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课文《教你玩游戏》的教学设计(共含18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音乐之声”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教你玩游戏》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练习5安排的口语交际训练题。这道题是听话、说话的综合练习,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时,必须把握三点:一是紧扣题目,从插图入手启发引导,打开“说路”。二是根据学生实际,因势利导,力求让学生说好(首先,注意让学生说出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其次,引导学生说清楚这些游戏玩过吗?怎么玩?引导学生最好把话说得有条理些。再次,引导学生说说除了书上画的以外的游戏,说清楚游戏名称玩的和方法。)。三是创造条件,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参与交际。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教学流程安排如下:
一、课前铺垫,提供话源
《相似论》指出:“相似的基因、相似的条件和环境产生相似的结果。”因此教学本课时,可根据学生喜欢游戏的特点,组织一次游戏表演,让学生自由组合,玩出自己喜欢的游戏,让老师和同学观看。意在以此提供源头活水,为学生交际时的有话可说打下基础。
二、激趣导入,引发兴趣
上课时,为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出示挂图(或投影),看后提问:“同学们,玩游戏有趣吗?谁能把你课前做过的游戏说给大家听一听?”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回想一下自己做过什么游戏,怎样做的。引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在他们都兴致勃勃地口述所见所闻的游戏后,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这么游戏,像跳绳、跳皮筋、老鹰抓小鸡等,这些游戏都很有趣。这节课,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些游戏。”这样的引导,学生兴趣盎然,思维异常活跃,会情不自禁地说起来。
三、小组交流,鼓励创新
以前后四个同学为一组,就书中所画的内容互相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要求:①让对方听了以后能明白说的是游戏的名称;②这些游戏你玩过吗?怎么玩?③大家说的时候,要有条理,尽量说具体些;④小组交流时,先自己练说,再说给同学听,别人说的时候,要认真倾听。
在学生充分参与交流的基础上,让一个学习小组的同学到讲台前汇报。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台上的同学说的游戏是不是有名称及玩的方法和过程,说得是不是比较有条理。组织学生评议。评议着重围绕上述两点要求展开,对发言同学表达是否清楚明白和语言是否规范也应予以适当的评价,同时,对是否恰当运用礼貌用语和体态语也应予以一定的评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接着,另请一个学习小组的同学汇报,除了上述要求外,教师还可以提出“说的游戏最好与前一组同学不一样”的要求,以鼓励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和语言表达的创造性。随后,可以提出“他们说的好在哪里”、“他们说的`什么地方你最欣赏”“你认为他们说的有不足的地方吗”等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四、自由组合,深入练说
让学生三三两两,自由组合,互相说说自己所知道的、画中以外的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现实生活相似的、虚拟的交际环境,从而强化目的意识、角色意识和环境意识。随后,以小组为单位,到讲台前汇报。
五、课外延伸,学用结合
让学生回家以后,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者邻居小朋友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游戏。意在沟通课内外联系,学用结合,在日常生活的交际中经受实际锻炼,养成真正的交际能力和良好的交际习惯。
教材简析
这是苏教版第四册练习五的口语交际内容。教材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文字材料,提出交际内容及要求;其二,三幅插图:跳橡皮筋、跳绳及老鹰捉小鸡的活动场景。
设计理念
创设具体、生动的交际情境,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2.能把自己做过的游戏说出来,互相交流。
课前准备
1.制作学生课间游戏活动的多媒体课件。
2.学生自备游戏所用道具。
教学流程
一、课件播放,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多媒体大屏幕播放一组学生课间玩游戏的场
景。(学生观察屏幕)
师:同学们,游戏是我们最好的伙伴。在游戏中我们可以
尽情享受激qing,尽情收获欢乐。请看大屏幕,说说这些场景中
都有哪些游戏项目。(学生兴致高涨,畅所欲言。)
生1:有跳橡皮筋,有跳绳,有成语接龙。
生2:有老鹰捉小鸡,有丢手巾。
生3:有抛铁环,有堆积木,有拼七巧板,有古诗擂台赛。
师:看来,同学们对游戏知道得还真不少。那么,这些游戏
活动哪些属于体力类的,哪些属于益智类的?
生1:属于体力类的有:跳橡皮筋、跳绳、老鹰捉小鸡、丢
手巾、抛铁环。
生2:属于益智类的有:堆积木、拼七巧板、古诗擂台赛。
师:真聪明!玩游戏不仅能增强我们的体质,还能提高思
维能力,为此,我们要经常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游戏活动。
设计意图:课件播放学生课间游戏活动的场景,一方面能
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激活心中库存语言;另一方面能催发
学生参与游戏活动的激qing,为以下创设教学情境、叙说游戏的
玩法奠定了坚实的情感基础。
二、设置情境,引出主题
师:马上就要过“六一”儿童节了,依据学校的一贯做法,
每年“六一”前夕,各班都要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游戏联欢
会。请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今年“六――”,我们班将开展哪些
游戏活动。(学生思考片刻后兴奋地说)
生:应当别开生面,我觉得要选一些平时很少玩过的游戏。
生:我觉得要选一些有趣味的游戏。
生:我觉得要选一些难度不大,大伙儿都想玩,又很有意
思的游戏。师:大家的想法真好!但究竟采用哪些游戏,我可没了主意。要不,我们先开个游戏竞标会,让大家看看哪个游戏最有趣,最能吸引入。
生:这个主意真好!
生:还是老师想得周到。
师:既然如此,下面就请大家分头酝酿,可一个人思考,也可小组讨论,等会儿说出你们觉得最好玩的游戏,其他同学再评一评,看看谁的游戏能过五关斩六将,得到大家的认可。
(学生各自准备)
设计意图:“六一”话题的导入,切中了学生的兴奋点;“游戏竞标会”主题的引出,迎合了学生的好胜心理。沉浸在此情境中的学生定会“搜尽奇峰打草稿”,过电影似的将平时做过的游戏一一在眼前闪现。伴随其间的不但有潜能的开掘,还有思维的放飞。
三、宣布规则,明确要求
师宣布游戏竞标会的规则,可以个人的名义,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凡上来参加竞标的同学必须做到:①举止大方,声音响亮;②正确、流利、有条理地说清游戏的名称、玩的方法;③若需要道具,请自己准备。
设计意图:此环节紧扣教学主旨。规则及要求的出示,’旨在为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互动交际指明方向。使学生对自己发言有衡量依据,倾听他人发言有评价标准,从而引导交际的过程在高效、缜密的轨道上运行。
四、自主叙说,多元互动
生:我觉得“贴鼻子”游戏很好玩。先在黑板上画一个大脸,有眼睛,有耳朵,有嘴巴,但没有鼻子。参加游戏的人蒙上眼睛,从远处走到黑板前,给画上的人贴上一个鼻子。这个游戏常常会闹出笑话。记得有一次轮到我“贴鼻子”,蒙眼之前,我瞄准了鼻子的位置,心里觉得肯定能贴好。结果,鼻子刚贴上,大家就哈哈大笑起来。我睁开眼睛一看,原来鼻子被我贴到了额头上,成了一个怪人。
师:好,“贴鼻子”,老师给它编为①。
(学生自由评议)
生:我们组一致认为“做不倒翁”很有意思。看,这是游戏所需要的道具,鸡蛋一只,米一小袋,剪子一把,水彩笔一套。在规定的时间内,先用剪子将鸡蛋的大头戳一个小口,让蛋黄蛋清流出来,再把米灌进鸡蛋壳内,直到鸡蛋壳小头朝下平稳地站起来,最后给鸡蛋壳画上不倒翁像,一个“不倒翁”就算做成了。(编为②)
(小组自由评议)
生:我们组经过商量,决定向大家推荐“钓鱼”游戏。它所需要的道具是几个啤酒瓶,利用竹竿、绳子、细钩制成的“鱼竿”若干,(出示)就是这样的。到时,请参加游戏的同学站在指定线上,用“鱼竿”去“钓”瓶子,一分钟时间,一起参加游戏的同学中.“钓”到瓶子个数在前三名的均可获奖。(编为③)
师:看来今天的游戏竞标会还真热闹,还有谁有什么好点子吗7.
