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案推荐: 小学数学教案

2024-08-31 来源:华佗小知识

填空选择专项练习

一、填空(18分)

1、的4倍是(),()的是20。

2、一个数的比4.5多20%,这个数是()。

3、等边三角形的边数与正方形边数的比是(),比值是()。

4、一个圆的半径是4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5、从甲地到乙地,客车要行4小时,货车要行5小时,客车速度比货车快()%,货车速度比客车速度慢()%。

6、在3:2中,如果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要加上()。

7、甲数的等于乙数的,乙数比甲数多()%。

8、一块三角形菜地,边长的比是4:3:5,周长是168米,其中最长的边长是()米。

9、抽样检验一种商品,有48件合格,2件不合格,这种商品的合格率是()。

10、把7/8:1.5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比值是()。

11、某商品在促销时期降价20%,促销过后又涨20%,这时商品的价格是原来价格的()%。

二、判断(5分)

1、某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7:8,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2、半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与面积相等。()

3、一个数增加15%以后,又减少15%,仍的原数。()

4、海尔电器厂今年的产值比去年增加120%万元。()

5、把500克糖加入5千克水中,糖占糖水的。()

6、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7、六年级今天缺席4人,出勤46人,出勤率是92%。()

三、选择(5分)

1、0.3的倒数是()

A、B、3C、

2、把5克食盐放入100克水中,盐水和水的重量比是()

A、5:100B、5:105C、1:21D、21:20

3、同一圆内半径是直径的()

A、B、2C、π

4、甲数的是24,乙数的是24,甲数与乙数的比较()

A、甲数大B、乙数大C、一样大

5、a、b、c三个数都大于零,当a×1=×b=×c时,最小的数是()

A、aB、bC、c

6、在含盐30%的盐水中,加入5克盐和10克水,这时盐水含盐百分比是()。

A、大于30%B、等于30%C、小于30%D、无法确定

7、甲乙两股长1米的绳子,甲剪去米,乙剪去,余下的绳子()。

A、甲比乙短B、甲乙长度相等C、甲比乙长D、不能确定

8、已知8X+8=24,则4X+3=()

A、11B、10C、9D、8

9、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3小时后,甲车行了全程的,乙车行了全程的,()车离中点近一些。

A、甲B、乙C、不能确定

10、用汽车运一批货,已经运了5次,运走的货物比多一些,比少一些,运完这批货物最多要运()次。

A、8B、9C、10D、11

fw76.com扩展阅读

课件推荐: 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写


从小到大,我们看过不少的范文,一篇好的范文会让我们学到东西,阅读范文可以帮助我们平复心情,让自己冷静思考。阅读范文能够更好地领悟作文书写的精髓,你是否在寻找有关优秀范文的模板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课件推荐: 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写》,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一年级(上海版)第一学期P30

认知目标:1、通过补充,会求缺少的加数。

2、会根据提供的情景,叙述有关补充情节,并解答。

能力目标:1、还缺几个可以继续往前数,也可以对和进行分拆。

2、培养学生看图表述的能力和探究的精神。

情感目标: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知道通过补充求缺少的加数。

教学难点:根据提供的情景,叙述有关补充的情节,并解答。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等

教学设计思想:

新教材十分注重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过程,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认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数学课程给学生越来越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时间操作的机会。现实的、有趣的和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将成为数学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此在本课设计中,我尽量遵循二期课改理念,体现我校小班化教育的特点,从一下几方面考虑:

1、基于学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数学教学。

学生学习新知,首先必须具备接纳新知的原有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在学习新知前,要帮助学生整理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已有经验,为学新知作准备。因此课伊始,我设计了上超市的情景,让学生在模拟的购物活动中做好学习的准备,并一次来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2、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进行教学。

「课件收藏」小学数学教案


我们在闲暇时也会去看一些范文的,这些范文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帮助,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进行无声的思考与交流。能在一定程度提升我们的语文水平,有哪些可以借鉴的优秀范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课件收藏」小学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学会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的简写和略写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探究与合作交流,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提高对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发展数感、符号感,感受数学的简约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难点:正确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题单。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请学生猜测水里可能藏着多少只青蛙,如:“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发现什么规律吗?请学生思考并回答。

(二)新课教学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师出示例1的3组题,并提问:屏幕上的几组数,都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发现了吗?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在题单上完成。

(1)学生理解题意,老师引导学生明确题目要求。

(2)学生尝试找出规律,写出未知数的值。并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

老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每个小题的规律或已知条件的含义。

(3)请学生独立算一算图形或字母所表示的数,并进行全班交流。

(4)教师提问:这三道题都是由图形或字母表示什么?你们还见过哪些用符号或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吗?

(5)老师提问:下列a表示几?

