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是中国人心中最为重要的事。不管路途有多遥远,总是要回家过年。年,是中国人打不开的心结。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炖羊肉……”春节的准备工作总是繁忙的,但所有人都会说值得。除夕的时候就更忙了——贴窗花,贴春联,放鞭炮,忙得不亦乐乎。
记忆中过年的时候,年夜饭总是不可或缺。在每个除夕夜,那一大桌子丰盛到无法控制住自己的饭菜,总是勾引着我的心。香煎大肘子、爆炒银丝木耳……特别是蒸的萝卜丝馒头,那缕缕清香令我垂涎欲滴。不管是传统的八大碗,还是各种怪诞的“黑暗料理”,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来传达着节日的喜庆。
不管你有多留恋年夜饭的美食,吃完饭就应该看春节联欢晚会了。神出鬼没的魔术总能做到天衣无缝;令人捧腹的相声、小品更是笑点迭出;沁人心脾的歌唱让人恍若仙境;铿锵有力的武术让人感受到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每每看完,都是深夜,但鞭炮之声不绝于耳。使人感受到浓郁的新年气息。
在春晚的倒计时声中,新的一年无声地来了。大年初一,总有一件事少不了,那就是拜年。对于小孩子来说,拜年可谓是最让他们开心的事了,不仅可以玩,还可以收到许多红包。收到了,就会扬起他们纯真的笑脸,奶声奶气的说一句:“谢谢!”还没收到,就会抛给你一个眼神,仿佛在说:“怎么还不给红包呢?”那样子一出,你就会笑一阵,然后把红包给他的。
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七,总是在这欢笑声中的,节日的欢喜,团圆的高兴,对晚辈事业有成的欣慰,都在这节日中交织在一起,谱写出一支名为“美满”的乐章。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对于年轻人来说,过年是个吃喝玩乐的好时光;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讲,过年是能够使大家团聚的美好时刻,全家其乐融融地在一起燃放鞭炮、贴对联、看春节联欢晚会,那种情景真是其乐融融;而对于在外打拼漂泊的游子来说,过年是归巢的感召,是父母殷殷的期盼,那些行走在异乡的人们,心底最朴素的愿望就是:回家过年。
一到过年的时候,一条一条街道,一座一座城市,一片一片田野,都是沸腾的,到处都散发着过年特有的气味。人们穿着新衣的气味,爆竹飞上天的气味,贴春联的气味,从每家每户的窗子里飘出来的美食的气味,人们相互拜年问好的气味,守岁的气味,给小孩压岁钱的气味等等。
没有什么气味比过年的气味更让人想家的了,也没有什么气味比过年的气味更让人思念远方的亲人了。拿我来说,可以一年四季都在外边漂泊,住地下室,吃大排档,但一到过年的时候,即使千里万里,我也要想尽办法赶回家,哪怕是在火车车厢里人挤人地站上一天一夜,在小公共汽车上蜷缩着身子坐在小板凳上。家的气味是多么豪华的五星级宾馆都无法提供、无法代替的,尤其是在过年的时候,他意味着团圆、亲情、兴旺、心愿,而这些东西是万两黄金都买不到的啊。
在故乡才能真正嗅到过年的气味,红烧肉的气味,老烧鱼的气味,晒好的热烘烘的被子发出的太阳的气味,门口一地洁白大雪上洒落的鞭炮和爆竹散发的硝烟的气味……您会泪流满面地拥抱这种气味,就像在没进门前,您早已在心底里伸出双手拥抱了自己的父母和自己的兄弟姐妹。这种气味是多么的醉人啊!
