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阅读范文1
一、用教学机智让错误转化为有效教学内容
在《诺贝尔》中要求学生概括课文主要的内容时,由于一位学生在发言时说到诺贝尔在发明威力更大的炸药时牺牲了。教室里,爆出一阵哄笑,这使笔者始料不及,同样发言的同学很。为了抓住这个难得教学资源,顾及发言同学的自尊,激活课堂气氛。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这位同学说诺贝尔牺牲不是没有理由的,你们能从中找出来吗?
学生在发现同学回答错了着实有点得意,一下子从文章中找出了许多的证据。
生:“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可见诺贝尔是受了重伤,可能九死一生了。
生:“轰!巨大的爆炸声震撼着大地,滚滚浓烟从实验室里涌出来。”实验室在倾刻间化为灰烬,爆炸的威力很大,诺贝尔会有死亡的威胁。
生:“人们的慌忙赶来,齐声惊呼‘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从现场目击者重复的念叨中,诺贝尔真的牺牲了。
生:“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
生:“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
师:是呀,做科学实验本身就充满了危险和挑战,诺贝尔的每一次实验就是生与死的搏斗,都是把生命悬在手上的实验,若干次的实验总有疏忽的时候,综上所述,诺贝尔牺牲是有可能的。
让学生的一次误答成为解读文章的切入点,巧妙地解决了文章的重点与难点,课堂教学进展自然,不着痕迹,反而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诺贝尔不避风险,亲自实验,追求不止,恩泽后世的伟大人格。一位上课从来不发言的学生,也许诺贝尔的个人魅力深深感染了他,也发表了意见“诺贝尔把亲人的死当作了成功的动力。”随之激励他将自己经典发言书写在黑板上。是的,所有一切都不能改变诺贝尔为民造福的初衷。足以说明,这次的课堂是有效的。课堂中有些环节是不可预设的,但出现了始料未及的情节,更需要教师的机智。
如果课堂伊始,就对该学生的概述给予否定,课堂的效果会截然不一样的。
二、引导巧妙解词,让学生经历思维的过程
学生在解读问题是总是片面的,这是由于学生的思维特征决定的,习惯于直觉思维,凭感性的经验,而缺乏理性的思维方式。请看《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片段:
师:为什么柔弱的水能够滴穿坚硬的石块呢,能不能从这一自然奇观中找出答案?
生: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石块。
面对学生只捡到文中的只言片语就来回答问题,显然是不够的,需要教师的继续引导。
师:什么叫锲而不舍?
生: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几万年……
师:这么多年来,水滴从不间断自己的工作。与上文哪一个词相对应?
生:接连不断
?
生:持之以恒
师:水滴光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就能将石块滴穿吗?请同学们在读书时一定要细心,一定要从这一自然现象中找出跟深层的理由。
生: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
师:那么水滴除了有持之以恒的态度外,还具备什么??
生:目标专一
师:那么谁能够完整地回答,水滴为什么能够将石块滴穿?
浅阅读范文2
【关键词】浅阅读;大学生;高校图书馆
。在社会上的浅阅读成为一种趋势后,大学生的阅读方式也在悄然改变。有大学生读者以“好读书,不求甚解”来看待自己的浅阅读,认为自己有古人之风。
“浅阅读”,是指一种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甚至娱乐性为最高追求的阅读形式。浅阅读的主要特征是阅读快餐式、跳跃式、碎片化。
浅阅读能成为大学生所接受并流行的阅读方式,自有其存在和发展的优势:
1.浅阅读物美价廉。以纸质图书为例,同样一册书,在网络上可能不用花钱就能看,而购买则平均需要三十元左右。在出版质量不高的今天,一本书中有用的内容通常也只有几节甚至几句话。所以,对于不需要深入阅读只要大致了解或引用,而且没有收入的大学生群体,选择网络做成本较低的浅阅读是必然的。
2. 浅阅读时效性强。通过浅阅读,大学生在有限的课余时间和排队、等车等等的碎块时间内,能够快速获取信息,扩大知识面。现在数字媒体和网络媒体相结合,对于新闻、热点的推出非常快,有的新闻只有一个大标题,大学生用手机、IPAD等移动设备进行浅阅读正合适。而且,人的精力有限,即使是大学生,对于很多方面的知识也只需要大致知道,并不需要深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浅阅读足够了。
3.浅阅读的娱乐性强。在这个速读时代,娱乐性的内容占比非常高,而大学生更加容易受到娱乐所吸引,所以相当多的大学生读者浅阅读的内容为娱乐性。
