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孟子》读书感悟

2024-08-23 来源:华佗小知识

《孟子》读书感悟

邢继康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孟子》这本书,这是一本能教育我们怎样做人的书,同时也是一位良师益友。所谓闻名不如见面,今天,我就有幸读到了这本能让我们终身受益的书。

关于教我们怎样做人的书我读的不多,但也涉猎过一些,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等。但这本书对我影响比较大。这本书主要写了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身边发生的一些故事,我读后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里有几个故事深深地记在我的脑海里,其中有一个故事叫做《师友之道》。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交友要做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孟子说过'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心,这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为政治应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通过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交友不能看这个人的财产和地位,重要的是看这个人是否有才能,值不值得让你学习,这样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在这本书里还有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成熟自己》。在这个故事里讲的是仁义,这个经常听到的词,在孟子看来,就好像良好的种子一样,种下去以后生根发芽,耐心呵护,最终使之成熟收获。如果种下去了,但没有收获,那和杂草没什么区别了。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每个人都要追求人生目标,都要追求自己理想的人格,如果半途而废,那自己付出的再多努力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通过读《孟子》这本书,使我真正的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再读《孟子》感悟范文

国学大师钱穆在《复兴中华文化人人必读的几部书》里写道:“我想举的第一部书是《论语》。倘使要找一部比《论语》更重要,可以用来了解中国文化,又是人人可读的,我想这不容易,在中国没有一个读书人不读《论语》。既然要读《论语》,便连带要读《孟子》。讲孔子讲得最好的,莫过于孟子。读了《论语》有不懂,再读孟子,容易帮我们懂孔子。”

小时候,耳濡目染的便是“孟母三迁”“孟母断机”的故事,因此更喜欢读《孟子》。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他致力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的思想将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他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民心向背关乎国家的治乱兴亡,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也因此,《汉书》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到五代十国的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的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形成了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认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形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一方面他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他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诚者,天之道也。”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他认为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他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其思想主要以唯物主义的成分居多:《孟子》书中所反映出来的关于认识论的见解,包含着许多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在《孟子》中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告子》下)指出有许多知能必须经历困难,经过挫折、失败,不断取得教训,受到锻炼,然后才能得之。客观世界有其自己的规律,是人所不能违反的。孟子的另一个哲学思想是“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相对。“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滕文公章句上》)“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离娄章句上》)孟子一方面主张加强学校教育,另一方面,要求当政者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以榜样的力量,教化百姓“明人伦”,以建立一个“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滕文公章句上》)的和谐融洽的有人伦秩序的理想社会。孟子一贯以孔子的正统的继承者自居,他的教育贡献也是无与伦比的,《孟子》七篇,犹如绵绵春雨,普降于漫漫历史文化中。孟子很推崇“易子而教”的传统教育方法。当他的得意门生公孙丑询问有的君子为何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儿子时,孟子回答道:“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离娄章句上)父子之间由于感情深厚,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往往不严,对于儿子的一些错误和毛病也因为溺爱和骄惯而放任,从而使正确的教育难以为继。所以,“父子之间不责善”,易子让别人来教育,既能从严要求,也能保持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不伤害感情。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东西,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我固执地认为,那个以秦人言秦事“为民请命”的家乡先贤苟好善之名便是出自于《告子章句下·好善足以治天下》。苟好善(1585-1639),字若诚,别号海来,醴泉(今陕西礼泉县)药王洞乡仪门村苟家人,明代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授潞安府长治县令,严明执法,勤政爱民,“察有不便于民者,身先罢除之”。1628年以“丁父忧去任”,百姓遮道攀留,车滞不得发,后仍立祠祀之。服满改令南阳。1634年由知县擢升为御史,有《恤民疏》,言:“秦民不可终弃”;又奏《缓征疏》,痛切苛捐杂税太多,大声疾呼:“竭泽而渔,非不得鱼,将无鱼。”1639年出知济南府,抗清兵侵袭,壮烈殉国,明室赠太仆寺卿。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继承中华文化深厚底蕴和文明积淀,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民胞物与的胸襟,多读书,读好书,坚定文化自信,强化使命担当,为复兴中华文化增砖添瓦。

