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的解释
【成语】一家之言
【拼音】yī jiā zhī yán
【解释】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说或论著。或者是指个人的见解。
【出处】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一家之言的历史典故
西汉时期,史学家司马迁走南闯北,收集各种史学资料,用近20xx年时间撰写出52万余字的《史记》。他始终保持严谨的态度,按事实撰写历史,以自己的独特的见解评价历史人物,他对好友任安说:“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一家之言的造句
1) 独创性是指在论文中对已有理论提出新的见解,展开有理有据的论证,自成一家之言或一得之见,从而使论文具有资料借鉴或应用的价值。
2) 大家都一样。。
3) 。
4) 田家英也为蒙青的博闻强记而感到欣慰,他赞许地点了点头,“一家之言,言之有理。
5) 学兄快快起来吧,成受不得如此大礼,成乃少年之身,岂敢妄自议论天子王事,此乃成一家之言。
6) 司马迁写了《史记》这样的鸿篇巨制,却表示,书必须藏诸名山年,要“明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7) 成一家之言就是所有的学生把自己的创见,当做是老师的延伸。
8) 在这个座谈会上,我仅是一家之言,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还希望多听听大家的见解。
9) 自成一家之言,谓之本色。黄庭坚
10) 我的看法只是一家之言,大家还可以发表不同意见。
11) 那本书只是我的一家之言。
12) 也有学者置疑此观点,认为,这是刘小枫的一家之言,不足为凭。
13) 小明决定自己创出一家之言,不再屋下架屋,模仿他人。
14) 。
15) 一家之言,我不认为刘备的阵营如同书中写的那样是家臣体系。
16) 之衷,成一家之言,虽未能藏之名山,将以传之同好,此要之白首,岂可以今。
17) 。
18) 今日我在这里回答三问,也只是我一家之言,也会有错误,故诸人觉得有理,听之;觉得无理,便博一哂,莫要挂怀与心,切莫借此攻歼于我。
19)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0) 遥想孩提之时,梦想良多,欲著书立说成一家之言,欲富且贵宾客盈门,欲做大科学家得nobelprize名垂青史,欲做大学问家通古博今,天文地理,无所不知。
21) 认为《红楼梦》一百二十回都是曹雪芹所著,这种看法只是一家之言。
22) 有这样一个问题,即当时的研究主题与话语表达,在体育人文社科研究的圈子里还能自成一家之言,而与整个大新闻传播研究的话语主题,有着相当的距离。
23) 当两个文明交锋时,失败者的文明史就会被删除,胜利者会编写颂扬自己而贬低被征服者的历史。正如拿破仑所言“什么是历史?只不过是变著的谎言罢了。”历史的本职就是一家之言。
24) 在研究性教学的课堂中,如何打破思维定势,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自成一家之言,有意识地提高批判能力与思辩能力,在研习的广阔天地中逐步锻炼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
25) 司马迁写了《史记》这样的鸿篇巨制,却表示,书必须藏诸名山年,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三足鼎立的意思
【释义】象鼎的三只脚一样,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三方对立
【结构】主谓式
【相近词】鼎足之势、鼎足三分
【反义词】不打自败
三足鼎立的成语典故
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病死,刘表的儿子投降曹操。刘备被迫南撤,孙权派鲁肃去联络刘备,诸葛亮认为可以联吴抗曹。孙权多谋善断,分析曹操犯了用兵之忌,于是与蜀军在赤壁大破曹操号称80万大军,从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用三足鼎立造句
1) 张功略,一个苦恼于复读的重考生,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到了一个妖、人、魔三足鼎立的世界。
2) 三曰远交近攻,待变法强大后,远交莫如赵、秦,近攻莫如魏、楚、齐,既得魏、楚、齐,退可与赵、秦三足鼎立,进可一举而并天下!
3) 加上享有特区内专营权的深圳巴士集团,深圳公交公司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4) 作为宜家在上海地区的第三家商场,宝山店的位置正好与徐汇、北蔡两店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三店也将全面覆盖整个上海的客户群。
5) 关键时刻田双棋的力量都比自己强大,一个罗永春加上见风使舵的刘玉乔,现在的燕都常委会可算是三足鼎立。
6) 古时的魏、蜀、吴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7) 此外,政府管制政策是不是得当也决定着三足鼎立是否能持续.
8) 通俗文化,精英文化,官方意识形态文化三足鼎立,各领风骚。
9) 现在的局势是三足鼎立、各不相让.