(尽量让竞标的同学表述自己的游戏方案)
师:听了这么多游戏介绍,哪个是最合适在“六一’:游戏联欢会上开展的,相信大家心里都有答案了,现在就请你们讨论讨论哪个游戏会中标。
生:我觉得“贴鼻子”比较有趣,因为它操作简单,在游戏过程中的许多笑话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生:我倒不这么觉得,“贴鼻子”这个游戏虽然好玩,但这个游戏我们已经玩得太多了,玩多了,也就没吸引力了,所以我觉得“钓鱼”比较好,有些难度,比较能吸引人。’生:我觉得“做不倒翁”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它能培养我们的多种能力,比如动手操作能力、绘画能力等等。
师:还有其他看法吗?
(分小组评议,举手表决,各小组交流本组结果,由班长在黑板上公布计票。)
师:经过激烈的'讨论,今天的中标游戏是“钓鱼”。(给提出“钓鱼”方案的小组颁奖)
(全班试玩)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本次口语交际训练的主体。教学中,教师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给予学生充分的叙说机会、足够的交际空间,自主叙说,自由评议,以收获“一次训练,全员提升”的效果。
“游戏”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活动。其所彰显出来的无穷魅力,强烈召唤着学生乐此不疲地参与其中。置身于游戏之中的学生,无心理之压力,无案牍之劳形,轻松的心境常会诱使心中的话如喷泉涌出。
本教学设计正是在把握“游戏”此特征的基础上,精心预设了四个教学环节。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意在还原学生的真实生活场景,将课堂与生活紧紧连在一起;“六一 ”情境的设置,意在凸显学生的生命特性,因企盼“六一”,而心神融通,献计献策,将欢乐与语言紧密相随;“宣布规则,明确要求”,意在提醒学生注意克服平时说话的随意性,不能想到就说,边想边说,边说边想,而应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把自己想到的进行一番梳理,使表达内容更具条理,让口语训练从无序走向有序;“自主叙说,多元互动”,意在打造强烈的口语交际磁场,竞标者说方案,评议者说理由,将动态生成与个性张扬交相辉映,伴随着互动,使活动自然飞出欢乐的歌。
教材简介
《教你玩游戏》是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练习5 中的口语交际练习,练习的要求是:指导学生把自己熟悉、喜欢的游戏教给同学们,促使学生主动表达,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我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教游戏的方法,说清游戏的名称,讲明游戏的玩法,在生活化的“教”与“学”的游戏实践中,促使知识向技能的转化。
教学要求:
1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活动,踊跃与伙伴交流。
2 、在活动中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懂得教别人玩游戏的基本方法。
3 、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示课题。
1 、师生交流: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你们平时都玩过哪些游戏?
2 、指名学生交流,如:我玩过《丢手绢》的游戏,或我玩过《老老鹰抓小鸡》的游戏等。鼓励学生说完整的句子。
3 、师:《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一定很有趣!谁愿意来和我玩一玩?
4 、指名有兴趣的学生玩游戏,先分配游戏角色,再开展活动。其余同学伴唱《老老鹰抓小鸡》的歌曲。
5 、师生互动,学玩游戏。
①这个游戏真有趣!谁来教教我怎样玩?指名学生说。(师设疑引导学生说清游戏的名称和参加的人数;讲明游戏的规则即玩法;提醒学生注意说话的音调、仪态以及礼貌用语等。)组织评议,师并相机板书:说清 名称 人数 玩法
②师生玩游戏。
6 、揭示并板书课题。
这个游戏真有意思。你们教得好,我一下子就学会了。你们还愿意把其它好玩的游戏介绍给大家吗?这节课我们就以《教你玩游戏》为题进行口语交际,看看谁是教游戏的小能手?(板题:教你玩游戏)
二、探究教游戏的方法。
1 、大家都会玩游戏,怎样教别人玩游戏呢?
2 、学生联系上述师生活动,集体讨论,归纳要领。师在板上相机板书:(当好小教员,我们要牢记:)
说清游戏的名称、人数
教者——讲明游戏的玩法 学者——认真听,用心学
注意礼貌用语
3 、全班齐读教学要领。
三、练习交际,实践游戏。
1 、过渡:大家都知道了教游戏的方法,谁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
2 、指名学生当小教员,教学小游戏。
①生:我教大家玩的游戏的名字叫《词语接龙》,它可以由许多同学来玩。游戏的玩法是这样的:参加游戏的同学围坐一圈,猜拳角逐出一个同学当龙头,并说出一个字,其余的同学依次组词,如:学(学生)——生活——活动——动作——作业——业务。如果谁将词语长龙接不下去,就被逐了局,游戏继续下去。你们听明白了吗?有什么疑问请举手。(若有学生举手,小教员解答)
②指名学生玩游戏,小教员适当指点。
②师生评议:你觉得他教得怎样?你们学会了吗?
③谁还愿意当小教员,向某某挑战,争取比他教得更好?
④再指名学生当小教员:教游戏——玩游戏——评价
3 、以小组为单位,推选小教员选择有趣的游戏教其它组成员玩,并集体示范游戏。如《请你悄悄告诉他》《击鼓传花》等。
4 、小组与小组之间展开互教互学游戏的活动,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
1 、个人或小组指派代表汇报学习收获。
如:我(们)教某小组的同学玩《 》的游戏,他们都学会了。我(们)也学会了某某教给我们的游戏《 》的玩法。
2 、评选教游戏的小能手,以资鼓励。
3 、结语。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好几种游戏,既有学习游戏,又有体育游戏,真有意思!游戏,是我们小朋友的最爱,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还可以锻炼我们的体魄,开发智力,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其乐无穷。希望下次再能与大家交流,学到更多的游戏。
板书设计:
教你玩游戏
说清名称、人数 认真听
教者——讲明玩法 学者
注意礼貌用语 用心学
《教你玩游戏》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练习5安排的口语交际训练题。这道题是听话、说话的综合练习,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时,必须把握三点:一是紧扣题目,从插图入手启发引导,打开“说路”。二是根据学生实际,因势利导,力求让学生说好(首先,注意让学生说出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其次,引导学生说清楚这些游戏玩过吗?怎么玩?引导学生最好把话说得有条理些。再次,引导学生说说除了书上画的以外的游戏,说清楚游戏名称玩的和方法。)。三是创造条件,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参与交际。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教学流程安排如下:
一、课前铺垫,提供话源
《相似论》指出:“相似的基因、相似的条件和环境产生相似的结果。”因此教学本课时,可根据学生喜欢游戏的特点,组织一次游戏表演,让学生自由组合,玩出自己喜欢的游戏,让老师和同学观看。意在以此提供源头活水,为学生交际时的有话可说打下基础。
二、激趣导入,引发兴趣
上课时,为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出示挂图(或投影),看后提问:“同学们,玩游戏有趣吗?谁能把你课前做过的游戏说给大家听一听?”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回想一下自己做过什么游戏,怎样做的。引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在他们都兴致勃勃地口述所见所闻的游戏后,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这么游戏,像跳绳、跳皮筋、老鹰抓小鸡等,这些游戏都很有趣。这节课,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些游戏。”这样的引导,学生兴趣盎然,思维异常活跃,会情不自禁地说起来。
三、小组交流,鼓励创新
以前后四个同学为一组,就书中所画的内容互相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要求:①让对方听了以后能明白说的是游戏的名称;②这些游戏你玩过吗?怎么玩?③大家说的时候,要有条理,尽量说具体些;④小组交流时,先自己练说,再说给同学听,别人说的时候,要认真倾听。
在学生充分参与交流的基础上,让一个学习小组的同学到讲台前汇报。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台上的同学说的游戏是不是有名称及玩的方法和过程,说得是不是比较有条理。组织学生评议。评议着重围绕上述两点要求展开,对发言同学表达是否清楚明白和语言是否规范也应予以适当的评价,同时,对是否恰当运用礼貌用语和体态语也应予以一定的评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接着,另请一个学习小组的同学汇报,除了上述要求外,教师还可以提出“说的游戏最好与前一组同学不一样”的要求,以鼓励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和语言表达的创造性。随后,可以提出“他们说的好在哪里”、“他们说的什么地方你最欣赏”“你认为他们说的有不足的地方吗”等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四、自由组合,深入练说
让学生三三两两,自由组合,互相说说自己所知道的、画中以外的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现实生活相似的、虚拟的交际环境,从而强化目的意识、角色意识和环境意识。随后,以小组为单位,到讲台前汇报。
五、课外延伸,学用结合
让学生回家以后,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者邻居小朋友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游戏。意在沟通课内外联系,学用结合,在日常生活的交际中经受实际锻炼,养成真正的交际能力和良好的交际习惯。
[教你玩游戏(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教 材 分 析
《教你玩游戏》是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练习5中的口语交际练习,练习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所喜欢的游戏,向小朋友们作一下介绍,必须说清游戏的名称和玩的方法。这个内容非常贴近小学生的生活,也很符合小学生爱做游戏,爱玩的心理,因此很容易激起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学 情 分 析
二年级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对游戏又情有独钟,这无疑是一个让他们雀跃的话题,能激发他们说的欲望。但要让他们把游戏说清楚,甚至是说精彩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将这节口语交际内容安排于一定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情境中去倾听、表达与交流。
教 学 目 标
1、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活动,踊跃与伙伴交流,懂得教别人玩游戏的基本方法。
2、仪表自然大方,乐于与人交谈,在活动中增加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发表自己想法和与别人交流的积极性。
3、与人交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说话时语气和善,态度诚恳。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掌握教游戏的方法,说清游戏的名称,讲明游戏的玩法,在游戏实践中,促使学生主动表达,培养交际能力。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二、创设情境,多元互动
三、教师示范引领
四、开展活动
五、自主叙说,多元互动
六、评奖激励
(播放录音):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大头儿子,我最近可无聊透了,都没什么好玩的,我的小头爸爸决定举办一次游戏大观园,征集一些有趣、好玩的游戏,你们想参加吗?
