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分析范文1
1.1变量选取
在投入指标方面,最初选择拖拉机数量以及耕、种型配套设备为投入指标,但考虑到拖拉机的用途较广,除了农业生产,还有运输或非农用途,不能准确的反映农业机械的生产情况,而耕、种型配套设备则只能用于农业生产,可以直观反映农业机械作业的情况,因此,最后投入指标确定为耕作型农业机械配套设备和种植型农业机械配套设备的生产率。在产出指标方面,本文选择机耕和机种的面积作为产出指标。
。
2实证分析结果
延边州各县市的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综合来看,在2000年至2013年的14年中,延边州的农业机械化生产率保持增长,除敦化市为负增长外,其余县市均为正增长,其分解指标的情况如下:第一,延边州各县市的农业机械技术进步指数均正增长。200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以来,延边州逐步加大对购置农业机械的补贴力度,使得延边州的农业机械保有量和总动力大幅增加。而且近年来由于农业机械大幅增加,已接近饱和,延边州目前更加重视农业机械质量的提升,对于效率低下的小型机械不再进行补贴,只对30马力(22kw)以上的拖拉机及相关配套设备进行补贴,这将促使延边州农业机械结构更加合理。第二,延边州各县市农业机械的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仅有敦化市和安图县为负增长。其中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中延吉市、图们市、敦化市和安图县保持不变,其余均为正增长;规模效率变化指数中敦化市、龙井市和安图县为负增长,其余为负增长。。延边州农业机械从业人员中,初中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重由2008年的46%增加到2013年的75%,延边州的农业机械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较快,能够更加有效的掌握农业机械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规模效率变化指数方面有3个地区呈负增长,5个地区正增长,但是增长幅度都比较小。延边州的自然环境可以用“八山一水半草半分田”来形象的比喻,山地较多平原较少是延边州的实情,部分耕地位于有坡度的山地。而且延边州也存在土地碎化的问题,自2009年发展专业农场以来,土地流转速度明显加快,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尚需时日。山地多、土地碎化等因素制约着农业机械发挥规模化作业的优势,也将制约延边州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总结
农业机械化分析范文2
1 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意义
1.1机械化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一是可以极大地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文明生产,体面生活”。二是可以促进农业劳动者文化素质的提高,造就新型农民。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过程,要求农民必须具备一定的科技文化素质和修养,才能较好地掌握农业机械的操作、使用、S修等农机化技术。三是可以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技术支撑,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可以有力地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距,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2 机械化是应用农业科技的主要载体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关键是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推动型转变。实践证明,现代科学技术每向前发展一步,其在农业中的扩散与应用,都带来了农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农业机械是科技的物化,是农业新技术有效实施和广泛应用的主要载体。大面积地推广应用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秸秆还田、节水灌溉等农业节本增效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离开机械化是不可能完成的;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单位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约能耗和改善生态环境,也必须借助机械化手段才能得以有效实施和广泛应用。可以说,发展现代农业靠科技,科技应用离不开农机。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1.3机械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和农民收入水平,是衡量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农业机械化是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因素,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息息相关。已经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发达国家,由于农业机械的不断创新和广泛应用,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均小于8%,而我国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比重为46.9%。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的情况看,农机化水平高的地区,农民收入也比较高,生活相对富裕。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一是可以发挥农机的增产、增效功能,直接创造财富。二是可以发挥农机的替代功能,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过程,就是通过农业生产“增机、减人、增收”的过程。三是可以发挥农机的吸纳功能,安置部分农民实现农业内部再就业。经营农业机械已经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2.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措施
2.1机械化为培养新型农民搭建了平台
发展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农机装备的快速增长,相当一部分新机手缺乏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系统培训,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亟待丰富和提高。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机化教育资源,结合各类培训项目,加大对农民机手的教育和培训;依托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加强农机化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农机化科研领军人才;坚持在实践中锻炼人才,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努力建设一支理论功底扎实、结构合理、业务精通、技能娴熟、素质全面、充满活力、开拓创新的农机化技术推广和管理人才队伍。
2.2机械化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科技推广的有效载体,健全农机化技术推广机制,加快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促进农机化科技进步,实现农艺与农机紧密的结合,是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有效途径。现代农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科技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又一重要标志。坚持基础理论研究和产品应用开发相结合,适应农业精准化、设施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加快开发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装备设施,集中力量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新型农机产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科研、制造、教学、推广等单位紧密衔接的农机科技创新体系,探索完善多方协作、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农机化科技创新机制。积极探索农机化技术推广方式创新,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农业机械化已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的主体,通过引进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提高现代农业的生产技术、生产手段、生产管理和生产组织水平。
