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校本课程建设经验范例6篇

2024-09-28 来源:华佗小知识

校本课程建设经验范文1

(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1)

【摘 要】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所以课程建设思路是极其重要的。以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为例,提出了:(1)打破常规,注重知识需要,顺应时代;(2)夯实基础,强化工程素养,详略得当;(3)重视能力和贡献,减少职称、学历的限制和;(4)强化学生动手能力;(5)提高产学研结合程度等方面的思路和想法。期望能为环境工程专业和其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 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环境工程;工程素养;时代要求

基金项目: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项目;徐州工程学院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YGJ1456)。

围绕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议题,进行课程建设相关领域改革和调整是非常必要的,而人才培养必须符合时展要求,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向匹配,也只有这样,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才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支持。即提高课程建设内涵发展才能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2]。

环境工程专业的兴起和发展是伴随着环境工程污染情况的出现,并不断的危害到人类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相应的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建设也是随着社、经济、生态的发展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为了使环境工程专业更适应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的需要,环境工程专业对骨干课程进行多次调整,使环境工程的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可是在适应过程中出现了几乎所有的高校都照搬照套,导致几乎所有高校环境工程专业骨干课程完全一样,没有特色、没有地方性和专业特性,特别是一些新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了所谓教学规范化和与国家其它高校接轨,教育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课程全部选用,其他基础课和必选课也基本上选用和著名高校一样的课程。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没有特色,没有错位发展,长期以往,培养的学生既很难向著名高校学生一样具有创新性,又很难与职业院校学生一样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导致学生就业、专业建设和学校发展陷入两难境地[3]。根据多年来指导环境工程专业的和思路。对于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根据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出相应地课程建设思路和做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专业人才更能适用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

1 打破常规,注重知识需要,顺应时代

对于新建本科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应在综合考虑教育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定的课程和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错位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如《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置处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等5门课应该必选。而《环境工程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等课程不一定要开。因为对于新建本科院校的毕业生绝大多数会进入污染控制现场作为运行管理工人,或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深造。如果有学生毕业后进入环境保护政府部门或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由于这些机构和部门都是一些法律法规制定者和执行者,相关知识可以在工作后补充。所以环境工程专业课程应选用必用的,社会现在急缺的方面。而《土壤污染控制工程》等目前环境工程领域急需的知识和技术,对于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必须作为知识储备,但是这些课程却没有进入教育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的骨干课程系列。另外,有些学校根据目前对各类污染环境进行生态修复的热点,相继开设了一些《环境生态学》、《污染生态学》、《土壤污染防治及修复》等课程,但是这些知识均为一些专业知识的学习,建议将这些课程合并为《污染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等。

2 夯实基础,强化工程素养,详略得当

考虑环境工程专业特点,应该加强化学、生物等知识的学习。但是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应该加强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无机化学的学习,淡化物理化学的学习,因为对于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对水体中污染物特性的认识和检测。而对于生物类知识,应夯实与环境污染生物方面知识和环境生物学,淡化基础生物学知识,因为对于世界范围内生物处理技术是污染物去除及其重要的主流技术;对于生态类知识,强化生态修复知识和理念,减少生态学基础知识,强化学生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知识;总之,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使用的化学类,生物类和生态类教材应区别于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高校,强化动手能力和工程素养,而不是一味的学习简单的基础知识。建议相关教育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相关出版社编写适合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材。

3 重视能力和贡献,减少职称、学历的限制

一些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出现了一种现象。高职称教师承担的往往不是专业必修课由于年龄、学历和经历使他们知识缺乏,而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要求相对较低,使这些高职称教师出现知识缺乏而陈旧,而不思进取。高学历的老师由于经过博士、博士后培养后,可能其兴奋点不是教书育人,而是科学研究,往往教学质量较好的不多。通过对几所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考察发现,教学骨干往往是硕士学位的讲师青年教师,而不是高学历的博士和高职称的教授,所以改变高校现有评价体系,建立以学生学习质量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评估体系,而不是现有高校重科研轻教学,而本末难置。因为教师是课程教学的执行者,任人唯才才能很好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4 强化学生动手能力