揭示并板书课题。
你们愿意把这些好玩的游戏介绍给大家吗?这节课我们就以《教你玩游戏》为题进行口语交际,看看谁是教游戏的小能手?
1、示范引导
①老师最喜欢玩反口令的游戏了,想知道它的玩法吗?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呢,叫:比比谁最不听话。这个游戏可以几个小朋友玩,也可以许多小朋友一起玩。玩的时候选定一个小朋友当指挥,底下的小朋友必须根据他的指挥做出相反的动作。比如,说:坐,就是站,停,就是走,走,就是停。可有意思了。
②谁愿意来和我玩一玩?指名有兴趣的学生玩游戏,先分配游戏角色,再开展活动。
(讲述)马上就要过“六一”儿童节了,依据学校的一贯做法,每年“六一”前夕,各班都要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游戏联欢会。请大家开动脑筋,今年“六一”,我们班将要开展那些游戏活动?
讲述《海底捞月》故事
宣布规则、明确要求
听学生叙说游戏内容并按前后顺序编号;组织学生评议
初步评议各小组
学生交流,鼓励说完整的句子。
学生互动玩游戏
讲叙自己的游戏过程
组1:“贴鼻子”游戏
组2:“做不倒翁”游戏
组3:“钓鱼”游戏
组4:………………
综合评议,评选出较好的小组。
以学生喜欢的动画人物导入,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愉悦的交流氛围,调动了他们参与口语交际的热情。
在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情境,有益于将交际的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从而激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强烈欲望。
促进学生思维的训、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动能力,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自主叙说、自由评议,收获“一次训练,全员提升”的效果。
发挥学生的主人翁负责感,体验学习的快乐。
③、师生互动,学玩游戏。
这个游戏真有趣!谁来教别人怎样玩?指名学生说,组织评议.
2、探究“教”法
提问:联系上述师生活动,集体讨论,归纳要领。
在黑板上板书:
(1)说清游戏的名称、人数_______教师活动
(2)教者——讲明游戏的玩法
(3)学者——认真听,用心学
(4)注意礼貌用语
3、实战演练
展示图片,分六人一组,
要求学生根据图片的'内容说出游戏的名称和玩法(大约10分钟)
具体要求:①让对方听了以后能明白说的是游戏的名称;②这些游戏你玩过吗?怎么玩?③大家说的时候,要有条理,尽量说具体些;④小组交流时,先自己练说,再说给同学听,别人说的时候,要认真倾听。
师生互动玩游戏
学生讨论;个人说出要点。
全班齐读“教”学要领
根据老师的要求,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并确定小组长代表发言。
培养学生学会分析、总结游戏要领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自由组合,深入练说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组织学生评议,交流汇报
提出评议标准:(1)讲清活动名称5分,(2)有玩的方法.过程有条理8分,(3)表达清楚,恰当用礼貌语和体态语10分}
例举习例,巡堂指导
如:《词语接龙》,它可以由许多同学来玩。游戏的玩法是这样的: 参加游戏的同学围坐一圈,猜拳角逐出一个同学当龙头,并说出一个字,其余的同学依次组词,如:学(学生)——生活——活动——动作——作业——业务。如果谁将词语长龙接不下去,就被逐了局,游戏继续下去。你们听明白了吗?有什么疑问请举手。
组织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小组间评议,看看台上的同学说的游戏是不是有名称及玩的方法和过程,说得是不是比较有条理,并打分。
自由组合,互相说说自己所知道的、画中以外的游戏。
1、小组合作练说
2、指名代表当小教员,教学小游戏。
3、小组与小组之间展开互教互学游戏的活动。
1、个人或小组指派代表汇报学习收获。
2、评选教游戏的小能手,以资鼓励。
3、课外延伸:回家以后,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者邻居小朋友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游戏,教给他们玩法。
以“示范解说”“总结教法”“实战演练”三个层次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教学环节,为学生有质量的练说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本环节的设计中,以小组合作练说、小教员教游戏的形式,增加了学生练说的机会,扩大了口语交际的“面”与“量”,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交际素养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沟通课内外联系,学用结合,使学生在日常生活的交际中经受实际锻炼,养成真正的交际能力和良好的交际习惯
板 书 设 计
说清名称、人数 认真听
教者—— 讲明玩法 学者——
注意礼貌用语 用心学
教 学 反 思
本节课设计主要在以下几个字上动脑筋做文章,就是:情、趣、说、评、动
“情”:口语交际是我们的需要,交际的动机和过程中都离不开“情”,所谓“情动而辞发”,有情才会有想说的愿望,也为说好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趣”:游戏本身之所以吸引人,主要原因应和“趣”有关,各种各样的游戏是孩子生活中的调味品,这很贴近他们的生活,而且妙趣横生,有了趣,课堂上的说应该可以进入一个比较理想的境界。
“说”当然是重头戏,每个环节的设计其实都是为了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开口说话,努力把话说明白,说清楚,说得尽量让别人也有想玩这个游戏的念头,言语交际的功能在这时候便也凸显出来了。
“评”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在交际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倾听,这样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接收别人的言语信息。倾听是好习惯,也是好素质的体现。倾听后的评价既可以检验学生听的情况,也可以让听的同学和说的同学有再次说话锻炼的机会。评价的重点是学生是否把游戏的名称和游戏的玩法说清楚了,当然也顺便评价一下说话的姿势等。
“动”口语交际的课堂应该是动态生成的,学生的言语交际是互动的,另外还设想在课堂中安排一个听后玩玩的活动,让学生动起来检验说的效果。
教你玩游戏教学反思
今天执教了《教你玩游戏》,本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教材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练习5”的口语交际教材,共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文字材料,提出交际内容及要求;其二,三幅插图:跳橡皮筋、跳绳及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场景。这是一个听话、说话的综合练习题,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插图有助于学生借助图的情景进行说话练习。
“游戏”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非常喜欢的,也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活动了。之所以选择这课,是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玩的和拿手的游戏,所以我想在课堂上孩子们可以滔滔不绝地说,这样有利于动笔写下来,所以我毫不犹豫地选了这课作为展示课。
在上课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们对“老鹰捉小鸡”这个游戏还是比较熟悉的,也有几个孩子说出了玩的规则,所以我先让孩子们以多种形式说一说,然后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加以评价,当孩子们用到比喻等修辞方法时,我马上进行表扬,并告诉孩子们在写作的时候尽可能的用到一些修辞手法,这样会使文章更生动,更精彩。在指导孩子们写的过程中,我还告诉孩子们可以用上“首先”、“然后”和“最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这样一来可以使文章更有条理,表达的更清楚。孩子们对于我的一些提示还是比较在意的,所以当孩子们动笔写一种最喜欢的游戏时能把顺序词用上,还有几个孩子把玩游戏的心理活动也写进去了,孩子们真的很了不起!
