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院师范生工作计划范文

2024-09-28 来源:华佗小知识

篇1

一、深化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我系学生会将紧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工作,增强团的凝聚力。发挥党员、团员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更好的带动同学们的政治学习热情,做好“学生党支部”的创建工作,发挥党支部和团总支的政治优势,提高学生政治思想素质,做好入团、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工作,认真负责的完成“推优”入党的任务。

二、学生会各部门加强配合,认真负责的完成好日常工作。

各部门紧扣本年度,有步骤的完成。同时浓厚我系的学习风气,加强学风建设,提高同学们的专业水平:

1.办公室做好例会会议记录,认真评估、监督各部门的工作开展,完成好上传下达的任务。对各部门工作情况的反馈,下阶段工作的开展计划及遇到的困难记录在案,使活动能更好的开展,能更好的为同学们服务。

。扩大我系知名度。

4.社会实践部要以“创新、开拓”的实干精神,配合校学生会实践部实施校内外的实践活动的开展,尽心尽力的为同学们迫切渴望实践机会的希望得以实现。

5.宣教部组织好各班级出好班级版报,开展版报评比活动,对外宣传我系的活动成果,并注意加强宣传的规范性。以积极、热情的完成好任务。

6.体育部应组织同学们进行经常性的锻炼,组织开展各项比赛,使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得到放松。

8.女生部积极组织开展适合女生特点的各项活动,丰富女生生活,深入关心女同学的学习和生活,及时向系院有关部门和老师反映女同学的要求、意见和建议;做好本系礼仪队的组织和建设,加强本系对外形象宣传工作。

11.青年志愿者部将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日”、“便民服务”和“市区交通执勤”等活动。

三、强化学生会管理工作

1.调整和完善学生会原有的规章制度,切实加强学生会成员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充分调动其活动的积极性.

2.严格执行《体育系学生会成员行为准则及赏罚制度》和《体育系学生会财务管理制度》,真正做到公平、公正、权责分明,提高工作效率.

3.加强落实学生会每周一次的主席团例会,两周一次的学生会全体例会制度.

4.各部在举办活动时应做好工作计划及总结,并上报存档.

四、加强工作交流

1.积极配合院团委、院学生会、院社团联合会及各兄弟学生会的各项工作.

篇2

[关键词]教师教育 合作共建 双导师 双主讲

),男,浙江义乌人,丽水学院教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Finsler几何、矩阵理论和教师教育;梁国建(1956- ),男,浙江丽水人,丽水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文教育、教师教育。(浙江 丽水 323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浙江省教师教育基地立项课题“高师小学教育专业与地方小学合作共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浙教师[2009]202号)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6-0079-02

中小学教师培养,经历了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转变,实践教学也从单纯的“教学实践”演变成今天的“合作共建”,中小学教师培养跨入了前所未有的一个崭新时期。

传统师范教育的人才培养,是一种“大学主导型”的师资培养模式。。。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处在职前阶段的师范生,对中小学的认识模糊,专业知识技能与教学实践相脱节。另一方面,已经在教学一线工作的中小学教师,也因为与高校没有深入的交流与合作,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教师专业发展遇到教育理论研究瓶颈。

师范生综合素质的形成,特别是学科教学技能的形成,需要传统意义上的学习,也需要在教育一线的观摩、实践与反思。近几年,一些高校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改革,提出了“双导师”的人才培养模式。《关于小学教育本科学生推行双导师制的思考》和《基础音乐教育与高师音乐教育携手发展》,分别介绍了他们的实践与理论思考,认为这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架起了高校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合作共建平台,拓宽了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渠道,为师范生的专业发展开辟了新途径。“双导师、双主讲”是“双导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和发展,本文从教师教育平台建设的角度探讨其内涵特征和运作方式。

一、“双导师、双主讲”合作共建平台的主要内容

相对于“大学主导型”的师资培养模式,20世纪 80年代美国提出了由大学和中小学共同创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又称“伙伴学校”)的概念,彻底改变了传统中小学师资培养模式。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培养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概念的核心思想之一,通过大学和中小学的联合办学,把教师教育的职前职后融合为一体,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融合为一体,大学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出更好的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教师获得更好的专业发展,形成一个崭新的教师教育体系。我们把这样的体系称为“合作共建型”的师资培养模式。

教师教育的“合作共建型”师资培养模式,涉及合作学校、实践教学、教师教科研交流等多个方面。“双导师、双主讲”针对师范专业教学法课程教学和师生交流而设计,是高校与中小学合作共建师范专业的一个实践教学工作平台。

(一)“双导师”的含义

“双导师”的含义有许多表述,百度百科这样描述,“双导师制”的含义就是在大二时配备校内导师,实施导师制,在大三时配备校外导师,实施“双导师制”。朱华在《关于小学教育本科学生推行双导师制的思考》中指出:在小教本科学生中实施双导师制, 就是要引入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生活中, 从入学开始到毕业离校每学期均配备校内和校外指导教师为其提供参与科研实践和其他实践工作的机会, 关心并指导学生, 使学生感受到哲学思辨的乐趣, 达到学以致用, 以提高小教本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确切地说,教师教育的“双导师”做法,就是要求师范专业学生除了在校内有指导师之外,让中小学的教师也成为其指导师,同时要求学生抽出一定时间,以新教师身份参与校外指导师班级力所能及的教学活动,形成大学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共同来培养学生的“双导师”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在学校期间接受以校内指导师为主的专业学习,在校外接受以校外指导师为主的专业实践。从安排校外指导师开始,正式进入“双导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直至学生毕业。

(二)“双主讲”的含义

“双主讲”是“双导师”人才培养模式的补充和延续,是指师范专业的一些教法类课程由校内指导师和校外指导师共同主讲的教学形式。

脱离中小学一线教学、注重教学理论教学是师范专业教学法课程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

同时,通过“双主讲”教学形式实行,可以有效促进大学和中小学相关教师的专业发展,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双导师、双主讲”合作共建平台的现实意义

加强高师院校与地方中小学的合作共建,不仅能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高校和中小学校各自在培养师资力量中的不同作用,而且能够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为培养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一)能有效地促进师范生的专业发展