传统教师是填鸭式满堂灌,教师工作量大,学生容易产生听觉和注意力疲劳,身体长时间坐着,也是学生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而且很多环境工程专业有些课程或章节不一定要在教室上,可能在现场教学或竞赛式教学质量更好[4]。如:《环境工程微生物》中的有关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的种类、作用等章节,可以先从学生自己分组培养各自的活性污泥或生物膜中的微生物(业余进行),然后统一观察学习各自培养的微生物中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的数量、活性和种群(实验室进行),然后相关交流微生物培养的心得(实验室或污水处理现场),将各自培养微生物的情况作为一次学科竞赛或课外作业。;(2)掌握了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和作用;(3)提高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兴趣。进行课程改革,就是发挥教师的专业素质、责任心和学校的职能,想尽一切办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5]。

5 提高产学研结合程度

资料显示[1,6],毕业生就业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各个高校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课程的变更相对于专业变更来说,更快捷方便一些。而对于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指导思想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所以一些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多与地方企业、政府合作,了解地方企业、政府对人才需要。目前一些高校也走出校门与企业、政府接触,并涉及一些事宜,但是这些合作和产学研等仅停留在一些纸质文件的签署,而没有真正的、全面的、深入的合作。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从各个方面来进行和强化,对于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师生比较低,很多教师忙于教学而无暇顾及课程建设[1];一些新建型本科院校由专科学校升格或几个专科学校合并而来,一些校领带或老教师无法适应或很快适应从专科教育转入本科教育而课程建设等等。

另外加强各个高校硬件建设,如实验室仪器设备购置,强化现代教学设备建设,购置大量的图书等等。但是这些做法往往是学校和社会以及教学管理部分层面的要求更多些,而涉及到教师或学生层面的较少,而往往教师或学生是课程建设的最重要的直接实施者和接受者,只有将学生、教师和学校及其教育管理部分紧密的结合起来,课程建设才能真正的发挥到作用。

参考文献

[1]雷炜.高校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103-106.

[2]曹文平.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J].教学研究,2012,35(5):33-37.

[3]汪银梅.地方院校办学定位与特色发展战略研究: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2,257:6-8.

[4]李尚志,陈发来.《数学实验》课程建设的认识与实践[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1,31(6):764-766.

[5]姬晓娜,曹文平.关于开放环境微生物实验教学方法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0,13(3):34-35.

校本课程建设经验范文2

为提高校本课程的建设质量,学校在反复讨论,并征求了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决定以最富有宜兴地域文化特色的《陶艺欣赏与制作》课程建设为典型,来推进和提升我校校本课程建设的发展和质量。我们在充分调研并查阅有关文献的基础上,与宜兴陶瓷研究所合作,制定了该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写并印刷了一本3万多字的教材,制定了学生陶艺课成绩评定办法,聘请了既有理论素养又有制作经验的陶研所研究员担任主讲老师,并且定期邀请宜兴的紫砂工艺大师和紫砂文化学者来校做讲座或现场制作示范。为了提高该课程开设的规范性和严肃性,从2003年开始,学校就规定该课程为学生必选校本课程,并且排入课表,享受与国家课程相同的待遇。经过多年的实践、思考和改进,课程建设质量不断提高,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在2005年江苏省第二届校本精品课程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在市内外产生了良好反响,大大地推进了我校的校本课程建设。

《陶艺欣赏与制作》课程建设的初步实践和取得的成绩,使我们认识到:本土资源和地域文化是校本课程建设中值得开发的富矿,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接地气”,才能拥有生命的活力和发展的动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陶艺课的质量和影响力,学校决定进一步加大开发力度,并且把该课程的建设与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融合起来,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把它建设成为一门更具影响力的精品课程。为此,学校精心制定了《植根于紫砂文化的校本课程研究》课题研究方案,该课题被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批准为第六期教研立项课题。

在三年多的研究历程中,课题组在有关课程专家和紫砂艺术大师的指导下,修订完善了陶艺课的教学大纲,更加强调陶艺课的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修订后的大纲,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完成了陶艺课校本教材《陶艺欣赏与制作》的扩编、修订,修订后的课本容量由原来的3万多字扩展到10万多字,印刷更加精美,内容更加丰富,为进一步提高陶艺课的质量提供了保障。通过课题研究,建立起“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校本教材―教学策略―学生成绩评定”比较完善的课程形态,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范例,也对兄弟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典型案例。

