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史记·刺客列传》节选阅读及答案

2024-09-26 来源:华佗小知识

篇1:《史记刺客列传节选》阅读及答案

《史记刺客列传(节选)》阅读及答案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为将.

齐恒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恒公与庄公既盟于台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恒公,恒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恒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恒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恒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1、解释下列词语

齐恒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许 曹沫投其匕首 投()

颜色不变 颜色() 谷欠倍其约 倍()

、下列句子中词语相同的是()

A、乃献遂邑之地以和中 以

可以一战 以

B、恒公与庄公既盟于台上 既

既克,公问其故 既

C、于是恒公乃遂割鲁侵地 遂

遂逐齐师 遂

D、君其图之 其

吾视其辙乱 其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为将.

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4、上文表现了曹沫怎样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

1、许,许诺,允许的意思

投,扔,投掷的意思

颜色,面部表情的意思

倍 通假字 背 背叛的意思 背约也就是毁约

2、C

3、鲁庄公害怕了,就献出遂邑来求和.还继续让曹沫任将军.

贪图小的.利益用来求得一时的快意,就会在诸侯面前丧失信用,失去天下人对您的支持,不如归还他们的失地.

4、性格特征 忠义勇敢,爱国,机智的大将

篇2:《史记·刺客列传》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史记·刺客列传》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徒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东郡,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

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荆轲游于邯郸,鲁勾践与荆轲博,争道①,鲁勾践怒而叱之,荆轲嘿②而逃去,遂不复会。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太子曰:“愿因先生得结交于荆卿,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至门,戒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偻行见荆卿,曰:“光与手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①争道:争夺博局上的格道。②嘿:同“默”。

1.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目:瞪视

B.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称:合适

C.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去:前往

D.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过:拜访

2.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②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B.①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 ②言足下予太子也

C.①愿因先生得结交于荆卿 ②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D.①然其为人沉深好书 ②嘉为先言于秦王日

3.下列语句分为四组,全部表现荆轲“为人沉深”的一项是( )。

①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

②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

③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

④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⑤愿足下过太子子宫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⑤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传记一开始先用几段文字交代荆轲的身世籍贯,从文中可知,荆卿是燕国人对他的称呼。

B.荆轲与盖聂论剑,盖聂对他怒目而视;与鲁勾践玩博戏,鲁勾践发怒呵斥,都反衬了他的隐忍。

C.荆轲与屠狗者、高渐离的交往,特别是酒后在街上狂歌哭笑,表现了荆轲想报仇而不得的苦恼。

D.燕国隐士田光知道荆轲不是一个平庸之人,当太子丹想通过田光结识荆轲时,田光就推荐了他。

5.断句与翻译。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荆 轲 嗜 酒 日 与 狗 屠 及 高 渐 离 饮 于 燕 市 酒 酣 以 往 高 渐 离 击 筑

荆 轲 和 而 歌 于 市 中 相 乐 也 已 而 相 泣 旁 若 无 人 者。

(2)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②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参考答案

1.C

2.B

3.A

4.C

5.示例: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示例:①派去的人回来报告,盖聂说:“本来就该走了,刚才我用眼睛瞪他,他害怕了!”②燕国、秦国势不两立,希望先生在这个问题上用心思考。

【翻译】

荆轲是卫国人,他的祖先是齐国人,后来迁移到卫国,卫国人称呼他庆卿。到燕国后,燕国人称呼他荆卿。

荆卿喜爱读书、击剑,凭借着剑术游说卫元君,卫元君没有任用他。此后秦国攻打魏国,设置了东郡,把卫元君的旁支亲属迁移到野王。

荆轲漫游曾路经榆次,与盖聂谈论剑术,盖聂对他怒目而视。荆轲出去以后,有人劝盖聂再把荆轲叫回来。盖聂说:“刚才我和他谈论剑术,他谈的有不甚得当的地方,我用眼瞪了他;去找找看吧,我用眼瞪他,他应该走了,不敢再留在这里了。”派人到荆轲住处询问房东,荆轲已乘车离开榆次了。派去的人回来报告,盖聂说:“本来就该走了,刚才我用眼睛瞪他,他害怕了。”

