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课旨要贴近生活
课旨要贴近生活
一、在生活中感受,承上启下,贯穿一条主线
作 者:黄菁婧 刊 名:江西教育 英文刊名:JIANGXI EDUCATION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 关键词:篇2: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论文
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论文
我想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语文教学方法论的基本点,那就是: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
要谋求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老是把思想封闭在四壁合围的教室里,把眼光死盯在篇幅有限的课本上,恐怕很难求得突破性的进展。语文是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频繁运用的重要工具,要教学生掌握好语文工具,我们的思想要向广阔的生活开放,我们的眼光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我们要想一想:人们在生活中是怎样运用语文工具的?我们要看一看:生活对语文怎样要求又怎样制约?文学创作中,最近出现了一种所谓“寻根文学”。我想借用这个“根”字,说语文教学的改革也得寻找它的“根”,这“根”就是实际生活中语文运用的情况。。所以我说,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
“贴近生活”,是怎样的意思呢?说起来也是十分浅显明白的,主要是:
第一,根据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的规律来探求语文教学的规律。
现在大家都相信,语文教学应当是有规律可循的。那么这规律是什么呢?从哪里去寻求呢?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它当然要受教和学双方的活动规律、认识规律所支配。这里且不赘述。因为这里要着重探讨的是语文的教学规律,我们的着眼点就不妨落实在“语文”上。我以为,探讨语文教学的规律,首先就要研究在实际生活中人们运用语文工具的规律。换句话说,要懂得怎样“教语文”,似乎就该先懂得在生活中人们怎样“用语文”。
人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进行听说读写活动,总要受到三个方面的制约:
首先是受生理机制、操作方法、实践频率的制约。听说读写活动是人类特有的实践活动。听需要健全的耳,说需要机敏的口,读需要清明的眼,写需要灵活的手,听说读写又都离不开具有一定发展水平的大脑。耳、口、眼、手、脑,这五个方面的生理机制如有缺损,就会直接影响到听说读写的正常进行。因此,练耳、练口、练眼、练手、练脑,应该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在生理机制方面的基础。对于生理机制健全的儿童,为了培养他们听说读写的初步能力,从入学开始,在语文课上就该有意识地进行耳口眼手脑的机能训练。。此外,听说读写作为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们各有自己的“操作”方法。听,要集中注意、排除干扰、捕捉信息、概括要点、辨析语意等等;说,要发准语音、控制语调、理顺语脉、借助语态等等;读,要识记文字、调节眼动、循文明义、控制疾徐等等;写,要明辨结体、书写端正、符合格式、相机标点、删改清晰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操作”方法;这些基本“操作”方法掌握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听说读写应有的社会交际功能的正常发挥。还有,任何一种实践能力都必须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形成,才能发展。因此,听说读写的能力必须要受实践频率的制约;只有坚持频繁的、不间断的听说读写实践,人们的听说读写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在语文课上,企图通过教师的“讲授”使学生获得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无异于缘木求鱼,因为它违背了听说读写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其次是受思想、知识、智力的制约。人类的听说读写活动,需要一定的生理机制作为基础;但它们决不是一种纯粹的生理活动,而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任何语文行为,它都包含着形和质两个方面。文字符号、语音语调、行文格式等等,是形;而借文字符号、语音语调、行文格式等等所表达的思想观点、知识内容、思维成果等等,是质。质不能“外化”为形,就不成其为语文行为;形不能“传递”出质,也不成其为有社会意义的语文行为。