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化范文1
说到语言,我们就不得不提到词汇。因为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础,没有了词汇,语言将荡然无存。《现代汉语词典》对词汇的定义是指一种语言里所使用词的总称。纵观英语语言的发展,我们发现英语词汇是如此地丰富以至于出现了太多的近义词。这主要是因为英语并非是一门纯粹的语言,它的形成大量吸收了全世界的其它语言,如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甚至是汉语。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简要分析和研究英式词汇的特点。
一.交际词汇和表达
在学校时,老师告诉我们,当朋友见面时,标准的打招呼方式应该是hello!jim,how are you?或者更简单就是hi。但是在,我们发现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他们打招呼的方式不尽相同。比如在伦敦及英格兰南部地区,watcha这个词经常被用来打招呼,它的全称应该是what are you, 比如watcha doing?而在英格兰北部一些地区(如约克郡),人们却用ay up作为一种非正式的打招呼词语。下面就是一个典型的英格兰北部地区人们见面时打招呼的方式:
peter:ay up, lad, fancy a flyer?
alex:oh,aye!
此外,在道别时,我们首先脱口而出的短语多数是bye-bye, goodbye, see you等。但在伦敦,东南部和北部地区,人们会用ta-ra./ta-ta./ta-da./ta.来表示goodbye的意思。还有一个更广泛的非正式词语,就是cheers或者cheerio.如今在英国各个地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用这个时髦的词。比如说:本文由收集整理
peter:bye,alex,i’ll see you in a second.
alex:cheers,mate!
提起英国人,大多数人的感觉是传统、刻板、绅士、讲究礼节。比如礼貌用语please。和其他英语国家相比,英国人似乎对please的使用过于频繁。在美国,超市里结账时你可能会看到标牌上写着“pay here”;在英国会写成“please pay here”。结账时,根据你的商品价格,收银员会说:“two pounds, please.”这可能让初来乍到的外国游客感觉有点不舒服,总感觉当收银员说please的时候,似乎希望你能把钱放在他的手上。应该说大部分去英国的游客都是“不差钱”的,差的是对英国的了解。其实please是随着收银员说出价格后无意识地连带出来的,成了一种固定搭配,丝毫没有对游客怀有一种负面情绪。
二.天气有关词汇和表达
众所周知,英国的天气是出了名的变化无常。在这里,一个上午你可以反复体验到风和日丽到乌云密布再到瓢泼大雨的感觉,所以雨具是英国人的外出必备品。英国见了面,首当其冲的就是诸如“it’s cold today, isn’t it?”, “i wonder if this rain will ever stop, don’t you?”之类的天气话题。
在英国,雨既不是小事,也不是客人,而是家常便饭。于是,英国人在相互约定做某事的时候,经常会加上一句:(come) rain or shine (无论晴天或雨天都来)如:don’t worry. we’ll be there ——rain or shine.尽管人们希望风雨无阻,但实际情况还是会使很多活动因雨延期或取消,我们可以用be rained off来表达。如:the match was rained off.很多人都知道形容雨大可以用raining cats and dogs,其实还有两个表达:it’s chucking it down形容雨势很大,如:outside it was chucking it down and the streets were deserted. 另一个就是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字面意思就是不雨则已,一雨倾盆,比喻倒霉的事情一起发生,相当于汉语中的“祸不单行”。那么为了不被雨淋,英国人就应该要做到“未雨绸缪”,这叫for a rainy day,比喻要为困难的日子作准备。如:you should save some money every month for a rainy day.
英国不仅多雨,而且多雾。因此fog这个词却在英语词汇里时常出现,如由于雾天所导致的航班延误,轮船停航,被称作a fogbound ship/plane。当我们在雾中行走或开车的时候格外小心,一不留神就会酿成事故。在英语中当我们要表示“迷惑或无法想清楚”,可以用in a fog这个短语。如:my mind was in a fog.
三.常用的英式俚语
俚语是指民间非正式、较口语的语句,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顺口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地域性强,较生活化。例如,在汉语的口语里,我们更倾向于说“四块五毛钱”而不是“四元五角钱”,因为后者听起来过于正式和书面化。而在英国,流通的货币是英镑,但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不用one pound来表示一英镑,却用另一个词来表示。请看下面的对话(请注意划线部分的词语,括号内为解释):
peter:hi, alex! sorry for being late. the train was bloody (十分,非常)late and i was knackered. (疲倦,累极了)
alex: that’s all right, mate. (一般指男性朋友)anyway, i am so chuffed( 高兴的,兴奋的)to see you again!
peter:me too.great to see you again! shall we go? i’ve got a car.
alex:oh, brilliant! (棒极了)when did you buy it?
peter:well, to be honest, nick sold it to me for three thousand quid.(一英镑)
alex:blimey!(天哪)are you daft?(愚蠢的) that’s too much for an old car!
peter:yeah, it is a bit expensive, but he’s a nice bloke (人,特指男性)and helps me a lot.