荆轲漫游邯郸,鲁句践跟荆轲士博戏,争执博局的路数,鲁句践发怒呵斥他,荆轲却默无声息地逃走了,于是不再见面。

荆轲到燕国以后,喜欢上一个以宰狗为业的人和擅长击筑的高渐离。荆轲特别好饮酒,天天和那个宰狗的屠夫及高渐离在燕市上喝酒,喝得似醉非醉以后,高渐离击筑,荆轲就和着拍节在街市上唱歌,相互娱乐,不一会儿又相互哭泣,身旁像没有人的样子。荆轲虽说混在酒徒中,可以他的`为人却深沉稳重,喜欢读书;他游历过的诸侯各国,都是与当地贤士豪杰德高望众的人相结交。他到燕国后,燕国隐士田光先生也友好地对待他,知道他不是平庸的人。

过了不久,适逢在秦国作人质的燕太子丹逃回燕国。太子说:“希望能通过先生和荆卿结交,可以吗?”田光说:“遵命。”于是即刻起身,急忙出去了。太子送到门口,告诫说:“我所讲的,先生所说的,是国家的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田光俯下身去笑着说:“是。”田光弯腰驼背地走着去见荆卿,说:“我和您彼此要好,燕国没有谁不知道,如今太子听说我盛壮之年时的情景,却不知道我的身体已力不从心了,我荣幸地听他教诲说:‘燕国、秦国誓不两立,希望先生留意。’我私下和您不见外,已经把您推荐给太子,希望您前往宫中拜访太子。”荆轲说:“谨领教。

篇3:《刺客列传》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4题。

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以屠为事。

久之,濮阳严仲子事韩哀侯,与韩相侠累有郤。严仲子恐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至齐,齐人或言聂政勇敢士也,避仇隐于屠者之间。严仲子至门请,数反,然后具酒自畅聂政母前。

久之,聂政母死。既已葬,除服,聂政曰: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而严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臣之所以待之,至浅鲜矣,未有大功可以称者,而严仲子奉百金为亲寿,我虽不受,然是者徒深知政也。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己者用。乃遂西至濮阳,见严仲子曰: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不幸而母以天年终。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请得从事焉!严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韩相侠累,侠累又韩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多,居处兵卫甚设,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其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聂政曰:韩之与卫,相去中间不甚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是韩举国而与仲子为仇,岂不殆哉!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

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2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 如:到去

B.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 枉:白白地

C.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 要:邀请

D.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 就:完成

2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聂政士为知己者死侠义性格的一组是 ( )

①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 ②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

③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④避仇隐于屠者之间

⑤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 ⑥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

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聂政在作为一名刺客以前是以屠宰为业的,他之所以与母亲等人逃跑到齐国去,是因为他杀了人后为了躲避仇敌的报复。

B.聂政被严仲子看中,是因为严仲子在齐国访求能向韩相侠累报仇的人时,有人向他介绍了有勇气、有胆量的聂政这个人。

C.聂政之所以愿意去刺杀侠累,原因是严仲子登门拜访以及来往几次后,备下酒席,亲自向聂政母亲敬酒的举动打动了他。

D.聂政是市井小民,面对身为卿相的严仲子的真诚请求,他非常激动,于是不顾亲友的反对和阻拦,毅然前去刺杀了侠累。

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

译文:

(2)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

译文:

【参考答案】

2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答案 B解析 枉应解释为屈尊。

2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聂政士为知己者死侠义性格的一组是 ( )

答案 A解析 ④指刺客的特点;⑤说的是严仲子;⑥指聂政的聪明、机智。

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答案 D解析 于是不顾亲友的反对和阻拦与事实不符。

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 (1)一位贤者,因感愤于一点小的仇恨,而亲近信赖一个穷困鄙陋的小民,我聂政哪能对此独独不吭一声、毫无反应就算了呢!(2)于是谢绝了车骑随从,聂政辞别严仲子,独自一人启程前往。

【参考译文】

聂政,轵邑深井里人。因为杀了人,为了躲避仇敌,于是和母亲、姊姊一起到了齐国,以屠宰为业。

隔了很久,濮阳严仲子在韩哀侯朝中供职,与韩相侠累结下怨仇。严仲子怕侠累杀他,逃离韩国,到处访求能向侠累报仇的人。来到齐国,齐国有人谈到聂政,说他是个有勇气有胆量的人,因为避仇而隐身在屠户中间。严仲子登门拜访,来往几次后,备下酒席,亲自向聂政母亲敬酒。

