民点体系规划图、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布局图。
综上所述,做好城乡一体化的统筹指导工作,方能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步伐。对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研究,应该解放思想,开阔思路,运用战略的眼光,和具有前瞻性的操作,围绕城乡经济的发展,进行综合的规划。对城乡结合部这一较为模糊的地带给以辅规划,科学安排和测量城乡结合部的诸多具体问题。对各级城镇而言,应协调发展这一范围内的资源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基础设施,立足长远组织部署整体的规划。界定规划对象的范围,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加以分析,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通盘考虑,形成规划上的总体一致。实现产业统一规划与布局、资源统一利用、生态环境统一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对构建城乡统筹的新城乡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常态;城乡关系;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发展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4-0094-02
在2014 年的5 月,第一次指明:“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要适应新常态。。但中国自古至今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们面临的突出现实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构。顾名思义,城乡关系必然成为我国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1]。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的相关理论
改革开放以后,面对城乡之间分割发展的情况,还有不可调和的城乡经济社会矛盾,城乡一体化思想才被政府逐步重视起来,并开始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同时,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打破城乡之间长期存在的二元化体制,以及消除城乡关系发展方面的体制障碍,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一,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笔者认为,城乡一体化,是以城市为核心、小城镇为过渡、乡村为基础,最终实现城乡依托,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第二,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基础――经典作家理论。在科学理论的著作中,有许多关于城乡一体化方面问题的研究,比如:阐述了城乡差别产生的历史原因、过程;城乡对立的消灭是必然的,城乡协调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过程;消灭城乡差别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的科学体系中,城乡关系方面的比较完善的成果――城乡融合论[2]。
在其理论中,城市和农村都是历史范畴,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生产力发展,城乡关系依次从互相包含到分离分割,再到协调融合。在涉及城乡关系基本定位问题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理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马克思认为导致工业和农业之间矛盾激化的原因是城乡之间的对立和矛盾的尖锐化。与此同时,工业和农业之间的矛盾激化加剧了城乡之间的对立。因此,城乡关系的理论在本质上是要消灭城乡对立。城乡关系协调发展是整个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城乡之间的对立势必造成社会的不和谐,但从长远看,城乡融合是必然的趋势。
第一个提出“城乡融合”的概念是恩格斯,城乡融合,即把城市和农村在生活方式中的益处相互结合。恩格斯进一步将城市和农村之间关系发展的历史过程总结为:城乡不均衡―分割―新的均衡与融合。恩格斯指出,私有制是造成城乡关系对立的根源。所以,要实现城乡融合,就一定要先消灭私有制[3]。
二、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
第一,初步形成阶段(1953―1957年)。1953―1957年,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初步形成阶段,具体体现在政策层面和组织层面上。政策层面就是从1953年上半年开始实行的统购统销政策,即粮食的计划收购政策、供应政策、由国家统一严格控制粮食市场,并且中央对粮食实行统一管理。组织层面是在1956年,合作化运动进入了高级社阶段,对农民的组织约束进一步强化,使得我国的二元结构特征日趋明晰。当时合作化发展速度特别快,导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降低,产生了恶劣影响,因此合作化从组织上配合统购统销政策,初步构筑了城乡二元结构的框架。
第二,全面成长阶段(1958―1961年)。
第三,调整阶段(1962―1977年)。此阶段着重对农业和工业关系进行了有效调整。
第四,完善阶段(1978―1985年)。就是诞生在这个阶段。此项改革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二元结构有所改善,城乡各方面差距明显缩小。
第五,固化阶段(1986―2003年)。固化这个阶段重点是体现在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和社会发展差距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1986年的2.12倍扩大到2004年的3.23倍,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2003年达到3.35倍左右。城乡经济差距扩大明显。此外,城乡居民的社会发展差距更大,城市居民享有各种社会福利,农村居民则不享有任何社会福利,城乡居民无论在教育、医疗卫生,还是就业、社会保障、文化娱乐等方面都是不一样的[4]。
第六,逐步缩小阶段(2004年至今)。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出现连续缩小态势,国家通过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有力实施,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新常态下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策略
城乡二元结构是城乡发展一体化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必然对城乡一体化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研究经济新常态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新环境新条件,揭示新常态下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提出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建立城l一体化的户籍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发展,加快推进了对户籍制度改革,这是顺应时展的必然要求。户籍制度的改革承载了大量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方面的附加值,所以意味着利益结构的大整顿,这标志着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当然,新常态下,我们面对户籍制度的改革也应该有新的突破。体现在:坚持以人为根本,加快建设新型城镇化,保障农村享受到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权益,改革土地与户籍多年的顽疾,实现农村城镇化,城中村城市化的共同发展。