2009年,省教育厅作出了以课程基地建设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决策,我校利用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全面总结提炼了十多年来紫砂文化课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和“十一五”课题研究成果,申报了江苏省宜兴中学“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并得到省教育厅的批准,并且获得了省教育厅和市政府的经费支持。现已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利用”的思路,完成了方案的设计,开始了一期工程的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由最初的一门简单的陶艺课到现在的课程基地,我校的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丰富、从粗陋到精致、从松散到谨严的过程。可以说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是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和动手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是学校课程开发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的过程。我校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建设的历程告诉我们:

(1)一所普通中学只要有追求、肯努力,完全有能力编写高质量的校本教材,开发高质量的校本课程。

(3)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基于学校和社区大量课程资源的支撑。课程资源的支撑正是学生发展与学校课程特色形成的重要条件。我们选择《陶艺欣赏与制作》作为重点开发的校本课程,就是因为宜兴作为有着深厚的陶文化底蕴的陶的古都,具有独特的陶文化资源,同时作为一种最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其精神内涵已渗透到宜兴人的血脉当中,由宜兴人研究和发展陶文化,尤其是其中的紫砂文化,这是最合适的选择。在宜兴集聚的陶艺及紫砂方面的人才,也为这一课程的开发和课题研究提供了人才支撑。

校本课程建设经验范文3

烟雨廊上藤绿鸟鸣浓情似水,叠翠亭下花红蝶舞笑语如歌。

这是在我校校本课程“对课”上,孩子们据学校的优美环境而创作的精妙作品。

我校自2008年起,从构建课程文化的视角,深入挖掘学校文化内涵,把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为突破口,落实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实现德育课程化、课程校本化,构建广博富有活力的课程文化,用文化引领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发展,努力实现“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一、立足课程建设的价值目标,体现学校办学理念。

我们认为,课程开发和建设其核心价值目标是广博活力。富有广博活力的课程是紧跟时代步伐、紧贴学生发展需求的,它不但凝聚了多种课程资源,更具有无限的张力,是动态的、多元的。

在实践中,我们立足于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继承与创新的融合、共性与个性的交融和各学科间的整合、把课程开发的重点放在课程的生长与创新上,放在课程价值的实现上,使课程开发的过程就是构建富有生机活力的学校文化的过程。

二、焕发校本课程建设的活力,践行德育课程思想。

1.焕发校本课程内容,拓宽育人空间

校本课程内容立足于学生的需求之上,它的动态、多元、开放决定了其涉猎的领域很宽,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体现“活”字。

课程内容要有生命力,离不开课程目标的定位。我校课程开发的目标定位是培养“未来小主人”,“大框架,小主题,巧整合”的开发框架便应运而生了。“大框架”是指立足于课程开发的方向、目标和结构的确定,避免了课程开发越走越窄的弊端;“小主题”是指开发内容要符合实际,具有可行性,避免了教师不知道做什么,学生不知道怎么做的弊端;“巧整合”是指它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课程的有机衔接,避免了校本课程的游离弊端,这样促使我们的课程开发贴近生活大课堂,充满无限空间。

。这种氛围下,由教师自主申报、自主开设的校本课程诞生了,它盘活了学校的课程建设,拓宽了育人空间。

2.焕发校本课程形式,拓展育人路径

校本课程本身的独特性决定了课程形式的多样性,我们在课程实践中努力探索不同的课程形式。我校的课程形式涉及生活课程、社会实践课程、活动课程、基础性课程、实用性课程等。仅“活动课程”就包括了主题活动、社团活动、实践活动、交流活动等。

丰富多样、和乐相生的课程形式焕发了学校课程的活力,极大地拓展了学校的育人路径,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

3.焕发课程建设过程,创设育人氛围

我们发现,仅靠教师的热情这种自然状态来实施课程是难以让课程活而有序,活而有深度的。为此,我们从开发过的课程中进行筛选改编,优胜劣汰,逐步形成了一批如对课、珠趣、感恩教育系列活动等精品课程。

“对课”旨在积淀文化底蕴,增强对传统文化的情感;“珠趣”旨在还给学生动手的本能,发展多种能力;“感恩教育”则是爱的教育、精神的升华。这都是我们“未来小主人”课程目标的具体体现。

在精品课程的深入过程中,我们本着宣传普及的思想,让更多的教师了解课程开发过程,获得课程开发能力,指导开发课程,这样广博活力的课程建构了起来,育人氛围也因此而生动、和谐。