虽然浅阅读的存在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其不良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大学生读者仅仅把读书当成简单的休闲和消遣方式,或者当作是获取某种利益的途径,而不是作为提升学识修养和理论思维的手段,那么其过于功利性的读书目的会使青年人在失去学习自觉性的同时带来思维的惰性和钝化。
长期的功利性阅读不利于大学生读者人格的完善、精神的发育、知识构成的合理化,甚至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也会产生不良影响。读书,是大学生提高文化修养和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如果大学生平时不读书、不看报、不太思考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很少深入研究问题,遇到新问题发生时,就拿出一本相关的书顺手翻几页“临时抱佛脚”,或者事到临头“上网查一查”,以搪塞问题,不求甚解,小问题、小情况可以顺利解决的话更会养成惰性。正在养成自己思维方式的年轻人,长此以往的浅阅读下很有可能形成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惰性思维,有问题不想着自己解决,依赖性增加。如果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仍然在这种惰性思维下做出工作决策,那么其中的弊端不言而喻。
另外,受购买力所限,大学生浅阅读的载体多为手持阅读器,如手机、IPAD等等,除专门的电子书如汉王等是电子墨水屏外,多为背光源显示,长期阅读对视力伤害大。
古人做学问要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笃行之”。读书之用途,小而言之可以了解社会、增长学问、开阔眼界、陶冶性情、丰富生活、充实自我;大而言之可以掌握科学、明辨真理、培养能力、提高水平、奉献社会、报效国家。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他们的阅读行为决定着一个民族思维的深度和高度,对文化传承、国家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而浅薄、浮躁同时依赖性强、思维惰性的民族是无法强大和发展的。已有专家指出,如果大学生仅仅满足于浅阅读,或者过分热衷于浅阅读,那么这种阅读趋势对于国家和民族将是灾难性的。
2007年浅阅读倾向出现时,国家出版总署曾表示,将推出六大举措应对国民“浅阅读”:优化出版物产品结构,引导阅读方向;积极推动重点出版工程,打造更多阅读精品;大力推动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出版业的转型,满足多层次、多方面、个性化的阅读需求;扶持和鼓励内容创新,增强阅读的文化含量;建立健全基层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城乡居民文化权益;加强监管,规范秩序,改善国民阅读环境。
1.优化馆藏文献载体结构,高校图书馆可将经典文献、推荐的专业文献以及流通率高的纸质文献做成数字版,并挂到校园网或图书馆网,引导大学生阅读。
2.积极采购并做出详细推荐经典文献,对重点专业、重点学科做系统的书目推荐单,让大学生知道学什么需要什么书,做到主动导读。
。
当然,所谓的“深阅读”与“浅阅读”并非存在绝对的对与错。。同一位大学生读者出于不同目的,深阅读和浅阅读在同一本书上都可能出现。同时,在产业分工越来越细化、专业深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大学生读者对深度内容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高校图书馆当然不应该盲从于读者需求,只迎合大学生浅阅读需要,反而应该强化他们对于某些问题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深层次阅读。
。同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浅阅读,手机电子书、微博等等在大学生中的使用的人数越来越多,大学生在这些碎片化的信息中也各取所需,乐在其中。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应该及时改变自己的服务方式,加强对经典文献的推荐,设立更多、更方便的读者沟通渠道,建立舒适的阅读环境,并适当参考国外大学的学科馆员制度,在满足大学生读者浅阅读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深层次阅读,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勇于进取,培养大学生在享受浅阅读乐趣的同时,拥有自己深层次的思考,从而培养大学生树立起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观,和善于思考、不人云亦云、求索不怠的正确的世界观。
参考文献:
[1]徐燕宾.高校读者的移动阅读需求及对策[J].百色学院学报.2013(5):92-95.