通过上述对话,我们发现peter用了quid这个词来表示英镑的概念。这就像美国人用buck来表示dollar一样,更加地贴近日常生活。除此以外,我们在上面对话中还看到其它的英式俚语,它们的使用让口语与书面语呈现出明显的区别。
英国文化范文2
英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先河,以其强大的传播力和渗透力影响了大多数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作为现代文明的开拓者和先驱者,其辉煌的发展历史值得深思。
英国文化研究之起源概述
英国学者戴维・钱尼认为,文化就是某一群体“理解和表现他们生活的世界”的一种模式。①我国学者钱乘旦、陈晓律在《英国―在传统和变革之间》一书中指出,英国文化是在历史的斗争与冲突中形成的,并且最终趋向融合实现平衡。
。严格意义上而言,英国文化研究没有准确的开始日期,通常情况下认为,《文化与社会》、《漫长的革命》、《读书识字的用途》、《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四部鸿篇巨著的相继问世标志着英国文化研究的开端。它脱胎于早期文化观念与批评,既是对保守文化的反拨,更是对细读式分析方法的继承。
威廉斯以其开山之作《文化与社会》掀起了对利维斯思想的批判与传承的序幕。在《文化与社会》、《漫长的革命》这两本巨著中,威廉斯实现了利维斯主义与的完美结合。一方面,根据利维斯思想中所包含的整体文化观念及文化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威廉斯批判了古典保守文化精英主义倾向;另一方面,根据对政治、经济、文化权力的激进社会批判,威廉斯驳斥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种左派知识分子的传统文化理论模式。综上而言,威廉斯丰富了文化的理论内涵和价值意义,奠定了早期英国文化观的坚实基础。
霍加特在其著作《读书识字的用途》一书中利用文学分析方法,描绘了城市工人阶级的文化变迁过程。通过对战后大众文化的实践批判,霍加特认为旧有阶级文化正遭受侵蚀,工人阶级文化正处于匮乏的危险境地。但是工人阶级在大众文化面前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自身道德标准的提升,自主选择大众文化的文化产品形式,并形成具有阶级特色的流行文化。
文化研究的缔结者汤普森在其代表作《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一书中着重强调了工人阶级之意识与文化对理解英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所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汤普森认为工人阶级虽然属于底层群体,但是其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经验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并且工人阶级群体有其独特的阶级意识。汤普森通过重构18世纪末的激进主义文化传统、聚焦工人阶级的文化体验、分析工人阶级自我意识成长这三个方面详细地研究了工人阶级文化的形成,从而对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文化研究的深入形成了促进作用。
英国文化之第三条道路选择
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吉登斯在其著作《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一书中认为,后传统秩序的出现是产生全球化的根本动因所在。后传统秩序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秩序的固有模式,颠覆了现代制度及其社会制度。同时在一个充斥着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下,全人类必须应对共同利益问题。在这样的理论推动下,吉登斯提出了“第三条道路”理论。
吉登斯认为“生活政治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政治,是一种由反思而调动起来的秩序,是一种自我实现的政治”②。第三条道路的核心思想就是打破一元论的“设计选择”,在左与右的两极间实现中立平衡。通过突破在公平、效率、稳定、发展等问题上的局限性,引导制度设计走向超越左与右的独立模式。
。新左派中的社会良心论者认为,国家福利有义务帮助贫困者,社会福利存在的目的就是通过对不可抗力的预防,维护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在理性与道德占主导地位的国家福利发展过程中,这种共识化解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冲突,维持两者之间的相互平衡。而新左派中的公民权理论认为,公民权是众生平等的社会身份的象征,但是这种权力导致经济不平等合法化。国家福利存在的意义不是推动平等,而是改善不平等。但是这种思想一直持续到撒切尔夫人上台后,新理论位居正统。
新认为,国家福利的推行是造成纳税人负担加重,阻碍消费自由的罪魁祸首。国家干预行为就是导致整个社会迈向奴役之路的重要原因。新认为应该适时减少财政补贴,给予个人与社会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总体而言,新左派强调国家在整个经济社会中的宏观调控作用,而新更看重个人自由权利。英国资本主义在经历这样两种极端的思想控制之后,第三条道路理论的出现,无疑赋予了资本主义新发展的重生意义。第三条道路致力于在社会团结、公平、公正的基础价值观念基础上融入自由主义思想元素,使国家朝着更均衡的方向发展。
吉登斯认为,当今社会条件变幻莫测,国家存在的意义就是建立权力与风险共享的社会,这既是对今天新“和解”的理论诠释,更是对积极福利的最佳注脚。但是,第三条道路并不是简单的路线折中或妥协。它其实是在建立社会共识基础上的理性变革思想。吉登斯认为“全球化的后传统社会的伦理指的是承认人类生命的神圣性及幸福和自我实现的普遍权利,这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时刻:这些普遍价值有了真实的支点。”③
当代英国文化之文化边界的模糊选择
文化是否存在边界,什么才是区分不同文化差异的最佳标准,这一直是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从差异角度分析文化间的区别发现,作为一个共同体差异的存在是由于某一成员不具备作为内部成员的共同属性,因此应被排除于共同体之外。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大量外来移民的涌入,打乱了群体构成,同时直接导致英国文化面临外界的严峻挑战。