4.焕发以校为本的研训,发展育人队伍

课程建设,把教师逼到了一个必须适应新理念、新内容、新形式、新的师生关系的关口,原有的经验和培训形式根本不能满足新的需求。因此我们迅速建立起融校本教研、教育科研、校本研修为一体的研训方式,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找到了一个极好的生长点。

学校一方面利用课程实验团队的典型引路,一方面定期组织多种活动进行宣传引导。相继开展了:公开课展示、解读校本课程规划、“对课”经验交流、体验“珠趣”课程、宋词讲坛、校本研训套餐等研训活动。

这样针对性和时效性很强的“研训”,已经融合到了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过程中、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教师专业发展的成长中。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提升了师生的生活品质。

课程开发的经历必然影响师生的观念、生活态度,而最终形成新的文化状态,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1.课程建设的实践,涵养了教师的专业生活

我们的教师完全以主人翁的姿态来参与课程建设,面对压力与挑战不等不靠,不断增强自我发现问题的敏锐力,有了主动完善自我的需求和动力。教师的发展也开始从经验型转变到研究型,由单一学科走向综合,由原来被动的服从迈向自主创新。这一系列变化,形成了良性循环,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步伐。

随之他们的成就感便油然而生,开始品尝到职业的幸福感。很多教师通过课程开发主动拓宽生活空间、寻求专业以外的生活内容,发展兴趣和特长,使职业生活更加丰富和快乐。如有的语文组成立了“自娱自乐葫芦丝”,自教自乐、自陶醉;有的数学组由“百家讲坛”生发出在组内赏析宋词的文学活动。这些做法无疑使教师的全面发展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2.课程建设的实践,润泽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孩子们会用“将请罪虚心纠错,相礼让不计前嫌”这种形式来表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认识;他们在运动场上打出“圆圆篮球传递纯真友谊,方方场地燃烧火热激情”的条幅呐喊助威;他们用“中天一轮满,秋野万里香”“水清鱼读月,山翠林沐光”来抒发仲秋情怀;他们用“花园夜影参差情牵毕业生,长廊曲径通幽心念母校情”表达对母校的挚情。

课程润泽了孩子们的生活,他们变得思路敏捷、视野开阔、富于创造、大胆自信了。

校本课程建设经验范文4

课程是学校工作的枢纽,是学校教育能力的核心元素。有效领导学校课程建设,这是当前中小学校长正在履行的新职责,也是校长专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有鉴于此,本文想和校长朋友们一起来思考一个问题:基于学校课程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如何科学认识学校课程建设在学校群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一、从课程改革到课程建设