浅阅读范文3
然而,不知不觉中,我们迈进了一个“浅阅读”时代。静静地品读,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奢望。越来越多的人从过去的“知识分子”转变为“知道分子”。
多媒体、流媒体、博客、电子小说……在浅阅读者看来,他们更喜欢在资讯中嬉戏冲浪,更喜欢浅尝辄止,什么都知道一点。
然而对正值知识积累阶段的高中生而言,这种形式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海量信息,过眼而不入脑,从而造成他们对任何事情都以快餐式的态度接受,凡事只看表面,失去了深入了解和思考分析的能力。
因此,作为教师,有必要对他们进行适当引导,让他们以合理的方式、正确的心态,来进行课外阅读,同时积累知识,培养其处理信息的能力,真正做到摒却浮躁,沉浸语文,陶冶情操。
。数据显示,在2月至5月期间,高一、高二年级的同学借阅数量远远超过高三年级,尤其是高一年级,借阅数量达到总量的66.2%。在他们借阅的书籍中,文学、艺术和历史类作品,占据了高一图书流通量的90%以上,且流通速度相当快,最多的一位同学在3个月内就借阅了39册书,平均每本书的阅读时间只有2.3天。同时,借阅书籍中,文学类作品占据比重极大,约占图书流通总数的71.5%。其中1949年后的现当代小说又占据绝对优势,达到64%,这其中,出版年限最早的是1982年1月由花城出版社出版的《郁达夫文集》,而更多的是最新出版的流行小说。三个月内流通次数超过10次的大多是网络小说的实体书,比例高达91%。
此次调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高三学生迫于学习压力,基本没有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而相对轻松的高一、高二学生,阅读范围也比较狭窄。课外阅读整体状况呈现出单一化、浅显化的特点。
鉴于此,笔者尝试在自己所任教的班级开展教学实验,旨在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促进学生扩展课外阅读视野,将课文阅读与课外阅读紧密结合,指导学生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中获取信息。
从课内到课外,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纵观现代语文教育学的发展,阅读教学始终占据了极重要的地位。从“癸卯学制”规定的语文教学内容中看到,初等小学(共五年),经文字数从第一年的九千六百字,渐至第五年的二万八千八百字,五年共读十一万多字。高等小学(共四年),共读九万六千多字,中学(共五年),共读二十一万多字。1929年的《初级中学国文暂行课程标准》也在“最低毕业限度”中规定:一、曾精读选文,能透彻了解,并熟习至少一百篇。二、曾略读名著十二种。1908年商务印书馆发行的《中国国文教科书》五册书选文700余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要求高中课本每册字数不超过30万字,编入教材的传统经典比例不低于30%。教材中的选文经过精挑细选,毫无疑问是值得精读的,同时,在精读选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做些拓展阅读,不失为一个激发阅读兴趣,扩展阅读视野的机会。
以沪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主题为“读书生活”,所选课文有贾平凹的《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赫尔曼・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及于是之的《幼学记事》,三篇课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读书对人生的影响。学习这个单元,正是激励学生热爱阅读、学会阅读的最好契机。
。。事实上,这项作业旨在了解学生的阅读状况。在同学们的随笔中,我发现班中不乏爱读书且读书颇有心得的学生,甚至有学生表示,在刚刚过去的暑假中,一口气阅读了25本书。且不论书籍的种类和质量,单说数量,已经是相当让人吃惊了。由此我确定,学生们大多对阅读有兴趣,只不过淹没在繁杂的学业之中,没有精力去顾及;另一部分原因是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远远赶不上对网络或游戏的兴趣,两相比较之下,即使有时间有精力,也不会用于阅读。因此,作为教师,一方面有必要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要给学生适当的引导和规训,督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要求学生隔周撰写读书笔记或简报摘抄;早读课由同学轮流朗读优秀文学作品;在班级内设立小型图书馆,传阅各人喜爱的书籍等。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阅读成为本班学生语文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喜爱阅读的学生来说,这些活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阅读习惯,从读过且过,到摘抄评价,阅读更为深入。而对于阅读兴趣不高的学生来说,虽说只是被动接受,但不限范围的阅读并没有给他们增加负担。
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学生的阅读量,但是如何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是一个更为艰巨的任务。
从接受到表达,巧妙运用同伴教育
朱经农在《对于出中国与课程的讨论》中提出:“非把‘被动听讲’改成‘自动阅读’不可,主张教师要切实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和讨论兴趣。”
从某位学生的随笔中,我了解到她对阅读产生兴趣的契机,最初来自朋友的推荐和自身的好奇。她说:“有一次与一个朋友聊天,无意中说起书,她说她喜欢《梦里花落知多少》,是三毛的。出于好奇,去学校图书馆把这本书借了出来,看完后,触动很深。于是又把三毛的其他书悉数借来看。大概就是从那以后,开始喜欢上了看书。”
心理学研究表明:同龄人之间心理沟通的概率最高。对于稍大一些的教育对象来说,同伴群体对他们的影响往往超过父母。在习惯形成方面,同龄伙伴可能会给他超过父母的影响力。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为此提供了理论依据:“人有许多复杂的行为是不可能通过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作用简单地加以控制和改变的,必须通过观摩、示范或学习,通过模仿才能获得――孩子们常常模仿、吸收的大多数是身边令他喜欢的同龄伙伴的行为。”(孙云晓、张梅玲主编《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所以,在培养教育对象养成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教育者利用同伴关系,开展一系列活动,是积极有效的途径之一。
据此,我在班级中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交流活动。比如让学生在课堂上朗读自己的读书笔记,并将优秀作品展示在班级宣传栏;早读课由同学轮流朗读自己近期读到的优秀文学作品,并适度展开讨论;让学生们传阅各自的简报摘抄本等。
活动开始阶段,学生对此并不热衷,部分学生仍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对待,选文一般为流行的报纸的著名专栏,如《新民晚报》的“十日谈”,或流行杂志,如《读者》。但是在交流的过程中,在一部分认真阅读的学生的带动下,活动渐渐活跃起来。从每位学生的选文方向中,可以发现他们各自的阅读兴趣及个性特点,这不仅是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更能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内心。比如看似温柔可人的语文课代表,却选了篇抨击当代教育的时文,针砭时弊,言辞激烈;比如平时语文考试成绩一贯不佳,且被认为沉迷于玄幻小说的男生,却选择解读《孙子兵法》,展现了对军事理论的高妙见解。
