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安全工作的意义
安全工作的意义
安全工作的意义一些电力生产企业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评价企业的安全基础状况,制定整改措施,安全管理工作收到明显成效。由此可见,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能够促进安全生产方针、规章、规定和标准的贯彻落实。为了实现安全生产,国家和电力系统制定了安全生产方针,相继颁发了一系列安全规章、规定和标准。这些安全生产方针、规章、规定和标准,是有效地遏制事故,保持系统安全的重要
保证,也是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基本依据和必须坚持的准则。企业开展安全性评价过程,实际上就是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规章、规定和标准的过程。首先,为了对系统作出准确公正的'安全性评价,评价人员必须学习和掌握有关安全生产方针、规章、规定和标准,把它们作为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的指南。其次,在对系统进行检查和分析时,必须以有关安全生产方针、规章、规定和标准与系统的安全状态相对照,看哪些方面符合要求,哪些方面不符合要求,存在什么样的危险因素,原因症结是什么。再次,对系统的安全基础作出评价时,不论是安全状态等级的确认,或者是存在的危险性程度的判断,都同样离不开安全生产方针、规章、规定和标准的指导。最后,要依据安全生产方针、规章、规定和标准制定整改措施。
(2)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能够超前预控系统存在的危险性。危险即在生产或施工中遭到损害、诱发事故的可能,也称为不安全因素或事故隐患。一般来说,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显现的,容易觉察和控制;另一类是潜在的,不易觉察,如果潜在的危险失去控制,就会生成事故。因此,潜在的危险危害性更大。潜在的危险存在于系统的内部,人们不可能直接地进行观测。开展安全评价工作,通过对系统的全面分析、判断和评价,就能及时地发现系统存在哪些危险,处于哪些部位,危险的严重程度,从而采取措施加以控制,把危险降低到社会允许的标准。这样,就能有效地防止重特大或恶性事故的发生。
(3)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能够使安全管理决策更具有可靠的科学性。一些企业事故得不到遏制,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企业安全管理者或者是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若明若暗,心中无数;或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采取的措施治标不治本,在决策上发生失误。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对系统的安全性既作出定量分析,又作出定性分析,所获得的情况来自实践,企业安全管理者依据安全性评价结果作出的决策,就能实现主观与客观相一致,具有科学的指导价值。
(4)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能够增加安全管理的科技含量。在我们电力行业,随着先进设备和工艺的大量采用,由于设备和工艺本身存有缺陷或人员不懂科学技术违章操作而引发的事故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单凭以往的经验,仅仅由安全管理人员抓安全无法奏效,必须加大安全管理的科技含量,引入适用于先进设备和工艺的安全管理方法,增加安全管理的技术含量。安全性评价工作从评价的对象、运用的手段到参评的人员,都体现了增加科技含量的特点,因而作出的评价会更加公正准确,适合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
(中国大学网 )
篇2:开展安全工作的意义
开展安全工作的意义
开展安全工作的意义保障少年儿童的安全,是家庭和教育工作的.首要职责,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责任重于泰山。
一、开展安全教育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一)培养学生做合格、守法的公民
(二)教导学生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和他人
(三)学习更多的安全防范知识,学会自我救助
二、开展安全教育有利于社会环境的净化
(一)健康信息的传播和接受
(二)良好书籍的选择和阅读
(中国大学网 )
篇3:做好安全工作的意义
做好安全工作的意义
做好安全工作的意义安全防事故工作是酒店运营、行政管理的基本工作,要做好它,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端正思想意识,摆正自己在安全防事故工作中的位置,加强经常性安全教育,把安防管理规章制度落到实处,把握重点,抓薄弱环节,认认真真把各项工作做到位。
安全防事故工作是酒店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酒店建设中一项经常性、综合性的工作。
它涉及酒店建设的方方面面,贯穿于一切活动之中,是全体员工的共同责任,必须群策群力,才能抓紧抓好。本文试图侧重于对安防工作的基本要求方面进行一些初步探讨,旨在抛砖引玉,希望对各家酒店在安防建设有所助益
(中国大学网 )
篇4:财务工作意义
财务工作意义
财务工作意义一、会计电算化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医院财务管理系统一般由药品管理系统,收费管理系统,住院收款系统等组成。各系统独立完成各自的工作,又互相监督牵制。在药品管理系统中,采用电算化管理,对购入药品办理入库手续,将购入药品的品名、规格、剂量、购入价、批发价、数据、有效期等相关信息一并录入计算机,能使医院财务部门及管理者能够对医院的药品销售及库存情况进行掌握,指导药品储备,保证临床用药,防止药品积压,降低药品损耗,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收费管理系统中,收费人员依据处方输入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计算机自动划价并计算出金额,打印出收费收据。这样明显地减少了病人排队、询问及等待结果的时间,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在住院收款系统中,住院收款系统的建立,提高了收费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方便患者在计算机中随时查阅收费情况,方便病人打印住院费用清单。有利于执行物价政策,规范医疗收费,所有的收费项目、价格对病人透明,保护了病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电子计算机就代替人工,实现记账、算账、报账、查账以及部分由人工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统计、分析、判断以及提供决策的全过程。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会计电算化的使用,具有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数据高度共享、检索查询速度快捷、编制报表简单、数据分析准确等特点,从而使收集、整理、传输、反馈的会计信息更准确、更及时,提高了会计分析和决策的能力,更好地实现会计参与管理和决策的职能,从而推进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推进医院财务管理现代化进程。
