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丝瓜散文
今年春天,孩子们在房前空地上,斩zh草c挖土,开辟出来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小花园。周围用竹竿扎了一个篱笆,移来了一棵玉兰花树,栽上了几株月季花,又在竹篱下面随意种上了几棵扁豆和两棵丝瓜。土壤并不肥沃,虽然也铺上了一层河泥,但估计不会起很大的作用,大家不过是玩玩而已。
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这当然增加了我们的兴趣。但是我们也并没有过高的期望。我自己每天早晨工作疲倦了,常到屋旁的.小土山上走一走,站一站,看看墙外马路上的车水马龙和亚运会招展的彩旗,顾而乐之,只不过顺便看一看丝瓜罢了。
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也并没有想到会有什么神奇之处。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发现丝瓜秧爬出了篱笆,爬上了楼墙。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说它每天长出半尺,决非夸大之词。丝瓜的秧不过像细绳一般粗。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这样细的一根秧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爬在灰白色的墙上,一片浓绿,给土墙增添了无限活力与生机。
这当然让我感到很惊奇,我的兴趣随之大大地提高。每天早晨看丝瓜成了我的主要任务。爬小山反而成为次要的了。我往往注视着细细的瓜秧和浓绿的瓜叶,陷入沉思,想得很远,很远……
丝瓜经典散文
“秋老虎”挥洒着毒花花的阳光,柳树叶被毒得蔫耷耷的。而丝瓜叶儿却是碧碧绿绿,叶面好像是被油抹洗了似的,格外的闪光发亮。绿叶丛中,枝蔓叉处,一株株亭亭玉立的枝杆上,飘开着蛋黄色的花朵,像是一把把撑开的黄伞。土蜂在其间吟唱,蝴蝶在丛中起舞。
丝瓜花果很美。亭亭玉立、张扬显耀的丝瓜花都是雄性花。雌性花比较含蓄,绽开时喜欢用叶子遮住脸,花期也不长,绽开不几天就慢慢蔫了。雌性花把主要养份留给了瓜儿。花一打蔫,瓜儿渐渐长大,渐渐剔去身上毛茸茸的白毛,穿上“暗格绿衣”。瓜儿躺在院墙上,或弯或曲,像一只只胖乎乎的`油麻虫;挂在树上,瘦长长的,随风摇晃,像一条条荡着秋千的绿蛇;掉在棚下,摇摇摆摆,像一串串绿色的风铃。
丝瓜生命力极强。也许是头年露洒的几颗瓜籽在石缝里、在瓦砾内、在墙脚边,也许是主人随便洒了几颗种子在土里,到了春暖花开之时,它们就争恐后地钻出地面。只要给它们一点阳光,给它们一点雨露,它们就会随遇而安,不断地分孽长叶,伸枝在瓦砾内、在墙脚边,也许是主人随便洒了几颗种子在土里,到了春暖花开之时,它们就争恐后地钻出地面。只要给它们一点阳光,给它们一点雨露,它们就会随遇而安,不断地分孽长叶,伸枝放藤。杆分枝,枝分藤,藤分蔓,一墩丝瓜要不多时就变成一张纲举目张的网。网洒在院墙上,院墙变绿;网搭在院棚上,棚下摇晃着一块块绿荫;网爬在树上,树渐渐变成绿色的宝塔。
小小丝瓜作用大。丝瓜是农家的常菜。它不仅翠绿鲜嫩、清香脆甜,且采摘方便。。丝瓜的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矿物质等。丝瓜全身可以入药。丝瓜煎水,加上蜂蜜内服,可以辅治尿路感染。丝瓜还有清热、解毒、杀虫、祛风之疗效。丝瓜还是现代人美容的佳品,它有消雀斑、增白、除皱纹美容作用。丝瓜老了、干枯了也有作用,它肉瓤变成网状纤维,是农家抹碗擦锅的好工具。
丝瓜美而不虚,有实用价值。难怪书画大师齐白石一生酷爱丝瓜,他多次让丝瓜入画。
这是老教师季羡林描述的场景。
大楼前面有一块空地。孩子们开了一个花园,种了丝瓜。很快,瘦瓜苗慢慢爬上了二楼。后来瓜苗上长了一个瓜,越长越大。老老师担心瓜会掉下来,因为瘦瓜苗怎么能承受这样的重量?然而,几天后,他发现了――瓜越长越大,没有掉下来,因为他弯下身子神奇地躺在二楼的窗台上,没有掉下来的危险!然后就长大了。
后来,一根丝瓜从瓜秧下部长出来,挂在秧上,悬在空中,让人担心瓜秧会被瓜扯下来。吉老隔几天去看,发现中间长了一个瓜,下面的丝瓜就会神奇地停止生长,反而让中间的瓜越长越大。过了几天,吉老惊讶地发现,中间的瓜变弯了,过了几天,越来越大的弯瓜靠在墙上凸出的小桌子上!