1+a=30 1+a

学生思考后回答。并提出质疑:同样表示未知数,为什么有时候a只能表示一个数,有时候表示一些数,有时候表示任何数呢?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得出结论。

2.出示幻灯片:人们常用字母表示计量单位。请学生自己阅读,并交流自己发现的规律。

3.学习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1)请学生思考:用字母还可以表示什么?教师出示表格,请学生填写下表。

教师提问:如果让你用文字叙述手写会用多长时间?比起用字母来表示,你们认为哪一种能更简洁、方便?为什么?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教师参与,并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师生小结: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简明易记,便于应用。

(2)出示运算定律表:

教师提问:观察表格,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请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3)请同学们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写出其它几个运算定律。学生独立完成在题单上。 师生共同订正,并选择一两个运算定律说一说用字母表示的意义,再次强调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优越性。

(三)巩固提高

1.请学生完成练习题:

你能正确认识它们吗?能够简写的,你能正确简写下面的题吗?

10×a= a÷χ = 4+c =

10÷a= a+χ = c×4 =

10+a = a×χ = 3×χ-53 =

10-a = a-χ = 26+m×0.6 =

(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做简单的评价。

五、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

1. n只青蛙n张嘴,2n眼睛,4n条腿。

2.下列a表示几?

1+a=30 1+a

3.优越性:简明易记,便于应用。

六、教学反思

(略)

「教案参考」小学数学教案(篇四)


从小到大,我们看过不少的范文,优秀的范文能让我们感到受益匪浅,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学会将内心情感通过文字表达。看一些范文能够帮助自己了解更多的知识,您最近在寻找优秀范文的参考模板吧?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教案参考」小学数学教案(篇四)》,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并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经历画角和练习的全过程,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许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

难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具量角器、活动角、尺或三角板

教师导学学生活动旁记补充

一、导入:

师:最近讲了什么知识?(角的知识)

谁愿意说说什么叫做角?

师打开一个口袋,里面是各种角:

师:我们每组都准备了许多角,面对这些角,你们打算怎么研究?(分类)

二、探究新知:

1.以小组为单位把每组的角进行分类。

师: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你们知道比直角大的角、比直角小的角叫什么角吗?

学生边小结什么是直角、锐角、钝角。

板书: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

2.你们是按角的度数进行分类的吗?

师:你们量了吗?量一量。这些角各有什么特点?在这三类角中,哪一类角比较特殊?(直角)你能说出身边有哪些是直角?

3.请选择适当的学具,每人画一个直角。

指名汇报,你选择了什么学具?怎么画的?

4.用最快的速度画一个锐角、一个钝角。

指出你用什么方法帮同学检查的?(板书:目测、量、比三角板)

5.小结:以90°的直角为标准,来判断锐角、钝角,所以直角很重要。(出示一个直角贴在黑板上)

6.认识平角和周角。

①师:除了这些角,你们还知道什么角?你对平角、周角有什么认识?打开书P41,自学例2.

②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动手折出平角、周角。

板书:平角:等于180°周角=360°

师:你还发现平角、周角与什么角有关系?板书补充:1平角=2个直角

1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

师:那我们来看钝角。只说它大于90°,行不行,怎么补充?

板书:钝角:大于90°,小于180°

三、巩固认识:

1、先判断是什么角,再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想一想,你们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小篇子)

2、P41、思考题

3、P43、4看图填一填

4、P43、1先估计再量出图中各角的度数。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角的分类)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

五、课后作业:

P43、3、5学生汇报:角的知识

学生回答角的概念

动手操作折出平角、周角。

小组讨论交流后全班汇报

学生补充说明钝角的概念

学生独立判断比较,全班订正

复习角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

通过将角进行分类,加深对角的理解。

[教案借鉴] 小学数学教案之五


相信我们大家都是有读过一些范文的,不少优秀范文是学生写出来的, 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进行无声的思考与交流。优秀的范文更能受到大家的关注,您最近在寻找优秀范文的参考模板吧?76范文网(fw76.com)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教案借鉴] 小学数学教案之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0-11页:植树。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3、人人参与口算,学生能够简单的、有条理的阐述思考过程。

4、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够迅速正确地计算。

教学准备:

教具: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804= 3000 6= 60 8=

311= 100 5= 23 2=

二、新授

1、出示例题

(出示课件)出示主题图。

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回答)

这道题就是把36人平均分,分成每组3人,要想算出可以分成多少组,应该用除法来解答。 板书:36 3

怎样算出这道题等于多少呢?