因此,思想、知识、智力是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和发展的极其重要的三个潜在因素。从实践社会交际功能的目标来说,听说读写都要求做到“准、实、巧”,即达意的准确、内容的充实、表现的灵巧;而思想则能使其“准”,知识则能使其“实”,智力则能使其“巧”。从提高语文行为的实际效果来说,听说读写都要求达到“真、善、美”;而思想则能使其“善”,知识则能使其“真”,智力则能使其“美”。我们不可能设想,一个人思想品德低劣、知识视野狭窄、头脑呆板迟钝,而他的语文能力却孤立地超越他人,竟然达到“准、实、巧”,“真、善、美”的境地。因此,一个人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和发展,除了有赖于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以外,还必须相应地提高思想水平、道德素养,相应地扩展知识的领域和发展机敏的头脑。忽视了后者,把全部力量单纯地倾注在“语文”上,到头来,难免要事与愿违。
此外,还要受目的、对象、场合的制约。人类的听说读写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交际活动。一般地说,这些活动都是根据一定的目的、针对一定的对象、在一定的场合之下进行的。目的不同,对象不同,场合不同,听说读写的要求和方式方法往往也就不同。有人说,以往我们的语文教学总是与社会的实际需要相脱节。这“脱节”的表现之一,我以为就是听说读写训练的无目的、无对象和无场合。这“三无”的训练,可以名之为“不定式”的训练。这种“不定式”的训练,由于没有尊重实际生活中听说读写的规律,所以其效果必然有很大的局限。英国应用语言学家S?皮特?科德指出,传统的语言教学法坚决主张“正确性”,注重语法规则的传授;却很少关心“适合性”,也不考虑语言行为对不同社会环境作出反应的方式。而现代语言教学则不同,“它较多地从社会的角度来对待语言,并且重视语言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交际功能问题”。(参见《应用语言学导论》)这里所说的“社会环境”就包括着目的、对象、场合等诸种因素。这个观点,对我们设计听说读写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以上所说的三个方面的制约关系,可以认为是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进行听说读写的共同规律。而听、说、读、写的本身,它们作为人类吸收和表达的几种不同的行为方式,自身又各有其特殊的规律。应当说,对于这些各不相同的语文行为,前人已经总结了他们的实践经验,我们的教学不能说全是盲目的;但是用现代语言学、现代心理学和现代思维科学来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揭示其内在规律,现在似乎还仅仅是开始。而我们如果不能在这些领域的研究工作中获得突破性的进展,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就很难实现。
例如关于读和写的规律。“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人们历来这样说,这话当然是不错的。但这只是从读和写的目的和作用上着眼所作的判断,其实从读和写的心智活动过程来细加分析,情况就决不是这么简单的了。
先说阅读。如果阅读过程仅仅是信息的吸收过程,那么人的大脑也就等于电子计算机中接收信息输入的装置,外界输入什么信息它就容受什么信息;甚至可以说,大脑就像人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任何容器,作用就在于盛放各种物件而已。人们的阅读过程,却是经历着一系列紧张而复杂的心智活动的过程,其间,信息的输入和信息的处理是几乎同步地进行着的。;在阅读中,为了更好的吸收,同时就必须有一定的量和一定的质的倾吐;而这一定量和质的倾吐,正是有效的吸收的必要前提。这正像人们的饮食。人们食用任何有益的食物,目的和作用都在于吸收;但为了有效的吸收,人们同时必须有所倾吐,吐出唾液、胃液、胆汁等等各种消化液,把摄进的食物细细地加以消化,经过这样一个加工、处理过程,食物中的营养料才可能被人们真正吸收。阅读和饮食,在这一点上道理是相通的。
要倾吐,当然需要有蓄积。有一定量和一定质的蓄积,才可能有一定量和一定质的倾吐。而在事实上,蓄积的量和质决定着倾吐的量和质;倾吐的量和质又直接影响着吸收的量和质,这是可以用大量阅读经验来加以证实的一条规律。为什么读同一篇文章或同一部书,认字率尽管相差无几,可是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和学有专长的学者读后所得却往往有“天壤之别”?原因就在这不同层次的人们在阅读过程中倾吐的量和质大不相同。为什么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读同一篇文章或同一部书,理解程度也会有变化?原因就在这个人随着阅历的增长,蓄积丰富了,读的时候倾吐的量和质有了变化,于是吸收也大异于前了。深谙读书之道的人,大都重视所谓语感的培养。。。
阅读过程中吐和纳的辩证法,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一条阅读规律。只有明白了这条规律,才能懂得阅读教学中增加信息量的`必要,才能懂得广泛开拓阅读领域的必要,才能懂得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必要,也才能真正让学生锻炼出阅读技巧来。
