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自学考试《美育基础》备考复习题及答案

2024-09-26 来源:华佗小知识

  1.美育学是以美学和( D )的有机融合为主体的多种学科知识与方法的综合。

  A.艺术学 B.心理学. C.伦理学 D.教育学

  2.美学最终的落脚点是 ( D )

  A.创造美 B.审美心理学 C.美的哲学 D.美育

  3.感性教育的最佳途径是 ( D )

  A.人格教育 B.理性教育 C.智育 D.审美教育

  4.鲁迅说的红楼梦里的焦大是决不会爱林妹妹的,这是审美观的( B )的具体体现。

  A.时代性 B.阶级性 C.普遍性 D.情感性

  5.社会美的核心是 ( A )

  A.人的美 B.自然美 C.行为美 D.生产劳动的美

  6.“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指的是 ( C )

  A.人格美 B.感性美 C.人体美 D.服饰美

  7.美的最早形态是 ( B )

  A.自然美 B.社会美 C.形象美 D.心灵美

  8.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方式是 ( C )

  A.音乐 B.舞 C.课堂教学 D.美育课

  9.美育中的形象 ( C )

  A.仅仅作为一种手段 B.仅仅作为一种目的

  C.既是目的又是手段 D.既不是目的也不是手段

  10.审美趣味是在丰富的( B )基础上形成的。

  A.审美欣赏 B.审美经验 C.审美鉴赏 D.审美创造活动

  11.从趣味的形成来看它是 ( D )

  A.生命有机体的产物B.生产实践的产物 C.天生的 D.环境的产物

  12.培养教师审美素美的最根本的途径是 ( D )

  A.理论学习 B.教师形象设计 C.生活经验的积累 D.审美实践活动

  13.审美教育形成独立理论体系的标志是 ( C )

  A.《诗艺》一书的完成 B.美育学与美学完全分离

  C.《美育书简》一书的完成 D.黑格尔《美学》一书的完成

  14.舞蹈的审美手段是 ( B )

  A.场所 B.人体动作 C.音乐 D.舞台布景

  15.脑细胞组织成长最迅速的时期是 ( B )

  A.0~3岁 B.6岁以前 C.青少年 D.30岁

  16.美育实施首先是在( D )中进行的。

  A.美术课 B.音乐课 C.校园环境 D.课堂教学

  1 7.进行感性与理性统一教育的最好形式是 ( B )

  A.德育 B.美育 C.智育 D.学校教育

  1 8.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主要将重心放在 ( A )

  A.“人”上 B·“物”上 C.审美上 D.实用上

  19.庄子认为世界上最大、最真实的美就是 ( B )

  A.审美心胸 B.自然无为 C.和谐统一 D.有用

  20.美的基础是 ( A )

  A.真 B.善 C.仁 D.义

  21.在审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C )

  A.理智 B.想象 C.情感 D..需要

  22.精神文明主要侧重于人的 ( C )

  A.精神 B.心理 C.心智 D.生理

  23.美感中的( C )为创造活动奠定了丰富的感性知识。 ‘

  A.审美情感 B.审美想象 C.审美感D.审美理解

  24.美育的( C ),使人摆脱了物质和功利欲求的束缚,而专注于美的观照之中。

  A.形象性 B.愉悦性 C.自由性 D.实用性

  25.美育的( B ),可以激发人的情感,深化升华人的情感。

  A.实用性 B.愉悦性 C.自由性 D.形象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 0小题,每小题1分,共l 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有(ABDE )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老子

  E.王夫子

  27.美育作为一种感性教育,具体内容有(ABC )

  A.解放人的感性

  B.泄导人的感性

  C.升华人的感性

  D.道德教化

  E.情感教育

  28.生理快感的特点是( ABCE )

  A.个体的 B.偶然的

  C.肤浅的 D.共享的

  E.表面的

  29.审美能力包括 ( ABCDE )

  A.审美感知能力 B.审美创造能

  C.审美鉴赏能力 D.审美感觉能

  E.审美欣赏能力

  30.听觉艺术的审美特征有( AB )

  A.以声音作为审美媒介

  B.是一门时间艺术,通过声音的流动来表现人的情感的流

  C.具有再现性而不具有表现性

  D.具有表现性而无再现性

  E.需要视觉与听觉共同参与

  31.工作与审美的关系是(BC )