(设计思考:教师提供本课的主题图的画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2、探究算法

(1)用乘法想除法

因为12乘3等于36,所以36除以3,就等于12。他使用乘法来想除法的结果。

(2)用分小棒的方法

(出示课件)用小棒分一分。

36根小棒。她先把3捆小棒平均分,每组分3根,可以分成10组。再把6根小棒也平均分,每组3根,可以分两组。10组加2组就是12组。

我们可以用这三个算式表示小盈分小棒的过程。

303=10 63=2 10+2=12

(3)直接口算

先用被除数十位上的3除以3得1,把1写在十位上;再用被除数个位上的6除以3得2,把2写在个位上,这样就算出了得数是12。

为什么要把1写在十位上么?

这里的1表示的是1个十,所以要把1写在十位上。

(设计思考:这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维空间和交流空间,倡导算法多样化,注意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且不固定计算思路,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3、试一试

试一试,并说一说你的口算方法。 633= 262= 444=

三、巩固练习

1、算一算,说说每组中的三个算式有什么规律。

82= 60 3= 804=

802= 66 3= 844=

8002= 693= 884=

2、夺红旗

461= 993= 484 = 1005= 6309=

720 8= 963 = 86 2 = 4008= 1803=

小朋友请看刚算的这些题,它们的除数都是几位数?

除数都是一位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

3、解决问题

教材第10页第2题2 。

教材第11页第2题

第1小题。一双鞋子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几倍?

应该用除法解决。777=11。

答:一双鞋子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11倍。倍在这里不是单位名称。

第2小题。一双鞋子的价钱比一副手套贵多少元?

应该用减法解决。777=70(元)

答:一双鞋子比一副手套贵70元。

第3小题。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1)买8副手套要多少元?你来解答一下吧。

(2)买3副手套和一双鞋一共要多少元?请你解答出来。

请看正确答案。37+77=21+77=98(元)

答:买3副手套和一双鞋要98元。

4、第11页第3题

(设计思考:这一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练习机会,在练习中,让学生解决多信息,综合性、开放性较强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了学生根据问题正确选择信息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生活的应用。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老师给大家介绍了几种不同的口算方法。有想乘法算除法;有直接用除法口算;还可以用小棒帮助算。你最喜欢用那种方法,下课以后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实用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示范版)


我们一定都有看过一些范文,这些范文里面有很多优秀的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阅读范文可以体会作者当时的思想经历并且有所感悟。优秀的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好的参考,你知道怎么写优秀范文吗?下面是76范文网(fw76.com)小编为大家特整理的“[实用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示范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设计理念:

随着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在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的基础上学会运用移项的方法解方程,既巩固了小学基础知识,又为初中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的基础上学会运用移项的方法解方程,运用相关规律,熟练的进行解方程计算。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体验移项解方程的历程,观察、比较,进而归纳出解各类方程的快捷方法,得出一些相关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归纳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勾漏”双向四步教学法,适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让学生在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的基础上学会运用移项的方法解方程,掌握各类解方程的一些规律,运用相关规律,熟练的进行解方程计算。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移项解方程的历程,观察、比较,进而归纳出解各类方程的快捷方法,得出一些相关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归纳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勾漏”双向四步教学法;观察法、比较法、归纳法。

五、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勾人入境:

同学们,利用等式的性质我们学会了解方程,其实上,熟练后,我们可以不用写得那么麻烦,三言两语就可以轻松地解方程了啊!想学吗?

(二)、漏知互学:

我们先按运算符号把方程分成四大块:一、加法方程,二、乘法方程;三、减法方程;四、除法方程

先来看第一大块的加法方程

186+x=200

用等式的性质这样解:

186+x=200

解:x+186—186=200—186

X=14

熟练后可以这样解:

186+x=200

解:x=200—186

X=14

有什么规律呢?先看符号(+——--符号相反)再看数字(数字顺序也相反),那合起来说就是:加法方程,数符相反。有趣吗?

现在我们再看第二大块的乘法方程

36×x=108

用等式的性质这样解:

36×x=108

解:X×36÷36=108÷36

X=3

熟练后可以这样解:

36×x=108

解:X=108÷36

X=3

师:他们又有什么规律呢?(课件展示)哦真聪明!乘法方程与加法方程的规律一样,数字顺序和运算符号都相反了,所以我们把乘法方程与加法方程合在一起称为:乘加方程,数符相反。明白了吗?记住了吗?