第二,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资源配置机制。首先,逐步建立城乡的完善体系。;二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现代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三是厘清政府关系,建立中央与地方利益均衡机制;四是引入竞争,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机制;五是发展社会主义特色文化,建立文化支撑机制。再次,逐步建立城乡同建同治的生态环境体系。最后,逐步建立城乡结合共融的产业体系,表现为城乡产业融合、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变革乡村生产关系[5]。
第三,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财政投入机制。财政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发挥财政政策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具有的独特作用,主要职能是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节经济和监督管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是“万能的”,也存在“越位”“缺位”和“错位”的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发挥好财政政策的独特作用。首先,转变财政投入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其次,创新财政监督模式,规范财政管理行为。
第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制。一是深化就业体制改革。在就业政策中要消除就业歧视,重点放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就业,不断解决农村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二是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通过努力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新格局,不断使广大人民收入水平逐步增高,还要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的是使低收入者增收,中收入者扩收,尽力缩小城乡差距[6]。三是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进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四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完善我国医保体系,改革城乡基础医疗卫生服务运行体制,建立科学的适合我国农村发展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五是深化扶贫体制改革。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
第五,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育机制。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第六,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在自然中生存,人与自然应该是一体的。国家和社会都在盲目追求工业现代化,却忽视了人本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新常态下,环境资源的负荷能力已经很微弱了,所以我们应该以科学的发展观,摆脱旧的错误的发展方式,营造和谐共处的友好环境。首先,应该在观念上尊重、顺应自然。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我们都要做到节约资源从娃娃抓起,要有节约环保理念。其次,经济增长方式也要改变,过去的粗放型发展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发展道路了,要依靠科技,要依靠高素质的劳动者,要走新型的属于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最后,企业、国家、社会要建立良好的生态链,加强对资源的保护,对污染物的治理,最终还大自然一个绿水蓝天,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生态的协调统一发展。
参考文献:
[1] 任仲文.大国经济新常态[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202-22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733.
[3] 邬巧飞.马克思的城乡融合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科学社会主义,2014,(4):142-145.
[4] 张永岳.我国城乡一体化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思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4-31.
关键词:县级;变电运检一体化;思考
针对传统电力调度存在的缺陷,供电部门着重于电网控制模式的优化改进,选配自动化操控平台对原始电压进行分配,保障了变电操作的高效率。“变电运检”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城乡电能调配工作,需对变电运检执行一体化改造方案。结合上虞市供电公司作业实况,分析了县级变电运检一体化的相关问题。
1 上虞市变电情况
。;即实行了运检一体化格局的建设,又能有效避免110kV上交市公司后的再次调整。其中,“大检修”体系方案明确县域内110kV输变电设备运检工作可暂委托县公司承担。
2 县级变电运检一体化的特点
“变电运检”是电力行业提出的新概念,其重点根据电网工作要求提出变电运行、变电检修等方案,维持电网结构功能的持续发挥。从过去国家电网运行效率考评来看,旧式电网将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分开管理,这种方式保持了电网控制的独立性操作。现代电网倡导变电运检一体化操作,县级变电运检一体化的特点。
2.1 统筹性
变电运检是电力业长期实践积累的一套方案,主张将运行、检修等工作综合为一体,如图1,制定统筹性的变电管理方案。县级供电公司以国家电网为指导中心,按照地区具体供电的需求情况,设计变电运检组合式的调配模式,既减小了供电企业的物资消耗量,也降低了公司对县级地区用电管理的难度[1]。
2.2 安全性
安全生产是电力业主张的先进理念,坚持安全控制有助于强化变电站内控制流程的规范化运行,这就需要创建一种组合式的运行管理体系。变电运检一体化符合电站安全作业的要求,从人员、设备等双方面执行双向控制决策。例如,县级变电站运检采取了“倒班制”,24h均安排在岗人员值班操作,避免无人运行造成的安全问题。
3 县级变电运检一体化的思考
电力系统是由多个子电站共同组成的调度网络,每个站点作业效率也决定了整个电网供配电的操作水平。为了改变早期电网运行存在的缺陷,供电单位拟定了诸多与变电操控相关的模式,全面提高电网现代化作业水平。县级变电运检一体化是未来电网改造的必然趋势,省公司、市公司、县公司等应建立统一式的管理平台,为变电运检一体化做好充分的准备。结合上虞市市供电公司变电运检中心工作情况,变电运检需采取的措施:
3.1 倡导“科技创新”理念