在我看来,冬日是单调而宁静的,如果说它还有什么庄严而热烈的色彩,想必那就是春节了。因为冬日过后,便是生机盎然、繁花似锦的春天,而春节正是这承前启后的最美好的时光。
我深爱着春节,早早地便期盼着过春节(俗称过年),因为过年可以成为一个玩乐的契机。考试考得好,学习不免轻松了许多,不仅受到了师长美好的寄语,还有一个新年礼物的奢望可以在朝夕梦寐中成为现实。孩提时代的我,春节意味着放假,意味着和电脑,和游戏相伴的快乐时光。
快乐是春节的一部分,对于春节这个普天同庆的中华佳节,舌尖上的记忆才是节日的主体。味蕾是心灵的窗口,那些山珍海味表现的只是地位而已,而饺子、年糕、火锅这些和除夕息息相关的平常菜,在我们的唇齿留下的却是家的味道。不必说香气馥人的年糕,不必说晶莹油亮的腊肉,不必说爽口干辣的兔肉丁,不必说占据了色、香、味的火锅,光是小酌几口甜而不腻,沁人心脾的米酒就着实让人陶醉其中。一桌年夜饭,一席珍品宴。桌子中间热腾腾的火锅咕嘟嘟地沸腾着,热辣辣的油面儿诱人地浮在锅汤上,肥肥的羊肉卷,脆脆的土豆片,一下锅便浇上了麻酥酥的汁儿。五颜六色的素菜赏心悦目,还有腊月里就腌好的双黄蛋,一刀切成两瓣,红油直冒,让人垂涎欲滴,心情也欣欣然舒畅起来。
在热热闹闹地品尝了美味佳肴之后,人们纷纷走出屋外,小区里响起了劈劈啪啪的鞭炮声,空气里也感染着浓浓的年味。面对着满天星月,人们欢笑着,眼中闪烁着绚丽的火花,良久地回味着……
一年又一年,我们赏尽了花开花落,望尽了云卷云舒,终于迎来了新的一年的春节。春节,寄托着人们对未来最淳朴的展望;春节, 是岁月间悠长美好的人生画卷;春节,是人们永远的期盼。
盼啊!盼啊,眼看春节就快到了,想到这,我不由得笑了起来,在春节前,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精神饱满。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坐着火箱围着火炉看电视,还有的人在打麻将打扑克,等等不一而足。
反正街上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货物都齐全,琳琅满目,人们恐怕想买什么都难选择!
春节前,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别具一格,各有各的个性。他们把买来的年货放得满地都地。买来的年画怎么贴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风格和喜好了。有的正着贴,有的倒着贴,还有的歪着贴,各有千秋。人们把买来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节一到,就可一饱口福了。家家备有鞭炮,人们穿上新衣服,准备迎新年,在春节前,人们一出门,如果遇上了好朋友,总是口中不忘说一句:“上街啊!”
人们杀猪宰羊,忙碌地准备着春节大吃大喝一番。
春节到了,小朋友们便早早起床,来到爸爸妈妈的房间,开始了传统的拜年仪式了。小朋友们对父母说着一些吉祥话儿,爸妈就拿出压岁钱,让小孩子们高高兴兴。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够吉祥如意,招财进宝。
一些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尝着美酒佳肴,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而最高兴的则是我们,可以大把大把地攒取压岁钱,然后就欢天喜地跑到街上去买很多好玩的东西,如小汽车、四驱车、玩具枪、足球等,而我们只要嘴巴甜一点,多说些祝福的话儿,那可就大赚一笔了!
人们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着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烟花……大人小孩们载歌载舞,忘情地玩个痛快!
我盼望着过新年,每天都掐指头细数还有几天要过年,时间像沙漏一般慢慢流逝,眼看新年就要踩着轻快的步伐迈向我们,我的心情更是激动不已。
新年可以有一个长长的假日,能住在奶奶家,每天都无忧无虑,和已经一年未见的伙伴们一起嬉戏玩耍,踩一条条哗哗流淌的小溪,放一支支喜气洋洋的鞭炮。摘一朵鲜花送给敬爱的妈妈,采一株小草献给辛苦的爸爸。想着这些美好而愉快的场面,心里总会痒痒的,迫不及待的想过年,期盼过年。
过年还能让我们尝尽山珍海味,每天都有喜酒等着你,左手一只烤鸡,右手一瓶王老吉,那滋味,可享受了!餐桌上总会布满玲琅满目的佳肴,什么拉面呀;什么不知名的鱼呀;还有如许五色的水果……想着想着,口水就会情不自禁地留下来,迫不及待地想着过年,期盼着过年。
新年还有期盼已久的春节联欢晚会,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看着一个个逗人的小品,听着一首首优雅的小曲,跳着一支支欢快的舞蹈……甭提有对幸福快乐了,想着想着,总会不禁笑出声来。
新年来了,远远近近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空气里飘着诱人香味,路边人家刚刚贴上的春联被风吹得“哗哗”作响。车子在街上开的很快很快,司机也急着回家过年呢。我一想到过年的时候和爸爸点燃一支支鞭炮,听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仿佛整个世界都洋溢着过年的愉快,弟弟在一旁虽然不能玩鞭炮,但看我们兴致勃勃地玩着鞭炮,仍旧兴味盎然……我一边想着,一边期盼着新年的到来。
这时,我仿佛看到新年在迈着愉悦的步伐朝我们走来呢!