那张小桌子离地面和二楼窗台很远,没人够得着。那么是谁帮助弯丝瓜靠在这张小桌子上的呢?中间以上的丝瓜都是安全长大的,而挂在瓜苗上最下面的瓜好像就停止生长了,一直那么大。吉老老师就在这神奇的丝瓜周围转来转去,想不通――。
上上下下几千年,几万里,从来没有人说过丝瓜有思想。我反复思考,越想越迷茫。我不能和丝瓜说话,这是一个无声的奇迹。瓜苗仿佛是一根绳子,绿叶依旧浓绿。
吉老站在丝瓜下,陷入了梦境。而丝瓜则知道是什么,沉默着看着。它泰然愉快,微笑着面对秋阳。
今天课堂上,老师给我们听了《神奇的丝瓜》这篇文章,它细致地构画出一个普通丝瓜的生长过程,从种入、到发芽、爬藤、开花、结果,我听了深受感触,心潮澎湃。
。没过多久,丝瓜已爬到三层楼上了,从那细细的藤上开始开花、结果。
丝瓜似乎有了思想,它总是敏捷地调节生长进程和位置。当旁边有落脚的地方时,它便毫不犹豫地爬上去长出丝瓜;。
丝瓜是多么果断!当四周无台子时,它不会延误时间,也不会拖泥带水,立即停止生长,以免断裂。
丝瓜是多么智慧!。
丝瓜是多么勇敢!它无畏害虫的侵袭,勇敢地面对爬藤时潜在的各种危险,迅捷地“跑”到台子上。
我们要学习丝瓜这种在果断中停止、在推敲中进步、在困难中面对的顽强精神。
从细微处发现新世界,所谓一粒沙子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许多神奇的事情,天文地理,古遗文化,奇怪动植物等,都有人在探索,在发现,在寻找解答。许多疑惑,在探索,在发现,在寻找中成了一种精神财富。这种精神财富统称为“思想”。 的海洋。在时光这条河流中,许多观念,看法,见解等都统统流入“思想”的海洋。
季羡林这篇《神奇的丝瓜》文章,也随着时光河流流入到“思想” 的海洋。他用简洁的文字,描绘不起眼的“丝瓜”的成长过程。。神奇在哪方面呢?神奇在“丝瓜”也有可能有“思想”。 我们知道动物和植物都有生命,但却怀疑他们有“思想”。难道因为我们人类有“思想”,人类就要主宰“思想”,别的都不能拥有吗?这明显不合理的,所以要探索,要发现,要解惑。 “我百思不得其解,徘徊在丝瓜下面,像达摩老祖一样,面壁参禅。我仿佛觉得这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他们疯狂地长;它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无论如何也无法解释我上面谈到的现象。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又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丝瓜用什么来思想呢?丝瓜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从来也没有人说过丝瓜会有思想。我左考虑,右考虑,越考虑越糊涂。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瓜秧仿佛成了一根神秘的绳子,绿叶子照旧浓翠扑人眉宇。我站在丝瓜下面,陷入梦幻。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然而,季羡林老师只告诉我们,他在探索,在思考,陷入了梦幻的“思想”中。而“丝瓜”却含笑面对秋阳,对在它面前的这位老人泰然处之。仿佛庄子与惠子在河边辩论水里的鱼是快活还是忧愁一样,而水里的鱼却自顾游哉! 人们太眷恋自己,往往把自己的意志或“思想”强求或嫁接在某人或某物上。不知道是悲哀,还是庆幸,人类眼里也就是人类自己。
苏格拉底提倡:认识你自己!人们就自顾自怜,却没有了解到认识自己是通过别人的,比如从明镜看到自己的脸。 我想季老说到“我无法同丝瓜对话”后,心底也感叹呀,生命的神奇怎样沟通,怎样去探索和获得认识。这也是一条不归路,在路上的人会摇头苦笑,刚走上路的人或许兴趣蓬勃。而季老已经无法走下去了,也跟着“丝瓜”含笑面对秋阳吧!
