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家庭小书屋教师教育随笔
在本学期第一次家长开放日的活动区时间,我们班的“宝宝书屋”吸引了几位家长的视线。“好温馨呀.我都想进去待一会。” “好书真多,我们家帅帅除了《植物大战僵尸》就没别的。” “唉!一样,我们家豆豆就喜欢‘托马斯’,其他的书从来不看。”……听着几个家长的闲聊,我不禁加入其中:“其实,你们在家里都有条件给孩子创设这样一个图书区啊。” “那真好,我想弄。”雅如妈妈马上回应。“可是我们真不知道怎么弄呀,也不知道怎么指导孩子看书,刘老师您有经验,帮我们一下好吗,我们可有兴趣啦!”感受着家长的热情,我想,虽然我在亲子阅读方面经验不算多,但是我喜欢阅读,更喜欢带孩子一起读书,在读书中能获得好大的心灵满足。。那种美好的感觉难以言喻。于是我笃定地说:“好的,我愿意和大家读书,这也是对我的丰富。”
我的书我做主
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阅读也是如此,孩子需要有一个可以让他们心无旁骛的场所,才能专注地融入图书。而目前孩子的家里也有一些图书,但这些书是东一本西一本,好多孩子都拥有一批连自己都忘了放在哪里的书。于是,我们第一步工作是建立起家庭小书屋,就是在家里找一个安静的、光线好的位置,围出来,铺上儿童地板或者地毯,里面散置类似软靠垫等质地柔软的、色彩柔和的家饰,要是条件允许,还可以摆上小沙发和小桌子,让这个小天地显得更舒适、更吸引人。
1.实地感受各种书屋
利用家长晚上接孩子的时间,带着感兴趣的几位家长逐一参观了我们园所有班级的图书区,小一班的“兔兔书屋”、小五班的“牛牛书房”……各种书屋的布置让家长和孩子目不暇接。“妈妈我想要小五班这样的。”“我想布置那样的。”……家长也纷纷说:“太惬意了!”“多像家的感觉呀!”……从家长的目光中我看到了那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参观之后我又提示家长说: “在自己家布置书屋的任务绝对不能仅仅落在家长的身上,孩子一定也有参与其中的权利。不用着急动手,先和孩子商量一下,我们准备在家里的什么地方布置?怎么布置?用什么材料?哪些工作孩子自己能做?各种事情一定要让孩子去思考想办法,充分体现‘我的书屋我做主’。”
。
。” 接着又发来了两张照片说:“您看看照片就知道了,她的审美真是不咋地,可她还挺自信,我也不好打击她,是否该提示她一下呢?”“别,只要孩子自己觉得好看,就按照她的意愿,我们成人和孩子眼中的美是有差别的!”
“呵呵,你们家的空中书屋不更是别具特色吗?只要没有安全问题,可以就着你们家原有的那个书柜布置,只要孩子感到安全、温馨、舒适就好了!”
“小宝给我们的书屋起了个名字叫汽车书屋,我觉得不好听!”“多好听的名字,尊重孩子的想法!”