当然在课堂上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写作的时间还可以更宽裕些,课堂上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孩子发表自己的见解等。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取长补短,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教你玩游戏》教学反思
《教你玩游戏》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练习5安排的口语交际训练题。这道题是听话、说话的综合练习,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时,必须把握三点:
一是紧扣题目,从插图入手启发引导,打开说路。
二是根据学生实际,因势利导,力求让学生说好(首先,注意让学生说出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其次,引导学生说清楚这些游戏玩过吗?怎么玩?引导学生最好把话说得有条理些。再次,引导学生说说除了书上画的以外的游戏,说清楚游戏名称玩的和方法。)。
三是创造条件,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参与交际。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教学流程安排如下:
一、课前铺垫,提供话源
《相似论》指出:相似的基因、相似的条件和环境产生相似的结果。因此教学本课时,可根据学生喜欢游戏的特点,组织一次游戏表演,让学生自由组合,玩出自己喜欢的游戏,让老师和同学观看。意在以此提供源头活水,为学生交际时的有话可说打下基础。
二、激趣导入,引发兴趣
上课时,为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出示挂图(或投影),看后提问:同学们,玩游戏有趣吗?谁能把你课前做过的游戏说给大家听一听?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回想一下自己做过什么游戏,怎样做的。引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在他们都兴致勃勃地口述所见所闻的游戏后,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这么游戏,像跳绳、跳皮筋、老鹰抓小鸡等,这些游戏都很有趣。这节课,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些游戏。这样的引导,学生兴趣盎然,思维异常活跃,会情不自禁地说起来。
三、小组交流,鼓励创新
以前后四个同学为一组,就书中所画的内容互相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要求:①让对方听了以后能明白说的.是游戏的名称;②这些游戏你玩过吗?怎么玩?③大家说的时候,要有条理,尽量说具体些;④小组交流时,先自己练说,再说给同学听,别人说的时候,要认真倾听。
在学生充分参与交流的基础上,让一个学习小组的同学到讲台前汇报。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台上的同学说的游戏是不是有名称及玩的方法和过程,说得是不是比较有条理。组织学生评议。评议着重围绕上述两点要求展开,对发言同学表达是否清楚明白和语言是否规范也应予以适当的评价,同时,对是否恰当运用礼貌用语和体态语也应予以一定的评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接着,另请一个学习小组的同学汇报,除了上述要求外,教师还可以提出说的游戏最好与前一组同学不一样的要求,以鼓励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和语言表达的创造性。随后,可以提出他们说的好在哪里、他们说的什么地方你最欣赏你认为他们说的有不足的地方吗等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四、自由组合,深入练说
让学生三三两两,自由组合,互相说说自己所知道的、画中以外的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现实生活相似的、虚拟的交际环境,从而强化目的意识、角色意识和环境意识。随后,以小组为单位,到讲台前汇报。
五、课外延伸,学用结合
让学生回家以后,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者邻居小朋友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游戏。意在沟通课内外联系,学用结合,在日常生活的交际中经受实际锻炼,养成真正的交际能力和良好的交际习惯。
一起玩游戏教学设计
一、说游戏,激兴趣,引出课题
?1.引出课题。
师: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生:喜欢。
师:为什么喜欢,这个游戏有趣在哪里?
生说
师:大家这么喜欢做游戏,今天我们就“一起做游戏”,(ppt1)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课题)。
师:这节课中坐姿端正、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孩子将会得到“最棒小听众”奖。(ppt2)比一比,赛一赛谁是“最棒小听众”。
二、学邀请,学表达
师:小听众们,现在,元元遇到困难了,你能帮帮她吗?(ppt3)
师:现在我是那个小女孩,我正在看书。
生:我想和你做游戏,可以吗?
师:你这么直接,会吓着别人的,能不能先打个招呼?
生:你好,我能和你一起做游戏吗?
师:如果能自我介绍一下,相信这个小姑娘会更容易接受。
生:你好,我是###,我想和你一起做游戏,好吗?
师:好呀,可是我们玩什么游戏呀?
生:###
师:可是,我不会玩这个游戏?
生无语
师:当别人不会玩时,应该怎么说?
生抢着说。(出示ppt4)
师小结:做游戏之前,我们要会邀请小伙伴和我们一起做游戏。
板书:主动邀请
师:当别人邀请你的时候,我们也要积极参与小伙伴的游戏。
3、游戏示范,学规则
导入游戏
师:仔细看图,谁知道这是什么游戏?
生:贴鼻子。(ppt)
师:你会玩这个游戏吗?谁来试着说说这个游戏怎么玩?
生试着说
师:你们听明白啦吗?看来,只有把游戏规则(板书:游戏规则)说清楚,别人才明白应该怎么玩。现在,咱们一边玩,一边观察游戏的过程,认真观察,仔细倾听,看看谁能把游戏规则说清楚说完整,谁就是“最佳解说员”(ppt)
示范游戏
师:我先在黑板上贴了一没有鼻子的'小熊脸,还准备了一个准备贴上去的红鼻子。然后我请一位同学和大家一起玩。请谁呢?谁能告诉大家老师刚才是怎么做的?
生说(指导用上先)现在大家就是这个游戏的提示者。
师:然后我把他的眼睛蒙住,在离黑板1米的地方转3圈,请你走到黑板前,
师(面向全体学生):提示者们,请安静,你们只有3次提示的机会,开动脑筋,想好怎么提示才能让他很快的把鼻子贴准。
师:最后把小熊的鼻子贴上。
师:游戏会玩了吗?你们现在请同桌2个人说一说游戏过程也就是游戏规则是什么?
师:谁能把游戏规则说一说呢?(指导孩子用上先、然后、最后)
生说,颁发“最佳解说员”,获奖理由:条理清楚,过程完整(ppt)
三、搭擂台,练表达。
1.游戏推荐大比拼
师:你们课间玩得游戏一定丰富多彩,现在我们进行“游戏推荐大比拼”(ppt)现在4人为一个小组,先商量确定推荐的游戏,再认真讨论边玩边说游戏规则,最后推荐一个同学来介绍这个游戏,推荐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礼貌的邀请别人,把游戏规则清楚完整,谁就是“最佳推荐者”,介绍的这个游戏深受大家喜欢,那么这个游戏就是“最受欢迎小游戏”,(ppt)好,现在开始。
生组成小组讨论。
推荐过程
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推荐,老师指导孩子用上表示顺序的词语或加上适当的动作。
颁奖。
谢谢,不客气!
四、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2个小游戏,知道了邀请别人玩游戏时要有礼貌,热情大方,要想说清游戏规则,需要用上表示顺序的词语,如果能一边说一边做动作,那么会让人学的更快。
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学习准备: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老舍。教师:查阅相关资料、教学课件。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
2.揭示课题。(板书:15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文中的猫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检查生字词。
3.全班交流,(出示句子)教师根据学生的思考和认识,随机引导、总结:老舍先生写的`两个重点内容(板书:古怪淘气)
三、探究课文,重点研读。
(一)创设情境,理解“古怪”。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发现猫有哪些古怪的性格?
2.理解“贪玩”:通过朗读展现猫的贪玩。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品读老舍先生对贪玩的猫的宽容与喜爱。(出示句子)通过朗读品味老舍先生的语言,升华情感。(板书:老实
贪玩尽职)
3.理解“尽职”:理解词语“屏息凝视”。亲身体验“屏息凝视”,体会猫等老鼠的决心,指导朗读,感受猫的尽职。
(二)进一步理解猫的性格“古怪”。
1.自主发现:自读第
2、3自然段,找出其它的性格,体会古怪。
2.汇报交流: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其中流露出的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指导有感情朗读。(板书:温柔可亲
一声不出
胆小
勇猛)
四、读中感悟,体会“淘气”。
1.初步理解“更可爱”,自读感受满月小猫的更可爱。 2.创设情境朗读,升华情感。(板书:生气勃勃
天真可爱)
五、小结。
老舍笔下的猫真古怪,又淘气。(板书:喜爱之情)
六、作业: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板书:
15猫
老实
贪玩尽职
古怪
温柔可亲
一声不出
胆小
勇猛
淘气
生气勃勃
天真可爱
喜爱之情
教学总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5个新的偏旁,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练习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会写4个一类字,做到正确美观,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初步感悟到海边早晨美丽的景象。
【课前预学】
1.教师准备课件。2.学生预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在优美的画面和轻柔的音乐声中师描述:清晨的树林里空气格外新鲜,在树枝的缝隙
间射下了一道道光芒。那是每天最早起床的晨光,是太阳公公把她送来的。小朋友们,你们
想认识晨光和它的朋友们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读读课文吧!