二、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加快实行会计电算化的措施
(一)加强重视程度
在会计电算化实行过程中,医院主管部门应进一步重视电算化建设,组织力量不断完善财务会计电算软件,从政策、制度、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促进医院财务会计电算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选择成熟的电算化软件
由于医院电算化软件的设计人员对会计原理、财经法规、财务管理等知识相对来说了解不多,因而对会计处理流程的中间环节考虑不周,使会计流程不够通畅。为此,一定要购买经过电算化软件管理部门或有资质机构认定、通过检测系统确定、性能稳定、数据安全、功能强大、兼容性好的软件,或者委托实力雄厚的软件公司结合医院实际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同时建议今后大力发展“复合型”网络财务软件。与此同时,C/S计算模式进入实用阶段,一些成熟的、面向医院的开发工具开始出现。国内各大财务软件公司推出了基于C/S结构的核算型财务软件,在广域网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广泛开展,应引入医院使用。
(三)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良好的基础工作是会计电算化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是在预先设计好的程序下进行的,要求会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计算机能否输入正确的会计信息,不仅取决于程序的正确于否,还取决于录入计算机的数据是否正确。为此,必须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科学的设定各个环节的内部会计控制点,规范必要的和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首先是正确设置会计科目。医院应从会计制度、会计报表要求出发,结合自身业务、管理需要,设置内容齐全、输入方便、查询直观的会计科目。如在往来科目下设置具体的个人明细, 以方便随时查询和加强对往来款项的清理核对。其次,完善管理制度是保证实现会计电算化安全、准确、可靠,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建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按照业务审核与计算机操作相分离、输入数据与计算机操作相分离、程序修改与计算机操作相分离、数据的保管与计算机相分离的原则,明确相互的控制责任,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在医院财务管理中,不少医院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只能对日常的会计核算进行处理,对如何提高会计管理水平则无能为力。同时会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十分薄弱,虽然有越来越多的财会人员接受电子计算机培训,但一般还只懂得怎样去使用计算机,谈不上对计算机进行维护、开发和利用。为此一方面要加大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知识培训,要求会计人员掌握会计核算软件功能结构,数据处理流程,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懂得简单操作与维护;另一方面要能适应知识经济环境下新的'会计分支或新的商务模式等对传统会计电算化内容扩充的要求。
。二是注意知识结构,会计电算化人员中,既要有会计人员,又要有计算机人员,培训的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使用,还要有设计人员了解现行医院会计业务和建立目标系统的培训。
(五)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
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质量一方面取决于电算化管理的质量,另一方面取决于审计的监督作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增加了审计人员的工作难度,传统的工作方式已不适应。审计人员对付计算机舞弊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根据财经法规,通过对会计资料的直接审计查找会计信息错弊;二是通过审核和评估内部控制系统,对数据处理的重要环节和流程进行检测,发现系统的弱点和不足,提请审计单位改善,同时通过完善内部控制系统,来预防、查处计算机舞弊行为。
总之,会计电算化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发挥作用,大大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只有建立和完善医院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消除一切影响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不利因素,会计电算化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必将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
篇5: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意义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意义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意义摘要:该文章的主要思路是通过笔者近年来安全生产管理与安全评价的具体工作体会来叙谈安全生产管理的必要性,文中不仅从理论上阐述安全生产管理的意义及重要性,而且运用具体工作中所接触、处理、了解的典型案例旁证安全生产管理的必要性,从而告诫人们安全生产管理这项工作才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安全的警钟要永远长鸣!