通过这些交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站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在整个交流过程中,教师的评价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也让学生更乐于向同龄人袒露自己的心声。认真对待每一次展示和交流,就要求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阅读。他们开始主动亲近书籍,常常互相推荐文章,询问意见,交流阅读感受,颇有些“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意味。
从流行到经典,逐步加深阅读难度
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认可,自身修养的提高,都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条件,但是在培养兴趣的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层级,广泛的同时也有选择地阅读。
在开展交流及朗读活动的同时,教师本人也参与其中,主动向学生介绍自己的阅读经验及阅读感受,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注意所荐书籍的理解难度和可读性,切不可将晦涩艰深的作品一股脑儿推荐出去,即使它们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应当防止它们浇熄了学生的阅读热情。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正如贾平凹所言,“你真真正正爱上这本书了,就在一个时期多找些这位作家的书来读,读他的长篇,读他的中篇,读他的短篇,或者散文,或者诗歌,或者理论”。比如余华,《活着》总比《在细雨中呼喊》易懂一些,比如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总比《世界尽头和冷酷仙境》动人一些。
随着语文素养的逐步提高,我尝试在阅读书目中加入些中华经典作品。。
文言文对学生而言向来是“老大难”的问题,俗话说“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三怕中“文言文”居首。果然,在推进中华经典作品诵读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学生们对文言文没有兴趣,也很难读懂。如果强加于他们,恐怕也只能是负担。易中天的《三国》、于丹的《论语》、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之所以会如此流行,是因为他们用最浅显的语言讲授那些原本枯燥的道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的经典诵读也需要有点“娱乐”精神。于是,我尝试鼓励学生收看“百家讲坛”或阅读相关丛书,循序渐进,逐步消除对文言文的畏难情绪,同时要求学生加强记诵和积累。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还可以通过专题阅读,以课题的形式开展研究,构建开放的、适应时展的语文学习环境。
通过一学年的教学实践,已取得了初步效果。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知识积累,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精神。一部分原本对阅读没有兴趣,甚至对语文学习有畏惧感的学生也开始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更有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到了精神的充实与心灵的宁静。有学生表示:“读书能很好地提高自己。。同时,看书可以静心,一些平时口口声声说自己要忍耐、坚持的人,没有付诸实践,而阅读可以帮助我们冷静思考,摒弃浮躁。。通过阅读,自己就像一个圆,在不断膨胀的同时不断接触更新的思想,不断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与不足,并自发地寻找更多的精神食粮来补充自己。”(摘自学生随笔)此外,学生的语文成绩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尤其是作文成绩,从最初的年级中下游攀升到了年级前列。
不过,课外阅读贵在坚持。鉴于课内阅读时间的有限和空间的狭窄,高中生面对的各学科作业及考试的压力,高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
浅阅读范文4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索
从目前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来看,阅读教学仍然是制约初中语文深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是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深思和考虑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谈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一、营造情境,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
营造情境,即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来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加深其对课文的感悟。在课文《威尼斯的小艇》的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威尼斯优美的风光,学生迅速被文中描绘的水上城市的无限风光所吸引,学生就会怀着极高的兴致来进行课堂学习,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鼓励学生勇于质疑,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古语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质疑。教师要对学生的观点表示肯定,然后引导学生回到文章的主题上,促使学生从更深的层次体会文章的内涵。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主旨,并有利于他们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总结、解决问题,并从中得到更多的启迪和启发。
四、引导学生赏析美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所谓赏析美点,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美点进行列举、品评、阅读、赏析等,这种实践活动的方式多样、形式灵活,可以促使学生从多个角度赏析文章、发表意见,也可以在教师的创设中开展相应活动,提高学生的文章鉴赏水平。美点赏析在语文教学中不但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因此,在学生学习活动开始之前,教师要做好示范工作,充分考虑到对学生的借鉴作用。
总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作为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努力提高每一位学生的阅读水平,为学生将来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武丽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刍议[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9(24).