学校天天和课程打交道,那么,学校在课程领域应该干什么呢?。

自2001年我国启动第八次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以来,课程改革逐渐成为中小学热议的话题和实践的重点。十多年的课程改革探索,推出了许多大刀阔斧的举措,如重视校本课程、课程生活化、课程综合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推广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综合素质评价,等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不少实践成果。在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广大校长和老师日益认识课程、思考课程并逐步变革课程,慢慢树立起了课程改革意识,即学校课程需要不断调整、革新,需要不断“做手术”。课程改革意识的确立,相对于以前学校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而言,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课程改革主要涉及课程基本性质、结构和方向的选择。在课程论界,课程本质上是知识还是经验?是生活中心还是学科中心?是分科课程还是综合课程?是学习实用知识还是发展一般能力?是打好共同基础还是满足个性化需求?对于这些有关课程基本性质、结构和方向的问题,历来争论不休,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从世界范围来看,课程改革就是不断具体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课程改革的常见做法是用B替代A,基本逻辑是A不行,B很好,所以弃A用B。一段时间后,发现B也不行,又用C替代之。再过一段时间,发现C问题也很,多,于是,又回到A。由于ABC各方案不断粉墨登场,又不断黯然退出,在世界课程发展史上,就整体呈现出课程左右摇摆的所谓“钟摆现象”。由此可见,课程改革大抵是基于某种课程主张来回答课程的基本问题,难免陷入主义之争、道路之争的漩涡。这或许正是世界各国大型课改鲜见成功范例的根源吧。如果学校总是按照这种改革逻辑左右摇摆给课程“做手术”,未必有利于持续稳定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由此,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来思考:学校能否在课程改革之外,真正把课程建设提上议事日程?所谓课程建设,就是从学校培养目标出发,不断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合理把握和具体落实课程标准,丰富课程资源,提升课程实施的教育效能的各种努力。如果说课程改革强调的是主义之争、是方向定位,是课程理念与方案的更迭,那么课程建设强调的是实用理性、是问题解决,是课程持续的提升与发展。打个大致的比方,课程改革是“做手术”,课程建设则是“养生”、“锻炼”:遇到大病当然要“做手术”,但有病没病就“做手术”,恐怕健康人很快也给整残了:“养生”、“锻炼”是不断增强自身活力,是持之以恒的努力。我们以为,就学校发展来说,课程需要改革,更需要建设。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内涵发展面临诸多新挑战,基础教育优质化、特色化、集团化发展正在成为新常态,这客观上要求对课程问题做更深入的思考。例如,一个学校开设校本课程,是否越多越好?课程热萏近实际生活,是否越生活化越好?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是否信息化程度越高越好?课程的跨学科综合,是否越综合越好?在课程实施上,是否学生活动越多越好?在课程管理上,是否越凸显学生个性需求越好?等等。课程改革总体指明了课程朝生活化、综合化、信息化、个性化发展的方向,但是,实际的分寸把握和实现机制问题,留下了大量的空白。这些空白的填补,离不开课程建设,即学校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针对客观存在的问题,在课程目标精准化、课程资源多样化、实施形式个性化等方面自觉进行课程创生活动。分析多年的课程实践可以看到,有些学校从实际出发,注意辩证把握知识与生活、分科与综合、共性与个性、守成与变革之间的合理分寸,具体措施得当,取得了较好效果;有些学校分寸把握得不太好,具体措施也不怎么到位,不但没有解决好原来的问题,反而又催生出一大堆新的问题。为什么同样的课程改革方案,在不同的学校会产生迥然不同的结局?究其根源,每个学校在课程自主建设、积极创生上下的功夫是不同的。由此可见,学校真抓实干的课程建设,是课程改革宏观设计落地生根的根本举措,是学校真正在课程领域大显神通之处。

二、从校本课程到学校课程

课程需要建设,那么,课程建设的对象或重点是什么?自课改以来,广大中小学围绕校本课程的开发做了大量课程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当前,从校本课程建设转向学校课程建设,正在成为我国中小学课程建设的新动向。

校本课程建设热潮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所谓校本课程,是指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之外,由学校自主设置、开发和实施的课程。。在校本课程建设热潮中,涌现出了很多课程建设的经典案例。例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建设了一门国扔窝Э纬蹋每年组织学生在国内进行实地考察(如考察黄土高原),游学课程融地理、历史、文学知识于一体,融文献研究、社会访谈、标本采集、科学观察、报告撰写等方法于一体,堪称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建设的成功范例。校本课程开发热潮大大丰富了学校课程门类,拓展了课程形态和资源,可谓硕果累累。

但是,在课程建设方面,中小学是否只要搞好校本课程开发就够啦?这是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整个课程计划中,校本课程究竟占有多大比重?在学生身心发展中,校本课程究竟发挥了多大作用?毫无疑问,校本课程提供了学生身心发展的独特资源,但它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是比较低的,并不是课程建设的主战场。如果学校把全部精力投入校本课程开发,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不闻不问,是否有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之嫌?正是基于这种反思认识,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领域开始出现一些新动向,如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学科大纲研究、教材二次开发、学科资源库建设、学校课程的整体优化,等等。透过这些动向,可以得出一个大致判断,我国中小学课程建设工作正在转型升级,即从局部的校本课程开发转向整体的学校课程建设。

所谓学校课程,就是指学校用来培养学生的所有课程,或者说在学校里实际存在并组织实施的各种课程。也有专家称之为“本校课程”。校本课程强调的是学校独立的课程意识,作为开发主体的课程权利,分解地看待课程:而学校课程强调的是学校综合的课程意识,作为实施主体的课程权利,整体地看待课程。。但是,学校课程的确不等于校本课程,它包含学校在课程领域的所有工作。就课程设置主体而言,课程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之分,但是,从课程实施主体来说,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一样,都是由学校具体组织实施的,学校同样负有具体建设的责任。而且,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格局看,国家课程是学校课程的主体成分,是培养国民基本文化素养和人格品质的基本保障,是学校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主战场,如果学校不在国家课程建设上多下功夫,恐怕就是舍本逐未了。。

三、以学校课程建设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如上所述,学校课程建设正在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常态。那么,在整个学校发展战略中,如何定位学校课程建设工作呢?对此,我们的看法是:学校课程建设正在成为学校群发展的战略高地。