那个晚上我一直在手机上“工作着”,直到家长传来“孩子可有兴趣了,都提出要睡在小书屋的要求了”、“我第一次感受到我女儿真有想法,相信孩子她能行”、“刘老师我家没有小书柜,我说等买一个算了,雅茹非说幼儿园的小书柜是用三个纸盒子糊的,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动手用奶箱子糊了一个书柜,既低碳环保又节俭,孩子开心至极,全家人今天晚上其乐融融,感觉真幸福”……
读着家长不断发来的“装修感悟”,我就像是品味着一件件作品,心情那么舒畅。把哪些圈书请进来
书屋布置好了,孩子和家长把家里现有的,包括闲置很久蒙上了厚厚一层土的图书都请了进来。这时,我让家长做一个统计,现有的图书有多少本,都是哪些类别的。家长的统计结果很不乐观,有的家庭中的书真是挺多的,但是类别很单一,典典家除了《各种各样的车》就是《各种各种的枪》,帅帅家都是《植物大战僵尸》,小艺家清一色的《熊出没》系列;有的家里只有《宝贝学拼音》《宝宝学认字》等小学化倾向的图书。看起来,如何为孩子选择适宜的、优质的图书真是个问题。我对家长们表示别着急,像新家一样,一点一点来添置,一本一本慢慢积累。
我们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向家长推荐好书。一是每周精读一本好书。每周三我都会带孩子到绘本室精读、细读一本好书,我把这本书通过校讯通的方式介绍给家长,并说明这本书好在哪里。如《点点点》《肚子里有个火车站》等等,都是孩子非常喜欢、百读不厌的好书。。很多好的阅读群,如“三叶草故事家族”“耕林图书馆”“悠贝亲子图书馆”“小蝌蚪找妈妈”等都致力于推动亲子阅读,拉近孩子和好书的距离,帮助孩子养成终身受益的阅读习惯。像《当熊爱上蝴蝶》《谁能抱抱我》等图书都是其他家庭亲子阅读之后推荐的好书。。。。
在这些平台上,我和家长们了解的好书越来越多,游戏类、科学类、益智类、情绪情感类……每个家庭小书屋的藏书也越来越丰富多元了。
家长读书会里互助成长
就算家里有整屋子的书、有温馨怡人的读书环境,但是孩子们走进阅读世界还是需要家长帮助的。
。我们的读书会分“现场版”和“网络版”两种,“现场版”的读书会有时是我在班级或者绘本屋专门组织的,有时是组织亲子骑游、亲子踏青等活动时,利用中间休息的契机,自然开始的。。。
如下,是我们家长在家庭小书屋中广为使用的小技巧,都是我们家长躬行实践后的结晶。
1.“一盼二看三听四读”
在第一次班级现场读书会——“如何为孩子读一本新书”上,在家长的经验碰撞下,很快形成了一致意见。顺着家长的发言和互相碰撞的现场,我们总结出了方法:一是让孩子盼书,二是给孩子空间自己随意看,三是孩子听家长讲,四是孩子阅读。在几位家长的“现身说法”下,家长们纷纷回家在自家的书屋尝试着做,果然有效,就这样,“一盼二看三听四阅读”在其他家庭中广为推广。
2.图书游戏玩不够
读了一段时间,几位家长问我:“刘老师,我家小宝看书很快就没有兴趣了,而且那本书放在那儿再也不动了。。有的家庭把玩具和图书结合起来玩;;有的家庭阅读之后会进行角色表演……家长之间的互助,让我们知道了,一本书可以有绘画、表演、剪纸等多种延伸的方法,只要我们心里装着孩子,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用游戏拓展阅读,孩子就会玩不够。
就这样,我们在亲子阅读的旅途中一路互助走来,转眼间一个学期过去了,“中五班家长读书会”群里发展到十五个家庭。如何将这种亲子阅读向更多的家长传播?一位图书推广人说:“图画书不是简单的教育工具,只要能打动人心,展现人类的共同情感,都值得向全人类推广。"我想为了孩子,更多家长会在我们行动的感召下做出积极的努力。
昨天,即期中考试的前一天,下午,我上完第二节正课。做操开始了,看着满满一黑板讲解的知识,我想:下一节还得继续战斗呢!得让一个学生把黑板檫了。叫男生吧,不行,万一在这儿捣乱,反而得不偿失。于是,我;个子矮的也不行,黑板上面有够不着。于是我叫了一个个子高高的平时表现还算不错的学生隋钰欣。
可是,第三节课我走进教室,学生们大声嚷嚷着告诉我,老师,后面的黑板报给隋钰欣檫了,我一看,傻了,前后黑板上空空如也。我问她为什么把黑板报檫了?她说我以为你让我吧两块黑板全檫了。我说怎么可嫩能呢?我不是让你檫好后赶快下去做操吗?
如果是要檫这么多的地方,我还回叫你下去做操吗?再说平时要出黑板报我总要叫上好几个檫,从来也没叫过一个人干呀?我大声责怪着,她解释说,好象以前考试前总要把黑板檫干净了,说着说着,伤心地哭起来了。是呀!这话说得也不错呀!