过了很久,聂政的母亲去世了。埋葬已毕,在除去丧服之后,聂政说道:唉!我聂政不过是个市井小民,鼓刀屠宰;而严仲子是诸侯的卿相,却不远千里,屈尊来和我结交。我待他极为淡薄,没有什么大功可以和他所待我的相称,而严仲子又奉上百金为我母亲祝寿,我纵然没有接受,但他这样做,只是说明他对我是知遇很深的。一位贤者,因感愤于一点小的仇恨,而亲近信赖一个穷困鄙陋的小民,我聂政哪能对此独独不吭一声、毫无反应就算了呢!再说前些时候他来邀请我,我只是因为老母尚在。(没有答应他。)现在老母享尽天年,我将要为知己的人效力了。于是西行来到濮阳,见严仲子,说道:前些时候我所以没有答应您仲子,只是因为我母亲尚在;现在不幸母亲已经享尽天年去世了。仲子想要报仇的对象是谁?请让我来办理此事吧!严仲子便详细地告诉他说:我的仇人是韩相侠累,侠累又是韩国国君的.小叔父,他们宗族的人很多,居处警卫十分严密,我想派人刺杀他,但始终没有人能办成。现在幸蒙足下不弃,请允许我加派一些可以做您帮手的车骑壮士一同去。聂政说:韩国和卫国,中间相距不很远,如今要去刺杀人家的国相,这位国相又是国君的亲属,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不能多派人去,人员一多,不可能不发生失误,发生了失误,机密就会泄露,机密一泄露,则韩国全国便会和仲子结仇,这岂不危险吗!于是谢绝了车骑随从,聂政辞别严仲子,独自一人启程前往。

聂政自带利剑到了韩国,韩相侠累正坐在府上,手持兵器侍卫他的人很多。聂政径直闯了进去,上阶刺杀了侠累,两旁的人顿时大乱。聂政大声呼喝,击杀数十人,然后自己削烂面皮,挖出眼珠,破肚出肠,随即死去。

篇4:《刺客列传》阅读答案

专诸者,吴堂邑人也。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吴也,知专诸之能。伍子胥既见吴王僚,说以伐楚之利。吴公子光曰:“彼伍员,父兄皆死于楚而员言伐楚,欲自为报私仇也,非能为吴。”吴王乃止。伍子胥知公子光之欲杀吴王僚,乃曰:“彼光将有内志,未可说以外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

光之父曰吴王诸樊。诸樊弟三人:次曰余祭,次曰夷眛,次曰季子札。诸樊知季子札贤而不立太子,以次传三弟,欲卒致国于季子札。诸樊既死,传余祭。余祭死,传夷眛。夷眛死,当传季子札;季子札逃不肯立,吴人乃立夷眛之子僚为王。公子光曰:“使以兄弟次邪,季子当立;必以子乎,则光真嫡嗣,当立。”故尝阴养谋臣以求立。

光既得专诸,善客待之。九年而楚平王死。春,吴王僚欲因楚丧,使其二弟公子盖余、属庸将兵围楚之灊;使延陵季子于晋,以观诸侯之变。楚发兵绝吴将盖余、属庸路,吴兵不得还。于是公子光谓专诸曰:“此时不可失!不求何获?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专诸曰:“王僚可杀也。母老子弱,而两弟将兵伐楚,楚绝其后。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公子光顿首曰:“光之身,子之身也。

四月丙子,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阖闾乃封专诸之子以为上卿。

《史记?刺客列传》

[注]灊(qián):古水名,在今四川境内。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王僚欲因楚丧 趁着

B.乃进专诸于公子光 进见

C.公子光详为足疾 通“佯”,假装

D.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 排列

【小题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

A.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

B.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

C.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

D.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伍子胥欲为父兄报仇劝吴王攻楚,公子光反对攻楚是因为他觊觎吴国的权柄。

B.楚平王殁,趁楚国丧之际,吴王派兵攻取楚、晋,导致国内人力物力匮乏,给了公子光可乘之机。

C.吴王诸樊,为能让贤于其弟季子札,不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其后,夷眛之子僚为王,这引起了公子光的不满。

D.公子光自立后,封专诸之子为上卿,这是因为专诸不惜以牺牲自己为代价而刺杀了吴王僚。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彼光将有内志,未可说以外事。