基础教育群发展的实质,就是从教育规模扩张转向教育质量提升。学校靠什么提升教育质量?师资(包括管理人才)、课程、教学、德育、管理、学校文化、社团活动等都对教育质量有重大影响。在微观层面看,教学是提高质量的关键;在宏观全局看,课程是影响教育质量的枢纽。首先,课程仍诘匕含着教育质量标准。课程标准设定了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格(热莩煞趾退平层次),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形式。深入研究课程目标与标准,在某种意义上就建立了、细化了学校内涵发展的质量标准。例如,当前一些学校积极开展学科大纲研发,意图把比较抽象的国家课程标准细化为融内容要点、水平要求与行为表现于一体的学科大纲,就是把一般培养目标落实到具体课程的可贵探索。其次,课程为学校培养学生提供核心的文化养料。学生身心发展是学生汲取人类文化养料和提升自身素养的过程,课程通过内容的选择、加工和组织,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文化养料,并合理规划其学习吸收的进程。课程资源建设事关用什么资源来培养人的问题,是教育质量提升的基础保障。。通过这种实实在在的课程资源建设,课程的育人功能就真正落地生根了。最后,课程是学校资源配置和有序运营的核心基点。学校的师资、场地、设施设备的配置,都与学校组织实施的课程密不可分;学校诸要素的运行,也是以保障课程教学任务为主线而编排的。由此可见,学校课程建设,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的确是教育质量的关键抓手,是学校需要重点经营的战略高地。

校本课程建设经验范文5

一、校本课程的内容是否能够满足师生发展的需求

校本课程内容的确定要考虑到当地的文化背景、学校的发展状况以及师生发展的需求,课程内容一定要以促进人的健康发展为最终的目标。当下校本课程的开发有两种途径,一是学习借鉴他校的成功经验,二是依托学校发展实际自行开发。校本课程的开发一定要避免“照葫芦画瓢”、不加取舍地照搬,同时要能体现出本校发展的特色。比如《科学教育》校本课程,很多学校都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如果学校本身没有这方面的资源,在实施的过程中,只能做做表面文章,教和学生只是被动地应付,非但不能促进师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反而还会造成师生对科学教育的错误认识。因此,促进人的发展是校本课程建设的第一要务。

二、校本课程的目标是否明确且具有层次性

有了丰富的课程内容还不够,还要通过目标体系的建设对课程内容进行发展性的分解,以体现课程实施过程的连续性、阶段性。课程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技能)、习惯、情感等多个维度,这是横向的分解,还要有纵向的分解,体现课程目标发展的层次性。比如同样的知识在不同的年级达到什么样的学习层次,都要有明确细致的界定。从某种角度来说,课程目标的分解程度是课程开发的重要标志,目标的细化、层次化决定了课程实施的可操作性。

三、校本课程的视域是否突破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界限

。也正因为如此,校本课程应该往生活实践的方向拓展,使它具有广阔的实践视域,突破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界限。校本课程一定要能够给予学生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中无法得到或只能浅尝辄止的东西,不能局限于某些知识的获得,而要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四、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否具有序列机制

校本课程建设经验范文6

关键词:新课程;校本课程建设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地处朝外大街,是一所具有82年历史的国家公立学校,也是北京市14所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之一。2001年以来,学校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文件精神,确立了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形成有陈经纶中学特色的、有示范意义的课程体系,开发校本课程,力图做到既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又能造就出一大批专家型教师,把学校建设成研究型学校。

三年来,在推进示范校建设过程中,陈经纶中学结合学校具体实际,认真贯彻国家课程改革精神,深化改革,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加大教育创新力度,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推进和落实素质教育,把宝贵的科学精神和丰富的人文关怀和谐地统一起来,制订了《陈经纶中学课程改革方案》,初步探索出富有自己特色的校本课程。

一、校本课程建设的总体设计

校本课程建设和管理是本次国家课程改革的一大创新,它赋予了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极大的责任和一定的自主权。

学校针对原来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俗称“三板块”课程)在逻辑上可能出现的交叉混乱和在教学实践中(如在教学的组织、实施、评估上)常常出现的操作随意甚至选修课、活动课流于形式等现象,将全部课程整合为基础性课程和校本课程两类课程。