在这一模式中,师范生获得了以一个教师的身份参与中小学正常教学的机会,他们可以较多地接触教育实际,尤其是获得了同有经验的教师交流并得到他们指导的机会。师范生在参与备课、观摩教学、参加各种研讨会等过程中,认识了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情况,发展了必备的教学技能和处理日常教育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自己对教学工作的自信心和专业意识,为日后走上教育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专业素质基础。

(二)能大力促进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根据要求,大学指导教师要经常到合作的学校去听课、指导,与中小学教师进行交流并开展一些合作研究等。这些活动有利于大学教师把自己的学术研究与中小学的教学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大学教师在参与中小学的研究、与中小学教师合作、指导师范生等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同时也有助于及时了解当前小学教育的现状,为教学研究和课程改革提供一线的材料。

(三)能有力地推动中小学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

由于中小学教师要经常性地加强对学生的教学指导,参与教学法课程的教学,需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挑战自己的教学假设,改变和纠正自身当前的教学实践,这为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很多有效的途径。另外,小学在职教师通过参与这一平台建设,增大了参加学术交流、业务进修等活动的机会,这对于提高他们的教育理论水平和专业修养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双导师、双主讲”合作共建平台的运作机制

(一)参与对象确定

。一般情况下,从大学三年级开始“双导师、双主讲”合作共建平台运作,条件允许时可以涵盖全体学生,也可以有选择鼓励性的挑选学生参加,每4~6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参加活动,直至学生毕业。据文献记载,“双导师”工作也有从大二开始启动,但一般限于配备校内指导师。

校内指导师主要来自本年级课程主讲教师,通过师生双向选择确定校内指导师与被指导学生的关系,负责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学年论文和毕业设计。校外指导师主要来自教育实践基地的优秀教师,根据学生意愿由工作小组指派校外指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教学实践、强化专业技能和专业意识、熟悉中小学日常教学工作。进入大四后,教学计划安排的学习课程和教学活动都会有较大的变化,可以根据这些变化适当调整校内外指导师的配置。

(二)“双导师”工作方式

校外指导师的工作,从指导学生层面上理解更像是师傅带徒弟。我们不能像要求校内指导师一样规定他们教些什么,更多的是让他们在学生需要时有针对性地指导,在带领学生参与具体教学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学到需要学的知识技能,体验教师的工作过程,逐渐树立切合实际的专业意识。按“双导师、双主讲”工作计划安排,部分校外指导师还要参与教学法课程的教学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一般要求校内指导师通过开展个性化培养工作,指导学生做好大学生涯规划,及指导学年论文和毕业设计等具体工作指导学生专业学习;;。

(三)“双主讲”教学计划

“双主讲”教学计划与平常教学相比较,主要区别在于要对教学法课程内容进行适当划分,根据两位主讲教师的特点安排教学。一般情况下偏重理论的教学内容安排给校内主讲教师,偏重实践应用的教学内容更适合校外主讲教师。另外要注意两位主讲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和执行教学计划过程中的交流与协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与特点,达到1+1>2的预设效果。

(四)考核办法与激励机制

每学期每位同学根据实践期间的表现和任务完成情况,填写学生、指导师基本情况、学生自我小结、校外指导师意见和综合成绩评定的“双导师、双主讲”实践成绩鉴定表,综合成绩由“双导师、双主讲”工作小组评定。考核成绩与实习成绩挂钩。

校内导师的激励、考核,可采取导师自评、学生评教、学院评估以及学校职能部门评估等方式进行。给校外导师发放导师证、鼓励校内外教师教科研交流合作、提供学习进修机会等做法,是吸引校外教师积极参与“双导师、双主讲”工作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蔡志良,赵青文.教师教育校地合作模式探微[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6(2).

[2]经柏龙.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ABC[J].教育科学,2008(5).

[3]金奉.基础音乐教育与高师音乐教育携手发展――首都师范大学“双导师”人才培养模式浅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2).

[4]潘煜双.“双导师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以嘉兴学院财会本科专业为例[J].嘉兴学院学报,2008(4).

[5]王平.名师名校长培训中“双导师制”的探索与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2).

篇3

快乐是糖,在你郁闷时,这颗果糖便会悄然推进你的嘴里,有那么一瞬间,你的世界沸腾了!朵朵甜蜜丝的花开放在你的嘴里。

师范生自我鉴定1

四年的大学生活,使我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有了更深的认识。我的为人之道——以诚待人,待事、坚持信念行动创造价值、自我创新。

如今回首,是对过去的审视和总结,亦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即将踏出校门的我,满心期待大千世界的挑战和磨练。

深知性命相托的重要,从踏入学校门槛的那天起,在良师的精心指导下,自己奋力拼搏,自强不息,逐渐成为了一个能适应社会要求的大学生,并为做一个知识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活方面,自从来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我的生活充满了爱,充满了情。同学之间的情犹如亲情但更胜亲情,朋友之间的情犹如手足之情,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事我都很是关心,就这样我爱上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每个人,每件事物。同时独立自主的生活在我的美好的大学三年中也就这样成熟了起来,我也就体会到了大学独立自主的生活是我们进入社会的生活的根本。

学习方面,自我进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第一天起,我就没有忘记我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目的——学好知识,学会做人。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虽然我在有些方面得到了肯定,但我真正实现自我价值还需要更加努力,读到到老,学到老也就成了我最基本的思想。

思想方面,我经过班级的初选,到系审核,再到院的批准,我成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美术系第12期入积极分子党培训中的一员,并经过学习与考核,成绩合格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我就由一个对我们党了解一点到了解了我们党的人。

工作方面,在寒暑假期实习中,我知道了事业的伟大和一个人的付出与成就。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得到了找工作比较难的启发,启发我要克服困难勇于直前。

而今我年轻有知识还有这一颗永远求真求实的心,我就能够去创造我的价值并去认真实现自我的价值,让我的生活充满生机,充满永恒的爱!