写作也同样如此,写作决不纯粹是倾吐,它的倾吐是要以吸收和蓄积为基础的,没有必要的吸收和蓄积,也就不可能有充畅的倾吐。在1983年,我曾写过一篇短文,提出“要重视作文的全程训练”。(参见《中学语文教学》1983年第10期)我的意思是:一个人要写出一篇像样的东西来,首先必须在认识和经验上有必要的、足够的准备,这就是所谓写作前的蕴蓄。没有这种蕴蓄,或者虽有某些蕴蓄而还不足以构成文章充实的内容,就根本谈不到提笔写文章。而过去我们的作文教学,在“认识和经验”这件事上,着力很不够,总是抓了“流”而忘了“源”,作文课常常是“临渴而掘井”。学生因此叫苦不迭。我主张的“全程训练”,就包括了提笔写作之前的吸收和蓄积的训练。
。而这,正是我们切实把握语文教学规律的基础。
第二,根据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的众多场合来开拓语文教学的空间领域。
要摆脱语文教学“封闭式”的桎梏,还必须把眼光投向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的众多场合。语文是个“公器”(叶圣陶语),它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里被广泛地运用着。不要认为学生只是在语文课上才学语文、用语文。恰恰相反,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大量机会,倒不是在语文课内,而是在语文课外。语文课上,只是让学生懂得怎样学语文、怎样用语文的某些法则、原理,主要作用在于“知”(当然语文课上也有把“知”转化为“能”的练习);真正要让这种“知”转化为“能”,就得靠学生在语文课外运用这些法则、原理于实践。而在事实上,学生在课外的这种实践机会是很多、很广泛的。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形成一种开放式的格局,就要努力“贴近生活”,把施教的视角延伸到课外的广阔天地里去。
学生的实际生活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各科学习生活。中学生学习的许多主要课程,都有各自的教科书,这些教科书就是他们需要研读的文字材料;各门课程都要完成一些作业题,无论是运算题还是问答题,都是他们运用语言文字或其他符号进行解答的书面表达训练或口头表达训练。因此,各科学习中都包含着学语文、用语文的因素。二是学校课余生活。中学生的课余生活包括团队的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以及科技小组活动等等,开展这些活动有时需要写文字材料,有时需要翻阅大量资料,有时需要作口头的报告或讨论,其中也包含着大量的学语文、用语文的因素。三是校外组织生活。中学生还经常有组织地到校外开展一些活动,如调查、参观、游览、扫祭等等。在这些活动中也往往包含着学语文、用语文的因素。四是家庭日常生活。中学生作为家庭的一个成员,也经常有运用语文工具的机会,例如与亲友通信,给他人辅导,为邻里代笔等等。
形成这样的整体网络结构,当然不是意味着语文教师的工作“无限膨胀”,不是意味着语文教师要对学生课内外一切语文实践活动都实行“承包”,它只是要求语文教师更加自觉地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使他们不仅在语文课上而且在生活的一切领域都能严格地按照运用语文工具的规范化要求办事,利用各种机会来提高自己的语文实践能力。吕叔湘同志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我们所谓“开拓语文教学的空间领域”,其用意就在于引导学生懂得“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的道理。。
篇3:思想品德课要贴近生活实际论文
思想品德课要贴近生活实际论文
随着新课改、素质教育的实施,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已逐渐被学生接受并喜爱,改变了以往枯燥乏味、遥不可及的感受。笔者从教十余年,对这种变化有着深刻的感受。课改前,不要说学生,就连教师都觉得提不起对思想品德课学习的兴趣。课改后,新教材内容和理念让人眼前一亮,顿觉熟悉和亲切。笔者根据这几年的教学经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贴近生活方面总结出一些拙见,以示读者,期待提出宝贵意见,共同进步。
初中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根底浅、活泼好奇,偏爱形象思维,乐于接受教师的富于生活式的教学方式。思想品德作为中学德育渗透的主渠道,对于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我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倾注情感的感化、熏陶,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收到良好的效果。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思想品德课教学贴近生活呢?