基础性课程即国家课程计划规定的学科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根据现有的条件和资源、学生现况以及学生、学校、社会未来发展的要求所开发的各种课程。

学校把校本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自主权交给教师,为教师营造自主、创新的环境;甚至有些课程还利用社会资源(如利用大学资源、外交使领馆区和CBD资源),实行课程招标。同时,要求教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使学生兴趣、爱好、特长得到发展。

;(2)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3)学生与文化的关系;(4)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同时,学校将研究性学习作为校本课程建设的重点,强调兼顾以解决学科问题为研究主题的学科问题研究性课程和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逻辑主线的社会问题研究性课程两方面内容。

二、校本课程的具体开发

。(七大类校本课程的划分,并不严格,相互之间有交叉。)将这些不同类型的课程细化成“课程菜单”,并对各类课程的内容选择、课程实施和组织有明确的规定,同时对负责组织的教师或部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一)学科学习拓展性课程

内容选择: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

内容要求:强化学科知识拓展,特别是学法指导,可以有学科竞赛,也可以有补缺补差。

课程实施和组织的形式:教师挂牌上课,学生自愿参加。

负责组织的教师或部门:各基础学科备课组。

(二)科技发明探索类课程(以实验研究为主题)

内容选择:航模、无线电、电脑网络、软件制作、天文地理观测、环保、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工程等等。

内容要求:引进课程的内容应该是当今科技发展前沿,又贴近现实生活,能激发学生探索和创造的兴趣。

课程实施和组织的形式:学生在自愿参加的基础上,部分课程通过选拔参加。

负责组织的教师或部门:理科组和计算机组。

(三)学习、生活技能类课程

课程实施和组织形式:课程招标、教师挂牌上课、学生自愿参加。

负责组织的教师或部门:教导处负责,全校教职工。

(四)体育技能类课程

内容选择:游泳,武术,体操,田径,球类,棋类等等。

课程实施和组织的形式:学生在自愿参加的基础上,部分课程通过选拔参加。

负责组织的教师或部门:体育组。

(五)报告、讲座类课程

1.与学科教学相关的讲座。

2.教授(或名师)论学、与博士对话、面对名人、与高考状元交流等等。

3.心理导向课:以心理咨询、价值取向、职业取向辅导等为主题。

课程实施和组织形式:课程招标,教师挂牌上课,学生自愿参加。

负责组织教师或部门:教导处,德育处,团委负责组织,授课教师和班主任。

(六)艺术类课程

内容选择:文学,电影,电视欣赏,中西方美术欣赏,歌舞,乐器,雕刻,书法,绘画等。

课程实施和组织形式:课程招标,教师挂牌上课,学生自愿参加。

负责组织的教师或部门:音体美组为主,其他各学科组。

转贴于 (七)活动类课程

内容选择:以学生主体性活动为主题的各种扩展知识、发展能力、兴趣、特长的学生社团活动,各种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如学生演讲、辩论、文学创作、二外选修、影视制作、采访主持、现代企业参观、主题旅游、到社区开展有意义的活动等等)。

课程实施和组织形式:学生自愿参加。

负责组织的教师或部门:德育处、团委及各兴趣小组或社团活动指导教师。

三、校本课程的实施管理

(一)建立完善的组织是有效开展活动的基本保证。为了确保校本课程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和领导工作,制定《管理办法》;教导处和教科研室负责落实具体计划和管理工作。

(二)教科研室和教导处设计问卷,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将学生课程需求汇总发放给教师,供教师参考。教师在学期开学前,准备好一两门拓展性课程专题,填写《课目教学申请表》和《课程说明书》,然后上交到教导处;教导处将教师上交的申请表汇总成《课目表(课程菜单)》和《课程说明书》并下发给学生,供学生选择;学生据此填写参加课程的《申请表》并上报教导处,教导处根据学生的选择人数(一般一个班不少于20人,方能开课)制定《课程安排表》,安排教学。

(三)校本课程每门课(或专题)一期一般安排七八个学时。每学期可以安排两期,个别系统性强的专题,可以申请两期连接。

(四)校本课程的课时安排:(1)每周三第七、八两节课作为全校性集中教师指导、授课时间;课程的开设打乱班级,学生自由选课;(2)周五第七节课并延长半个课时(计15个课时),以便教师为学生周末开展研究性学习或其他活动预先做指导;(3)周二、周四第八节课是教师专题活动时间,学生根据教师前面指导的内容,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自主进行主题活动。