自1948年英国接收第一批外来移民以来,每年英国移民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大量移民涌入给英国各个领域的工作造成巨大压力。这种情况更是体现在上世纪60年代下半叶的经济萧条时期。与此同时,英国本国公民开始对外来移民者抱有一种敌对情绪,种族矛盾加剧。对于这种紧张的种族关系,英国政府也竭尽所能加以控制,但收效甚微。各种煽动种族矛盾的言论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并引发群众响应。
英国政府为缓和局势,先后颁布多部法律,致力于缓解种族矛盾与冲突,种族歧视与各种不公正待遇。同时成立了专门强制调节种族冲突的执行机构――种族平等委员会,缓和种族冲突现状。一系列政策、法规的相继出台虽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种族冲突的局面,但是奠定了官方友好民族政策的基础。多元文化模式逐步在英国蔓延,并进一步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制度之中。在保障移民平等权利的同时,鼓励其独特文化遗产的保留,使其真正融入社会。
多元文化在倡导英国主流文化的同时,也注重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从而导致了跨文化的产生。跨文化就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文化环境里,出现了新的文化形态。这样的文化形态丰富了原有文化,并不断改变旧有的文化环境,使其相互影响,相互协调。
。移民文化元素的加入使得英国种族呈现混杂性,同时也超越了文化之间的边界,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界限呈现明显的模糊性。
总体而言,英国向来是一个稳重的民族,英国文化底蕴注重的就是实际与宽容的理论原则。英国的文化发展史是一部充满斗争的文明史,但是这种斗争绝不是一方压垮另一方的野蛮侵占史,而是文化本身的自我更新与提升。
通过不同文化理论的冲击与斗争,实现文化的融合与传承,这就是英国文化独特的发展历程。同时在面对左与右的双重夹击,在二者之间的平衡发展路线,是复杂时代背景条件下,睿智的英国人的理性选择。当代“二重性”学说的诞生要求公众必须超越二元对立,实现二元融合。从这个角度而言,这正是后现代社会秩序下的,英国文化发展轨迹。
注释
①[英]戴维・钱尼:《文化转向――当代文化史概要》,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前言第3页。
英国文化范文3
摘要:随着全球融合不断加快,茶及茶文化逐渐融入英国,并发展成为独立的文化体系。在整个英国茶文化体系形成确立过程中,发展、形成了一系列丰富的文学作品,许多文学作品的经典情节中都与茶文化有重要关联。本文拟从英国茶文化的内涵极其形成历程分析入手,结合英国茶文化的价值理念和外国语言文学的发展状况,从而探究茶文化与外国语言文学的融合发展表现。
关键词:英国茶文化;外国语言文学;融合发展
文学作品是对该时期文化特点、文化内涵的最真实反映和最有效继承。英国茶文化是近代全球融合的重要表现,该文化体系在形成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极具内涵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内涵特点进行了解和认知,可以看到这一时期的社会发展和价值理念。而从另一个角度看,随着我们对文化及文学作品研究不断加深,可以看到文化对文学作品创作有着重要关联和影响,因此可以说英国茶文化就是在近代以来英国语言文学发展的重要风向标,所以想要认知英国茶文化及其文学作品的特点,就需要对其内涵及发展状况进行全面认知。
1英国茶文化的内涵极其形成历程分析
英国茶文化的形成,可以说是英国近代文化发展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世界文化融合的客观展现。但是英国茶文化的形成过程,并不顺畅。1848年,就职于东印度公司的罗比特到中国进行游览,在其离开中国时,带走了茶树的种子,并将其种植在印度等地,印度地区有着适合茶树生长的天然良壤,至此茶叶就在印度形成了规模庞大的茶园。在印度生产之后,茶叶就大规模进入欧洲。但客观的说,以前,茶叶也经过远洋贸易进入欧洲,但是欧洲人对茶叶并不认可。而茶叶在运往英国之后,随着其逐渐实现与英国本土的融合,从而被广大英国人所认可。随着越来越多的英国居民认可,茶也逐渐融入英国文化之中,同时大多数英国人也形成了与茶相关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理念,经过几百年成熟发展之后,英国自身也形成具有独立特色和内涵的茶文化体系,这就是英国茶文化体系。在整个英国茶文化体系中,其有着早茶文化、上午茶文化、下午茶文化三种文化内涵及形式。早茶文化指的是在英国,早上醒来之后,就会品茶。而对于多数英国人来说,早茶极为必要。无论是选择材料,还是其冲调方法都有着较高要求,如果说,英国人将早茶看做是一种文化,并非是简单的饮食习惯。其次,上午茶文化则是多数英国人所不具有的。
整个上午茶文化中,其比较短暂,且简单,英国人通常会在上午茶品用期间来进行短暂休息,从而调节自身生态和生活内容,因此上午茶文化是一种价值理念,也是英国人的一种生活习惯。最后,则是下午茶文化。其实这一文化是最能反映和代表英国茶文化的。该文化体系,不仅内容多样,同时其表现形式也极为丰富,展现过程也更加优雅。在英国下午茶文化中,无论是其对饮茶时间的约定,甚至是佐餐都有着极高要求。其在茶源选择上极其讲究,通常是伯爵茶。而在喝茶时间的选择上,则通常约定为下午的四点。在下午茶饮茶过程中,为了表现对客人的尊敬,通常会有女主人对客人进行服务。在选择的佐餐上,则往往会配上传统的点心和蛋糕。整体来说,英国的下午茶文化反映和诠释了英国文化的性格特征及价值理念,从很多经典文学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有关下午茶文化的描述,可以说很多文学作品的创作素材都来自于下午茶文化,因此认知下午茶文化对我们了解和研究英国文学作品有着重要帮助和作用。
2英国茶文化的价值理念分析