《孟子》读书心得

我认为在读这本《孟子》之前应该要做的就是先了解有关孟子的大小事。了解孟子,应该可以把孟子思想摸透。本着以前老师教过的印象,再加上网上细查一下,我可以知道,孟子生于战国时代并是孔子思想的接班人。孟子医生都执着地宣扬着儒家思想中的“仁义道德”,他不但向大家宣扬儒家的“王道思想”,更积极地致力于游说各国君主实行“仁政”。孟子为了实现梦想,也和孔子一样,踏上了周游列国的旅途。

孟子被后世称为“亚圣”,课件他被世人的推崇与支持,虽然他生在战国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这种精神是我非常佩服的。回头看看现今的社会,许多人经历一点挫折就马上放弃,工作一换再换,没有恒心、没有毅力。再看看自己,有时候也没有坚定、稳重的心去完成一件事。有时候觉得累、觉得烦,就开始浑浑噩噩的混时间,我们实在应该向孟子多多学习,有着濯清涟而不妖的精神,不受乱世影响,仍然坚持自己完成自己的梦想。

其中的几篇文章令我印象深刻,例如:“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是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令命也。”一个人充分时间他内心的要求,就会了解他的本性。了解他的本性,也就会了解天了。保存内心的原状,养育他的本性,就是侍奉天的正确方法。短命与长寿都不改变态度,修养自己来等待任务,就是建立使命的正确方法。我很喜欢这一篇,一般人如果想要了解自己的本性,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充分实践自己的心。既然要实践自己内心的要求,就会有所谓的“心之四端”。分別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心是不断在发出要求的状态,那我们就会知道人的本性是“向善”的,而这种向善本性的根源就是“天“,另外一中说法就是,天给了人向善之性,所以人生之道自然就是“泽善固执“了。

很喜欢解读孟子所说的话,光看文字无法理解它其中的含意,一定要反复思考,一遍又一遍的解读,才能明白其中的精髓,实在很有趣。

孟子读书心得体会

李学杰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孟子》这本书,这是一本能教育我们怎样做人的书,同时也是一位良师益友.所谓闻名不如见面,最近,我就有幸品读到了这本能让我们终身受益的书。

关于教我们怎样做人的书我读的不多,但也涉猎过一些,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等。但这本书对我影响比较大。这本书主要写了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身边发生的一些故事,我读后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里有几个故事深深地记在我的脑海里,其中有一个故事叫做《师友之道》。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交友要做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孟子说过“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心”,这“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为政治应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交友不能看这个人的财产和地位,重要的是看这个人是否有才能,值不值得让你学习,这样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在这本书里还有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成熟自己》。在这个故事里讲的是仁义,这个经常听到的词,在孟子看来,就好像良好的种子一样,种下去以后生根发芽,耐心呵护,最终使之成熟收获。如果种下去了,但没有收获,那和杂草没什么区别了。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每个人都要追求人生目标,都要追求自己理想的人格,如果半途而废,那自己付出的再多努力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通过读《孟子》这本书,使我真正的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我爱这本书,我不会忘记它的。

孟子的道德修养理论探析

——读《孟子译注》有感

摘 要:孟子作为我国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建立了一套以性善论为基础、以“内求外修”为特征的道德修养理论体系。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时代背景下,诠释孟子道德修养理论的主要内容,为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现代创新提供更多的思想源泉与精神动力,对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和规范社会道德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性善 养气 道德修养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的思想非常丰富,孟子主张施行仁政,以民为本,“民事不可缓也”;孟子提出性善论,人皆有“恻隐之心”。同时,孟子言“吾善养浩然之气”,提出了很多道德修养理论。他提倡做人应该舍生取义,重气节,人要有信念,有理想,而且要坚定,为人不能贪财好色,迷恋享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反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他自己一生也在身体力行自己的主张。如果他的政治主张得不到君王的认可,即使自己被授予高官,他也绝不为厚禄所动,宁愿辞官回家,过着布衣素食的简朴生活。孟子讲究气节,重义轻财,看重精神层面上的愉悦,不过度追求物质享乐,宁愿简衣陋室,悠然过活,也不肥马轻裘,奴颜婢膝。这也是孟子寿高达84岁的原因之一。