(五)校本课程建设的要求:全校所有教师应该具备“上好一门基础课,开设一两门校本课程”的能力。每位教师要切实做好校本课程的选题、开课工作,每个学期每门课(或课题)分课时教案不能少于8个;每个学期每位教师教授该类课程应不少于8个学时。

(六)校本课程的评价:强调以发展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为主,允许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发展的潜能自主选择学习。实行学分制管理,每门课可获得一两个学分,要求每个学生高三毕业时要至少完成15个学分,才能予以毕业。高中一、二年级学生每学期至少选学两门拓展性课程,学期末交论文、报告、实物,进行成果展示,并将考核成绩记入学生学习档案。

教师授课评价主要以学生的满意程度、学生学习成果展示状况和学习过程指导状况为依据。

(七)学校在进行课程改革过程中,还特别注重加强教师校本培训,建设了一支校本课程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建立相应的校本保障机制。

建立了老、中、青年教师相结合的校本培训机构;明确老、中、青年教师校本培训的目标;确定老、中、青年教师校本培训的原则。细化老、中、青年教师校本培训的内容,包括师德、教育教学能力、专业知识、教科研等。在校本培训中,我校因地制宜,探索实用、有效、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

总之,通过系统、有效的校本培训,学校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参与积极性也空前高涨,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全面进行奠定了基础。

四、校本课程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2001年10月至今,学校已经开设4轮,共开发出七大类型118门校本课程。。现在,能开一门拓展课的教师有91人,申报开设两门以上校本课程的教师有41人次。学校每期高中一、二年级都各能开设四十多门的课程,构成了学校课程文化的风景线。值得一提的是,在学校鼓励下,不少行政人员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也开设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程,丰富了学校的课程。

在前两轮开设的校本课程基础上,学校总结经验,开始了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教材建设工作。目前,已经结集出版了由语文、外语、化学、政史地、现代信息技术、体育组开发的一套六本校本课程教材。。这些课程,学科范围广、内容丰富,对拓宽学生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学校在充分挖潜的基础上,还利用社区、家长等方面的课程资源构建校本课程新的教学模式。学校延聘外教,与大学长期合作(如与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高校合作)开设了法、日、韩、德、俄和西班牙语等语种的外语课程。学校还与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市科协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些科研院所的部分实验室、实验基地可以向学校学生开放;学校聘请专家给予学生进行指导,并且还有部分学生参与到国家级课题研究中去。

陈经纶中学是“北京市科技示范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在坚持开展多样化的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同时,还特别注意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拓展和培养,学校还聘请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专题研究课。

学校尽力为学生创设学习、探索、实践、展示的机会。如:开展科技(包括理、化、生)、计算机、无线电测向、业余电台等多种研究性学习竞赛活动;成立了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跆拳道、散打、游泳、田径、棋类等多个自主管理的学生体育俱乐部;还有志愿者服务、学生干部拓展训练、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和学生杂志社、广播站、记者站、金属乐队、动漫社、艺术团等各种学生社团,以及“发现之旅”影展、十佳歌手赛、现代舞大赛等特长展示活动。

学校的校本课程已成为基础性课程的有益补充,一些项目由课内向课外、从校内向校外延伸。参加“公共信息资源检索”校本课程的学生,参观了北京师范大学现代化的大型图书馆,并学习了图书管理与图书分类知识。。

许多学生通过参加“数学解题方法”“新概念英语同步拓展”等课程的学习,掌握了解题技巧,数学和外语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高一的学生将拓展性课程与科技活动相结合,写出了关于雨水收集的小论文,在市级科技小论文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一些学生结合数学课,对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北京市民的环保意识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写出了相关论文。物理组教师重视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指导,开设了一些学生喜欢参与的拓展课,学生在市、区级物理竞赛中获得了一、二等奖的好成绩。在化学组教师的指导下,高二学生在全国、市、区级无线电测向竞赛活动和市、区级化学竞赛中,都获得了比较好的成绩。近一两年来,学生的学习成果获得了四十多项国家级、市、区级奖励。

五、校本课程建设中坚持的原则

(一)实效性原则。一般来说,校本课程开发中,学校不强调每门课都必须有绝对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强调对学生有启发性、学有所得。也就是说,校本课程建设既强调内容丰富多样,有较大的普适性,更注重结果的有效性、针对性。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