科学技术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尤其是电力业工程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必须要融合高科技成果才能创造预期的价值。基于市场对电能资源需求量的大幅度增加,我国电网也开始走向一体化控制模式,用以解决传统电压调度中遇到的问题。从作业流程分析,电力系统主要由发电、输电、变电等核心环节,变电是整个系统电压值控制的主要阶段,借助变电系统可保证电能处于使用的标准值。近年来电力科学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多种高科技应用于变电站调度而加快了自动化变电作业体系的形成[2]。例如,县级供电公司增加建设资金的投入,把信息技术应用于电网规划建设中,以计算机网络平台为调度中心创建高科技变电运检模式。
3.2 创建“三集五大”体系
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战略提出“三集五大”概念,一是对人力、物力、财力等实施集约化控制,二是对电网的规划、建设、运行、检修、营销等实施“大改造”。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电网快速发展的需要。为贯彻落实国网公司建设“三集五大”体系的精神,结合上虞电网实际情况,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积极稳妥推进调控一体化工作,上虞电力公司成立了电网调度控制中心,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落实好技术支持系统等硬件设施建设、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梳理、人员配置及培训等工作,在县级变电站建设方面率先完成“调控一体化”建设[3]。同时撤消集控中心,组建了运行检修中心,向“运检一体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3.3 执行“综合调控”方案
实行“调控一体化”后,调控员可以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电网运行工况,提高电网调度的工作效率,更有效地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现阶段,上虞电力公司将抓紧落实电网调度与监控专业、变电巡视操作与检修专业人员业务融合的培训、考核等工作,实现电网调度业务与监控业务、变电巡视操作业务与检修业务的融合。。一般情况下,县级供电公司可按照地区电网供配电的作业轻度,对特定变电区域的设备、线路、元件等全面检修,为日常变电运行创造相对安全、稳定、持久的环境。
4 结束语
城乡地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造的主要对象之一,解决城乡用电问题是县级供电公司服务工作的重点内容。变电站是电网规划的重点对象之一,搞好变电站建设关系着地区用电的供输水平。变电运检一体化是基于国家电网公司战略的新概念,县级供电公司必须坚持一体化方案的建设方向,推动地方电网规划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变电站日常检修与维护工作。
参考文献
[1]尉伟民,郭学英.变电站“5E”管理模式[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1,14(8):35-36.
[2]柯东敏.变电站地网的运行、维护及改造的探讨[J].引进与咨询,2012,32(14):17-19.
【关键词】优化;发展环境;城乡教育;一体化
城乡统筹发展是廊坊市面临的重大课题,城乡统筹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教育的城乡统筹发展。为了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我们必须理清廊坊市教育发展的现状,从观念、政策、体制等方面推进教育的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公平、和谐地发展。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含义
。王克勤则认为:“把城乡教育置于由城市和乡村所构成的同一个大系统中,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束缚,把它们视为同一个整体,以系统思维方式,推动城乡教育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实施教育的现代化”。。所以,从整体上进行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就成为必然要求。根据耗散结构理论,整体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为整体的开放性、非平衡性和流动性,由于有差异,就会引起流动,有了流动,就可能形成系统中新的有序结构。所以,要进行有效的教育宏观管理必须高度重视这一制度性因素,实现城乡教育由原来的“二元”或“三元”向“一元”的转变,农村教育必须与城镇化同步发展。因此,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就是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城乡教育形成新的有序的一体化系统。换句话来说,“城乡教育一体化就是指城乡教育空间的布局、教育体系、教育制度、教育政策、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等方面实现融合、融通,城乡教育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二、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意义
1.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关于发展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更加科学、更加理性的新阶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国家能否持续繁荣关键在有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而它的根本就是人才,就是教育。教育的发展不仅关系着当前而且关系未来,不仅关系着经济繁荣而且关系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进步。我们要抓住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机遇,继续大力发展教育,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对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非科学发展的现象或倾向还非常的突出。比如,“以考为本”在很大程度上使教育偏离了以个人需要为依据,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目标。在现行的城乡教育环境下,农村的教育资源和制度的不均衡,根本无法满足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以人为本”难以真正落实到教育上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就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所以,教育要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改变过去的发展理念,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廊坊市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推进城乡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就是实现城乡教育的一体化。
2.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体现