一、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在“友情”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学生回忆、交流自己儿时、小学和现在所交往的朋友给你的身心、生活、学习带来的帮助和影响等来加深学生对友情作用的理解,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交流已有生活经验的过程,成为拓展和深化生活经验、提升生活经验和能力、引导学生创造和体验生活的过程。
二、教学方式要贴近生活教学方式要贴近生活,这是尤为关键的一环。在教学中,要经常设置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让他们产生经验与感悟,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
同时,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例如,教学“学会与父母沟通”时,可先让一位学生谈自己与父母相处过程中的各种烦恼,然后把他的家长请进课堂讲述家长的烦恼,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寻找造成与父母沟通困难的原因,并在家长和学生互动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又如:在学习“环境状况”这一主题时,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开展调查活动,看看自己生活的村庄(社区)有哪些环境问题,想一想这些环境问题对人们的正常生活有什么危害,应该如何解决,并设计一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公益广告。通过这样一个参与体验的过程,一方面将社会的鲜活材料请进了学校小课堂,消除学生对学科知识的陌生感、枯燥感,从而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达到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统一。三、综合实践活动要贴近生活综合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贴近生活的`延伸和拓展,是指导学生从课堂回归生活,用掌握的知识指导现实生活的中介和桥梁。综合实践活动也是让学生用生活印证知识,深化认识的有效手段。因此,在课后,教师应该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课堂教学再次回归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利用掌握的知识指导自己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可持续发展战略”后,布置学生开展课外拓展活动:去调查你所生活的村庄(社区)有哪些卫生死角,找找存在问题的原因,想想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出实施方案,并思考“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当今建设的“低碳社会”的关系。通过参与社会生活,不仅使学生的认识得到了深化,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何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思想品德课只有贴近生活,指导生活,增强时代气息,才能走出单纯的知识灌输,乏味的道德说教的怪圈;只有生活化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才能引发学生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提高思想修养和知识水平。
篇4:课堂上要自言自语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提供学生是口语交际能力,我通过实践,觉得语文课上适当的“自言自语”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说的能力。所谓自言自语就是在课堂上教师布置要说的内容后,学生进行再思考,在回答问题之前,自己小声的对自己说一遍。这种做法有四点好处。
一、增加信心,消除紧张。
教师提出问题并说明要求后,学生首先思考,然后自己对自己说。这样,当学生再面对众多听话对象说的时候,就已胸有成竹,觉得自己能说好,于是就有了信心,减少了课堂上发言的紧张。学生就可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通顺连贯,语句恰当。
学生发言前心中已想好了,但是在表达那个意思时往往不通顺,不连贯。通过自言自语,可以使学生找到不通顺、不连贯的地方,并再一次的思考,从而选用恰当的词语,提高组织语言的能力。
三、参照对比,了解自己。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不能让所有的人都畅所欲言。有的学生不说就不知自己说的怎么样。学生多所思考的问题若自言自语后,就能和发言的同学进行对比,和教师的讲评进行对比,从而发言优点,弥补不足。
四、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时,必须说出来才能达到效果。让三四个人或同桌作为一个组,你说别人听,然后帮助修改,这样所用时间较长。若自己说,自己听,自己改,可以大大节约时间,达到优质高效的目的。
青云使者
[课堂上要自言自语]
篇5:经济学专业要学哪些课?