农业机械化分析范文3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业投资;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6-0108-04
引言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有着重要作用。农业要发展,投入是关键,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与优化组合式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研究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投入的使用效率,而且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农业投资环境。作为地处中国西南部的农业大省,云南省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全省人口4 596.6万人,耕地面积4 200多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亩左右,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多样,地上地下资源丰富,农业发展空间大。因此选取云南省作为研究区域,研究农业经济增长与投入要素的关系,对于云南省充分发挥农业优势、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提供参考。
(一)理论方法
国内外对农业机械化贡献率测算方法有很多种研究[1],本文主要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推广形式来测算农业机械化的贡献率[2],其模型为:
Y=A0ertx1β1x2β2…xnβn (1)
式中 Y—产值;A0— 基年的技术水平;r — 技术进步系数;xi— 各投入要素量(i=1,2,…,n);βi—投入要素xi的产出弹性系数(i=1,2,…,n)。对(1)式两边取对数,使之线性化,即得lnY=ln A0+rt+β1ln x1+β2ln x2+…+βnlnxn (2)。令C=lnA0+rt,则 lnY=C+β1ln x1+β2ln x2+…+βnln xn (3)
通过最小二乘法及多元线性回归法就可以确定参数。若设x1为农业机械化总动力,则β1lnx1就代表农业机械化在农业产出增长中所起的作业,β1为农业机械化弹性,即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农业机械化要素投入量相对变化 1%时(假设其他要素投入量固定不变),产值的变化幅度。
(二)模型设置
为了研究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模型选取云南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Y(亿元)代表农业经济作为因变量,影响农业经济的主要因素有劳动力、土地、资金和科技等,因此,选取农业机械总动力X1(万千瓦)、农村投资额X2(亿元)作为因变量,根据以上因变量和自变量建立下面生产函数模型:lnY=C+β1lnX1+β2lnX2+μi,其中C、β1、β2为待估参数,μi为误差项。
为了增大样本容量,得到更为准确估计结果,根据全面性、简洁性、可操作性原则,查阅云南省各年统计年鉴,选取1985—2010年的产业产值、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投资额三类数据作为基础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二、实证分析
(一)观察数据特征
利用Eviews7.0得到lnY,lnX1,lnX2的走势图,在样本空间内,三者走势基本一致,基本保持同增。
(二)参数的估计及检验
本文使用计量经济软件Eviews7.0作为分析工具,对云南省1985—2010年的农业经济与各解释变量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EViews中建立回归方程,参数估计值及结果(见下页表1):
根据回归结果可得,lnY=-1.17+ 1.42lnX1+1.17lnX2。参数估计的t值分别为-4.83、7.52、2.23,对应的P值为0.0001、0、0.0354,说明线性方程显著成立; R2值为0.983,说明模型拟合优度较高,达到了98.3%;F检验的P值为0,说明显著度接近100%。然而,该模型的D-W值偏低,只有0.524,说明模型存在自相关问题。
同时,从残差图可以看出,残差波动较大,说明该模型还存在异方差问题。因此,需要对模型进行修订。
(三)模型修正
通过以上分析,存在序列相关问题与异方差问题,使得建立的回归方程不够显著。针对这种情况,采用解决办法是加权最小二乘法。设加权W1=1/resid2(resid为残差),修订后的模型是:ln(y/w1)= C+β1ln(X1/W1)+β2ln(X2 /W1)。在Eviews中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重新建立回归方程。
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得出的回归结果如下:
由此得出的修订后模型为lnY=-1.169+1.45lnX1+0.155lnX2。说明云南省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机械化、农业资金投入之间存在较强的对数线性关系。
(四)模型的评价和分析
根据回归结果可得,lnY=-1.169+ 1.45lnX1+0.155lnX2。参数估计的t值分别为-4.83、7.52、2.23,对应的P值为0.0001、0、0.0354,说明该模型显著成立;R2值为0.999,说明模型与样本观测值拟合优度较高,达到了99.9%;F检验的P值为0,说明显著度接近100%。然而,修订后的模型 D-W值为1.62,说明修订后的模型不存在序列自相关问题。
三、各因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一)机械化投入
β1=1.45,即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农业机械化要素投入量相对变化1%时(假设其他要素投入量固定不变),农业经济增加1.45%。模型结果表明,云南省机械动力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系数为正说明农业机械投入的增加对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系数与和资金要素相比,农业机械投入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显著的。
(二)资金投入
β2=0.155,即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资金要素投入量相对变化1%时(假设其他要素投入量固定不变),农业经济增加0.155%。模型结果表明,云南省农业产出对资金投入敏感程度低于机械动力,系数为正说明资金投入的增加对农业经济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系数比较小说明其促进作用不显著。因此,单纯依靠资金投入来促进农业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
四、政策建议
(一)因地制宜,推广农业机械化发展
地处祖国西南边疆的云南省,由于受到山地地形的限制,机械化的推广具有一定难度,但是从模型结果来看,机械动力的投入对于农业经济增长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因此,应立足现实条件,大力发展机械化运作,提高农业发展效率,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二)开展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在农业调整的基础上,开展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农机科研院校、大型农机企业的作用,并结合云南地理环境,研究与开发农机新技术,力争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生产环节取得突破,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优化资源配置。