10) 五环旗下再相聚,四年一度不眠夜,三足鼎立争第一,二话不说拿金牌,一举夺魁名天下!五四三二一,奥运倒计时,祝福要及时,奥运会,中国荣耀时。
11) 未来全球货币体系,应当形成以美元、欧元、人民币三足鼎立的支撑架构。
12) 鉴于德国私营、国营和公私合营银行的”三足鼎立”结构,其银行业务系统将依旧无可避免的支离破碎。
13) 正如几周来的民调结果所示,民主党方面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14) “以品牌为核心,经典与流行相得益彰”,三足鼎立更显峥嵘.
15) 不可否认的是,政府、市场、社会三足鼎立的局面还远未出现在时下中国,因此希冀公民社会发挥与政府、市场等量级的作用,是不现实的。
16) 当今天下,青锋司徒龙凤三足鼎立,海晏河清,盛景太平。
17) 三家人成三足鼎立之势,在离涝坝五十米远住。
18) 这件元代青花香炉,高约二十厘米,三足鼎立,纹饰精美,光泽精润,保存完好。
19) 正、魔、邪三方面势力成三足鼎立之势,相互忌惮,互相牵制,虽说相互间小摩擦不断,但大体上还能和平共处。
20) 战乱席卷大地,旧朝名存实亡,大秦、大汉、大齐三足鼎立,战场上刀光剑影,流血成河,尸骨成山。
21) 若真是这样,我就没命了,中原三足鼎立,海外要五马分尸了!
22) 这是没有通风和采光口的围城,它呵护着一方三足鼎立的火塘,进门靠左一架继承经年的石磨紧紧咬合着,磨槽下掩藏着一道小门,那是鸡的衰败的家。
23) 咱们应该齐心协力地联合搞这个项目,不应该像过去那样三足鼎立。
24) 与另外个提供其批发服务的州地方银行一起,占据势同三足鼎立的德国银行业的一角。
25)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已与国际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26) 晒日子,历史上年的今天,刘备称蜀汉皇帝。拉开了三足鼎立、斗智斗勇的三国演义大戏。尔虞我诈计,为“消费者维权日”埋下伏笔。
27) 目前,工厂已基本形成军品、燃气计量表、燃气壁挂炉“三足鼎立”的发展态势。
28) 。
29) 这一切的缔造者,嗨驾车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灵魂人物分别为摩托车资深发烧友,高级软件工程师,摩托车硬件制造行业的中坚份子,三足鼎立共同创建。
30) 如《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一剧从艺术形式方面看是生、旦、净三足鼎立,而从内容来看则是以李艳妃为主干人物的。
古时候,有个名叫仲子的男青年,爱上了一个姑娘,想偷偷地上她家幽会。姑娘因他们的`爱情还没有得到父母的同意,父母知道后会责骂她,所以要求恋人别这样做。于是唱道: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墻,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译文:“请求你仲子呀, 别爬我家的门楼, 不要把我种的杞树给弄折了。 并非我舍不得树, 而是害怕父母说话。 仲子,我也在思念你, 只是怕父母要骂我呀。” 姑娘想起哥哥们知道了这件事也要责骂她,便接着唱道: “请求你仲子呀, 别爬我家的墙, 不要把我种的桑树给弄折了。 并非我舍不得树, 而是害怕哥哥们说话。 仲子,我也在思念你, 只是怕哥哥要骂我呀。” 姑娘还害怕别人知道这件事要风言风语议论她,于是再唱道: “请求你仲子呀, 别爬我家的后园, 不要把我种的檀树给弄折了。 并非我舍不得树, 而是害怕人家说话。 仲子,我也在思念你, 只是怕人家风言风语议论我呀。”
人言可畏的意思
[释义] 言:指流言蜚语。人的流言蜚语是可怕的。
[语出] 清·洪升《长生殿》:“遂蒙天眷;勉尔承恩;圣意虽浓;人言可畏;昨日要奴同进大内;再四辞归。”
[辨形] 畏;不能写作“味”。
[近义] 流言蜚语 人言籍籍
[反义] 有口皆碑 口碑载道
三顾茅庐的意思
拼音: sān gù máo lú
典故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解释意思: 后人把“三顾茅庐”作为成语,比喻诚心诚意拜访请教。
三顾茅庐的成语典故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拥兵东吴,文臣武将,人材济济,唯胸怀大志的刘备人马少,地盘小,力量弱。后来,刘备听说在隆中(今湖北省襄阳市西北)有个叫诸葛亮的人,博学多才,可成大事,便决心请出诸葛亮,以夺取天下。