统筹城乡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就包括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和农村公用事业的发展。“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力度监管和规范农村学校收费,进一步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因此,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减轻农民的负担,使农村孩子也享受优质的教育,能够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只有发展了农村的教育,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才能顺利完成。
城乡教育一体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的主人也是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从一定程度上说,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水平、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只有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才能提高农民素质,在农村传播科学知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3.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同志曾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城乡教育之间还存在大量的不公平现象,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能否接受义务教育与贫困生救助、教育乱收费、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越来越高等都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教育公平是人发展起点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前提和社会和谐的基础。特别是在当代社会,谁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谁就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教育不公已成为了当前社会中最大的不公,而教育不公平中最大的不公平是城乡教育的不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要求和必然反映。教育公平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
(1)公民接受教育的机会要公平。适龄青少年都应当享有公平地受教育的权利,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和加大力度发展教育事业,科学、公平地配置教育资源,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和愿望。
(2)公民受教育的过程要公平。要能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享受到同等的优质教育资源,这就要求每一所学校都应在资源配置上体现公平的原则,使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同等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过大的差距,促进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就能保障教育的公平。
三、廊坊市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廊坊市农村人口占总人口75.4%,城乡收入差距比为2.65:1,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小城市、大农村”是廊坊的基本市情。因此使得城乡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别,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城乡教育基础设施之间的差距较大
城市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电脑室、实验室等一应俱全,操场跑道也可与专业比赛用跑道相媲美。但农村学校却不然。由于用地紧张、资金不足等问题,往往出现“一室多用”的状况,设备也不如城市学校一般齐全,甚至有的学校是没有图书馆和电脑教室的。而有的农村学校由于教具不齐全,上课仅限于抽象说教,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学生难以理解等问题。农村学校的操场几乎都是泥土地,有的学校甚至是没有操场或操场被承包占用。这样一来,农村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也成了一大问题。身体素质不好也会影响文化课的上课效率,最终影响到学生的成绩,这也是农村学生成绩无法与城市学生相比的原因之一。
(二)农村的师资匮乏,教师结构不合理
农村学校的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因为待遇、环境、条件等与城市中的教师有很大差别,致使流动越来越严重。城市里的教师学历都是达标的,并且还有很多是高学历的,农村的教师特别是小学老师很多都是民师转正的,年龄大而学历低。缺乏中青年骨干教师。
1.不同学段教师结构不合理
总体上来看,某些年级教师人数不足。因此,为了满足教育的需要,在引进教师存在困难的前提下,学校常常从其他年级抽调教师。因此,造成农村师资力量薄弱,极大地影响了教学的质量,不利于农村很好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因此,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问题在于师资是否充足。
2.不同学科教师结构不合理
当前,在农村小学,音乐,美术,体育教师严重缺编,外语,物理,化学教师多是半路出家,身兼多职。因此,农村音体美课面临着难以开齐科目,开足课时的困难;而农村中学的物理,化学,外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这些将严重制约着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教师课时负担重,教育教学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
3.不同年龄教师结构不合理
由于许多农村教师是民办教师转正,同时收编制所限,缺乏年轻教师的补充,整体上,教师年龄老化严重,缺乏中青年骨干教师。
4.农村教师培训不足
由于缺乏专项经费,教师教育培训机会不足,许多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落后,严重制约新一轮教程改革在农村学校的推行。由于教研室的教育指导演员的培训和进修机会也很缺乏,因此,难以发挥各教研室的在本教师培训的优势。
(三)农村学生流失严重,学生辍学数量增加
由于农村教师的质量一直在一个低水平线上徘徊,使得农村教育对经济社会的作用降低,农村学生受教育的收益不明显,很多学生乃至家长认为读书无用,导致很多的学生外出打工,辍学,造成了农村学生的受教育过程和机会的不均等。
四、优化发展环境,助推廊坊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对策
(一)推进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变革
随着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转变为城乡一体化社会,教育战略指导思想要实现第二次重大转变,把城乡分割的教育理念转变为城乡教育一体化理念,对城乡教育统筹规划、整体布局,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促进实现城乡教育在教育政策上平等、国民教育待遇上一致、教育事业发展上优势互补、教育资源上合理配置城乡共享、教育质量上共同提高、教育公平上全面推进,使均衡化的公共教育服务覆盖城乡,缩小乃至消除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协调发展。
