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寒地设计一直处于抵抗气候的被动局面,而疏于对环境品质和状态的关注。文中提出积,并从冰雪行为环境的积极转化、寒冷感知环境的积极补偿和寒地文化环境的积极塑造三种途径进行阐述,希望提升寒地人居环境品质,塑造美好的寒地生活体验。
【关键词】积极设计;冰雪转化;寒冷补偿;文化塑造
寒地地域广阔,气候严酷,寒地建成环境研究一直具有重要且独特的地位。在对抗寒冷气候的过程中,寒地建筑长期处于被动、封闭、保守的状态,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品质需求。面对当代语境,寒地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和方式创造幸福人居体验,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因此文中探讨以积极化的设计思想引导寒地建成环境设计,挖掘寒地特色价值,让寒地焕发出独有的魅力和生机。
1从消极到积极———寒地建成环境的意识转变
20世纪末,人居环境品质开始受到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城镇建设的着眼点也从效率优先转向品质更新。如健康城市理念[1]关注人、环境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包容性城市[2]强调社会多样性和公平平等;恢复性环境[3]重视对人群心理状态的恢复;城市风貌塑造[4]强调立足地域文脉,增强文化自信。可见人居建成环境的意义在完成资源集聚后进入了品质调控的升级阶段,逐渐转向完善、幸福、可持续的发展目标。而我国大部分寒地城市受到寒冷气候和地缘劣势的制约,城市活力欠缺,环境品质较差,发展相对滞后,东北很多小城市成为了人才严重流失的收缩城市[5]。这种局面虽然受经济环境影响很大,但从设计角度来看也仍有很多提升空间。例如冬季户外活动场地严重缺失;地域意识淡薄缺乏寒地特色;设计语素粗糙城市品质拙劣;人性关怀缺失导致空间失能等。而导致这种结果主要是由于寒地建成环境设计缺少积极的设计态度,设计手法被动粗放,从而造成了消极沉寂的状态。这种被动的现状亟需被一种积极的设计力量和有品质的日常环境来瓦解,以此重塑寒地生活积极体验。
2寒地建成环境积极化设计内涵阐述
面对寒冷,人们既往的态度主要是抵御,以封闭应对寒冷。北国的寒冷气候虽降低了舒适性却也创造了四季分明的环境体验和冬季独有的生活方式。原生环境限定了基础生存条件,然而这些条件往往具有双面性,北美印第安人崇尚冬季,认为地球母亲披上了一条白毯,在净化、更新和再生[6]。可见,其究竟是难以平衡的先天劣势还是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取决于人们的态度积极与否。而我国目前对于寒地的态度存在消极和偏见,缺乏欣赏与热爱。因此,寒地建成环境的积极化设计,是倡导正确认识寒地价值,积极利用寒地资源、积极补偿不利因素、积极挖掘在地文化,从而塑造积极的寒地行为、寒地感知和寒地文化。在态度上由被动的回避转为主动的回应,将寒地精神融入日常生活见图1。
2.1促进积极行为环境
寒冷气候制约了寒地居民的冬季日常生活。人们冬季在户外的停留意愿降低,在室内的停留时间增长,步行、自行车等慢行出行方式也受到了阻碍。这种相对静止而封闭的生活状态不利于机体健康,也带来了消极的生活体验。建成环境设计是帮助人们与气候相处的中间介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因此积极设计的第一重内涵就是通过对寒地环境要素的积极调控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削弱寒风与冰雪带来的行为阻碍,提升人们冬季活动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2.2建立积极感知环境