说到记忆中的味道,大部分人想到的肯定是什么吃的,喝的,什么香水之类的,但是我今天想写的味道可不单单是味道,而是我们家喻户晓的年味。
以前那时候过年我们都是和家里人一起出去旅游,一起到外面去去见识外面的风光,团聚,吃一顿大餐。有时候还会去酒店泡泡温泉。但是因为今年的疫情,我们全国人民无奈只能被困在家里面了。虽然疫情阻挡的了我们家人之间的距离,但是阻挡不了我们人和人之间过年的热情。在疫情这么严重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依然团聚在一起,虽然无法出去在过年,但是我们在家里该吃的吃,该喝的喝,享受着家人团聚的幸福,十分开心。虽然过年我们出不去了,但是我们依然感受着家庭团圆的温暖。只是方式不一样了而已。
以前过年全国各地都会响起一阵又一阵的鞭炮声,但是今年由于疫情和法律的原因鞭炮声似乎少了很多。 虽然没有了鞭炮那硝烟的味道,但我们却又迎来了另外的热潮— 电子鞭炮。就连网上也可以常常看到有人发的视频,使用电子鞭炮,鞭炮声发出声音和我们的鞭炮简直一模一样。
以前凡是过年就肯定会有很多人过来串门儿,但是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没人过来串门了。 没人串门儿,有利也有弊。利就是今年我们保住了一大笔资金,但是就是今年过年家中似乎冷淡了许多。
记忆中的年味是热闹的,是非凡的,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但是因为今年的疫情,没有了往日的热闹,往日的非凡,但是有了更多的特殊意义,因为今年的过年虽然没有亲友的团圆,但却是一场全国同心疫情攻坚战。今年过年的味道,虽然和记忆中的味道差了很远,但是对于我们而言更多的是和父母更多的陪伴。
除夕、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它流传了上千年,人们习惯在这天放鞭炮、吃年夜饭,小孩们还可以收到压岁钱。但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大家越来越不愿意去庆祝它了,这浓浓的年味也渐渐淡去了。
在我的记忆里,春节回家的火车票常常在一个月前就会被售完,春运也是人山人海。虽然现在也是这样,但却少了一些味道——他们总在为了今年去谁家过年而吵得不可开交。还有,现在很多人都会给小孩发压岁钱,但大人们总在计较这钱的多少,自己亏了没有,这完全失去了发压岁钱本身的意义。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在除夕晚上放鞭炮了,以往守岁那晚的鞭炮声是“连绵不断”的,我总会被这声音吵得睡不着觉,但我很乐意。可是现在呢,大多数居民区都下了“严禁放鞭炮”的禁令,原本热热闹闹的夜晚变得冷冷清清了。虽然它使环境变好了,但人们的乐趣再也找不回来了。好在年夜饭菜肴的味道还没有变,只是餐桌旁的人少了不少,纵使菜肴再美味,也没有多少人会来捧场。
现在很多年轻人对这些节日很是反感,他们只在乎网络,对过节一点儿也不感兴趣。他们也许认为过节没有意义,很浪费时间,支持这种说法的人也确实不少。但无论如何,春节是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瑰宝,我们理应好好地将它发扬光大,而不是将它随意丢弃。我觉得过年不是一种形式,也不只是一个传统节日,更不是让人们整天睡大觉的时间;它应该是人们放下一年中的事务,回家陪一下父母,好好享受一下团圆,享受一下过年的感觉。
希望再过几千年,甚至更久,中国人民还可以过春节,希望这年味没有淡去,而是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脑海中,一次再一次洋溢在我们的生活里。
盼望着,盼望着,春节的脚步愈来愈近了,春节的味道愈来愈浓了。寒冷冬日中,家家户户挂起的大红灯笼、贴起的精美春联,犹如冬日中的暖阳,温暖了人们的心,是喜悦写在了人们飞扬的嘴角。大街上的每个人似乎都在品味着春节的味道,不知人们所品味到的春节之味如何,而我所感受到的春节之味主要有三味——
春节一味之墨香
在我的记忆中,春节的首味是满是墨香的馥郁之味。大年三十一早,我们一进入奶奶家,一阵墨香便扑鼻而来:哦,原来是爷爷这个“资深书法爱好者”又在挥毫泼墨,书写对联了。爷爷笔走龙蛇间,一个个铁画银钩、箭弩拔张的刚劲字体便跃然艳红纸上。在场的人们无不拍手叫好,啧啧赞叹,随后,我便将这妈妈是情理墨香的春联贴在门上,迎春接福。
春节二味之甜蜜
春节之中,我最喜欢的味道,要数品尝冰糖葫芦时的甜蜜了。走在热闹的街头,一支支竹签上,串满了晶莹剔透的红果,在阳光的照耀下“晶红一串映丹心”,散发出诱人的光芒,吸引着过往的行人,吃了一个还想再吃一个。真可谓是“迫兴阑游倦,买步偕返,则必购相生纸花,乃大串糖葫芦”。我也情不自禁地买了一串。一口咬下去,甜而不腻,酸而不涩,口中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声快乐轻盈的响声,春节的甜蜜随之在舌尖上扩散开来。
春节三味之缤纷
夜晚的天空中,礼花升腾,五彩斑斓,绚丽夺目,整个城市沉浸在节日的火树银花之中。一朵朵烟花骤然绽放,璀璨了整个天际:流星般的火花划过天空,接连不断,等待着人们许下美好的心愿;紫色烟花妖娆地舒展开妩媚的身姿,明艳动人;绿色光圈腼腆地“嫣然一笑”,与漆黑的夜空相映成辉。这玉树琼花般的世界,在夜空中重现天宫瑶池。春节的缤纷之味便在烟花中绽放开来。
春节的味道是多姿多彩的,伙伴们,去吧,去寻找,去感受,去聆听,去品味属于你的春节之味!