  A.审美对于工作而言是可有可无的

  B.在工作中增加审美的因素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疲劳

  C.工作和审美都是以人自身的发展为最终目的的

  D.工作与审美是不可能统一起来的

  E.审美是阻碍工作的

  32.社会美育的特征有( BDE )

  A.目的性 B.广泛性

  C.系统性 D.多样性

  E·自育性

  33.在创造力中起重要作用的是(ABCDE )

  A.创造性思维 B.创造性想象

  C.直觉 D.灵感

  E.美感

  34.审美感兴能力主要包括(ABCDE )

  A.审美态度 B.审美直觉感受能力

  C.审美趣味 D.审美想象

  E.审美领悟

  35.教师的内在审美素养主要包括( ACE )

  A.丰富的美学和美育理论 B.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C.完善的个体审美心理结构 D.完美的个体人格结构

  E.健康人格的魅力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感性的冲动:这是德国美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的,指的是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一种精神状态。人在这种状态下,完全受制于自然的摆布,成为自然的奴隶,像动物一样生活,只贪图物质的享受,追求生理欲望的满足,是一种自然状态的人。在这种状态下,人是不自由的。

  37.美育的自主性:是指在美育活动中,受教者自始至终都是以主体的身份积极主动地参与,施教者只起引导作用。

  38.革命斗争的美:是指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先进阶级和进步力量在变革社会、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斗争中所具有的美。

  39.创造力: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一种求异、创新、创美的心理能力,主要表现在科技和艺术的创造活动中。换言之,创造力就是人创造某种新奇、新颖、独特的具有价值的新理论、新产品、新作品的能力。

  40.审美趣味:是主体对审美赇象所具有的相对稳定的情趣、兴味和爱好。它是个体进行审美活动的参照系,它集中体现了人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标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41.为什么说审美愉悦是人的高级精神?

  答:审美愉悦虽有其生理基础,但它不等同生理快感,是一种远比生理快感高级、复杂的愉快,与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快乐也相区别,这是因为:

  第一,审美愉悦是人全身心参与的结果。人的生理快感是在满足人的一种基本生理需要时产生的,因而它只需要人的身体的参与,并不要求人的心理与精神的加入,它只是一种单一的“刺激一反应”过程。而审美愉悦是在满足了人的心理与精神需要时产生的,它不仅需要人的身体的参与,而且也要求人的心理与精神因素的加入,是人全身心参与的结果。

  第二,审美愉悦具有普遍必然性。审美愉悦与生理快感的一个重要区别是,生理快感是偶然的、个体的、肤浅的,人各有不同,如有人喜欢吃辣的,而有人不喜欢吃辣的。而审美愉悦则是必然的、普遍的,人们的感觉大致相同。如无论哪个国家、时代的人,只要生理正常,对杰出的艺术品总会赞叹不已的。

  由上可见,审美愉悦不像生理快感那样肤浅、表面,而是深深地渗透到我们的心理和精神层面,它甚至转化为我们的行动,促使我们去改变现实中那些丑恶的现象,因此,审美愉悦是人的一种高级精神愉悦。

  42.视觉艺术的美育作用是什么?

  答:视觉艺术的美育作用是:

  (1)形式感知力的培养。视觉艺术是以线条、色彩、形状来构成的视觉形象。

  (2)情感表现力的培养。视觉艺术通过线条、色彩、形状来组成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这其中的意味就包括人的情感表现力。

  (3)想象力与理解力的培养。视觉艺术是以静态的视觉形式来显示动态的力量,选取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片断,或者选取活动中即将到达高潮的一瞬来表现整个事物,这就要求欣赏者在欣赏时,调动自己的想象与理解,对其做出较深的领悟与把握。这就会有助于想象力与理解力的培养和提高。

  43.为什么说审美于闲暇是十分重要的?

  答:审美对于闲暇并非可有可无的,而有其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

  (1)如果整个社会对人们的闲暇时间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的话,将会使人产生空虚的痛苦和无聊的感受,甚至使人染上低级庸俗的嗜好,如嗜赌、嗜毒等,给人性和社会带来既大又深远的伤害。

  (2)如果闲暇时有审美活动的调节和参与,人们的闲暇就不会再是无所事事,而是有高尚的嗜好,如听音乐、画画等,将对人的精神发展产生十分积极的作用,将使闲暇成为人生的一大乐事,从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总之,审美对闲暇的作用是十分重大的,闲而无所事事,是人精神上的一大痛苦;只有用审美来充实人的闲暇,才能使人闲得丰富多彩,闲得有益。在这.个意义上,审美是度过闲暇时间的最佳方式。

  44.美育与体育有哪些区别?