师范生自我鉴定2

我实习所在的学校是京郊的一所乡村学校。我的教育实习自我鉴定的基本内容包括三部分: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调查。基本情况如下鉴定:

1、课堂教学:完成教案数为五份,试讲次数为五次,上课节数为五节。

2、班主任工作:组织一次《迎奥运主题班会》观摩课。

3、教育报告;完成一份教育调查报告。

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使得我不得不昼夜苦读;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教学相长的深刻内涵。比如在我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

在我第一次深入课堂时,我就遇到了许多师范学校里没学过、没想过的难题。即当自任口才出众的我绘声绘色地讲完一节课后,我问学生:“你们听完课,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面面相觑,茫然无语。学生何以如此呢?在我看来主要是由于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兴趣是学习入门的阶梯兴趣孕育着愿望,兴趣溢生动力。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在实习的班主任工作计划中,我在班上开展了“迎奥运”主题班会活动。起初,我遇到了许多困难:比如学生的不配合就常常令我痛心疾首。当时,有人建议我使用强制方法。比如说罚站、罚蹲等。诚然,这种方法可以勉强维持班级秩序。然而,这也无疑加深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

。而且,教师要把自己当成活动中的一员,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发者,是学生的学习伙伴、知心朋友。

通过和学生的接触也使得我对班上的一些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班上有几个同学家庭相当困难,于是有人向我提议:在主题班会上为这些同学献爱心——为他们捐款。可是,经过我的再四考虑,我还是把他否定了。因为,为贫困生捐款献爱心动机非常好,可是这样做却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学生没有了自尊,也就很难再有强烈的学习兴趣了。最终,我还是把班会主题敲定为一个十分时尚的主题——迎奥运。

为了办好这个班会,我努力为每一个同学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觉到自我的价值,品尝到其中的乐趣。结果,在准备班会的过程中,同学们都很积极。班会的节目花样繁多,唱歌、跳舞等应有尽有,而且还组织一次辩论会。

论题为:体育是否可以创造友谊。辩论中双方各执异词,辩论深刻到位。另外,为了普及奥运知识,我还在班会上举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奥运知识有奖抢答活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很浓烈、热情也很高涨。

最后一曲笛子独奏——歌唱祖国将班会推向了。

当然,在开展班会活动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我曾经问过班上的同学一个问题: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尽管我一再“放水”,可是人有为数不少的人回答:“当然是一斤铁重了!”

最近,我还在学生的习作中发现这样的句子:“除夕之夜,深蓝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色的圆月。”除夕之夜,天空中又怎么可能出现一轮金黄色的圆月呢?严重失真,近乎荒谬。

此外在一些观摩课上,还常常呈现表演的风气。一个学生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后。教师说:“讲得真好!”其余同学马上“啪、啪、啪”地鼓起掌来。另一个同学回答了另一个简单的问题,也得到了同样的“殊荣”。一节课下来,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这就是明显的弄虚作假,这种现象很值得我们去深思。

针对以上问题,我也想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1、教师应该坚持客观的原则。弄虚作假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因为从教师的职业道德,从教师在学生、家长的心目中的形象以及从教师的高尚责任来看教师都不应该弄虚作假。而应该坚持客观的原则。只有这样,教育才能更富于魅力。

2、针对学生所犯的常识性的错误。教师应该科学地因材施教,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综合的发展。

3、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很有必要把教育的着眼点放低一些。让他们发现爱其实很容易;爱就在身边;爱就在儿女亲情里;爱就在柴米油盐中。为此,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道别开生面的作业——亲情作业。即让孩子在吃饭时给他的父母夹夹菜、在晚上睡觉前为他的长辈们洗洗脚。

总之,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老师只要认真投入教学,孩子就会积极配合。这种过程是很开心的!

师范生自我鉴定3

在北陀中学这两个多月的实习期间,我担任两个班级的数学老师。作为实习老师,我积极做好各项工作,配合学校领导、老师的工作,尽自己所能做好每一件事。这次实习我感受颇深。一方面,我深感身为人师的压力,不仅要在知识方面要有很好的储备,在平时生活中,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地影响着学生。另一方面,我也深刻体会到“教学相长“的内涵,学无止境,我们时刻都在学习着,孩子们让我们学到很多。对于学生的指导与教育,学会引导,因材施教,用心去与他交流,去感化学生。

篇4

体育专业 实习鉴定 新体系

。亦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其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学校体育问题,发展学生正确的体育教育观等方面有着较大的教育价值。自1986年国家教委颁布《关于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的意见》,对加强教育学科课程和教育实践环节的改革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以来,我国高师实习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一些专家、学者对体育教育实习做了诸多的研究,提出不同的体育教育实习新模式,将体育教育实习作为一个系统的、全方位培养的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但因国家教育部门并未对教育实习内容、任务、方式出台统一办法,体育专业教育实习成绩鉴定无法考证,没有规范化的考核标准,导致各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各行其道,实习鉴定方法参差不齐,实习质量无法保障。对此如何结合实际采取切实有效的体育专业教育实习鉴定新体系,以保证本专业教育实习规范化、效能化是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体育专业教育实习的重要性

1.检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水平

教育实习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从事基层体育教学、训练、管理、竞赛组织等能力,初步掌握体育工作的指导、组织与管理方法。从学校层面上,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检验学校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质量,及时反馈教育培养过程中的差距和不足的一个标准。从教师层面上,学生的教育实习也是指导教师能力的一大展示。体育专业教育实习是在学校和实习学校双重管理和指导下的岗位实践过程,实习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指导教师教学经验的高低、责任心的强弱问题。同时,实习期间的全程教学实践体系,使指导教师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完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成为贯穿大学生教育实习活动的核心和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200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只有24%的学生没有实习背景,57%的学生在毕业之前有教育实习背景,且实习内容与专业有关。多方实践证明:有专业实习背景的学生在就业时更占优势。通过实习,能够使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弥补在校学习的不足,寻找自身的问题,增进与用人单位的相互了解,从而缩短毕业生从课堂到岗位的适用期。就体育专业而言,其教育实习时间较长,从前期10天的校内实习前培训到中期40天的进驻各实习点教育实习至后期3天的实结。学生们通过实践其专业学习能力、操作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思想观念能力、心态调整能力、适应生存能力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3.锻炼学生专业技能

实习,就是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拿到实际工作中去应用和检验,以锻炼人们的专业能力。就专业能力来讲,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通过校外实习,学生可以找到所学理论与实际运用之间的差距,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的不足之处。特别是在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强化教育实习的实践性地位,培养师范生的从教能力尤为重要。许多参加过教育实习的学生感言,短短的40多天实习期比整个大学4年学到的东西还多,通过实习可以了解自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查缺补漏,在返校后的学习中有的放矢地学习以更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