《孟子》一书为儒家的重要著作,共计14章,1对后世在思想上、文学上均有重大影响。此外,书中还蕴藏着不少养生思想和道德修养理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性善论 1 本文主要参考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

在中国道德教育史上,孟子是第一个提出“性善论”的思想家。孟子将孔子“性相近”的观点进一步发展为“性善论”,成为其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前提。孟子认为,“人之初,本性善”,也就是说,人生而具有潜在的“善”的本性。《孟子·告子章句上》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认为,正是这四心,形成人们的“仁义礼智”四德的发端,“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第200页)“仁义礼智”即“四端”是人性善的集中体现。同时,孟子又认为,人的道德根源于人性,表现为人的善行,但人与生俱来的善端,能否保持善的本性,在后天的实践中加以自觉的培育修养,使其得到充分的扩展,从而才能真正体验人性之魅力,成就“大丈夫”式理想人格,达到至善境界。故而,“人皆可以为尧舜。”

同时,孟子常在书中提到“恒产”与“恒心”。“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13页)可谓,衣食足,知荣辱。如果让民众食不果腹,那道德文明建设从何谈起。所以,孟子主张君主应施仁政,不与民争利,使民以道,以仁治天下。

诚然,孟子的以“性本善”为基础的道德本原说,虽然在理论上陷入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但开创了比较完善的性善论理论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精神,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孟子思想的精华。

二、养心性,重理义,存心寡欲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何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章句上》)(第233页)孟子认为保持人的本心,培养人的本性,这种安身立命的方法,可使人颐养天年。存心养性之要在于通于理义,故在《孟子·告子章句上》中曰:“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当豢之悦我口。”(第202页)心之相同之处是什么呢?是理,是义也。所以理义使我高兴,如同牛羊猪肉合乎我的口味一样。在养心性方面,孟子很看重孝,一再以舜为例,推崇孝道。“大孝终身慕父母”。孝乃首善。明人心通理义,就能不被物欲所蔽,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能所贵,赵孟能贱之。诗云:既醉以酒,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顾人之文绣也。”(《孟子·告子 章句上》)(第210页)意思是说:希望尊贵,这是人们的共同心理。但每人自己都有可尊贵的东西,只是不去想它罢了。别人所给与的尊贵,不是真正值得尊贵的。赵孟所给与的尊贵,赵孟同样可以使它下贱。《诗经》说:“酒已经醉也,德已经饱了。”这是人的仁义之德很富足,也就不羡慕别人的肥肉细米了;到处皆知的好名声在我身上,也就不羡慕别人的绣花衣裳了。应该说,孟子这种存心养性,重理义而养神志,与人的健康长寿有利。

三、养浩然之气

孟子关于“善养浩然之气”的论述见于《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46页)。孟子在齐为卿相,高足公孙丑问他是否因此而动心,孟子答道:“我四十不动心。”接着,师生二人逐个评论北宫黝、孟施舍、曾子和告子之勇及其不动心之道。谈到自己之所长,孟子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又问“敢问何谓浩然之气?”孟子答道:“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孟子所说的气,是指表现于实际行动中的精神力量。孟子强调这种精神力量的获得,一方面是靠理性认识掌握了道与义形成的;另一方面,还要靠持久不懈的修养和锻炼,即所谓“以直养而无害”,持续地以直道、正义来培养。同时,孟子也认为,养气以达到不动心,是一个长期、艰苦的道德践履过程。人们以仁义道德为指导,积极地、循序渐进地、顺其自然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道德的践履,久而久之,当人们自反其身感觉到“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时,内心之中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出一种理直气壮的正义感,从而表现出无所畏惧,一往无前的大无畏气概。