这次黑板报出得特别好,前所未有,虽然我有无数的舍不得,但是我还是有那么点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感觉。
教师教育随笔(1)
听了程老師的一席话,我也深有感触,小班制条件下课堂教學的价值取向与传统课堂教學相比较,它的优势的确很突出。
我们都清楚學习不是知道了什么,记住了什么,學习是學生通过自主活动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过程,在小班制条件下,便于教师针对學生的认识水平正确地选择,组织和设计教學的内容,并以开放、对话的方式呈现。
例如《影子》一课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影子和人“形影不离”的特点,但學生对太阳和影子的位置关系搞不清,是教學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
40位小朋友在老師的帮助下,在课堂上做起了游戏,我们搬开桌椅,在腾出的空地中间,小朋友们围着灯站好:“今天,老師把太阳公公也请来了,想不想和太阳公公玩一玩,看看自己的影子什么时候在前,什么时候在后,什么时候在左,什么时候在右。”40个小朋友拉着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在教室里试着活动,他们边跑边互相持着对方的影子。“噢!影子甩不掉。”这就是书上说的“影子像条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因为學生围成的是一个大圆,所以处在灯光的任何一个位置的影子學生都能很直观地看到,根本不需要教师对身体与影子的位置变化关系作任何解释。
这样,在实际活动中,本课难点迎刃而解,实现了玩中學,學中玩的初衷。
教师教育随笔(2)
今天是开學的第一天,學生的表现很另人满意,和上學期比有很大的进步,我感到非常的高兴,上起课来也是非常的有劲头。为了上好这开學初的第一堂课,我做了精心的准备,我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来激发學生的學习兴趣。
第一课描写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小燕子的活泼可爱,一节课下来,學生基本上掌握了课文中的词语,既能背下来,也能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孩子们在上课回答问题的时候非常的积极和踊跃,完全改变了以往课堂上没有人举手发言的现象。尤其我觉得學生的思维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例如: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中的比喻句,學生分析的特别好,甚至都说出了通过把小燕子比喻成音符,能够更好的说明真的是在谱写出一首春天的赞歌,让我觉得很欣慰。
为了更好的丰富學生的词汇,我们又积累了一些描写春天和小动物的词语,在课堂上學生随机说的时候,发现學生的词汇实在是太贫乏了,几乎说不上几个来,可见,學生平时不注重词语的积累,后来,让學生自己回家去搜集的时候,學生搜集了比较多的词语,并在课堂上做了交流,大部分學生都记下几个和课文不同的词语了。
总之,作为开學的第一课,我觉得上的还是比较成功的,學生的表现也是让我十分满意的。我忽然觉得學生长大了,懂事了,成熟了,我也相信孩子们在这一年的學习中,会有更出色的表现。针对學生词汇量少的问题,我会在以后的教學中注意的,有意识的培养學生养成良好的學习习惯,为写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也做了很大的调整,感觉在备课的时候真的没有充分考虑到學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如何才能更好地调动起學生學习的积极兴趣,如何才能让學生真正地进入到學习状态中去,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真的用心去备课受到的效果也真的非常好。
教师教育随笔(3)
不知不觉间,我在教育教學的路上,无论是在个人的教育教學经验,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是教育教學的效果,都较刚参加工作时成熟了许多,进步了许多。
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可见,经验和反思对教师的成长有着非常大的意义。