二、体育专业教育实习鉴定的弊端

1.实习鉴定内容空泛

实习鉴定应包括组织管理、实习学生、指导教师、实习单位、考核管理评价指标,组织管理机构和管理者的参与强调保障实习组织有序化,构建高效实习鉴定评价体系平台和支撑。实习学生强调整个实习过程的主体和重点,纳入考核范围中利于实习的有效性和真实性。指导教师是整个教育实习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实习工作需师范学校带队教师和实习点指导老师的通力合作两方面完成,师范生进驻实习点后,指导教师的作用可见一斑。另外,实习单位和考核管理评价也是作为实现教育职能的支撑条件和保证。从我校体育专业实习鉴定内容可知,参与者是管理部门与指导教师,并未将被管理者列入考核的范围内,在鉴定时可能会存在由于对评价对象工作职能、工作绩效不熟悉,或是评价面趋于狭隘、个人主观性强的情况。

2.实习鉴定形式单一

实习鉴定标准必须遵循管理学、教育学理论和统计学的有关要求,针对学科专业特点,形成环环相扣、逻辑性强的评价体系,以达到实习鉴定的目的。所以,实习鉴定应具备科学性、指导性、有效性、全面性和操作性原则。就目前我校体育专业实习鉴定过程情况来看,形式过于单一,仅包括学生个人小结、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评语、实习学校班主任意见、实习学校意见、学校指导教师意见和学校意见等6大内容。各个职能部门和相关人员在填写意见时,执行者未明确,是由指定人员填写抑或是评议小组共同拟定未提出详实操作办法,使实习鉴定变成走程序的一纸材料。再者,实习鉴定表上对等级考核没有详细的参考条件,对评分依据没有恒定的标准,导致实习鉴定结果虚化,未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教学和管理水平。

三、体育专业教育实习鉴定新体系的构建

有鉴于此,必须结合学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因地制宜的构建科学有效的教育实习鉴定体系,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1.实习鉴定内容详细化

体育专业教育的实习应包括课堂教学、班主任管理、第二课堂指导、带队实训等四大内容。

课堂教学是师范生参加教育实习的首要任务,内容包括备课、上课、听课与评课、作业批改、课外辅导与等教学环节,上课是最为核心的一部分。按照体育课要求,课堂教学实习鉴定内容应有课程准备工作、课中教学工作,课后辅导三项。特别是高校的体育专业师范生,工作对象一般以中学为主,有的甚至是农村小学,农村学校的体育设施无法与城镇学校相比较,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展教学活动,尽可能使学生能够学到必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身体得到有效的锻炼,体育意识与心理品质得到一定的培养是教学工作的重点。所以,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也应围绕上内容制定。

班主任管理是教育实习的另一主要部分。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事情繁冗,处理事项包括组织管理班集体、调查研究学生情况、处理相关事宜,总的来说班主任是学校工作的基本单位,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引导学生健康成才的指路人。体育专业实习班主任工作与其他师范类专业基本相同。在进行实习鉴定时可以班主任工作计划、组织主题班会、组织班级常规活动、开展班级工作、班主任工作小结等作为考核支撑材料。

第二课堂指导与带队实训两个块面也不容忽视。特别是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国的开展,使得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增大,他们不仅要教授学生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还要深入到第二课堂中,带动学生加强体能训练,形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相对于高校,中小学的课外活动因学习任务重、自由时间少、环境制约和器材限制等原因显得比较单调,而学生的体育锻炼愿望非常强烈,所以,在整个实习过程中,课堂以外的教辅与指导也是一项评价指标。

2.实习鉴定形式多样化

体育专业教育的实习鉴定应涵盖职能部门和参与人两大内容。具体来说,即是实习对象、实习学生、带队教师、指导教师、实习学校、师范学校六个参考面。

实习对象是被服务者,是接收者。从体育专业教育实习来看,实习对象即是上体育课的学生和被管理的班级同学。实习教师(即我校实习学生)上课是否培养学生对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及行为习惯的掌握,是否尊重学生的纵向发展,可以通过实习对象的评价来衡量。;在评比活动中能否公平、公开、公正;学生需要帮助时是否热心为之解决;是否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善于交流沟通;是否能够经常与学生谈心;是否积极组织和参加班级的活动;是否经常下宿舍检查学生生活情况等。

。实习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是建立在同级别、同层面上的认定。在体育专业教育实习中,增加了看课的部分,看与听是同时进行的。通过对教学课程的观摩,可以看对方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理念,对对方在教学、管理上的评价,可以发扬优秀做法,吸取好的经验,同时检查自身问题,查缺补漏。评价的内容可包括:学生的兴奋点是否被拨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被调动;教案与教师上课内容是否相同;教师是否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是否有感染力和应变力;教师是否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教材规定的任务。

带队教师是连接师范学校和实习学校的纽带,是搭建指导老师和实习学生沟通的桥梁。。实习前期的准备工作对完成实习任务至关重要,带队老师在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的同时,可从培养合格的体育师资目标入手,对实习学生的投入状况进行鉴定。如在见习中的个人态度,专业技能训练掌握程度,试教时的水平,常规基本功训练情况,在学生反复练习、反馈学习过程中可以适时进行评价,作为日后实习结束时综合考评的一个参数。

指导老师是由实习学校选派出的具有德才兼备、事业心强、对工作认真负责、思想作风好的教师作为学生的辅导者,他们有一定的教育实习指导经验,熟悉教育实习各项规定,掌握教育实习评分标准。在实习过程中,全程参与学生的备课、上课、讨论、训练、竞赛,对学生的评议占据很重要的位置。指导老师都应配有实习指导工作计划和批改教案、听课、评议课的记录。

实习学校和示范学校起着统筹的作用。学校的鉴定是基于上述各项鉴定之后做出的综合性的、全局性的、重要性的判断,从宏观的角度去衡量和评价学生的实习效果,各学校均有多种有效的办法和经验。

参考文献:

[1]张利,丁亚兰.高师体育专业教育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践[J].宿州学院学报,2010,25(4).