同我国传统茶文化相比,英国茶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和内涵。而整个英国茶文化产生和形成与工业文明时期,其植根于贵族文化之中,因此可以说整个英国茶文化中有着浓厚的贵族文化。而我国茶文化则是经过几千年发展起来的,因此中英茶文化有着实质性区别,可以说我国茶文化是一种历史积淀的产物,而英国茶文化则更多是一种融合。而整个英国茶文化的价值理念主要有:首先,英国茶文化体系中有着丰富的贵族气质内涵。茶叶最早是作为药物推广至英国的,而茶叶进入英国之后,其整个社会已经发展进入现代社会,因此其更加注重的是茶叶的营养价值和养生内涵,而茶叶更多是贵族的生活元素。尤其是茶叶作为一种高档次消费,其需要较高消费能力的阶级。所以,其在品茶过程中,不仅有相应饮茶活动,同时还有比如舞蹈和音乐艺术等等。其次,随着下午茶文化完善发展,英国茶文化正式形成了独立内涵体系,其全面诠释和表达了英国茶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实质性提升。整个下午茶体系中,其不仅展现的生活理念,更多是一种贵族的生活方式和英国人普遍的世界观和处事规范。最后,英国茶文化体系中有着极为丰富的茶道艺术形式。通过对茶文化体系进行研究可以看到茶道和茶艺都是整个茶文化体系成熟发展的重要表现。在英国茶文化形成过程中,其整体水平也实现了重要提升。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形成了较高品质、复杂元素、完善程序的茶道艺术。比如在英国茶文化体系中,尤其是其在参加下午茶活动过程中,都会对自身服饰打扮有较高期待,而这也发展成为英国传统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成熟,如今茶文化也逐渐融入英国人的生活理念,成为其日常行为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
3外国语言文学的发展状况
阐述客观的讲,外国语言文学是相对于我国传统语言文学来说的。而在整个外国语言文学发展过程中,注重对语言文字本身和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认知,语言作为交流的基础,也是不同文化之间实现共同交流的前提和关键。因此,全面认知外国语言文学的发展状况对我们了解语言发展应用状况,以及相关历史、民族文化及文化特征有着重要影响和帮助。通过对外国语言文学的创作过程及其具体内涵进行认知,可以看到外国语言文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该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文化作为一种内涵,一种价值理念,其形成过程充分反映了社会生活、社会活动的成熟发展。因此外国语言文学与自身文化理念发展之间有着重要关联。通过深层次认知英语茶文化与外国语言文化的融合思路,能帮助我们完善了解英国茶文化内涵,同时也能帮助我们全面认知与茶相关的外国语言文学的具体形式。英国茶文化对外国语言文学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不仅提供了创作素材,同时其在交往过程中,也大大丰富了相关词汇内容,从而推动了外国语言文学的成熟发展。通过对外国语言文学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其中有很多关于英国茶文化的内容和元素。虽然英国茶文化与我国茶文化之间有着体系化区别和差别,但是英国茶文化对英国文学作品创作、社会习惯、行为理念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尽管英国人饮茶时间不超过两个世纪,而且茶叶本身也并非英国本土食材,但是茶叶却在英国有着重要影响。据说,整个英国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有饮茶的习惯,从这可以看到茶在英国的成熟发展,而英国由于气候原因,其更多饮用的是红茶,也可以说英国的茶文化就是红茶文化。
4英国茶文化与外国语言文学的融合发展表现分析
根据相关历史记载,茶源自我国,而饮茶及茶文化更早出现在我国。随着新航路开辟完成,尤其是近代以来英国成为全球海洋霸主,加上我国对外开展各种茶叶和丝绸贸易,茶叶与茶文化就逐渐传入英国,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英国自身特点和内涵的茶文化。通过对中英茶文化体系进行对比,可以看到两者有内涵到实质上的区别。但是英国茶文化与我国传统茶文化一样,都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内涵,尤其是通过对描述和承载茶文化的文学作品进行了解,可以看到其中具有完善的教育价值。可以这么认为语言文学与文化之间有着内涵上的关联,也就是说外国语言文化其本质上就是应是茶文化中所具备的文化理念和思维方式的全面融合,尽管英国茶文化形成历史较短,但是其中还是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虽然在一些人看来,英国茶文化缺乏独立的文化内涵,但是从本质上看,其仍然对外国语言文学形成了无可替代的影响。不仅可以在英语中有很多关于茶的词汇和有关茶的语句表达,同时更重要的是英国茶文化对其文学作品和文化内涵的深层次影响。从诗歌创作来看,其中有很多与茶相关的作品。比如在济慈的诗句中,有关于绿茶的描述,其将茶与自身感伤相结合,这无疑是茶文化对诗歌创作的最直接影响,诗人借助茶表达了自身情感理念。此外,茶文化对其散文创作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散文是一种文学方式,同时也是巧妙表达自身情感内涵的重要方式,而散文创作技巧与英国茶文化之间有着内涵上的一致性,而人们在品读散文作品时,也能感受到其中所包含的丰富的茶文化元素。而在很多英国小说中,我们也能够看到有很多关于茶的描述,可以说茶为其小说创作提供了重要素材,不仅如此,在各种文学作品创作中,其完善全面的应用了茶文化体系中所具备的价值理念和情感内涵,这是英国茶文化与语言文化深层次融合的重要表现。
5结语
近代以来,尤其是在全球东西方融合加速以来,我国的茶和茶文化逐渐涌入西方,尤其是作为近代海洋文明的核心,茶传入英国,并在英国形成了独立的茶文化体系。英国茶文化与我国茶文化之间有着实质上区别,从本质上看这与茶文化形成的历史时期有着重要关联,因此想要了解英国茶文化的内涵,就必须对其形成过程进行全面了解和认知。想要了解英国茶文化体系,就必须对与其相关的茶文化内容进行准确认知。而英国茶文化与外国语言文学的融合发展,不仅推动和提升了整个文化发展的品质,同时也大大丰富了外国语言文学发展的素材。
参考文献
[1]陈传万.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对比研究——从物质、精神和语言方面[J].中文学术前沿,2013(2):27-31.
[2]高晓薇.英国文学语言对“茶”及“茶文化”的应用研究[J].文学理论前沿,2013(5):169-173.
[3]李田心.知识经济时代下外国语言文学的变化和发展综述[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13(15):116-122.
[4]王忆云.外国文学作品中的英国茶文化[J].农业考古,2015(17):52-55.