经济学是一门很现实的学科。人民币升值还是贬值,石油价格的上涨还是下跌等等有关经济的每一条新闻无不触动人们的敏感神经,它关系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经济学专业着眼于整个国家经济和区域经济,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也是其他应用性经济学科延伸的母体。
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需掌握的核心能力是:
1、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2、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和计算机应用技能;
3、了解中外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及应用前景;
4、了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
5、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
6、掌握中外经济学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经济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篇6:《要下雨了》评课稿
《要下雨了》评课稿
《要下雨了》是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童话,充满了童趣也蕴含了一些科学常识。王映乐老师执教的这堂课体现了低段语文教学的图文并茂、声情并茂的特点,作为新教师在语文教学方法的掌握上又有了一定的进步。
。接着生字环节的教学也是步步为营,由字到句、从点到面并渗透了学习的方法。学习课文的环节也旨在引导学生读出童话人物的语气,体会角色的情感。不过,在一些教学细节的处理上,王老师的处理不是非常得当,也暴露了新教师经验不足的缺点:
1、对教学意外的处理不够机智,表现有点措手不及。在中穿插的音效——雷声干扰了学生读儿歌时,教师没有很好地处理掉雷声而是关闭了幻灯影响了学生的朗读。王老师可以就着雷声让学生继续朗读儿歌,后者直接在中停止这种音效的播放。这也可能是新教师在教学中临场有点紧张的缘故,随着经验的积累会很快轻松处理此类问题。
2、识记生字的方法比较单一,而且比较费时。王老师是从单个带拼音的生字入手教学生字,在认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去发现、比较不同之处做得比较到位,生字的出示也很有层次感、有规律,可以先让学生读了之后再去发现比较可能会比较好,而且在这里也就可以渗透识字方法的学习。后面单独拎出生字来让学生说识字方法就显得比较突兀和多余,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
3、教学过渡语言的设计明显不足,每个环节的过渡有点突兀。可以设计一些充满童趣和贴合课文语言的过渡语,或者设计一个情境贯穿整堂语文课。另外王老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的语言有点生硬,稍欠童趣。要让学生多读,多体会,明白课文的含义。
以上几点只是我的个人看法,可能有失偏颇。可以肯定的是王老师作为一名语文课堂的教学新手,她在不断地进步,每一次上课都有新的进步,相信她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篇7:高中数学复习课要怎么教学
1、规划指导,夯实基础
高中数学总复习即是将高中三年六册书的内容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全部复习完成,并且复习很多遍,所以在这样一个漫长的时间内复习如此多的知识点,必须要有一个切实可行、详细的规划,这个规划是教师在总复习之前就要制定好的,并且要经过反复的讨论论证,高三阶段的教师都是有多年的教学经验的,也是陪同学生经历过多次高考的考验的,所以在制定复习计划时要结合往届学生的经验和教训,不仅要完成复习进度,同时要使学生们能跟上进度,达到复习效果的最大化. 比如总复习阶段一般是从高三的上学期开始着手,大部分教师会安排三轮复习,每一轮的重点也有所差别,在复习过程中会穿插一些大大小小的检测,或者是全校、全市的统考,这些时间都要计算进去. 同时在计划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变化,比如某一阶段学生会普遍出现“高原反应”,这一阶段的复习如何安排,甚至有的情况下,学生会集体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所有的这些情况都要提前做好防范准备. 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内容的复习,按章节还是按专题,学生达到什么程度可以向前推进等等,总的规划指导会避免在复习时出现情况措手不及.
此外,在进行总复习时,注重夯实基础非常重要,任何高楼的建成都要有坚实的地基,高考数学题虽然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整体上讲仍然是以基础知识为主,大部分难度比较大的题目也都是因基础知识的结合与升华综合起来的,所以在进行总复习时要注重把握基础知识,在夯实基础之后再进行进一步的提升. 基础知识的复习要以课本为指导,在进行总复习时,课本上的基础概念、例题、习题都要保证让学生们熟记于心. 与此同时,学生们在掌握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后,教师要适当地将有关联的知识进行总结、整合,让学生们的脑海中有知识综合归纳的意识,这样可以为以后应对更加有难度的题目打下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在进行复习时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复习,紧密结合上面的考点、重点进行复习,找到正确的复习方向.
2、善于取舍,因材施教
众所周知,高中数学知识容量比较大,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很多的精力去逐一复习,但是毕竟复习的时间有限,特别是在高考试卷中也会有侧重点的考查某一方面的知识,所以在进行总复习时,要注重对知识点的取舍、详略得当,在前期的规划过程中就要将所有的知识点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做到心中有数. 与此同时,教师要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以及高考试题的出题套路研究哪些知识点是每一年必考的重点,哪些知识点不会作为主观大题出现,这样在复习的时候就会有一个侧重,同时每一年新出的《考试大纲》也是必须要参考的一个重要内容. 例如在每一年的高考题中,最后一个大题几乎都是与函数相关的题,大部分都是几个函数的知识相结合,考查大家的综合能力,而数列、三角形、立体几何、导数等知识也是在大题和小题中都有所考查,所以要将这部分的知识作为重点来复习. 而类似于集合、平面几何等比较小的知识点都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所以在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复习时可以适当减少一些精力,做到掌握基础、稍有提升就可以.