(2)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1)公子光有在国内夺取王位的企图,现在还不能劝说他向国外出兵。

(2)当前吴军在外被楚国围困,而国内没有正直敢言的忠臣。这样王僚还能把我们怎么样呢?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浅易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标点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读多背,形成语感。有了一定的语感,读到该停顿之处,就会自然而然地停顿,不必苦思。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专诸,是吴国堂邑人。楚国大将伍子胥因父兄被楚王枉杀,逃离楚国来到吴国,知道专诸有本领。伍子胥进见吴王僚后,用攻打楚国的好处劝说他。这时吴王僚的堂兄公子光说:“那个伍员,父亲、哥哥都是被楚国杀死的,伍员才讲攻打楚国,他这是为了报自己的私仇,并不是替吴国打算。”吴王就不再议伐楚的事。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打算杀掉吴王僚,暗自思量:“公子光有在国内夺取王位的企图,现在还不能劝说他向国外出兵。应当先帮助公子光继承王位。”于是就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光。

公子光的父亲是吴王诸樊。诸樊有三个弟弟:按兄弟次序排,大弟弟叫余祭,二弟弟叫夷眛,最小的弟弟叫季子札。诸樊知道季子札贤明,就不立太子,想依照兄弟的次序把王位传递下去,最后好把国君的位子传给季子札。诸樊死去以后王位传给了余祭。余祭死后,传给夷眛。夷眛死后本当传给季子札,季子札却逃避不肯立为国君,吴国人就拥立夷眛的儿子僚为国君。公子光说:“如果按兄弟的次序,季子札当立;如果一定要传话,那么我才是真正的嫡子,应当立我为君。”所以他常秘密地供养一些有智谋的人,以便靠他们的帮助取得王位。

公子光得到专诸以后,像对待宾客一样地好好待他。吴王僚九年,楚平王死了。这年春天,吴王僚想趁着楚国办丧事的时候,派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盖余、属庸率领军队包围楚国的谮城,派延陵季子到晋国,用以观察各诸侯国的动静。楚国出动军队,断绝了吴将盖余、属庸的后路,吴国军队不能归还。这时公子光对专诸说:“这个机会不能失掉,不去争取,哪会获得!况且我是真正的继承人,应当立为国君,季子即使回来,也不会废掉我呀。”专诸说:“王僚是可以杀掉的。母老子弱,两个弟弟带着军队攻打楚国,楚国军队断绝了他们的后路。当前吴军在外被楚国围困,而国内没有正直敢言的忠臣。这样王僚还能把我们怎么样呢。”公子光以头叩地说:“我公子光的身体,也就是您的身体,您身后的事都由我负责了。”

这年四月丙子日,公子光在地下室埋伏下身穿铠甲的武士,备办酒席宴请吴王僚,王僚派出卫队,从王宫一直排列到公子光的家里,门户、台阶两旁,都是王僚的亲信。夹道站立的侍卫,都举着长矛。喝酒喝到畅快的时候,公子光假装脚有毛病,进入地下室,让专诸把匕首放到烤鱼的肚子里,然后把鱼进献上去。到王僚跟前,专诸掰开鱼,趁势用匕首刺杀王僚,王僚当时就死了。侍卫人员也杀死了专诸,王僚手下的人一时混乱不堪。公子光放出埋伏的武士攻击王僚的部下,全部消灭了他们,于是自立为国君,这就是吴王阖闾。阖闾于是封专诸的儿子为上卿。

篇5:《刺客列传》阅读答案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①。鲁庄公惧,乃献遂邑②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③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④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⑤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⑥,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注:①败北:战败。②遂邑:今山东宁阳县。③柯:齐邑,今山东阳谷县阿城镇。④坏:倒塌。⑤北面:面朝北。⑥快:快意。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 以勇力事鲁庄公。( ) ②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

③北面就群臣之位。( ) ④欲倍其约(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

① 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

② 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11.通读全文,你认为曹沫这个人物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参考答案:

9.①替……做事(或侍奉)

②结盟(会盟或订约)

③就:趋向,回到。④倍:通“背”,违背(每空1分,共4分)

10.①曹沫是鲁国的将领,与齐国作战,三战三败。

②在诸侯中失去信义,失去各国的帮助,不如给他。(每句2分,共4分)

11.具有胆气过人,精于谋划,以死卫国的性格特点。(言之有理即可)(2分)

篇6:《刺客列传》阅读答案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

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史记刺客列传》)

1.对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赵襄子最怨智伯(抱怨)?