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有这么充满智慧的文章《神奇的丝瓜》,全文推荐如下。
今年春天,孩子们在房前空地上,斩草挖土,开辟出来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小花园。周围用竹竿扎了一个篱笆,移来了一棵玉兰花树,栽上了几株月季花,又在竹篱下面随意种上了几棵扁豆和两棵丝瓜。土壤并不肥沃,虽然也铺上了一层河泥,但估计不会起很大的作用,大家不过是玩玩而已。
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长大。这当然增加了我们的兴趣。但是我们也并没有过高的期望。我自己每天早晨工作疲倦了,常到屋旁的小土山上走一走,站一站,看看墙外马路上的车水马龙和亚运会招展的彩旗,顾而乐之,只不过顺便看一看丝瓜罢了。
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也并没有想到会有什么神奇之处。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发现丝瓜秧爬出了篱笆,爬上了楼墙。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说它每天长出半尺,决非夸大之词。丝瓜的秧不过像细绳一般粗,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这样细的一根秧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爬在灰白色的墙上,一片浓绿,给土墙增添了无量活力与生机。
当然让我感到很惊奇,我的兴趣随之大大地提高。每天早晨看丝瓜成了我的主要任务,爬小山反而成为次要的了。我往往注视着细细的瓜秧和浓绿的瓜叶,陷入沉思,想得很远,很远……
又过了几天,丝瓜开出了黄花。再过几天,有的黄花就变成了小小的绿色的瓜。瓜越长越长,越长越长,重量当然也越来越增加,最初长出的那一个小瓜竟把瓜秧坠下来了一点,直挺挺地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我真是替它担心,生怕它经不住这一份重量,会整个地从楼上坠了下来落到地上。
然而不久就证明了,我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最初长出来了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在上面,在三楼一位一百零二岁的老太太的窗外窗台上,却长出来两个瓜。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地猛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担得住呢?我又担心起来。没过几天,事实又证明了我是杞人忧天。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
不知道从哪一天起,我忽然又发现,在两个大瓜的下面,在二三楼之间,在一根细秧的顶端,又长出来了一个瓜,垂直地悬在那里。我又犯了担心病:这个瓜上面够不到窗台,下面也是空空的;总有一天,它越长越大,会把上面的两个大瓜也坠了下来,一起坠到地上,落叶归根,同它的根部聚合在一起。
然而今天早晨,我却看到了奇迹。同往日一样,我习惯地抬头看瓜:下面最小的那一个早已停止生长,孤零零地悬在空中,似乎一点分量都没有;上面老太太窗台上那两个大的,似乎长得更大了,威武雄壮地压在窗台上;中间的那一个却不见了。我看看地上,没有看到掉下来的瓜。等我倒退几步抬头再看时,却看到那一个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身子躺在抗震加固时筑上的紧靠楼墙凸出的一个台子上。这真让我大吃一惊。这样一个原来垂直悬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那里了呢?这个凸出的台子无论是从上面还是从下面都是无法上去的,决不会有人把丝瓜摆平的。
我百思不得其解,徘徊在丝瓜下面,像达摩老祖一样,面壁参禅。我仿佛觉得这棵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它们疯狂地长;它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无论如何也无法解释我上面谈到的现象。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又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丝瓜用什么来思想呢?丝瓜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从来也没有人说过,丝瓜会有思想。我左考虑,右考虑;越考虑越糊涂。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瓜秧仿佛成了一根神秘的绳子,绿叶上照旧浓翠扑人眉宇。我站在丝瓜下面,陷入梦幻。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老先生从小小的丝瓜中发现了奇迹,领会了生命的奇妙,参悟出了人生的道理。大师就是大师,智者不愧为智者!
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充满善意,满怀期待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希望学生个个成绩优秀。并为之投入了大量的心血且可不计回报大量付出,但结果如何呢?我们的做法考虑学生的差异了吗?我们的做法考虑我们的服务对象的想法和要求了吗?我们的做法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吗?