英国文化范文4
[关键词]中国英语 文化身份 文化输出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046-02
一、中国英语的客观存在
(一)必然性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英语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通用语言。根据孙太群,黄远振(2009)的统计,全球有45个国家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35%的人讲英语。英语是联合国最主要的工作语言,75%的电视节目使用英语,80%的互联网信息用英语传播。英语的世界化和全球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同时,英语的国际化加速了英语在全球范围内的本土化进程。世界各地的英语构成了英语的变体,形成了美国英语、加拿大英语、澳大利亚英语等内圈英语。作为昔日英国殖民地的美国,发展了独特的英语表达方式和词汇,成为了独立的美国英语,与作为母体英语的英国英语相抗衡,甚至其影响力超过了英国英语,以“美国英语优越论”代替了“英国英语优越论”。(庞秀成,2008)在以英语为第二语言或主要外语的国家和地区,也形成了本地化的变体,如印度英语、新加坡英语、南非英语等外圈英语。中国英语就是在英语成为全球化的语言、世界英语变体应运而生的时代背景下,英语国家使用的英语与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英语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的英语变体。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英语的出现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是一种客观存在。
(二)界定
从1980年葛传槼先生提出中国英语这一概念开始,中国的外语界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英语的定义、定位及其和标准英语的关系。汪榕培(1991)认为中国英语是“在中国本土上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李文中(1993)认为中国英语是“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不受母语干扰和影响,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多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句式和语篇。在此基础上,贾冠杰等进一步指出,中国英语是“操汉语的人们所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无法避免或有益于传播中国文化的中国特点的英语变体”。从以上三个颇具代表性的对中国英语的界定的分析不难发现,中国英语具有规范性(以标准英语或称规范英语为核心)和中国特色(具有中国特点的表达方式)两大特点。前者是决定了中国英语能被国际社会认可和接受的前提条件,而后者则有助于中国文化的输出。在世界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大环境下,中国英语“有益于传播中国文化的特点”无疑对建构中国的文化身份、促进中国文化的输出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时至今日,对中国英语的研究焦点从最初的对中国英语的界定、定位逐渐转向其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从社会语言学、跨文化交际、语用学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等层面研究中国英语,其中不乏对中国英语的实证研究(文秋芳,2003;王昀,2007;兰军,2010),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英语的发展。
二、中国英语与中国的文化身份
(一)文化逆差―中国学者不可回避的问题
早在2004年,北京大学中文系王岳川教授曾撰文呼吁“在‘全球化’与后殖民地的世界语境中,我们必须正视中国的文化身份问题,否则中国文化就会被西方思想所淹没”(2004:5),并提出“发现东方”和“文化输出”是基于世界主义并应对这一问题的策略。由于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和媒体对中国的不利宣传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文化交流出现了严重的逆差和入超。根据王岳川先生的统计,20世纪中国翻译了西方大约106800余册著作,而西方翻译中国20世纪著作仅几百册,这个数据虽然有待于进一步证实,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西翻译著作出现了巨大的文化逆差。另一方面,由于英语世界化、国际化的优势,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热情远远超过了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积极性,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母语危机和文化危机。一些学习英语的人不懂得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在与外国人交流时出现了中国文化的“失语现象”。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我们传统的文化受到了威胁,中国的文化身份正在被扭曲,更有甚者,西方一些主流媒体刻意宣传中国,任意曲解中国。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文化身份,其国民就会慢慢地失去文化认同,从而丧失民族的凝聚力。。
(二)中国英语―中国文化身份的构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一个民族进行思维和感知的工具,是文化身份的重要标志。中国英语反映了中国特有的事物和概念,其语言特点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模式。中国英语的客观存在以其规范性和中国特色性,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跨文化交流中,建构着中国人的文化身份。例如,与时俱进(keep pace with times)、吃大锅饭(eating from the same big public pot)、端午节(Dragon Boat 。
三、中国英语与中国的文化输出
(一)中国文化输出的呼声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以汉语作为媒介的中国文化的输出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中文或汉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是非常边缘的,中国文化的失语现象在相当程度上也是存在的。王岳川教授在提出“发现东方”和“文化输出时”曾说:“中国再也不能等着西方来发现,‘发现主体’不再是传教士、不再是西方,而是我们自己”。因此,我们不能被动地等待西方的汉学家来发现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而要积极主动地将中国的文化精品推向世界。
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重要标志,在文化输出时的作用举足轻重。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和相互了解必须有语言媒介。目前,虽然学汉语的人逐渐增多,但汉语的全球化尚不具有可能性,只能用英语的形式来输出中国的思想文化。正如王宁(2009:17)所说:“我们要想使得中国人的人文社会科学迅速地进入国际前沿,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暂时借助于英语的中介。”他认为,在与国际学术界进行交流的时候,即使用的是英语,但话题的内容和观点却是中国的,即本土的,这会更有效地将中国文化介绍到全世界,从而使中国的人文学者在国际论坛上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强劲,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中国英语―中国文化输出的有效途径
目前,中国英语尚处在发展阶段,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在世界英语大家庭中尚未像其他英语变体那样被广泛地接受。。这些中国英语通常采用拼音加注释、直译或直译加注释的方式,具有典型的汉语特色。 1),中国宇航员(taikonaut),等等。因此,中国英语是除汉语之外,中国文化输出的最好的辅助语言媒介,是中国文化输出的有效途径。
文化输出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了解自己的文化,但目前的文化教学中还存在着重西方文化、轻中国文化的文化失衡现象,导致很多学习英语较长时间的人也无法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严重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对外输出。因此,提高中国人,尤其是英语学习者对中国英语的认识,以中国英语为载体,传播中国文化。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准确的英语表达才是成功进行跨文化交流、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的关键所在。中国文化的输出仍然任重而道远,我们还需加倍努力,利用彰显中国文化身份的中国英语坚持文化的可持续输出,以促进中国文化的全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翻译与跨文化交流:嬗变与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2]贾冠杰,向朋友.为中国英语一辩[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5):11-12.
[3]兰军.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2010(2):190-193.
[4]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3(4):18-24.
[5]庞秀成.翻译的文化视角与辩证思维[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6]孙太群,黄远振.论中国英语与英语教学本土化途径[J].长沙大学学报,2009(3):134-137.
[7]王昀.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调查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7(3):60-62.