A.

襄子如厕(到,前往) ?

居顷之(居住,住下)?

B.

委质而臣事襄子(通“贽”,进见之礼)?

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列罪状以责之)?

C.

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埋没,遮掩)?

今日之事,臣固伏诛(服罪)?

D.

则虽死不恨(仇恨,痛恨)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①则吾魂魄不愧矣 ②欲为智伯报仇?

③左右欲诛之 ④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其友为泣曰 ?

不足为外人道也

B. 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C.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D.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4.对下面四个句子分句间的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 ②襄子如厕,心动?

③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 ④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A.①②相同 B.③④相同 C.①③相同 D.②④相同

5.关于文章内容的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豫让信奉“士为知己者死”的人生信条,智伯对于他有知遇之恩,所以他想方设法要为之复仇。对于这种“义”,赵襄子也是赏识的

B.豫让改名换姓,入赵襄子宫中修治厕所领着刺客埋伏在其中,但被赵襄子发现,未能成功

C.豫让埋伏在赵襄子出行必经的桥下企图行刺,又被擒获。这一次遭到襄子的严厉斥责:“你这是自以为得计啊,我不再放过你了。”?

D.豫让伏剑自杀前作了最后一搏,三次跳起来向赵襄子扑去,但只是刺破了赵襄子的衣裳,最终未能替智伯报仇

6.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2)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参考答案】

1.C(A.“怨”:“痛恨;B.“居”:相隔、间隔,“质”:身体、自身;?D.“恨”:遗憾。)

2.B(“左右”指君王的随侍近臣;“众人”谓普通人、一般人。) 3.B(介词,“凭着”/连词,用如“而”,表示承接关系;A.介词,“对”“向”;C.连词,表示逆接,可译为“原来”;D.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4.D(②④均为承接关系,①为因果关系,③为并列关系。)?

5.A(B.“领着刺客埋伏在其中”不符合文意;C.赵襄子所说斥责之言不符合文意;D.关于豫让“最后一搏”的具体表述不符合文意。)?

6.(1)但是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打算使做臣子而心怀二意来侍奉自己君王的天下后世之人问心有愧啊

(2)至于智伯,像对待国家栋梁一样对待我,因此我就像国家栋梁(报效君上)一样报效他。

【参考译文】?

豫让是晋人。过去曾经侍奉范氏、中行氏,但并不出名。他转而离开侍奉智伯,智伯对他很是尊重宠信。智伯讨伐赵襄子时,赵襄子与韩、魏两家合谋灭了智伯;灭智伯之后三家瓜分了他的地盘。赵襄子最痛恨智伯,将他的脑壳施以油漆之后作为饮酒之器。豫让逃到山中,发誓说:“咳!士人应该为知己者效死,女子则为喜欢自己的人打扮。现今智伯赏识我,我一定要替他复仇而万死不辞,来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我的灵魂才能无憾无愧!”于是他改名换姓扮作刑徒,入赵襄子内宫修治厕所,怀中藏着匕首,打算刺杀赵襄子。赵襄子到厕所去时,内心有所警觉,让人拿下修治厕所的刑徒讯问,原来是豫让,怀中藏着兵器,说:“我要替智伯报仇。”侍卫随从们打算杀了他,但襄子说“他是个仁义之人,我且网开一面吧。再说智伯死后没有后裔,他的臣子却打算替他报仇,这是天底下难得的贤者啊。”最终放了豫让

过了不久,豫让在身上施油漆造成恶疮,吞下炭块使声音喑哑,使别人看不出自己的本来模样。在街市上行乞,连他的妻子也认不出他。去见朋友,朋友认出了他:“你不是豫让吗?”豫让回答:“正是。”朋友对着他掉泪说道:“凭着您的才干,委身而侍奉襄子,襄子必亲近宠幸你,亲近宠幸你,那么你就能够做你想做的事,难道不是易如反掌吗?何必然摧残自己,想以这种方式求得报复襄子,不是实在太难了吗?”豫让说:“委身臣事他人却谋求杀了他,这是心怀二意以侍奉自己的君上啊。再说我要做的事是极其困难的!但是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打算使做臣子而心怀二意来侍奉自己君王的天下后世之人问心有愧啊。”?