2.板书课题:晨光,读题。
同学们看到课题以后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二、整体感知。
1.导学提示:这些生字娃娃走遍了晨光照射的每一个角落,你们看看,它们藏在了课文
的什么地方?自由读课文,圈划生字,读准字音。
2.学生试学:以小组为单位,用喜欢的方式练习认读生字。
3.合作共学:全班交流,说说哪些字的字音容易读错。
后鼻音:光、成、亮、阳
轻声:的
多音字:处
请小老师领读生字词。
4.教师配乐范读课文。早早起床的晨光都叫醒了谁呢?
学生试学:生字娃娃们又回到了课文中,再读读课文,把它们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合作共学: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
男女生比赛读课文。
过渡:这些生字宝宝,咱们光会读还不行,还要会写。下面就让我们和老师一起学着写写
这些生字吧。
三、指导书写。
指导书写:光、成、亮。起
1. 学生试学:请学生看笔顺表,记住生字的笔顺。
交流:这几个生字宝宝你觉得哪个最难写,用什么方法可以更好地记住。
2.学习新偏旁。
3.合作共学:
(1)指名说笔顺、组词。
(2)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说说关键笔画。
4.教师示范写。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到晨光吹向了谁,读准了课文的字音。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第1课《晨光》,相信同学们更能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好。
五、作业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生字描红,完成习字册上相关内容。
板书设计
1. 晨光
光 成 亮 起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美观地书写三个一类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感受到海边早晨美丽的景象,激发学生观察自然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课前预学】
学生预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词卡片。
2.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晨光》。
二、指导朗读第一节。
1.导学提示:现在请你闭上眼睛,听老师读第一行,看看你能想到什么?(教师在轻柔的音乐中朗读课文,学生闭眼想象。)
2.合作共学:你看到了什么?学生畅谈自己的想象和感受。晨光是怎么叫醒风的?她对风说了什么?师生分别扮演晨光、风进行对话, 激发学生想象,丰富学生语言。
3.学生试学:你能把你想到的和感受到的,用朗读告诉大家吗?(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4合作共学:请同桌一块儿学习二、三、四行,先读一读、想一想,然后说一说,还可以演一演。
学生用说、演等方式反馈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1)师述:瞧,风轻轻梳着椰树的枝叶,把他叫醒了。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
(2)是啊,柳树舞动着枝叶,正和小鸟打招呼呢!愿意读读这一行吗?
(3)小鸟在朵朵白云间飞翔,用它动听的歌声叫醒了白云。把你想到的`用朗读表达出来吧。
三、自读感悟第二节。
1.导学提示:早晨的一场小雨过后,海水显得更蓝了,这时候太阳出现在远处的海平面
上,慢慢地,慢慢地露出了红红的脸蛋,一切都亮起来了。
喜欢这里的景色吗?那赶快把第二小节多读几遍,把你的感受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试学:自读第二节,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
2.合作共学:学生反馈交流,教师指导朗读。
(1)大海无边无际,蔚蓝蔚蓝,你能用朗读让我们看到这美丽的大海吗?
(2)红彤彤的太阳放出万道光芒,喜欢阳光的小朋友们一块儿读读吧。
3.跟着教师的引读,朗读全文。
师:早晨的空气格外清新,绿绿的叶子迎风摇摆,小鸟欢快地唱着动听的歌曲,展翅飞向天空;太阳亮亮的,无私的把自己的第一缕晨光送给了大自然和我们。让我们合着这优美的音乐,跟着自己的感觉,美美地朗诵这首诗歌吧!
4.试背全文。
学生试学:个人自主背诵。同桌互相背。
合作共学:开火车一人背一行。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试学:请学生看笔顺表,记住生字的笔顺。
2.学习新偏旁。
3.合作共学:
(1) 指名说笔顺、组词。
(2)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说说关键笔画。
4.教师示范写。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5.反馈纠正。再次临写。
五、小结。
1.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有怎样的感受呢?
2.太阳公公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清晨,他把阳光洒向大地。于是,世界变得五彩缤纷,美丽极了。有空,起个早床,到屋外去走一走,看一看,把你看到的景象说给你的小伙伴听一听。起个早床去找晨光,欣赏早晨的美景。用你喜欢的方式把早晨的美景带回来。(如记日记、照相、画画等)
六、作业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韵文。
2.生字描红,完成习字册上相关内容。
一、简介人物,激发学习兴趣。从课题入手,感知课文
1、根据生活常识,请学生交流对小草和大树的认识。
2、课文所写的夏洛蒂成才的故事为什么要以“小草和大树“为题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交流理解。在交流过程中,老师相机指导,理清文章的大致思路。形成板书:
小草
家庭不幸,艰难谋生
立志写诗,遭遇打击
反思权衡,开拓新路
孜孜不倦,敲开文学圣殿的大门
大树
三、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2、朗读思考;哪些自然段讲的'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可以合并起来。
3、学生默读思考,同桌交流。
4、指名说说全文共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师适当点拨。
5、请学生概括出全文主要内容
四、指导写字。
1、师重点指导。
2、学生写字
3、展示评议
五、布置作业。
枣核课文预习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背诵经典的咏月抒怀词、欣赏现代诗《月之故乡》导入。
师:其实,古往今来还有很多通过咏月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优秀文学作品,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一首这样的现代诗《月之故乡》,我们通过欣赏音乐,感受一下作者借月亮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萧乾的《枣核》一文,看看文中的主人公又是如何来表现思乡之情的。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作者简介
萧乾,出生于一个汉化了的蒙古族贫民家庭。现代作家、翻译家、记者。《枣核》一文选自《美国点滴》。
(四)检查“导学稿”预习情况
比一比、赛一赛:1、你能读准下列字词吗?
2、看看哪一组能准确解释下列词语。
对于“导学稿”上的字词、词解还有无疑问,可以提出,其他同学帮助解决。
(五)整体感知课文
读一读、找一找:
1、自由朗读课文,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思乡是爱国的一种具体表现,爱国主义是个大主题,有些作家通过气势磅礴的重大事件去表现,本文作者却令辟蹊径,通过什么来表现?
3、你能画出与“枣核”有关的句子吗?
4、用几个短语高度概括这三段有关枣核的内容。
结构:索枣核--见枣核--话枣核--悟枣核
线索:枣核
构思:设置悬念 (作用:引人入胜,把主题表达得恰到好处。)
(六)内容探究
1、作者的旧时同窗在美国的事业、生活怎么样?你能在文中找出来吗?
写她的生活、事业与本文的中心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
明确:事业如意、生活优裕
衬托思乡爱国之情在同窗心中的地位
2、作者老友的思乡之情主要通过她倾诉思乡的心理活动,尤其是慰藉思乡的种种行为表现出来的。
问题:1、你能找到她直接倾诉内心活动的句子吗?
2、作者老友怀念家乡,除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枣树,她还做了些什么?她所做的一切又表现了什么?
(手栽垂柳、养睡莲、堆叠北海、追忆北海泛舟的情景)
明确:国籍虽改、感情不改、心系故土
(七)语文活动
1、海外游子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或借助哪些寄托物来表达他们对于祖国的一片深情呢?