关键词:管理工作安全生产安全评价危险化学品
前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建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但是我们在安全评价工作中发现,部分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对管理制度重视不够,表现为不结合本单位特点与实际情况去编制各项管理制度,而是参照其它企业的管理制度,不经认真讨论分析就照搬。形成管理制度与实际操作两层皮,特别是取得了安全生产许可证或通过了安全评价,就不思继续加强管理、持续改进和对安全条件不断完善。因而不能从真正意义上达到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要求。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安全监督和安全评价,只能促进其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但要在实际当中真正地落实,笔者认为,除定期对其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更重要的是让其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法中的每一条规定都是用血的经验和教训写成的,对于企业安全生产完全必要。本文力图通过理论和实际案例说明作好安全工作必须从根本上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一、事故致因理论看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现代较有影响的事故因果关系理论DD管理失误论认为: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但造成“人的失误”和“物的故障”这一直接原因的原因却常常是管理的缺陷。管理缺陷虽然是间接原因,但它却是背景因素,而又常是发生事故的本质原因。人们常说的“隐患”来自物的不安全状态,即危险源,而且是和管理的缺陷或管理人员失误共同偶合才能够形成;如果管理得当、及时控制,变不安全状态为安全状态,则不会形成隐患。客观上一旦出现隐患,主观上人又有不安全行为就会立即显现为伤亡事故。根据这一理论,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如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企业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经过定期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厂内要进行内部定期培训教育;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要进行定期的安全评价等。所有的培训教育国家都以法律的形式固定,目的就是要促使企业减少不安全行为的产生。而进行安全评价,一方面帮助企业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各项岗位责任及应急救援预案,使之切实可行;另一方面,帮助企业找出存在物的不安全状态,即危险源,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控制危险源,以达到安全生产的最基本条件。
但并不是取得了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进行了安全评价,企业就存在绝对的安全。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安全,所谓安全就是事故风险达到了合理可行,并尽可能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减少风险要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无论减少危险发生的概率还是采取防范措施使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都要投入资金、技术和劳务。因此,通过了安全评价或发放了安全生产许可证是指在我国该行业的经济、技术现有情况和对危险危害因素后果、危险危害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和安全投资水平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和优化的前提下,提出一个比较合理和可接受的.安全生产条件,不是指危险性、危害为零。合理和可接受的安全生产条件是指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的最佳的可接受风险程度。因此可接受风险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人们对危险根源的深入了解,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综合实力的提高而变化。同时风险可接受并非说放弃对这类风险的管理,因为风险随时间和环境条件的变化有可能升级为高风险。所以应不断对风险进行控制,使风险始终处于可接受范围内。
综上所述,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可或通过了安全评价的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不能停滞不前,维持现状,其工作的重点,一方面要真正将企业的各项管理落实到位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尽量减少管理人员的失误,使危险源不能成为隐患,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还应对安全评价报告中指出的可接受项目中重点防范的危险危害因素,在经济、技术允许的条件下应采用先进的工艺、方法、设备或配套冗余的安全措施,以保持现有的安全水平或进一步提高安全水平。否则,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发生伤亡事故的可能性会增加。
二、从安全生产实践看安全管理的意义工艺规程、安全技术规程、操作规程是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工厂称其为“三大规程”,是指导生产,保障安全的必不可少的作业法则,具有科学性、严肃性、技术性、普遍性。这一项是我们衡量一个生产企业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在安全评价工作中发现,有的企业就认为有没有一个样,只要能生产就行,这是一个典型的化工生产“法盲”,他们孰不知这“三大规程”中的相关规定,是前人从生产实验、实践中得来,以致用生命和血的代价编写出来的,具有其特殊性、真实性。在化工生产中人人不能违背,否则将受到惩罚。有的企业领导曾说:“我们以前就是这么干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违章的),没出过什么事,不要紧”。这种麻痹思想绝对要不得,尤其是作为企业的负责人。违章不一定出事故,但是相反,出现事故的必然是违章而造成的,这就验证了海因里希“1:29:300”的著名法则。通俗地讲,多次违章必然会发生事故,多次小的事故发生,必然酝酿着重大事故的萌芽,这是我们常说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工作超前管理,超前控制的基本法则。