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各有千秋的,在高中数学总复习阶段的教学都是有一个复习计划的,但是对于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来说,要求他们全都按照一个计划前进,或者是一视同仁的完成教学任务是不太可行的,对于一些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的复习进度可能要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或可接受范围,这个时候学生的心理会有很大的压力,不利于他们的正常复习,所以在总复习阶段要因材施教. 所谓因材施教,并不一定是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因为在时间紧张的总复习阶段不具有可行性,教师可以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学习程度提出不同的要求与标准,让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学习与提升,这样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激励.
3、适时检测,稳定心理
考试、检测对于高三总复习阶段的学生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每一个科目每天都在进行大大小小的考试,考试的目的就是要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同时也是让学生熟悉考场的氛围,找到适合自己的应试技巧,但是应该注意的是,过于频繁的考试一方面会让学生疲于应对,另一方面产生的后果就是学生不重视导致养成不好的考试习惯,这对日后的高考是一大隐患. 所以在高中数学总复习阶段的检测要合理安排,不要过于随意. 首先,在复习完一个章节过后要进行一次查缺补漏的检测,这个测试题目要涵盖这一章节的所有知识点,同时注意题目难度的提升以及知识内容的综合. 其次,在复习的过程中,经常会从网上或者其他的渠道获取一些名校的考试题,许多教师都会按捺不住着急让学生检测,但是试卷内容与复习进度并不相符,这样的话也不容易提升效果. 检测过后教师要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涉及概念混淆等基础性的问题要引起重视,确保在每一次检测后学生都有一次提升.
前面提到,高三阶段的学生由于升学压力较大,经常会出现心理上的波动,比如情绪烦躁、喜怒无常或者不能静下心学习等,这些都会非常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尤其是对进入“高原期”的学生来说,每次考试的挫败都会使其自信心不足,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的现象,尤其是数学这门学科,对于好多人都是比较困难的学科,在所有的学科当中要耗费最多的精力,所以对于学生心理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 作为教师,不仅要为学生的复习内容进行规划指导,更要解开学生的心结,在每一次的考试结束后要主动地关心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成绩以及心理的变化,对于异常的学生要多加关心、主动引导,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走出心理的误区,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进入复习、迎接高考,最大化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在数学总复习时期,稳定学生的心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4、精简框架,专题教学
通常情况下,在总复习的第一个阶段会采用横向复习的形式,也就是说按照课本的知识顺序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由于学生们要对基础知识全面把握,所以需要横向的按照顺序地复习. 但是到了二轮、三轮的复习时,专题复习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专题复习就是将高中阶段所有相近、相关的知识点归纳到一起,从基础的题目到比较有难度的题目都会涉及,同时将相关的知识点集中练习会提高学生对知识点考查的敏感度,锻炼学生在看到题目之后就能想到考查知识点的能力.
例如,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一般都可以综合为一下几个知识点:立体几何与平面向量、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数列、圆锥曲线与导数、函数等等,这样按照知识点进行复习,一方面涵盖了高考数学中后面所有解答题的题目,另一方面对于前面的选择、填空等小的题目也有所顾及. 与此同时,在进行专题复习时,还要注意知识点的交叉,这个交叉就是在一些题目当中会有不同章节的知识点出现,综合考查学生对概念以及题目的把握,因此在进行专题复习时,还要注重找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进行练习,这样在高考的最后一题学生们都会有发挥的空间,不至于由于所考查的知识点太多而无从下手. 此外,由于高中数学知识点比较多,内容冗杂,所以在梳理框架或者专题复习时要注重提炼重点,精简框架,没有必要将所有的知识点都一一列进,给学生一种简单清晰的感觉,复习时也不会因为内容的繁杂而感到烦闷无力.