(二)落实各级政府统筹城乡教育的责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育经费保障体系
1.落实各级政府责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育领导体制
要进一步明确市、县、乡各级政府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在经费、教师、教学、督导评估等方面统筹责任,构建动态均衡、双向沟通、良性互动的教育体系、制度和机制,实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相互依存、互补融合、协调发展的城乡教育关系,逐步消除城乡教育二元结构格局,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教育支出结构,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加大对基础教育和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发挥市财政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调控能力。
2.加大对基础教育和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
一是调整政府对15年普及教育的投入结构,坚持投入主体重心上移,着重强调市级政府的责任。国家教育经费投入应注重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由政府承担,学前教育、高中段教育逐步提高政府分担的份额和比例。经费进一步向农村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帮助处境不利地区达到一定的普及15年教育财政水平。确保普及教育财政资金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配置均衡,提高经济落后地区生均公用经费水平。保证所有学校都能具备最基本的办学条件,保证各地区每年教育经费的投入能够维持在国家设定的最低水平以上运作,确定教职工编制标准以及工资标准、学校基本建设标准、学校正常运转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等。
(三)加强城乡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
1.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必须把城乡教师的一体化现代化摆在首要位置
深化教师培养制度改革。建立稳定的城乡一体化的教师队伍,建立完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资格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幼儿教师必须是幼儿师范专科毕业;小学教师、初中教师、高中教师实现岗位学历本科化;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实现岗位学历能力专业化、技能化,培养“双师型”教师。
2.建立城乡统一的教育人事制度
实行城乡统一的教职工编制制度,对边远乡村编制倾斜。统筹城乡教师管理,实行教师“县管校用”制度,实现教师资源配置城乡一体化,促进教师在全市、全县范围内流动,确保名师进乡村。完善教师准入和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教师转岗和退出机制,建立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与岗位聘用相结合的用人制度。鼓励和引导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从教。健全教师流动机制,探索多样化教师交流模式。义务教育教师要依法实行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定期交流。所有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都必须有在农村学校两年以上任教、支教经历。
3.实行全市城乡一体化的教师工资制度
建立全市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实行全市统一的教师最低工资标准。为了缩小农村地区优秀教师进不来、留不住问题,可参照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办法,应尽快制定全市统一的最低农村教师工资津贴标准,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实行地方工资加国家津贴的双轨制度,以利于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4.统筹城乡教师专业成长和培训
构建学习型教师组织,促进各类教师群体专业成长。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投入按不低于教师工资总额的5%的比例由财政单独安排,市、县财政按照各自分担50%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学校年度公用经费总额中用于教师培训部分不得低于5%。健全培训体系,完善培训网络,加强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教师队伍业务素质。
5.统筹城乡校长队伍建设
倡导教育家办学,注重选拔有思想、有追求、有能力、有魄力敢于创新的教育管理人才。实行城区优秀校长到乡村学校定期任职制度。
(四)建立与城乡教育一体化相适应的教育政策法制体系
。随着城乡教育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原有的教育政策体系和教育法制体系必然与日益发展的城乡一体化教育形成尖锐的矛盾,这就需要我们加强超前研究,注意均衡和协调各种教育诉求,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整体教育利益提升。重视教育政策、教育制度的设计和创新,通过政策、机制、体制和制度的创新,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化解新的矛盾,促进城乡教育和谐发展。疏通城乡之间教育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建立和完善不同社会阶层参与教育决策的机制,维护城乡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五)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理论体系
教育现代化需要科学指导。城乡教育一体化既是一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社会实践,同时又是一种与城乡一体化相适应的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我们需要加强理论研究,特别是要加强国际经验的研究以及对国内教育现代化实践的科学总结,根据廊坊的区域特点,不断丰富和完善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上海社科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2)[R].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2011.
[2]方烨,蔡昉.再续人口红利需深化教育改革[N].经济参考报,2009-9-16.
[3]聂华林.中国西部三农问题报告[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教育振兴是中国振兴重要标志[OL].http://.cn.2006.11.22.
[5]刘运来.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J].群言,2007(06).
[6]孙刚成,王婷婷.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城乡教育公平探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7(05).