在一有机化工厂,一女工用C5溶液刷洗衣服的油污垢,只轻轻一抖,便引起衣服的燃烧,虽然未造成大的后果,但也给我们敲起了警钟:对于易燃易爆场所的静电防护严加注意,并规定不得在工作场所用汽油(或有机剂溶洗衣服)。关于禁烟条例的惨痛教训。例1:一青年工人在班吸烟将烟头扔进地板缝内(仪表间),引燃电缆引起火灾。例2:一经警在位于汽油罐下风向处的厕所方便,并乘机吸烟,恰在此时油罐阀门泄漏,而引起爆燃,将其烧成重伤不治身亡。
我们再另举一例,关于有限空间作业的有关规定,这存在重大隐患的检修作业,已作为我们安全评价检修作业的重要内容。一化工厂水汽车间两工人下阴井清污,因未戴防毒面具,而引起H2S中毒,抢救无效而死亡。另外类似的情况,因采取急救措施而避免死亡事故的发生,一化工车间停车后,派人下压缩空气稳压罐(10000L)内清理杂物,而未做任何防护,下罐作业人员,倾刻便倒在罐底,监护人员(特别重要)马上呼救,在附近进行气焊作业的焊工立刻赶来用气焊把上的氧气管放至罐中昏倒者的鼻口附近,而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而避免一起死亡事故的发生。从以上这些实例中我们得知某些规章制度的制定是用生命和血的代价换来的,因此我们必须严格地遵守,决不能越过雷池半步,有侥幸心理。
三、对危险源进行安全管理的几点参考意见化工过程或工艺的危险性,主要来自参与该过程的物质危险性,而过程中的物质处于动态,这往往比处于静态时的危险性要大。此外,化工过程的危险性还有过程本身的危险性,条件的危险性、设备的危险性等。
1、第一类危险源:危险物质的管理-让每个职工了解物料的相关知识
任何化学物质都具有一定的特点和特性。如酸类、碱类,有腐蚀性,除能给装置的设备造成腐蚀外,还能给接触的人员造成化学灼伤。有的酸还有氧化的特性,如硫酸、硝酸。又如易燃液体,它们的通性是易燃易爆,它们的另一个通性是具有一定的毒性,有的毒性较大。另外,处于化工过程中的物质会不断受到热的、机械的(如搅拌)、化学的(参与化学反应)多种作用,而且是在不断的变化中。而有潜在危险性的物质耐受(外界给予的能量,超过其参与化学反应的最低能量,也导致激活)能力是有限的,超过某极限值就会发生事故。因此了解参与化工生产过程的原料的物化性质是极其必要,只有掌握它们的通性及特性才能在实际生产中做好安全预防措施,否则就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在具体的安全评价工作中,有不少厂家,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对其使用的化工原料的物化性质、危险特性、健康危害、急救方法、基本防护措施、泄漏处理、储存注意事项等方面知识了解甚少,或干脆不清楚。我们在安全评价过程中对企业所使用的化工原料,确定是危险化学品会给予详细的阐述与说明,并将具体的措施写入安全评价报告中。如一硫酸生产厂家,对使用的催化剂五氧化二钒(V2O5),了解甚少,以致不知道该物质为剧毒品,当然在实际实用过程中,更谈不上对其的管理(按使用剧毒品的管理规定)和防护,由于我们的及时纠正,给企业解除一重大隐患。
一化工厂在检修浓硫酸计量槽的作业中,由于不懂浓硫酸的特性,对该计量槽进行水洗后,动焊,结果造成爆炸事故,后果是一死群伤,厂房部分受损。其原因是浓硫酸对钢材不腐蚀,在其表面形成氧化膜,起到保护作用,而用水稀释后,浓硫酸转化稀硫酸与计量槽的钢材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氢气,而引发事故的发生。其预防措施:应彻底清洗,动火前进行气体取样分析。
因此在管理中要让每个员工都必须了解有关物料的相关知识及其形态或变化存在的危险性,从而掌握相应的应急措施,减少物料发生危险的可能性或降低危害程度。
2、第二类危险源:工艺过程的安全管理
化工过程根本目的和特点就是改变物质,而改变的方法不外乎是化学的、物理的、机械的过程等,下面我们简单的叙述一下化学反应危险性
篇6:安全承诺书的意义
保护站为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强化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责任感,杜绝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运行,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减少和杜绝森林火灾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近日,马场保护站与全体职工签订了安全承诺书。
安全承诺书明确了职工在遵章守纪、安全管理、安全操作和学习培训上的责任与义务。
一是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自觉遵守国家、行业和保护站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自觉履行安全生产责任;
二是坚持文明生产,做到日常工作中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不违反劳动纪律,自觉抵制冒险作业和盲干;
三是立足岗位,做到“三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四是接受各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考核;五是自觉接受保护站的监督检查,自觉执行各种安全措施。
安全承诺书的签订,对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有着重要意义,为圆满实现保护站安全生产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篇7:安全文化建设的介入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特别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成为当今一些部门及行业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载体和手段,如何搞好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企业党群部门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在安全文化建设中怎样体现各自的特点,应发挥何种作用?