英国文化范文5
关键词: 文化差异 留英生活 影响 对策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日益加快,出国留学的人数逐年增多。自20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留学生开始大批涌入英国。在英国,中国内地学生已逐渐成为除欧盟外的第二大留学群体。英国之所以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有四大理由:1.教育质量好。英国教育以“历史久、标准严、质量高”著称,各大院校享有良好的声誉,所颁发的文凭国际公认。2.语言优势: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4.学制短:英国大学课程紧凑而严谨。本科学士学位一般需3年。研究生硕士学位一般需1年。博士学位一般需读3年。中国留学生到了英国,周围的社会文化环境突然发生了变化,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必然受到中英文化差异的影响。
一、文化的内涵
文化,从广义上来讲,是指人类在其社会历史发展中不断创造、总结、积累下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价值观念、信仰、态度、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区别于另一群体的显著特征[1]。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文化是一个民族建立在自己的信仰、价值和规范体系之上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观念。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本民族的文化中,在文化的同化作用下,人会顺应地吸收本民族的文化。生活在同一民族的人们有着相同的语言,对人际关系、生活习惯、价值取向等有着相同或相似的观点,从而形成自己的民族文化。
二、文化差异对中国学生留英生活的影响
文化差异是指不同环境中的人们在价值观、信仰、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的差别。由于不同民族所在的环境不同、历史不一样,不同民族文化存在着差异。
(一)语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深入地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和习俗,学好这个国家的语言相当重要。英语语言能力欠缺是接受英国教育面临的最大障碍之一,加之当地人的语速快、地方口音重,使得语言障碍更加复杂化。语言障碍直接影响到留英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留学英国的中国学生存在语言障碍与其在国内接受的英语语言教育是分不开的。由于国内的英语教学多采用填鸭式,教师侧重语法、短语、语言点和翻译的灌输,学生缺乏口语练习。另外,国内学英语最大的缺点是没有正宗地道的并且可以使学生沉浸在其中的语言环境,“哑巴英语”现象在中国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2]。语言障碍使得中国留学生难以适应英国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从而深感挫折、信心大减。
(二)价值观。
中国文化信奉集体主义价值观,中国人好“面子”,追求和谐共处,提倡中庸之道。而且,中国文化强调尊重权威,把挑战他人或对他人持批判性态度视为对人生尊严的侵犯。中国文化的这些特征使得从小接受中国式教育的学生表现出过于听话、恪守规章制度,课堂上沉默寡言、学习不自主的特点。这恰恰与英国文化以个人主义价值观为基准,倡导独立自主,强调创造性、批判性思维背道而驰。受个人主义价值观影响,英国教师希望学生在课堂上多展现自我,多提问,多表达自己的想法。然而,受集体主义价值观影响的中国留学生往往不习惯上课提问,他们认为上课打断老师是不礼貌的,而且认为老师和书本是神圣不可挑战的,因此上课非常遵守课堂纪律,只希望一味地听教师灌输知识。英国的学生在课上表现很活跃,而中国留学生在课堂上显得很安静,这使得英国教师对中国留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产生怀疑。英国教师和中国学生之间存在的期望差,必然会导致中国学生接受英国教育时经历文化碰撞,使中国学生留英的学习生活遭遇困难和挑战。
(三)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带有一定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思维结构模式和思维程式,它是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统一结合形式[3]。中英文化在思维方式方面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西方人是直线型思维,说话比较直接、开门见山;而中国人是曲线型思维,习惯迂回、含蓄、谦虚。中国人擅长形象思维和对事物整体的把握,注重人文、伦理、道德;英国人擅长逻辑分析,偏重自然、科学、实证。中国人把宇宙看作一个整体,认为世界统一在太极阴阳合和之中,“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思维模式决定行为方式。由于英国人和中国人在思维方式上有如此显著的差异,努力适应英国人的思维方式是在英国学习和生活的保证。
(四)教学模式。
国内的英语教学模式和国外的教学方式反差极大。中国的课堂还是不能完全摆脱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应试教育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教师起的作用偏重于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英国的课堂弥漫着浓郁的个人主义气息,教学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有讲座、研讨会、辩论、演讲等。英国以讨论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然而中国留学生,特别是初到英国时,往往难以适应英国如此自由开放式的课堂氛围。英国大学导师制下的精英教学模式强调教育是一种互动性的文化,最高层次的学术形式是学术论文,照本宣科是低层次的教学方式,因此英国的大学没有固定的教材,学生要在课外进行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练习。在英国,论文写作贯穿学习的始终,然而在国内的英语学习中,写作往往不太被重视。批判性思维是英国教育所倡导的学习精神,而中国留学生往往在写作中不擅长用批判性的思维模式,论文写作是中国留学生在英国学习要面临的重大挑战。
(五)民俗习惯。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特有的民族风俗及生活习惯,中国留学生来到英国必然会受到当地风俗习惯的冲击。例如,在中国,熟人或朋友见面时常用“吃过了吗?”、“干什么去啊?”等表达来打招呼或进行问候,然而英国人习惯用“How are you?”“Fine day,isn’t it?”等;中国的交通规则人、车都靠右行,而在英国正好相反,人、车都靠左行;英国人非常讲究礼貌,“thank you”是英国人挂在嘴边的话,被用在各种对别人表示感谢的场合,不管事情有多么微不足道,而在中国,“谢谢”不常用在亲近的人之间,因为在中国人看来,跟自己关系比较近的人说谢会显得生分。
三、留英中国学生应对文化差异的策略
(一)端正对异国文化的态度。
留学生要正确看待异国文化差异,对待异国文化的态度既不能唯我独尊,又不能妄自菲薄,即一方面,在对自己祖国的价值观和文化认同的同时,不能对异国文化进行排斥或否定。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存在差异但不存在优劣,在心理上避免对异国文化产生抵触情绪。另一方面,对异国文化也不能盲目地崇拜、追随及附和,否则很容易在异国文化的潮流中迷失自我,成为崇洋的人。留学生对待异国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在心理上的尊重、宽容和接纳。
(二)出国前夯实英语基础。
出国前夯实英语基础是成功融入当地文化的前提和保证。英语是留学生与当地人交流的必备工具。英国的课堂充斥着个性化氛围。准确地讲,上课被理解为教师和学生的见面,课堂的核心是学生汇报自己的所思所想,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在课上的互动性极强,这就要求留英的中国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英语交际能力。因此,赴英留学的中国学生特别要加强英语口语训练。英国的高等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外阅读是大学生活的重要内容。另外,论文写作伴随着大学生活的始终,出国前在写作方面的训练同样是相当重要的。总的来说,讨论、阅读及写作是贯穿在英国学习生活中的一条主线。
(三)出国前加强对英国文化知识的学习,逐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长期以来,留学生在准备留学的过程中“重语言、轻文化”的现象相当严重。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只是文化内涵的一部分,中国留学生要更好地在英国学习和生活,全方位地了解英国的文化是相当必要的。。因此,在进行出国准备时,英国文化知识的学习、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该同英语语言训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四)出国后加深对异国文化的思考,努力适应新文化。
留学生到达英国初期,在对异国风情感到兴奋、好奇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加深对异国文化的思考,在心理上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尽早适应新文化。到了英国,通过耳濡目染,进一步了解英国的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所谓入乡随俗,留学生要有计划、有目的地逐步适应英国的文化,尝试用异国文化的视角和价值观念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尽可能多和当地人交往,多参加一些当地人的聚会,这样既能提高语言能力,又能消解独居异乡的孤独感。
(五)出国后积极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