篇8:高中数学复习课要怎么教学
。因此,在章节复习课中,教师就需以教材为出发点,引导学生通过梳理教材而重新构建起系统的知识系统,在教师的引导下再次把零散的知识点系统的归纳为一个整体,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系统把握知识点,对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积极意义。
(一)回归教材,从“已知”向“系统”过渡。从近几年的数学高考分析来看,高考数学中所涉及的大部分试题依然是以知识基础的应用为主,而在教学中,教师又容易走入一个极端,即以“压轴题”来对学生进行训练。这就容易让学生丢开教材而钻入死角。其实不然,教材是高考试题的载体,也是知识点的汇聚。在章节复习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已知”出发,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自我归纳,在归纳中形成知识的系统构建。现在的教材编写非常到位,每章结束后都有“本章回顾”,以表的形式将一章学习内容罗列出来,清晰表达了知识的发展过程,特别是内容提要,将本章中重要内容都整理清楚。上复习课前,可让学生先阅读该部分内容,让他们对于要复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而在课堂中,教师再引导学生对这些“已知”进行系统整理,理清其间逻辑关系,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而归纳出本章节中的知识点,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二)教师主导,从“点”向“面”发展。在章节复习中,学生因知识和方法所限,在对知识进行归纳时必然存在诸多不足,此时就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由“点”到“面”来重建知识。以“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复习为例,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平面的基本性质”、“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几个板块,然后再引导学生充分理解线线→线面→面面以及面面→线→线线的证明思路,从而系统地将整个章节的知识归纳起来,最后再辅以练习来进行提高。再比如“数列”一章复习,从“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复习过程中,提炼递推关系式得出通项公式的方法,提炼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证明思想,最后利用倒序相加法、错位相消法、分组求和法、裂项相消法等方法求解其他一些特殊数列求和的问题。
新课就是让学生从“未知”到“已知”,复习课则是从“已知”中进行“提炼”,从而让学生获得新的技能的过程。从新授课和章节复习课的特点来看,新授课更多注重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认知和理解,而章节复习课则侧重让学生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在梳理中形成系统认知,从这一角度上讲,新授课和章节复习课对学生思维能力层次的要求是不同的。
(一)选题要有典型性和思维性。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对例题有了充分的把握,但一些学生因对例题中所涉及的知识点没有融会贯通,容易忽视知识点的内在练习,故而在复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后选题来对学生进行训练时,试题一定要讲究典型性和思维性,这样才有助于让学生从知识到技能过渡。如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复习中,为通过试题来引导学生巩固“第一象限的角”、“锐角”、“小于90°的角”和“0°到90°的角”等概念,教师可以设计了如下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第一象限的角是锐角 ;B. 锐角是第一象限的角;C. 小于90°的角是锐角;D. 0°到90°的角是第一象限的角。因其中所涉及概念容易和角的概念推广而混淆,故而本题对概念的理解和巩固具有较好作用。。
(二)选题要有探究性和拓展性。探究性是指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深入,能让学生借助基础知识进行分析后综合应用,这样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拓展性则是指问题要能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从而摆脱“题海战”的束缚。例如下题:如图,储油灌的表面积S为定值,它的上部是半球,下部是圆柱,半球的半径r等于圆柱底面半径,(1)试用半径r表示出储油灌的容积V并写出r的范围。(2)当圆柱高h与半径r的比为多少时,储油灌的容积V最大? 此题由苏教版选修2-2的1.4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例2演化而来,当题中字母出现较多时,学生经常搞不清楚求导对象,通过此题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于导数的理解,同时也能强化学生对求导后极值点唯一时即为最值点这一结论的掌握。
章节复习课不仅要让学生对章节知识进行系统梳理,还要在梳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以往的章节复习课中,教师多以试卷测试进行,结果学生所经历的是不厌其烦地测验、讲评,积极性不高。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不仅在方法上要给予引导,同时需要采用“变式”教学进行,要让学生在变式中去找到解题中“不变”的方法,这样才有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一)以“一题多变”培养学生应变能力。“一题多变”即将一个问题的条件进行更改,然后让学生进行解答。这种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题分析能力、拓展能力都具有积极意义。如原题为定义域为R,求m的取值范围,可变式为f(x)=log3■的定义域为R,求m的取值范围;f(x)=log3(mx2+8x+4)的值域为R,求m的取值范围;f(x)=log3■的定义域为R,值域为[0,2],求m,n的值,通过更改问题的条件,让学生从变式中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
(二)以“一题多解”培养学生迁移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一些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会从一个角度去构想,没有学会灵活应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这就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陷入死角,从而降低解题效率。在章节复习课中用一个问题多种解决方法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具有较好作用。例如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两点A(3,1),B(-1,3),若点C满足■=λ1■+λ2■(O为原点)其中λ1,λ2∈R,且λ1+λ2=1,求点C的轨迹方程。”这个问题,可以利用向量坐标运算结合消参思想解决;也可以利用λ1+λ2=1得出向量共线结论,从而由三点共线直接得点C的轨迹方程即为直线AB方程。
篇9:《人物描写要生动》评课稿
《人物描写要生动》评课稿
对语文老师而言,写作课题永远如鲠在喉,难吐难咽。来一个勤勉刻苦型,那是苦口婆心,案牍劳形,红字满篇,有不如无;来一个半推半就型,那是挑精拣肥,详略各半,几家悲喜,聊胜于无;来一个合作批注型,那是隔山推牛,隔靴搔痒 ,寝食难安,师德无良……怎么办,如何指导,如何批作,如何事半功倍,如何相得益彰?