从养生上说,有了“养浩然之气”,人就有了凛然正气,就立得正、站得直,铮铮铁骨,活得潇洒洒脱,自然会长寿。与此相适应,孟子在伦理养生又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有舍才有得,这种超脱,相反会成为人抵抗厄运、抵抗戕害、保证生命质量的精神动力。他提出重气节的主张,使人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再以“心志统气”,控制自己的情感,便能成德。

从境界上说,有了这种“浩然之气”,人就达到了“至诚”的境界。“至诚”是“天道”与“人道”的合一,而这是“明善”“诚身”的结果,“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

娄章句上》)所谓“明善”“诚身”的过程也就是“养浩然之气”或曰“思诚”的过程。通过“诚身”,人把抽象的道义、潜在的善性转变为个体身上的真实的存在。诚者,真实无妄之谓也。但“至诚”是后天艰苦修养的结果,而不是先天的本原状态。

四、大丈夫的人格 孟子很喜欢讲“大丈夫”,这里所说的大丈夫,不同于阶层的“士大夫”,它是指很有作为,且具有高尚人格的人。孟子将“大丈夫”与几种人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105页)真正的大丈夫,孟子认为有这样几个突出特点: 一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这“广居”即是“仁”,这“正位”即是“礼”,这“大道”即是“义”,“仁”、“礼”、“义”是大丈夫立身行事的基本原则。这就与朝秦暮楚、巧舌如簧、玩弄权术、唯利是图、没有操守的人从根本上区别开来了。二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是说大丈夫在得志时,偕同人民循着大道前进;不得志,也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向权势妥协,亦就是说“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三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说大丈夫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自己的高尚人格。诚然,大丈夫是孟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

结 语

孟子是儒学的重要代表,他既是贵民轻君的思想家、气骨铮铮的大丈夫,又是鹤发童颜的长寿老人。孟子的节情欲,养心性,乐观豁达和善养浩然之气等养生思想,对于当今充满金钱至上思想,过度追求物质生活和身心感到俱疲的现代人而言,将会起到有益的启发和帮助。篇二:《孟子》读书笔记 《孟子》读书笔记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毛泽东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篇三:《孟子》读书笔记 5000字

《孟子》读书笔记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孟子》一共七篇,梁惠王章句、公孙丑章句、滕文公章句、离娄章句、万章问句、告子章句、尽心章句。主要内容两方面,一为孟子与国君讨论政治,另为孟子与门人、弟子相互交流行事为人之道。对于道本体、个人自修自立的探讨,在七篇当中所占篇幅较之《论语》少许多。而更多的是放在王道政治的阐述上,这是孟子政治哲学思想的中心。奈何孟老夫子的良方,和战国各诸侯国所走的霸道路线合不到一起,因而不受欢迎,这也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真实写照。孟子提出,实施道德政治,“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公孙丑》),子思在《中庸》中提出: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八字,可以作为孟子王道政治的本源,“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这也是儒家一贯观点,《论语》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王道中心为仁和义,由仁义行,“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其旨在教导国君,心怀天下,与民同甘苦,“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与人为善,推行大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实现“龙行一步,百草沾恩”。而霸道政治,是当时各国君及如苏秦、张仪等说客倡导的路线,苏秦、张仪之流擅长谋略、纵横之术,唯利是图,追求的是眼前的权和利,这种思想所以被当时执政者所接受,和战国时期周朝衰微,朝纲紊乱、道德伦理堕落,诸侯之间相互征伐,弱肉强食的世道风气分不开。

几千年来,中国政治乃至个人为人处事的一个大原则,都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春秋战国时期,以力假仁称霸之风极盛,真正为仁义而发动的战争,如商汤之征“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不复得见,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也只做佳话,供世人流传。故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竹林》说:“《春秋》之书战伐也,有恶有善也。恶诈击而善偏战,耻伐丧而荣复讎;奈何以《春秋》为无义战而尽恶之也!”王道与霸道,这两条路线,看起来针锋相对,但若于利的角度来看,可找到共同点。