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你要想跑得更快,要先學会停下来。”这句话是说在跑步中我们要學会停下来,这样可以对自身做全面彻底地调整,也可以积累更多的体力、技巧和方法,以更高的速度冲刺。跑步是这样,我们的教學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试着在教學中多反思,使自身获得的经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那么,我们的专业技能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在实际教學工作中,我们只有运用头脑真正地反思,才会有我们教师自身的发展,才会有學生的发展。
通过我的教學实践,结合教學反思,使我真正地体会到,反思,对一个教师的成长,真的很重要。记得一次交流会上,有个老師就讲起了他对日常教育教學的反思,给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他专门准备了反思记录本,只要有想到的内容,及时写在上面,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大概内容或是一点想法,然后他会利用空余的时间,把这些内容中特别感兴趣的话题写一写,也便就成了我们所谓的反思,我想这就是一种坚持吧。
我想,只有坚持不懈坐着反思教育的老師,才是真正能在教育教學中有所收获的人。
一个拥有积极态度的人,总是能在各种逆境中寻找到坚持下去的理由。由此想到我们平时教學中的反思也是一样,只有首先抱有积极反思的态度,才能真正做到反思,做好反思。
所以,想要真正反思成功,先有积极的态度吧。
自古以来,关于“坚持”的名言有许多许多,譬如比阿斯说:“要从容地着手去做一件事,但一旦开始,就要坚持到底。”又譬如《论语》中那句“欲速则不达。”人们为什么要一直重复着坚持,可见它是多么的金贵。
从事教育工作三年来,我就始终秉持这样的信念,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会坚持到底。现在的學生与我们存在着很大的观念差异,而且个性都比较强,不能对他们采取压制的手法,刚开始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是效果却会适得其反,我们并不是阶级敌人,要真正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更要兼顾大多数人的利益。面对本學科的特点,要认真思考怎样让他们更好的接受。
教师不仅仅是传知解惑,重要的是培养學生,让學生会學而不是學会知识;教知识的目的在于让學生从知识的发生过程中學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培养學生學习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學的关键。
教师首先要吃透學情,要知道學生需要什么、學生在什么情况下能发挥潜力!兴趣、方法、习惯、性格、个性、心理品质、目标、非智力因素等都值得重视。
教學要有效果,关键在课堂;课堂要有效果,关键在學生参与!常规教學的各个环节,课堂教學是关键。
。在今后的學习工作中要更加努力,引领自己不断超越。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教师这个称号,才是真正的名副其实。
老师,老师,帮我提一下裤子吧!”我停下手中正在填写的表格,抬头一看,原来是飞飞上厕所出来我给她提裤子。见此情形我说:“老师教你提裤子吧,你都3岁多了,可以学着自己做了。”哪知我的话音刚落,飞飞立刻就拒绝了,连连摆手,嘴里喊道:“老师,我不会,我不会!我妈妈说了,自己提不上就找老师“。不会老师可以教你啊,只要学会正确的方法,多练几次,自然就学会了。让妈妈也看一看我们飞飞宝宝是很能干的,自己学会提裤子”,飞飞听了后,低着头一言不发,而且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动,看来,我的鼓励并没有激发起飞飞学着自己整理的兴趣,我只好先帮他整理了。
午餐时,为了配合锻炼飞飞的独立能力,我把以前老师分小碗、勺子,改成了让几个能力强的小朋友来分,当然也叫到了飞飞,当我叫到她的名字时,他坐在椅子上犹豫着,我便便鼓励她说:“你好棒啊!会帮老师分餐具!”他从小椅子上站了起来伸手去拿碗,可能是有点紧张,也有可能是独立活动的能力有点弱,只听见“咣”的一声,碗掉砸地上了。我没有责怪他,并叮嘱他小心一点,把碗拿好后慢慢地走,并告诉她没关系的,刚刚只是个小意外,飞飞听了一个劲的点头。
令人惊讶的是,接下来的几天,飞飞竟然自己主动学着提裤子了,有时见她没整理好,我就帮着整理一下,他竟然还不让老师帮忙,自己有模有样的整理,实在是太棒了。
其实飞飞是一个非常聪明、利落的孩子,动手能力也不错,也喜欢动手。可见孩子自立愿望还是很强烈的,很多事还是想自己去干,我和飞飞的妈妈进行了沟通交流,可能是在家锻炼的机会少,家长怕孩子遭受委屈而过度的呵护,所以,一切都有父母包办,久而久之使孩子养成了依赖他人的习惯。作为教师,我们既是孩子的教育者、引导者、援助者,应该给孩子创造环境、创造条件,指导她们去克服困难,只要是在孩子能力之内的事情,我们都要鼓励她们自己去尝试,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锻炼孩子的能力,久而久之让孩子摆脱成人的照顾,一点一点向独立自主迈进。