刘备率领桃园结义的兄弟关羽、张飞,带着礼物亲往隆中请诸葛亮出山。恰巧这一天诸葛亮不在家,三人只得扫兴而归。过了一段时间,刘关张兄弟三人冒着大风雪第二次上隆中。不料,诸葛亮又外出闲游未归。张飞是个急性子人,本来不愿意第二次来请,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快回去。刘备无法,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和拜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愿望。又过了一些日子,刘备虔诚地吃了三天素,准备第三次上隆中。关羽心想,诸葛亮可能是徒有虚名,不一定有真才实学,劝刘备不要再去了。张飞甚至提出让他一个人去把诸葛亮叫来,如果诸葛亮不愿意,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批评了一顿,说服他们二人和自己一道,第三次拜请诸葛亮。他们到达诸葛亮家的时候,正逢诸葛亮睡午觉。刘备不让惊动他,叫关、张二人在门外等候,自己站在诸葛亮的床边,耐心地等待,直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说话。
诸葛亮见刘备确实很有志向,而且对自己这么诚恳,便答应出山帮助他。后来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刘备很快扩充了地盘,壮大了势力,终于使自己与曹操、孙权形成鼎足而立的三大集团,也即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魏、蜀、吴三国局面。
用三顾茅庐造句
1) 刘备为图霸业,求才若渴,他不惜降尊纡贵,三顾茅庐,虔诚之心终于感动了诸葛亮,接受了刘备的邀请,于年出山辅佐刘备,从而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
2) 三顾茅庐之类的要求也不是不可能,顶多不会像诸葛先生那么傲娇罢了。
3) 年,村党总支书记陈言生三顾茅庐,请来了省特级教师幼教专家饶丽珍,“领衔”创办代代红幼儿园。
4) 我们的古人有“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一人得位,天下大治”的格言,周得太公望而代商而兴,齐桓公得管仲而霸天下,刘备三顾茅庐,势成三分……
5) 时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的邹家华相中了祝榆生,为此三顾茅庐。
6) 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一生感激涕零,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7) 为了聘到一位称职优秀的销售经理,他几乎三顾茅庐,使李万山等一批销售精英先后云集鸡公山酒业。
8) 礼贤下士可不单单是嘴上几句话,而是要身体力行才是,当年刘玄德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下山,俺这赛张飞比不上主公,却是也不能让人说嘴的。
9) 司徒南为了能够如先人三顾茅庐请白药谷谷主出来,还派遣许多人寻找白药谷暗道,但都无功而返。
10) 刘关张三顾茅庐还都碰壁三次呢,说不定他也有这份韧性。
11) 唉!反正王木木这晚,要一日三餐要三顾茅庐要举一反三要一日三覆要连中三元要阳关三叠要三曹对案要三马同槽。
12) 他与自己设想的人生完全背道而驰,他想起了诸葛亮,他本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可是三顾茅庐,他还是出山了,从而造就他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3) 思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
14) 这尼玛搞鸡毛啊!白白跑了两次了!!难道我也要学刘备?来个三顾茅庐?
15) 人家刘备三顾茅庐最终请得诸葛亮出山,邱若影坚信她不辞劳累,每日来医院负荆请罪,就算他是铁石心肠也有绕指柔的一天。
16) 你可真是,学学诸葛亮三顾茅庐的精神,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心的话,他没有理由不出山,除非他想一辈子老死在家里。
17) 忽然之间灵光一闪,顿时想起了大耳贼刘备,想起了桃园三结义,想起了诸葛亮的三顾茅庐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8) 你是太子丹吗,哼哼,就看看你的诚心了!三顾茅庐,说起来还真是心里蛮激动的。
19) 古有“惟楚有材”“荆山之玉”“三顾茅庐”的成语,以示荆楚人杰地灵江汉育才储贤的自豪(或他誉)。
20) 这都是第三次迎亲了,真的是三顾茅庐么?再娶不到就太可怜了!