假如我们的服务对象是“最初长出来了的”“ 悬垂在空中”的瓜,我们期待、呵护、培养越多,它长得越大则危险越大,结果不言而喻,这瓜死定了。
所以,教育必须摒弃一刀切。教育需要考虑学生差异,胡子眉毛一把抓,象没一个学生要成绩必定会让学生受罪,让老师痛苦。
丝瓜是一种人人爱吃的美味,爽口、柔糯,可是从没感觉到有什么神奇之处。寒假中,读了季老《神奇的丝瓜》这篇散文,我如梦初醒,油然对这常见的丝瓜肃然起敬,为它的精神折服、倾倒和讴歌。
是呀,这不显眼的丝瓜凭着细弱的藤蔓,爬出篱笆,爬上楼墙,向着一楼、二楼、三楼攀登,给灰白的墙上带来一片浓绿的生机,展示了发人深思的神奇。
丝瓜的神奇,在于它对生长的执着追求,达到永无止境的境界。它不为茎蔓的细弱自卑,而是凭着根系的强大,以每天都长出半尺的惊人速度,向上,向上,再向上。让又肥又绿的瓜叶、黄花和绿色瓜攀上高楼,与东升的旭日同辉。因为它渴望更灿烂的阳光,不断地为生长拓展空间。它让我读懂了“学海无涯”,读懂了成长道路上永往直前的真谛。
丝瓜的神奇,在于它对生长娴熟的自控能力。当最初的那个小瓜刚把瓜秧压坠的时候,它就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生长。而在它的上面,三楼的窗台上,却猛长出两个瓜,加起来足有五六斤重。它让我明白了生长过程中,得与失之间蕴藏着那博大精深的道理,()明白了在成长的道路上,永远要做一个头脑清醒的理智人。
丝瓜的神奇,在于它的应变能力和高超的生长智慧。你看,那三楼的两个大瓜不知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威武雄壮地压在老太太的窗台上。而中间那个瓜则平着身子躺在抗震加固时筑的一个凸出的台子上。让无法承担重担的瓜停止生长,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自身重量的地方,丝瓜高超的应变能力和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生长智慧,令我折服。生物尚且如此,我们为什么还常常为不屑的一点小事互不相让?为什么会为面临的困难和险阻而止步不前?比比这神奇的丝瓜难道自己不觉得汗颜?!
《神奇的丝瓜》是教科书,给我们成长的教诲;《神奇的丝瓜》是明灯,给我们大步前进照耀了方向。愿丝瓜精神永远伴随我们成长!
季羡林
今年春天,孩子们在房前空地上,斩草挖土,开辟出来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小花园。周围用竹竿扎了一个篱笆,移来了一棵玉兰花树,栽上了几株月季花,又在竹篱下面随意种上了几棵扁豆和两棵丝瓜。土壤并不肥沃,虽然也铺上了一层河泥,但估计不会起很大的作用,大家不过是玩玩而已。
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这当然增加了我们的兴趣。但是我们也并没有过高的期望。我自己每天早晨工作疲倦了,常到屋旁的小土山上走一走,站一站,看看墙外马路上的车水马龙和亚运会招展的彩旗,顾而乐之,只不过顺便看一看丝瓜罢了。
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也并没有想到会有什么神奇之处。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发现丝瓜秧爬出了篱笆,爬上了楼墙。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说它每天长出半尺,决非夸大之词。丝瓜的秧不过像细绳一般粗。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这样细的一根秧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爬在灰白色的墙上,一片浓绿,给土墙增添了无限活力与生机。
这当然让我感到很惊奇,我的兴趣随之大大地提高。每天早晨看丝瓜成了我的主要任务。爬小山反而成为次要的了。我往往注视着细细的瓜秧和浓绿的瓜叶,陷入沉思,想得很远,很远……
又过了几天,丝瓜开出了黄花。再过几天,有的黄花就变成了小小的绿色的瓜。瓜越长越长,越长越大,重量当然也越来越增加。最初长出的那一个小瓜竟把瓜秧坠下来了一点,直挺挺地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我真是替它担心,生怕它经不住这一份重量,会整个地从楼上坠了下来落到地上。
然而不久就证明了,我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在上面,在三楼一位一百零二岁的老太太家的窗外窗台上,却长出来两个瓜。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的猛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担得住呢?我又担心起来。没过几天,事实又证明了我是杞人忧天。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