浅阅读范文5
一、语文教学中的种种“浅阅读”
关于“浅阅读”,在我们所见到的材料中,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我们可以明确的是,它是相对于“深阅读”
而言的,是一种随着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网络的发展及信息的急剧膨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工作压力的增大而出现的一种新趋势。其表现为:读者在选择读物时偏重于畅销书、期刊等休闲、时尚、通俗、娱乐性质的书籍,少看或不看那些大部头的经典名著;而人们阅读的态度也呈现出“功利化、随意化、浅显化、休闲化”的倾向,阅读目的的实用性增强;阅读的意义和宗旨也偏离了传统阅读的审美、感悟、思考的轨道,转向休闲、娱乐、消遣的需求。
“浅阅读”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浅阅读的阅读文本具有人文精神缺失的先天不足,传统的价值观念、人文关怀、审美理想、道德规范,一概遭到其无情解构和彻底颠覆;其次,“浅阅读”导致“对文学审美经验的淡化”,“经典文本所追求的思想内容的超越性、反思性、批判性,艺术形式的独创性、实验性、先锋性,以及充盈期间的忧患意识、苦难意识、神圣意识,在浅阅读文本中是统统被弃如敝屣的叭¨。浅阅读尤其对青少年语文学习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我们发现,这种“浅阅读”不仅在社会上大行其道,而且在语文教学中也普遍存在,比比皆是。语文教学中的“浅阅读”即对文本的阅读停留于表层,缺乏深度的思考、感悟、咀嚼和品味,并且呈现出感性化、随意化、娱乐化等倾向。其主要特点与表现如下:
.快速浏览,阅读表层化;自由选读,阅读碎片化阅读有精读、速读、略读等之分,它们各有自己的应用范围和作用。速凑、略读作为一种阅读方法和能力,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但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常常将精读课上成泛读课:让学生“用1分钟时间快速浏览课文”后教学就转为讨论,这种“浏览式”的阅读必定是浮光掠影的、流于表层的,根本谈不上“咀嚼品味、体验感悟”,完全背离了阅读的宗旨和意义,基于这种阅读之上的讨论也必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阅读的价值与意义首先体现在“读进、读懂”基础上的读透、读精,方能形成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理性思考,也只有反复涵咏体察、思考玩味的“深度阅读”才能真正承载语文教学的使命。
一些教师为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鼓励学生任意选读,喜欢哪一段就学哪一段,哪一点印象最深就谈哪一点,结果学生提出一大堆问题,教师逐一展示和解释,教学成了回答学生问题的答疑。而学生所提问题良莠不齐:有的虽表述不同但实则重复;有的脱离文本,主观臆想;;有的甚至不是语文教学要讨论的问题。
.游离文本,阅读泛语文化;消解文本,阅读呈现随意化阅读泛语文化主要表现在过分注重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思想教育的灌输,而忽视了对文本的语言艺术的领悟,以致使语文课偏离了基本方向,呈现出泛语文化倾向,语文课成了无所不包的大杂烩,却唯独缺少“语文味”。更有甚者是离开文本、架空文本单纯对内容作无限的发挥、拓展。语文课变成了其他课的“附属品”,即将语文课变成了文化课、思品课、自然课、历史课的“打工者”,结果是“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家的田”。例如,在学习《齐人有一妻一妾》时,有人让学生探究“人类应如何进一步开发利用死海的资源死海将来是否真的会于涸?我们该如何拯救死海?”学习《愚公移山》,有人组织学生讨论“愚公为什么不搬家,到底应不应该移山?”这种就内容谈内容的解读偏离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迷失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方向,是语文教学的“自我放逐”【2I。
一些教师由于对“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存在不正确的理解,在实际教学中,误将不同学生对文本的不同感受等同于“个性化”体验,从而导致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开放式阅读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与分寸,结果是信马由缰,由学生随意发挥,任意解构、消解文本,甚至对经典文本进行颠覆性的戏说、解读。其具体表现是,脱离文本的语体,不顾人物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歪曲文本的原义,超越文本的道德底线,对经典作品及其人物故意以现代的眼光进行调侃、嘲讽。例如,阅读《愚公移山》时,有学生提出,愚公移山是破坏生态平衡,不如“搬家”;阅读《我的掇掇于勒》时,有学生认为菲利普夫妇的行为很正常,这种情况在当代的市场经济背景下普遍存在,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
这些理解,貌似合理,被一些教师说成是个性化、多元化的创新理解,但只要稍做思考,就可以看出,这类解读以今律古,完全以现代人的生活经验和观念来理解作品,表现出的是对文本的极大的不尊重和对阅读主旨和意义的偏离。