  答:美育与体育的区别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任务、目的不同。体育的任务、目的主要是发展人的体力,增强人的体质,塑造健全的体质结构;美育的任务、目的是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感,塑造完美的审美心理结构。

  (2)实施媒介不同。体育所凭借的媒介是人体——包括人体的外部形式和内部结构,以及人体运动的外部形式和内部结构;美育是凭借现实美、艺术美和科技美作为媒介,通过对它们的审美观照,来培养审美能力,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3)途径方法不同。体育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受教者亲自参加体育活动,实际操作,才能达到,而美育更注重审美观照和审美体验,强调内在的心理感受,不一定都要亲身操作,身体力行。

  (4)活动心态不同。体育具有强烈的功利色彩,有极大的无情性和残酷性;美育是一种超功利的活动,它对审美对象无所欲求,是一种“无挂无碍”的自由感受。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 3分,共2 6分)

  45.为什么说美育是进行趣味教育的最佳途径?

  答:之所以说美育是进行趣味教育的最佳途径,这是因为:

  (1)美育与趣味教育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首先,“趣味教育”是指针对人的趣味做的引导工作,即将人的趣味从低级引向高级,从生理的层面引向心理、精神的层面,从动物性的层面引向人性的层面。由上面定义可知,趣味与人的感性有关,没有真情实感,就不可能产生趣味,因此,趣味的引导,也要从它的根基做起,即从感性做起。而美育就是一种感性教育,因此,美育同时也就是一种趣味教育。

  其次,趣味作为一种鉴赏力或美感,对它的引导与教化实际上就是对人的审美鉴赏力的培养,而这正是一种狭义的审美教育。

  (2)行政命令和道德教化不能很好地引导人的趣味

  首先,行政命令和道德教化主要是针对人的理性的,只能对趣味发生间接的作用,而无直接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趣味教育当然首先就是一种感性教育。

  其次,它们常常对人的趣味起一种抑制的束缚的作用,使趣味不能展开,当然就更不能谈到它的发展了。

  综上所述,在引导、净化和提升人的趣味方面,行政命令和道德教化是有其局限性的,有时还会适得其反。而美育作为一种感性教育,则是进行趣味教育的最佳途径。

  46.分析自己所教的学科(或担任的学校工作)中的美育因素?

  答:在学校开设的各门课程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充分挖掘和运用这些审美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各门课程任课教师的重要职责。那么,各门课程中有哪些审美因素呢?

  (1)美学、美育理论课。主要是从理论上给予指导,使学生掌握较全面、较系统的美学和美育理论知识,把握审美的规律,更自觉地接受审美教育。

  (2)文学、艺术课。在中小学主要是语文、音乐、美术、书法、手工制作等课程。在这些课程中,审美因素非常丰富。如语文课中的人物形象美、思想情感美、情节构思美、语言艺术美、意境美等;音乐课中的乐音美、节奏美、旋律美等;美术课中的色彩美、线条美、形体美、构图美等;书法课中的线条美、造型美等等。

  (3)其他文化课。数学中的数字和谐美、线条意味美、几何图形美、演算推理中的简洁美等;物理课中的物质形态美、物质结构美、物质运动美等;化学课中的物质构造的静态美、物质化合与分解的动态美、化学元素结构的对称美、化学产品的色彩美等;生物课中有机体的结构美、生物体态的造型美、植物、动物的色彩美和声音美等;地理课中的气象美、地貌美、地矿美等;历史课中的社会进步美、革命斗争美、人物形象美、文物古迹美等;思想品德课中的人类崇高理想的境界美、人类征服自然和社会的崇高美、先进人物的心灵美和行为美等;体育课中的形体美、动态造型美、精神美等。

  那么,教师该如何运用各门课中审美因素进行审美教育呢?

  (1)首先要明确本学科中包含的审美因素,并对各章节的审美内容和审美重点做统筹安排,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育。

  (2)要将审美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审美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以美启真,真中显美,使学生在美的欣赏中学到科学知识,受到美的熏陶。

  (3)除了理论知识讲授之外,还应运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如幻灯、录像、多媒体等)进行教学,使教学形象具体、生动活泼。

  (4)要引导学生参加审美实践活动,让学生直接感知,亲身体验,激发情感,丰富想象,学会创造。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