时间飞快的过着,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随着时间的变化,每个年代的生活也在变化,看看我们三代人日记中的新年吧!
爷爷记忆中的新年
今天过年,我十分高兴。一大清早,我高高兴兴地穿着衣服,听着小鸟那清脆的歌声,我也跟着哼起来了。连院子里的鸭子也欢快地“嘎嘎嘎”,但这个声音马上就会消失了,因为它马上就会变成香喷喷的鸭汤,喝几口就会让人回味无穷,喝了还想再喝,想到这,我的口水都快出来啦!
盼呀盼,中午终于到了!香味从一个大砂锅里跑了出来,大家争先恐后地在鸭汤旁闻着香味。奶奶说:“你们别把口水掉进去了!”大家哈哈大笑,那天的快乐令我今生难忘。
爸爸记忆中的新年
新年来了,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新对联,我们小朋友也穿上了新做的棉袄,太开心了!家里人比以往的人多了起来。我最喜欢的姐姐来了,她这次会送我什么 呢?姐姐走过来了,我的心情越来越激动。姐姐送了我一本关于南北极的书。我一蹦三尺高,这可是我期待已久的书呀!刚吃完饭,我就迫不及待地看起来,直到外 面的小伙伴叫我去放鞭炮,我才如梦初醒!
我记忆中的新年
新年,到了。家里来的人可真多呀!变得格外热闹,随着人的数量增多,我的红包也就增多了,哈哈!
中午的饭,格外好吃,比平常好吃多了,大人们喝酒,我们小孩就喝起了饮料。
客人走后,我把红包给妈妈,妈妈让我出去玩。晚上,我们一家人放完了美丽的烟花,有说有笑地看起了春节联欢晚会,瓜子、糖果吃得我嘴都酸了。
看啊,我们的新年越来越丰富,童年的生活一代比一代好,社会进步还真不错啊!
在我的记忆里,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二十三那天就正式开始了。“二十三,糖瓜粘”,过“小年”,是民间送走灶王爷的日子,传说这天,大家为了让灶王爷向玉帝说好话,就给他做糖瓜吃,让他甜甜嘴,保佑自家平安。后来,很多人还习惯吃糖瓜,而且“小年”到了,就把年拉开了序幕。
腊月二十四,大家就开始忙碌了,新春扫尘,要把不好的运气统统扫出门。迎接新春到来。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杀鸡、宰猪、炖肉蒸馒头,打年糕……什么好吃的都样样齐全,贴春联、贴窗花,贴“福”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家里上上下下打扮得红红火火。家中也烧香,上坟请祖,请祖先回家一起过大年,一直忙碌到除夕。
除夕真热闹,家家开始包饺子,到处都是腌菜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新衣服,门外已经贴好了对联。除夕夜家家灯火通明,鞭炮声时刻不停。零点后,大家开始吃饺子,吃到红枣饺子有福气,吃到钱饺子能赚钱。这一晚上,大家都不睡觉,要守岁熬通宵。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大有不同,全城都静悄悄的,偶尔有几声孩子们玩的摔炮的奏响。
人们早早起来,走亲访友,相互拜年,这时,压岁钱也到手了。
初二到初五,偶尔去朋友家串个门儿,此外都待在家里,看看电视,磕个瓜子,聊聊天,初六大家就陆陆续续地去上班了,家里也明显冷清下来。
元宵节登场,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街头挂满了花灯,猜灯谜,还需要吃元宵,要去祭祖,送回先祖。五花八门的灯谜,吸引着许多人,一个谜语,大家伙一起猜,能说出三四种答案,但猜对的往往只有一两个人,甚至没有。再看周围的花灯各式各样,有纱布做的,有花形 ,有五颜六色的,总之,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一个晚上。
转眼间,年又过去了。大人们去上班,我们也开始上课了。全城人又开始忙碌起来,城又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