今天朱老师在七(8)班开了一堂《人物描写要生动》的作文指导课。这堂课旨在于让学生了解写人的文章如何做到生动,寻找并感悟使人物生动的方法,并通过当堂体验写作的成效。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锻炼语文综合能力,培养探究分析精神。
纵观此课,犹如观看一曲优美的狐步舞,朱老师在整堂课里舞出了行云流水般的四步舞曲:从“课内几篇写人的文章”起步,舞出了“课外的严监生”这一婉柔流利的旋转步作为第一步,奠定了狐步舞自由悠闲的基调;接着舞出“课内的王几何”这狐步舞中最平滑的一步,然后是最华章重彩的一步“老师的下水文”;最后以“学生的实践写作”这个动态生成如波浪般的活动为狐步舞的最后一步,整个过程动作流畅,行云流水,充分彰显了老师在这个课堂里的用心所在。
故,这是一堂有心的课:
1、选材精心
用学生初一学过的文章引出本课的话题,一切水到渠成,于温故知新中完成知识的衔接,切入课题,简单有效,足见心思之所在。而接下来的每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的材料无不体现了老师的匠心独具之处:严监生临死前的这段经典文字,形象生动有富有趣味,仿佛山间一条灵动的小溪,一下子将“人物描写如何生动”的这个艰深晦涩的难点流淌进了学生的心底,原来人物生动可以如此小清新,简单明了的几句话、几个动作和表情就可以使之形神具备;而最精心的无外乎就是朱老师的下水文《我们的同学》,一篇简短的文字,虽寥寥数语,却是老师苦心孤诣之所在,用自己笔尖流出的文字为学生摇旗呐喊,奋然前行,引导学生情趣盎然地走在老师的身后,一路群策群力,写作的烽烟,席卷课堂的尾声而过,引发了学生写作的无线热情和遐想。
2、引导细心
在“生本课堂”里,老师的角色有时是很尴尬的:讲少了,固然生本了,但要点没点到,心痒难耐;讲多了,知识点全了,但学生的主体出不来,课堂没翻转,给变革抹黑了,心理难受。然这节课,朱老师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完成了学生两次小组讨论,一次小组全员展示,一次各代表展示以及一次自由上台展示的活动外依然可以在需要引导的地方引导有方,游刃有余,实在难得。尤其是在出示自己的下水文后,让学生猜猜是哪位同学的'时候,更是引导到细枝末节上,以文章上的一个字、一句话,来印证学生的特点,可以说是连一丝的蛛丝马迹也都让她捕捉并及时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完成了一次全新的动态生成。怎一个细字了得呀——!
3、学生动心
尽管学生在老师指导的方法上可能还有些似懂非懂,但是老师的引导无疑是让学生动心的,怎能辜负老师的身体力行,老师的现身说法,不要说行,就是不行也得行啊。何况写的还是自己身边的同学,多好的一个可以交流彼此感觉的契机。故而,课堂的结尾虽然有点匆忙,但依然无法阻挡学生上台展示的激情。当学生一篇篇描述同学的文字从他们的口中出来的时候,我们发现他们是兴奋的,喜悦的,甚至还有一丝幸福的滋味,那是心动的味道!
还有什么样的课比有心更能打动人心呢!
篇10:要学会的另一课
每日名言
我们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梦想以及为实现它所付出的努力。
每日自励
我保持明晰的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