朋友离开后不久,襄子要出行,豫让潜伏在他要经过的桥下。襄子到了桥头,马受惊了。襄子说:“这一定是豫让(埋伏在此)。”派人拿问,果然是豫让。于是襄子就指着豫让说:“您不是曾经侍奉范氏、中行氏吗?智伯将他们都灭了,你却不替他们报仇,却反而委身做智伯之臣,智伯也已经死去了,但你为什么偏偏要如此迫切地替他报仇呢?”豫让说:“我侍奉范氏、中行氏,范氏、中行氏都像看待常人那样对待我,因此我就像常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像对待国家栋梁一样对待我,因此我就像国家栋梁(报效君上)一样报效他。”襄子感慨叹息,流着泪说:“豫让先生啊,您为智伯尽忠,已尽到了君臣的名分,而我宽恕先生也已经够了。先生您好自为之吧,我不再释放你了。”让士卒将豫让围了起来。

豫让说:“我听说圣明之主不埋没他人的美德,忠臣有为君臣大义而死的义务。先前你已经宽免了我,普天之下没有谁不称颂你的美德。今天这事,我当然认罪,但是我希望得到你穿的衣裳用剑刺击,用来表达我替智伯报仇之意,那么我虽死而无遗憾。我并不敢奢望,只是斗胆说说我的心里话。”于是襄子深深地赞许豫让,就让人拿着衣裳给豫让。豫让拔剑三次跃起击刺襄子之衣,说:“九泉之下我可以报答智伯了。”于是用剑自杀了。豫让赴死之日,赵国志士听说了,全都为豫让而泪流滂沱

篇7:《刺客列传》阅读答案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为将.

齐恒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恒公与庄公既盟于台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恒公,恒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恒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恒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恒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1、解释下列词语

齐恒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许 曹沫投其匕首 投()

颜色不变 颜色() 谷欠倍其约 倍()

、下列句子中词语相同的是()

A、乃献遂邑之地以和中 以

可以一战 以

B、恒公与庄公既盟于台上 既

既克,公问其故 既

C、于是恒公乃遂割鲁侵地 遂

遂逐齐师 遂

D、君其图之 其

吾视其辙乱 其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为将.

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4、上文表现了曹沫怎样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

1、许,许诺,允许的意思

投,扔,投掷的意思

颜色,面部表情的意思

倍 通假字 背 背叛的意思 背约也就是毁约

2、C

3、鲁庄公害怕了,就献出遂邑来求和.还继续让曹沫任将军.

贪图小的利益用来求得一时的快意,就会在诸侯面前丧失信用,失去天下人对您的支持,不如归还他们的失地.

4、性格特征 忠义勇敢,爱国,机智的大将

篇8:刺客列传阅读答案

刺客列传阅读答案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①。鲁庄公惧,乃献遂邑②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③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④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⑤就⑥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⑦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⑧,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注:①败北:战败。②遂邑:今山东宁阳县。③柯:齐邑,今山东阳谷县阿城镇。④坏:倒塌。⑤北面:面朝北。⑥就:趋向,回到。⑦倍:通“背”,违背。⑧快:快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以勇力事鲁庄公。( )

②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

②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3.通读全文,你认为曹沫这个人物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案

1.①替……做事(或侍奉) ②结盟(会盟或订约)

2.①曹沫是鲁国的将领,与齐国作战,三战三败。 ②在诸侯中失去信义,失去各国的`帮助,不如给他。

3.具有胆气过人,精于谋划,以死卫国的性格特点。

篇9:史记刺客列传聂政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史记刺客列传聂政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4题。

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以屠为事。

久之,濮阳严仲子事韩哀侯,与韩相侠累有郤。严仲子恐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至齐,齐人或言聂政勇敢士也,避仇隐于屠者之间。严仲子至门请,数反,然后具酒自畅聂政母前。

久之,聂政母死。既已葬,除服,聂政曰:“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而严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臣之所以待之,至浅鲜矣,未有大功可以称者,而严仲子奉百金为亲寿,我虽不受,然是者徒深知政也。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己者用。”乃遂西至濮阳,见严仲子曰:“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不幸而母以天年终。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请得从事焉!”严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韩相侠累,侠累又韩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多,居处兵卫甚设,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其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聂政曰:“韩之与卫,相去中间不甚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是韩举国而与仲子为仇,岂不殆哉!”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