参考文献:
农业机械化分析范文4
1.1运用新制度,实现生产规模最大化
开展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模式以及规模化经营模式。我国地大物博,在农地流转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不一致的地域特点、土地资源条件以及目前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根据实际需要实施相应的土地流转模式以及规模化经营模式。开展多主体的土地流转模式以及规模化经营模式。农民家庭是一个最基本的单位,并且也欢迎其他性质的经营主体的积极参与。促使能够有效的吸收资金或者是吸收技术雄厚的经营组织积极的参与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中去。与此同时,土地能够有效的实现农户跟农户之间的流转,不仅如此还可以实现农户跟经营组织之间的流转。采取分阶段的土地流转模式以及规模化经营模式。
1.2加强局部农业机械化发展
需要有效的强化区域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络的建设,形成一个连接区域的信息通道,为广大农民提供农机化管理服务、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以及农机创新服务,并且为他们时刻提供农机市场需求信息。省与省之间的合作,强化区域内的农机具制造能力以及开发能力,强化区域跟区域之间的合作,与此同时还要有效的强化省与省之间的合作。实现农机生产、科研方面以及协作作业等各个方面的合作,共同发挥自身的作用。最后是严格按照农业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不仅需要有效的强化国家级农机技术研发机构的资金投入额,还要有效的强化农机推广的力度以及研发的力度。不一致的区域,其农机的发展也不一致,这时候就需要有效的结合区域的实际特点来有效的推广适合区域农业生产的农机具类型,这样才可以促使区域农机协作作用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不仅需要严格的做好上述提供的几点,还需要有效的根据实际特点来制定适合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路线。
1.3运用政府扶持政策,确保农业发展有序开展
。各级政府能够适应通过电视的方法以及发放宣传册的方法来有效的提升农民的法制观念。进一步扩大政府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
2结束语
农业机械化分析范文5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的生产方式也采用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摒弃了传统的耕种模式,增加了更多的资金保障,转变了农民的思想认识,从生产方式和专业的技术手段上都有了更高的提升。特别是近年来,加快进行对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工作,更加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技术普及和应用,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撑。
一、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现实意义
近几年,我国农村也在呈现翻天覆地的改革景象,农业生产上已经不再是传统的耕种方式,农业的发展而是进入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结合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使农业生产的质量逐步提高,同时也提高了生产产量,更好的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在我国农机化技术稳步推广的过程中,农业机械化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技术领域的不断拓展,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速度。为国家粮食的供给和安全提供了有利的保障,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指数,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农业机械是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的物质手段,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也就是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是提高农业发展领域,提升农业生产质量的重要阶段。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以使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式发生质的改变,为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技术体系提高有利条件。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还能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节省更多的劳动力,使农业稳步发展,增强农业发展的市场竞争力。
二、做好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明确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指导思想
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时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贯彻,是农业技术革新的物质体现。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更好的提高农产品的生产产量,更好的满足农民的持续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生产方式的重要转变。同时农业机械化推广也是一种公益性行为,离不开推广体系的建设和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要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发展提上日程。
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开展的,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大各方面的社会力量进行对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农业机械化推广要坚持试验示范,农民自愿的原则,要从试验示范的方式进行加强对技术的推广力度,从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二)建立完善的农业机械化推广体系
要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加强队伍和机构的建设,实现多元化的服务理念。在机构建设上,要明确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是一个公益性的服务工作,在推广上要符合机构的公共服务的职责,根据农村自身发展的特点,制定机构人员的合理编制,设立专业的技术人员岗位,形成有的管理体系,加快推进机构职责的高效性;在推广队伍建设上,强有力的专业队伍的建设,是农业机械化推广的有力支撑,要切实把机构人员的素质进行提升,建立完善的推广队伍,可以鼓励和引导农科专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中,培养大学生骨干力量;在条件建设上,农业机械化推广需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全面投入,要为推广机构提供良好的办公条件,要采用先进的设备设施,选取合理的试验示范基础;
(三)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