在留学期间需要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身在异国的留学生饮食起居都得自己操办,这能有效地培养其独立能力。吃住问题是基础,往往中国留学生都不太适应英国的饮食,经常在外面吃开销也大,因此很多中国留学生选择自己到超市买一些食材在家中自己做中国菜,这使得留学生们练就了精打细算的本领和娴熟的厨艺。。
四、结语
文化差异是由于文化的民族特性造成的,各国之间的文化存在差异是自然的现象。留英中国学生要正确地看待中英文化差异,同时要在心理上接纳中英文化差异。对英语语言知识本身的学习固然重要,进一步加强对英国文化的了解也不可轻视。中国留学生只有把英语语言知识和英国文化相结合,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在英国的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严璇璇.对高校跨文化管理的思考[J].科教导刊,2009,(7):126-127.
[2]李晓红.影响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因素及解决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0,(9):114-115.
英国文化范文6
关键词:英美文化 中国文化 差异 现状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2-0007-0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水平和国际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与国际社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越来越频繁,这就使得我国文化承受着来自各国文化的冲击,特别是英美等西方经济发展大国,在进行经济、文化、贸易交流时,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及时分析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对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优良传统文化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1 研究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差异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处于国际社会中的每个国家要想得到高速的发展,就需要保持与其他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等交流,而各国自身的发展历程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就使得各国之间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有着很大的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因此,研究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对于国家之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就研究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差异的必要性做具体分析。
1.1文化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
通常来讲,文化是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给予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号化结构,主要包括文字、语言、文学、绘画等内容,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文化特点也不尽相同。文化是对人类社会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集中体现,不仅是对当时社会人类生活特点的体现,也是对一个国家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文化特色的积淀,更是对每个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体现。
在一个国家的长期发展历程中,作为观念形态的社会文化,是对这个国家某个时期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发展的反映,并能给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此外,随着文化的长期积淀,使国家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影响着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交流方式和特点,不断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可见文化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因此,在进行大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时,应该深入了解相关国家的文化特点,总结和分析文化差异,促进共同发展。
1.2分析两种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互补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使得中国文化逐渐传承和积累了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和思想,这其中就包括“百善孝为先”、“三纲五常”、“四书五经”等优秀传统文化,这些先进的思想文化不仅反映了我国历史的悠久,而且这些优秀文化不断影响和教导着中国人民,使得数代中国人不断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行为理念,并不断带领中国走向富强。优秀的文化不断影响着中国人民,中国人民也在不断发扬和创造着中国的优秀文化,保证了文化的传承不息,也使得中国文化能够发展到今天的博大精深。但这其中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我们知道,虽然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是我们人口众多,而且分布比较分散,导致我国具有较低的人均收入和文化水平,这也是我国长期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由于受到几千年封建社会的熏陶,使得部分中国人民依然被封建落后思想所蒙蔽,影响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也使得我国多民族文化融合和交流的困难性。
相比,英国和美国等西方经济发展大国是西方资本主义倡导者的代表,不仅是在经济发展还是文化交流领域,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都比较大。与中国相比,英美国家工业革命和社会发展起步较早,在长期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文化得到了很好的积淀,具有较深的渊源,并且不断影响和作用于国家的发展。相比于东方各国,西方国家的文化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倡导女士优先以及男士中的绅士风度,鼓励国民在日常生活和娱乐中发现规律并引发思考,此外,西方国家重视国家法律建设,始终坚持依法治国,并且在国家和个人的文化素养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对于违背道德素养、触犯国家法律的行为予以强烈的制止,也正是由于英美国家的这种优良、科学的教育方式,也使得英美国家能够一直处于国际社会的上层,不断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优秀的发展人才。
可见,不管是在文化内容和文化特征上,英美国家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使得中国与英美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存在一定的障碍,只有更好地把握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并保持两种文化的健康长期发展。
1.3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
近些年来,随着国际经济的日趋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越来越频繁,文化的碰撞越来越激烈,在进行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对方国家文化的了解,深知其交流方式和特点,尽量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不必要的交流障碍。此外,国家要想发展,就必须保持与其他各国之间的双边贸易交流与合作,而且不仅要注重对经济交流合作的提升,也应该加强文化交流,扬长补短,不断优化自身民族文化,并将优秀文化精髓传承下去,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健康发展,加快人类文明社会建设步伐。
2 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分析
英美国家与中国之间,由于所处地域、国家历史进程的不同,使得其在文化建设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实现对两种文化差异的辩证分析是建设好两种文化的重要前提,也是加强两国之间交流的重要保证。下面就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发展现状,简要分析两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差异,加强对两种文化的深入了解。
2.1思想观念上的分歧