。这周通过家长的配合,我们班建立了小医院。孩子们都很喜欢在那边玩。
文鑫的妈妈是个医生,所以我们在班级中经常告诉孩子们要注意卫生之类的,自从创设了小医院这个区域,我们班的孩子几乎每天早晨起来都去这个区域当医生。今天早晨,小熙早早的来了,说要去争当“小医生”他带上听诊器给“病人”看病“拿出针管打针,最后配上药小家伙很有医生的感觉。最后来的小朋友越来越多,小结当病人来看病说是感冒了,然后小熙小医生说先打一针吧,戴上口罩,穿上医生的白大褂。打完以后,还从药箱里拿出两盒药给小洁小朋友嘱咐她回家吃完感冒好的快。紧接着下一个小朋友又过来找小溪医生看病了,小医院的人也越来越多。早上小熙医生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这种角色游戏对于与孩子来说是非常喜欢的,百玩不厌《指南》中提出,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它伴随着幼儿的成长。在游戏中,孩子们完全是自由和自主发挥的,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她们可以主宰“游戏”成为真正的医生或者其他角色,不受限制。这种角色游戏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表演能力。小班孩子最喜欢的莫过于表演或者扮演某种角色。这种区域活动的投放,会吸引更多孩子的兴趣。
我们园孩子中午不回家,在园里吃饭后有很长时间的活动和休息。为了孩子下午能有一个良好身体和充沛的精力,一年四季每天中午都要午休,老师轮流值班。每次值班的时候我发现,我们班总是有几个孩子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难以入睡。记得以前的时候,我们采取了很多让幼儿尽快入睡的方法:讲故事、听音乐等,但是对于那些难以入睡的孩子来说: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相信这也是一个困扰我们幼儿老师的难题。我想,这也许与孩子的家庭习惯有关,例如:有的孩子在家睡觉时让家长陪着睡觉;有的孩子喜欢听故事睡觉等,这些都与孩子在幼儿园难以入睡有关。那么我们不妨试一下,给幼儿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我们可以先带领幼儿饭后散步,然后让幼儿模仿各种小动物的睡觉方式来让自己入睡,慢慢的让习惯成自然;另外我们还可以将幼儿的寝室布置的光线暗一点、温馨一点;对于那些特别难以入睡的孩子,尽量不要大声训斥,要耐心的给他们讲一些道理,让他们明白如果自己不睡觉,在那里做小动作、出声音、不但会影响全体孩子的的休息,还会使自己在整个下午没有充沛的精力参加有趣的活动和学习。
因为我班的人数比较多,每次我都会发现班里有几个孩子没有午睡习惯,我也曾想过很多的办法对这几个孩子进行教育,但是,收到的效果很小。这段时间,我就让孩子们模仿小花猫的睡觉方式,然后对他们说:小花猫因为这段时间晚上要值夜班捉老鼠,所以白天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才行,现在老师要看哪个小朋友睡得最香,没想到这几个孩子特别感兴趣,这不,今天中午,这几个孩子都睡着了!我想这种方法也许适合这样的孩子吧,我心里也挺高兴。在以后的时间里,我还会继续探索出更多的方法,以此来让那些难以午睡的孩子,能尽快入睡。为了孩子的将来,要养成良好的午休习惯。
商场里的小书屋随笔
周末,我和妈妈逛一家新开的商场。突然,一个古色古香的小屋映入眼帘,紫褐色的墙面上,“休闲书吧”四个大字很醒目。
这家书吧供人们免费读书,书架上码满了不同类别的书和时新杂志。洁净的地面上摆放着几张小圆桌,并配有精巧的椅子,靠墙的地方摆放着一排柔软的皮沙发和几张长桌。
很多人在专心地看书:一位穿长裙的姐姐手捧一本厚厚的书在桌前默读,读书使她看起来更加优雅;那位戴眼镜的叔叔正照着书记录着什么;那边一位带小孩的阿姨正和孩子一起看一本精美的绘本书……我一下子喜欢上了这里,没想到在嘈杂热闹的商场里还有这样一处优雅安静的所在。
我也取下一本喜欢的书,在靠墙的沙发上坐下来。对面书架上挂着的小木牌上写着:“一个人,一杯茶,一本书。”如此温暖闲适的文字想必会让人自觉地放下手机吧。我再次为自己寻得这一处书香正浓的世外桃源而感到无比欣喜。
我沉浸在书中,不知外面何时下起了雨。“下雨了!”刚进来的`三位高中生姐姐说。她们实在是太“高调”了,一进来就目中无人地高谈阔论。一位说自己学习没太用功,考400多分都是意外之喜了,一位歪倒在椅子上玩手机,另一位直接将一大包零食摊在沙发上,边吃边聊天。这三位姐姐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像是在自己家举行同学聚会似的。