推广农业机械化先进技术离不开示范区的建设,示范区是具有良好的宣传作用,只有在试验示范基地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规范,才能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具有一定的示范性,为全面开展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可能。农业机械化推广是一个工艺化的流程方式,要有一定的示范模式,在作物的品种选择上要做到精准,采用农业化的技术手段,为农民展现出机械化的技术手段在提高农业生产上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好的启发农民对现代化技术手段的深入认识。农业机械化技术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在推广中也要注重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要以专家和技术骨干为主体,深入到农民群众中,把农业机械化技术的要领和技巧进行有效的推广,如果农民在应用中遇到一些疑难问题,要为其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制要进行创新
在对农业机械化推广中,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步伐,根据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而进行对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制的创新。要协调好各部门的机制作用,以市场机制为导向,全面突破部门性、地域性的界限阻碍,统筹农业机械推广工作,把产学研进行有机的结合,使这种公益性的推广工作能够发挥其良性作用。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工作责任制度,对推广的工作人员要进行严格的绩效考核,让农业机械化推广的工作人员认识到岗位职责的重要性,并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对工作优秀的人员要进行奖励,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人员进行适时的培训,增强其专业素质。还有创新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推广手段,如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现代化的服务方式进行推广。
五)加强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组织领导作用
在各地区进行的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都要加强其组织领导的作用,把推广工作与农业机械化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进行有效的结合,要认识到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是推广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的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农业发展特点,进行合理的研究、科学的规划,使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能够发挥出更大的贡献作用。同时在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中要根据法律法规进行开展,要认真贯彻《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使农业机械和推广工作能够有法可依,更好的完善推广工作的保障措施,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推广机构的条件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推广的公共服务能力。
农业机械化分析范文6
1.1农业机械资金补贴的严重缺乏
在当今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国家对农业机械补助资金的缺口较大,使得其对广大农民的需求任然无法进行满足[2]。面对农业补助资金缺乏的情况,国家应对相关的政策与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并对社会服务、政府扶持、农民自主、市场引导以及提高效率的农机化发展策略进行有效的支持,对农机大户以及农机合作社进行全面的扶持,从而实现跨区作业的社会化服务。
1.2经销商监管的不到位
在我国政府对农业机械化进行补助的情况下,生产数量较小的机械自动化产品就会对市场的农业机械造成垄断的情况,给农民在购买机械时带来了一定的不便;而农业自动化产品生产的过多,就会导致相关的部门监管不到位[3]。因此,在农业机械的市场中,农业主管部门就必须对农业机械的自动化设备的经销商进行充分的责任明确,并制定相关的经销商治理办法,从而对农业机械化的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对于经销商在销售农业机械设备中进行的虚假广告宣传进行严厉打击,对不根据市场行情就随意对农业机械设备涨价的行为给予批评和相应的没收及罚款处理,经销商对购买农业机械的人员服务不到位等种种违反商业道德标准的行为,给予取消农业机械化设备经销补贴资格的处理。
1.3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的操作人员不规范
对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的操作属于技术类型的操作,需要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之后才能使操作更加安全。现阶段,由于我国挂牌入户的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户数较少,相应的农业机械化设备操作人员的素质较低,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导致农业机械事故频发。2.4缺乏对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的报废及维修的认识由于各个县乡、村镇的农业机械设备的专业维修站点数量不多,对机械化设备的检测也缺乏一定的技术支持,农忙季节农民更是忙碌不堪,路途的遥远,致使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的使用者不愿意去维修站点进行设备的维修。同时,农业机械化设备的检修费用较高,生产厂家随意抬高设备的修理费用,使广大农民更加不愿对设备进行修理。此外,许多县乡、村镇的相关人员只对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的使用进行了宣传和推广,对与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的维修、报废以及回收工作重视不够,导致有些使用寿命已经超过了的设备仍在使用,引发了农业机械事故的发生。
2提高农业机械化设备的措施
2.1加强技术创新
为适应农业生产的需求,相关农业机械设备的研究人员应不断改进和创新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的技术,充分了解农民的生产需要,大力提高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性,对农业机械设备的重要配套零件进行反复的试验,提高其使用的可靠性能。同时,加强农业机械设备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大力引进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学习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的科学知识,提高我国农业的水平。
2.2发展精准农业
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结合,为农业生产的提高提供技术支持。我国的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变换器传感器接口、计算机网络、总线、控制器、传感器、被控设备等硬件集成系统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不仅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精准的数据信息,还能实现农业气象自动化的观测,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3加强农民的素质建设
由于我国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对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接受存在一定的困难,对农业机械设备更是缺乏认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机械设备的推广及应用,加强农民的素质建设,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对农业机械设备进行大力的宣传,并组织一定农业机械设备参观活动,提高广大农民对机械化农业的认识和了解。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