篇5

摘 要 随着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普通高校的招生规模和数量迅猛发展,因此,高校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实习基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民族院校由于地处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如何结合民族地区资源,发挥其资源优势,建立具有民族院校人才培养特色的实习基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民族地区民族院校课程改革的需要。本文通过专家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对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大学生实习基地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对大学生实习基地进行综合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基地建设发展建议,促进大学生实习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民族院校 实习实训基地 可持续发展

一、前言

。通过教育实习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促进他们教学水平的提高,还可以检验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规格和质量,有助于促进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高校实习基地是大学生进行毕业实习的重要载体,实习实训基地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实习实训基地功能的发挥,也关系到学生实习教学质量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应将地区优势跟民族文化相结合,明确教育培养目标,突出民族院校的办学特色,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民族院校实习基地,进一步促进民族院校人才的培养。本文通过审视民族地区民族院校大学生实习基地的建设,分析其发展存在问题,提出民族院校大学生实习基地的可持续发展途径和方法,积极推进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实习基地的改革,为民族院校教育实习改革提供借鉴。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建设的44个校内外实习基地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知网,学校图书馆查阅体育教学实习以及教育实习基地的相关资料,了解国内体育教学实习以及实习基地现状、发展以及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2.实地访谈法。对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主管领导、体育学院教师,各实习基地分管领导,实习基地教师以及学生进行访谈,详细了解实习基地建设情况以及存在问题。

3.问卷调查法。设计合理的问卷调查内容,对体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进行调查研究,根据调查内容,统计体育实习基地建设现状及其制约因素。

4.实地考察法。随机抽取部分实习基地进行实地考察,获取实习基地的实习资料以及管理文件资料,实习场地器材、学生后勤保障以及实习学生反馈信息等。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实习基地基本情况

湖北民族学院根据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和《湖北民族学院实习工作管理规定》,共建立了44个实习基地,分布在恩施州各县市,以及龙山县、黔江区、广水市和宜昌市。具体分布见表1

(二)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实习基地存在问题

现阶段我国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面向基层、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人。师范生进行教学实习是高校培养人才计划中重要环节,教学实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专业素质以及创新能力,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的教学实习,而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是高校进行教育实习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文件指出:“要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高度重视毕业实习,提高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质量。”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规定:“建设一批示范教学基地和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强化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由此可见,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教育实习基地建设。

湖北民族学院地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湖北省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学校,创建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学校实施方案是学校办学思想的重要体现。体育学院经过多年发展,实习基地的建设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基地建设的不系统、不均衡、不规范等问题。

1.实习基地建设困难。实习基地的建设,既要考虑基地能容实习生的数量,有要考虑教育实习的质量。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建立实习基地学校统一和实习基地签订协议的,由于经费紧张,建立适合体育学院学生实习的基地的学校就比较困难。

2.实习基地质量参差不齐。各个实习基地地理位置不同,有的是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不够,客观造成了与学院学生实习的质量下降;还有部分中小学对实习工作不重视,实习工作流于形式,起不到学生实习的作用。

3.学生指导教师任务多,没有公平、合理的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考核。学校实习基地的指导教师一般是实习基地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老教师,通过调查了解到,除了指导实习学生,他们自己也承担着大量的教学工作,所以平时对学生的指导一般较少,对最后实习结束学生的考核考核也不够客观。

4.实习学生管理体制不完善。通过调查得知,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管理存在较大漏洞,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

为了使体育学院实习基地的建设最大限度的满足教学实习需要,需要全面系统的建设实习基地,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功能,适应当前教育实习改革的需要,不断深化和加强对体育学院实习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实习基地可持续发展研究

1.建立健全实习基地规划制度和运行管理机制

传统的湖北民族学院教育实习管理方法是采用混合组队实习(各学科学生混合组队)和分散自主实习两种模式,但是这种实习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实习基地管理较为机械,对实习学生管理懒散等问题,因此要建立健全教育实习基地制度及管理机制。首先建立新型实习基地管理体系,由湖北民族学院、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实习学校共同参与的管理体系。其次,完善实习基地运行管理机制,学校选派优秀老师到实习学校,与学生指导老师,共同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另外加强对实习指导老师的监督管理,对学生实习全程进行监督,检查学生实习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加强对实习学校对相关实习工作落实情况以及基地建设情况,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2.建立实习基地评估体系

3.加强实习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

实习指导老师队伍建设直接决定了实习学生实习效果的质量,因此要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实习指导教师的选派上要严格把关,选拔那些富有经验,具有责任心,具有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教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其次,加强对实习指导教师的业务培训,采用多种形式的会议、讲座等。第三,构建实习指导教师评价体系,多层次开展对实习指导教师的评价,一是对实习学生实习效果,比如讲课、说课等反馈实习指导教师培训质量;二是对实习指导教师综合素质,如业务能力、知识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价。三是实习学生进行评价,通过问卷、谈话等方式了解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四是同行评价,在实习学生实习期间,有实习带队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之间互评。

参考文献:

篇6

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信息化

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本次改革所面临的基本思路和要点包括:一个导向(教师专业化)、两个制度(教师资格制度和教师培训证书制度)、六个特点(开放性、大学化、一体化、综合性、制度化、信息化)。作为信息时代的合格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职业精神,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这就必须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够将其应用于教学。一般认为,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内涵是:在教师教育领域,吸收教育信息化的先进思想,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革教师教育的模式和内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的现代教师。

我国于“十五”期间开始了教师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和建设,并逐步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重点之一。继2004年10月举行的“面向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国际研讨会”之后,在2005年10月、2006年10月举行的两届“国际教师教育论坛”上,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问题的研究占到了很大比重。2006年5月,在首届“教师教育信息化国际论坛”上,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副司长宋永刚出席论坛并作了报告,国内外专家围绕“面向未来的教师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题作了发言并展开研讨。

我国的教师教育信息化虽然在基础设施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方面已经起步并取得初步成效,但是在理论、模式研究与实施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加强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共享,这是当前我国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与教师信息素养

在信息社会中,教师信息素养通常包含技术和人文两个层面的内容:在技术层面上,信息素养反映的是教师搜索、鉴别、筛选、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有效地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技能;从人文层面上看,信息素养则反映了教师对于信息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建立在技术层面的基础之上,涉及协同工作、独立学习、个人和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学习、研究和应用,将在教师的信息素养的培养提升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信息素养的水平。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发展包括职前和职后教育两个方面。