寒地居民有3~6个月的时间要生活在冬季,严酷的气候和萧条的城市景观和都会对情绪和心理感受产生负面影响[7],因此提供积极的感知环境十分必要。根据KANO需求理论[8]层次可知,魅力型需求可以大大提高使用者的满意度。而对于寒地环境来说,其环境感知便属于对主观感受具有高加成效果的魅力型需求,可以很大程度提高使用者的愉悦感,从而让人对所处的环境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积极设计的第二重内涵,就是强调用积极的设计语素对冲不利环境因素,塑造有美感、愉悦的感知环境,而不是以对抗的态度堆砌单调无趣、令人乏味的空间。
2.3塑造积极文化环境
积极设计的另一重内涵,是通过设计为空间赋能,塑造积极的寒地文化。尤其在千城一面、全球同质的当代,地方特色的严重同化带来了一场文明流失[9]。文化传承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根基,塑造着地方底蕴和文化自信;更是拉动资本、吸引人才的强大动力,对寒地经济活力和社会活力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寒地城市普遍地缘劣势明显,无论从GDP等经济环境,还是人才吸引和创新环境,均位于全国后列[10]。而世界上很多寒地城市,如纽约、芝加哥、埃德蒙顿、哥本哈根、奥斯陆等,并没有被寒冷所牵制,反而根植寒地文脉孕育了鲜活的生命力。积极化设计的第三重内涵,就是凝聚寒地场所精神,树立并传播健康积极的寒地文化。
3寒地建成环境积极化设计
3.1冰雪行为环境的积极转化
冰雪气候是寒地的一大制约因素,其限制了寒地居民与户外空间的接触,也对行为选择和出行效率产生了极大影响,导致了寒地冬季行为的消极。因此,寒地建成环境积极化设计的路径之一就是对冰雪行为环境进行积极转化,充分利用冰雪的使用价值、娱乐价值和观赏价值,减弱冰雪对生活的负面效应。首先,需要营造适应冰雪气候的日常出行系统。如加拿大埃德蒙顿市在城市道路系统中增加了“白道”系统(可以用雪橇、雪板等作为交通方式的道路),并可以在地图系统中查询到开放可用的白道信息,将冰雪滑行作为一种全新的冬季出行方式见图2(a);埃市还建立了市区到近郊河谷区、周边公园和冰雪活动场地的快速通道和班车,促进户外场所的易达性;并推出了加热的巴士站台座椅,在低温天气时实施随上随下的公交政策避免行人在寒冷中等待见图2(b)。在奥地利如阿尔伯格(Arlberg)的一些冰雪小镇,还采用雪板和缆车等易于在雪地通行的日常交通方式,塑造了适应冰雪气候且高效的交通方式[11]。以上国外经验为我国提供了借鉴意义,但由于国内外城市形制不同,也需要根据我国不同城市状况分类讨论。在我国已建成大中型城市中,重新拓路难度大,不适宜大规模增加“白道”系统,只能在人行系统预留充足的情况下进行重新划分,或在公交线路的选取和停靠方式上进行优化;而对于新建城区,则可以考虑在道路规划初期加入“白道”,从而增加出行行为选择,促进冬季绿色出行;在郊外地区的新建小镇中,空间密度低,也可以尝试纳入“白道”甚至缆车作为日常出行选择,应对冰雪路面带来的出行困难。其次,营造适合寒冷气候的户外活动场地,可以大大丰富冬季活动的多样性和娱乐性。埃德蒙顿市在“为冬季之爱———塑造世界级冬季城市战略”[12]中,制定了众多冬季户外活动空间计划。