她们的喧闹实在与这里的氛围不搭,管理员阿姨走了过来,什么也没说,将手中的抹布和拖把递给那位吃零食的姐姐。她先是愣了一下,有些羞赧地咬着嘴唇,然后开始清理散落在沙发上、地板上的零食碎屑。
“如果你来这里不想读书,那就替我把地板也拖一遍吧。”那位姐姐的脸通红通红的。她的两位同伴惊愕地捂住嘴巴,耸耸肩膀,然后乖乖地开始看书。那位姐姐打扫完后,点着脚尖轻轻地坐到同伴旁边,也捧起了书。
书吧里又恢复了宁静,入耳的只有翻动书页的声音……
教师教育随笔:小胳膊“有话说”
我在班里的一角做玩教具,桌子上堆了各色卡纸和剪刀、胶水、水彩笔、铁丝、大纸盒等工具用品。孩子们去厕所时,围在我身边问:“刘老师,你要做什么呀?”我说:“给你们做一个小轿子。”“啊?轿子是什么呀?”“我在电视里看见过皇上坐轿子。”“庙会里也有。”……孩子们好奇地议论着。我说:“等我做完你们就知道什么样了,现在快小便去。等会儿还要去做操呢。”孩子们陆续走了。
玺赫经过我身边,小胳膊肘从我后背擦过,他什么也没说就回到座位;喝水时,玺赫凉凉的小胳膊又从我的胳膊处划过;洗手时,他滑溜溜的小胳膊再次从我的胳膊处擦过去……每次,玺赫什么也不说,也不停留,也不回头,只是有意地又装作若无其事地用胳膊碰碰我。但是,每一次擦肩而过的一瞬间,我明明感觉到一双小眼睛偷偷地、迅速地瞄了我一下,他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说呢?
户外活动时,我蹲在玺赫身边,摸着他的胳膊神秘地说:“小胳膊,你要跟我说什么话呀?”玺赫听了一愣,笑着说:“胳膊不会说话。”我说:“小胳膊碰我,就是有话要跟我说呀!”玺赫推开我的手,说:“胳膊不会说话。”我说:“那你替小胳膊说吧,你有什么事要告诉我吗?”“我坐过轿子,爸爸还给我照相了呢。”玺赫说道。“噢,小胳膊就是要告诉我这么有趣的事情呀!怪不得他总是碰我呢。以后有什么好玩的事你就告诉我吧。”玺赫认真地说:“你刚才说让回座位,没让说。”“哦,你真懂事。我是担心你们做操的.时间晚了。等小轿子做好了我第一个请你跟小朋友一起用它抬着娃娃玩吧。”“好。”玺赫笑着点点头。
玺赫是一个皮肤黝黑、眼睛很大的男孩,平时做事情比较认真,但是能力偏弱,家长照顾比较细致。他在班里不是很爱说话,偶尔还有一些口吃。其实,我知道玺赫用小胳膊碰我的意思就是想跟我说些什么,没想到的是,听见我说“回座位”的要求时,他能控制自己的想法,选用碰碰我的方式来表达愿望,这很有趣。他的做法使我想起书上说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这就是其中一种吧。我选择在户外问玺赫要说的话,是想以一种富有童趣的方式引出他的想法,希望不给他压力,让孩子在精神放松的情形下愿意跟老师说一说,聊一聊。
。虽然我提醒孩子们按照常规做事情,也是担心他们围观时被桌上的铁丝、剪刀等材料伤到,但如果我当时给他们讲讲我制作小轿子的方法和顺序,让他们有一定的了解,可能会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位辛勤劳作的园丁。教育家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诗人说:似春蚕到死丝方尽,似红烛成灰泪始干。数尽痛苦劳累,却也甘甜幸福。很庆幸,在这个蕴育花儿的教师队伍里,也有我的身影。
时间如梭,磕磕碰碰,在这个行业里已经坚守。记得自己刚选择这个专业时,只是认为可以跳舞,画画,弹琴-----感觉可以和艺术靠拢,好像无上的光耀。幼教专业学习三年,才深深地知道,要做一位优秀的幼儿教师,不仅要技能技巧扎实、专业知识过硬,还要不断的磨练、学习、探索,更重要的是要有颗充满爱的责任心,才知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幼儿教育这片肥沃而神圣的土地上,需要的是辛勤耕耘,细心呵护,认真专研,才会收获一笔不断衍生幸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当自己走进幼儿园,贴近幼儿生活时,虽有始终擦不尽的鼻涕,永远系不完的鞋带,可那晶莹聪慧的眼睛,天真童趣的声音,灿烂无瑕的笑脸,却总能使我回到永生难忘的童年,忘却了烦恼,没有了忧愁,体验到了工作就是幸福。
有人说幼儿教师是全职保姆,吃喝拉撒都要管,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但能让孩子们在学习之乐,生活之乐,和谐之乐中健康成长,淀出希望的花朵,我们能不感到喜悦、幸福呢?也许,幼儿教师物质收入不算丰厚,但当孩子们拽着你的手,调皮地说:“老师,我好喜欢你。”当孩子指着马路对面行人,骄傲地告诉身旁的父母:“那是我的老师。”我们能不感到光荣、自豪?也许,幼儿教师不能享受荣华富贵,但在与孩子们同唱歌、齐跳舞、做游戏,总会从孩子身上唤起已经泯灭的童心,忘却自身的年龄,变得年轻和质朴,旁人羡慕地说:幼儿教师永远年轻。是的,我们永具童心。