(乡井土、节日、举办一些活动)
2、看看谁想到的有关“思乡”的古诗名句多。
(八)布置作业
1、运用下列词语组成一段话,要求句意衔接、中心明确,词语顺序不拘,60字以内。
风烛残年、故弄玄虚、感慨良深
2、摘抄三首表现乡愁的古诗。
3、推荐阅读表现海外游子思乡的文学作品
余光中《乡愁》 琦君《故乡的桂花雨》 琼瑶《剪不断的乡愁》
枣核课文预习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阅读课文第7、8自然段,完成下列各题。
(1)“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句中的“味道”的含义是
A.饭菜的滋味 B.兴趣C.意思 D.特色
(2)老友家后花园中反映“家乡味道”的植物是:。
(3)老友把自己的'“花园”装点成家乡风格的目的是:。
(4)“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一句中朋友心上“缺”的是
A.家乡的温暖 B.没有家乡的枣吃
C.难以见到家乡的亲人 D.报效祖国,为民族尽力的机会
(5)选文中加横线一句中连用四个“想”字,具体体现
A.家乡可想的地方很多B.这些地方使她不能忘怀C.主人公思乡之“苦”
D.再现故乡形象并借以慰藉主人公的思乡情
(6)作者与“同窗”第二次谈话时,用了“感慨良深”一语加以修饰,怎样体会这一修饰语的作用?选出正确的一项
A.思绪万千,难于启齿 B.发自肺腑,倾吐真情
C.欲言又止,羞于谈吐 D.感情激动,语无伦次
(7)写“同窗”“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前文和本段都有具体交代。为什么写“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只是一语带过了呢?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A.读者可以想像,无须赘述。 B.设备太多,难于列举。
C.别墅花园都有了,自不必说。 D.无关紧要,说了也没有用。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势不可当、狞笑、没腿深、放肆、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乱哄哄、拥戴 、清瘦 、沙哑 、揪出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读,学生想象,换位思考,入情入境,体会老汉党员形象和父亲形象,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教学具准备】
课件、洪水录像、背景音乐班德瑞《神秘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1、由生活中的桥谈话导入课题,让学生感受不同姿态的桥都有它独特的美,而这种美都是通过视觉感知的。(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桥)
师:是的,生活中我们见过很多桥,这样的桥造型美观、壮观、古朴,这样美是我们用眼睛去看到的,但有这样一座桥,它的美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文章——桥(板书)。桥是一篇小说,全文只有五百来字,由于篇幅短小也叫小小说。
质疑:文章以“桥”为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的吗?(生质疑)
二、通读全文,学习字词。
1.请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读准字词,读通句子
2.认读三组字词
咆哮 势不可当 狞笑 没腿深 放肆
你拥我挤 疯了似的 跌跌撞撞 乱哄哄
拥戴 清瘦 沙哑 揪出
3.你能发现这三组词语分别是写文中的谁?(洪水、村民、老汉)
三、研读交流,重点品悟。
(一)创设情境,感受山洪的凶猛
1.通过情境创设,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同学们,见过山洪爆发的场景吗?交流观看后的感受(可拍——大、猛、狂)(播放山洪视频)
2.请同学们从书本上找出这样的句子并用波浪线画起来。
3.相机出示描写洪水的句子,体会洪水的可拍。(课件)
山洪爆发前:黎明的时侯,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简短、有力,同时为下文做好铺垫)
山洪爆发时: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声音大、速度快、势头猛)。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可怕、畏惧、胆战心惊)
4.了解洪水暴发时,村民惊慌失措的样子。思考:此时这座桥是一座什么桥?(板书:逃生桥或生命桥)
课件出示: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二)聚焦老汉,体会老汉大山的形象
1.面对可怕的洪水,村民惊慌失措!但有个人没有惊慌,谁没有?(板书:老汉)生找出关键句,师相机课件出示: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2.思考:为什么说老汉像一座山呢?
3.品读老汉这危急关头,下的一道命令。请生找出来,读一读?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课件出示)
(1)此时情况危急,死亡逼近,老汉是怎样喊话的?(声音沙哑)
(2)哪一个标点引起你们的注意?有什么作用?(是啊,他的声音像大山一样坚定,铿锵有力。让我铿锵有力的读读这段话。)
(三)设置矛盾,体会老汉父亲形象。
1.“像一座山”的形象,让我们刻骨铭心。除了老汉,文中还有一个人,作者也进行了具体描写,是谁?(板书:小伙子)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书本1520小节,找出描写老汉与小伙子动作的词语,用标出来。
课件出示:
老汉的动作:“冲”“揪”“吼”“推”。【师板书】
小伙子的动作:“瞪”“说”“推”【师板书】
2.人物对比,感受老汉高大形象。
两个人的动作,似乎有点矛盾,令人费解。但是,如果你读了文章的结尾,老师相信,你在顷刻间会明白许多许多……
出示课件: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
同学们,这是这篇课文的结尾。现在,你懂了吗?老汉与小伙子之间是什么关系?父亲跟儿子!
(1)品读第15小节,通过人物动作的词感受在大灾面前,老汉作为一名老党员,群众利益高于儿子的生命。这是一种无私、不徇私情的党员精神。
(2)品读第20小节,通过人物动作感受在生命岌岌可危的时刻,儿子的生命高于自己的生命。这是父爱如山!
师:可是一切太迟了,洪水吞没了儿子,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但村民安全啦。
(3)品读23-27小节,品读祭奠感受老汉光辉高大形象。
四、思维拓展,情感升华
1.领悟“桥”的内涵
同学们,故事讲到这,透过老支书的盯、喊、冲、揪、吼、推,相信你已经明白了全村人为什么会如此拥戴他。木桥虽然被洪水冲塌了,但老汉却用他的血肉之躯为全村人架起了一座不朽的永不坍塌的桥梁,你们知道是什么桥吗?(生命桥)
2.写一写:面对老汉,你肯定有很多话想说,把你最想说的写在课文的空白处。
一、课文内容分析
《桥》这篇课文是作家谈歌写的一篇微型小说,塑造了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黎明的时候,洪水肆虐,村民们惊慌失措,党支部书记以自己沉稳、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不徇私情,把生的希望留给村民,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用一个共产党员的信念和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语言感悟的能力。对于本课扣人心弦的故事,学生的阅读主动性,积极性应该很高。但对于环境描写的作用、短句子的表达效果很多同学不会关注到;对于共产党员面对危险时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精神的理解会不够深入,也理解不了桥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目标
1.会写“咆、哮”等8个字,会写“咆哮、惊慌”等1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短句。
3.通过老支书的神态、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形象。
4.能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关注老支书神态、语言、动作描写,感受老支书忠于职守的信念和舍己为人的伟大品质。
2.关注环境描写,初步体会这些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这节课我们学习本单元第一篇小说《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桥是一篇小说,全文只有五百来字,由于篇幅短小也叫微型小说,(师板书:微型小说)它曾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到底有什么魅力获得如此佳绩呢?让我们走进课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本78页,放声朗读课文。(生自由读)
二、交流预习,检测字词
1.学生交流
2.重点强调字音:“势不可当” “蹿上来”(“势不可挡”与“势不可挡”意思相近,但读音不同,“当”的`读音不要读错;“蹿”读第一声。)
3.指导书写:“呻吟”“祭奠”。
【设计意图】先学后教,养成习惯。学生通过预习,自主学习了生字词,再通过交流,互相学习和促进,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方法,并为深入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三、整体感知,梳理情节
1.小说的主人公是——老支书,请同学们自由读文,他具体做了哪些事情?
预设:组织村民过桥、揪出小伙子、推小伙子上桥、被洪水吞没
2.根据我们梳理出来的情节,再加上故事的起因和结果,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预设:黎明时,洪水肆虐,老支书组织村民过桥,他揪出儿子,等村民过桥后又推儿子过桥,结果父子俩都被洪水冲走了。
【设计意图】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梳理关键情节,并借助主要情节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在概括中习得方法,为下一步深入研读人物形象做好铺垫。
四、品味言行,解读人物形象
(一)畅谈印象
1.读完这篇小说,你觉得老支书是个怎样的人?用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来形容。预设:舍己为人、不徇私情、无私、勇敢……
2.在作者的眼中,老支书像什么?(像一座山)
(二)自读感悟
为什么他像一座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老支书语言、神态、动作的词句,并在旁边写上批注。
(三)学生汇报交流
1.句子一: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面!