政府积极开发公共场所,并免费提供社区滑冰场、城市越野雪道、城市公共冰道等户外娱乐场所;同时在市内和近郊设置公共停留点,并向公众提供火炉、毯子、烧烤架、卫生间等公共设施,促进市民的户外活动机会;推出“露台文化”和“后院文化”政策,将住宅或公寓中的露台和后院空间打造成具有活力的停留点,鼓励居民参与室外活动如图2(c)~图2(f)所示。以上做法也为我国冬季户外场地建设提供了借鉴。例如,可以在城市公园等公共空间预留滑冰场,在近郊徒步场地预留越野滑雪步道,将广场空间在冬季改造成冰雪娱乐场所从而改善冬季广场闲置的问题,从而形成四季不同的使用模式。另外,也可以在城市郊区建设具有寒地特色的主题小镇,为周末游、节假游等短途旅游提供便捷选择,从而增加居民的户外活动。另外,塑造可供参与的行为节点也是激活环境的重要途径。例如,哈尔滨市每年冬季都会在沿江步道和中央大街步行道上创作冰雕雪雕作品;近年来,又逐渐涌现出冰屋、雪屋等创新型冰雪建筑作为临时停靠驿站、餐点售卖亭,利用冰雪的艺术性和交互性塑造独特的城市景观和行为体验,大大促进了冬季公共活力见图2(g)、图2(h)。在拓展行为多样性方面,主要考虑拓展环境的四季使用和夜晚使用的能力,并为人群停留、休憩、交往、集会等行为提供空间支持。例如,增加街道凹空间、口袋公园,发展橱窗文化和街头经济,塑造冬季短暂停留场所和夜晚活力景观如图2(i)、图2(j)所示。
3.2寒冷感知环境的积极补偿
寒地感知环境的制约主要来自寒冷气候对身体舒适度和萧条景观对心理愉悦度的影响,为了保证积极健康的身心状态,对感知环境进行积极补偿也尤为必要。其意义是在保留原生环境有利因素的基础上,通过调和寒地环境不利因素来减弱寒地环境对身体和心理带来的不适,从而营造舒适愉悦的环境体验。首先是对身体感知的补偿。以往的寒地环境设计倾向于使用封闭沉重的建筑体量与寒冷对抗,而在积极的设计思维下,环境补偿是柔性且互利的,不应以牺牲审美和文化属性为代价。对身体感知的补偿主要在于对寒冷和冰雪的缓和。在城市结构维度上,主要遵循向阳避风的原则,通过建筑布局和体量裁削主动化解环境负面效应。例如,将主要街道设置在非冬季主导风向上;通过围合建筑布局减弱寒风侵入;采用北高南低的高度控制保证充足的得光率并减少下冲风对近地空间的干扰如图3(a)所示。在单体建筑维度上,主要通过建筑自身形体的变形拓扑实现自组织适寒。例如,对建筑形体上进行局部折叠、挖空、剪裁自然形成内凹空间,以拥抱的姿态为人们提供缓冲寒冷、停留躲靠的场所见图3(b);在建筑内部设置中庭或边庭引入阳光从而拓展各个房间的阳光获得率,形成温暖明亮的室内宜人空间,弥补人们冬季无法在室外活动的弊端见图3(c);在建筑底部塑造缓冲式近人空间系统,如通过建筑底部内收、或利用连廊形成可遮蔽的空间体系,御寒的同时也有助于塑造连贯而有韵律感的城市近地形象图3(d)。另外,冰雪导致的地面湿滑影响了空间的安全性,可以铺设砖石等摩擦系数较大的材料、在坡道台阶部分提供无障碍设计保证空间通用,减少出行风险和对特殊人群的阻碍。其次,寒地冬季由于自然要素缺乏,硬质环境主导,整体呈现出坚硬萧肃、单调乏味之感,因此也需要对心理感知环境进行积极补偿。积极的心理补偿,不是一味遮挡掩盖或生搬硬造,而是以原生环境为基底进行语素调和。在视觉感知方面可以提高色彩、形式、肌理的活跃度从而对场景进行活化,通过丰富空间肌理和层次提升空间界面的活性以调动使用者的积极情绪,调和寒地场景的乏味。例如,在场景色彩上可以利用明快的暖色提高视觉活力,如斯德哥尔摩老区沿街建筑采用砖红、中黄等暖色建筑立面作为城市主色彩,塑造了温暖明亮的城市感知见图4。也可以增加流动性元素,如自由曲线、变幻光影等打破寒地环境的凝固感,补偿肃静冷清的环境气氛。如哥本哈根的一个广场采用曲线纹理地面铺装,带来了强烈的韵律和节奏,也为场所增添了自由感和趣味感见图5。另外,还可以利用木材、砖石等自然材质调和环境质感,增添温暖亲切的知觉属性。如斯诺赫塔建筑事务所在挪威野生驯鹿观察亭中使用木材作为主要材料,并与自然形态同构,让人产生和谐统一的场景感知如图6所示。