.活动泛滥,阅读娱乐化;乱用多媒体,阅读感性化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口号下,一些教师让学生“动”了起来,1分钟讨论、编制表演课本剧、辩论、采访等综艺活动的形式被搬上了课堂,一堂课短短的分钟,学生们欢声笑语,讨论交流,自编自演,提问采访,辩论演讲,“动”得不亦乐乎。然而,我们不能不遗憾地说,这些活动追求的是表面的热闹和丰富,实则为活动而活动,缺少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缺少感悟和品味,甚至脱离了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和规律,有的甚至是在戏说文本,歪曲文本。例如,有的教师在《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中,让学生在简单地梳理了文章的线索、人物的关系后,即进行讨论、辩论、表演,在学生调侃、搞笑的表演中,于勒变成了腰缠万贯的大老板,带着菲利普一家吃。肯德基、麦当劳”,而教师作为教师,却将此作为得意之作大力褒奖学生的所谓激情、想象力、创造力。至于该文的深刻思想内涵、细致传神的人物描写等则统统予以忽略。“有些语文课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旗号下,变成了喧闹的自由市场,变成了随意的谈话节目,变成了五光十色的声像展播,变成了各显其能的综艺赛场【3M,“课堂失去了宁静祥和的阅读氛围,也就失去了阅读的本真状态,没有‘静’的支撑,‘动’变成了过眼烟云,空中楼阁忡【3饰。
“学科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的提出对语文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和现实意义,但由于有的教师对这种“整合”缺乏正确理解,滥用、乱用多媒体,导致了阅读的感性化倾向。一些教师使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出了动听美妙的音乐、美丽的画面、标准的朗读示范、预先设计的板书,阅读变成了轻松、愉悦、刺激的“文化快餐”,学生欢迎。教师得意。
然而,这些教师们却没有意识到,多媒体的运用导致的喧宾夺主,遮蔽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与体验,读文变成了直接的读图、听声音,文字的独特魅力与其引发的丰富的想象在这里荡然无存。长此以往,学生只爱看图、听声音,怕读文字或读文不深,必将导致语文深度阅读能力的削弱和丧失。正如有专家指出的,“这种文本被‘缺席’阅读所造成的结果是:阅读平庸化,阅读感官化,阅读惰性化,阅读僵固化竹[4他。“这种以读图来挤兑文本阅读的做法,完全抛弃了文本阅读特有的长处,完全背离了语文课以‘语言教学’为核心的宗旨.是一种错误的做法”HJ62。
.肢解考点,阅读功利化;拓展以时文为主,阅读时尚化虽然新课改带来了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的教育理念,但应试教育的积习并没有完全消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时常会看到应试教育的痕迹,那就是以。考试”为阅读教学的指挥棒,因而对文本进行考点肢解。我们在初一、初二的课堂上就经常能听到教师对学生强调“这里是考点”、“这种问题,考试时应该这样回答”之类的说教,有些教师甚至把原本充满文采和情感的文本肢解成一个个考点问题,然后逐一解说标准答案,并强调一些考试注意事项。这样,阅读能力的提升俨然就是极端的功利性的应试能力的提高。
到了初三,更是几乎无课不提考点,甚至写作辅导课,教师也常常总结出很多所谓的写作技巧,诸如议论文、记叙文各种文体应该怎样开头、怎样结尾,第一段写什么、第二段写什么等。这就使本该充满个性和灵性的作文变成了。千人一面、千面一腔”僵化生硬的模板。这严重损害了学生对阅读、写作课的热情与兴趣,是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倦感和疲劳感的直接原因之一。
课外阅读是课内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其质量与效率高低对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课外阅读应与课内教学相呼应,形成“课内得法、课外得益”的态势,从而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但是,我们发现,与课堂“浅阅读”相似的是课外阅读的拓展也呈现出严重的“浅阅读”倾向,即教师在课堂布置的课外阅读多以时文阅读为主。例如,很多教师选摘《读者》、《青年文摘》等刊物上的文章作为训练的篇目,而布置对经典名著的阅读时则未能指明出版社与版本等的要求。这样学生为求省事,就只多读经典名著的“通俗本、普及本、精简本、口袋本”,甚至阅读一些戏说、歪说经典的读物。这是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无厘头地曲解、恶搞经典名著,并且自以为是。个性化阅读”、“创新理解”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71一二、语文教学“浅阅读”的原因分析产生语文教学的。浅阅读”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如下。
.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标准的误读、误解新课程改革带来了全新的理念,教师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改革中,比较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由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标准的许多地方存在着一定的误读、误解,所以就导致课堂教学出现“浅阅读”