“造势”与行动相统一
安全文化建设即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协调的人际关系,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作用,达到减少人为事故的目的。而这种良好的安全人为氛围就需要党群部门发挥“造势”作用。
“势”相对于“形”,指事物根据其固有的规律发展变化的方向或趋势。
“造势”是人们对客观形势的正确感知和能动反映,顺其“势”而营造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舆论氛围。
“造势”的形势是主观的,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党群部门在安全文化建设中要研究“造势”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手段。组织部门要研究党员、干部的特点,强化“安全责任和政治使命”的造势,形成一支安全责任感强和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工会要研究分析职工构成和群众监督工作特点,从维护职工安全权益入手,进行“我懂安全、我要安全”的造势;共青团要贴近青工喜好和成长特点,发挥团员在安全生产中的生力军作用,进行“人人想安全、人人抓安全”的造势;宣传部门要动用一切可利用的舆论工具,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理念、安全价值观的宣传造势。
“造势”要坚持时效性和长期性原则,因为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建设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通过多种媒介以及开展诸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加强安全生产宣传。通过“造势”,把“保证职工再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一安全理念转变成每一个管理者的行为准则,
总体策划与部门特点相统一
安全文化是一种独具特点的文化现象,它以人为本,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的渗透提高人的安全价值观和规范人的行为。而安全文化的渗透主要通过安全文化阵地来实现。
安全文化阵地是沟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桥梁,是连接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的媒介。党群部门在安全文化阵地建设中应发挥总策划作用,站在全局高度,从安全理论阵地、安全媒体阵地、安全文化设施阵地三个不同层次进行总体策划。
宣传部门要立足安全理论阵地,研究现实条件下企业安全工作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研究企业职工的行为规律及各类事故中的人为因素。通过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提炼适合本企业生产力水平的安全文化建设方案,在安全目标、安全宗旨、安全理念、安全管理哲学、安全价值等方面进行理论引导;组织、工会、团委等部门应侧重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党团员、群安员、青岗员”在文化宣传上的组织优势和网络优势,不断延伸安全文化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在管好用好安全文化走廊、党员责任区、党员文明岗、安全生产示范岗等设施基础上,大胆探索新的文化设施建设方法和途径。
健全机制与监督考核相统一
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是基于多起安全事故理性思考的结果,是一个企业或一个车间安全工作的迫切需要,是对过去安全管理工作的一次全面系统的审视和整合。作为一项先进的管理方法,通过营造氛围和理念渗透,不断探索、总结、升华,安全文化建设会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次逐步形成一套科学的机制。党群部门要在机制的有效运作上发挥监督保障作用。这种监督保障体现在考核的深度上,不是走马观花式,而是扑下身子对每一名党员、干部、群安员、安检员、团员、岗员“安全绩效”的细致考核考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数字统计,而是对每一起事故隐患人的细致帮教和人文因素分析;考核的力度越大,保障作用就会越强。
篇8:加强安全生产的意义讲话稿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大家好!