(1)仔细读一读这三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三个感叹号,感受到老支书着急的心情,指导朗读。
语言特别简练,因为当时情况特别紧急,只能简短地发布命令。
(2)这三句话的顺序能调换吗?
预设:不可以,第一句话告诉大家原因,第二句话告诉大家怎么做,第三句话提出要求,他们是因果关系,所以不能换。
(3)指导朗读,读出坚定有力的情绪。
(4)教师小结:在万分危急的关头,老支书判断准确,思路清晰,命令简洁,这才是沉着冷静、临危不乱的老共产党员啊!(板书:沉稳如山)
2.句子二: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1)这一揪对于小伙子来说,意味着什么?
预设:将站在最后,很有可能无法逃生。
(2)这一吼你看到了老支书怎样的态度?
预设:没有犹豫,非常果断。
(3)这一揪一吼让你们看到的是怎样的老汉?
预设:铁面无私、不徇私情、公正如山。(板书:公正如山)
(4)指导朗读。
3.句子三: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1)这一推、一吼又让你有什么感受?(父爱如山、父子情深)(板书:父爱如山)
(2)他们是什么情况下推让的?
出示: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3)指导朗读。
(4)教师小结:作者抓住动作描写来刻画出一个尽管深深地爱着儿子,但在紧要关头却公正无私的老支书形象,这形象不正是如山一般高大吗?
(四)关注题目
同学们,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桥》。读到这里,你觉得这个桥指的是什么?
预设:表面是指的是村民逃生的木桥,更是指老支书为村民们搭建的生命桥。
【设计意图】借助细节描写感受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聚焦老人的言行,深入感知老支书如山一般的形象。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特定环境下特定的语言,初步感受小说“源于生活”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聚焦环境描写
(一)回顾情节和人物
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老支书面对肆虐的洪水,做了哪些事情?从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预设: 情节: 组织村民过桥 揪出小伙子 推小伙子上桥 被洪水吞没
人物形象:沉稳如山 公正如山 父爱如山
(二)聚焦环境描写
我们根据故事的情节,抓住老支书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感受到了老支书如山一般的人物形象,这也是小说塑造人物的特点之一。但是人物的言行都是在特定环境中发生的。这节课,我们走进故事发生的环境,看看它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回顾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使学生对于小说这一文体特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为研读环境描写做好铺垫。
二、学习环境描写,感受洪水的可怕
(一)快速浏览课文,把描写洪水的句子划下来
(二)订正批画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三)研读句子,选择让你印象深刻的一两句,说说你的感受
1.句子一: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1)“像泼。像倒。”这两个简短的句子让你有怎样的感受?
预设:写出了雨下得很大很大的样子。
(2)为什么用两句话?
预设:短促的语气传递紧张的情绪,渲染出当时危急的氛围。
(3)指导朗读。
2.句子二: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1)咆哮一般指什么?
预设:人暴怒喊叫。
(2)这里什么在咆哮,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让你有怎样的感受?
预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样写更能让我们感觉到洪水来势凶猛,奔腾呼啸。
(3)把山洪的这种气势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句子三: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1)跳舞是很优雅的,这里是谁跳舞,这舞给你的感觉?
预设:洪水在跳舞,这舞让人感到可怕。
(2)是啊,这是魔鬼、是野兽、是死神在跳舞,这是死亡之舞。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当时可怕的场面,读出感觉来。
4.句子四: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1)联系起来读这三句话,发现了什么?
预设:写出了洪水的变化,洪水越来越大。
(2)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洪水的变化和可怕,想象当时的情景,读出洪水的可怕。
5.整体读环境描写的句子,再次感受当时危急的境况。
(1)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场洪水,你会用什么词?
预设:凶猛、狂、可怕等。
(2)通过朗读告诉大家,这的确是一场可怕的洪水。
(3)读着读着,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4)是啊,这哪是洪水啊!这分明就是死神,是魔鬼啊!通过你的朗读表达你的感受吧!
6.小结:作者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短句,烘托小说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发生着感人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抓词、抓句、抓修辞、抓表达,让学生深入感受作者笔下洪水的可怕,从而了解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渲染、烘托作用。
(四)比较阅读,感受环境描写的作用
1.如果把环境描写都删去,好不好?(出示删除环境描写后的文章)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在这特定的环境之下,老支书如山一般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阅读,深刻感受环境描写对情节的推动作用,以及对人物形象的烘托作用,使学生一目了然。
三、关注小说结尾,体会设置悬念的表达效果
(一)交流“意外”
1.出示结尾,指名读书。
2.当你第一次读课文时,哪一句话最出乎你的意料之外?
预设:最后一句,老支书和年轻人居然是父子。
3.比较阅读。
(1)感受设置悬念的表达特色
①课文一开始就表明他们的父子关系可以吗?与结尾揭示关系有什么不同?
预设:结尾揭示关系,更能给读者强烈的震撼,更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能突出人物形象。
②小结: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营造了震撼人心的艺术。简短的文字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这就是小小说的独特魅力。
(2)感知短句子的表达特色。
①出示两个不同的结尾。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②仔细读读这两个语段,你有什么发现?
③两个语段,字数相同,表达的意思相同,但表达效果一样吗?
预设:不一样。读起来停顿不一样,节奏不一样,表达的情感也不一样。
④小结:短句短段,段与段之间把语言的节奏拉得更长、更慢,能更好地表达缓慢、忧伤的情绪,体现老太太内心巨大的悲痛。
⑤指导朗读。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学了课文,现在你明白这篇微型小说为什么被评为全国优秀小说的原因吗?
预设:情节有悬念,人物形象感人,环境描写,短句描写独特。
2.推荐阅读:
(1)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叶子》,感受结尾的不同寻常。
(2)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印第安人营地》,感受短句短段的表达效果。
【设计意图】逐层比较,使学生充分感受设置悬疑的表达特点,感受短句短段形成的强烈情感冲击,再次体悟英雄的崇高境界。通过前后对照阅读、比较阅读、推荐阅读等方式,学生初步领略作者独特的表现手法,感受经典作品的艺术价值,从而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及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体会孩子走向横木时的危险处境。
4、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关头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明白遇事应该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
教学重点、难点:
1、弄清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桅杆顶端的横木上的以及得救的过程。
2、了解孩子、水手和船长在同一件事发展过程中的不同表现。
3、体会船长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跳水》。先检查一下上节课的学习情况,听写一些成语:
航行 放肆 吓唬 呲牙咧嘴 桅杆 瞄准
2、谁能选择听写中的任意几个词语,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再次梳理文章脉络。
二、品词析句,感受“危急”
1、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然而随着情节的发展,孩子遇到了危险。他为什么会爬上高高的桅杆,走上横木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4自然段,划出孩子追猴子时心情变化的词语体会、体会。(生自读自悟,勾画批注)
反馈:(1)、哭笑不得
(2)、气得脸红了
(3)、气极了
2、从孩子神情的变化中,你读懂了什么?此时他会想些什么?
3、师:是啊,此时,孩子气昏了头,他早已失去理智,走上了桅杆顶端的横木,课文是怎样描写孩子的险境呢?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划出你认为最能体现情况危急的词句,用心朗读体会!(生默读课文,边读边作批注,并提问交流、反馈。)
4、师: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种危险的情况吗?当时的情形真是……
(命悬一线、危在旦夕、千钧一发、万分危急、刻不容缓、生死攸关)
5、师:结合课文有关内容,能不能把这种危险的情况说得更具体?用上这个的句式:“孩子现在的处境真是 ,啊! 。”
反馈:
生1:孩子现在的处境真是命悬一线呀!他已经爬到了桅杆顶端的横木上了!
生2:孩子现在的处境真是危在旦夕呀!他即使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生3:孩子现在的处境真是千钧一发呀!连水手都吓呆了!
生4:孩子现在的处境真是万分危急呀!他的两条腿都发起抖来!
生5:孩子现在的处境真是刻不容缓呀!他如果摔下来,必定粉身碎骨,船长就会失去他唯一的儿子了!
生6:孩子现在的情况真是生死攸关呀!如果我是水手的话,我一定要阻止他!