王道求大利、长远的利,霸道求小利、眼前的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名利浓于酒,有谁不想酣畅淋漓的喝几杯。实行王道,推行仁政,为的是利泽众生,济天下利,求万世名;讲修身,行仁义,图的是个人自适。是人就有离苦得乐的思想,圣人、高僧清心寡欲,“帚影扫台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的境界和修养,我想也不完全否定七情六欲,毕竟真佛只说家常,《中庸》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河。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备焉。所以为圣人,就是“致中和”,能明心见性。并非绝对的无欲无求,“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你看,连神仙也有所求嘛!故圣人是不会违背人情事理的,《论语》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些都是对人性的肯定,而后来的心学派代表人王守仁,更是提出天理即人欲的思想。足见,人活一世,要么功名富贵,要么修身养性,终有所图,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圣贤又何尝不是?有多少人能跳出三界外,不在无形中!

孟子提出的许多政治学观点,都有着相当的参考价值,诸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仁者无敌”;得民心者得天下等等。君臣之道,五伦之首,孟子曰:“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腹心;君视臣如犬马,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粪土,臣视君如寇

仇”。于君,当“以君命将之,再拜稽子之道也。尧之于舜也,使其子九男事

之,二女女焉,百官牛羊仓廪备,以养舜于畎亩之中,后举而加诸上位,故曰,王公之尊贤者也。”于臣,则“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这即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孟子对君子的诠释,延续了儒家一贯思想。做君子,为仕之道,“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位卑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修身之道,“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於心”,“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处世之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交友之道,“友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与《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同)。事亲之道,“不以天下俭其亲”,“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

好事半从苦中来,欲修得此番功夫,须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意志,“君子之志于道,不成章不达”。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吃苦精神,“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有正视过错的勇气,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过则勿惮改,《论语》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孟子也说“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篇四:《孟子》读书笔记 《孟子》读书笔记 《孟子》这本书比较全面地体现了我们寻常所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各个方面。我认为,即使中华民族经历过近现代史上各种西方文化的充斥和本民族文化的怀疑,中国人民的内心深处还保留着对中国传统礼法秩序的深厚感情。我们可以从《孟子》这本书中再找出一点往昔中国人民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大体的样子。中国封建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会对“君子”以礼相待,且不论其真实面目如何,到底不会到处宣扬自己是小人。那么要想成为“君子”,就要遵循“君子之道”。“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从很多方面,我都读出唯心主义的味道。孟子对于君主想要称霸问题的回答,对于他人各种不理解前人怪异举动的解释,都是由心出发,强调心中有仁有义就好。以仁义正心,行出来的就会是王政。就算不被人理解,也不用在意那些“小人”的眼光。对于此,我还是心存疑虑的。“修身”最重要的是“修心”,我认为是对的。《圣经》中也说到:“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但是在行仁义的方法上,还是要有智慧才行。仁义和智慧不是因果关系,不能指望,只要心对了,智慧就会自然而然。否则,便是做了坏的示范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修身完毕,就该注重家庭了。孟子的眼光不在小,他指出,要把对于家中老幼的关怀推而广之。孝悌友爱,依礼而行,才能家和万事兴。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主张“以民为本”,可以说他较早发现了人民的力量。在孟子看来,治理国家是需要一套方法的。推行王政,“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对于君臣,“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君主治理国家固然不易,贤才辅佐也是稀罕。中国封建历史那么久,鼎盛有之,衰微有之,也不全是没有按照孟子他老人家所吩咐的去做之错。朝势王权,素来纷杂风云,并不是愿景中的朦胧。

《孟子》读书笔记

提起儒家,五千年文化的精髓,我们马上会想到孔孟之道。但是,一直以来,我们都没有一个简单的渠道去真正了解孟子的历史,清晰地学习孟子的理论,我一直都有一个疑问:他是简单的把孔子的理论整理并系统化了,还是他有超越孔子的理论?尤其是还流传着对孟子的误解,比如,孟子的好辩,如果他的理论真的可信,为什么他的仁政从来没有被帝王好好利用过等等。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阅读《孟子》这本书。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毛泽东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