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2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 如:到…去

B.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 枉:白白地

C.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 要:邀请

D.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 就:完成

2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聂政“士为知己者死”侠义性格的一组是 ( )

①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 ②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

③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④避仇隐于屠者之间

⑤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 ⑥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

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聂政在作为一名刺客以前是以屠宰为业的,他之所以与母亲等人逃跑到齐国去,是因为他杀了人后为了躲避仇敌的报复。

B.聂政被严仲子看中,是因为严仲子在齐国访求能向韩相侠累报仇的人时,有人向他介绍了有勇气、有胆量的聂政这个人。

C.聂政之所以愿意去刺杀侠累,原因是严仲子登门拜访以及来往几次后,备下酒席,亲自向聂政母亲敬酒的举动打动了他。

D.聂政是市井小民,面对身为卿相的严仲子的真诚请求,他非常激动,于是不顾亲友的反对和阻拦,毅然前去刺杀了侠累。

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

译文:

(2)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

译文:

【参考答案】

2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答案 B解析 “枉”应解释为“屈尊”。

2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聂政“士为知己者死”侠义性格的一组是 ( )

答案 A解析 ④指刺客的特点;⑤说的是严仲子;⑥指聂政的聪明、机智。

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答案 D解析 “于是不顾亲友的反对和阻拦”与事实不符。

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 (1)一位贤者,因感愤于一点小的仇恨,而亲近信赖一个穷困鄙陋的小民,我聂政哪能对此独独不吭一声、毫无反应就算了呢!(2)于是谢绝了车骑随从,聂政辞别严仲子,独自一人启程前往。

【参考译文】

聂政,轵邑深井里人。因为杀了人,为了躲避仇敌,于是和母亲、姊姊一起到了齐国,以屠宰为业。

隔了很久,濮阳严仲子在韩哀侯朝中供职,与韩相侠累结下怨仇。严仲子怕侠累杀他,逃离韩国,到处访求能向侠累报仇的人。来到齐国,齐国有人谈到聂政,说他是个有勇气有胆量的人,因为避仇而隐身在屠户中间。严仲子登门拜访,来往几次后,备下酒席,亲自向聂政母亲敬酒。

过了很久,聂政的母亲去世了。埋葬已毕,在除去丧服之后,聂政说道:“唉!我聂政不过是个市井小民,鼓刀屠宰;而严仲子是诸侯的卿相,却不远千里,屈尊来和我结交。我待他极为淡薄,没有什么大功可以和他所待我的`相称,而严仲子又奉上百金为我母亲祝寿,我纵然没有接受,但他这样做,只是说明他对我是知遇很深的。一位贤者,因感愤于一点小的仇恨,而亲近信赖一个穷困鄙陋的小民,我聂政哪能对此独独不吭一声、毫无反应就算了呢!再说前些时候他来邀请我,我只是因为老母尚在。(没有答应他。)现在老母享尽天年,我将要为知己的人效力了。”于是西行来到濮阳,见严仲子,说道:“前些时候我所以没有答应您仲子,只是因为我母亲尚在;现在不幸母亲已经享尽天年去世了。仲子想要报仇的对象是谁?请让我来办理此事吧!”严仲子便详细地告诉他说:“我的仇人是韩相侠累,侠累又是韩国国君的小叔父,他们宗族的人很多,居处警卫十分严密,我想派人刺杀他,但始终没有人能办成。现在幸蒙足下不弃,请允许我加派一些可以做您帮手的车骑壮士一同去。”聂政说:“韩国和卫国,中间相距不很远,如今要去刺杀人家的国相,这位国相又是国君的亲属,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不能多派人去,人员一多,不可能不发生失误,发生了失误,机密就会泄露,机密一泄露,则韩国全国便会和仲子结仇,这岂不危险吗!”于是谢绝了车骑随从,聂政辞别严仲子,独自一人启程前往。

聂政自带利剑到了韩国,韩相侠累正坐在府上,手持兵器侍卫他的人很多。聂政径直闯了进去,上阶刺杀了侠累,两旁的人顿时大乱。聂政大声呼喝,击杀数十人,然后自己削烂面皮,挖出眼珠,破肚出肠,随即死去。