有人说:要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就先要有一通水。。总记得一句话:做幼儿教师要有爱心、耐心、细心、童心、关心、开心,因为你是勇敢强健的爸爸,温柔慈祥的妈妈,善良可爱的姐姐,博学多才的智者。
幼儿教师是自我幸福的把握者,是孩子们幸福的引路人。在这里,我们经营教育,也就是经营幸福,幼教工作是辛苦的,情系祖国未来,但苦中有乐,其乐无穷。祖国花儿正开放,我们正幸福!
教师怎样写教育随笔呢
一、什么是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或者叫教育叙事、教育故事等等)就是一种旨在还原教师教育科研的本来面目,倡导教师立足实践、及时整理和记录自身的实践感悟的教育叙事研究方式。这其中既体现教师们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和内心体验,也有在经验基础上的理论提升与情感升华。写教育随笔好处有三:
一是能真实地记录身边世界。如果你要问我:你这二十多年做了些什么,留下些什么我也不知怎样回答。写教育随笔,就不会再像过去一样让我们的老师只留下模糊的记忆,我们不能让过去的智慧,思想火花随着年龄的继续增长淡出这个美丽的世界。
二是用教育随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因为要写,所以要阅读;因为要写,所以要去做;因为要写,所以要思考。写作,是一种拉动自己读,做,思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作为教师的最好的`教育研究,是教师行为研究的最好依托。
三是通过教育随笔,让每个教师成为新课程的成功实践者。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这么多的,实质性的要求,这些要求不可能一下做到,但边做边思,边思边写,边写边做,螺旋前进,每个老师肯定会把新课程要求转化为自己的本领。
耕耘于教学一线的教师,掌握了大量教育教学的第一手资料,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教学之余,及时把心得记录下来,不仅对自己日后工作有促进作用;如果发表,对广大同仁也具有借鉴意义。
正因为教育随笔彰显着一种求真务实的教育情怀,因而它正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厚爱与青睐。
二、怎样写教育随笔:
随笔在写作样式上没有什么固定的限制,常见的有借事说理,夹叙夹议等形式。
a、借事说理。。。
b、夹叙夹议。。。
教育随笔的特色就在一个“随”字:随便、随时、随手、随心。
随手。随笔中涉及的往往是一些即时发生的事件和看到事件当时产生的想法,那种想法也有点火花闪动似的,所以需要及时捕捉、记录下来。
随便。随笔没有格式的要求,不需要有论点论据,文字可长可短。
随心。一是随心所欲,没有太多的限制;二是笔要随脑,文章是笔写出来的,但却是大脑想出来的,随笔是笔要随脑。
随笔要想写好,首先要有独特之处,或是切入一个事件的角度不同于以往,或是自己的观点不同于常俗。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每个孩子都是一本待续的书,和孩子的每一次倾心的谈话,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有正确的理念,才会有正确的眼光;有正确的眼光,才能有精彩的发现。
孩子们对建构区最情有独钟。他们总会动足脑筋、花尽心思去搭建他们认为满意的作品。但活动结束,音乐响起时,这些作品将在顷刻间被“爆破”,孩子们近一个小时的心血顿时化为泡影。
又一次活动时,几个孩子精心搭起了一座“欧式花园”:小桥、尖角城堡、长方形的游泳池、旋转楼梯……摆放得很精致,他们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连我也被吸引了。这时,晓朋抬起头来,用近似恳求的声音说:“老师,你能用照相机帮我们拍下来吗?”这让我想起上学期的一个情景:那是一节数学课,孩子们在认真、细心地帮“豆宝宝”排队,碰巧我的数码相机在身边,于是就采撷了几个镜头,拷贝在电脑里,空闲时播放给孩子们看。他们一个个兴奋的样子让我难以忘怀。在以后的操作中,孩子们的神情似乎更加专注了,隐约中我感觉到他们都充满着期待,期待着我能把他们更好的表现拍下来。
“老师,可以吗?”他的再次发问打断了我的思绪,我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头说:“对不起,老师今天没有带照相机。”他遗憾地说:“那下次你一定带来,我们再搭一个更好看的,好吗?”“行!”我爽快地答应了。那次点评时,晓朋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自己作品的设计意图,但终究因为作品没有保留,没能给大家一饱眼福。那天,他还悄悄地告诉我,他长大了就想当一名建筑工程师呢!