[词语“弯”“放”这样的动词,常用来写人的动作,是人的主动行为的表现,而这里用来写“丝瓜”,可见是属于拟人的修辞,生动地写出丝瓜,主动地调整生存状态的情态。采用了拟人手法来写丝瓜,将丝瓜出人意料的主动寻找生存环境的特点突出,并且似乎这丝瓜具有了人一样的'思维特点。]
不知道从哪一天起,我忽然又发现,在两个大瓜的下面,在二三楼之间,在一根细秧的顶端,又长出来了一个瓜,垂直的悬在那里。我又犯了担心病:这个瓜上面够不到窗台,下面也是空空的。总有一天,它越长越大,会把上面两个大瓜也坠了下来,一起坠到地上,同它的根部聚合在一起。
然而今天早晨,我却看到了奇迹。同往日一样,我习惯地抬头看瓜:下面最小的那一个早已停止生长,孤零零地悬在空中,似乎一点分量都没有;上面老太太窗台上那两个大的似乎长得更大了,威武雄壮地压在窗台上;中间的那一个却不见了。我看看地上,没有看到掉下来的瓜。等我倒退几步抬头再看时,却看到了那一个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身子躺在紧靠楼墙突出的台子上。这真让我大吃一惊。这样一个原来垂直悬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那里了呢?这个突出的台子无论是从上面还是从下面都是无法上去的,决不会有人把丝瓜摆平的。
我百思不得其解,徘徊在丝瓜下面,像达摩老祖一样,面壁参禅。我仿佛觉得这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他们疯狂地长;它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无论如何也无法解释我上面谈到的现象。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又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丝瓜用什么来思想呢?丝瓜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从来也没有人说过丝瓜会有思想。我左考虑,右考虑,越考虑越糊涂。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瓜秧仿佛成了一根神秘的绳子,绿叶子照旧浓翠扑人眉宇。我站在丝瓜下面,陷入梦幻。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丝瓜的短篇散文
夏天,正是吃丝瓜的季节。我从小就爱吃丝瓜,所以,每次去农贸市场买菜时,常常鼓动老伴买丝瓜。开始,老伴对丝瓜不太感兴趣。后来,从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介绍中获悉,丝瓜是很好的美容食品,有清热凉血、解毒通便、润肌养颜、祛风化痰、通经络、下乳汁等功效,而且价钱也便宜。於是,老伴就隔三差五地买些丝瓜回家,或丝瓜炒鸡蛋,或丝瓜鸡蛋汤,全家人都爱吃。
丝瓜易种易活,生命力十分顽强。记得少年时代,爷爷、奶奶家门前空地上,搭建了一个丝瓜棚。每年开春后,在棚子跟前松土、点种、浇水、施肥。不久,嫩绿的丝瓜苗破土而出,在阳光雨露下悄然成长。分枝卷须一圈一圈地紧紧绕捆在棚架竹竿上,藤蔓不知不觉间渐渐攀附、爬满了整个棚架。茎蔓繁茂,绿叶密布,生机勃勃。
盛夏酷暑,烈日炎炎,家里闷热难熬,连个电风扇也没有。爷爷、奶奶忙完农活,干完家务,一有空闲就坐在浓绿荫凉的'丝瓜棚里避暑乘凉。我也常去那里,喜欢坐在小凳子上,听奶奶讲故事。
夜晚,爷爷在丝瓜棚里搭了个木板床,铺上凉席,让我躺下纳凉、睡觉。奶奶坐在一旁,不停地挥动扇子,替我驱赶蚊子。清风习习,凉爽极了。不一会,我就睡着了。夜深了,爷爷将我抱到房里床上,放下蚊帐,然后回到自己房间休憩。此情此景,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至今难以忘怀。
开花结瓜季节,棚架上垂吊下一个个大大小小、翠绿鲜嫩的丝瓜,想炒菜吃时随手去摘两三个新鲜丝瓜。奶奶的拿手好菜丝瓜炒鸡蛋和丝瓜鸡蛋汤,清香绵甜,好吃极了,天天吃也吃不够。可是,丝瓜长得太多了,怎么吃也吃不完。农村里几乎家家户户种有丝瓜,送人都送不出去。眼睁睁地看着丝瓜渐渐干枯,也不觉得惋惜。
秋天,丝瓜藤蔓逐渐枯萎,绿叶变黄,随风飘落。爷爷将枯干的丝瓜藤连根拔起,堆放在柴草屋里,用来煮饭烧水。奶奶将老丝瓜里的籽粒取出来,存放好,来年当种子。干枯的老丝瓜里面的网状纤维称丝瓜络,可供药用,有清凉、利尿、活血、通经、解毒之效。也可拿来涮锅洗碗,或者两头系着绳子,用来擦背洗澡。
丝瓜是一种极普通、极平常的葫芦科攀援草本植物,生命力极强,不怕烈日烤,不畏狂风吹,不必多操心、多费力。它索取的极少极少,奉献的却是一生全部,无怨无悔,心甘情愿。这不正是千千万万普通劳动人民的真实写照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