篇10:史记刺客列传读后感

史记刺客列传读后感

我喜欢看这本书,这是一本划时代的史诗巨作。我们所熟知的本纪、世家、列传、表等一系列的名词皆是太史公的首创。鲁迅先生眼中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特别喜欢刺客列传,当我再次翻开这本书,我又有了和以前不同的感受。

记得专诸吗,这个有史以来第一位刺客让世人记住了他。由于形式的神秘和危险,由于人在行动中爆发出的个性和勇敢,这种行为已经经常呈着一种异样的美。事发之日,一把刀子被秘密的烹煮与鱼腹中。专诸乔装献鱼,进入宴席,掌握着千钧一发,使怨主吴王僚丧命。这在古代的东方树立了极端的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

书又被我翻了几页。展现在我面前的是那个果断决绝的要离。这个身高不过五尺的男人却显现了他的高大形象。这也许就是侠客的义吧。这一次的主角把他的前辈的开创发展到惊心动魄。杀妻断臂,为求接近公子庆忌。滔滔的江水淹没了要离的腾腾杀气。一柄长长的画戟就让庆忌的生命走到了终点。

这是另一个悲壮的故事,让我们知道了埋藏了几千年的侠义。司马迁并没有因为刺客的卑微而为统治者去取舍。他的一笔,不仅是异端的死者名垂后世,要是自己的着作得到杀青压卷。

历史的轮子又滚到了豫让。他不仅以个人对抗强权的威武活剧,而且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赵襄子脱下了贵族的华美的衣服,给豫让完成生命的绝唱。这是古代史上形式和仪式的伟大胜利。

荆轲不是一个有声望的公卿贵族,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然一位剑术不精的普通游侠却留下一段惊世之举-刺秦。就连一代霸王项羽远观秦始皇,也仅仅感慨“彼可取而代之。 易水河边,高渐离的筑声显出几分悲凉,一个高大的背影低声吟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历史的车轮并停止,雄才大略的始皇帝依旧一统山河。

费孝通先生曾说过“既然喜欢读,不妨多读读”。谨以此文,缅怀忍辱负重的太史公。()

篇11:史记刺客列传读书笔记

于中国而言,忠良死节之士定如繁星一般闪亮夺目。”就车而去,终已不顾”的荆轲或许内心中惟念家国,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聂政在完成刺杀后为使姐姐不受牵连便将尖刀指向自己,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多次刺杀但最终失败的豫让,被重兵包围之时请求得到大王的衣服,拔剑三跃而击之,遂伏剑自杀。;面对齐国国君,曹沫毅然上前挟持桓公,毫无惧色,逼迫齐归还鲁多次战败失去的土地。虽不及荆,聂二人那样失去性命,但亦不失为一位视死如归之士……

《刺客列传》中一共描写了五个刺客,“人气”最高,但业绩最低的就是荆轲了。荆轲是刺杀最没有成效的一个。刺秦不但一无所获,反而损失惨重,不仅丢了自己的性命,还丧失了燕国督亢地区图,樊於期的性命也白白搭了进去。荆轲刺杀秦王失败,可能是他剑术不精,可能是失去了帮手,也可能是想要效仿曹沫挟持齐桓公一样挟持秦王。荆轲可以要挟秦王,做出对燕国有利的事,如若不成,再刺杀也来得及,可是事情连第一步都没有进展成功,他就被秦侍卫所杀。荆轲为人慷慨,临行前,燕太子,高渐离等人为他送行的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体现了荆轲刺杀秦王的决心。可能荆轲的脑子里想法太多,到底是刺杀还是挟持,让他犹豫不决,最终成了遗憾。或许他“感情用事”不适合当刺客,如果他果断一点,就会成功。司马迁这样评价到“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又言荆轲伤秦王,皆非也。使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明也。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我们听过杜甫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却也曾见过辛弃疾笔下的”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呼唤英雄似乎是那个时代的声音。而今,时代变迁,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或许只是因为时代没有给当代人一个人去抛头颅洒热血,杀身成仁、英勇就义、慷慨赴死的机会,但我想这绝不意味着是英雄的缺失,而是当代的英雄们就在我们身边默默的奉献着。指挥交通的交警,城市美化的环卫工,奔波大家小巷的外卖员,建筑城市的工人……不正是他们这些人才撑起了我们的这座城吗?或许并没有那样的光彩夺目,但着实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面对有无英雄的质疑,是否又像食马者与千里马那样呢?正如太史公言曰: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