加强安全生产,防止职业危害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条件,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安全生产是我们党和国家在生产建设中一贯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我们的党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我们的国家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劳动人民是国家主人。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必须有利于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根本一致的。人民的需要,最重要的莫过于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健康的需要了。保护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安全、健康,是关系到保护劳动人民切身利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当我们谈到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的时候,决不能忘记改善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在我国,不顾劳动者的安全、健康,盲目追求产值利润是决不允许的;为了个人发财致富去剥削他人,不顾劳动者死活,要受到法律制裁。所以,安全生产,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写进了我国的宪法条文。
安全生产还关系到社会主义安定和国家一系列其他重要政策的实施。安全生产搞不好,伤亡事故和职业病频繁发生,不仅使职工本人受到伤害,而且使其家庭蒙受不幸,给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造成心理上难以承受的负担。对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安定。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实施,独生子女将成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劳动力。这些人一旦发生伤亡事故和职业病,至少要影响三个家庭、六个中老年人的生活,那时人们对伤亡和职业病的心理承受能力将十分薄弱,即使实行高额赔偿抚恤政策,也很难消除人们的悲痛和愤慨。这些问题必然对计划生育政策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说搞好安全生产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安全生产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首要条件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是由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两方面构成的。而在生产力中,人是最活跃的、决定性的因素,生产工具要由人去创造和使用,物质资料的生产必须经过人的劳动才能实现。因此,发挥人的作用,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对于发展经济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发展生产力,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劳动者,保护他们的安全健康,使之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神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另一方面体现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和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反之,如果安全生产搞得不好,不注意改善劳动条件,一旦发生伤亡事故和职业病,不仅劳动者的安全健康要遭到危害,生产也会受到巨大损失,更重要的是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挫伤。这样,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由此可见,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3. 安全生产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
安全生产在企业现代化管理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基本目标是通过管理现代化,使生产过程顺利、高效率地进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发展生产。这个基本目标只有搞好安全生产才能实现。
有的企业不重视安全生产,盲目追求一时的产值和利润;有的企业将改善劳动条件的钱挪作他用;有的企业用砍掉劳动保护项目的办法来扩大生产;有的企业不是从预防事故入手,要钱无钱,要物无物,出了事故,多少钱物都拿得出来。这样的企业和企业领导者,完全违背了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很危险的,终究要吃大亏。
一个企业要搞好生产,取得好的经济效益,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我国是社会主义的国家,企业发展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在生产中不重视安全生产,不注意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发生事故造成伤亡或职业病,以牺牲一些人的生命或损害他们的身体健康去换取产品,就失去了搞生产的目的和意义。所以,搞好安全生产与国家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篇9: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意义论文
摘要:本文基于国内外安全研究,阐述了企业安全文化的概念,强调了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的重要性,并围绕安全观念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教育文化和安全物态文化四个方面,提出了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方略,并总结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关键词:安全文化建设;安全观念;安全制度;安全教育;安全物态
1前言
经过大量的数据研究,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持有这样的观点,“88102”是交通事故的普遍规律,即每100起交通事故中,纯属人为的有88起,人和物不安全状况造成的有10起,难以预防的只有2起。在美国的工伤事故中,调查了7500起,其中88%的事故都是不安全行为酿成的。根据我国的安全事故相关统计,员工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比例达到了80%以上。因此,自管理层面入手,将员工的安全素质进行全面提高,逐渐将企业的安全生产文化实施起来,从而大量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生产事故,能够有效控制企业生产中的事故率,进而促进企业健康、高速发展。
篇10: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意义论文
不管是对个人、企业,还是国家而言,安全文化的建设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对于员工来讲,生命与安全息息相关,也是首要的需求;对于企业而言,经济效益的高低与安全生产息息相关,必须深入贯彻安全文化,才能够使企业获得良好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才能够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对于国家层面来讲,以人为本的理念与安全生产息息相关,有了安全生产才能够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枢纽的安全文化工作,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集团文件要求加强公司安全文化建设,使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得到不断强化,同时必须遵循的安全生产原则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不留死角”,才能够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逐步完善,使领导不断加强,监督检查逐渐强化,责任逐渐落实。建设和谐枢纽的必然之举和前提保障。
5结论
安全文化建设是长期的投资,而不是现时的消费。充分认识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严格抓好安全管理每一项工作,不断优化整合企业的管理资源,逐步达到经济效益、以及安全生产效率逐步提高的目的。同时将安全事故降到最低,构建了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使企业和员工共享实现安全目标带来的安全效益,达到共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温道德.论人的失误[Z].中国安全科学,1996,6(增刊).
[2]袁旭,曹琦.安全文化管理模型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0(06).
单位:天津城投枢纽运营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