现象,与真正的课改理念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例如,对语文学科的特点认识模糊。新课改摒弃了以前的语文纯工具论的观点,提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思想,但这个思想落实到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却由过去的机械操作的“语、修、逻、文”等语文知识的讲解,滑向了另一个极端,即过度偏重语文的人文性,忽略了语文的工具性,语文教学架空了语言教学,片面进行思想内容的挖掘,语文教学出现了泛语文倾向。又如,课程标准中提到“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等,一些教师就将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理性分析与新课程对立起来,课堂上不敢讲“知识”,该分析的不分析;谈新课程要求增强学生对文本的体验、感悟,有些教师上课就避开“讲解”,似乎教师讲了,学生就不能体验、不能感悟了,以致教学中学生随心所欲,教师“不作为”;新课程提倡“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以学生发展为本”,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坝4将其异化为“以学生为中心”。还有,将“个性化”阅读变成了“随意解读”。将“愉快式”教学误解为表面的热热闹闹或只给学生以浅层的感官刺激,使课堂变成了“娱乐场”。。总之,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标准的误读、误解是造成语文教学“浅阅读”现象的主要原因。
语文课改的关键在教师,希望在教师,然而目前一些语文教师的素养却很不如人意。调查显示,“中小学教师的阅读内容都与教学教材息息相关,阅读主要还是围绕考试转,围着分数转,跟考试、分数没多大关系的书籍,他们很少碰”【5J。对教师的访谈得知,很多教师没有仔细地读过课程标准,有的教师手头、案头甚至没有语文课程标准,他们所谓的课改理念、标准只是教研活动时听来的只言片语,理解上也望文生义,断章取义,一知半解,这样的水准当然难以胜任课改的重任。阅读匮乏直接导致了教师的学养和底蕴缺失,导致了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感悟能力低下,因而在教学中不能准确地把握语文学科的定位。
.社会上“浅阅读”现象的影响社会上,“浅阅读”之风盛行,经典阅读风气衰微,人心浮躁,影响和渗透着教师和学生的“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据调查,中学语文教师除了教辅、教参、休闲杂志、报刊外,基本处于“不读书”的状态,教师阅读的匮乏直接导致了教师的学养和底蕴的缺失。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大多集中在教辅书上,此外就是一些卡通、动漫书、畅销书,或者上网浏览信息、聊天。市场上充斥的一些“戏说、大话”经典名著的读物和超越道德底线的对经典名著的歪曲、颠覆性地改写的读物,对学生的理解更产生了不良影响,是导致他们在课堂上出现歪曲、戏说文本的原因之一。学生课外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有益补充和拓展,表现出较强的可选择性和灵活性,其主要内容应该是中外名著和文质兼美的文章,阅读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视野,增加阅读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品位。课外阅读直接关系着课内阅读的质量,而目前学生的课外阅读则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计划,缺乏必要的指导和监控,与课堂教学脱节。
可以说,大多数语文教师和学生的课外阅读基本处于“浅阅读”状态,而“浅阅读”的功利性、消遣性、浏览式、跳跃式、碎片化等典型特征及“快速、、快扔”的消费指征对教师、学生语文阅读有着明显的影响。教师对社会上的“浅阅读”缺乏抵制能力,自然对课堂上学生的各种“浅阅读”现象也不能进行有效的鉴别和引导。
。。提升语文教师的语文理论素养,增强语文教师的内功,是遏制语文教学“浅阅读”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师除了学习语文教育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外,还要自觉地阅读一些经典的文学名著等。学识广博,底蕴深,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引领方向,匡谬正误,使得教学在良性互动的平台上发展。
浅阅读范文6
一、突出情感因素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这次课改的核心之一,因此,语文教师就是要用语文独特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去丰化和磁化语文阅读过程,收到让学生感动流泪的效果。。其次要唤起情感共鸣――“传情”:“用自己的情感之火,去燃起整个班上数十颗心灵的情感的火焰”(于漪语),教师要投入课文情景,把自身体验到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进行心灵接触,产生情感共鸣,从而领略文学作品艺术的光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情感的感染驱动为中介,以读为旋律,融声音、表情、姿态、手势为一体,综合运用多种情感教学方法,力求“以形美感目,以音美感耳,以意美感心”,师生之间心相印,情相通,让浓郁的情感氛围始终笼罩在课堂之上,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产生精神交流,从而调动学生深层次的――“释情”:当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较准确地领会文章情感,或被人物精神所感染,或被优美景观所陶醉时,随着情感蓄积加深,情势加剧,会产生急于喷发的动机,即出现了“情满而溢发”的现象,教者要把握好学生急于释情的需要,为学生创设表情达意的途径和佳机,培养学生丰富的移情能力,并从写作训练中展现学生的审美感受。
二、珍视自主解读