后来,我如约带来了照相机,把他们一件件心爱的作品拍摄下来,拷贝在电脑里。在一次次的点评、一次次的改进中孩子们提高了建构能力。
一个偶然的念头,一次恳切的请求,一张美丽的照片,显示、录着孩子们成长的足迹。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将孩子平时值得珍藏的点点滴滴录下来,做成长档案时又何须行色匆忙呢?这样既能提高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又能真实录他们成长的'过程,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教学活动在教师与幼儿的积极互动中结束了。当我正在整理观摩本次活动的录时,一个稚嫩的声音传人我的耳朵:“老师,你下我的名字了吗?”我循声望去,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正怯怯地望着我。我微笑着回答他:“孩子,怎么了?”“你下我的名字了吗?”他再一次问我。看着小男孩如此认真又略带紧张的表情,我马上联想到了每次上公开课前,教师与孩子之间的“约定”,我不禁有点难过,没想到教师上公开课前的压力,在无形中也转嫁到了孩子身上。
为了尽快消除小男孩内心的担忧,我耐心地向他解释:“孩子,老师下小朋友的名字,并不说明这个小朋友有什么不好。有时候,老师也会将表现特别好的小朋友的名字下来,你说说你刚才的表现好吗?”听了我的话,小男孩的表情放松了,他不停地挠着头,想了一会儿又对我说:“老师,我刚才举手了,亮亮拉我的手,我也没睬他。”小男孩说这些话的时候,声音慢慢地由低到高,胖胖的小脸上逐渐绽开了笑容。“哦,你的表现真不错,你愿意让老师下你的名字吗?”小男孩使劲地点了点头,然后开心地跑向其他同伴,向他们炫耀自己的“成绩”。
在随后的几天,小男孩的那句“老师,你下我的名字了吗”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徘徊。“以幼儿发展为本,给孩子快乐、健康、自主、自信”这是我们教师都牢心中的宗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当我们过多地从成人的角度去考虑,孩子的健康发展还能得到保证吗?但愿以后不再听到“老师,你下我的名字了吗”这样的话。
一、 区域开始前,设布局
一个好的环境不仅能满足幼儿的游戏要求,还能让幼儿在其中学到知识,如何来创设一个适合幼儿的区域环境,每次开学前,都是让我们费尽心思的一个过程,在设计区角时,不仅要考虑角色区的大小位置还要考虑区域游戏的位置,及两者的融合,幼儿桌椅的摆放,区域动静的区分等。在每次布置区域时,我都会把要开设那些区角内容一一罗列出来,在脑海里把规划区域的所在之地,所用之材,每次都会想很多次,成型一次发现问题就打破一次,觉得满意了才能安心睡去,第二天到班级里搬弄柜子、椅子,看效果。然后根据现场再做调整,基本成型后才能停下来,我这样的做法,我觉得就像书中所描述的那样,先设计一个区域格局图,它是有规范的设计草图的,而我只是脑海中的遐想,有时晚上想好的,可能到了早上的时候部分就会忘却,看了书后,我想如果以后要再次进行区角的布置时可以先设计个草图,这样隔天实施时就不会忘了,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