[7]张海东,殷桂金.资源统筹和谐发展提升农村初中校教育质量[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7(05).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新农村;二元体制;差异化
[中图分类号]F3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2-0090-02
一、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城乡一体化的概念,众多学者观点不一,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城乡一体化主要是从经济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合理布局角度出发,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合理布局,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而社会学和人类学家则从城乡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打破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相互分割的壁垒,使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缩小二者的贫富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而生态学家认为城乡一体化是保证自然生态过程畅通有序,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的过程。虽然各观点和侧重点不同,但是笔者认为城乡一体化最主要的应该以经济发展的一体化为基础,这是实现城市和乡村融合的基石,是众多学者所阐述的一体化的保证和前提,因此城乡一体化应是涉及城乡空间结构变化、经济结构变化、社会结构变化、人口结构变化、生态结构变化等诸多方面,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市支援乡村,乡村服务城市,促进城乡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融合的过程,逐步达到城乡在经济、社会、生活、人口、生态上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中有乡,乡中有城,人们享有充分的自由生活,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待遇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二、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城乡一体化的实现,大多数人认为是我国在实行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有专家提出取消实行新农村政策,因为要实行城乡一体化,农村便会发展到城市,实行新农村建设不但浪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更会阻碍到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于是便产生了城市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之间存在矛盾的争论。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根本原因在于此观点没有认清楚实现城乡社会一体化的目的是为了经济更好地和谐发展,不仅仅包括城市,也涵盖农村的发展。
1.实行城乡一体化,农村不会消失。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无农不稳,吃饭问题是很重要的问题。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无论如何实施,我国也不会没有农村和农业,城市也不可能代替农村,城市和农村是一定同时存在的。
2.城乡一体化要以农村经济增长为基础。如果农民劳动生产率不能提高,不以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基础,单靠国家财政的支持和城市的反哺不可能实现城乡一体化,只有在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在农民家庭收入增长的情况下,配合国家一系列的政策施行,使农民收入水平基本接近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农村的各种隐形负担才会消失,才有可能实现城乡一体化。
3.新农村的建设会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步伐。新农村建设总的来说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涉及到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村整体面貌、环境的变化,农民素质的提高,也包含了农村的管理、民主政治的推进问题。这样一个新的农村环境,无论在经济、素质、环境、生活、生态都和城乡一体化的目的相一致,新农村建设直接起到了推动城乡一体化的作用。
由此可见,实行新农村建设和加快城乡一体化二者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
三、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对于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原因,众多观点比较统一,主要是由于我国农村过于贫困,城市和乡村发展极不平等造成的,因此,围绕着城乡差距过大又产生若干的争论。
对于城乡的发展不平衡和贫富差距,吴敬琏认为是体制造成的“机会不平等”;孙立平认为是改革进程中出现了侧重于城市改革,而忽略了农村的经济发展;樊纲认为现在我们面临的很多问题不是体制和改革的问题,虽然也有腐败、收入分配不公、社保体制不完善的原因,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几亿农民的收入很难很快提高,因此才有农村经济发展不起来的恶性循环;厉以宁则认为城乡不平等的根源是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笔者赞同厉以宁的观点,所谓城乡二元体制,是指在国家主导下,在限制人口流动的户籍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的一个对社会资源区域间(城乡)分配不均的制度,它体现在城乡两种政策、户口一分为二、生产要素流动阻滞、农民地位长期低下等一种不平等体制和现象。
1.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在资源分配和占有上,农民名义上虽然也是全民所有制的主人,但对全民所有制的资源基本上没有支配权,也基本上没有获取过应得的收益,这种体制使城乡差距扩大。
2.由于体制上的不平等造成制度上的不平等,使二元结构制度化。。即便国家对农村地区加强重视,也加大了对农民负担的减免,但是总体上农村贫困的局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难以改变。
因此,城乡差距的根本原因是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也只有破除掉这个二元体制,才能实现城乡经济平等和谐发展。
四、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路径
在实行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有些人过于强调公平而忽略了发展的不平衡性,而有的过重于依托市场的效率力量而忽视了农村经济起飞的客观困难,这样的路径和方法都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承认当前城乡发展存在差异化,但是更要根据各个地方的经济水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各省(市)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发挥本地区的优势和特点,探索更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1.承认差异化,认清城乡的本质差别,是城乡一体化的前提条件。我们要认识到城乡差异化发展是必然趋势,人才、资金、技术、资源等要素会趋向流动到城市中去,这是市场调节的必然。市场力量的作用倾向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让市场竞争机制来决定经济效率和收入分配,它必然扩大与农村之间的发展差距。因此差异化首先要求城市和农村要各自发挥自己的分工作用,要明确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和城镇密集地区,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以引领我国产业进步、技术进步;同样,农村应当保证发挥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环境安全等安全功能,以此来维护国家的发展安全,实现农村支持城市。
2.城市反哺农村,促进城乡发展平衡。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但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我们在效率促进资源配置的同时,要兼顾公平。。
3.农村要走一条适合自己特色的差异化道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等边缘地区,只有通过强化自身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才能提高自身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自身在区域中的地位。农村的文化、生态、旅游等资源更加丰富和独特,是城市所缺少的,农村实现差异化发展,更多的是对区域整体发展效率的要求,应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城乡形态、景观风貌上的特色,达到对区域性特色资源的独特吸引力,努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4.重视特色小城镇发展。特色小城镇一般是城乡地域中经济规模较大、产业相对集中且分工程度或市场占有率较高、地域特色明显、以民营经济为主要成分的建制镇,它往往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心,比一般的小城市更能带动、组织和协调区域经济和各种社会活动,在拉动经济增长、启动农村市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都发挥着更为积极的作用,因而发展城乡一体化,在众多的差异化路径选择中,发展特色的小城镇带动周边农村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景新,李长江,曹荣庆等.明日中国:走向城乡一体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潘旭明,苏力,李一鸣.城乡一体化和二元经济结构的破解[J].生态经济,2008(7).