在中国,大多数人都将家庭放在重要的地位,倡导家庭伦理观,然而在英美国家就有着很大的不同,英美国家的文化更加提倡个人思想观念,注重个人的发展。在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家国文化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并且将其作为一切行为准则的参考,无论是在日常的工作还是学习中,都注重家庭之间的和睦相处,发展至今家国文化已经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核心所在。此外,在中国文化中,还提倡“三纲五常”的思想,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思想和“仁、义、礼、智、信”的“五常”思想,这些思想将君臣、父子、夫妻的地位有了一定的定位,并秉承“百善孝为先”的行为规范,将“孝”字发挥得淋漓尽致。孝道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所在,适当的孝顺不仅能够规范人们的行为,而且也是对优秀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然而过分的孝道有可能会扼杀人们的思想,限制人们的行为自由,阻碍自由发展,从而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
相比于中国文化的“三纲五常”,英美文化更加追求个人的发展,提倡“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行为理念,注重个人主义、自由发展。在英美国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个人的自由发展,而且这种行为通常局限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时候甚至家人之间的层次也相当分明。这种思想的核心在于主张人人平等,不受封建思想的束缚和限制,人与人之间主张平等的交流和沟通,不受等级制度和家庭伦理制度的限制,能够有效促进个人的自由发展和高速进步。
2.2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发展形势不尽相同
从整体上讲,中国文化经过中国几千年历史的洗礼,注重追求稳定和静态,因为我国地处亚洲大陆的东部,而且更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社会条件使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趋于稳定,并开始生产生活,长期的定居生活迎来了我国家族繁衍的鼎盛时期,家族体系的不断壮大,促使社会形成了比较统一的家族观念和制度,并且这些思想逐渐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并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也正是由于长期稳定的定居生活,使得中国社会不断形成了一种静态文化,人们渴望安居乐业的生活形式,这种思想理念是对中国文化核心的集中体现,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的思想体系,影响着几代中国人。
而对于英美文化而言,由于其所处地域气候条件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使得其国家的发展伴随着频繁的搬迁,同时其国家的人口流动性较大,不断变换的生活环境使得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需要培养一种善于适应环境变化的思想理念,这是与中国文化的静态文化所不同的地方。而且正是由于其人口流动性较大,使得其国家的人们的家庭观念意识相对比较薄弱,个人的发展更加倾向于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速性,但与此同时,过快的发展也是社会滋生了更多的竞争,可见西方国家的文化和经济在竞争中求发展,求生存,英美文化发展的同时各国之间由于竞争产生的争斗也就屡见不鲜了。
2.3对待人与自然之间的观点有差异
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逐步成为了中国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纵观中国文化的长期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儒家思想几乎贯穿着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这是因为儒家思想文化中的“仁”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而“仁”主要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相互交流的情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相处讲究情感的培养,注重相互之间情感的提升,“仁”也逐渐成为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准则。但在英美国家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崇尚的自由平等,提倡在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注重个人竞争力的高低,很明显这与中国文化中的相处之道有着很大的差异。
对于自然规律的探究,中国文化则没有系统地对相关自然规律进行科学的探究,主要是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多的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推崇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然而,对于英美等西方国家而言,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对自然规律进行发掘和科学的研究,并努力开发自然资源,并将这些自然资源运用到工业生产和生活中,以求得自然为人类更好的服务。很显然,这与中国文化推崇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着很大的不同,一个是共求和谐发展,另一个则是主张控制自然,与自然作斗争。可见,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发展关系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于这种差异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必要性。
3 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的相互影响
英美文化作为西方国家的代表文化,而中国文化作为东方国家的代表文化,两者不管是在内容还是咋表现形式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且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影响甚大,并且处于互相冲击,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发展。
虽然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多的差异,但是文化之间都会有一定的共同之处,英美国家和中国相隔万里,生活环境和生存条件大相径庭,但是两者人民的基本生活基本上是一样的,而且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过得比较安逸、幸福,而且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下,人们都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社会的认可,可以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可见,在这一方面,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还是相通的,而且两者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影响,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内涵。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英美各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这就使得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的相互沟通越来越多,两者的碰撞也越来越频繁,推动着两种文化不断走向成熟。此外,在思维方式上,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中国所推行的社会主义,注重对集体利益的整体提升,并且在工作和学习中,提倡团结协作,共同进步;而英美等西方国家推崇的是资本主义道路,注重个人英雄主义以及个人自由主义的提升。两者在对于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认识和体现上有着根本的不同,但是两者同属一个国际环境下,应该互相补充,互相影响,扬长避短,共同进步,不断将各国的文化发扬光大,并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
4 结语
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各国之间也在不断发展进步,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广泛,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各国之间的文化既有交流又有冲击,这也使得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国家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得不到充分的保留和传承。因此,要想保持文化的不断传承和发扬,就必须认清当前形势,把握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本着世界文明和谐的原则,加强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累优秀文化,不断将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雷钟云.中国文化与英美文化的差异研究[J].学周刊,C,2011,(6):200-200.
[2]贺庆华.英美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与冲击[J].海外英语(上),2014,(1):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