城下之盟的成语典故
楚国攻打宋国(在今河南商丘县)的时候,宋国国都被楚军重重包围。城里的宋国人无粮无柴,很是恐慌。于是派华元趁黑夜悄悄潜入楚军主将子反的营帐,用强硬的口气对子反说:“我们的国君叫我明白告诉你:我们已经到了粮空柴尽的地步了。但是,你们如果以为趁此可以逼迫我们订立‘城下之盟’,把我们置于死地,那是绝对办不到的!”子反见华元这么厉害,当即答应撤军,平等谈判,友好结盟。
城下之盟的意思
[释义] 盟:盟约;和约。因强敌兵临城下而被迫签订的屈辱性和约。
[语出] 《左传·桓公十二年》:“楚伐绞……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正音] 盟;不能读作“mínɡ”。
[辨形] 盟;不能写作“蒙”。
[近义] 身不由己 不由自主
[反义] 自食其力 自强自力
[用法] 多用于政治军事方面;有时省作“城下盟”。一般作主语、宾语。
用城下之盟来造句
1) 这些将士宁愿战死,也决不为城下之盟。
2) 以某种较大的让步为钓饵,诱胁中国订立城下之盟。
3) 落后就要挨打,城下之盟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4) 清朝统治者屈服于外敌压力,屡次签订城下之盟。
5) 如今敌众我寡,只好签下城下之盟,以减少伤亡。
6) 战争结束后,失败的国家,也只有签订城下之盟。
7) 看这等情况谁敢不答应?这跟城下之盟有何区别。
8) 在这一城下之盟中,天津被增列为通商口岸,该条约虽未规定设立租界,但成为日后英国在天津强划租界的依据。
9) 别废话,想招揽我就等过几天我心情好了再说,城下之盟老子我可不认。
10) 殿下,管家真的要议和吗?与金人签订城下之盟!
11) 随后朕亲率六骑于渭水河畔同颉利签订城下之盟,有人曾经以此骂过朕说朕是昏君,可是当年朕也是迫不得已。
12) 逼其签订城下之盟,尽占先机,驸马爷棋高一着。
13) 御驾亲征,直逼越都,最后越皇签下城下之盟,割据五郡大地,武帝命名,安南州。
14) 耐心等待十数日,意料中的城下之盟终于出现,拿到摁上血手印和敌酋亲笔签名的盟约,飞步赶往海滩,儒者欣喜若狂,“驸马爷,驸马爷,盟约已到手……”。
15) 可叹澶渊之耻为雪,城下之盟犹在,而此时辽夏两国已有联姻之谊,倘若虎豹豺狼合起手来,再度兵临城下,我大宋实在岌岌可危啊!
16) 国有已困之形,人有不困之志。君民效死,与城俱碎,岂肯为城下之盟哉。
17) 我们两家公司实力相当,既谈合并就要公平,怎能逼我们签下城下之盟,完全受制于他们?
18) 中国应该利用今天的优势而不是在将来兵临城下之时签定城下之盟。
19) 银行危机,大批企业倒闭,失去一生积蓄的成千上万愤怒的人民形成了巨大的政权危机,老罗斯福不得不借重摩根的力量来稳定大局,他在最后时刻被迫签下城下之盟。
20) 但蒋介石也知道,在这样的条件下与日本的谈和,无疑就是被迫作城下之盟,那就成了“人人得以诛之的卖国贼”。
21) 国贫民弱怎么打得过日本!但蒋介石也知道,在这样的条件下与日本的谈和,无疑就是被迫作城下之盟,那就成了“人人得以诛之的卖国贼”。
22) 虽然天聪元年(天启年),阿敏、济尔哈朗、阿济格等人,率三万大军入朝鲜,迫使朝鲜签订城下之盟。
23) 只不过,那条约说的不好听一点,只不过是凛天绝逼迫我六仙土签订的城下之盟而已,八景宫、蓬莱崂他们爱怎么想随他们怎么想。
24) 范文程,你准备一下!就按照先前拟定的方案,逼迫大明皇帝签订城下之盟!如果不同意我们的要求,承认我大金政权的话,我们就血洗京师周边!
25) 朝廷开国以来重文轻武,以至于奸臣当道,武备弛废,兵弱将寡,和辽金交战是屡战屡败,城下之盟割地赔款成了那个时代的家常便饭。
26) 老吕,今天就咱们两人,我也就跟你说吧,还记得道光年间几千的洋人就打得咱们大清几十万的大军溃不成军,一败涂地在,最后乃至签下那城下之盟的事么?
27) 用我,让我闲废了这么多年,国难临头,你跑了,让我在这儿待着,签订城下之盟?恭亲王与咸丰都是宣宗皇帝的儿子。
28) 迩者暴日更肆贪黩,分兵西进,逼我首都,察其用意,无非欲挟其暴力,要我为城下之盟。
29) 想两人联袂闯入华爷山庄,双枪逼命,迫得雄踞北方的华爷定下城下之盟。
30) 可是大家想一想,当时首都都已经被八国联军占领了,这是正经的城下之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