6、读到这你的心情怎样?(紧张、担心、恐惧、害怕)带着你的感受读这一段文字。
三、合作探究,解读船长
1、师:你想救孩子吗?用什么方法?得快呀,你看孩子马上就要掉下来了!时间就是生命!(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救孩子的方法,然后全班交流、反馈方法的可行性。)
2、师:正在这刻不容缓的时刻,船长出现了!谁来读?
师:先停一下!船长是这样喊的吗?如果,我是孩子,我才不会跳呢?现在,你就是船长,你要救自己的儿子,来,喊出你的气魄出来!
师:好,我有点想跳了,但还在犹豫着。接着读。
师:好,我们都来当当船长,自己读读吧!(生自由练读)
师:读得真不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相信,人多力量大,我们一定能把孩子喊下来的!
3、师:真棒!都是一位位出色的船长。现在哪位船长愿意接受我的采访?请问你为什么要用枪逼着孩子跳水呢?当时,你是怎么想的?
师:请问船长先生,如果孩子不跳水,你会开枪吗?
师:我们还是先问问船长对孩子跳水有没有把握吧!
4、师:佩服这样的船长吧?佩服他什么?
(遇事不慌!沉着冷静!当机立断!)
四、随堂练笔,拓展延伸
1、师:有了船长的当机立断,最后事情的结果怎样?(孩子得救了)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面对这一段文字,有什么想说的或者要问的?(引导学生质疑,鼓励感悟该段中“扎”更形象地写出孩子落水时速度的快!“才”写出了孩子在水里多呆一秒,危险就大一分,大家担心孩子的安危,当然觉得40秒,时间很长了!)
2、师:同学们,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我们的课文只是节选,原文的结尾部分没有了。今天,让我们当一回作家,把这个令人惊心动魂的故事叙述完整。提示:想象孩子被救上岸后,船长、水手、孩子自己、猴子他们的表现会是怎样的?(生动笔写片段,然后交流反馈,随机进行点评)
3、师:小作家们,想知道托尔斯泰写的结尾是怎样的吗?出示:“船长怔怔地,怔怔地,他狂喊一声,飞奔着跑向船舱,久久地,久久地没有出来……
师:面对这个结尾,谈谈你的看法。
五、布置作业,广泛阅读
搜集、阅读托尔斯泰的其它作品。
公开课《跳水》教学一得
《跳水》一课记叙了发生在一艘环游世界归来的帆船上的惊险故事。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悬念叠起,趣味性很强,本身就能够激起学生的阅读动机。但怎样引导学生不仅仅是满足于猎奇心理,泛泛学文,而是进行主动深入地研究,在读读写写中演练语文,在赏析涵泳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在思考中训练思维,获得人文熏陶呢?我在设计此课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我通过让学生自主质疑、释疑,满足其阅读需求,促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饶有趣味地进行学习。首先,我设计了一个集中提问的环节,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18个之多的问题,在研究课文的过程中,我还引导学生思考,进一步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在问题的解决方式上,我也颇费了一番心思,有些问题让学生当场讨论解决,有些问题通过梳理整合,深入读文时领悟体会,还有些问题则让学生课后思考、延伸。总之,课堂真正由原来的学生被动接受,变成了他们主动探索求知的场所。事实证明,整堂课学生的参与面、参与效果都不错。
第二,既注重发展语言,又训练了思维。课堂始终是在生与生、师与生、师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中进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语言无疑得到了发展。另外,我设计了调动原有词语积累形容险境的活动,学生在分享与交流中,语言得到了丰富。在根据板书练习讲故事主要内容的时候,学生表达的条理性、完整性,以及他们的语言概括能力也能得到一定的训练。
当讲到孩子因追猴子而误上横木、面临险境时,我没有马上揭示下文,去讲读船长的出现,而是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你能用什么办法把孩子救下来?学生想出了许多可能的或不大可能的解救办法来,这是创造性思维训练的一种方式。
接着,通过讨论,去排除那些不合理或不可能的解救办法后,“船长强逼儿子跳水”这一办法才显出其唯一可行性来。这是思维的集中,从而进一步理解了船长的果敢精神。这时,我又通过设计采访这一情境活动,继续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孩子千钧一发之际,其他人束手无策,船长却这样沉着,能想出“跳水”的办法来呢?学生各抒己见,就能进一步认识到船长是远洋轮船的船长,经验丰富,所以能临危不乱,当机立断。实际上这样的分析,使学生的认识深化了一步,思维得到了发展,使他们初步意识到船长身上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这时学生又质疑:“万一孩子没有跳水,船长会不会真的开枪?”这说明学生的思维有了变通性,这种思维训练正是与我们的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第三,巧设梯度,突破重难点。体会船长处理问题的方法是本文的重难点,怎样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船长的冷静沉着、急中生智、当机立断呢?我觉得首先要让学生体会到当时情况的危急。于是,学生先读文,初步感受,再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险境,进而鼓励学生运用文中语言将险境说得更具体。最后,创设情境让学生当船长,去想办法救孩子,去亲自体验作出决断时的心理活动,那么学生理解船长这一人物形象就自然水到渠成了!
当然,在教学流程的预设过程中,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把握不到位,或者出于一名普通教师的胆怯,我有些环节的设计还是有待商榷的,比如:学生集中提问后,我直接从学生所提问题中挑出了自认为关键的问题,将学生纳入教师的预定轨道。我当时是这样为自己寻找理论依据的: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兴趣点,了解他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不能放任自流,而应该在开放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梳理集中,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其实质,是我对学生不够信任,对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还缺乏十足的把握,担心学生认为的关键问题偏离了文章的重难点,会使教学目标无法实现,自己没法控制局面。现在想想,正是这点,导致我对学生主体地位尊重不够彻底,或者说是一种“伪”尊重。绕了一个大圈子后,学生还是回到了老师的牵引中。另外,在课堂生成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很好的生成点,我没能把握住,如:没有对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类,不着痕迹地进行提问质疑方法的指导等,导致学生的训练、认识仅停留在较底的层次,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
每上完一堂课,坐下来反刍的时候,就对“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课堂,也许的确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在前行征途中的老师们应该有一种追求完美的理想。为了这理想,我愿衣带渐宽,消得人憔悴!
教学目标:
①知识和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②过程和方法目标: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教学重点:朗读训练。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主旨。赏析诗歌的语言。
教法:自主探究
教具:课件
课前准备:①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②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
教学内容:
①反复朗读这首诗歌。②把握诗歌的结构。③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设计:
1、导入
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板书课题。)
2、整体感知
范读:由教师放录音磁带,学生听读、欣赏。教师不必提任何要求,让学生自行调动情绪,纠正音准,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
3、研讨与赏析
①精读逐段(1~7节)理解研讨,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诗歌深刻的含义和精妙的比喻。
②课堂讨论研讨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形象化语言:
第l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第2节,表达了什么意思?能试着举例说明吗?教师应启发学生举例证明。
第3节,这一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理想的?谈谈“珍珠链”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
第4节,在内容上是怎样安排层次的?第三、四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第5节,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树立远大理想的重大意义。
第6节,怎样理解“获得”与“牺牲”?你对诗歌所说的“理想”是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7节,“副产品”的本体是什么?有理想的人为什么也会“酸辛”?
有关提示: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是社会进步、人类幸福等,决不是个人荣誉。理想的实现可能给会个人带来荣誉,但这正像“副产品”不是主要的。在这里作者告诉我们,应当正确对待荣誉。
学习目标:
1. 多重朗读,理解诗意,领悟诗理,品尝诗味。
2. 能仿写诸如“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之类的句式。
3. 能切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理想,并如何去去实现理想。
教学设想:
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以朗读为主,从中悟得诗理,对其中的深奥含义不必作死抠式理解,允许学生见仁见智。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在山的那边》中里说:“在山的那边,是海”,海就是孩子心中的美好理想。谁能说出关于理想的名言。
二.自由朗读一遍,给生词注音,如缀连、洗濯、寂寥、玷污、诅咒(全班齐读,要求响亮、有力量。
三.让学生边读边理解诗意,不能理解的提出来,先让学生自己尝试可能的疑问可参看教参上有关分析。
四.提问:你最喜欢哪一句诗,说说你的感受。
五.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六.再读全诗,要求有情感。
七.作业 :仿写
例句: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1)友谊是 ......;友谊是......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