3.3寒地文化环境的积极塑造
由于气候和经济限制,寒地建筑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经济性,而对文化和审美的表达有所忽略,导致城市整体形象落后,文化认同度也较低,重塑寒地文化环境对于提升寒地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对文化环境的积极塑造旨在立足寒地基因,呈现寒地文化原型,赋予建筑寒地精神,锚固人地情感。要塑造积极的文化环境,首先需要建立积极的建筑表达。建筑作为文化的外显语言,呈现着一个地方的文化风貌。建筑语言需要与环境进行积极的对话而非简单的拿来与拼凑。MAD建筑事务所设计的亚布力企业家论坛会议中心,将建筑形体拟态雪丘,描摹自然环境语言,使其与环境融为一体。建筑与环境仿佛在进行一场温柔的对话,以互相理解的方式沟通,传递着独属于寒地之境的纯净与苍茫。身处其中的人们,也会通过建筑表达意识到所处场景的独特属性见图7。ALA建筑事务所在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的建筑表达中,展现着外收内放的寒地之道。建筑在外部体量上保持完整连贯,在内部又营造了起伏错落的空间。聚合的体量使体型系数减少利于保温,起伏的入口与屋面又增强了建筑的动感,形成了巧妙的视觉传达。木材与玻璃的搭配让人联想到冰雪、森林等寒地意象,透明表皮的遮罩又如同隔着一层冰雪,将人带入寒地意境见图8。文化环境塑造既需要增强空间表达,也需要增强体验设计,通过政策制定、事件设计、场景设计等引导方式,加强公众参与和深度认知,从而形成健康完整的文化传播路径。例如,哈尔滨利用冰雪文化主题打造冰雪游园会、嘉年华、冰灯雪雕展等主题活动,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游客,也辐射到周边地区,带动了雪乡和亚布力等地方的活力,也奠定了冰雪之都的城市形象。芬兰罗瓦涅米的圣诞老人小镇利用圣诞文化作为母题,提供麋鹿雪橇、雪地越野、极光之旅、雪地温泉等寒地独有的差异化体验,北欧童话、圣诞之乡等印象也印刻在了人们的脑海中见图9。另外,增强全域化联动,也可以有效带动区域文化发展。例如我国2022年冬奥会以北京-崇礼-张家口作为联合赛区,以三区联动的方式激活了多个地区的冰雪旅游文化,形成了京津冀地区的冰雪文化生态圈和户外活动集结地[13]。而积极的文化传播并不是设计师一方努力就可以达到的,更需要积极的政策制定和各部门、各专业、各级团体的积极合作。加拿大多个城市(如埃德蒙顿、温尼伯)都出台了增强城市冬季活力的相关文件,并通过官网建设和社交平台宣传普及了这一愿景、并提供了具体指引见图10。纽约市为了实现积极城市,联合学者、政府、合作伙伴、媒体机构分别进行学术研究、方案方案、资金支持和媒体宣传,并通过社区进行执行,从思想和行动上提供全方位的指引。目前我国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往往转化性较弱,对于行为改变的推动力还有所不足,因此应加强学界与政府、社区、媒体等多层次多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文化繁荣。
4结语
寒地建成环境的积极化设计,是一种转劣为优、转被动为主动、转消极为积极的设计态度。是对生活方式的积极探索,对寒地环境的积极塑造,对寒地文化的积极推动。需要设计者以乐观、接纳、热爱的本心理解寒地,通过设计途径传递寒地之美、寒地之乐,重塑积极的寒地环境。
作者:谢嫒雯 梅洪元 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