阅读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生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
其一,阅读教学要从教师教阅读转为学生学阅读,要以学生潜心读书为本。
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只有直接面对文本、潜心读书,才能获得个人的理解、体验、感受。教师的牵引乃至繁琐的内容分析,无异于越俎代庖。阅读还是一种从书面符号中获取和转换信息的过程,其特点是独立性、个体性。这一过程教师的讲解代替不了,学生的合作学习也取代不了,必须靠自己在阅读中边读边想,开启心智。教师要充分认识自读自悟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极端重要性。在阅读教学中要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回归常态,沉浸其中,真正读进去;要给足时间,使学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读、思、画、批。自读之后有个人的感受、体验和见解,能提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其二,阅读教学是有一定目标、指向的阅读活动,不是无目的的自主学习。
教师要在与学生共同学习中“导”,在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中“导”。教师首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要俯下身子,走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三个尊重”: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而且是“使用学习中的首席”。因此,要在学中进行指导、引导、辅导、诱导。;对于学生理解不准、理解不深的重点、难点,教师要作为问题提出来,和学生共同探讨;对于学生尚未意识的学习方法、尚未养成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引导其发现、习得;对于学生应知而不知、讨论交流后仍理解不到位之处,教师要做必要的、精要的讲解。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导”,要从学生“学”的实际出发,以学定教,因势利导,教师不应主观地牵着学生走;教师的“导”,要在师生共同学习、交流对话中“导”,应有情感交流、有思维碰撞,而不是冷冰冰的“我教你学”;教师的“导”,要落实到使学生学会学习,逐渐生成,逐渐建构,在动态的学习过程中建构知识、能力、方法、习惯。
三、推崇研究性阅读
研究性阅读,是以信息论为理论指导,阅读介质除了传统的书籍报刊外,还应包括视听信息、网络资讯、多媒体等,它把阅读材料看成一个系统的信息集,通过识码、解码、编码达到对它的有效理解与把握。它过滤次要信息,筛选主要信息,压缩有用信息;使无序信息条理化,使隐性信息显性化,把信息原码重新组合加工,衍生出新的信息。在这里,阅读已不是语文范畴内的作业,而是读者获取信息的一种手段。。也就是说,阅读过程是认知信息的过程,而不是识别语文知识的过程。就中学阅读教学的本质与根本目的而言,要教给学生的就是这种筛选信息的能力,而不仅仅是通过阅读教学来加强语文修养。研究性阅读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应该是合作探索型课堂模式。其基本流程是:1.以问题为中心,确立阅读目标,以一定涵盖性、综合性的问题为阅读定向;2.自主探索,筛选目标信息。由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相关信息的采集、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3.切磋问难,提高阅读效能,分小组讨论、争辩、启发;4.交流评价,反馈阅读质量。由学生主自主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反驳、完善,教师评价。研究性阅读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1.主动积极,乐于探索;2.潜心研读,独立思考;3.质疑问难,互动合作;4.善于发现,注重总结。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向教师提问特别多,师生问答不能是简单的对错判定,而应该是平等协商的讨论,所以,学生正确的提问方式应该是:先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再询问教师的看法并与之讨论,如不同意教师的意见,要进一步质疑。研究性阅读教学法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主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发展,教师由主宰课堂到主导课堂,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变革。因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做通才教师,而不是只懂语文。语文教师要特别重视自我全面发展;2.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质疑问难的随机性,使教学过程可能出现不可预知性,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智慧驾驭能力,还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机智敏捷的反应能力和开放、民主、宽容、合作、平等的教学心态;3.教师不应是知识的仓库、权威和真理裁判官,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服务员、协助者和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