从职后教育来看,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队伍中,因种种主、客观原因造成的信息素养普遍低下的现状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解决该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切实抓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教育部于2005年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这是一个直接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依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项目,对于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有着积极的意义。参加首批试点的9个省已经启动了相关的培训工作。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省的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使国家统一组织的能力水平考试面临诸多困难。该项工作的推进和完善尚待在总结试点地区经验的基础上共同探索和努力。

就职前教育而言,作为我国教师职前教育的主体――高等师范院校应当积极改革、主动适应新的形势,有效地提高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技术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作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公共基础课,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职前培养中无疑具有核心的地位。2004年,浙江师范大学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被教育部列入国家精品课程。。

(1)在教材建设方面,现代教育技术教材内容建构的基本原则应该是:理论以够用为原则,叙述简明扼要、点到为止;突出应用特色,以提高信息化环境中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力求将能力培养与学生将要从事的具体学科教学进行有机整合;以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为主线,旨在利用教育技术优化教与学。同时,该课程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教学要求上,都应当与国家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衔接。

(2)在教学策略与教学方式方面,应当根据师范生所在学科的特点,通过文、理科学生分类教学;课内、外学习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达到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目的。要重视案例教学,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中提高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

(3)在课程评价上要注重过程性考核,通过实验、开发过程来检验和巩固学习成果。

(4)单靠一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是难以完成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之大任的,高师院校应当在教师教育类的其他课程、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中,努力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

当然,上述做法在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方面,也对高师院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教师教育网联与学习资源共享

就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而言,网上教与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新的方向和增长点,对于全面推进教师教育创新发展、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部于2003年启动的“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简称教师网联计划)是以现代远程教育为突破口,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整合各级各类教师教育高校的优质资源,构建以师范院校和其他举办教师教育的机构为主体,区域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为服务支撑,学校学习型组织为基础,多种教育形式结合,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相通,覆盖全国城乡、开放高效的教师终身学习的网络体系的一个宏大的工作计划。。

(1)以远程教育试点师范大学和中央电大等首批成员单位为主体,建立相关的规范、标准和服务平台。配合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重点面向农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开展教师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

(2)扩大到具备条件的省属师范院校和其他举办教师教育的高等学校,并整合其他的教师教育资源,形成以区域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为支撑的公共服务体系。

(3)实现各种教育形式衔接与沟通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

就教师网联成员来看,可以大致将教师网联体系划分为四个层面:国家层面、省级层面(即区域性网联体系)、县级教师资源与学习中心、学校层面(即校本研修和教师学习型组织)。目前,国家层面的教师网联已经初步建成。2005年以来,四川、河南、江西、甘肃、福建等省相继也已组建了形式不一的区域性教师网联,旨在整合本省的教师教育资源。

。目前,我们正在此基础上认真规划、积极组建辐射全省的区域性教师网联。。

篇7

[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教育实习 高等师范院校 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0-0051-02

教育实习是未来教师反思教育教学理论的重要环节,更是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随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颁布,教师教育实践课程得到研究者和实践者前所未有的重视和聚焦。[3] [4]然而事实上,现在教育实习情况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理念的符合度不高,这一问题需要从模式创新上加以解决。

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简析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教育课程的目标需要从“教书匠”的训练走向“教育家”的成长;从“定型化教学”转向“情境化教学”;从“技术性实践”转向“反思性实践”;从“理论的实践化”转向“实践的理论化”。而且《教师教育课程标准》针对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弊端,并借鉴国际教师教育的经验,凸显了三大改革原理:一是 “儿童为本”;二是“实践取向”;三是“终身学习”。《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还聚焦教师个人成长、教师团队和教育关系,并倡导教师新的职业品性,即作为“反思性实践家”的成长。[5]

二、现在教师教育实习中存的问题

要使《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得以实现,教师教育课程的构成需要实现观念与体制的创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不但体现在理论课程上,更体现在重视教育实践及反思上。[6]作为教育实践的主要内容――教育实习也应该符合《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1.对教育实习的不准确定位,主要体现在“理论应用于实践”单向的实习,没有体现出实践的理论化。2.重技术,轻观念,主要体现在实习过程中强调“教师按照既定的操作程序将预设的知识、技能教给学生”,重在教学技能的提高,忽视学生的内在需求、体验经验和发展规律。3.忽略教研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忽略教育对象、教学过程和教材的研究能力的培养。4.漠视实习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实习管理的目标限于有地方实习、有机会实习,缺少“创新能力”培养的机制和有效措施。5.没有调动实习基地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主要体现在指导教师对教育实习无经验、无要求,工作随意,缺乏反馈,无成就感。6.教育实习评价不科学,随意性强。基于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必需重构一套新的教育实习体系来适应《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教师教育质量。虽然很多高师院校尝试进行教育实习的改革,但这些改革多是高师院校内部的行政管理改革,漠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忽略实习生、指导教师的实践愿景,多流于形式。这都严重影响未来教师的素质和教育质量。因此,基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教育实习体系研究显得尤其迫切。

三、新教育实习体系构建的思路

总结我们教育实习多年的组织和实践经验,在深刻理解《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理念:“以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基础上,我们通过设计新的实习目标、优化实习内容、细化评价指标、改变管理方式、创新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的关系,从而构建了符合《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要求的教育实习体系。在教育实习过程中,我们通过教育实习评价倒逼实习学生研究实习对象的智力水平、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家庭影响、地域文化,从而采取有差异化教学策略,达到以人发展为本的目的;要求实习单位在班级管理、教学环节、实验教学、教务处理、教研调查等方面给予实习生以实践和思考的机会,通过不断反思实践的效果(通过反思记录体现),找到差距和不足,催生其学习的需要。

四、新教育实习体系具体内容

(一)实习目标

使学生在教学技能、班主任工作、教育调查、教学反思能力、教研能力、学业评价与反馈、学生心理、教务工作等方面全面体验,并掌握相关的工作方法和策略。

(二)实习内容

基于我们目标的要求,制订如下实习内容。

1.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备课、编写教案、试讲、听课、上课、指导实验、课后辅导、作业批改与讲评、考试与成绩评定、组织课外学习活动、进行教学专题总结等。