[3]李才.对我国实现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技,2009(6).
[4]郭蕊.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研究[J].理论探讨,2009(2).
[5]赵东龙.城乡一体化——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对策建议[J].中国农业资源与规划,2010(2).
[6]胡云.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关键词:河南省;城乡一体化;因子分析
本文为2011年度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1C630022)部分成果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城市和乡村在区域分工中的功能演变,人力、技术、资本和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优化配置,使产业间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在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非均衡发展及思想意识差距。通过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最终实现城乡之间的全面和谐发展。具体到河南,作为人口和农业大省,城乡一体化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就是要在适宜的经济格局上,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城镇、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使农村的文化、卫生、教育等公共设施和社会服务事业接近城市水平;建立有利于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的经济运行机制和公平合理的社会管理体制,彻底改变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因此,正确认识和评价河南城乡一体发展水平,对于制定适合的发展战略,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构建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指标体系设计和数据选取
城乡一体化涉及经济社会、人类生活、生态空间等相互影响的各个方面,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城乡发展的诸多方面,包括经济、社会、人口、空间和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考虑到研究条件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根据科学、全面和目的性原则,以能够反映城乡一体化的真实水平,又能体现城乡一体化动态进程,结合河南的实际情况,本文选取1990年到2009年的数据,就河南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研究。为保证指标在时间或空间上的可比性,优先选择信息量大、特征敏感型的9个比值形式的结构性指标:非农产值与农业产值比(X1)、城市就业人口与农村就业人口比(X2)、人口城镇化率(X3)、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比(X4)、城乡人均收入差异度(X5)、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X6)、城乡消费品零售额差异度(X7)、城乡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比(X8)、二元对比系数(X9)。
二、河南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因子分析
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PSS16.0对上述指标进行KMO检验和巴特利球形检验发现,KMO值为0.725,巴特利球形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小于0.5,拒绝原假设,认为适宜于因子分析。
为了消除因数据类型不同而带来的分析误差,使数据无量纲化,利用软件SPSS16.0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降维因子分析法得到因子特征值及其贡献率。本文选择前三个因子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作为初始因子,其特征值分别为4.843、2.064和1.291,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1.101%,说明前三个因子基本包括了全部指标绝大部分的信息,能够较全面地反映所有指标。因此,提取前三个因子就能较好地解释全部变量信息。
将因子载荷矩阵除以系数i为第i个特征值,i=1,2,3),得到各公因子的线型表达式的主成分系数和原始指标的标准化值,如表1所示。(表1)
根据分析,可以计算每个观测量的各因子得分数F1、F2和F3:
F1=0.404ZX1-0.335ZX2+0.393ZX3-0.173ZX4+0.364ZX5+0.369ZX6+0.340ZX7-0.148ZX8+0.368ZX8
F2=0.236ZX1+0.366ZX2+0.191ZX3+0.520ZX4+0.265ZX5-0.247ZX6+0.433ZX7+0.408ZX8-0.135ZX8
F3=-0.167ZX1+0.227ZX2-0.331ZX3-0.251ZX4+0.283ZX5+0.349ZX6-0.116ZX7+0.636ZX8+0.358ZX8
根据各主成分系数(利用SPSS16.0处理后主成分得分矩阵)及他们的方差贡献率构建综合得分函数:
F=W1F1+W2F2+W3F3
W1、W2、W3分别表示第一至第三主成分的权重,等于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除以方差累积贡献率。计算出权重的数值分别为:0.591、0.299、0.158。把各个主成分权重和得分代入综合评价函数得出河南各年的城乡一体化综合得分,如表2所示。(表2)
三、河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基本判断
(一)河南省城乡一体化水平发展演变。根据河南省各年统计数据得出1990~2009年河南省城市化水平、二元对比系数,与上文中主成分分析得出的城乡一体水平共同绘制图1。可以看出,河南城市化水平一直呈平稳上升趋势,自1995年后,城市化速度加快,并在2004年城市化水平指标达到28.9%以上,河南省开始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换,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城乡二元对比系数和城乡一体化水平系数波动较大,说明河南省二元经济结构演变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波动较大。结合三个指标的数据演变和河南省经济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本课题将河南省1990~2009年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图1)