现在我们再来看第三大块,减法方程:

X—36=12

用等式的性质这样解:

X—36=12

解:X—36+36=12+36

X=48

熟练后可以这样解:

X—36=12

解:X=12+36

X=48

那么它们又有什么规律呢?先看未知数x都在减号前,接下来的运算符号都用加法,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减法方程都是用加法呢?别急,请看:

108—X=60

用等式的性质可以这样解:

108—X=60

解:108—X+X=60+X

108 =60+X

60+X =108

X+60-60 =108-60

X=48

熟练后可以这样解:

108—X=60

解:X=108—60

X=48

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题减法方程与上面两题有什么不同呢?对,未知数x都在减号后面,运算符号都是用减法,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两张种减法方程合并起来说:减法方程,前加后减。未知数x在减号前用加法,未知数x在减号后,用减法。

接下来我们再来学习第四块,除法方程:

X÷12=5

用等式的性质可以这样解:

X÷12=5

解:X÷12×12=5×12

X=60

熟练后可以这样解:

X÷12=5

解:X=5×12

X=60

同学们,你发现了什么?对,眼睛真厉害!未知数x在除号前,解完这道题,谁发现,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与减法一样,1、未知数X在除号前面,2、都用乘法,3、数字没有相反。怎么办,对,先算完另外一种情况(X在除号后的)再说,那么请开始吧。

48÷X=3

用等式的性质可以这样解:熟练后可以这样解:

48÷X=3 48÷X=3

解:48÷X×X=3×X解:X=48÷3

48=3×X X=16

3×X=48

X=48÷3

X=16

仔细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解除法方程的规律你找到了吗?1、未知数X在除号后面,2、都用除法,3、数字没有相反。以上说明在除号前后的计算方法不一样,那么它的规律要根据X在除号前后来判断,X在除号前用乘法,X在除号后用除法,从而得出他的规律是除法方程,前乘后除,它和减法有类似感。

(三)、流程对测:

小组内各出加减乘除的方程各一条,然后交换计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

小组开始探究,教师巡逻指导

(四)、结课拓展:请同学们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教案必备] 小学数学教案其一


学生时代,我们看过许多范文,这些优秀的范文能我们学到很多的东西,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进行无声的思考与交流。高质量的范文能供更多人参考,你是否在寻找有关优秀范文的模板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教案必备] 小学数学教案其一”,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教学内容:课本63页的例3以及相应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竖式书写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方法和要求。

2、结合具体操作,理解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能对除法竖式作出合理的解释。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竖式中各个部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用小棒摆正方形,今天我们继续摆一摆,请同学们拿出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看看结果怎样?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1)能分几组,有剩余吗?(能分3组,剩1根)

(2)怎样列式表示? 13÷4=3(组)??1(根)

(3)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加法、减法和乘法的时候,除了列横式之外,还可以怎么列式?(竖式)

没错,除法和它们一样,也可以写成竖式的,那么,怎么写除法的竖式呢?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3,出示除法竖式。

1、这道除法算式可以写成这样的竖式。(结合教材图片)像汉字“厂”的符号表示除号,除号里面的是被除数,一撇的左边写除数,商放在最上面,被除数下面写除数和商的积,横线表示相减,最后是余数。

也就是: 4 商

除数被除数

1 24和3的积

1 余数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竖式,你知道竖式中的每个数的含义吗?

预设:(1)13表示一共有13根小棒,4表示每份分成几根,3表示13根小棒,每份分4根最终分成的份数。

(2)12表示分掉的12根小棒,就是4和3的乘积,1表示余下的一根小棒。

师生总结:除法竖式的一般写法分为三步:一除二乘三减。

2、指导学生练习书写竖式,师巡视订正。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学的除法竖式,大家会写了吗,我们是怎样写除法竖式的?我们回顾一下。(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说一说写竖式的步骤以及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3、师: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竖式怎么写? 学生动手分小棒,然后集体讨论,反馈信息。

预设:(1)16根小棒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2)可以写算式16÷4=4(组)

(3)它的竖式可以仿照前面的方法来写,被除数换成16,除数不变,商是4,除数和商的积是16,这里没有余数,相当于余数是0,表示没有余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1、2题

指导学生分别拿出11、12根小棒,每3根一组分一分,根据分得的结果,确定商和余数,然后书写除法横式和相应的除法竖式,先写在书本上,然后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十四”第3题。

用小棒代替棒棒糖,分一分,写一写竖式,师根据学生反馈板书,然后指名说说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的收获是什么?

月度教案精选 小学数学教案其八


相信大家都看过很多范文,多阅读一些优秀的范文是有很大好处的,阅读范文可以帮助我们平复心情,让自己冷静思考。好的优秀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你知道怎么写优秀范文吗?下面是由76范文网(fw76.com)小编为大家特整理的“月度教案精选 小学数学教案其八”,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要包括

1.活动内容:

2.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说明:指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形式,包括学生学习方式—独立学习,还是合作学习等;教师活动的开展—提问或提出任务,组织合作学习,组织交流,讲授等;教学资源的准备等,如学具、教具、课件等。

3.活动的设计意图

说明:为教学活动和活动的组织实施进行辩护,辩护的出发点是分析它们是否促成了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不是简单地主观臆断是为目标服务,应该有一定的理由—数学的、教学的。更不应该写成一些没有针对性,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

4.活动的时间分配预设

a)说明:主要指对教学活动的时间分配预设,以便于自己检测教学设计上合理与否。

显示全文