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案例教学 课程组 案例库
1 目前国际贸易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们分别针对讲授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师和本专业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其中,向兄弟院校的相关授课教师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2份。向本专业O7级学生发出调查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77份。在分析调查问卷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前国际贸易案例教学存在以下几点主要问题:
1.1对案例教学理解模糊
教师们对什么是案例教学存在理解上的误区。当被问及“您认为案例教学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时,大多数教师认为案例教学和传统意义上的启发式教学、范例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有区别,但尽管如此仍有近一半的教师对案例教学的理解存在概念上的模糊,具体情况见图1.1。
13%的教师认为案例教学就是范例式教学。其实,虽然案例教学和范例式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的确都会应用到相关案例,但这两种教学方法有着根本性的区别,最主要体现在案例的使用目的上。案例教学中的案例使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个性、良好品质方面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范例式教学主要是由教师提供一个标准的、示范性的内容,以便学生认识和了解相关知识或概念。由于启发和讨论只是案例教学的两个基本环节,所以启发式教学与讨论式教学只能说是案例教学的一个形式,而不是完全等同的。
1.2案例使用无计划
在目前的国际贸易理论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师为了说明某些新讲授的原理或概念,会随堂使用一些案例来加深学生的理解。然而,案例使用这个环节却往往没有被列入授课计划。当被问及“您对案例教学是否有具体的计划”时,73%的教师是在备课时才考虑是否使用案例教学或使用怎样的案例,只有27%的教师是在学期初制定案例教学的授课计划。案例教学实际上是一个系统的教学方法,单纯依靠一两次偶尔的、无任何关联的案例分析不能达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由于案例使用没有计划,所以65%的教师不能课前将案例布置给学生。针对教师的这一做法,86%的学生认为教师应在课前将案例内容下发,这样可以留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并且节约课堂上的时间。
1.3案例资源质量欠佳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目前案例教学中使用的案例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种是使用现有案例集著作。比如笔者使用的林珏主编的《国际贸易案例集》和张鸿主编的《国际贸易案例与习题集》。尽管这两本书可以说是目前国际贸易理论案例式教学的先锋,但它们在当前的高职国际贸易案例教学的使用中已经逐渐显现出一定的弊端。主要原因有:第一,林珏主编的《国际贸易案例集》中的案例都是发生在2001年前的经济事件。随着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其中的多数案例不再具有典型性。第二,两本案例集的结构与高职教育的国际贸易理论结构不尽一致。课本中的许多知识点在该案例集中并没有合适的案例可以为之服务。第三,案例集中只是简单的案例内容及针对该案例的思考题,并没有对该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也没有明确指出该案例可以为课本中的哪个知识点服务,这样势必导致在使用时出现一定困难。第四,案例集中的部分案例对于高职学生来讲略显复杂,难度比较高,不能为高职课程教学所用。案例教学中使用的另一种来源则为教师自编案例,主要是教师查询资料或针对时事而自行编写的案例。这类案例往往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案例的质量很难保证。
1.4教学方法不能以学生为主体
现在高职国际贸易案例式教学的形式相对比较单一(见图1.2)。
教师在案例教学中使用的最多的形式是“老师直接给出案例及最佳答案”,而学生则普遍认为“现场表演”和“现场讨论”对提高学生自身的能力更有效。以教师为中心,不给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这样的做法只能让学生片而理解相关知识点,不利于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课前不预习,课上不发言,课后不总结,案例式教学根本无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实教师多选择“直接给出案例和答案”而不是“现场讨论”或“现场表演”的原因在于:后两者对教师的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即知识全面并且系统,对学生有良好的引导能力,并且对突发状况有灵活的应变能力。我们的教师往往缺乏这些方面的能力,因而案例教学的过程才显得比较单一和呆板。
2 改进方法
2.1成立课程组,制定完备的教学计划
课程组是我系从06学年开始进行实践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课程组即教授同一门课程的老师组成的一个临时性的教学团队,除了协调各任课老师的教学进度和教学重点以外,还可以通过课程组制定完备的教学计划,以使得案例式教学更具有计划性。上学期我们成立了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组,在开学初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对各章节使用什么样的案例及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形式都做了具体安排。在学期中课程组各成员不断的交流、学习,组织观摩课,总结经验。现在,案例教学的目标已初步实现。
2.2合理选择案例,建立案例库
93%的教师和89%的学生认为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教学的关键。一个好的、典型的案例往往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内容。另外,根据教学进展的需要,选择与教学内容有内在联系的案例,是使案例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一般来说,选择案例要考虑案例的典型性、系统性和分析价值等原则要求。典型性是指所选的案例应与教学目标相吻合,所讲授的理论知识与核心内容相吻合。这便于学生掌握,并能运用相应的理论进行分析。系统性是指案例要结合课本的知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前后关联,一个案例服务多个知识点,或多个案例服务一个知识点,建立案例库。这可以让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灵活用。分析价值性是指案例的难易程度应该适中,教学案例要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能过于简单。具体、生动、形象的综合业务案例可激发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的积极性,便于他们对这些难点和重点问题的认识及掌握,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3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2.3.1课前准备
课堂上纯粹由教师对案例进行讲解,很可能让学生产生惰性,失去积极参与讨论的主动性,案例教学的效果就无法实现。解决这一问题的最简单办法就是课前告诉学生下次课要使用的案例并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自己收集相关资料。这样一来,学生可以通过查找资料自行发现问题,并积极地解决问题,实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这种方法适用的范罔比较广,很多知识点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展开教学。
2.3.2小组讨论
这一阶段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性阶段,可以由教师分组,或学生根据观点不同自由结组。小组讨论阶段主要是为了汇聚小组内各成员的智慧,弥补单个成员考虑问题的片面性,使得观点更加鲜明,方法更加全面、具体。小组讨论阶段应}打教师旁听,以便进行必要的指导。
2.3.3班级讨论
班级讨论是案例教学的高潮。首先应该由各小组代表阐述各小组的讨论结果,然后展开自南辩论,持不同意见的班级成员可以提出质疑或反驳。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该做一个出色的“引导者”。一方面,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应该让赞同的学生尝试一下如何寻找有利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让不赞同的学生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另一方面,教师不能任由学生向着错误的方向越滑越远,而应及时地为讨论指明正确的方向。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知识面、课堂组织能力以及临场反应能力的要求都非常高。教师必须在上课前做好充分地准备。
2.3.4总结点评
案例讨论结束后,可以由教师先对各小组、各成员的表现和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评价。这时要特别注意对讨论过程中的亮点提出表扬,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其更加主动地参与下次教学活动。另外,可以要求学生做案例总结,以书面的形式总结通过这次讨论,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并对个人在讨论中的表现进行自我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