1、第一阶段,从1990年至1993年。二元对比系数从0.237降到0.168,二元经济结构大幅度恶化,但是由于城市化水平上升态势略微加速,河南城乡一体化水平处于一个快速上升阶段,得分从-2.340升到0.173。在此阶段,由于国家对“三农”的优惠政策对于农业和农民的促进作用较小,农村经济体制没有大的变动,农村经济发展进入徘徊阶段,城市不能有效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城市化速度放缓,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大幅下降。而各地工业迅速发展,在国家宏观政策先抑后扬的作用下,工业化率急剧上升。河南二元对比系数大幅上升在大幅变动中恶化,二元经济结构明显。但在这一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工业的迅速发展,河南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业化、城市化得到初期的发展,城市聚集和辐射作用大大促进了城乡一体化水平。
2、第二阶段,从1994年到1998年。城市化进程加剧,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缓解,城乡一体化形势先急剧恶化后又有所好转。随着国家深化改革粮食购销体制,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提高,城乡二元对比系数从0.181升到0.231。但粮食的连年丰产,使其价格也迅速下降,“谷贱伤农”。尽管随后几年内,粮食价格有所回升,但是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使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利益并未获得根本性的增加,城乡一体化水平也降到1996年的-1.753。1996年以后进入城市经济的新一轮高速扩张期,农村人口城市化速度加快,到1998年河南非农业人口比重已经达到17.6%,平均每年上升0.64个百分点。城市化与工业化呈现出良性互动态势,也使河南的城乡一体水平在波动中先下降后上升,但总体水平较低。
3、第三个阶段,从1999年到2009年。城市化水平稳中有升,二元经济结构呈波动恶化的趋势,二元经济结构加剧转换,二元对比系数从0.19降到2003年的0.14,又升到2009年0.191,表明河南一直处于二元经济结构显著时期。但在这期间,河南省城乡一体化水平大幅提高,由1999年的-0.965上升到2009年1.833。由于国家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政策,要求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对城乡关系和发展的重新定位,极大地促进了农业收益的提高;另一方面,户籍制度的深化改革和就业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农业就业比重迅速下降,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有所上升。河南这一阶段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加快,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标志着河南省进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阶段。
(二)河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基本判断。首先,按上述分析,河南从1999年以来,城乡一体化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进入了城乡一体化的平稳发展阶段,但处于一体化发展的较早期阶段。河南是农业大省,农业从业人口众多,2009年底达到2,765万人,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很强,城市对农村、工业对农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较小。“十一五”期间,河南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产业承接能力不强,城乡基础建设和规划统筹程度不高,各种资源在城乡市场间不能合理有效地流动,农村劳动力大多处于自发流动状态。虽然,在1995年河南提出了“加快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步伐”后,河南城乡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新势头。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城-镇-乡网络结构不合理、辐射带动功能弱,资源利用率不高、各自为政发展、区域发展乏力等问题,还没有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协调运行;其次,河南城镇化发展一直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1990年城镇化率15.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8个百分点,2002~2009年城镇人口增速加快,年均增速为6.44%,高于全国年均增长2.98%的速度,城镇化率达到37.7%。9年间,城镇化率年均增速为1.66%,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为8.89个百分点。与中部其他省份相比,2009的城镇化率与安徽省相差4.4个百分点,与湖北省相差高达8.3个百分点;最后,河南省二元经济结特征显著。2.99的城乡人均收入差异度和0.191的二元对比系数都表明河南省现代产业部门和传统产业部门二元特征对立明显,经济结构整体上仍是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进入1,000美元~3,000美元时,一个国家或地区会进入经济社会矛盾凸显期,也是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人均GDP3,000美元标志着达到中等国家的收入水平和初步实现现代化,河南省2009年人均GDP为3,012美元,正处于二元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能否顺利转型跨越对于河南经济社会的长期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主要参考文献:
[1]陈鸿彬,王兢,陈娟.河南中心城市带动能力评价及提高对策[J].经济地理,2010.4.
[2]徐明华,白小虎.浙江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的评估结果及其政策含义[J].浙江社会科学,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