2.班主任:熟悉班级、制订班主任工作计划、班级事务管理、应急事件处理预案、学生转化、课外活动、班务日记,最后通过班主任工作记录呈现。

3.教育调查: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在充分调查研究、分析整理材料的基础上,就一个专题写出切合实际的调查报告。

4.教学反思能力:对参与的教育活动实践进行思考和反思,形成教育反转记录/日志。

5.教研能力(与调研不同):参与实习学校的教学研究项目,了解教研的基本规则和方法,并针对某一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对策和方案,形成教研报告。

6.学业评价与反馈(成绩评定不一样):通过考试、观察、谈话、测验等手段了解学生学业水平(基础、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等),并给学生以反馈,最终形成三到五份评价报告。

7.学生心理:对实习对象的心智特点、兴趣、元认知水平、性格进行研究,形成三到五个案例。

8.教务:要求了解学校的管理制度,查看学生学籍管理制度,了解学校对教师发展的规划和奖惩办法等。

(三)实习安排

实习时间安排在第六学期,时间为21周,实习前解读实习内容,并告之实习评价的方法、内容和价值取向。

(四)实习效果评价

我们把实习内容按不同的权重进行计分,总分一百分,每个权重有相应的评分标准,评分的依据是调研情况、实习单位指导教师意见、教案、听课记录、上交的实习报告、调查报告、研究报告、日志、班主任工作材料等。最终还要通过实习汇报和实习答辩来了解实习效果(由实习成绩评定工作小组执行)。在实习评价中强调实习过程的实践、反思与收获。

(五)与实习学校的利益共同体

为提高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和积极性,借助学校的“双导师”工作安排,校内实习指导教师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共同研究教学改革,共同申报教研项目,达成教研共同体。

五、实施对象

在2013年-2014年我校生物教育实习过程中实施了该实习方案,每期实习时间为一个学期。

六、实施效果与评价

通过实习使实习生了解了教学的基本环节,提高了课堂教学技能(近65%的学生熟练掌握,30%的学生一般掌握,5%左右的学生提高不大)、获得了反思能力和教研能力(85%的学生能写出较好的反思案例,77%的学生能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了解教务的内容(62%左右的学生有了解学校制度的经历)、懂得了评价的意义(40%左右的学生能设计评价方案,67%的学生至少有一份评价案例,93%左右的学生设计了一份以上的评价试卷)、明白了教师成长途径(85%左右的学生在实习报告中体现出)、初步掌握了班级管理的技巧(90%的学生能做一份较好的班主任工作方案)、根植了终身学习的理念(70%的学生在实习报告里强调了不断学习的重要性)。很多实习生所教的学生成绩大幅度提高,有的给实习学校建立了实践教学体系(这在以前是没有的),有的完成了新的规章制度,有的还代表学校参加各种教学比赛(这在以前也是没有的),多数实习生受到当地学生的喜欢,更有的成了实习学校课堂教学的主力,这都说明我们的教学体系是有效的。

我们实施的新的教育实习体系,体现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实习生比以前更能全面了解教师职业的特征和技能。但是由于实习本身的局限性,终身学习的理念只能以理念形式强调,很难在实践中充分体现,其实这也是“教师素养是逐渐养成”的体现。

[ 参 考 文 献 ]

[1] 杨秀玉,杨勇.后现代课程观视野下教师育实习的革新与发[J].外国教育研究,2012(8):76-83.

[2] 杨秀玉,常波.教育实习的认识论分析:基于建构主义理论[J].外国教育研究,2012(11):46-51.

[3] 侯小兵.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实施问题[J].续教育研究,2012(10):81-84.

[4] 钟乃良.教师教育专业公共心理学实践教学的调查与反思[J].河池学院,2013(4):92-99.

篇8

  体育老师个人总结1

  在学校领导和上级部门的支持和领导下,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正确方向,明确全民健身计划,在搞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教育的实施,全神贯注抓好课堂教学,业余训练,使我校体育工作得到长足的发展,丰富了学校生活,增强了师生的身体素质,健全了学校体育教学制度。为了能进一步总结经验,以谋求更大的提高,此刻我将本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努力学习理论知识,紧跟时代步伐

  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注重学习是使自我不被社会所淘汰的最有效的手段。积极参加业务学习。在平时,我能积极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教育类刊物,从刊物中汲取营养,领略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方向,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移植到自我的教学中去,促使自我彻底改变陈旧和落后的教育观念,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工作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明白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研究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⑵课堂上的情况。

  。

  三、课间体育工作

  加强两操大课间管理,异常是广播操的教学。

  第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做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重视做操、自觉做操、坚持做操、认真做操的良好习惯。

  第二,体育老师要正确运用示范。示范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经过示范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所以,要求老师示范要清楚、准确、规范、优美。

  第三,讲解要少而精。我在课间体育舞蹈教学时的讲解,主要是结合我的示范动作,让学生加深对动作的理解。

  第四,口令要清楚、洪亮、准确。

  第五,纠正错误动作要及时。另外,在课间操教学过程中还得到了各位班主任的大力支持。所以,使做操质量,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训练工作

  我带领学生坚持业余训练,并做到训练有计划、阶段有测验、测验有记录、带领学生科学系统的进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我努力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工作,使家长能够让学生训练,使学生能够安心训练。在作学生和家长的工作中,班主任老师也为我作了不少工作,支持了我的训练工作。所以,我争取在以后的比赛中取得比今年更好的成绩。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注重个人的业务学习和提高,紧紧抓住课程改革这一契机,经过培训学习、观摩探讨,撰写心得体会、反思,积累、学习教学经验,多向其他老师请教,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在实践中应用等方式,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和领会,完善自我的教学工作,努力构成自我的教学风格,构成学习形的教学工作习惯。

  体育老师个人总结2

  实习对于我们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来说,是一门必修课,也是我们将来踏上社会的一个转折点,是必须要经历的。在这段实习期间,我经历了很多人生中的第一次:第一次真正站上讲台,第一次在这么多学生面前讲授知识,第一次体会到为人师表的滋味……那么多的第一次让我也学会很多东西。这段充满酸、甜、苦、辣的实习生活,将成为我人生中一次刻苦铭心的经历,也将成为我今后走上工作岗位的一笔巨大财富。现对这段实习生活整理为实习报告如下:

  生活篇

  晚餐时间到了,我们一行人来到饭堂,我们被安排在一张大圆桌用餐,往后的日子都是在这张大圆桌上用餐了。在用餐礼节方面,我觉得我们已经做到很有礼貌。来到了顺德这个美食天堂就一定离不开吃,在实习的第一个星期六、日,我们几个队员一起去品尝了大良著名的特产,然后去逛街,对附近的环境做了“摸底”调查。在这里,有位我们的学姐,她毕业于物理学院。我们来了两个礼拜后,她非常热诚地邀请我们吃饭,那天,我们每个人都很开心。以后的每个星期六、日,我们的队员或多或小都会出去走走,轻松一下。随着时间的流逝,记载着我们实习队员的生活照片就越来越多了。我们实习队员从一开始的陌生到逐渐的认识,再到现在深厚的感情,这一切一切永远都会藏进我记忆的深处!

  教学工作篇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首先上好课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实习前我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但真正的中学教学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从学生转变为老师,就需要慢慢的摸索与积累。实习的第第二天,我希望听听指导老师的课。出乎意料的是,指导老师让我直接就开始上课。我当时在想,这是指导老师在考验我吗?对于听课,我是想先认真做好听课笔记,听课的重点是注意指导老师讲解思路与组织学生的方法跟自己的想法的差别,以吸收老师的优点。但是遗憾的是,指导老师直接就把课交给了我,是想看看我的能力吧。

  过了两天,我已经能够把课上得很好了,学生们也很喜欢上我的课,也许是所教授的学生是高三学生的原因,我们彼此配合得很默契。指导老师也很满意,还跟在后面当起了学生。那时候我真的很意外,我害怕自己做得不好,害怕自己的教案会出现大的错误,害怕自己会怯场。事实证明,我真的能应付过来。接下来的时间,我为了写教案与备课而忙了起来。对于写教案,我现在已经能够随心所欲了,已经能够驾轻就熟了。我感到很幸运,在校外实习能够教授自己的专业,那是很幸运的了,要知道,很多同学出去实习并不是教授自己的专业,因此对实习有一定的阻碍,所以我很幸运。中学的体育课是选项教学,上课是按年级来上的,每个星期我需要交两份教案给指导老师,日子就是在这样的写教案、上交教案的过程中度过的。

  在教育实习过程中,我深深感觉到作为一名老师的辛苦,更感觉到作为一名老师的能力我还差很多。经过我的充足准备与不断改进,以及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我的教学技能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上课也能得心应手了。在实习的中后期,公开课就成为我的一个最为重要的任务。虽然我还是比较害怕上公开课的,但公开课是检验一个老师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了备好公开课,每天都会忙个不停,还经常向指导老师请教,在备课当中我深深地会到上好一个好的体育课要做的准备工作真是很多很多。公开课的时候,实习学校的体育老师都过来听课,而我也好好地完成了上课的内容,也得到了老师的较高的评价。虽然现在的我与指导老师还不能相比较,但是我从指导老师身上学到了许多的教学经验,也学到了许多运动队训练的经验,我真的很感谢我的指导老师。

  在实习过程中,我认真工作,任劳任怨,老师吩咐的任务,有效率有质量的完成。学校田径运动会的秩序册编排工作,校运会的鲜花队排练,顺德区运动会鲜花队的排练,几千份奖状的盖章,组织课间操等等大大小小工作,我都积极主动做好!

  体育老师个人总结3

  一个学期即将结束,回顾自己在本学期里所做的工作,虽说能做到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学中能充分发扬民主,但为了能进一步总结经验,以谋求更大的进步,有必要对自己本学期的工作进行反思,因此总结如下:

  一、努力学习理论知识,紧跟时代步伐。

  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注重学习是使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的最有效的手段。积极参加业务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课改要求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促使自己彻底改变陈旧和落后的教育观念。

  二、尽心尽职,干好本职工作。我担任4—6年级体育教学工作,深感肩负责任之重大,虽工作繁杂,但不敢懈怠,唯恐有负家长和学生。。在教学中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等。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好的内容进行思想教育,培养爱祖国、爱社会的情感,力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教学中能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我还积极做好分管工作。体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的好坏。因此,要提高办学质量,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就必须努力提高学校的体育比赛成绩。为此,开学初,我就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一份详细的体育工作计划,合理做好体育组的训练分工。通过学习,我充分体会到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督促我上好每一堂体育课,做好运动员的选拔工作,既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要为运动队选拔后备力量。同时,积极开展好群众性体育活动。十一月份,体育组认真组织、精心安排,成功举办了本年度冬季田径运动会,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为运动队选拔了一批后备人才。

  四、狠抓运动队管理,全面提高运动水平。在运动员管理上,既要体现“严”字,又要有爱心。学期初,我就针对各队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一套各队考核奖励制度,对运动员的出勤、训练情况及比赛情况进行全面考核,每周一进行总结评比,全面提高了训练效率,平时,我能协助各运动队交流,谈心,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教育的机会。针对队员们的学习成绩下降,训练时间不能够保证等现象,积极做好与班主任、任课教师的交流,极力争取他们对训练工作的支持。在我的不懈努力下,训练工作逐渐走上了正轨。严格执行学校常规,做教师的表率。一学期来,我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坚持早到校,晚离校,自始至终协助做好工作,坚决服从上级安排,做好各项工作,与教师搞好团结。

  五、体育成绩有得有失,任务尚很艰苦。本学期,通过多方努力,学校体育工作有了一定成绩,但是田径比赛距上级下达任务尚有差距,排球队尚需加大训练力度,克服种种不利因素,力争在明年比赛中为我校嬴得加分机会。

  本学期,我但任三年级7个班和四年级二个班的体育教学工作。期间;我始终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正确,自觉的遵纪守法;以“以人为体”为方向作风正派;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工作态度端正;热爱学校;服从组织领导分配,尊重他人,虚心求教,关心集体和个人。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业务学习活动,要求上进;团结他人;工作勤勤恳恳;关心和爱护学生,助人为乐;不计较个人得失;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